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易性」,指的是中介畛域的機制能讓參與者簡單容易地對議題有所瞭解,並進行 回饋,以解決動機不足而引發的論述失敗困境;最後是「動態脈絡化」,指的是 議題的選項必須要能夠被即時、符合情境地呈現出背後的真正意涵,以便能發展 出有效的反抗論述,以抗衡主流論述。

至此,本文已說明,若我們想要在網路平台上實踐審議民主,則必須有意圖 地在機制運作上,有效地去處理前述章節所稱的七個要件,而不是靜觀其變或放 任網路平台自由發展。也因此,我們應該採取更積極主動的態度去質問,當下網 路平台所能提供的功能,是否有可能擔負起中介畛域的角色?若有適當的平台可 以有效地處理這七個要件,那會出現在網路的何處?若有所不足,那又應該在哪 些要件上作加強?事實上,網路平台是一個包羅萬象的統稱,在其中,不同的技 術應用和建構理念,其實也對應著各式各樣不同的平台。從單純以為文字為主的 BBS,到具有豐富影音內容和互動效果的網站,都包含在網路平台之中,然而,

並非每個平台都適合擔負中介畛域的任務,不同平台其實意味著全然不同的運作 特質,必須仔細考量才能知曉是否適用。當然,從當下的發展來看,網路平台仍 在發展之中,本文並無法為網路平台上的各種應用判定生死,但從目前最受矚目 的發展來看,部落格(blog)和維基(wiki)應是較為相關的應用。接著,我將說明,

在考量前述章節的四個要件,以及本章節中所提的三個困境所對應的三個要件 後,本文以為,維基平台的特質應是擔負這個功能的適當平台。

第十節、維基平台的優勢

無疑的,當下網路平台的發展,已然超越其他大眾媒體,並一躍而成為人類 各個層面活動的最重要樞紐。然而,讓網路真正有機會成為審議民主實踐平台的 時間點,則應該要回推到2004 年至 2005 年間。在當時,網路參與人數到達「臨 界大眾」(critical mass)數量,量變讓網路平台出現了質變,網路從 Web 1.0 的時 代,進入了Tim O’Reilly(2005)所稱的 Web 2.02時代。剛開始,Web 2.0 的優勢集 中在商業市場上,隨著時間推移,愈來愈多人想知道,Web 2.0 在商業市場上所 造成的旋風,「是否會在政治上產生同樣的『公民優勢』現象,讓公民對政治有 著更多的影響力……,進而從『代議式民主』轉為『直接民主』、『參與式民主』

或『互動式民主』促成民主政治的典範轉移」(周宣光、曾德宜,2008: 22)。事 實上,Web 2.0 的運作方式及思考模式,與 Web 1.0 有諸多差異,在以 Web 2.0 為本的網路世界裡,網路平台不再只是搜索資料的地方,而且也是對話和分享的 平台。對話和分享的特質,讓原本只關注「使用者端」(比方說消費者、公民等)

與「伺服器端」(比方說廠商、政府單位等)如何進行互動的網路平台,也開始 注意到「使用者」之間的互動。更重要的是,Web 2.0 的到來,讓人們清楚意識 到,真正能帶動網路平台發展的龐大能量,不來自於網站與使用者之間的互動,

而是來自於使用者與使用者之間的互動。也就在這股風潮下,支援團體互動的社 群性軟體開始受到重視。

       

2 Web 2.0 始於 O’Reilly 和 MediaLive International 在開會時的腦力激盪,因為 O’Reilly 公司副總 Dale Dougherty 認為,在經歷網路泡沬化後仍存活下來的公司,可能有些共通特質,這讓 Web 2.0 可能有些意義,也因此,Web 2.0 研討會便從此開始。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事實上,這股潮流發展不僅是軟體上的更新,更是觀念上的變革。我們只要 稍加觀察,那些被Tim O’Reilly(2005)視為是 Web 2.0 中具代表性的十四種範例 (sample),便可清楚看出端倪,因為在 Tim O’Reilly 的文章中,Web 2.0 的範例不 必然是一種軟體或平台,也有可能是一種新的想法。比方說,在Web 1.0 時代,

網路平台的任務被視為「出版」(publishing),但到了 Web 2.0 時,網路平台則是 要促進「參與」(participation)。當然,在這些深具代表性的範例中,不乏已相當 著名且廣受關注的網站或服務,比方說Google AdSense、Flickr、BitTorrent 等等,

便在廣告、圖像和檔案傳輸等等面向上,經由使用者的參與,爆發出驚人的能量。

除上述代表範例外,維基(wiki)和部落格(blog)亦被視為是 Web 2.0 中的重要範例 (Holtz, 2005; McCallen, 2005)。

無疑的,不同平台其實具備不同的優勢與劣勢。一如James 與 Margaret(2008) 所言,雖然部落格、論壇討論串(threaded discussions)亦能提供討論空間,但若與 維基相較,上述兩者屬靜態的文章張貼,而不是動態的協同合作。因此,維基不 僅比Web 1.0 中的論壇討論串,適合用來進行線上協同合作,即使和同屬 Web 2.0 範例的部落格來看,亦是如此。他們是這麼說的:

維基最適用於協同合作活動,特別是結構上屬動態及非線性,且將會產 生共享成果或產出的那些活動。部落格更適合個人報告的這種類型 論壇討論串則是允許開放的討論及有限的協同合作(ibid.: 6)

換言之,並非每種平台都能妥當扮演中介畛域的角色,亦即並非所有應用網 路平台的相關發展,都能符合本文所要求的七個要件。為此,本文希望能借用些 許篇幅,來簡介同被視為是Web 2.0 範例的維基與部落格,並試圖經由兩種平台 的特性和差異來進一步說明,維基比其他應用更適用於民主實踐的理由在於,維 基平台所具備的特質,實與本文所提倡的中介畛域要件有諸多相符,更重要的 是,維基不僅採取自由開放精神運作,更確實提供了一個真正落實協同合作的協 作機制,這讓理論上被視為理想所在的合作模式,首度被真正落實到實踐層次 上,這不僅是在Web 1.0 時代中的論壇討論串所未見,也是 Web 2.0 中僅見的方 式,而這種已被落實的實踐方案,即是我們在思索如何將審議民主理想,真正大 規模實踐時的良好借鏡。

在1995 年,Cunningham 所建立的 Portland Pattern Repository 團隊,實做了 第一個維基,它允許使用者以網頁形式來創造、編輯和組織內容(Wagner, 2004)。

就其歷史來看,維基約莫出現在Mosaic 瀏覽器之後,迄今已超過十年(Cochenour, 2006)。事實上,在維基發展之初,維基並未受到過多關注,直到 2001 年,維基 百科(Wikipedia)出現後,情況才有所改變(Cochenour, 2006)。根據維基概念的創 造者Leuf 與 Cunningham(2001: 14)的說法,維基是:

維 基 是 互 連 網 頁 的 自 由 擴 展 之 集 合(freely expandable collection of

interlinked webpages)、儲存和修訂資訊的超文字系統,也是一個能讓擁

有可運作瀏覽器之終端機的任何使用者,都能輕易編輯每一個網頁的資 料庫(ibid.: 14)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從兩位創造者的說法可清楚得知,維基平台是「任何使用者都能輕易編輯每 一個網頁的資料庫」,因此他們希望「任何使用者」都能輕易參與的意圖至為明 顯,也因此,他們在設計維基平台時,便就此目的而設置一個幾乎全然吻合一般 大眾使用習慣的機制。比方說,維基是由HTTP 協定所控制,在公眾所熟悉網際 網路(World Wide Web)上運作;再者,不管使用者使用何種瀏覽器,皆可支援維 基;此外,使用者不需在瀏覽器上新增任何功能,便可編輯維基平台所建立的任 何網頁;最後,也是最重要的是,維基可以讓使用者像在使用一般的文書作業軟 體一樣,簡易且持續不斷地以協同合作的方式更新(包含建立、編輯、刪除等等)

網頁。

雖然從技術上來看,維基平台是一種新穎的網路平台,但其重要的貢獻不僅 在技術上的發展,也在觀念上的啟示。如 Louridas(2006)所言,我們可以從兩個 不同的面向上來看待維基。首先,從技術層面上來看,維基是一種能夠讓所有人 輕易編輯網頁的維基程式,這讓人們利用網路平台來編修網頁的難度明顯降低;

更重要的是,維基也是「關於使用者應該如何做這種編輯方式的一種哲學 (philosophy)」(Louridas, 2006: 88)。維基強調的是,讓每個人都能發聲、獲得授 權,並在互信的情況下協同合作。本文以為,這兩種面向同時推動了維基的發展,

因為技術上的簡易性帶來了觀念上的可行性,而觀念上的啟示則回頭推動了技術 上的更新,這讓維基愈來愈簡單,也愈來愈自由開放,而就是這種愈簡單與愈開 放的良性循環,讓維基最後能創造出維基百科(Wikipedia)的驚人成就。也因此,

維基同時意指一套不需任何程式語言知識,即可自由編輯網頁的作法,以及對這 種作法的一套想法,而這套作法和想法所形成的良性循環,構成了維基之所以成 功的基石,兩者缺一不可。

相較於維基,部落格指的則是線上日誌,採用由新到舊的方式來排列網頁,

通常每天更新數次,關注某些特定主題,並會與其他部落格進行連結(Green &

Pearson, 2005)。因為部落格非本文關注焦點,所以在此並不贅述其發展過程。部 落格能讓每一個人都能快速地張貼內容和註記、連結到其他部落格、發表評論,

以及引用(trackback)3(Fichter, 2004),這些特質讓部落格看來與維基有幾分相似,

但事實上,兩者仍有明顯差異。誠如Challborn 與 Reimann(2005)所言,維基擁有 部落格所缺少的功能,因為維基可讓任何一個使用者(而不只是部落格的擁有 者),自由開放地改變之前的所有文章內容,包含增加、編輯和刪除這些內容。

更重要的是,當使用者要在維基平台上做這些動作時,他們不需要具備任何專業 技術,便可輕易地編修網站內容(Muldoon, 2005)。簡言之,維基允許使用者將位 在各地及各種平台上的各種資源整合在一起,也讓使用者可以輕易地評論、編 輯、更新,維基可以讓任何人協同合作任何事,甚至連維基網站本身的架構,也 可以在協同合作下完成(Broida, 2005)。

很明顯的,維基具備了許多迥異於部落格的特質。首先,部落格通常是以單 一作者為主,因此著重的通常是部落客的個別著述(authorship),然而,維基卻將

很明顯的,維基具備了許多迥異於部落格的特質。首先,部落格通常是以單 一作者為主,因此著重的通常是部落客的個別著述(authorship),然而,維基卻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