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問答命題策略對提升國中自閉症學生閱 讀理解成效之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問答命題策略對提升國中自閉症學生閱 讀理解成效之研究"

Copied!
8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臺東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魏俊華 博士

問答命題策略對提升國中自閉症學生閱 讀理解成效之研究

研究生:全 容 撰

中華民國一一○年八月

(2)
(3)

國立臺東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碩士論文

問答命題策略對提升國中自閉症學生閱 讀理解成效之研究

研究生:全 容 撰 指導教授:魏俊華 博士

中華民國一一○年八月

(4)
(5)
(6)

謝誌

三年時間好快,還記得碩一時和同學打鬧著說寫論文要先寫謝誌,如今真的 要完成了我的論文。這三年真的很感謝我身邊的親朋好友,就是因為有大家的支 持和鼓勵,我才能有勇氣在遙遠的台東完成我的碩士學位。

首先,我一定要感謝我的指導教授魏俊華博士,總是溫柔而堅定地在我們面 對寫論文的徬徨時,給予我們鼓勵與方向。每次和教授討論時,總是被他與生俱 來的王者風範震懾住,但卻不會感到害怕,因為我們總會被他的幽默風趣逗得緊 張感全都消失不見,真心感謝魏俊華教授,最後我還是要俏皮地和教授說一聲,

愛你唷!啾咪!

我也要感謝口試委員張勝成教授與劉明松教授,謝謝教授們對於我的論文給 予很多寶貴且重要的指導,使我的論文能夠更完整。

另外,我也要感謝我研究所的所有夥伴,三年暑假的日子裡互相陪伴與叮 嚀。尤其是純瑄和宜家,在這些日子以來對我的陪伴和鼓勵。在寫論文的苦悶日 子裡互相提醒,即使沒有在台東,仍會分享彼此的心情近況,因為有他們,讓我 在台東讀研究所時能有動力和歡樂。再來感謝我的大學好朋友-芳翊、雅琪和彥 慈,每次總是抱怨台東好遠,但卻還是願意來台東探望我,讓我在滿滿研究所課 程的日子裡,還能到美麗的景點透透氣。此外,我也要感謝我的同事之敏和凱莉,

每次來台東總是關心我的生活,不斷給我加油打氣,也在暑假期間幫我做了我的 業務工作。謝謝每位在我身邊的親朋好友,因為你們,我才能順利完成我一切的 課程,也因為你們,讓我三年台東暑碩班的生涯充滿了美好與歡樂。

最後我要感謝我的家人,三年不畏風雨的載我來回台東。在我每個困難的關 頭中給予我鼓勵和支持,還不計一切的幫我解決所有煩惱,謝謝你們做我身後最 堅強的後盾,讓我能專心完成我的碩士論文,謝謝你們,我愛你們。

全 容 2021.08.08

(7)

i

問答命題策略對提升國中自閉症學生 閱讀理解成效之研究

全 容

國立臺東大學特殊教育學系暑期碩士在職專班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問答命題策略對提升國中自閉症學生閱讀理解成效之研 究。研究方法採單一個案實驗研究設計,研究參與者為一位國中二年級自閉症學 生。自變項為命題問答策略,依變項為閱讀理解之立即成效與維持成效。

本研究利用自編國文測驗於基線期、介入期與維持期進行測驗,以測驗答對 率進行資料分析。並於教學前後,利用閱讀理解困難篩選測驗進行前後測,並根 據測驗切截分數判斷閱讀理解是否有效提升。

本研究結果如下;

一、問答命題策略對提升國中自閉症學生閱讀理解具有立即成效。

二、問答命題策略對提升國中自閉症學生閱讀理解具有維持成效。

關鍵詞:問答命題策略、自閉症學生、閱讀理解

(8)

ii

A Study of Effects of QAR Reading Strategies on the Reading Comprehension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 with

Autism Chuan Jung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Question-Answer Relationship(QAR) on the reading comprehension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 with Autism. Based on single-case experimental design, the participants was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 with Autism. Independent variable was QAR, dependent variable were Reading comprehension effectiveness, immediate outcomes and maintence.

In the study, a self-compiled test was used for testing in the baseline period, intervention period and maintenance period, and data analysis was performed on the correct answer rate. Before and after the experimental teaching, use the the Reading Comprehension Screen Test,and judge whether the reading comprehension is effectively improved according to the cut-off score of the test.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were summarized as follows:

1. QAR was immediate effective for the reading comprehension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 with Autism. .

2. QAR was maintenance effective for the reading comprehension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 with Autism. .

Keywords: Question-Answer Relationship, student with Autism, Reading

Comprehension

(9)

iii

目 錄

摘要………i

Abstract………ii

目錄………iii

表次………v

圖次………vii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問題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4

第三節 名詞解釋……… 5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自閉症學生的學習特質與閱讀理解能力……… 8

第二節 問答命題策略之概論與相關研究……… 10

第三節 自閉症學生閱讀理解能力之相關研究……… 18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架構……… 22

第二節 研究參與者……… 25

第三節 研究工具……… 25

第四節 實驗教學設計……… 27

第五節 實施程序……… 30

第六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32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問答命題策略對國中自閉症學生閱讀理解立即成效之分析…………33

第二節 問答命題策略對國中自閉症學生閱讀理解維持成效之分析…………37

(10)

iv

第三節 綜合討論………40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43

第二節 建議 ………44

參考文獻 一、中文文獻 ………46

二、西文文獻 ………48

附錄一 問答命題策略教學內容………49

附錄二 基線期之評量………56

附錄三 介入期之評量………62

附錄四 維持期之評量………70

(11)

v

表次

表 2-1 問答命題策略應用於教學之相關研究………16

表 2-2 自閉症學生閱讀理解相關研究………19

表 3-1 正式之教學進度………27

表 4-1 不同問答類型平均答對題數百分比………35

表 4-2 各測驗題型得分百分比………36

表 4-3 閱讀理解篩選測驗分析表………38

表 4-4 觀察紀錄表………38

(12)

vi

圖次

圖 3-1 研究架構………22

圖 3-2 教學流程與時間分配圖………28

圖 3-3 研究流程圖………31

圖 4-1 測驗答對率曲線圖………34

(13)

1

第一章 緒論

本研究旨在探討問答命題策略對提升國中自閉症學生閱讀理解之成效。本章 分為四節,第一節研究背景與動機,第二節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第三節名詞解 釋,第四節研究範圍與限制。

第一節 研究問題背景與動機

閱讀是生活中必須運用到能力。從書或雜誌的閱讀,甚至到交通號誌與商店 符號的辨識,都必須使用到閱讀的能力。可見在生活日常中,閱讀是不可或缺的 一部份。曾志朗(2001)也曾說過:「閱讀是教育的靈魂,一切的知識的基礎是從 閱讀開始。」Bos 和 Vaugh(1991)便指出一個人在進入學校與生活中學習事物之 門是閱讀。如同孩童在正式讀文本之前,就是學習辨識生活中各種不同的符號。

此外,閱讀素養為 108 年課綱的核心。很多大型考試為因應 108 年課綱,考試的 題目傾向以長篇閱讀為主,此外考試題型也越趨生活化,在閱讀考試題目時,很 多時候並不是單純的了解字面的意義,有時必須要根據不同段落的文句來判斷題 目文章主要內容,甚至你必須去深層探究題目想表達卻未說明的背後含意。所以 現在的考試並非背的越多分數就越高,而是在於你對於理解文章內容的多寡與深 淺。但在實際的現場進行教學時,不難發現有時教師因為教學必須跟上學校進度 壓力或是授課時數不足,沒有辦法在閱讀的學習上多做琢磨與引導學生,有時甚 至只是唸過課文即可,便算完成文章的教學。但比起閱讀文字之外,運用閱讀策 略去了解文本是更需要教師去引導學生學習的。此外,有多數的教師們對於引 領、啟發學生深入閱讀上,欠缺相關閱讀理解策略的技巧和專業訓練,都只以書 面材料訊息之單方擷取為教學重點(李雪鳳,2010),這樣的教學會使學生無法 習得較高層次的思考與分析,而只了解文章的淺層意涵。使學生對於文本內容主 旨,甚至作者著作背後所要表達的含義上的理解有限。

根據台灣在國際學生能力評估計劃(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簡稱 PISA)中,從 2006 年的第十六名至 2009 年降至第二十三名,

(14)

2

可見台灣在閱讀評量中仍有很大的進步空間。若一般的學生在閱讀測驗上皆會遇 到困難,更何況是身心障礙的學生。對一般人來說稀鬆平常的閱讀,在身心障礙 的學生當中可能遇到極大的困難。身心障礙的學生無法適當發展出符合年齡預期 的閱讀水準,使得這些學童在課業學習、人際互動與生涯發展皆大受影響(錡寶 香,2006)。因此我們可以發現閱讀和生活密不可分,閱讀除了影響到課業以外,

也會連帶的影響到與他人的互動。

另外,根據柯華葳、詹益綾、張建妤、與游婷雅等人(2009)提出之台灣四 年級學童閱讀素養 PIRLS2006 報告指出。在促進國際閱讀素養研究(Progress in International Reading Literacy Study,簡稱 PIRLS)中,台灣四年級學童在詮釋理解 的表現通過率為 49%,而在直接理解歷程的表現通過率為 73%,兩者之間有明 顯的差異。表示台灣學童在閱讀文章中,在直接從文章中找答案時表現較佳,但 對於需要運用自身的經驗,並去推理詮釋文章細節的表現能力是弱的,根據報告 的結論指出,這相對也會影響到社會與國家的進展與競爭力。

由台灣積極參與 PISA 和 PIRLS 等閱讀相關之國際型測驗與教育部將閱讀納 入核心素養能得知,閱讀理解在於社會發展與國家競爭力是有很大的影響力。此 外,語文為各科學之基礎,邏輯推理之訓練也是由語文開始。而語文教學最重要 的就是學生對於閱讀語文內容之理解。教師若能著重語文之教學,並依據不同文 本內容設計問題,並在語文思考教育上多做加強,學童較能養成合理的思維、正 確的判斷,也較能避免陷入語文邏輯的謬誤(陳弘昌,2007)。因此教師在語文教 學之外,也要教導學生閱讀理解策略之運用,進而培養學生之閱讀理解能力。因 此,教師要如何透過語文的教學,將課程融入閱讀策略的運用是需要教師多花點 心思去設計的。

在一般的教學現場中,不難發現很多自閉症的學生在讀字上沒有太大的困 難,甚至在念讀課文上和同儕無差異,可是當他們要理解文意時便會遇見很大的 困難。除了閱讀理解困難外,自閉症學生也容易因為無法解讀社會情境中的訊息 與線索,導致沒有辦法對他人或環境做出正確的回應。對自閉症的兒童而言,要

(15)

3

讓自閉症學生學會根據統整語言跟社會性互動的連結,還有訊息中傳遞情感意 圖,以了解他們所處社會世界是一項很大的挑戰(Gately,2008)。因此,若是能 透過閱讀策略的教導提升其閱讀理解能力,可能對於自閉症學生在理解他人透過 溝通中所傳達的訊息與社會互動能有所助益。

可用於課堂教學中的閱讀理解策略很多,除了畫重點、作筆記等,有些會運 用像是交互教學法、多層次問答教學法等,都是課堂中常見的閱讀理解策略。而 研究者在進行文獻探討時發現,國內有幾篇研究(林惠芬,1997;林靜慧,2004;

廖悅伶,2013)運用「問答命題策略」進行研究,並有顯著的效果。但研究參與 者大多以輕度智能障礙學生與學習低成就之學生為主。而問答命題策略主要教導 學生能透過文本內容或自身先備知識與經驗的結合去回應問題,而研究者任職的 學校之中,目前有一位自閉症學生,因識字能力佳,但閱讀理解能力卻和同儕有 明顯差異,造成其學業上的困擾,在生活中也很常因看不懂標示的文字而造成家 人困擾,所以研究者欲以自閉症學生為研究參與者,將命題問答策略融入國文科 之教學,探討此策略對自閉症學生閱讀理解之影響,期盼學生能提升其閱讀理解 能力。

(16)

4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基於上述研究問題背景與研究動機,本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如下:

壹、研究目的

一、探討問答命題策略對提升國中自閉症學生閱讀理解能力之立即成效。

二、探討問答命題策略對提升國中自閉症學生閱讀理解能力之維持成效。

貳、待答問題

一、問答命題策略運用對提升國中自閉症學生閱讀理解能力之立即成效如何?

二、問答命題策略運用對提升國中自閉症學生閱讀理解能力之維持成效如何?

(17)

5

第三節 名詞解釋

本節就本研究的重要名詞「問答命題策略」、「自閉症學生」、「閱讀理解 能力」界定如下:

壹、問答命題策略

問答命題策略(Question-Answer Relationship,簡稱 QAR)為 Rapheal(1982) 所發展出來的一種閱讀理解策略。此外,QAR 不只是一種後設認知的知識用以 面對測驗時對於答題資訊來源,也是關鍵答題技巧讓學生面對測驗時能使用的策 略,甚至可改善閱讀者在回應時了解如何找到需要的訊息能力(Cortese,2003)。

Rapheal 依照閱讀層面將 QAR 策略之問題類型分為兩大類,再將兩大類細分成 四類子分類,以做為協助學生釐清問題與答案之間的關係,包括:

一、文章本身的訊息(In the book)-問題的答案可直接透過文本尋找。

1.來自文本的答案(Right There):從單句的訊息中找到答案,可以根據文章內 容與字句直接找到答案的問題。

2.思考和搜尋的答案(Think and Search):整合多句的訊息找到答案。此類型的 問題雖然可以從句子中找到解答,但讀者需要透過搜尋句子和思考,整合不同句 自中的訊息,才能找到解答。

二、在頭腦裡的東西(In My Head)-問題答案無法透過文本尋找,須從作者本身 與經驗才能回答。

1.作者和自己的答案(Author and You):問題答案沒有辦法完全從文本中得 知,必須先根據作者的背景與相關知識,再結合文本內容,去進行推論與歸納整 合,才得以找到解答。

2.我自己的答案(On My Own):這一類問答題目不需要閱讀題本,只要根 據自身的經驗與先備知識去回應問題即可。此項因不需要閱讀文本直接答題,此 類問題並未能答到本研究欲探討的「提升閱讀理解能力」目標,因此未採用此問 題類別。

(18)

6

本研究之指之問答命題策略為由研究者針對國中二年級國文課課文「新詩 選」「偷靴」、「我所知道的康橋」及「鳥」課文進行問答命題策略的教學。透 過教師引導示範,讓學生明白「來自本文訊息」、「思考與搜尋訊息」與「在頭 腦裡的東西」三種問題類型。再利用自編之測驗於每堂課結束後進行測驗,並計 算測驗答對率,以作為問答命題測驗立即成效之判斷依據。教學結束後,兩週後 再進行三次測驗,以測驗答對率作為策略維持成效之判斷依據。此外提供學生反 覆練習機會,藉此提升對於策略的運用,並能使用於閱讀課文與測驗上。

貳、自閉症學生

根據我國身心障礙及資賦優異學生鑑定辦法(2013)第三條第十一款稱自閉 症,指因神經心理功能異常而顯現出溝通、社會互動、行為及興趣表現上有嚴重 問題,致在學習及生活適應上有顯著困難者。前項所定自閉症,其鑑定基準依下 列各款規定:(1)顯著社會互動及溝通困難。(2)表現出固定而有限之行為模式及 興趣。

本研究所指之自閉症學生為研究者目前任教之雲林縣某國中資源班的一名 輕度自閉症學生。

參、閱讀理解成效

閱讀理解是閱讀歷程中十分重要的一部份,係指學生在閱讀文章時,能正確 了解語句及文章的意義(葉珊吟,2019)。閱讀為一複雜的認知歷程。閱讀者不只 需要認字,還需要認詞,此外更需要將文本內容根據自身經驗與個人先備知識將 文章內容最推理甚至是預測。

本研究所定義之閱讀理解成效為研究參與者在經過閱讀理解策略教學後,於 研究者自編之閱讀理解測驗在「表層文義」、「深層文義」及「涉及個人經驗」

的測驗答對率表現。根據基線期與介入期答對率的比對來做為判斷依據。此外,

利用兩次柯華葳等人(1999)「閱讀理解困難篩選測驗」上前測與後測的答對題 數來進行閱讀理解是否提升之判斷依據。

(19)

7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本研究的範圍與限制如下:

壹、研究範圍

一、研究參與者:本研究之研究參與者為研究者任教學校之資源班國中二年級自 閉症學生為對象。

二、研究方法:本研究採行單一個案實驗研究設計,目的在解決研究者於教學現 場發現之實務問題。

三、研究內容:在實際教學中,發現自閉症學生在閱讀認字上和同儕無差異,但 在閱讀理解上卻表現出極大的困難,因此本研究嘗試以問答命題策略解決學生閱 讀理解表現之困難。

貳、研究限制 一、研究參與者

本研究之研究參與者受限於研究者任教之學校的學生,因教學者、學生特 質和教學的情境皆有所差異,因此研究結果無法推論至其他障礙類別或其他 地區。

二、研究工具

為配合學校進度與學生學習需求,本研究的研究工具以學生的國文課本做為改編 教材之依據。

(20)

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旨在針對研究參與者與研究目的蒐集相關文獻並進行探討與分析。本章 共分三節,第一節探討自閉症學生的學習特質與閱讀理解,了解自閉症學生的學 習特質與其在閱讀理解上常見的困難。第二節探討閱讀理解策略,統整國內外與 閱讀理解相關策略。第三章為自閉症學生閱讀理解能力及相關研究,整理與自閉 症學生相關之教學研究。第四章為問答命題策略與相關實徵研究。

第一節自閉症學生的學習特質與閱讀理解能力

壹、自閉症學生學習特質

大多數關於自閉症的研究,焦點大多在於自閉症學生的溝通能力與社交技巧 能力。 根據我國「身心障礙及資賦優異學生鑑定標準」(2013)第十二條所稱自 閉症,指因神經心理功能異常而顯現出溝通、社會互動、行為及興趣表現上有嚴 重問題,致在學習及生活適應上有顯著困難者,前項所定自閉症,其鑑定基準依 下列各款規定:

一、顯著社會互動及溝通困難。

二、表現出固定而有限之行為模式及興趣。

自閉症學生不論是在口語或是非口語的溝通上有困難以及有些特定的行為 偏差之外,最明顯的特徵便是在人際互動上也容易和他人產生問題。除了無法聽 得懂他人的話之外,也無法去揣測與解讀他人的想法。大多時候更是以「我」的 角度做出發,很難展現同理心,有時只會談論自己有興趣的話題,在課堂上中容 易偏離討論主題,因此教師需要不斷引導自閉症學生說出合宜的話。也因為如 此,造成自閉症學生容易在和他人互動與溝通之中產生摩擦,更因為如此而成為 班級上被忽略甚至是不被喜歡的對象。此外,在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

(The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DSM-V)指出,自閉症 患者三大核心障礙,分別為(一)社會性互動障礙;(二)溝通障礙;(三)刻 板的行為、興趣與活動。因此很多時候,教師會將自閉症學生的教學重點放於其

(21)

9

社交技巧與溝通能力上。

自閉症是一種廣泛性的發展障礙(Pervasive Developmental Disorder, PDD),

常見在社會人際互動、語言和行為方面有障礙外,在認知與語言溝通能力上也有 異常發展(徐享良,2000)。

貳、自閉症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大多數的自閉症兒童無法成為熟練的閱讀者,很多時候是因為他們在口語能 力以及書寫語言活動上有明顯解釋性語言的困難(Lanter & Watson, 2008)。自 閉症學生因為其心智功能與語言發展的障礙,導致自閉症學生在讀寫能力相較於 同儕都有明顯的發展遲緩。且因為識字能力較佳的自閉症學生容易因為其對於識 字良好的表現,就掩蓋其閱讀理解能力低落的事實。因此大多數文獻較多聚焦於 自閉症學生的語言能力的研究,較少討論自閉症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而國外探 討自閉症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相關研究,皆以亞斯伯格症與高功能自閉症學生為 主要對象。一般來說,自閉症學生在讀寫層面雖然能辨認很多文字,但若深入討 論文本內容,便很容易在文本的理解與表達上出現困難。

Nation, Clarke, Wright 和Williams(2006)針對13位自閉症與12位亞斯伯格 症測驗其閱讀能力,測驗結果顯示大部分的研究對象在文本理解、詞彙與口語表 達上出現障礙。雖然自閉症學生在讀寫方面能辨識許多文字,有時甚至和同齡者 差不多,但在文字與文句的理解上有很大的困難(Cohen, Campbell & Galardo, 1987)。此外,自閉症學生因為其預測文章能力相較同儕不佳,因此也很難從文 章中找出重點。自閉症兒童在閱讀文章上,可能也不太會預測事情接下來會怎麼 發展,想像不出文字內容所描述的事件,和找不出文章的主旨(黃惠姿、林銘泉 譯,2006)。所以自閉症學生很容易在閱讀上遇到很大的困難,而閱讀又和生活 息息相關,因此影響自閉症學生的層面不只有學業上,在生活上與社交上也可能 因為閱讀理解差,導致在生活與社交上有所困難。

本研究之研究參與者識字能力佳,於中文年級識字量表表現中,所屬認字年

齡為國中二年級,與其所屬年齡相符。但在閱讀理解篩選困難測驗中,只對了六

(22)

10

題,遠低於其所屬年齡之切截點15題。根據研究參與者在中文識字量表的表現結 果來看,識字上和同儕並沒有太大的差異。但根據閱讀理解篩選測驗中,在閱讀 理解上出現困難。

第二節 問答命題策略概述與相關研究

問答命題策略(Question-Answer relationship,簡稱 QAR)為 Raphael(1986) 所發展而來,另有學者翻譯為「問題-答案關係」策略。此策略的目的是引導讀 者對自己的閱讀理解歷程有所覺知(蔡瀅竹,2014)。若讀者能根據問題,找出文 本內容、作者相關背景與自身先備知識的關聯性,便能夠輕易的找出問題的答 案。因此這個策略不但屬於後設認知的訓練之外,也是學生回答測驗問題時的關

鍵技巧(Cortese, 2003)。因此,此策略不但能運用於國文教材之外,對於不同科 也是有所幫助的。本節將「QAR 策略的內涵」、「QAR 策略的教學步驟」及「QAR 策略的相關研究」分述說明

壹、問答命題策略之內涵

QAR 主要目的為讓讀者思考並察覺自己的思考歷程,讓讀者能在回應題目 時去搜尋需要且正確的答案。此策略將問題類型分為兩大類:「文章本身的訊息」

(In the Book)、「在頭腦裡的東西」(In My Head),而這兩大類再根據答案來源,

區分以下問題層次(莊啟榮,2002;許晴珮,2005):

一、文章本身的訊息(In the Book):問題的解答來自文章內容

1.文本中的訊息(Right There):這類型的問題通常答案會和問題句同時出 現,屬於文章中直接明示的答案,因此讀者能容易的根據句子來回應答案,

此理解層次屬於字彙與句子表面意義的理解。

2.思考與搜尋的訊息(Think and Search):這一類的問題也是在文章中便能找 尋到答案,但答案並不會和問題出現在同一個句子中,因此讀者需要透過前 後文的理解、各段落的文章訊息將不同的訊息作組合排列,並推理出解答,

將文本的內容呈現出來,此問題是屬於較暗示的問題類型。

(23)

11

二、在頭腦裡的東西(In My Head):問題的解答無法從文章內容得知,讀者需要 根據作者的生平經驗或是自己的生活經驗去做判斷與回答。

1. 作者與讀者本身的訊息(Author and You):這類型的問題答案從文本中無 法找出答案,需要透過對作者知識背景的了解和自身經驗的聯結做推論 與判斷,才能找到問題的解答。

2. 我頭腦裡的訊息(On My Own):此問題和文本內容教無相關,多半屬於閱 讀後的延伸問題。讀者不需要閱讀文本內容,便可以透過自身的經驗和 自己的觀點來做答,此類問題通常都屬於感受與價值觀類的問題題型。

以下以國中國文二年級下學期課文「鳥」,並截錄第一與第二段說明問答命題 策略的四種類型。

我愛鳥

從前我常見提籠架鳥的人,在清早上蹓達(現這樣有閒的人少了)。我覺得興 味的不是那人的悠哉,卻是那鳥的苦悶。胳膊上架著的鷹,有時頭上蒙著一塊 皮子,羽翮不整地蜷伏著不動,哪裡有半點瞵視昂藏的神氣?籠子裡的鳥兒更 不用說,常年地關在柵欄裡,飲啄倒是方便,冬天還有遮風的棉罩,十分地「優 待」,但是如果想要「扶搖而直上」,便要撞頭碰壁。鳥到了這種地步,我想 他的苦悶,大概是僅次於黏在膠紙上的蒼蠅吧;牠的快樂,大概是僅優於在標 本室裡住著罷?

(節取自梁實秋 鳥 一文) 一、文本中的訊息(Right There)

題目:作者喜愛什麼動物?

答案:鳥。

說明:答案直接出現在文本的句子中。通常問題與答案會出現相同的語詞,

由第一段的第一句「我愛鳥」能看出作者對於鳥的喜愛。

二、思考與搜尋的訊息(Think and Search)

(24)

12

題目:作者描述的「籠中的鳥」有什麼樣貌?

答案:苦悶的樣子。因為老鷹沒有半點瞵視昂藏的神氣,籠中鳥沒辦法扶搖 直上。所以應該是很苦悶的。

說明:答案沒有辦法從一句話裡面得知,需要根據不同的句子,將所有得之 的內容加以整理與組織,並做出推論,才能找到答案

三、作者與讀者本身的訊息(Author and You) 題目:為什麼「籠中鳥」是苦悶的?

答案:因為鳥沒有辦法展現其自由翱翔的風采。

說明:學生須讀完兩段的內容,結合作者的先備知識與自身想法來回應問 題。照理來說,小鳥自由自在的飛翔在天空,但籠中的鳥雖然過得優待,但 想飛時就會撞頭碰壁,失去自由,因此,對照在外翱翔的鳥兒,被人類所豢 養的鳥更加苦悶。

四、我頭腦裡的訊息(On My Own):

題目:你覺得籠中的鳥生活是好,還是不好?

答案:此題沒有標準答案。

說明:學生在做答時,可以不用根據文中的內容,只需要依照自身的經驗與 想法去回應問題。

由上述內容可以發現,QAR 策略的運用著重於對文章內容的了解,並透過 問題去搜尋、整理並統整出自己需要的答案。除了文中所需要的訊息之外,讀者 更要透過文章中給的訊息,結合作者的先備知識與自身的生活經驗,才能回應不 同類型的問題,進而達到有效監控自己是否對文章內容所表達的意義有所了解,

並對解題歷程進行自我省思與檢視(陳正,2011)。後設認知對於閱讀理解有很大 的影響,而 QAR 策略對於學生的後設認知能力的訓練有所幫助,所以 QAR 策略 是能有效提升學生閱讀理解。

貳、QAR 策略的教學步驟

QAR 策略是要讓學生能夠對覺察自己的閱讀歷程,讓學生能夠在回答問題

(25)

13

分辨並找出正確的訊息。Raphael 也提出以下教學步驟(廖悅伶,2013):

一、明確的描述策略:向學生說明學習內容及介紹 QAR 策略的四種問題類別,

將四種問題類別分別製作圖卡,以利學生去做分辨與教師的教學引導。

二、教學示範:因為學生對於四種問題類型仍沒有區辨能力,因此教師需要透過 示範與教學,讓學生能夠更熟悉四種問題類型的內容。教師可先透過短文進行示 範,教導學生區分問題來源,再根據不同的問題來源來進行不同方式的回應。在 練習「文章本身的訊息」(In the Book)類型的問題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細讀與 回憶文本,而進行「在頭腦裡的東西」(In My Head)這類問題題型時,教師需要 引導學生將文本內容、作者與自身經驗做結合以回應題目。等學生熟悉此策略 時,便能加長文章的篇幅。

三、引導練習:透過師生互動的方式來學習 QAR 策略,可以有效的引導學生學 習並促進思考。若學生做出正確的判別時,教師須給予正向回應,若學生無法完 成正確的回應時,教師需提供協助使他們能夠對於策略有更進一步的認識。在這 樣的師生互動中,教師可以透過學生反應來修正自己的教學,而學生也能透過教 師的引導,對於問題能做更針對與深入的思考。

四、小組練習:藉由同儕之間的討論和幫助,一起找出在學習此策略的過程中會 遇到的困難並合力解決,可以增加學生對學習的興趣與責任,另也可以透過和同 儕之間的互動,提升學生人際互動關係。

五、獨力練習:學習此策略的最終目的是讓學生能夠獨立運用 QAR 策略,讓他 能在沒有人的協助下自己完成題目類型的判斷與找尋答案,並讓學生在反覆的練 習之下,可以熟練的運用此策略,甚至類化的閱讀其他文本上。

六、自我監控:最後可以請學生完成自我評估表,確認自己的學習狀況並反思自 己對於 QAR 策略是否已熟悉的運用。

參、QAR 策略的相關研究

QAR 策略因有明確的教學步驟,很適合運用在課堂的教學上,因此很多學 者會選擇此策略做為研究與教學上的媒介。若能有效操作 QAR 教學,將能改善

(26)

14

並提升學童的閱讀理解能力,特別是以中低程度的閱讀能力者

Raphael, 1982;

Raphael & McKinney, 1983) 。

根據研究者在文獻的整理中可以發現,大多數的研 究都是以國小階段的普通教育且學習低成就之學生為主要研究對象,而在身心障 礙學生的研究上,大多是以輕度智能障礙最多,其次是學習障礙,但針對身心障 礙學生使用此策略的文獻並不多,還是以普通教育為主。本研究主要以國中階段 的自閉症學生為研究對象,並以國中二年級的國文教材做為教學的單元,並以簡 化教材內容為原則。

本段以研究者根據收集的文獻與從全國碩博士論文網搜尋之相關研究中,以 QAR 策略為主題,研究顯示 QAR 策略的教學對學生閱讀理解有提升的效果,且 學生皆對此策略有良好的正向反應。以下為國內相關研究整理如下,分為普通教 育領域與特殊教育領域兩部分:

一、普通教育領域

許晴佩(2005)旨在探討 QAR 閱讀理解策略教學對四年級學童閱讀理解能 力、閱讀後設認知能力及 QAR 問題類型辨識能力的影響,並了解學童對該項教 學的學習反應。此研究採用準實驗研究,以國小四年級學生為主要研究對象。將 研究對象分組為高、中與低閱讀理解能力。研究結果顯示中與低閱讀能力的學生 在進行教學策略後,閱讀理解、閱讀後設認知和 QAR 問題類型辨識能力有所提 升,且學生對於教學呈現正向的態度。

董慧仙(2009)旨在探討 QAR 策略對五年級學童閱讀理解能力與後設認知能 力的影響。此研究為準實驗研究的不等組前後測設計。將 58 位國小學生分為實 驗組與控制組。結果顯示實驗組與控制組在閱讀理解上雖無顯著差異,但是實驗 組的學生在閱讀後設認知上優於控制組的學生。

紀淑雲(2011)旨在探討「問題答案關係策略」融入社會學習領域的教學歷 程,並研究此教學模式對國小三年級學生閱讀理解表現的影響,以及教師之專業 成長。此研究為行動研究,將 29 位國小三年級的學生依照閱讀理解能力分為低、

中和高三組。研究結果顯示 QAR 策略對中與低閱讀能力的學生來說,進步程度

(27)

15

最大。

二、特殊教育領域

林惠芬(1997)年針對 33 位為輕度智能障礙學生進行 QAR 策略之研究。研 究旨在探討 QAR 策略對國中輕度智能障礙學生閱讀理解的效果。實驗採用單一受 試實驗設計,將 33 位國中輕度智能障礙學生分為實驗組與控制組。研究結果顯 示實驗組的學生閱讀理解能力提高,此外策略教學完之後,實驗組學生對此閱讀 策略有正向的回饋。

林靜慧(2004)探討 QAR 策略對國小輕度智能障礙學生閱讀理解能力及使用 策略的教學成效。研究採用單一受試實驗研設計,對 3 位國小三年級輕度智能障 礙學生進行教學,研究結果顯示 QAR 策略能提升學生閱讀理解能力,並具有教 學成效與保留效果,且學生對於此策略保持正向的態度。

廖悅伶(2013)探討 QAR 策略對國中輕度智能障礙學生閱讀理解及 QAR 問 題類型辨識能力的成效。研究採用準實驗研究法,將 30 位國中二年級智能障礙 學生分為控制組與實驗組。結果顯示 QAR 策略對實驗組的閱讀理解有立即成 效,且教學後實驗組能正確分析問題類型,並尋找問題答案。

李雅絲(2010)探討自閉症兒童使用閱讀理解策略後的閱讀理解表現。此研究 採用行動教學方式,對象為一位國小自閉症學生。研究結果顯示 QAR 策略能有 效提升自閉症學生的閱讀理解表現。其中又以「單句訊息中的答案」表現最為穩 定。此外,自閉症學生對於此策略採正向態度,且願意持續的使用此策略。

以下將上述之研究彙整成表 2-1

(28)

16

表 2-1

問答命題策略應用於教學之相關研究 研究者

(年代)

研究主題

研究方法/

研究對象

研究結果

李雅絲 (2010)

運用閱讀理解策略提 昇自閉症兒童閱讀理 解能力之行動研究

行動研究/1 位六年 級自閉症學生

1. QAR 策略能提升 中、低閱讀能力學童的 閱讀理解、後設認知能 力與問題

2. 類型辨識能力。

學生對於 QAR 策略保 持正向之態度

林惠芬 (1997)

自我教導問--答閱讀 策略對國中輕度智能 不足學生閱讀理解效 果之研究。

實驗研究法/

33 位國中輕度智能 障礙學生

1. 實驗組學生閱讀理 解能力提高,亦有 保留效果。

2.實驗組學生對 QAR 策

略保持正向看法。

林靜慧 (2004)

問答命題策略教學對 國小輕度智能障礙學 生閱讀理解成效之研 究

單一受試實驗設計 /3 位國小三年級智

能障礙學生

1.實驗組閱讀理解能 力提高,具教學成效 和保留效果,但效果 不一。

2.學生對 QAR 策略保 持正向態度。

紀淑雲 (2011)

問題答案關係策略對 國小三年級學生在社 會學習領域閱讀理解 之行動研究

行動研究/

29 位國小三年級學

中、低閱讀能力的學生 在進行 QAR 策略後進

(29)

17

研究者 (年代)

研究主題

研究方法/

研究對象

研究結果

生,依閱讀理解能力 分為低、中和高三組

步程度較多。

許晴佩 (2005)

QAR「問題-答案關 係」閱讀理解策略教 學對國小四年級學 童閱讀理解成效之研 究

準實驗研究法/

68 位國小四年級學 生,並依程度分為 高、中與低三種閱讀

理解能力

1.QAR 策略能提升 中、低閱讀能力學童 的閱讀理解、後設認 知能力與問題類型 辨識能力。

2.學生對於 QAR 策略 保持正向之態度。

董慧仙 (2009)

「問題-答案關係」

策略對國小五年級學 童閱讀理解與後設 認知能力之影響

準實驗研究法/58 位國小五年級學生

1.實驗組與控制組學 生在閱讀理解能力尚 無顯著差異。

2.實驗組學生在後設 認知能力上優於控制 組。

廖悅伶 (2013)

問答策略對國中輕度 智能障礙學生閱讀理 解成效之研究

不等組前後測設計 /30 位國中二年級

智能障礙學生

1.QAR 策略教學後,實 驗組學生閱讀理解 有立即成效。

2.實驗組學生能正確 分析出問題類型並 尋找問題答案。

資料來源:修改自蔡瀅竹(2014)。「問題-答案關係」策略對國中一年級學生閱讀 理解之研究(頁 51~56)。 根據上述的整理可以發現,大多的研究結果顯示問

表 2-1(續)

(30)

18

答命題策略能提升學生閱讀力解能力,尤其是中、低閱讀理解能力的學生。此外,

大部分的學生在教學完之後對 QAR 策略抱持正向且積極的想法,可見此策略能提 升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學生對於此策略抱持積極的態度,在學習上也會比較願 意。雖然研究對象年齡從國小到國中都有,但國中相關研究篇幅仍少,而討論國 中身心障礙學生的篇幅更是少量。(Simmonds,1992;林惠芬,1997,廖悅伶 (2013)。閱讀在國中的課程中佔有很重要的份量,大部分的學科需要透過閱讀來 完成,若在國中時期學生在閱讀上遇到困難,沒有得到協助,容易對於閱讀產生 放棄的心態。所以,研究者以國中自閉症學生為研究對象,探討問答命題策略對 國中自閉症學生閱讀理解能力之影響,期盼能提升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之外,也 能提升自閉症學生的後設認知能力。

第三節 自閉症學生閱讀理解能力之相關研究

國內外有關閱讀理解的文獻雖然多,但大多都是以國小普通學生為主要研 究對象,身心障礙學生所佔的比例較少。此外,國中研究身心障礙學生相關之閱 讀理解的文獻大多也集中在討論學習障礙學生,其次是智能障礙。因自閉症學生 最明顯的困難在於口語表達與社交技巧上,因此大多文現皆是討論提升兩項能力 為主,以自閉症閱讀理解能力的文獻較為少見,以下針對自閉症學生文獻與李雅 絲(2010)整理之相關表格做彙整與編修:

李雅絲(2010)以行動研究方式對六年級自閉症兒童進行閱讀理解策略的教 學,研究結果顯示閱讀理解策略確實能提升自閉症兒童的閱讀理解表現。而學生 對於「問答命題策略」的教學顯示正向肯定的態度。

鄭佳穎(2017)探討心智圖法教學對自閉症學生閱讀理解能力提升之成效。研 究結果顯示心智圖教學的介入對其中兩位自閉症學生有立即與保留的效果,對其 中一位雖沒有立即效果,但仍有保持的效果。

張沛語(2011)探討心智圖語文課程方案對國中泛自閉症學生繪圖學習與閱 讀理解成效之研究。研究結果顯示心智圖教學法對泛自閉症學生在閱讀理解測驗

(31)

19

的表現有立即的介入效果,且研究對象願意繼續運用心智圖法。

蘇家莉(2009)旨在探討故事結構法對高功能自閉症學生閱讀理解成效之影 響。研究結果顯示故事結構法有助於高功能自閉症學生閱讀理解表現提升,且具 有維持之成效。

表 2-2

自閉症學生閱讀理解相關研究 研究者

(年代)

研究主題

研究方法/

研究對象

研究結果

王嘉葦、

王瓊珠

(2005)

句型問答策略對國小 高功能自閉症兒童問 答理解之影響

單一受試法/兩位國 小自閉症學生

1. 第一階段的句型問 答教學能增進兩位 自閉症學生問句能 力,但未能增進詞 序理解。

2.第一階段句型問答 教學,受試甲具有初期 立即效果;但受試乙在 句型二學習受到句型 一教學的影響,所以立 即效果不顯著。

3.第一階段句型問答 教學對自閉症兒童理 解問句初期介入立即 效果不顯著。由於兩位 受試者在學習句型三 後,沒有新句型的加入

(續下頁)

(32)

20

研究者 (年代)

研究主題

研究方法/

研究對象

研究結果

後,所以句型三較前兩 個句型具有良好的維 持效果、短期保留效果 與類化效果。

李雅絲 (2010)

運用閱讀理解策略提 昇自閉症兒童閱讀理 解能力之行動研究

行動研究法/

一位自閉症學生

1. 閱讀理解策略確實 能提升自閉症兒童 閱讀理解表現 2. 學生對於策略的學

習保持正向肯定的 態度。

張語沛 (2011)

心智圖法語文課程方 案對提升國中泛自閉 症學生閱讀理解能力 之成效研究

單一受試跨行為多 試探/八年級泛自閉

症學生

1. 學生經過心智圖教 學法後,閱讀理解 測驗表現有立即的 介入成效。

2. 學生表示願意將心 智圖法運用到別科 目。

鄭佳穎 (2017)

心智圖法對自閉症學 生閱讀理解能力提升 成效之研究

跨受試多試探設計/

三位高功能自閉症 學生

1. 心智圖教學對其中 兩位自閉症學生閱 讀理解能力有立即 與維持成效。

2. 心智圖教學對其中 一位自閉症學生無 表 2-2(續)

(續下頁)

(33)

21

研究者 (年代)

研究主題

研究方法/

研究對象

研究結果

立即成效,卻有維 持成效。

蘇家莉 (2009)

故事結構教學對高功 能自閉症學生閱讀理 解成效之影響

單一受試法/兩位國 小高功能自閉症學

1. 故事結構法教學有 助於高功能自閉症 學生閱讀理解的表 現提升。

根據上述文獻整理可以發現,五篇對於自閉症學生接受閱讀理解策略教學之 後,皆對於閱讀理解的提升有成效,且學生對於閱讀理解策略保持正向肯定的態 度。王嘉葦、王瓊珠(2005)研究結果顯示,進行閱讀理解測之後,學生有短暫的 立即成效,但有保持良好的維持效果。張雨沛(2011)研究結果顯示自閉症學生在 經過閱讀理解策略教學之後,有立即的介入成效。鄭佳穎(2017)研究結果顯示,

兩位自閉症學生在閱讀理解策略教學後,有立即與維持成效,而有一位學生無立 即成效,但有維持成效。但整體來說,若給予自閉症學生適當的教學策略,能有 效的補足自閉症學生在閱讀理解上的困難。再者,李雅絲(2010)針對國小六年級 自閉症兒童運用問答命題策略,且結果顯示有所成效。由於本研究之研究參與者 為國中二年級自閉症學生,故採用「問答命題策略」做為閱讀教學策略,以提升 其閱讀理解能力。

表 2-2(續)

(34)

22

第三章 研究方法

本研究採用單一個案實驗研究設計,旨在探討運用「問答命題策略」對於國 中自閉症學生閱讀理解之影響。本章說明研究之方法,共分為五節:第一節為研 究架構,第二節為研究參與者,第三節為研究工具,第四節為研究程序,第五節 為資料處理與分析

第一節 研究架構

本研究旨在探討問答命題策略對提升國中自閉症學生閱讀理解成效。研究架 構如圖 3-1:

圖 3-1 研究架構

自變項 研究對象 依變項

控制變項 國中輕度 自閉症學生 命題問答策略

1. 閱讀理解之 立即成效 2. 閱讀理解之

維持成效

1. 相同的教學者與教學時間 2. 相同的評量者與評量方式 3. 控制研究對象流失

4. 固定之增強方式

(35)

23

本研究之自變項、依變項與控制變項分述如下:

壹、自變項

本研究之自變項為透過問答命題策略進行國文課文之閱讀理解實驗教學。將 問答命題教學融入於國文課程中。每堂課將分為「教學」、「引導練習」、「題 目練習」、「評量」四部分。先由教師進行十五分鐘的策略說明,接著引導學生 進行策略練習,並搭配課文題目讓學生能夠獨立完成題目練習,最後十分鐘進行 評量。

貳、依變項

本研究依變項為問答命題策略對國中自閉症學生閱讀理解之成效、教學後的 立即成效與維持成效,分述如下:

一、閱讀理解之成效:使用柯華葳於 1999 年編製的「閱讀理解篩選測驗」做為研 究參與者「問答命題策略」教學之前測與後測。根據此測驗的題目,將題目類型 分為四大類,再依據四大類的答對率做為問答命題策略對於研究參與者之閱讀理 解是否有成效。

二、教學後之立即成效:指研究者在進行每一堂課評量之分數。以自編之測驗進 行評量,根據評量的結果,以

 100 %

全部題數

答對題數

,做為答對正確率之百分比,進

行資料之蒐集。

三、教學後之維持成效:在實驗教學結束後兩週,以自編之評量進行測驗維持成 效資料蒐集。

參、控制變項

為減少依變項的干擾影響實驗準確性,本研究控制變項為相同的教學者與教 學時間、相同的評量者與評量方式、控制研究參與者的流失與固定之增強方式,

分述如下:

一、相同的教學者與教學時間

本研究之策略教學者均由研究者擔任,避免不同教學者的教學方式與技巧造

(36)

24

成不同的學習效果,也降低研究參與者為適應不同的教學者而產生的焦慮感。在 不影響進度的前提下,採用外加的方式進行教學,每堂課為 45 分鐘,此外教學 地點於本校之資源班教式,以使教學環境與時間的一致性的以控制。此外研究者 對於教學會照著一定之流程,掌握此控制變項。

二、相同的評量者與評量方式

教學過程中之評量亦均由研究者擔任,評量之內容採用具專家效度之自編 測驗,並固定以選擇題的方式進行評量,以確保此控制變項之掌控。

三、控制研究參與者的流失

研究者以教導研究參與者一年時間,對於研究參與者之身心狀況、家庭與學 習狀況均有深入之瞭解,並取得家長之同意。確保研究參與者於研究過程中不會 轉學、休學或其他事故影響實驗之進行。

四、固定之增強方式

為維持研究參與者對於學習的動機,在教學過程中會除了給予社會性增強之 外,若研究參與者回應正確的答案時,會採用給點數的方式,讓研究參與者能透 過累積點數換取自己想要的物品。

(37)

25

第二節 研究參與者

本研究之研究參與者為研究者任教之學校的自閉症學生-小安(化名)。小安 現為國中二年級的男生,經雲林縣鑑定輔導委員會鑑定為輕度自閉症,且領有第 一類之身心障礙證明,目前於抽離式資源班接受每週四節國文教學。

經研究者給予中文年級識字量表測試,其得分為 120 分,根據雲林縣 108 年度國教階段身心障礙學生鑑定工作手冊之解釋-得分於 112 至 122 間,所屬認 字年級為國中二年級,與研究對象所屬的年級相符合,可得知研究參與者在認字 上與同年齡之同儕並沒有差異。但其在柯華威(1999)閱讀理解困難篩選測驗中,

四到六年級題本共 20 題題數,研究參與者只對了 6 題,遠低於國中二年級上學 期切截分數 15 題,可見研究參與者雖然認字和同儕沒太大差異,但在閱讀理解 上和同儕有很明顯的差距,因此研究參與者在閱讀理解上有一定的困難。

第三節 研究工具

依照本研究之目的,所使用的研究工具包含:「中文年級識字量表」、「閱讀 解理篩選測驗」、「自編閱讀理解教學教材」、「自編閱讀理解測驗」、「段考考卷」、

「觀察記錄」。

壹、中文年級識字量表

本研究使用黃秀霜(2001)所編製的「中文年級識字量表」做為排除研究參與 者是因為識字困難而造成閱讀理解上的困難。在此測驗結果顯示中,研究參與者 認字量所屬年齡與其本身年級相符合,因此可以初步排除其閱讀理解困難是因為 識字量不足或是識字困難所造成。

貳、閱讀理解篩選測驗

本研究另採用柯華葳(1999 年)編製的「閱讀理解篩選測驗」做為研究參與 者「問答命題策略」教學之前與後測。本研究使用四到六年級題本,共有 20 題 選擇題。題目題型包含四部分:字義(3 題)、句子理解(6 題)、命題組合(4 題)以 及閱讀題組(7 題)。最後透過各題型之分數來做為研究參與者在進行問答命題策

(38)

26

略之後其閱讀理解是否有所提升。

參、閱讀理解教材與測驗

研究者擬改編教學教材與閱讀理解測驗,因本校資源教室上課內容皆是根據 學校選定的教材做改編,因此自編教材編撰內容會以學校選定之國文課本內之白 話文課文做為改編。此外,測驗題目的設計採用莊啟榮(2002)根據 Raphael(1986) 所分類,將題目分為(1)單句訊息中的答案(2)須整合多句訊息的答案(3)部分來 自作者,部分來自自我(4)完全出自我自己。編製完成之後會請國語文教學的資 深教師協助修訂。

肆、觀察紀錄

觀察應該遵循可觀察及相關性原則(陳向明,2002),因此本研究的觀察內容 包括:

一、個案在未進行問答命題教學策略教學時,對於閱讀題目的態度與解答閱讀題 目的方式。

二、個案在進行問答命題教學策略教學時,對於閱讀題目的態度與解答閱讀題目 的方式。

三、個案在進行問答命題教學策略教學後,對於閱讀題目的態度與解答閱讀題目 的方式。

(39)

27

第四節 教學實驗設計

本研究主要目的為探討經過 QAR 策略教學後,對國中自閉症學生閱讀理解 能力是否有提升之效果。因此將學生國文課上課之課文內容融入 QAR 策略,教 導學生分析文本,釐清四種問題類型,讓學生根據課文內容實際練習之後,在每 次教學完進行測驗,以了解學生每堂課學習成效,讓學生能在每次課堂學習中熟 練 QAR 策略,提昇學生學習成效。

壹、 課文教材編排 表 3-1

正式之教學進度

週次 課程順序 課文名稱 教學內容

第一週 課程一 新詩選 解釋「來自文本訊息」,並引導練習 課程二 新詩選 解釋「思考與搜尋的訊息」,並引導練

第二週 課程三 新詩選 1 解釋「在頭腦裡的東西」,並引導練 習。

2.問題類型綜合練習

課程四 偷靴 複習「來自文本訊息」,並引導練習 第三週 課程五 偷靴 複習「思考與搜尋的訊息」,並引導練

課程六 偷靴 1.複習「在頭腦裡的東西」,並引導練 習

2.問題類型綜合練習

第四週 課程七 我所知道的康橋 和同儕合作完成「來自文本訊息」

課程八 我所知道的康橋 和同儕合作完成「思考與搜尋的訊息」

第五週 課程九 我所知道的康橋 1.和同儕合作完成「在頭腦裡的東西」

(續下頁)

(40)

28

週次 課程順序 課文名稱 教學內容 2.問題類型綜合練習

課程十 鳥 自主完成「來自文本訊息」

第六週 課程十一 鳥 自主完成「思考與搜尋的訊息」

課程十二 鳥 1.自主完成「在頭腦裡的東西」

2. 問題類型綜合練習

課程內容配合班級上課進度與段考進度。在每一堂課中融入 QAR 策略的概 念,為讓研究參與者能更清楚理解 QAR 四種問題類型之意義,每堂課就單一教 學一種問題類型,並大量反覆的練習讓研究參與者能更熟悉每種問題類型的內 涵。當每一課的四種問題類型教學完畢之後,會進行當課四種問題類性的總複習 與測驗,了解研究參與者是否能正確地運用問答命題策略。

貳、 QAR 策略教學流程

本研究由研究者自行進行教學,每一節課為四十五分鐘,每堂課的開始十五 分鐘進行策略的說明與辨識,接著進行十分鐘研究者問題類型辨識與作答引導,

十分鐘讓研究參與者練習單一問題類型的作答,最後十分鐘進行問題類型題目測 驗。,教學流程與時間分配圖如下圖 3-2:

圖 3-2 教學流程與時間分配圖

參、教學策略使用

為了營造正向與積極學習環境,讓學生不會因為學習課文內容而感到無趣,

因此,課程內容除了主要的 QAR 策略之外,會採用多元的教學方式,讓整堂課 不會因為單一的教學方式而顯得單調無趣。若能營造師生雙向互動的上課模式,

能讓課程變得活潑有趣,也能讓學生維持上課專注力,並有效地提升閱讀理解能 力。本研究會運用之教學方式:

教學 十五分鐘

引導練習 十分鐘

題目練習 十分鐘

評量 十分鐘 表 3-1(續)

(41)

29

一、手指頭找出重點與圈重點

在上課互動中,研究參與者除了口頭回應問題之外,需要搭配手指頭,指出 答案的所在位置。這樣能更明確的讓研究參與者了解答案的出處,也能找出有關 作者的看法來自文本何處。再者,圈出文本的重點內容能幫助研究參與者更快的 找出文本內容與問答類型之間的關係。

二、師長引導與同儕互動

教學活動是一種「教」與「學」雙向回饋的歷程(林進材,1999)。研究者 根據研究參與者學習的情形給予引導與暗示。此外,當研究參與者在學習問題類 型產生困難時,可以透過與同儕之間的討論與互動,去釐清自己對於問題類型的 盲點所在。透過同儕之間的討論,增進研究對象與其他同儕的互動,增加人際互 動技巧。

三、文本內容分析

研究參與者雖然識字和同儕沒有差異,但在閱讀理解上有很大的落差。因此 在每次課程開始須逐段分析文本內容,解釋文本內的生難字詞。在分析文本內容 的過程中,找出重要的人、事、時、地與物,了解每段的內容,能幫助後續再討 論問題類型時,能讓研究參與者更快地找出文本中的重點。

(42)

30

第五節 研究程序

本研究的實施程序「教學準備階段」、「教學實施階段」、「資料分析階 段」以及「撰寫論文階段」。

壹、教學準備階段

(一)發現研究問題與問題困難分析

研究者在教學的過程中發現自閉症的學生喜歡讀書,但是若細問他書中的內 容他便無法回答。且國文課中,若要求研究參與者唸出課文內容,他皆能完成,

但若詢問他文章的意思,他便無法明白課文含意。因為閱讀理解上的困難,要讓 研究參與者其他學科的學習受到影響。研究參與者的識字能力佳,能夠唸出課文 內容,但沒有辦法理解課文含意,因此推測研究參與者應在閱讀理解上有所困 難,因此認為若教導他閱讀理解相關學習策略,應能提升他在閱讀理解上的能力。

(二)形成研究問題

對於提升閱讀理解有諸多不同的學習策略,考慮到研究參與者的識字能力與 年級,和本校國文教師討論之後決定採用問答命題策略融入教學中。

(三)文獻蒐集與整理

在研究者擬定研究主題之後,便蒐集國內外與閱讀理解或命題問答策略等相 關文獻資料,並進行整理、歸納與分析以做為本研究之理論架構。

(四)設計教學教材

根據國中二年級國文課本改編「新詩選」、「偷靴」、「我所知道的康橋」、

「鳥」等課文,根據不同文體做適度的調整,尤其「偷靴」一課為文言文,需先 翻譯成白話文,再對學生進行教學。讓課文更能符合問答命題教學策略之教學。

此外根據調整之課文編寫相關測驗,並於每次教學完後對研究參與者進行測驗,

以了解研究參與者在策略的教學下答題方式的變化。

貳、教學實施

根據自編教材進行教學,除了教師口頭講解之外,也會讓研究參與者進行口

(43)

31

頭上的回答,此外,也會搭配學習單讓研究參與者做填寫。每堂課會對研究參與 者進行觀察,並寫下觀察記錄,再根據觀察紀錄與研究參與者課堂回應與學習單 填寫的狀況對課程進行調整。

參、資料分析階段

將所有學習單、課堂測驗與觀察紀錄做統整,以觀察研究參與者再在問答命 題策略的教學下的學習狀況。

肆、撰寫論文階段

根據資料分析的結果進行論文的撰寫,並根據測驗結果繪製表格,比較進行 命題問答教學策略前與教學後的差異狀況,並歸納出研究結論以做為未來研究方 向。

圖 3-3 研究流程圖

發現問題與困難分析

文獻蒐集與整理

選擇研究工具

分析課文內容與設計教材

前測 進行教學與評量

後測

資料整理與彙整

撰寫論文

施 撰

(44)

32

第六節、資料處理與分析

本研究資料分析主要來自「策略教學後測驗表現」、「教學觀察記錄」以及「閱 讀理解篩選前後測結果分析」分述如下:

壹、 策略教學後測驗表現

經過四篇課文的教學之後,將研究參與者測驗表現做整理,以 Raphael(1986) 所設計之問答命題策略的四種層次,並依照個層次題目答對率做為判斷表現之依 據。

貳、 教學觀察紀錄

根據每一次的教學做觀察記錄並寫下課後的心得與策略之調整,此外也會將 觀察記錄、研究參與者的作業文件與測驗結果等各項資料做三角交叉檢驗,以評 估教學實施是否恰當。

參、 閱讀理解篩選測驗前後測結果分析

將閱讀理解篩選測驗分為四大部分:字意,此類題型有 3 題,句意理解,此 題型有 4 題,命題組合此類題型有 6 題,閱讀題有 7 題,總共 20 題。做細項的 得分率。在教學前進行測驗之後,等四課課文完整教學完之後便會再進行第二次 測驗,再對比兩次測驗結果各細項的得分率。此外根據,答對題數對應其年齡切 截分數,以了解研究參與者在策略教學前後,閱讀理解能力是否有提升。

(45)

33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本研究旨在探討問答命題策略對提升國中自閉症學生閱讀理解成效之研 究。本章分為兩節,第一節討論問答命題策略對國中自閉症學生閱讀理解立即成 效之分析。第二節討論答命題策略對國中自閉症學生閱讀理解維持成效之分析。

第三節為綜合討論。

第一節 問答命題策略對國中自閉症學生閱讀理解立即成效之分析

本節旨在探討國中自閉症學生小安在進行六週的問答命題策略教學後,對國 文閱讀理解成效之分析。研究者將學生在基線期、介入期和維持期中的測驗答對 率繪製成折線圖,以探討問答命題策略是否有效提升研究參與者之閱讀理能力。

此外,再將自編之測驗題目以問答命題類型做分類,分析研究對象在三種不同問 答類型的表現。

壹、閱讀理解篩選測驗得分資料分析

在進行教學介入前,使用柯華威(1999)閱讀理解篩選測驗進行前測。四到六 年級的題本共 20 題,研究參與者只對了六題,遠低於國中二年級上學期的切截 分數 15 題。可見在教學介入之前,研究參與者在閱讀理解上有一定的限制。進 行完十二堂的教學介入之後,在使用相同題本作為後測,而後測的答對題數為 13 題。比前測還進不了 7 題。雖然仍未達到研究參與者實際年級的國中二年級 的切截分數,但 13 題已達國中一年級的切截分數。由此測驗結果得知,問答理 解策略對提升自閉症學生閱讀理解有所成效。

貳、國文課文閱讀理解測驗得分資料分析

研究參與者在基線期時進行了三次的評量,第一次測驗答對率為 40%,第二 次測驗答對率為 35%,第三次測驗答對率為 40%。介入期階段共進行了十二次的 測驗,測驗答對率分別為 60%、70%、70%、80%、70%、80%、85%、80%、85%、90%、

95%、90%。介入期階段除了前三次答對率稍低,但之後都能維持在 80%以上,可 看出在經過教學後有立即成效。維持期測驗答對率維持在 90%左右,顯示具有維

(46)

34

持成效。如下圖 4-1 圖 4-1

測驗答對率曲線圖

參、不同問題類型之閱讀理解能力之分析

本研究將閱讀理解測驗題目為 20 題,分為四大類問題類型:單句訊息中的答 案,共有八題;整合多具訊息答案,共六題;部分來自作者,部分來自自我,共 四題;完全出自我自己,共兩題。表 4-1 為研究參與者不同問答類型平均答對題 數百分比。

(47)

35

表 4-1

不同問答類型平均答對題數百分比

基線期 介入期 維持期

單句訊息中的答案 50.00% 93.75% 95.83%

整合多句訊息答案 33.33% 73.33% 83.33%

部分來自作者,部分 來自自我

16.66% 62.50% 75.00%

完全出自我自己 50% 85.00% 100%

依據表 4-1 的結果說明如下:

在基線期時,「單句訊息中的答案」與「完全出自自我」的問題類型表現最 佳。其次是「整合多句訊息答案」,最差為「部分來自作者,部分來自自我」。「部 分來自作者,部分來自自我」此類問題因為除了要從文章內容去推測答案之外,

也必須結合對作者的先備知識來回應問題,這類問題對研究參與者來說較為困 難,因此整體答對率只有 16.66%。

介入期整體答對率提升的比率中,「部分來自作者,部分來自自我」表現最 佳,此問題類型答對率增加了 45.84%,其次是「單句訊息中的答案」,答對率增 加了 43.75%,第三為「整合多具訊息答案」,答對率增加 40%,最後為「完全出 自我自己」,答對率增加 35%。整體數據來說,四種問題類型的答對比率皆是增 加的狀態,由此可見,在教學介入後,對於四種問題類型皆是有立即成效的。

保留期與介入期做比較發現,研究參與者在「完全出自自己」表現最佳,整 體答對率增加 15%,其次為「部分來自作者,部分來自自我」,答對率增加 12.5%,

第三為「整合多句訊息答案」,增加 10%,最後為「單句訊息中的答案」只增加 2.08%。完全出自自己的問答類型,因不需要閱讀文本內容便能作答,因此只要 研究參與者依照自己的想法回應問題,基本上可以完成題目。而「部分來自作者,

部分來自自我」增加率第二高,推測原因是研究參與者在此項表現在介入期時,

(48)

36

相對單句與多句整合來這兩類問題類型表現相對弱,但經過多次的練習與策略的 運用,對於句子的整合和推理有所進步,因而有較明顯的進步。而單句與整合多 句訊息的問題類型,相對運用推理能力較少,因此對於研究參與者來說,此類問 題要好處理,因此在介入期時就已經保持良好的表現,所以在維持期時,並沒有 出現明顯的進步。但就整體數據來說,維持期四種問題類型皆呈現進步的狀況,

可推測即使介入期已經結束,仍有維持的效果。

而在細分每次測驗的結果,能發現研究參與者在單句句型中,最快進入穩定 的狀況,接著為整合多句的問題類型,最後則是部分來自作者,部分來自自我的 問題類型。各測驗題型得分百分比如 4-2

表 4-2

各測驗題型得分百分比 課

課文名稱 測驗題型與得分百分比

單句 (8 題)

整合 多句 (6 題)

部分作者,部分自我 (4 題)

完全出自於我 (2 題)

1 新詩選 X X X X

2 新詩選 X X X X

3 新詩選 75% 83.3% 50% 50%

4 偷靴 87.5% 83.3% 50% 100%

5 偷靴 87.5% 50% 50% 100%

6 偷靴 100% 66% 75% 50%

7 我所知道 的康橋

100% 83.3% 75% 50%

8 我所知道 的康橋

87.5% 83.3% 50% 100%

9 我所知道 的康橋

100% 50% 100% 100%

10 鳥 100% 100% 50% 100%

11 鳥 100% 100% 75% 100%

12 鳥 100% 100% 50% 100%

依表 4-2 的結果顯示,因第一與第二次的課程為問答命題策略教學練習階

(49)

37

段,因此並未將分數納入測驗結果。而「完全出自於我」問題類型因完全出自個 人經驗的回應,和本研究閱讀理解較無相關,此處便無討論。

研究參與者在「單句訊息中的答案」中,因為此類問題能直接從句子中找到 答案,因此在教學之中,此項目的測驗表現一直都能在 8 題題目中,保持 6 題以 上的正確題數。而在教學接近末期時,對於問答命題策略使用已經熟悉的研究參 與者,在測驗中皆能達到全對。而「整合多句訊息的答案」的問題類型表現中,

雖然答案也是直接從文句中判斷,但必須從不同的句子中做統整,在教學剛開 始,研究參與者也能達到至少超過 50%的答對率,但若遇到較長篇幅的課文,尤 其是需要橫跨不同段落的句子,研究參與者在搜尋關鍵句上便會出現困難。但在 熟習課文之後,便能迅速且正確地找出關鍵句,因此到教學介入的末端,在整合 多句的問題類型中,能達到 100%的答對率。而在「部分來自作者,部分來自自 我」的問題表現之中,因為此類問題不但需要整合所有關鍵句,還需要根據句子 去推測作者文章的意涵,這部分對研究參與者來說是最困難的。因此在教學介入 開始時,需要教學者多次的引導與協助確認關鍵句,而此類型的測驗表現也未如 同前兩者類型達到 100%的熟練,但已從原本 25%的答對率進步至 50%。

第二節 問答命題策略對國中自閉症學生閱讀理解維持成效之分析

壹、閱讀理解篩選測驗四種問題類型資料分析

閱讀理解篩選測驗共 20 題,可分為四大類型之題目,字意理解 3 題,句意 理解 4 題,命題組合 6 題,閱讀題 7 題,閱讀理解篩選測驗四種類型,字意理解 答對率 0%,句意理解答對率 0%,命題組合答對率為 50%,閱讀題答對率 42.85%。

而在經過閱讀理解教學介入之後,在後側的表現上,字意理解答對率 100%,比 前測進步了 100%;句意理解答對率 50%,比前測增加了 50%的答對率,命題組合 答對率為 100%,相較於前測的 50%,進步了 50%,而閱讀題答對率 71.42%,比前 測增加了 28.57%的答對率。四種問答類型皆有進步,從此數據來看,前後測進 步最多的為字意理解與句意理解,其次為命題組合,最後為閱讀測驗。字意與句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By using Balanced Scorecard (BSC),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construct indicators of school management with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for L junior high school in

Therefor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hospitality students’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s based on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and also determine the moderating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analyze the status of the emerging fraudulent crime and to conduct a survey research through empirical questionnaires, based on

The purposes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investigate relations among learning motivation, learning strategies and satisfaction for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s well as to identify

This research tries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upplementary education of junior high school in Taichung City and investigate the learning factors and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learning organization culture on teachers’ study and teaching potency in Public Elementary Schools.. The research tool of

This purpose of study was to realize, as well as the factors of influen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egrated in teaching by junior high school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s in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understand the latest situation between perception of principal‘s leading role and school effectiveness in junior high schools, 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