• 沒有找到結果。

線上審議民主的要件與實踐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線上審議民主的要件與實踐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167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 博士學位論文. 指導教授:方念萱博士.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線上審議民主的要件與實踐. ‧.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Un. v. 研究生:施盈廷 中華民國九十九年六月  .

(2)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 i Un. v.

(3) 謝辭. 終於走到今天,要感謝的人實在太多,多到我怕我會寫漏了。自從回到政大 唸博班,一路上就有數不盡的師長協助,不管是經濟上、生活上還是休閒娛樂上 都是如此。羅文輝老師提供不間斷的工讀機會,讓我有了經濟上的依靠;馮建三 老師不僅讓我有工讀機會,還帶我參與研讀會,認識了更多學術圈的成員;林元 輝老師不僅讓我參與研究案,更時常在關鍵時刻提點,讓我安然度過難關;柯裕 棻老師在我無助的時候伸出援手,至今仍銘感五內;孫秀蕙老師讓我在匆忙的學 術路上,緩緩地愛上爵士樂,Jazz Rule!當然,能夠完成這本論文,口試委員 們的指教不可或缺。林鶴玲老師對問題的細緻思考,讓我對問題有更深刻的理 解;莊庭瑞老師就平台與技術上的指教,直指問題核心;黃東益老師在審議民主 觀念上的釐清,讓我得到許多想法;吳筱玫老師在網路議題上的講究,讓我在寫 作時得要左思右想,不敢大意。更重要的是,各位口試委員都不藏私地協助我完 成論文,在此表達非常誠摯的感謝。.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 我也要感謝博士班的「同窗」們,雖然有些人已離開、遠去,但曾經相處的 回憶不會消逝。敬官的好學、欣頻的天馬行空、瑞芸的和善、秀娟的精明幹練、 雅惠的媽媽經,都伴我度過漫長的博士班生涯,感謝你們。另外,我也要感謝「碩 士班」的「同窗」──夜市、累華,和你們一起共事、共遊、共吃喝玩樂的日子, 到現在仍令人懷念。當然,還有博士班裡的學長姐和學弟妹們,容我無法一一細 數,感謝各位。.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Un. v. 我在此特別要感謝我的指導教授方念萱老師,論文能夠完成,最大的功勞絕 對是她,她在自己忙碌的學術生涯中,還要照顧一個時常不照進度的我,這無疑 是自討苦吃,但她仍努力地承擔下來,真的非常感謝。和老師認識已十幾年,老 師待我一直就像是親人一樣,不管在研究、教學,甚至是待人處事上,無一不關 心,無一不提醒,能夠有幸成為她的指導學生,是我唸博士班最值得慶賀的事, 而她深具感染力的真誠和博學,更是我一輩子學習的好榜樣。. 最後,我要感謝我的家族和我的家人。我的家族總能在任何時刻,給我最熱 情的支持,而且是三十幾年來持續不間斷的支持。我只能說,有這樣的家族,是 我(們)這輩子最幸運的事,我只能借此小小篇幅,向各位親友們表達謝意。我 也要感謝我的家人。我的弟弟阿佑,他向來是家裡最甘願幫媽媽做家事的人,兩 個哥哥不想做的,都由他承擔,感謝他,並祝福他早點拿到博士學位。我的哥哥 i   .

(4) 阿志,他總能在我熱情澎湃的時候,猛力地潑我一盆冷水,讓我清醒許多,果然 是當法官的料,感謝他從小到大一直在照顧我這個胡作非為的弟弟。我的大嫂, 她是個有趣的人,感謝她照顧我哥,幫我們家生了一個超級卡哇伊的又菱,一級 棒!感謝我生活的另外一半,包括一個人、一隻貓和一個小胖卡,那個人很白目, 卻讓我的日子充滿笑聲,雖然有時候很煩人,但多數都是可愛;那隻貓不煩人, 都是可愛;小胖卡也是。. 為了表示尊重,我必須另起一段。我想要感謝我的父母,他們從小到大,沒 有讓我煩惱過任何一件事,只有我讓他們煩惱過很多事。他們什麼都捨得拿出來 給我,我卻很少有機會可以回饋。我不知道為我自己獲得一張博士學位證書,能 夠為他們帶來多少好處,但從他們的笑容知道,他們從來都不想從我身上求得什 麼好處,他們是我偉大的父母,不管我寫什麼,都完全無法表達出我對他們的感 謝,我只能感謝上天,讓我有這麼好的父母,說真的,我真是太好命了。.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最後,也是最難過的。在我唸博士班期間,我(和我的家族)遭遇了最痛苦 的離別,我們所深愛的外婆和外公相繼過世了,雖然不捨,但也只能接受。到今 天,我仍然能清楚記得外婆慈祥的笑臉(為了避免其他家人看到這段哭得太慘, 所以我必須停筆),希望她在天堂看得到我們對她的思念。.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Un. v. 僅將本論文獻給 ~我的父母 和 我的外婆 陳施月昭女士~. ii   .

(5) 中文摘要    本文從理論的基礎出發,試圖要反駁當下審議民主實踐,忽略了審議民主所 「應該」強調的,並不是將審議民主視為是取得決策的一種工具或方法,而是必 須將審議民主視為是一套有別於自由民主的思想。審議民主「應該」關注的,不 是決策的正當性,而是如何深化民主。為此,本文回頭去找尋審議民主被提出的 起點,並重新描繪審議民主轉向的核心價值是深化民主,而不是作出決策。這迫 使理論必須從重新思考,如何從藉由「審議」取得決策正當性,往深化民主的方 向移動,而且也同時讓審議民主理論所觸及的範圍,從「審議」形式的決策本身, 擴及到一個完整不間斷的民主過程。    一旦確認審議民主是「深化民主」的「過程」 ,那麼充當實踐的配套措施(即 本文所稱的「中介畛域」的適當運作),也應該由此理論基礎所引導。為此,本 文從深化民主過程所需的理論概念中,推導出可進一步落實中介畛域的實踐要 件,分別是開放性、連貫性、互為主體性和累積性。另一方面,為了防堵民主實 踐上可能出現的困境,所以也針對「網路的巴爾幹化」 、 「論述失敗」與「易受主 流意識操弄」三個困境,提出相對應的「有效性」 、 「簡易性」及「動態的脈絡化」 三個要件。事實上,本文所提的七個要件, 「共同」構成了本文所理解的審議民 主在實踐時,其「理論」面向上所應具備的內涵,這些內涵非專屬於本文所檢視 的辯論百科,而是適用於各種形式的審議民主程序。    最後,本文更進一步將上述七個要件細分成十四個細項。這十四個細項是試 圖對應理論所指引的七個要件,並進而回應理論上所要求的「深化民主過程」的 核心價值。或者說,這些細項可被當成是審議民主實踐機制設置上的最基本要 求,雖然確保這十四個細項的審議民主實踐機制,無法保證最後的結果一定能達 到理想境界,但我們至少可以相信,依循這些細項的機制,是試圖往深化民主── 而不是取得決策正當性──的方向前進。當然,這十四個細項不是為了窮盡可能 性或成為標準答案,而是在筆者能力範圍內所能提出的具體檢視方式,而提出這 些具體的檢視方式,也分別有著實踐與理論上的各別意涵。   .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Un. v. 在實踐上,這十四個細項的提出是為了要指出,審議民主「理論」不應該一 直停留在理論的層次,我們探索審議民主理論的最終目的之一,就是要實踐它, 因此,從實踐層次來進行探究,並指出可能的實踐方式確有其必要性。另一方面, 從理論上來看,本文所提的檢視細項不僅是為了要提供未來研究參考,更重要的 是,這種實踐層次的闡明是為了凸顯出,未來的審議民主理論必須在理論與實踐 之間找到明確的連結。換言之,應如何在實務的層次上施作審議民主是重要的, 讓施作結果得以對理論進行回饋與修正也是重要的,但唯有理論與實踐之間能夠 不斷地互相進行補充、修正,審議民主理論才有可能為民主作出真正貢獻,而本 文正是試圖經由審議民主,與已被實作的辯論百科,為這種連結作出描繪。    關鍵詞:網際網路、審議民主、維基、辯論百科  iii   .

(6)   The condition and practice of online deliberative democracy   . Abstract    This paper tries to illustrate that deliberative democracy is not a decision‐making  method  but  a  kind  of  thoughts.  The  core  element  of  deliberative  democracy  is  not  about  the  legitimacy  of  policies  but  the  process  of  deepening  democracy.  It  means  that deliberative democracy theory should widen its possible contribution from only  a decision‐making method to a complete process of deepening democracy.    When  we  regard  deliberative  democracy  as  a  process,  then  we  should  develop  accompanying  measures  (so‐called  “intermediate  realm”  in  this  paper)  for  the  real‐life practice. For achieving this purpose, this paper infers four elements, that is,  openness,  coherence,  inter‐subjectiveness  and  cumulativeness,  from  theoretical  foundations on the one side. For avoiding three another predicaments of democratic  practice, that is , cyberbalkanization, discourse failure and the dominating ideology,  this  paper  also  proposes  three  accompanying  elements,  that  is,  effectiveness,  simpleness  and  dynamic  contextualization  on  the  other  hand.  All  these  seven  elements,  applying  to  all  kinds  of  deliberative  democracy  practice  apart  from  Debatepedia  which  we  take  as  an  example  in  this  paper,  constitute  the  content  of  intermediate realm for deliberative democracy practice.          This  paper  in  a  further  step  divides  these  seven  elements  into  fourteen  items  in  order  to  respond  to  the  core  value  of  deliberative  democracy,  i.e.  deepening  democracy.  In  other  words,  these  items  are  the  basic  requirement  for  real‐life  deliberative democracy practice. These fourteen items have no intention to include  all  possibilities  of  democratic  practice  but  merely  to  provide  some  concrete  examination methods in my sphere. These examination methods have their practical  and theoretical meaning at the same time.        In practice, these fourteen items means deliberative democracy theory should not  stay as a theory is. If democracy theory is an ideal for our better life, we then should  realize it and, that is more important, develop some methods to realize it. In terms of  theory,  this  paper  reveals  the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deliberative  democracy  theory  and  its  practice.  That  means  it  is  important  to  know  how  to  realize  deliberative  democracy,  it  is  also  important  to  know  how  to  improve  democracy  theory.  But  these  two  situations  can  only  be  done  when  we  can  find  a  valid  connection between them. This paper takes Debatepedia as an example to describe  how this kind of connection could be possible.   .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Un. v. Keywords: Debatepedia, deliberative democracy, internet, wiki . iv   .

(7) 目錄. 第壹章、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一節、動機-----------------------------------------------------1 第二節、目的-----------------------------------------------------3 第三節、研究架構-------------------------------------------------7. 第貳章、文獻探討-----------------------------------------------------9 第一節、審議轉向:轉錯方向?-------------------------------------9 第二節、轉向之後,遺落什麼?------------------------------------14. 政 治 大. 第三節、尋找「多元」與「共識」之間的平衡點-----------------------19. 立. 第四節、從兩種典範到三種畛域:多元、共識及中介的畛域-------------27. ‧ 國. 學. 第五節、尋找多元與共識間的「中介畛域」---------------------------33 第六節、中介畛域的要件------------------------------------------39. ‧. 第七節、中介畛域的運作方式--------------------------------------46. y. Nat. 第八節、網路平台的特性------------------------------------------54. sit. 第九節、網路平台的弱勢:除了機會,還有困境-----------------------58. er. io. 第十節、維基平台的優勢------------------------------------------70. al. n. iv n C hengchi U 第參章、研究方法----------------------------------------------------77 第一節、說明式個案研究法及關鍵個案的擇定------------------------77 第二節、研究案例說明--------------------------------------------78 第三節、檢視架構及要件說明--------------------------------------85. 第肆章、研究結果----------------------------------------------------87 第一節、要件一:開放性------------------------------------------87 第二節、要件二:連貫性------------------------------------------91 第三節、要件三:互為主體性-------------------------------------101 第四節、要件四:累積性-----------------------------------------108 第五節、要件五:有效性-----------------------------------------112 v   .

(8) 第六節、要件六:簡易性-----------------------------------------118 第七節、要件七:動態脈絡化-------------------------------------132 第八節、小結---------------------------------------------------135. 第伍章、結論與建議-------------------------------------------------137 第一節、理論上的意涵-------------------------------------------137 第一節、對機制設置上的建議-------------------------------------139 第二節、結語---------------------------------------------------146. 參考文獻----------------------------------------------------------148.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vi   . i Un. v.

(9) 圖表目錄 表格 表一:Elster 的民主典範分類表-------------------------------------------------------------12 表二:檢視項目表-----------------------------------------------------------------------------85 表三:辯論百科使用者來源表--------------------------------------------------------------90 表四:動物試驗收攏過程分析表-----------------------------------------------------------93 表五:動物試驗收攏後的提問列表--------------------------------------------------------96 表六:動物試驗頁面編寫人數與次數表---------------------------------------------------97 表七:三種平台之間的差異比較表--------------------------------------------------------99 表八:頁面的點閱次數統計表-------------------------------------------------------------100 表九:維基百科的死刑條目目錄----------------------------------------------------------103 表十:辯論百科的死刑議題目錄----------------------------------------------------------104 表十一:全民健保議題的正反意見表----------------------------------------------------107 表十二:動物試驗議題的累積成果表----------------------------------------------------111 表十三:待改善辯論主題的編寫次數與人數統計表----------------------------------133 表十四:鼓勵參與的辯論主題的編寫次數與人數統計表----------------------------134 表十五:中介畛域要件的相符情況統計表----------------------------------------------135. 立. ‧. ‧ 國. 學. 圖片. 政 治 大. n. al. er. io. sit. y. Nat. 圖一:審議民主實踐的循環過程圖----------------------------------------------------------6 圖二:本研究的研究架構圖-------------------------------------------------------------------8 圖三:辯論資料庫的網頁結構圖-----------------------------------------------------------79 圖四:辯論百科網頁的整體架構圖--------------------------------------------------------80 圖五:辯論百科的主要區塊圖---------------------------------------------------------------81 圖六:辯論百科的右側區塊圖---------------------------------------------------------------81 圖七:辯論百科頁面的邏輯樹架構圖-----------------------------------------------------82 圖八:辯論百科實際頁面的邏輯樹架構圖------------------------------------------------83 圖九:編輯標籤圖-----------------------------------------------------------------------------88 圖十:動物試驗頁面初始圖-----------------------------------------------------------------92 圖十一:動物試驗發展歷程圖--------------------------------------------------------------93 圖十二:論壇討論串流程圖-----------------------------------------------------------------97 圖十三:部落格流程圖-----------------------------------------------------------------------98 圖十四:辯論百科流程圖--------------------------------------------------------------------99 圖十五:維基百科的全民健保條目圖----------------------------------------------------106 圖十六:辯論百科的全民健保議題圖----------------------------------------------------106 圖十七:動物試驗歷史頁面圖-------------------------------------------------------------109 圖十八:辯論百科歷史頁面的運作邏輯圖----------------------------------------------110 圖十九:動物試驗的邏輯樹運作邏輯圖-------------------------------------------------114 圖二十:辯論百科特有的呈現格式圖----------------------------------------------------120 圖二十一:維基百科的編輯操作圖-------------------------------------------------------121. Ch. engchi. vii   . i Un. v.

(10) 圖二十二:辯論百科按鈕的固定位置圖-------------------------------------------------121 圖二十三:辯論百科的按鈕操作圖-------------------------------------------------------122 圖二十四:辯論百科的背景顏色圖-------------------------------------------------------123 圖二十五:動物試驗網頁的實際呈現效果圖-------------------------------------------124 圖二十六:網路平台的傳統回饋機制----------------------------------------------------126 圖二十七:維基百科的回饋機制----------------------------------------------------------127 圖二十八:在傳統回饋機制上的動物試驗議題----------------------------------------128 圖二十九:在維基百科回饋機制上的動物試驗議題----------------------------------129 圖三十:辯論百科的回饋機制-------------------------------------------------------------130 圖三十一:在辯論百科回饋機制上的動物試驗議題----------------------------------131 圖三十二:在辯論百科回饋機制上的實際情況----------------------------------------131 圖三十三:美國經濟危機辯論主題的立場區分圖-------------------------------------142 圖三十四:擴增的立場區分圖-------------------------------------------------------------142 圖三十五:加入投票機制的立場區分圖-------------------------------------------------143 圖三十六:加入票數的立場區分圖-------------------------------------------------------143 圖三十七:興建核電廠的立場區分與票數統計圖-------------------------------------144.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viii   . i Un. v.

(11) 第壹章、研究動機與目的 第一節、動機 在當代社會中,民主被視為是最具正當性的統治方式,即使各國樣態不同, 但鮮少有人質疑「民主」本身的正當性。雖然民主被視為是政治上的理想,「民 有、民治、民享」已成信條,「以民為主」的口號也喊得響亮,但多數以民主自 居的國家,所採用的政體並未符合「民有、民治、民享」真義,對民主的追求也 都停留在規範層次,未能真正實踐。事實上,多數民主社會用代議民主取代「民 主」、代議士取代選民,以及票數取代民意的方式,來進行所謂的「民主」決策 與統治,這種類型的「民主」在理論上被統稱為自由民主(liberal democracy),或 是更狹義的「聚合式民主」(aggregative democracy),這也是世界上多數國家所採 用的統治方式。. 政 治 大. 聚合式民主預設了人民在投票之前即有固定偏好,各個偏好具平等地位,應 受平等考量,而政治行為即是「聚合」出最廣泛或最多人支持的偏好。民主是政 黨或其候選人透過競爭選票的爭勝過程,具有共同偏好者也會組成利益團體,以 試圖影響民主決策。這種民主方式最受詬病的問題是,多數人的偏好並非合理且 符合公益的決策,而是個人在特定情境下的態度反應,因此聚合多數人的偏好並 不能確保決策的品質,特別是在聚合式民主中,人民考量的關鍵是個人利益,或 是所屬團體的利益,這讓決策的品質備受質疑。. 立. ‧. ‧ 國. 學. n. al. er. io. sit. y. Nat. 二十世紀的最後十年,民主理論出現了重大轉折,此變革被稱之為「審議轉 向」(a deliberative turn) (Dryzek, 2000)。審議轉向的提出,其實是在不同層面上 對現階段之自由民主作出反動。首先,隨著社會快速發展、分工細緻,人們的價 值觀 日趨多元,利益團體甚至個人之間均有不同的利益考量,單純的週期性投 票不僅無法應付快速變動的社會議題,亦無法有效處理複雜多元的價值衝突;再 則,在現今民主社會中,民主幾乎等同於投票行為的僵化制度,讓民主的理想僅 存於理論中,理論與實踐出現嚴重落差,迫使理論必須找尋出路;一旦選舉制度 愈趨僵化,隨之而來的是人民對政治的漠視與冷感,政治決策落入科技官僚手 中,人民僅能被動接受決策的結果,成為民主口號下的投票機器;更嚴重的問題 是,在媒體及政客長期的愚民作為下,人民已喪失洞悉政治決策的能力,最後徹 底與政策脫軌,讓政治決策成為利益交換下的犧牲品。就此,Rethemeyer(2007) 曾大力批判:代議民主已成為「企業私有化」(corporatized)民主,一般民眾根本 無從介入。政客主導議題,在媒體上使用自己的邏輯以說服民眾,民眾被當成是 被動的接收者,一旦民眾對政策有意見時,政治人物便會將它視為是一種政治上 的危機(Adonis and Mulgan, 1994)。. Ch. engchi. i Un. v. 為解決這些困境,審議民主論者強調,民主不應等同於投票,而是要透過公 共審議的程序,讓公眾能對政策有深入瞭解,並在深思熟慮後進行決策,讓決策 更能貼近於真正的「共識」 ,即更符合公共利益的結果。審議民主論者同時認為, 在審議過程中,公眾參與決策的能力亦同時提升,公眾的素養與決策的品質將形 成良性循環,讓統治的合法性真正來自於人民,而人民也真正具備自治的能力。 1   .

(12) 誠如 Dryzek(2000: 1)所言, 「審議的轉向意味著對民主正統性(authenticity)的重新 關注,即法定公民(competent citizens)在民主管理上的程度不再是象徵性的,而 是真實存在的」。Saward(2001)在考查現今民主理論發展時亦指出,民主並非單 純的數人頭,而是「在平等且涵納(inclusive)的基礎上參與討論,以深化對議題 的特定知識,並意識到他人的利益,讓人民可以有信心在公共事務上扮演主動積 極的角色」(ibid.: 564)。換言之,審議的轉向希望人民可以有能力參與決策內容, 而民主決策的正當性,就來自於讓人民參與其中(Dryzek and Niemeyer, 2006)。 Manin(1987)更直言,審議是投票和多數決的前提,統治的合法性來自於審議而 不是投票。民主政治不僅意味著由人民來統治(rule by the people),更意味著以審 議的方式來進行統治(deliberative rule by the people)。 從理想上來看,若人與人之間遭遇利益衝突時,彼此都能夠聆聽對方看法, 並設身處地為公益著想,進而尋求理性的解決之道,那確實是現代多元社會所迫 切需要的作法。因此,審議民主在理論上確實描繪出一個理想之境,並提出頗具 說服力的規範性論點。然而,就實踐上來說,審議民主被認為陳意過高,因為審 議民主程序假定,每個人都能自由平等地參與審議民主程序,一旦參與後,參與 者就能經由理性在議題上深思熟慮,並用互為主體性的方式理解他人,最後還能 從公共利益的角度達成共識。事實上,即使全然認同審議民主的想法,審議民主 在實踐上仍是困難重重。Schumpeter([1942]1976)曾直言,人們聚集時容易失控, 經常以偏見而不是理性來判斷事情,而且鮮少不以自私的觀點來看待事情,特別 是面對政治領域時,人們總是回復到野蠻人(primitive)的樣子,若決策事不關己, 人們亦無心關注。.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al. er. io. sit. y. Nat. 其實 Schumpeter 的批判並不讓人陌生,早在數十年前,MacPherson(1965) 在《民主的真實世界》(The Real World of Democracy)一書中便已提及,一般民眾 並不想為公共利益努力,因此政策應由菁英主導以追求更大福祉,這才是可行的 民主方式。這些批判讓審議民主面臨兩難,一方面審議民主論者深信審議是民主 中的崇高理想,所以努力思索如何達致;但另一方面,當審議民主論者面臨實踐 問題時,卻又規避大規模實踐的可能,甚至還附和上述批判,將審議僅限定在所 謂具備理性溝通的參與者,比方說,Cohen(1997)就認為,具備審議能力(包含 可以公開地用理性溝通)的人,才能在審議民主程序中具平等地位。. Ch. engchi. i Un. v. 無疑的,審議民主提倡一個有別於代議民主的作法,但民主制度最後仍必須 落實到人民身上,雖然審議民主宣稱在程序上較具正當性,也已經成功應用在實 作上,但到目前為止,這些成功的實踐,其規模仍相對較小。比方說在 2005 年 時,美國「By the People」計畫曾資助一個號稱「全國性」的審議民調(deliberative opinion polls),以便就健康與教育問題進行討論。但事實上,這個實驗也僅有一 千人參與(MacNeil / Lehrer Productions, 2007),相較於全國人數與公共議題種 類,這種所謂「全國性」的試驗,在規模與處理議題上,仍明顯過於狹隘。因此, 不管審議民主如何符合理想,最終仍需面對一個問題:審議民主究竟該如何被真 正實踐,亦即審議民主要如何落實到整個社會,串連起社會的多元意見。否則, 審議民主仍將只是零星的試驗,難以成為一個可以被大規模實踐的民主機制。 據此,本文以為,雖然審議民主被認為是理想的民主參與模式,但在未能找 2   .

(13) 到真正可行的大規模實踐方案之前,審議民主這個理想仍將面臨嚴厲考驗,因為 審議民主並非自動自發就能輕易完成,而是要經過許多精心設置才有可能出現。 若審議民主確是值得努力的方向,審議民主可被視為是具正當性的決策方式,則 單純的理論推演,或小規模的試驗並不足夠,因為規範性或道德性的勸說無法自 動落實,小規模的試驗也無法直接等同於一個能夠讓全國人民共同參與各種公共 議題,並同時進行大規模討論的實作方案。也因此,唯有能夠從實踐上找到確實 可行的大規模實作方案,審議民主才有可能真正成為民主決策的平台,並對民主 作出革命性的貢獻。誠如 Sanders(1997)在討論審議民主可能性時所言,單純的號 召人們參與、提供資源,並訴求共善,並無法確保審議能在實踐中被執行,若能 「實際觀察審議是如何運作的,那或許可以回答民主能否透過審議達到民主目標 的疑問」(ibid.: 362)。本文以為,若能實際觀察「大規模」的審議如何運作,那 或許可以回答,民主能否透過大規模審議達到民主目標的這個疑問。. 第二節、目的. 政 治 大. 近年來,各種審議民主的論述仍持續出現,以亞馬遜網路書店(amazon.com) 為例,若用「deliberative democracy」為關鍵字搜尋書籍,可找到三千餘本相關 著作,而書名中有「deliberative democracy」一詞的著作,也有八十餘本。雖然 論述漸豐亦有助於實踐的推展,但如果審議民主是一個值得追尋的理想,那麼如 何在現實生活中實踐它,必然是審議民主理論未來發展的最重要課題之一。事實 上,審議民主論者並非無視於審議民主的實踐問題,有許多試驗已被不斷提出, 從 James Fishkin 的審議公投,到台灣已施行數年的公民會議,都是試圖實踐審 議民主的作法,可惜的是,這些被發展出來的試驗,迄今仍未能全面推展,何以 如此?. 立. ‧. ‧ 國. 學. sit. y. Nat. n. al. er. io. 上述疑問引起我的好奇,如果審議民主受到讚揚,那麼實踐審議民主應是十 分迫切且受期待,何以審議民主在推行上如此緩慢?是否有些難解的問題?還是 審議民主本身,根本就是一個空泛的理想,難以吻合社會現狀,更是一條注定要 失敗的路?從邏輯上看來,如果有某種制度必須被實踐,那麼順序應該是先在構 想上提出一套較為完整的規範,再經由這套規範來設置實踐方案,以期這個方案 能夠被實踐。反過來說,若設置的機制無法實踐,那麼如果不是實踐方案本身有 問題,就是引導實踐方案如何設置的規範有問題。就前者來說,實踐所遭遇的困 境較小,因為規範本身已有定論,只需要針對機制本身重新調整即可。以審議民 主來說,如果審議民主所遭遇的僅是實踐方案本身的問題,那麼審議民主現階段 應該要做的,就是持續改善機制的設置,以期能更完善地在實踐中彰顯審議民主 的規範,比方說在審議過程中不夠公平,尋求如何改善公平,或是審議過程中的 參與者不具代表性,如何找到更具代表性的參與者等等。. Ch. engchi. i Un. v. 就後者來說,實踐所面臨的困境,並非實踐本身的問題,而是更深層的理論 問題,也就是說,實踐的困境並非單純來自於制度設計本身,而是來自於引導制 度的規範,一旦制度所遵循的規範本身有問題,就算依照規範設計出全然符合規 範要求的制度,也是徒勞無功,此時僅單純檢討制度設計並不能解決困境,因為 真正的困境是來自於規範上的不適當,唯有先釐清規範上的概念,才有可能解決 3   .

(14) 實踐上的困境。以審議民主來說,如果現階段審議民主所遵循的審議民主規範, 並不能有效解決現有的民主困境,那麼依循這套審議民主規範所設置的機制,當 然難以在現況中被實踐,就算實踐也難有成效,所以若要解決這種困境,那麼一 再重複同樣的試驗並不合理,反而應先回頭檢視審議民主理論,清楚找出審議民 主真正的內涵,再據此引導出有別於先前試驗的方案,才有可能真正解決審議民 主的困境。 簡單來說,現階段審議民主實踐方案的困境,應來自於下述兩種困境中的其 中一種:一是走對路,但滿路荊棘;另一則是走錯路,因此滿路荊棘。不管是那 一種,若審議民主值得推展,那在實踐上必然得往前走,然而,在往前走之前, 有必要知道困境來自何處,若不是修正實踐上的作法,就是得先修正實踐所遵循 的規範。據此,本文的目的是,分析現階段審議民主實踐的主要困境,找到難以 實踐的理由,重新釐清審議民主在理論規範上的真正內涵,以重新調整規範,並 據此描繪出審議民主得以真正實踐的關鍵要素,接著比對現階段的傳播工具,特 別是網際網路,以說明當下的網路發展對審議民主所可能提供的貢獻,正是當下 審議民主實踐方案中最為缺乏的部分。最後,我將針對一個新興的審議民主試驗 計畫──辯論百科(debatepedia)進行分析,以說明網路在實踐審議民主上的機會與 限制,供未來的研究與實踐參考。.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 我將先從文獻整理中指出,在公共參與的相關論述中,其實有著兩種不同的 研究取徑:一是「市民參與」(civic participation)取徑,強調的是如何影響決策, 或如何在既有的「民主制度」中應用審議概念,來改善決策的品質;二是「公共 論述」(public discourse)取徑,關注的則是更深層的問題,也就是如何扭轉現有 制度的困境,重新開展一個真正符合審議民主的「民主政治」。換言之,前者是 追求一個更合理的「民主制度」 ,而後者則是追尋一個更民主的「民主政治」 。當 然,兩者不僅無法相互化約,更同時都是民主得以成熟的關鍵要素。然而,現階 段審議民主試驗,卻明顯傾向於「市民參與」 ,而不是「公共論述」 ,本文以為, 這正是審議民主試驗難以全面推展的關鍵原因。.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Un. v. 事實上,當 John Dryzek 提出民主理論的「審議轉向」時,他的想法多數是 落在「公共論述」部分,而且他的主要關懷其實是如何深化民主,亦即民主化的 過程,而不是找到制定決策的方法。但幾年發展下來,學術研究所引導的審議民 主實踐,卻將審議民主推向「市民參與」,或將「市民參與」與「公共論述」兩 者互相混淆,甚至讓「市民參與」的概念不斷擴張,幾乎已經阻撓「公共論述」 的發展可能,也因此阻斷了推進民主化的可能。這種情況不僅造成理論概念上的 模糊不清,更導致審議民主在實踐上腹背受敵,也讓審議民主在理論上的批判力 道無法被凸顯出來,反而必須與代議民主所奉行的標準牽扯不清。 接著,我將重新描述在審議民主的實踐方案中,未被清楚區分開來的兩種取 徑,即上述的「市民參與」與「公共論述」取徑,並藉此指出,因為這兩種取徑 經常散見在不同學者的不同論述中,所以易被模糊對待,多數時候更被當成是兩 個敵對的審議民主陣營,雙方甚至會互相攻擊,視對方為審議民主無法彰顯的兇 手,比方說持市民參與立場者會認為,公共論述像是清談,對政策毫無實質影響 力,讓審議民主上不了枱面;而持公共論述立場者則認為,市民參與僅是複製現 4   .

(15) 有的權力結構,假審議真壓迫,了無新意。然而,從本文的討論可以得知,這兩 種「取徑」應該都屬審議民主的範圍,只是兩者關注的焦點不同,並未衝突,更 是缺一不可,而兩派陣營的互相批判更證明了,一個完整的審議民主理論不僅要 關注市民參與,也應堅持公共論述的要求,唯有如此,審議民主才能同時具有挑 戰現有權力結構的能力,又能具備干預當下政策的實質影響力,而得以不斷地推 進民主化。 簡言之,如果審議民主要能夠被真正實踐,則審議民主的基礎應是,底層或 被邊緣化的「多元」聲音能夠有妥善的溝通環境,可以讓多元聲音得以茁壯,而 且茁壯後的多元聲音還可以瞭解彼此的存在,並彼此尊重進行對話,以便在決策 時,可以將別人的意見一併考量。唯有如此,民主程序才可宣稱供決策使用的「共 識」具備正當性,可供社會決定如何分配資源。這意味著,完整的審議民主實踐 應該是一個從「彰顯多元」慢慢到「凝聚共識」的漫長過程,而不是一個為期三 天、一周或特定短期時程的審議式討論活動,其追求的是深化民主,而不僅是找 到共識。因此,審議民主真正應該關注的,不是如何就某些既定的議題,進行審 議形式的討論或決策,而是如何聯繫「多元」和「共識」兩種畛域,以成就一個 能夠持續推進民主化的民主過程。.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簡言之,審議民主實踐方案必須同時關注「多元」 、 「中介」和「共識」三個 畛域。首先,審議民主實踐方案必須能夠確保,各種由下而上的公共論述或市民 社會的力量,能夠維持活絡的生命力,不斷地提出不同觀點,以批判既有權力架 構的缺失,這是堅持「多元」的面向。然而,為了避免由下而上的公共論述,成 為極化現象下的無用對抗,因此多元意見必須能夠有效再現且被嚴肅對待,此時 中介畛域中的「對話」機制必須介入,讓「多元」的意見可經由互為主體性理解 的達成,逐漸在深層差異下找尋可供未來「審議」的可能議題,即讓「對話」機 制可以有效地聯繫起「多元」與「審議」。另一方面,審議民主實踐方案亦必須 對政策具實質影響力,以避免成為清談,所以中介畛域也要試圖從那些已經達致 互為主體性理解的議題中,逐步將多元意見凝聚成可供決策參考的選項,亦即透 過某些機制(比方說論壇) ,讓經由中介畛域所累積的成果,可進一步供「共識」 畛域應用,甚至直接凝聚出可供決策參考的選項。最後,審議民主實踐方案必須 形成一個持續的循環過程,讓產生的共識再度成為多元畛域中的一種聲音,在時 空變動下,與其他新生的意見並存,再度進入「彰顯多元」到「凝聚共識」的循 環,以不斷促進民主化,如下圖一所示。.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5   . i Un. v.

(16) 圖一:審議民主實踐的循環過程圖 多元. 審議. 對 話. 立. 共識. 決 策. 政 治 大. ‧. ‧ 國. 學. 據此,審議民主實踐方案應被視為是一個整體的實踐方案,其中包含三種畛 域(即多元、中介和共識) ,及兩種機制(即對話和審議) ,並經由「多元-中介 -共識」或「多元-(對話機制-審議機制)-共識」的完整過程,來真正實踐 審議民主。. Nat. y. sit. n. al. er. io. 從現有的審議民主機制來看,「論壇」或市民會議等等實踐方案,是試圖連 結「中介」與「共識」兩種畛域,扮演的角色是「審議」的部分;而批判「論壇」 取徑者所處理的,則是多元聲音如何在不受壓迫的情況下進行對話,強調如何讓 彼此間達成對話。很明顯的,當下的審議民主實踐方案,其實已經意識到整個民 主程序必須同時關注「審議機制-共識」和「多元-對話」兩種連結,但對於這 兩個連結如何進行有效聯繫卻較少著墨。這不僅導致審議民主被分為兩大派,也 讓審議民主過程變得斷裂而不連貫,因而難有所成。. Ch. engchi. i Un. v. 因此,現在審議民主的整體實踐方案中最需要的,不再僅是專注於「審議機 制-共識」這個連結上,並不斷地重複著同樣的試驗,或是僅在「多元-對話」 這個連結上,強調體制外批判的重要性,最後仍可能只是狗吠火車。相反的,審 議民主實踐方案當下真正需要的是,如何讓各種多元聲音得以透過對話機制,達 到互為主體性的理解,並在此情況下,將討論議題經審議機制(如公民會議), 來凝聚出具共識的選項,唯有如此,我們才有可能把多元意見真正地導向共識。 簡言之,一個整體可行的審議民主實踐方案,必須讓「多元-對話」與「審議機 制-共識」連結成一個完整的「多元-(對話機制-審議機制)-共識」審議民 主實踐方案,而當下最為缺乏的不是前端(多元-對話),也不是後端(審議機 制-共識) ,而是兩者之間的連結,亦即中介畛域中的那個「對話-審議」連結。 本文以為,網路是審議民主大規模實踐的可能平台。網路空間是一個由各種 6   .

(17) 論述所構成的公共空間,在這個空間中,原本無法對公眾發聲或凝聚能量的團 體,現在已可藉由網路的跨越時空特質進行串連,讓原本被邊緣化的聲音可以更 有機會成形,這是「多元」的具體實現。另一方面,網路也有平台可以讓不同意 見的聲音在網路空間中相遇,讓多元的聲音有機會進行對話,更重要的是,網路 還能長時間累積議題的深度和廣度,將討論的結果持續回饋到最初的討論之中, 形成公眾討論相關議題時的基礎,也讓民主實踐成為一個具備歷史縱深的過程。 這種具備厚實基礎的持續討論,頗有可能成為解決現今自由民主困境的方法之 一。然而,可惜的是,雖然網路可讓原本立場相左,且無法在實體社會中相遇的 意見產生聯繫,但迄今的研究都顯示,多數在網路上的意見聯繫,其實是相同而 不是相左的意見,這種公共論述的碎裂(fragmentation)現象,不僅無法凝聚共識, 更可能造成極化,也讓現今網路上的「多元」狀態,經常被譏為是「自我日報」 (Daily Me)現象。這意味著, 「對話機制-審議機制」這個連結已然斷裂,若能有 效聯繫起這個斷裂,不僅能讓網路對民主發展作出正向的貢獻,更能同時解決網 路所面臨的極化現象。. 政 治 大. 事實上,網路特質對民主的貢獻是一體兩面的,網路沒有能力可以全然取代 現有的民主機制,也不是民主發展的特效藥,甚至可能讓民主的困境(如團體極 化)更為嚴重。這意味著,如果網路要對民主有所貢獻,則網路上的民主機制必 須經過仔細設置。因此,本文嘗試要做的是,在網路上尋求連結「對話機制-審 議機制」的可用平台,以便讓網路上的多元意見可以有效地被導向決策,並持續 地深化民主。最後,我將藉由辯論百科的運作方式來說明,維基平台的特質與運 作方式,適合作為「多元-(對話機制-審議機制)-共識」過程中的「對話機 制-審議機制」連結機制,以便讓各種不同的論述,特別是讓立場相左的意見, 可以有系統且有組織地進行對話,並在對話過程中逐步形成可供審議的決策選 項。事實上,這個嘗試將可以補足當前審議民主實踐方案在「多元-(對話機制 -審議機制)-共識」這個整體實踐方案中,至為關鍵卻仍被忽視的「對話機制 -審議機制」連結。. 立.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第三節、研究架構. Ch. engchi. i Un. v. 本研究將先重新檢視審議民主的原初想法,並從中推導出一個完整的審議民 主程序,必須是以推進民主化為最主要考量,也因多元與共識兩種畛域必須被聯 繫在一起,而聯繫兩者的有效方式,則是必須在兩種畛域之間,再加入另一個鮮 少被關注的中介畛域。接著,本文就中介畛域所要扮演的角色和功能,推導出中 介畛域本身必須符合的四個要件,分別是開放性、連貫性、互為主體性和累積性。 除中介畛域本身的考量外,因審議民主亦會遭受三種困境,包含網路巴爾幹化、 論述失敗和主流意識操弄,所以為了要確保中介畛域可以有效處理這些困境,中 介畛域不僅要符合原有的四個要件,還必須另行加入處理上述三種困境的三個要 件,分別是有效性、簡易性和動態脈絡化。最後,本文將用中介畛域所需要符合 的七個要件,來檢視當前最符合審議民主形式的網路平台應用──辯論百科,以 說明維基平台在應用上的優劣之處。因此,本文的研究架構如下圖二所示。. 7   .

(18) 圖二:本研究的研究架構圖. 多元畛 域. 共識畛 域. 中介畛域. 開 放 性. 連 貫 性. 立. 互 為 主 體 性. 累 積 性. 有 效 性. 簡 易 性. 政 治 大. ‧ 國. 學 ‧. 辯論百科. n. Ch. engchi. 8   . er. io. 結論與建議. sit. y. Nat. al. i Un. v. 動 態 脈 絡 化.

(19) 第貳章、文獻探討 因為本文聚焦在審議民主的實踐方案上,所以在本章中,我將先從審議民主 試驗開始談起,特別是台灣近年來的審議民主試驗。事實上,在這些試驗中,多 數所遵循的審議民主規範是相仿的,也就是多數的審議民主實踐方案關注的是, 如何透過審議以取得共識,或試圖透過審議形式來改善決策機制,而不是從更根 本的問題著手,亦即改善整體的民主政治情況,或是將民主程序視為是一種深化 民主的過程。事實上,從 John Dryzek(2000)當初提出審議轉向時的論述來看, Dryzek 關注的重心較傾向於後者,他希望審議民主能夠跳脫既有的論述架構, 找出更民主化的實踐方案,以深化民主,也因此,審議民主轉向似有轉錯方向之 嫌。 接著,我將說明,在公共參與的脈絡下,其實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論述取徑, 也就是「市民參與」和「公共論述」 ,這兩種取徑代表著對公共參與的不同想像。 現今的審議民主實踐方案似乎在審議轉向的呼聲中,遺落了公共論述,而只將重 心放在「市民參與」這個取徑上面,這種作法不僅引來實踐上難以解決的困境, 更進一步削弱審議民主的優勢。另一方面,批判「市民參與」取徑者,也並非全 無問題,雖然批判市民參與取徑的公共論述取徑者,已凸顯出「市民參與」取徑 在實踐上的困境,並堅稱涵納多元的聲音才是審議民主的核心,但最終卻經常只 能在體制外批判,難以對決策產生真正的影響力。最後,我將說明,若要處理兩 種取徑所遭遇的困境,則審議民主實踐方案不應只是冒然地同時納入兩種取徑, 而是必須去瞭解兩種論述間的緊張關係並設法解決。本文認為,真正的解決之道 在於,我們必須將審議民主視為是一個完整且環環相扣的過程,如此一來,才有 可能真正整合兩種取徑的優勢,共同推進民主化。. 政 治 大. 立. ‧. ‧ 國. 學. sit. y. Nat. n. al. er. io. 第一節、審議轉向:轉錯方向?. Ch. i Un. v. 在探究審議民主時,幾乎所有的審議民主研究,都會提及 Dryzek(2000)所稱 的「審議轉向」(deliberative turn)。事實上,早在 1990 年時,Dryzek 就提出「對 話民主」的想法,並出版一本名為《對話民主》(Discursive democracy)的書籍, 只是當時他並未意識到,有其他作者亦在談論此主題,並以審議(deliberative)為 名,因此才會採用「對話」這個字眼。十年之後,Dryzek(2000)再度出版一本名 為《審議民主及其超越:自由主義者、批判者、爭論》(Deliberative democracy and beyond: Liberals, critics, contestations)的著作,並在書中自承這段過往。這回,他 順應時勢,採用審議民主為書名,但從他的書名和內容來看,Dryzek 雖然認為 審議民主已蔚為潮流,但他卻仍想「超越」審議民主這個詞彙,何以如此?. engchi. 從表面上看來,詞彙上選擇對話民主還是審議民主,似乎僅是 Dryzek 的個 人偏好,但深入探究就會發現,Dryzek 在字詞上的選擇並不是個人偏好,而是 因為 Dryzek 對審議民主理論,有著全然不同的想像。時間要回到 Dryzek 出版《審 議民主及其超越:自由主義者、批判者、爭論》一書的前兩年,也就是 1998 年, 在當時,另一審議民主陣營中的大將 Bohman(1998)曾寫作〈審議民主時代將至〉 (Survey article: The coming of age of deliberative democracy)一文,並在文中大力讚 9   .

(20) 揚審議時代即將到來。Bohman 明確指出,審議民主論者對實踐可行性的重視, 可能是審議民主理論上最為驚人的發展,而這個發展將促成理論與實踐上更為豐 碩的成果。 為此,Dryzek 理應表示認同,因為不管是審議民主,還是他所偏好的對話 民主,這個領域的成熟,都是值得慶幸的事。然而,Dryzek 卻在 2000 年出版的 書中,對 Bohman 大表不滿,他是這麼說的: Bohman 在一篇回顧文章中,以審議民主領域的成熟,來歡慶審議民主. 的「時代將至」 ,在這篇報告中,那個一開始是針對既有自由民主實踐, 所提出的另一種批判觀點,現在已經成熟到,可以把曾經反對的自由民 主制度本身,視為是審議的適合歸屬。在這之前,Bohman 他自己其實 是偏好另一個審議的歸屬,就像他自己所說的:「公共理性不應由國家 來運用,從根本上來說,公共理性應由公共領域中那些自由且平等的公 民來行使」(Dryzek, 2000: 27-8)。. 政 治 大. 從上述文字可以看出,Dryzek 在書中強力批判,並語帶諷刺地指出,Bohman 對審議民主的立場反覆實不足取。更重要的是,Bohman 的文章使得 Dryzek 被迫 處在一個尷尬的位置。因為一方面是 Dryzek 的「審議轉向」──而不是 Bohman 的「審議民主時代將至」──讓眾人開始關注審議民主在政治理論上的重要性; 但在另一方面,Dryzek 腦中所想像的「審議轉向」的那種審議民主(或他所偏 好的對話民主),卻被理解成 Bohman 在「審議民主時代將至」一文中所指的那 種審議民主,也難怪 Dryzek 對 Bohman 的歡慶大為光火,並在書名上明確表示, 研究審議民主者必須要「超越」審議民主。問題是,到底 Bohman 所提倡的審議 民主,和 Dryzek 所提倡的審議民主(或對話民主)有何不同?. 立. ‧. ‧ 國. 學. sit. y. Nat. n. al. er. io. 若要瞭解兩人之間的差別,則時間必須要再往回追溯一年,也就是從 1997 年 James Bohman 與 William Rehg 兩人合編的《審議民主》(Deliberative Democracy: Essays on Reason and Politics)一書談起。在該書的書介(introduction)中,Bohman 與 Rehg(1997)清楚指出,審議民主概念之所以會出現,其實是要反對自由民主將 政治過程視為是市場上的妥協,因此若要真正瞭解何謂審議民主,則要從自由民 主與審議民主的差別下手,也就是必須回答: 「從積極意義上來講,政治行為與 市場行為的差異何在?」(ibid.: xiii)。事實上,Bohman 並沒有直接回答這個問題, 而是借用被稱之為審議民主理念奠基之作(major statements)的四篇文章,來回答 何謂審議民主,以及審議民主與其他民主概念有何不同的相關問題。在該書中, 被 Bohman 列在首篇的〈市場與論壇〉(The market and the forum: three varieties of political theory)一文,其文章主軸就是試圖要回答審議民主的核心問題:政治行 為與市場行為有何差別。事實上,這篇文章的內容正好指出,在認知上,Dryzek 與 Bohman 對審議民主所涉及的範圍有著明顯差異。. Ch. engchi. i Un. v. 〈市場與論壇〉一文由 Jon Elster 寫成,長久以來被視為是審議民主的經典 之作。在該文中,Elster(1997)試圖藉由提問兩個經典問題,即「政治的目的為何」 , 與「政治的過程如何被定義」 ,來區分出當代民主理論的三個主要典範(Drosterij, 2007)。三個典範分別是「社會選擇(social choice)理論」、「理性共識(rational 10   .

(21) consensus)理論」 ,以及「參與民主(participatory democracy)理論」 。從 Elster 為文 章所下的標題即可知,在 Elster 的想像中, 「市場」(該文中稱為理性選擇理論) 與「論壇」 (該文中稱為理性共識理論)是對立的。民主「理論的核心不是聚集 或過濾偏好,政治系統應以改變人民偏好為目的,並藉由公共辯論(debate)和對 質(confrontation)的方式建立起來」(Elster, 1997: 11)。一旦人們在「論壇」中進行 公共討論,便會開始考量公共利益,產生具理性的偏好,即「深思熟慮」(informed) 和「顧及他人」(other-regarding)的偏好。因此,「理性的討論將會傾向於產出全 體一致的偏好」(ibid.: 12),「全體一致的共識,而不是最佳的妥協,才是政治的 目的」(ibid.: 12)。 對 Elster 而言,雖然論壇形式不甚完美,但仍是三種民主典範中的較佳實踐 方式。而 Bohman 與 Rehg(1997)將該文列為《審議民主》一書的首篇文章,其實 間接證明了,Bohman 心中的審議民主理想,就是 Elster 所稱的「論壇」 。對 Bohman 來說,審議民主實踐就是盡其所能地在「論壇」中,進行理性討論以導出全體一 致的偏好。這在 Bohman 與 Rehg 介紹 Elster 的文章時也可清楚看出,他們認為, Elster 的文章為審議民主帶出了兩個重要的關鍵點:.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政治審議要求市民超越「市場」上的個人私利,並將自己導向「論壇」 中的公共利益,而且從這個市民觀點看來,審議只有能夠改善決策,特 別 是 與 達 成 共 同 目 的 (common ends) 有 關 時 , 才 值 得 為 它 辯 護 (defensible)。(ibid.: xiv). n. al. er. io. sit. y. Nat. 事實上,Bohman 在該書的另一篇文章中,也清楚寫道,審議就是「植基於 一種在自由與平等的市民間,達成理性共識的過程」(Bohman, 1997: 321)。換言 之,Bohman 所認同的審議民主,其實就是 Elster 口中的「論壇」 ,也就是在「論 壇」中,藉由審議來達成理性共識的一種過程。這種將審議民主等同於論壇的想 法,到了 1998 年時,更經由 Elster 自己所編輯的《審議民主》一書,而得到明 確的證實。他在書介中便清楚指出:. i Un. Ch. v. 在他們所有之中,有個算得上是審議民主現象的堅實核心。我想,所有 engchi 人都同意這個概念包含,與所有將受到決策或他們的代議士所影響的 人,共同參與集體決策:這是民主的部分。而且,所有人都同意,它包 含了,經由堅守理性和無私價值的參與者所提供的論據,和提供給他們 的論據,以作出決策:這是審議的部分(Elster, 1998: 8)。 至今, 「論壇」這個隱喻,不僅成為審議民主揮之不去的「陰影」 ,審議民主 與決策之間的必要關聯,更被奉為圭臬。然而,如果仔細閱讀就會發現,Elster 所提的論壇取徑,其實大幅限縮了審議民主的可能性,也讓審議民主的實踐,幾 乎僅被等同於如何在「論壇」中進行理性審議(或如上述 Elster 所稱的公共辯論 與對質) 。也因此, 「論壇」的隱喻不僅影響理論發展,更讓關於實踐方案的討論, 幾乎全然倒向審議機制。從目前多數的審議民主實踐來看,包含台灣曾經舉辦的 共識會議(或台灣通稱的公民會議)(consensus conference)、公民論壇(citizen forum)、觀點工作坊(perspective workshop)、審議式民調(deliberative polling)、公 民陪審團(citizens juries) 、願景工作坊(scenario workshop)等等(曾國祥,2007; 11   .

(22) 林國明,2007),幾乎都採取論壇的形式。這些實踐方案會找一群所謂的利害相 關者,有可能是居民、學者、專家、政府官員、產業界人士或社會團體等等,在 特定時空下,進行審議形式的討論,以追求理性共識。雖然上述各種實踐方案, 在實際作法上,仍有明顯差異,但不可否認地,這些審議民主實踐都以「論壇」 形式為基礎,再就審議原則進行改良或修正,大體上符合了 Elster 所提的理性共 識理論或「論壇」取徑。 無疑地,上述這些審議民主的實踐,或Elster(1997)所稱的論壇取徑,當然是 就既定議題尋求合理共識的一種實踐方式。然而,關鍵在於,僅將審議民主的關 注焦點,置放在經由審議達成共識的方向上,或將審議民主全然等同於論壇,其 實是有風險的。誠如陳東升(2006)在反省公民會議時所言,當會議所要討論的議 題不夠開放時,若仍強行在會議作出結論,那反而會壓迫少數意見,讓少數意見 者感受到強烈的剝奪感。因此,關鍵不在於運用「審議」技巧本身有問題,而是 因為在缺乏有別於主流意識聲音的「論壇」中,強行運用理性來取得共識,其實 只是協助自由民主取得合法性的推手,而不是真正的審議民主實踐方案。在這種 情況下的「論壇」,不管如何符合審議所要求的原則,不僅無法達成所謂「深思 熟慮」與「顧及他人」的共識,反而更有可能達成所謂的「虛假的共識」。 Drosterij(2007)更直言,若與自由民主相較,Elster所提的「論壇」 ,其實是換湯不 換藥,因為Elster雖不認同自由民主運用社會選擇模式來取得共識的「手段」 ,但 仍舊認同自由民主將民主程序當成是達成共識的「目的」 。因此,從Elster的觀點 來看,「審議和社會選擇模式的主要差別,是政治的作法(modus operandi),而不 是政治的目的(telos)」(Drosterij, 2007: 50)。.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al. er. io. sit. y. Nat. 事實上,Drosterij(2007)曾清楚剖析 Elster 所著的〈市場與論壇〉一文,並明 確指出,何以 Elster 的論壇取徑限縮了民主的可能性。本文以為,Drosterij 的分 析更有助於讓我們進一步理解,何以 Dryzek 希望審議民主能被超越,而不是愉 悅地歡慶審議民主已然到來。為了更清楚說明,我將簡要重述這篇文章的分析精 要。根據 Drosterij 的分析,當我們用 Elster 自己所採用的分類方式,也就是「政 治的過程如何被定義」 (即政治的作法,包含「私密/公共」)與「政治的目的為 何」(包含「工具/內在」)兩個面向來區分民主理論時,其實會導出四種──而 不是 Elster 所稱的三種──民主典範,如下表一所示:. Ch. engchi. i Un. v. 表一:Elster 的民主典範分類表(參考自 Drosterij, 2007) 政治的過程 私密. 公共. 工具. 社會選擇理論. 理性共識理論. 內在. ?. 參與民主理論. 政治的目的. 如表一所示,四種典範包含:一、透過私密的過程(私密投票)來達成多數 12   .

(23) 決(政治過程是達成多數決的一種工具)的「社會選擇理論」 ;二、透過論壇(公 共審議)來達成合理共識(達成共識的工具)的「理性共識理論」 ;三、公共的 過程(公開討論)本身就是目的,不需要達成任何其他的目的,比方說達成共識, 因為這個過程本身就有教育市民的目的,Elster 稱其為「參與民主(participatory democracy)理論」;以及四、私密的政治過程本身就是政治過程的目的。然而, 令人感到好奇的是,Elster(1997)在他的文章中,全未提及交叉比對後的第四種可 能性,即過程是「私密」的,政治目的是「內在」的這種可能,也就是討論本身 不需要公諸於世,或受到公眾檢驗,而討論本身就是目的的這種形式。 對 Elster 而言,這種討論本身就有意義,而且不需以達成共識為目的的私密 討論類型,是完全不屬於政治領域,也因此與民主無關。事實上,Elster(1997) 不僅未列出第四種典範,他也清楚明白地指出,第三種典範──亦即「參與民主 理論」──是一種「競爭卓越的表現」(agonistic display of excellence),與政治無 關(ibid.: 26)。Drosterij(2007)認為,Elster 之所以會忽視這兩種可能的民主實踐, 是因為 Elster 的「論壇」取徑,其實已將民主程序等同於「意志形塑過程」(will formation process),所以民主程序就是形塑集體意志的過程,一旦過程與共識無 關,就會被排除在民主程序之外。.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正因為 Elster 的〈市場與論壇〉被視為是審議民主的經典之作,而他又將無 關共識的其他形式討論(包含完全未被提及的第四種典範,以及被 Elster 遺棄的 第三種典範)都排除在政治過程之外,因此讓許多後續研究者,都傾向於將審議 民主的實踐聚焦在「論壇」取徑,甚至將透過辯論或對質來達成理性共識的民主 程序,等同於審議民主實踐的全部。這種情況使得原本認為民主已出現「審議轉 向」的 Dryzek,在面對 Bohman 編輯的《審議民主》一書與〈審議民主時代將至〉 一文時,不僅未表認同,反而大聲批判。因為 Bohman 所認定的審議民主,其實 正是 Elster 在〈市場與論壇〉一文中所提的「論壇」取徑,但卻不是 Dryzek 腦 中所想像的審議民主。對 Dryzek 而言,審議民主指的絕對不應只有「論壇」 。更 令 Dryzek 光火的是,Bohman 將「論壇」的大幅興起,當成是「審議民主時代將 至」,這與 Dryzek 當初提出「審議轉向」時的立場實有所別。.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Un. v. 事實上,Dryzek 難以認同的並不是 Elster 在不同作法中擇一的問題,而是因 為 Elster 的論壇取徑不僅排除第三、四種典範,而且也同時將民主政治的畛域限 縮在達成共識的部分,並將其他部分(包含彰顯多元、促進對話等)都被視為是 無關政治的。或者說,Elster 可能以為,在達成共識的畛域中,彰顯多元和促進 對話會自動出現,但事實並非如此。如果仔細思考即可明瞭,Elster 所忽略的第 三和第四種典範,其實正是有別於主流意識的聲音,得以出現的來源,更是審議 民主與自由民主的最為關鍵的差別,因為審議民主最終想要獲得的「深思熟慮」 與「顧及他人」的共識,其實就來自於知道他人的立場,並願意嚴肅對待彼此。 若審議民主要被真正實踐,則重新納入這兩種典範實有必要。 無疑地,批判的真正能量經常不來自於改善既有制度,而是來自於 Elster 所 忽略的第三和第四種典範,亦即來自於既有論述之外的觀點。更重要的是,Elster 所忽略的典範,其實就是「審議轉向」一詞提出者 Dryzek,在《審議民主及其 超越:自由主義者、批判者、爭論》一書中,所希望能夠復興的批判理論源頭。 13   .

(24) 接下來,我將藉由 Dryzek 的分析進一步指出,一旦跨過那個在 Elster 經典之作 中,看似揮之不去的「論壇」隱喻後,我們才能重新關注審議民主理論的真正內 涵。事實上,審議民主的理論來源有二,但審議民主卻在轉向之後,遺落了兩種 理論來源的其中一種,這不僅導致審議民主在實踐上嚴重偏向,更讓審議民主的 真正批判力道無法展現。也因此,若要真正實踐審議民主,則有必要先行導正對 審議民主的這種偏頗想像。. 第二節、轉向之後,遺落什麼? 誠如上節所述,民主理論或實踐確實需要「審議」轉向,以便讓民主往更符 合審議方向前進,亦即找到一個可以讓更多人,就更多議題作更民主參與的實踐 方案。然而,在審議轉向這個呼聲的背後,不同的研究者對審議轉向的內涵卻有 歧見,有人認為「論壇」的風行,就是審議時代已至;但有人卻認為,論壇取徑 盛行後,一些原本應該與審議轉向一起推進的根本原則,卻反而被忽略了。就此 問題,當初提出審議轉向的 Dryzek(2000)表達出最為深刻的關注,他試圖用《審 議民主及其超越:自由主義者、批判者、爭論》一整本書,來提醒審議民主論者 正視這個問題。Dryzek(2000)認為,審議民主理論的基礎應該有兩種來源:一是 自由憲政主義(liberal constitutionalism);另一則是批判理論(critical theory)。在自 由憲政主義的基礎下,又可分為三派。第一種派別認為,審議是為了正當化基本 的自由權利,亦即基本原則應訴諸審議,尋求共享的觀點,比方說 John Rawls 認為,透過「公共理性」(public reason)所進行的審議,應該限定在與基本正義相 關的議題上。第二種派別則認為,應該在憲政體制中,找到可以促進審議的作法, 因為憲政體制本來就保障審議的存在,比方說提升立法、司法的審議過程等等。 第三派則認為,制定憲法的過程本身就是一種審議過程,比方說 Amy Guttman 與 Dennis Thompson 認為,審議與憲政體制間會互相補充。.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er. io. sit. y. Nat. al. n. 不管是那一種派別的自由憲政主義,站在這些立場上的審議民主論者,都嘗 試在憲政制度下找尋審議民主的可行性。無疑的,改善憲政制度確有必要,因此 抱持這種理論基礎的審議民主論者,對審議民主的貢獻不可抺滅。問題在於,當 審議民主論者「過度」擁抱自由憲政主義時,反而會讓審議民主受到限制,而不 是持續地往前發展。從理想上來看,憲法確實保障人民的言論自由,因此也確保 了審議的可行性,所以審議民主似乎只要能夠讓憲政體制更為健全,就能確保民 主的良性發展。然而,將審議民主的根基全然倚靠在自由民主的憲法保障上,看 來穩當實則不然,因為從實踐上來看,即使憲法保障每個人自由平等,但每一個 族群或團體,其實對決策都具有不同的影響力,甚至有些在決策過程中看似沒有 任何影響力的族群,反而才是真正影響決策的人。比方說,在立法院的法案審查 過程中,企業財團的領導者雖然都不具投票權,但仍能透過其他方式影響決策。 更進一步來看,如果議題超過國界,比方說全球性的環保問題,那麼以憲政為基 礎的審議民主機制,是否亦能妥當處理?合法性或正當性如何取得?. Ch. engchi. i Un. v. 事實上,Dryzek 在書中逐一詳列自由憲政主義下的審議民主限制,無非是 想要彰顯出,在審議民主的起源中,有另一個取徑漸被遺忘,亦即 Dryzek 所稱 的批判理論取徑。Dryzek(2000)認為,自由憲政主義與批判理論取徑的主要差 14   .

(25) 別,並不來自於前者接受現況而後者不然。事實上,兩種取徑都希望能突破現狀, 也就是說,兩種取徑都希望能夠創造出可以進行良好審議且無壓迫的政治對話, 但自由憲政主義卻有過度熱衷於制度和法令設置之嫌。比方說,John Rawls 便曾 提出,要讓選舉遠離金錢的解決之道,就是設置公基金來資助選戰,而改善民主 的可能性,其實應置放在與憲政體制相關的機制之中。然而,這種改善方式其實 意味著,自由憲政主義取徑並未體認到,在民主決策過程中,除了憲政體制中的 制度和法令之外,還有很多體制外的機制,會試圖影響決策過程,這些影響並無 法依靠制度,或法令加以改善、排除。比方說,意識型態或主流論述等等因素, 都會預先設定審議的主題或內容,若未能跳脫既有制度,而僅在既有制度上尋求 改善,其實很難找到改變的可能。也因此,Dryzek 認為,審議民主論者應要嘗 試找回這個漸被遺忘的批判理論基礎。 從 Dryzek 在書中的行文來看,他所指的審議民主批判理論取徑,深受 Habermas 的溝通行動理論影響。溝通行動理論認為,溝通理性(communicative rationality)的實踐場域,應該是生活世界(life world),而不是國家或系統,因此, 審議民主的發展若僅著重在既有的自由民主制度上,其實是遺忘了批判理論取徑 的初衷(Dryzek, 2000)。可惜的是,Habermas(1987)將實踐的可能置放在「理想言 說情境」(ideal speech situation)上,並預設了四個有效性宣稱(validity claim),包 含「正當(rightness)聲稱」、「真理(truth)聲稱」、「真誠(truthfulness)聲稱」和「可 理解(comprehensibility)聲稱」,以期能達致真正的溝通。這些預設讓人很難與市 民社會的真實情況產生聯想,因為在複雜多元的現代社會,所謂「理想言說情境」 是否存在,已讓人十分懷疑,若再加上資源有限,且資源必須經由決策才能進行 分配的情況下,要讓參與者在理想言說情境下達成共識,幾近是緣木求魚。也因 此,試圖透過這個取徑來解決民主困境者,最後似乎只能在體制外進行批判而別 無他法。.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io. sit. y. Nat. n. al. er. 為了處理這個困境,Habermas(1996a)逐漸改變他的立場,並開始關注市民 社會的溝通過程如何影響決策,只是 Habermas 自己最後也向自由主義靠攏。對 Habermas 而言,市民社會所產生的論述,僅能具備影響力,這個影響力必須經 由選舉的管道,轉換成為溝通權力(communicative power),並進一步將代議士推 進立法院,溝通權力才得以藉此影響真正決策(Habermas, 1996b)。Dryzek(2000) 認為,Habermas 將選舉視為是公共領域論述去影響國家決策的主要管道,實在 令人驚訝,可見 Habermas 根本沒有體認到,利益團體介入選舉之深,天真地以 為論述的影響力,可以順利地進到國會之中,而 Habermas 將希望置放在選舉之 中,也證明了他已不再堅持批判理論的立場,轉而投入自由主義的懷抱,並帶起 批判理論取徑投靠自由主義的風潮。Dryzek 是這麼說的:. Ch. engchi. i Un. v. 自由主義是政治思想歷史中最有效的吸塵器,可以吸納看來是挑戰它的 所有學說,不管是批判理論、環境主義、女性主義或是社會主義。一些 自由主義者,或是已被吸納進自由主義中的某些人,可能認為這個吸納 能力是優勢,我持相反立場,因為自由主義耗盡了具備批判距離的政治 想像(political imagination of the critical distance),若要思索主宰的政治 制度和實踐如何變得更好,這個政治想像是必須的。(Dryzek, 2000: 27) 15   .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在 第一講的開始, 我們就明確地指出: 線性代數是研究線性空間, 即向量空間、 模和其上 的線性變換以及與之相關的問題的數學學科。 這一講中,

圖三 104 年度數學學門研究單位計畫件數分佈.. 民國 104 年 11 月 自然科學簡訊第二十七卷第四期 統計. 統計學門 104 年度大批申請專題研究計畫 共核定通過 118

為符合政府資訊公開法及為使審議通過之排水 規劃 書圖文件 便於儲存與查詢, 經機關 審查通過之排水 規劃 書圖文件及應附

當網站製作完成後,須放到web伺服器上,如此一來,全世界的瀏覽

• 利用緊扣 課程設計 讓同學做討論,使同學 必須要讀過內容才能針對議題發表意見,這 樣不只讓教師知道學生的學習情況,也能慢

要讀書,就是提醒我們要了解和重視前人研究的成果。要有心得,則

在這次的實作遊戲中,我們必須要先對所使用到的硬體 和軟體有其基本的認識,這樣我們才能充分利用我們所擁有 的條件,進一步達成目標。首先 DE2-70 繼承了 Altera 一系 列的開發軟體,如

 一般我們如過是透過分享器或集線器來連接電腦 的話,只需要壓制平行線即可(平行線:兩端接 頭皆為EIA/TIA 568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