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基於學習成效的高校混合式學習 模式之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基於學習成效的高校混合式學習 模式之研究"

Copied!
19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臺東大學教育學系 教育研究博士班

博士論文

指導教授:梁忠銘 博士 何俊青 博士

基於學習成效的高校混合式學習 模式之研究

研 究 生: 于凌云 撰

中 華 民 國 一 一 零 年 六 月

(2)
(3)

國立臺東大學教育學系 教育研究博士班

博士論文

基於學習成效的高校混合式學習 模式之研究

研 究 生: 于凌云 撰 指導教授: 梁忠銘 博士 何俊青 博士

中 華 民 國 一 一 零 年 六 月

(4)

國立臺東大學

學位論文考試委員審定書

系所別:教育學系教育研究博士班

本 班 于 凌 云 君

所 提 之 論 文 基於學習成效的高校混合式學習模式之研究

業 經 本 委 員 會 通 過 合 於 □碩 士 學 位 論 文

■博 士 學 位 論 文 條 件 論 文 學 位 考 試 委 員 會 :

( 學 位 考 試 委 員 會 主 席 )

( 指 導 教 授 )

( 指 導 教 授 )

論 文 學 位 考 試 日 期 : 2 0 2 1 年 6 月 4 日

國 立 臺 東 大 學

(5)

國立臺東大學

學位論文網路公開授權書

重要事項說明:依著作權法第十五條第二項第三款規定,「依學位授予法撰寫之碩士、博士論 文,著作人已取得學位者,推定著作人同意公開發表其著作」。本校圖書資訊館就紙本學位論 文之閱覽服務依前開規定,採公開閱覽為原則。如論文涉及專利事項、機密或依法不得提供,

需延後公開紙本論文者,請另行填寫本校「學位論文延後公開申請書」。

本授權書所授權之 ■學位論文 □書面報告 □技術報告 □專業實務報告 為本人在國立臺東 大學 教育學系 系(所) 教育研究博士班 組 109 學年度第 2 學期取得( □碩士

■博士 )學位之論文。

論文名稱: 基於學習成效的高校混合式學習模式之研究

一、本人具有著作財產權之上列論文之電子全文(含書目、摘要、圖檔、影音資料、附件等),依 著作權法規定,非專屬、無償授權予下列單位得重製、上載網站,藉由網路傳輸,提供讀者基於 個人非營利性質之線上檢索、閱覽、下載或列印。

二、本人 (同意 □不同意) 本人畢業學校圖書資訊館基於學術傳播之目的,在上述範圍內得 再授權第三人進行資料重製。

--- 上述授權內容均無須訂立讓與及授權契約書。依本授權之發行權為非專屬性發行權利。依 本授權所為之收錄、重製、發行及學術研發利用均為無償。上述同意與不同意之欄位若未勾選,

本人同意視同同意授權。

學 號:10720060 (務必填寫)

研 究 生簽名: (親筆正楷)

指導教授簽名: (親筆簽名) 日 期: 中華民國 110 年 6 月 18 日

單位 公開上網時程

本人畢業學校

(依據108學年度第一學期第3次行政會議決議:研究生畢業論文延後 公開上網時程,至多以三年為原則)

■立即公開 □一年後公開 □二年後公開 □三年後公開

國家圖書館

■立即公開 □一年後公開 □二年後公開 □三年後公開

□不同意公開 與本人畢業學校圖

書資訊館簽訂合作 協議之資料庫業者

■立即公開 □一年後公開 □二年後公開 □三年後公開

□不同意公開

(6)

謝 誌

在 內 蒙 生 活 長 大 的 我 , 5歲 就 被 送 去 讀 小 學 , 心 理 年 齡 嚴 重 跟 不 上 節 奏,三 年 級 因 為 被 同 學 用 姓 名 開 玩 笑 和 欺 辱 自 作 主 張 改 了 現 在 的 名 字 ; 10歲 就 需 要 自 己 每 天 騎 28自 行 車 獨 自 去 5Km外 全 鄉 唯 一 的 初 中 上 學 , 自 從 哥 哥 輟 學 後 高 年 級 同 學 的 欺 辱 也 嚴 重 影 響 了 我 學 習 的 興 趣,幸 運 的 是 我 以 全 嚮 第 三 的 成 績 考 進 了 赤 峰 市 當 時 最 好 的 紅 旗 中 學;13歲 開 始 需 要 在 離 家 30Km 的 高 中 讀 書,沒 有 任 何 聯 繫 方 式,沒 有 任 何 社 會 閱 歷 和 經 驗 的 我 第 一 次 回 家 就 凭 着 意 念 徒 步 兩 天 一 夜 憑 感 覺 走 回;在 那 個 高 考 完 只 能 估 分 的 年 代,填 報 了 志 願 後 被 班 主 任 私 自 篡 改,上 了 重 點 線 的 我 被 調 劑 到 內 蒙 古 師 範 大 學,而 自 己 掙 扎 猶 豫 著 卻 沒 有 勇 氣 重 新 再 來,從 家 裡 去 呼 和 浩 特 讀 書 需 要 在 綠 皮 火 車 站 立 36個 小 時,面 對 班 裡 平 均 年 齡 大 我 3歲 最 大 大 我 7歲 的 環 境,我 無 所 適 從,甚 至 因 為 同 學 矛 盾 中 途 意 圖 輟 學;20歲 開 始 在 高 校 工 作,陸 續 經 歷 了 借 了 所 有 積 蓄 去 幫 助 的 朋 友 要 來 生 再 還、變 換 單 位 後 的 一 無 所 有 重 頭 再 來、工 作 上 多 年 的 求 之 不 得。我 從 小 處 於 被 欺 負、心 裡 成 熟 度 跟 不 上 現 實 的 環 境 中,拒 人 千 里、

不 苟 言 笑、不 願 表 達 都 是 源 自 深 深 的 自 我 保 護 本 能,一 直 希 望 能 “ 躲 在 沒 有 任 何 光 線 的 城 堡 角 落 ”。在 一 次 關 於 生 命 的 打 擊 後,我 徹 底 崩 潰 並 陷 入 長 期 的 獨 自 抑 鬱 中,耗 盡 了 所 有 勇 氣 決 定 逃 離 現 實,幸 運 的 是 攻 讀 博 士 的 路 在 這 個 時 刻 敞 開 了 懷 抱,

更 幸 運 的 是 台 灣 求 學 的 這 段 旅 程 把 我 從 抑 鬱 中 解 救 出 來。在 博 士 求 學 臨 近 終 點 的 這 個 時 刻,想 給 一 直 不 成 熟 的 自 己 還 有 身 邊 人 一 個 特 殊 的 交 代,想 和 過 往 做 個 和 解,輕 裝 上 陣 奔 向 下 一 個 新 的 階 段 。

作 為 教 育 學 係 第 一 位 陸 生,跨 越 海 峽 到 台 東 求 學 的 歷 程,

完 成 了 一 場 特 別 的 心 靈 與 思 想 淬 鍊,是 鄙 人 今 生 之 大 幸 事。有

幸 認 識 教 育 學 係 的 師 長 及 學 友,指 導 教 授 梁 忠 銘 先 生 獨 特 的 人

生 智 慧 和 學 術 造 詣 讓 人 受 益 終 身,系 主 任 何 俊 青 教 授 給 予 學 習

和 生 活 上 的 悉 心 關 照 讓 人 刻 骨 銘 心,黃 琇 屏 教 授 的 樂 觀 豁 達 總

(7)

使 人 如 沐 春 風,鄭 燿 男 教 授 的 務 實 嚴 謹 作 風 讓 人 受 益 匪 淺,林 清 財 教 授、熊 同 鑫 教 授、蔡 東 鐘 教 授 竭 盡 所 能 傳 道 受 業 解 惑,

系 辦 林 冠 妏 助 理、學 長 林 育 辰、同 學 黃 文 瑞 等 在 求 學 過 程 中 多 次 給 予 無 私 協 助,著 實 令 人 感 恩。在 論 文 繕 寫 及 審 查 過 程,感 謝 何 俊 青 老 師、鄭 燿 男 老 師、范 熾 文 老 師、梁 金 盛 老 師 給 予 口 試 審 查 及 指 導。感 謝 協 助 德 懷 術 進 行 的 十 二 位 專 家 學 者,感 謝 論 文 中 參 與 訪 談 的 十 位 教 師,論 文 問 卷 的 發 放 則 要 感 謝 混 合 式 學 習 項 目 多 位 成 員 及 課 程 建 設 相 關 企 業 好 友 的 大 力 協 助。有 了 這 些 學 習 過 程 中 的 適 時 幫 助,才 讓 我 能 夠 順 利 完 成 博 士 論 文 的 研 究 。

在 職 求 學 的 過 程 中 , 感 謝 我 所 在 的 單 位 — 廈 門 理 工 學 院 的 允 許,校 長、部 門 領 導 和 同 仁 的 理 解 與 支 持 讓 我 在 工 作 之 餘 可 以 順 利 開 展 學 習 與 研 究 。

在 整 個 學 習 的 過 程 中,衷 心 的 感 謝 家 人 的 鼓 勵 與 支 持,身 體 本 就 不 便 的 岳 母 美 華 毫 無 怨 言 的 來 廈 門 照 顧 年 紀 尚 小 的 靖 翔 日 常 生 活 與 學 習。愛 人 淑 萍 在 生 活 和 精 神 上 的 支 持 與 理 解,

讓 我 有 機 會 順 利 完 成 學 業;而 長 子 靖 翔 則 是 我 學 習 的 最 佳 動 力,

希 望 我 的 經 歷 能 成 為 他 的 今 後 生 活 的 榜 樣 。

鄙 人 平 凡 一 生 可 謂 坎 坷,卻 總 在 懸 崖 邊 緣 得 遇 貴 人 相 助。

天 行 不 息 , 韶 華 已 逝 ,銘 刻 感 恩 之 心 卻 無 緣 立 時 回 報 。 時 勢 變 幻 莫 測,新 冠 疫 情 反 復,今 日 竟 無 法 當 面 道 別 感 謝 師 恩。夏 日 炎 炎,蟲 鳴 蟬 噪,萬 千 心 緒 無 以 言 表,不 知 何 日,以 何 為 謝。

于 凌 云

2021年 6月 18日 於 廈 門

(8)

基於學習成效的高校混合式學習 模式之研究

作 者 : 于 凌 云

國 立 臺 東 大 學 教 育 學 系

摘要

本 研 究 藉 由 混 合 式 學 習 相 關 的 理 論 探 討 與 實 證 資 料 的 運 用 , 分 析 國 內 外 專 家 學 者 之 相 關 文 獻 研 究 材 料 , 採 取 德 懷 術 通 過 教 學 現 場 的 教 師 與 學 者 之 專 家 諮 詢 來 進 一 步 確 立 影 響 混 合 式 學 習 學 習 成 效 的 指 標 向 度 與 指 標 條 目 , 構 建 影 響 因 素 量 表 與 學 習 成 效 評 價 量 表,設 計 完 成 主 要 研 究 工 具:「 高 校 混 合 式 學 習 學 習 成 效 之 研 究 」 調 查 問 卷 與 「 高 校 混 合 式 學 習 學 習 成 效 之 研 究 」 教 師 訪 談 大 綱 。 調 查 問 卷 之 研 究 對 象 為 福 建 省 13所 高 校 參 加 省 級 混 合 式 課 程 學 習 的 學 生 , 按 課 程 分 層 抽 樣 後 每 門 課 程 隨 機 抽 取 10位 學 生 作 答 , 共 抽 樣 1030人 , 回 收 有 效 問 卷 974 份,總 回 收 率 為 94.56%。統 計 方 法 有:敘 述 統 計 分 析 、獨 立 樣 本 T檢 定 、單 因 子 變 異 數 分 析 、 皮 爾 森 積 差 相 關 分 析 、 階 層 迴 歸 分 析 。 半 結 構 化 訪 談 將 13位 混 合 式 學 習 領 域 專 家 學 者 整 理 後 的 文 字 稿 進 行 內 容 分 析 和 歸 納 總 結 。 研 究 目 的 為 : 了 解 高 校 混 合 式 學 習 開 展 的 整 體 狀 況 及 學 習 成 效 、 探 討 混 合 式 學 習 過 程 中 影 響 學 習 成 效 的 關 鍵 因 素 、 探 討 不 同 背 景 項 下 混 合 式 學 習 學 習 成 效 在 影 響 因 素 上 的 差 異 、 分 析 關 鍵 影 響 因 素 的 相 互 關 係 、 設 計 合 理 有 效 的 混 合 式 學 習 模 式 、 對 混 合 式 學 習 學 習 成 效 提 升 給 出 合 理 建 議。研 究 結 論 如 下:一、

混 合 式 學 習 影 響 因 素 包 括 外 在 環 境 影 響 、 內 在 認 知 影 響 兩 個 層 次。外 在 環 境 層 次 體 現 在 學 習 平 臺、教 師 評 價、學 習 方 式、

學 習 環 境 等 因 素;內 在 認 知 層 次 體 現 在 學 習 態 度、學 習 習 慣、

學 習 參 與 、 學 習 動 機 等 因 素 。 評 價 混 合 式 學 習 學 習 成 效 的 因

素 主 要 體 現 在 知 識 收 穫、能 力 收 穫、學 習 品 質、學 習 體 驗 等 因

(9)

素。二、混 合 式 學 習 學 習 成 效 量 表 下,外 在 環 境 層 面 整 體 之 平 均 數 為 4.603, 內 在 認 知 層 面 整 體 之 平 均 數 為 4.545, 學 習 成 效 層 面 整 體 之 平 均 數 為 4.765,均 具 有 較 高 的 水 準,說 明 混 合 式 學 習 模 式 下 學 習 成 效 較 好 。 三 、 通 過 混 合 式 學 習 影 響 因 素 及 學 習 成 效 差 異 分 析 : 不 同 學 生 性 別 、 所 在 年 級 的 差 異 性 未 達 顯 著 ; 不 同 學 校 層 次 、 學 科 類 別 、 參 加 過 混 合 式 學 習 的 次 數 、 學 業 成 績 分 佈 位 置 、 線 上 學 習 投 入 時 長 的 差 異 性 達 到 顯 著。四、混 合 式 學 習 模 式 下,外 在 環 境、內 在 認 知、學 習 成 效 各 相 關 變 項 上 存 在 顯 著 相 關。五、以 個 人 背 景 變 項、外 在 環 境 變 項 、 內 在 認 知 變 項 開 展 學 習 成 效 迴 歸 分 析 , 其 整 體 解 釋 力 為 85.3%。 學 習 參 與 、 教 學 方 式 、 學 習 動 機 、 學 習 平 臺 、 學 習 態 度、學 習 習 慣、學 習 環 境、教 師 評 價 對 混 合 式 學 習 學 習 成 效 具 預 測 力。六、根 據 學 習 成 效 影 響 因 素 路 徑 分 析,整 體 解 釋 力 為 84.2%。混 合 式 學 習 成 效 受 影 響 因 素 包 括:參 加 混 合 學 習 門 數、綜 合 成 績 排 名 位 置 分 佈、周 投 入 線 上 學 習 小 時 數、外 在 環 境 、 內 在 認 知 。

依 據 研 究 發 現 , 討 論 了 合 理 有 效 的 混 合 式 學 習 模 式 , 在 學 校 行 政 機 構 、 教 師 教 學 組 織 、 學 習 學 習 等 環 節 提 出 實 務 應 用 建 議 , 以 將 研 究 結 果 提 供 給 教 育 現 場 的 人 員 參 考 使 用 , 支 援 相 關 學 者 探 討 與 相 關 管 理 機 構 改 善 , 從 而 提 升 學 校 混 合 式 學 習 的 學 習 成 效 。 後 續 研 究 建 議 則 提 出 在 研 究 工 具 的 調 整 與 修 正 、 研 究 對 象 的 發 展 與 變 化 、 研 究 方 法 的 完 善 與 豐 富 等 方 面 , 以 期 充 實 混 合 式 學 習 領 域 的 研 究 內 涵 。

關 鍵 詞 : 混 合 式 學 習 、 教 學 模 式 、 學 習 成 效 、 調 查 研 究 、 半 結 構 化 訪 談

(10)

Research on Blended Learning Model in Universities Based on Learning Effectiveness

YU Ling-yun

Abstract

This study analyzed the relevant literature research materials of experts and scholars at home and abroad through the application of 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empirical data related to Blended Learning. By virtue of the teaching field, the author further established the index orientation and index items that affect the learning effectiveness of Blended Learning, constructed the scale of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evaluation of learning effectiveness, and designed the main research tools:the questionnaire and the interview outline of teachers. The subjects of the questionnaire were students who participated in the provincial mixed curriculum study in 13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Fujian Province. After stratified sampling, 10 students were randomly selected for answers in each course. 1030 students were sampled, 974 valid questionnaires were recovered, with a total recovery rate of 94.56%. The statistical methods include: statistical analysis, independent sample t-test, single factor variation analysis, Pearson product difference 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hierarchical regression analysis. The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 will be 13 experts and scholars in the field of Blended Learning after the text analysis and summary.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understand the overall situation and learning effect of Blended Learn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explore the key factors affecting the learning effectiveness in the process of Blended Learning, to explore the differences of the effects of Blended Learning under different background, to analyze the interrelationship of key factors, to design a reasonable and effective Blended Learning mode and to study the effect of Blended Learning Give reasonable suggestions for improvement.The conclusions were as follows:

1.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Blended Learning included external

environment and internal cognition.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level was

(11)

reflected in the learning platform, teacher evaluation, learning mode, learning environment and other factors; the internal cognitive level was reflected in the learning attitude, learning habits, learning participation, learning motivation and other factors.The factors of evaluating the effect of Blended Learning mainly included knowledge harvest, ability harvest, learning quality, learning experience and other factors.

2.Under the blended learning effectiveness scale, the average of the whole in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level was 4.603, the average of the whole in the internal cognitive level was 4.545, and the average of the whole in the learning effectiveness level was 4.765, which shows that the learning effect was better under the blended learning mode.

3.There was not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different students' gender and grade,but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different school levels, discipline categories, the number of participating in Blended Learning, the distribution of academic achievement and the length of online learning investment have reach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4.There were significant correlations among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internal cognition and learning effectiveness in the blended learning mode.

5.The overall explanatory power of the regression analysis was carried out by using the personal background variable, external environment variable and internal cognitive variable, and the overall explanatory power was 85.3%. Learning participation, teaching methods, learning motivation, learning platform, learning attitude, learning habits, learning environment and teacher evaluation have predictive power on the effect of Blended Learning.

6.According to the path analysis of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learning

effectiveness, the overall explanatory power was 84.2%. The factors

influenced the performance of Blended Learning include: the number of

participating in blended learning, the distribution of ranking position of

comprehensive scores, the number of online learning hours spent weekly,

external environment and internal cognition.

(12)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findings,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reasonable and effective Blended Learning mode, and puts forward practical application suggestions in the administrative institutions, teachers' teaching organization and learning, so as to provide the research results to the personnel on the education site for reference and help relevant scholars to discuss and improve the relevant management institutions, so as to improve the learning effect of school Blended Learning. The following research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in the adjustment and revision of research tools, the development and change of research objects, the improvement and enrichment of research methods, so as to enrich the research connotation of Blended Learning.

KeywordsBlended Learning, Learning Model, Learning

Effectiveness ,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

(13)

目次

摘要 ... i

Abstract ...iii

目次 ... vi

表次 ... viii

圖次 ... x

辭彙或符號說明 ... xi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6

第三節 名詞釋義 ...8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 10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13

第一節 混合式學習之相關探討 ... 13

第二節 學習成效之相關探討 ... 25

第三節 學習成效影響因素之相關探討 ... 32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 39

第一節 研究流程與架構 ... 39

第二節 研究方法 ... 43

第三節 研究工具 ... 46

第四節 調查問卷試測與信效度分析 ... 56

第五節 正式施測及數據處理 ... 60

第六節 研究倫理 ... 63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 65

第一節 半結構化訪談之研究結果與討論 ... 65

第二節 調查問卷之研究結果與討論 ... 88

第三節 綜合討論 ... 125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 137

第一節 研究結論 ... 137

(14)

第二節 建議 ... 143

參考文獻 ... 150

中文部分 ... 150

西文部分 ... 155

附錄 ... 159

附錄一:調查問卷專家效度諮詢量表... 159

附錄二:調查問卷第一次德懷術專家修正意見匯總表 ... 166

附錄三:調查問卷(正式學生問卷)... 170

附錄四:專家學者半結構化訪談同意書 ... 174

附錄五:半結構化訪談大綱(教師用) ... 175

(15)

表次

表 2-1 混合式學習學習成效評價因素概要統計表 ... 31

表 2-2 混合式學習學習成效外在環境層面影響因素概要統計表 ... 34

表 2-3 混合式學習學習成效內在認知層面影響因素概要統計表 ... 37

表 3-1 德懷術一致性程度判別標準 ... 47

表 3-2 德懷術專家學者諮詢小組名單 ... 48

表 3-3 學生調查問卷初稿框架 ... 48

表 3-4 第一次德懷術專家諮詢分析表 ... 49

表 3-5 第二次德懷術專家諮詢分析表 ... 52

表 3-6 半結構化訪談之訪談對象清單 ... 54

表 3-7 半結構化訪談大綱初稿設計框架... 55

表 3-8 外在環境影響因素量表之因素分析與信度分析摘要表 ... 57

表 3-9 學生學習影響因素量表之因素分析與信度分析摘要表 ... 58

表 3-10 混合式學習學習成效量表之因素分析與信度分析摘要表 ... 59

表 3-11 試測調查問卷信度分析表 ... 60

表 3-12 問卷調查取樣規則說明表 ... 61

表 3-13 訪談對象訪談安排表 ... 62

表 4-1 訪談對象背景資料分析表 ... 66

表 4-2 問卷樣本基本資料表 ... 89

表 4-3 外在環境量表之敘述統計表 ... 92

表 4-4 外內在認知量表之敘述統計表 ... 93

表 4-5 學習成效量表之敘述統計表 ... 94

表 4-6 就讀學校與各變項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 96

表 4-7 性別與各變項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 98

表 4-8 學生就讀年級與各變項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 99

表 4-9 學生所屬專業與各變項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 102

表 4-10 學生參與混合式學習門數與各變項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 106

表 4-11 學生學業成績分佈位置與各變項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 109

表 4-12 學生線上教學投入時長與各變項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 111

(16)

表 4-13 相關係數強度大小與意義檢視一覽表... 113

表 4-14 外在環境量表各影響因素相關性分析摘要表 ... 114

表 4-15 內在認知量表各影響因素相關性分析摘要表 ... 115

表 4-16 學習成效量表各影響因素相關性分析摘要表 ... 115

表 4-17 學習影響因素與學習成效相關性分析摘要表 ... 116

表 4-18 學習影響因素與學習成效相關性程度摘要表 ... 118

表 4-19 學習成效影響因素階層迴歸分析摘要表 ... 119

表 4-20 外在環境之相關變項迴歸分析摘要表... 122

表 4-21 內在認知之相關變項迴歸分析摘要表... 122

表 4-22 學習成效之相關變項迴歸分析摘要表... 123

(17)

圖次

圖 2-1 混合式學習模式及流程 ... 24

圖 3-1 整體研究流程 ... 40

圖 3-2 研究工具建構流程 ... 41

圖 3-3 調查問卷研究架構 ... 42

圖 4-1 混合式學習內涵之資料分析 ... 67

圖 4-2 混合式學習影響因素之資料分析 ... 72

圖 4-3 混合式學習學習成效之資料分析 ... 80

圖 4-4 混合式學習問題與建議之資料分析 ... 85

圖 4-5 學習成效影響因素路徑設計 ... 121

圖 4-6 學習成效影響因素路徑 ... 124

圖 4-7 混合式學習模式之教學組織與設計圖 ... 132

(18)

辭彙或符號說明

1.OECD: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譯為「經 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簡稱「經合組織」。

2.OBE:Outcome-Based Education,一種基於學習產出為目標導向的教育模 式。

3.UNESCO: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Cultural Organization,指聯合 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簡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4.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 ,為「小規模限制性線上課程」的縮 寫。

5.線上學習(E-Learning):也被翻譯為「數位化學習」、「在線學習」,是 通過應用資訊科技和互聯網技術進行內容傳播和快速學習的模式。

(19)

第一章 緒論

本章主要闡述開展混合式學習相關研究的發想,研究者試圖通過探討分析 混合式學習的相關理論、內涵,構建影響混合式學習學習成效的指標向度與指 標條目,探究高校在開展混合式學習改革過程中的核心影響因素,並結合專家 諮詢構建影響因素量表與學習成效評價量表。通過問卷調查與半結構化訪談的 資料收集,獲得影響混合式學習的關鍵影響因素,瞭解目前高校混合式學習影 響因素及學習成效的現況,分析明確影響因素與學習成效的相關性,探討設計 合理有效的混合式學習模式的實施策略,最終支援相關學者探討與相關管理機 構改善。

第一節介紹本研究的背景與研究動機;第二節闡述研究目的與研究的待答 問題;第三節對本研究相關的核心名詞進行釋義以便於設定研究內涵;第四節 則對研究範圍與限制進行說明。期藉通過本章來明晰研究背景、明確研究問 題、限定研究範圍,為研究的開展奠定基礎並為後續發展指明方向。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一、研究背景

隨著現代資訊科技與技術的不斷蓬勃發展,進入新時代後的數位技術也日新 月異, 先進資訊技術、網絡技術開始在人們生活的不同領域內都被廣泛應用,其 中也包括教育領域,尤其是高等教育領域。伴隨人們生活水準的不斷提高,高 等學校(後文簡稱「高校」)學生的臺式電腦、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移動 智能手機等電子設備也逐漸普及化,帶動著線上學習 (E-learning,也常被稱 為數位化學習或者遠端學習)在全球高校形成風潮。線上學習與傳統課堂教學相 比,擺脫了在時間和空間上的限制,更具有快速、高效、個性化和低成本等優 勢。關於「有圍牆的大學是否將被沒有圍牆的大學所取代」的爭論喧囂塵上,

隨後美國教育部在2000年《教育技術白皮書》中提出:「線上學習能很好地實

(20)

現某些教育目標,但是不能代替傳統的課堂教學;線上學習不會取代學校教 育,但是會極大地改變課堂教學的目的和功能。」(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2000),這種觀點在國際教育界逐漸產生共識。

混合式學習(Blended Learning)提出源於線上學習的興起,關於「有圍牆 的大學是否將被沒有圍牆的大學所取代」爭論的深入探討,伴隨著對純技術環 境下的教學方式進行反思而產生的一種學習理念。進入21世紀後,在企業培訓 領域中開始出現「混合式學習」的提法,主要考慮到培訓對象在時間與地點方 面的多樣性需求,企業在應用線上學習進行培訓的實踐中,可以把網上培訓與傳 統培訓結合起來,形成課堂教學、分組討論、專題研討及網上遠端教學相結合的 一種培訓方式。採用混合學習一定程度上減少了企業在物力、人力和財力的投 入,提高了收益。在2003年第七屆全球華人計算機教育應用大會上,何克抗教 授對其理念和應用前景進行了介紹和分析,後又在相關論著中進行了完善,其 認為:「混合式學習是把傳統學習方式的優勢和線上學習的優勢結合起來,充 分發揮教師引導、啟發、監控教學過程的主導作用,又要充分體現學生作為學 習過程主體的主動性、積極性與創造性」(何克抗, 2004)。「混合式學習」的 思想隨即被認可並引入到學校教育中,高校作為培養高水準人才的重要陣地,在 進行教學的過程中,也結合先進資訊技術開始探索新的學習方法, 混合式學習在 這樣的大背景下形成並快速發展,並為高校課堂教學開創新局面提供了可能。

傳統教學和線上學習各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局限性,只有通過科學的分析和實 踐檢驗,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實現優勢互補,取長補短,才能真正解決教育 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從而有效地提高教學品質和教學效率,實現教育教學 過程的最優化效果,很多學者也就此開始投入到混合式學習的理論研究和實踐 探索中來。

在1998年巴黎召開的世界高等教育大會上通過的《世界高等教育大會宣 言》裡明確指出:「21世紀將是更加注重品質的世紀,高等教育發展開始由數 量向品質轉移」(UNESCO, 1998),這也標誌著高等教育從關注數量的時代結 束,而注重品質發展的時代逐步開啟。在2009年世界高等教育大會發表的公報

《社會變革與高等教育發展新動力》中指出:「品質保障在當代高等教育中起 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高等教育的全球化亟需建立國家認證體系和品質保障 體系」(UNESCO, 2009)。高等教育的教學品質會直接影響到人才培養品質,而 學習成效又是人才培養品質的最直接體現方式,通過學生學習效果反觀教學品 質變成衡量人才培養品質的捷徑。隨著「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逐步被學

(21)

校、教師和學生認識和接受,如何提高學生學習成效成為學校發展的真實價值 訴求。將教師從傳統知識的講授者轉變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引導者,為學生 提供最有效的學習方式和最佳的學習環境,充分體現以學習者為中心,尊重學 生個體差異,也成為高校教學改革的方向。利用現代新技術把教學過程與學習 環境相互融合,混合式學習便應運而生。

混合式學習要求在傳統課堂教學中,教師與學生進行必要的面對面交流,同 時借助一定的教學工具輔助自己的教學與學生的學習。混合式學習依靠現代化 的平臺技術,實現了面對面學習與線上學習的融合,在這一過程中,不僅教師的作 用獲得了最大限度的發揮,而且學習者也實現了個性化學習,具有明顯的教學優 勢。混合式學習不僅可以將各種教學方法、教學設備等進行混合,而且還能將課 程內容、學習策略等進行混合。混合式學習的靈活型使得教師可以根據學生背 景與特徵制定恰當的學習策略,體現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方法設計,增加學生 的學習頻率及投入時間,提高學習積極性,並取得更好的學習經驗和學習效 果。在教學過程中,學習工具豐富、學習活動多樣、智慧追蹤教學行為等亮點 愈發明顯,學生是受益者之一,教師則借助優質的網路學習資源進行教學,分 析學習平臺中學生的學習資料,依據資料對學生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普遍朝 著「規模化教育與個性化培養相結合」這一目標高速前進。

教育資訊化發展勢頭促使混合式學習、網路學習、智慧課堂等進入人們的 視野,越來越多的教師將課堂學習擴展到互聯網上,學生可以自由支配時間自 主線上學習,隨之而來的是對傳統教學諸多缺點及傳統教學是否應該被線上的 數位化學習所取代的熱烈討論。線上學習的方式具有豐富的電子化學習資源、

便捷的隨時隨地協同交流、友好多元的互動途徑等獨特的優勢,傳統課堂教學 則具有深度參與、實時反饋的特色。混合式學習也為教師提供了改進教學組織 流程、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豐富課程教學內容的機會,使其在教學現場中顯示 出巨大的發展潛力和前景。如何充分體現線上學習的主動參與性,以及如何充 分發揮教師或專家的引導作用、人格影響、學習和研究方法的滲透的優勢,已 經成為大家共同關注的問題。然而,任何事物皆有兩面性,對於沿循數百年的傳 統教學方式顯然不可能一概否定,而對於後起之秀線上數位化學習恐怕也很難在 短時間內被全盤接受。

當前形勢下,高校該如何客觀對待傳統的課堂教學,該如何利用網路技 術、資訊技術開展學習,而兼顧網路與傳統教學優勢的混合式學習是否能異軍 突起,對高校教育教學改革產生新的推力成為重要的話題。

(22)

二、研究動機

混合式學習作為一種新的教育教學理念,領域專家學者們對其內涵卻有著 不同的理解。有學者認為「混合式學習的教學設計理念基於建構主義理論,學 習是學生建構自己的知識結構的過程,學生是資訊的主動建構者,教學過程中 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的主導地位」(李敏, 2020)。混合式學習「更強調 教學環境的設計,強調新型學習環境下學習的協作與會話」(甘晓敏, 明勇, &

叶正茂, 2020),學習環境的構建將影響學習的最終成效。混合式學習要「充分 考慮新技術發展和學習者實際需求,通過建設資源中心和資料中心」(刘茜, 2020),才能為學習者構建一個開放、公平、即時可學,處處能學的便捷學習環 境。混合式學習「強調網上教學資源建設的專業性和系統性,充分應用即時導 學、網上討論等方式説明學習者解惑」(管弦, 2020)。混合式學習「積極引導 學生網上自主學習,減少系統性、計劃性的面授輔導」(路兴, 赵国栋, 原帅,

& 李志刚, 2011)。混合式學習「通過資料分析教學過程,突出移動學習的過程 管理和監督,深入挖掘學習考試大資料,及時研判、分析學習者的學習狀態和 學習成效,實現教學資訊的精准推送,教學過程的智慧提醒,為教師教學決策 提供智慧支援」(郝晓娟, 2020)。混合式學習改變了學生的認知方式、參與方 式與互動方式,改變了教師的教學角色、教學模式與教學策略。除了教學形式 上的變化,更需要在學生需求、教學組織、學習環境上充分優勢互補。因此,

探討混合式學習的實質內涵,深入研究學習成效與教學模式的關係,對混合式 學習模式的設計和實施有重大意義,也有助於教學資源的建設、教學支援服務 的完善和教學活動的組織實施。

隨著混合式學習的深入研究與實踐探索,對其學習成效評價的要求和方法 不同學者也有著不同的觀點。與傳統學習成效評價的差異包括:廣泛的評價對 象覆蓋面(韦健 & 方宝, 2020);多層次、多主題的評價內容(夏旭林, 2020);多 元化的評價手段(张博, 2019);多層次、多選擇的評價標準(徐梦迪, 2020);大 數據的評價資源庫(张千锋, 鲁娟, 杨尔慧, 陈秋萍, & 廖端庆, 2020);智慧 化、科技化的評價流程(赵国栋 & 原帅, 2010);即時的、高效的評價結果(朱燕 菲 & 纪河, 2020);視覺化的、直觀的評價呈現(管弦, 2020);基於大數據的科 學的、客觀的個人學習及個人綜合發展建議等。混合式學習在強調媒介混合、

互動性學習體驗的同時,卻往往忽視了其他教育因素的影響。新教學模式激發 了學生對於選擇權、靈活性和個性化的追求,也期望新的學習環境和系統能夠

(23)

更加提升效率進而降低學習成本。因此,混合式學習在高校中被逐漸接受並大 力推廣的當下,其學習成效的評價該如何進行、評價標準為何等問題的反思與 探討變得有價值。

混合式學習已逐漸被學校、教師和學生接受並如火如荼地開展著,對於

「是否改善了學生的學習成效」問題,學者們也有著不同的觀點。有部分研究 支援混合式學習更有效的假設,如:混合式學習利用現代資訊技術,學生可以 獲得更多的課堂外知識,在知識點的掌握上更加深入,學習體驗更好(黄海涛, 2010);混合式學習在客觀上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投入更多的時間,積極參 與教學環節,改善和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果(陈纯槿 & 王红, 2013a);混合式 學習刺激學生跟蹤教學進度,深度參與互動,整體上提高了學生的考試成績 (Kirkwood & Adrian, 2014);混合式學習更看重學習過程評價,比較容易被學 生接受並配合教學開展,學生綜合能力相比以往會有一定的提高(冯婵,

2020)。同時也有研究者得出了不同的結論,如:混合式學習的效果受到複雜的 多元因素幹擾,需要教師有豐富的經驗重構教學,調動學習積極參與,簡單的 混合只能適得其反(周跃良 & 唐小娟, 2007);在客觀學習環境支撐不足的情況 下,傳統面授教學反而比混合式學習更有效(Victoria & Carmen, 2011);在不 同年齡段、性別、年級等面向上,混合式學習與線上學習及面授教學的效果並 無顯著差異(李敏, 2020)。在高校有著廣大客戶群體並自詡「先進的智慧化的 自適應學習平臺」自我宣傳給學生提供了海量資源和多種途徑完成學業並取得 了良好效果,實際上這些通過個性化、標準化、線性的軟件演算法培養出的學 習者,缺少當面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的機會,忽視了學習本就是一門科學和藝 術,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形式變化對學習成效的實質影響。混合式學習中的學 生課堂表現能夠做到個性化呈現,可以深度參與,同時受到教學軟硬體、課堂 氛圍、學習環境、學習興趣、學習態度、教師評價等非常多主客觀因素的影 響。因此,混合式學習模式下學習成效相較傳統學習模式是否有顯著提升、其 影響因素為何、應如何恰當的組織等問題的研究就具有很大的現實意義。

綜上所述,研究者希望通過合理的研究流程,採用恰當的研究方法,運用 科學的研究工具,收集客觀完善的研究資料,得到相對可信的研究結論來解讀 混合式學習的內涵,獲得影響混合式學習的關鍵影響因素,瞭解目前高校混合 式學習影響因素及學習成效的現況,分析明確影響因素與學習成效的相關性,

探討設計合理有效的混合式學習模式的實施策略,對混合式學習模式完善和科 學組織提供助力。

(24)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本研究旨通過在文獻分析基礎上歸納的影響混合式學習的因素,建構混合 式學習影響因素與學習成效之層面、向度及其指標條目,形成具有良好信度和 效度的研究工具,收集混合式學習相關的研究資料,探討福建省高校混合式學 習開展的整體狀況及學習成效現況,進一步分析不同背景條件下的差異性,分 析混合式學習影響因素及學校成效的相關性與預測力,並設計有效的混合式學 習模式的實施架構,最終期待獲取全面的資訊以支援相關學者探討與相關管理 機構改善。依據研究動機,本研究目的、待答問題茲說明如下:

一、研究目的

依據研究動機,本研究之目的說明如下:

(一)建構混合式學習影響因素與學習成效之層面、向度及其指標條目,

發展具備良好信效度的混合式學習成效評估工具。

(二)調查福建省高校混合式學習影響因素與學習成效的現況。

(三)分析影響混合式學習學習成效的關鍵因素。

(四)探討不同背景學生在混合式學習影響因素與學習成效的差異性。

(五)探討混合式學習影響因素與學習成效的相關性及預測力。

(六)探討高校混合式學習目前的困難及合理有效的混合式學習模式構 成。

二、待答問題

根據研究目的,本研究之待答問題說明如下:

(一)混合式學習影響因素與學習成效之研究工具為何?

1. 混合式學習調查問卷之層面、向度及其指標條目為何?

2. 混合式學習半結構化訪談大綱為何?

(二)福建省高校混合式學習的現況如何?

1.福建省高校混合式學習影響因素之現況為何?

2.福建省高校混合式學習學習成效之現況為何?

(三)混合式學習過程中影響學習成效的關鍵因素為何?

(25)

(四)不同背景學生在混合式學習影響因素與學習成效的差異性為何?

1. 不同學校學生混合式學習影響因素與學習成效的差異性為何?

2. 不同性別學生混合式學習影響因素與學習成效的差異性為何?

3. 不同年級學生混合式學習影響因素與學習成效的差異性為何?

4. 不同專業學生混合式學習影響因素與學習成效的差異性為何?

5. 不同參加混合式學習門數學生混合式學習影響因素與學習成效的差 異性為何?

6. 不同學業成績學生混合式學習影響因素與學習成效的差異性為何?

7. 不同線上學習周時長學生混合式學習影響因素與學習成效的差異性 為何?

(五)混合式學習影響因素與學習成效的相關性及預測力為何?

1. 混合式學習影響因素與學習成效的相關性為何?

2. 混合式學習影響因素對學習成效的預測力為何?

(六)高校混合式學習的困難及有效模式為何?

1. 高校混合式學習目前的困難為何?

2. 有效的混合式學習模式構成為何?

三、研究假設

依據研究待答問題二、待答問題四,設定本研究假設如下:

研究假設2-1:福建省高校混合式學習影響因素各面向的平均分數達到4分以 上。

研究假設2-2:福建省高校混合式學習學習成效各面向的平均分數達到4分以 上。

研究假設4-1:不同就讀學校學生混合式學習影響因素與學習成效各變項有 顯著差異。

研究假設4-2:不同性別學生混合式學習影響因素與學習成效各變項有顯著 差異。

研究假設4-3:不同年級學生混合式學習影響因素與學習成效各變項有顯著 差異。

研究假設4-4:不同專業學生混合式學習影響因素與學習成效各變項有顯著 差異。

研究假設4-5:不同參加混合式學習門數學生混合式學習影響因素與學習成

(26)

效各變項有顯著差異。

研究假設4-5:不同學業成績位置學生混合式學習影響因素與學習成效各變 項有顯著差異。

研究假設4-6:不同線上學習周時長學生混合式學習影響因素與學習成效各 變項有顯著差異。

第三節 名詞釋義

一、高校

「高校」是中國大陸對於高等學校的簡稱,是對大學、專門學院、獨立學 院等從事高等教育學校的統稱,主要培養專科、本科、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 生層次的學生,開展在中等教育基礎上的專業教育和職業教育,以高層次的教 學、研究和社會服務為主要任務來培養專門人才和職業人員。

世界各國教育系統的結構和課程內容體系各不相同,高等教育的共同特徵 為建立在中等教育之上,以高度複雜和專業化的教育為目標,從事專業化學術 教育與職業教育的學習活動。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目前採用《國際教育標準分類 法》(International Standard Classification of Education;簡稱ISCED 2011版)參考框架進行分類,在該標準下高等教育包含:短線高等教育

(ISCED5)、學士或等同水準(ISCED6)、碩士或等同水準(ISCED7)、博士 或等同水準(ISCED8)共四個等級(UNESCO, 2011),本研究所指「高校」進行 高等教育的層次為學士或等同水準(ISCED6)。

依據中國大陸教育部2021年公佈的資料顯示,福建省目前共有本科高校37 所,其中:部屬院校(教育部直接管轄)2所,省屬院校(福建省管轄)21所,

市屬院校(福建省教育廳管轄)14所;公辦院校23所,民辦院校14所(教育部, 2021)。「2020年福建省教育廳認定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所在高校分佈在 其中的36所高校,立項數量超過10門次的學校共13所,也是本研究中調查問卷 選取的研究高校。

(27)

二、混合式學習模式

混合式學習模式是一種運用新型資訊技術將傳統面授教學(Face-to-Face learning)與在線教學(Online learning)相融合的教學模式,基於認知主義、建 構主義、聯結主義等教育教學基礎理論的混合,在物理學習空間上有機整合,

在學習時間安排上交叉融合,提倡學生主體教師主導的教學流程,將線上線下 相互混合、優勢互補,將教師作用最大程度的發揮,實現學習者的個性化學 習。在混合式學習中,教師與學生通過進行必要的面對面交流,同時借住一定 的教學工具輔助自己的教學與學生的學習,讓學生開展網絡在線學習將線上教 學和線下教學進行翻轉、建立課程網站、添加更多的數字化資源等,混合各種 教學因素來達到最優的學習效果和經濟效益。

綜合上述,「混合式學習模式」內涵為:在先進的教育理論指導下,通過 多種教學媒體將網絡學習環境與面對面的課堂教學環境有機整合,教師和學生 角色變更後混合多種教學方法,利用豐富的資訊技術與電子化學習資源多種管 道展現教學內容,重構教學流程與組織,將教學方法、教學策略、教學媒體和 教學環境等要素進行整合,以取得最優化的學習效果。

本研究中所指「混合式學習模式」是指運用線上教學平臺安排一定比例的 線上自主學習,有序地與線下教學有機結合,拓展教和學的時間和空間,重構 課程教學組織,關注學習者的個性化學習和多樣化發展,開展的更強調提質增 效的學習模式。

三、學習成效

「學習成效」是經過一段時間學習後所取得的效果,一般體現為具體的、

可測量的「知識、技能、態度和情感等」能力的變化結果。

對于學習成效的內涵多個學者提出過看法和論斷:美國艾斯納(Eisner)

提出「學習成效(Learning Effectiveness)是指有意或無意參與某種形式的 學習後產生的結果」(Eisner & Guba, 1979);皮爾斯(Pearce)認為義學習成 效為「警醒教學者或學校管理人員,使他們貼近學生並深入瞭解學生需求,從 學生需求出發來設計教學的舉措」(Pearce & Hall, 1980);學習成效是指「學 習者在接受教育前後的行為變化,體現在經歷一段長時間後顯現的受教育的後 果」(王如哲, 2010);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認為學習成效是「在經歷 一段學習過程後,完成某一單位的課時數後,所被期待學習者需要掌握理解並

(28)

能通過實踐展現出的才能與技術,並根據預設的評估準則,明確獲得學分的最 低標準」(UNESCO, 2013)。

針對學習成效包含的範圍不同學者提出的看法有:維布哈認為「學習成效 是期望學生學習後所取得的理想效果,這個效果是具體的、可測的,包括:認 知理論、行為技能、情感態度,驗證學生是否取得了專業課程、實踐技能、綜 合素質課程的學習結果」(Vibha, 2010);為進一步改善教學過程,學習成效評 估的能力通常涵蓋:知識與理解力—認知能力、態度與價值觀—情意能力、實 際技能—行為能力(黃海濤, 2010);學習成效實際上是指「學生所需掌握及被 評估的內容,促使大學關注的重點從輸入性指標轉向學生的學習,成效應該包 含:成績、理解力、認知和創新力、高層次技能、性情、合作能力及自我認 知」(徐鳳, 2019)。美國教育評價標準聯合委員會認為學習成效是人們對學生 完成學習後所取得成果期待值的概括,即通過完成專業學習與技能訓練後,能 夠理解什麼、操作什麼的程度。

本研究中所指的「學習成效」為:學生接受不同階段的學習後,達到知識 與技能全面提升、過程與方法熟練掌握、樹立正確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目 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學習效果具體可測,測量可具體分解為知識收穫、能 力收穫、學習體驗、學習品質四個維度,可體現學生在學習中成效的綜合表現 情況。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本研究旨在探討混合式學習影響因素與學習成效之關係,採用以量化為主 質化為輔的混合研究方法,自製調查問卷與半結構化訪談大綱為研究工具,因 受到時間廣度、研究經費、人力限制等因素的影響,在研究過程中有其範圍與 限制。茲說明如下:

一、研究範圍

(一)調查問卷研究範圍

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以自編「高校混合式學習學習成效之研究」調查 問卷為研究工具針對有混合式學習經歷的學生進行抽樣調查。收集匯總調查數

(29)

據採取因數分析評價問卷信效度,採用敘述性統計分析、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 數變異數分析、皮爾森(Pearson)積差相關分析、階層迴歸分析進行處理。

1.研究地區範圍

研究地區選取福建省2020年認定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數量超過10門次 的13所高校,從高校分佈地區來看,其中:位於福建閩北地區福州市6所,閩東 地區莆田市1所,閩南地區泉州市2所,閩南地區廈門市3所,閩西地區三明市1 所。

2.研究對象範圍

研究母群體為福建省2020年認定共420門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所在班級 的學生,估計25200人。

抽樣對象為從認定一流混合式課程數量超過10門次的13所高校,以分層抽 樣方式抽取103門次課程,每門課程隨機抽取10位學生填答,共抽樣1030人。

(二)半結構化訪談研究範圍

本研究採用半結構化訪談法,以自編「高校混合式學習學習成效之研究」

教師訪談大綱為研究工具,針對有混合式課程教學經驗的教師與混合式學習管 理經驗的教務處管理人員進行訪談。

訪談對象選取時考慮學校、領域、年齡等背景因素的異質性覆蓋,訪談對 象均為省級以上混合式一流課程負責人及高校負責課程建設項目的教學管理人 員,多年從事一線教學研究與實踐,對混合式學習有豐富的經驗和感悟。共邀 請訪談專家學者13位,按照所在高校統計分佈在福建省廈門、福州、泉州、龍 岩、三明五所城市的10所高校,在教學一線的任課教師10位,分管課程建設副 教務長3位;按照學科類別分佈於數學、計算機、電氣、衛生、社會、醫學、管 理、土建、電子、教育、英語等11個專業領域。

二、研究限制

本研究是針對高校混合式學習影響因素與學習成效之研究,在研究工具、

研究方法、研究對象還存在一定的限制,茲分述如下,供後續研究作為參考。

(一)研究工具上的限制

本研究採用自製調查問卷與半結構化訪談大綱為研究工具。由於研究工具 為研究者自行設計,雖經信效度檢測良好,伴隨教育教學的發展趨勢和變化,

還需適時彈性調整、修正混合式學習影響因素與學習成效的指標體系和內涵,

並對影響因素評價量表、學習成效評價量表、教師訪談大綱根據實際情況進行

(30)

調整與完善。

(二)研究方法上的限制

本研究採用以量化為主質化為輔的混合研究方法,主要透過文獻分析整理 歸納出高校混合式學習的相關概念內涵與核心影響因素,通過教學現場的教師 與學者之專家諮詢採取德懷術來進一步確立影響混合式學習學習成效的指標向 度與指標條目。利用問卷調查與半結構化訪談收集的資料,瞭解高校混合式學 習影響因素及學習成效的現況,分析明確影響因素與學習成效的相關性,探討 設計合理有效的混合式學習模式的實施策略。但質化研究方法僅限於訪談的內 容分析,未深入教學現場進行觀察與研究分析,對於學生學習成效研究結論的 三角檢核還有探討空間。

(三)研究對象上的限制

本研究的研究對象為13所高校的有混合式學習經歷的學生,位於福建省內 多個城市,涉及閩北、閩南、閩西、閩東等區域,選擇的抽樣對象根據問卷回 收難度採用隨機抽樣結合便利抽樣方法。因各種原因導致目前混合式學習模式 相對傳統面授教學方式在高校整體佔比仍不夠高,部分學校的抽樣方法只能採 用便利採樣的方法,對研究結果的有效性還需要其他手段完善和補充。研究結 論的驗證可進一步擴大抽樣課程、抽樣高校的數量,且不限定在福建省內高 校。如有必要,也可以不限定在高校範圍內,納入職業院校,甚至繼續教育學 校、基礎教育學校。

(3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研究主要通過問卷調查與半結構化訪談的資料收集,獲得影響混合式學 習的關鍵影響因素,瞭解目前高校混合式學習影響因素及學習成效的現況,分 析明確影響因素與學習成效的相關性。而調查問卷和訪談大綱的設計基礎就是 對混合式學習相關理論、內涵的文獻分析,從而確定影響混合式學習學習成效 的指標向度與指標條目。

本章透過對國內外混合式學習與學習成效相關文獻進行搜集、歸納與整 理,形成研究的理論依據與基礎。第一節為混合式學習相關文獻的探討,包括 理論基礎、典型特徵、發展歷史與現況;第二節為學習成效相關文獻的探討,

包括理論基礎、評量方式、發展歷史與現況;第三節為學習成效影響因素的探 討,包括外在環境、內在認知兩個層面。本章為混合式學習影響因素和學習成 效的研究描繪了整體脈絡,借著對相關文獻的梳理整合,得以後續構建完整的 研究框架,最終回應研究目的。

第一節 混合式學習之相關探討

一、混合式學習相關理論基礎

(一)行為主義(Behaviorism)學習理論

行為主義是較為早期的學習理論,在20世紀初產生於美國,該理論的代表 人物是華生(Watson)和斯金納(Skinner),核心觀點是通過強化和回饋建立 刺激與反應的聯結,使學習者產生預期的行為。美國心理學家華生的典型觀點 是刺激(S)-反應(R)理論,認為「環境因素決定行為,一切行為都遵循著S-R的學 習過程,通過條件反射可以建立有機體的複雜行為」(Watson, 1957)。斯金納 在華生的基礎上進一步研究,他認為「人的行為獲得大多是因操作性條件作 用,行為的習得與強化有關」(Skinner, 1974)。行為主義理論在學習過程中具 有重要地位,尤其在電腦技術與資訊技術逐漸成熟的新時代背景下。在線上學

(32)

習環境中,行為主義者把課程分成更小的教學步驟,用這些較小的、更易於管理 的重複的步驟可以持續監控學生的學習。

從行為主義者的立場來看,網路空間不能使教師與學生發展像面對面的課程 那樣的關係。在網上學習的情況下,外部環境並不是有形空間的實體課堂,而是 在網路空間中通過網路來説明和教導學生。行為主義理論雖然給教學帶來了很 多的啟示,並且對線上學習設計也帶來一些思路,但限於其理念和主要方法,

行為主義暴露出非常多的劣勢,如過度強調機械式的條件反射及外部環境影 響,忽略了學習者內部的主動構建,漠視了實踐與社會交往的在學習上的價 值。學習者主要是回憶基本事實、自動反應或執行任務,並不需要解決複雜的 問題或使用創造性思維。

(二)認知主義(Cognitivism)學習理論

認知主義源於格式塔心理學派,加涅(Gagne)和奈瑟(U.Neisser)等是該 學派代表人物。認知主義學派研究視角開始轉向人的內部思維,認為「人的行 為是受意識支配的,學習並不是刺激與反應的簡單聯結,而是如何依靠主觀的 構造形成認知結構,主動有選擇地獲取刺激並進行加工」(加涅, 1999)。1967 年,美國心理學家奈瑟的《認知心理學》一書出版,標誌著這一理論走向成 熟。他們認為「學習是人們通過感覺、知覺得到的,是由人腦主體的主觀組織 作用而實現的,並提出學習是依靠頓悟,而不是依靠嘗試與錯誤來實現的觀 點」(羅姆·哈瑞, 2006)。學習過程是有機體主動建構並形成新的認知結構的過 程,學習者的內心感受與思維意識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其學習的效果(約翰·

安德森, 2013)。

認知主義學習理論比較關注學習者的兩個方面:一個是學習風格,另一個則 是心理變化。所以,在進行教學內容選擇以及教學過程的組織上會首先考慮學習 者的知識結構與心理特徵,在教學設計方面,注重培養學生的個性化學習習慣,主 要是為了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習者能形成特別穩定的學習風格,並最終 實現既定的學習目標。學習是學習者不斷獲得知識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學習 環境對學習者的學習品質產生影響。認知理論強調知識的習得和內部心理結構, 認知理論關注的是學生學習的概念化過程,解決資訊是如何獲得、組織、存儲、

檢索的問題。學習不是有關於學習者們做什麼,而是知道什麼和知道如何得到它 (黃榮懷、周躍良, 2006)。知識獲取是一種心理活動,需要內部編碼和建構,因 此,學習者是學習過程中十分活躍的參與者。認知主義強調學習者的大腦活動, 認可心理規劃、目標設置和組織策略。認知理論認為,在某個教學情境中,環境

(33)

和引導方法本身不能解釋所有的學習,還包括其他的關鍵因素,如學習者的參 與、編碼、轉換、排練、存儲和檢索的方式資訊。學習者的思想、信念、態度 和價值觀在學習過程中是有影響力的。認知主義學習理論致力於將學生學習的 過程概念化,研究資訊的接收、組織、貯存和提取的過程。隨著電腦科學技術 不斷發展,將人類的認知過程類比為電腦資訊處理過程的認知主義學習理論收 到了高度重視。知識獲得被看成是一種心理活動,其中包括了學習者的內在編 碼和組織工作。學習結果的檢驗是靠最終的、外在的作業和考試。

混合式學習理論與認知主義學習理論具有一定的一致性,混合式學習改變了 學習的中心角色:以前學習是以教師為中心,而基於混合式學習理論的學習則是 以學生為中心,教師會跟蹤學生的學習情況,並對學生的學習心理進行分析,且以 此為依據制訂相應的教學計畫與目標,這是混合式學習比較顯著的特徵,同時也 是認知學習理論在資訊時代的創新應用。在教學設計方面,混合式學習非常強調 以學習者為中心,對學習者開展全方位的個性化學習活動,以對學生學習過程的 記錄為依據,分析學生的學習特點,總結學生的學習風格,最終使學習者的學習能 力得以提升(李寶, 2016)。混合式學習雖然強調以學生為中心,但同樣沒有忽視 教師在學習過程中的重要性,強調教師在學習者學習過程中要發揮自己的引導與 監督作用,時刻掌握學習者的學習動態,瞭解學習者的心理與感情變化。而認知 學習理論也同樣強調教師在學習者學習過程中的作用,認為教師在學習過程中應 該發揮其主導作用,幫助學生一起實現既定學習目標。

(三)聯結主義(Connectionism)學習理論

聯結主義曾經和認知主義作為主流的研究範式出現在認知心理學發展的歷 程上。聯結主義代表人物為心理學家桑代克(Thorndike),他認為「學習是通 過行為受獎勵而進行的,學習是刺激與反應之間的聯繫,是一個將知識點與資 訊源連接起來的過程,它絕不是簡單的知識內化過程」(Thorndike, 1940)。該 學派認為認知由簡單而大量的加工單元組成,形成聯結網路,此網路中的每一 個單元在某一特定時刻總是處於某種啟動狀態水準上,而其實際的啟動水準與 來自環境的其他與之相連接的單元有關。美國學者霍普菲爾德發表著名的霍普 菲爾德神經網路模型(Hopfield, 1982),標誌著聯結主義的復興。在資訊時代, 人們日常生活中充斥著大量資訊,這也使得知識的構成經常發生變變且變化迅 速,而知識的快速變化又使得決策同時也會發生變化, 從而也使資訊在學習過程 中具有重要作用(葛魯嘉, 1994) 。無論是認知主義還是聯結主義,研究目的就 是試圖去建立某種關於人類心智的認知模型,其思想起源甚至有點類似,但早

(34)

期的聯結主義研究無論是在研究方法方面還是在研究技術方面,都因為其自身 的特定原因(大腦或神經系統隱喻)而受到了極大程度的限制,難以進行實踐 層面的應用研究。因此,聯結主義即使在20 世紀80年代再次復興,也最終無法 擺脫其內在困境,研究範式開始轉變。

聯結主義學習理論非常看重人在知識形成過程中的重要性,認為將每個人的 知識網路全部連在一起就可以形成一個全新的知識系統。因此,在知識系統中, 個人就是該系統中的節點,而龐大的知識資源就是由數以萬計的節點組成的。同 時,其他人也可以從別的個體中找到自己想要學習的知識,從而在循環往復中形 成新的知識網路。

混合式學習過程是一個嘗試與錯誤或選擇與聯結的過程,是個體在已有的反 應中保持正確動作、淘汰錯誤動作的過程。學習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風格,學習也 是如此,因此,在聯結主義看來,知識理解、加工、運用和傳播過程都應該由個體 單獨完成,這樣每個人就會形成風格不同的知識資源,學習者個性化學習也就能 得到實現。如果學習者有準備,教師組織其參與活動,學習者則會感到滿意;如果 學習者有準備而卻沒有活動,學習者則會感到煩惱;如果學習者沒有準備,而教師 強制其活動,學習者也會感到煩惱。準備律涉及主體動機、成熟程度和學習能 力,也就是說,當學生在生理和心理上做好學習準備,看到學習的目的或益處,並 有動機參與時,他們會學得最好。如果學生身體不好,在學習中沒有目的或價值, 或有個人問題分散他們的思想,學生就不會有動力去學習。

(四)建構主義(Constructivism)學習理論

建構主義是一種關於知識和學習的理論,代表人物是皮亞傑。建構主義理 論源自皮亞傑,其著作《結構主義》出版,標誌著發生認識論已經形成一定的 體系。認為「認知發展是通過觀察和實驗而獲得的思想的產物,通過與更多有知 識的文化成員的互動來實現」(皮亞傑, 2009)。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強調學習者 的主動性,認為學習是基於學習者原有的知識經驗來生成意義、建構理解的過 程,通常是在互動活動中完成的。建構主義學習活動的特點是積極參與、探 究、解決問題,並與他人合作。教師不是知識的傳授者,而是一個指導者、促進 者和共同的探索者,鼓勵學習者提出問題、發起挑戰和形成自己的想法、觀點和 結論。

隨著網路學習的日益普及,人們越來越重視在網路學習中使用建構主義方 法。當實施教育技術時,我們應該把注意力從套裝軟體的設計上轉移到一個基於 交互、基於問題的環境中,在此環境中,學生被授權負責自己的學習。這些豐富

(35)

多樣的學習環境可以包括整合的課程,其中包括課文、參考資料來源、多媒體和 交流。利用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線上討論實施發現式學習, 訓練學生批判性思維,也可以實施基於問題的學習專案,這些活動可以非同步完 成,也可以同步或與其他學生或教師合作完成。這些類型的活動需要線上導師熟 悉網路,以使線上教學可以有效進行。

建構主義者把學習理解為一種解釋性的、遞迴的、構建的過程,認為學習是 學習者主動與物理世界和社會之間的互動過程。真實的學習提供與學習者相關 的情景或問題,它會成為知識建構的強催化劑。因此,建構主義在當今的教育實 踐和現實世界中佔有一席之地,建構主義學習情境允許學生運用他們的實際應用 知識。像成年人一樣,知識的獲得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實際應用,這種知識建構 學習和死記硬背式的學習都是有必要的。

混合式學習模式下,超媒體和多媒體這些線上教學的方法在本質上是建構 主義的,並使教師重視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習者根據自己的經驗積極構建自 己的知識。這使得教育者在使用教育技術時,很多時候依賴於建構主義的方法。

基於問題的學習允許學生通過線上學習將他們的知識應用到真實世界場景中。

建構主義還包括學生作為學習者通過合作學習、實驗和開放式問題,積極參與到 所學的概念和原則中去教師們運用建構主義理論,使學生感受到他們所學的知識 相關性及意義。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會給學生提出實際的、複雜且有意義的問 題。學生們在合作小組中探索可能的答案、展示作品,並將研究結果呈現出來。

(五)混合式學習理論

混合式學習是線上學習和傳統課堂學習的相互結合和互補,是為達到教學 的目標和教學效果,對教學的組成要素進行合理選擇和優化組合,使教學成本達 到最優的理論與實踐。既發揮課堂學習中教師的主導作用,又能體現學生的主 體作用。混合式學習的特點是靈活性,學習的策略根據學科、年級、學生特點和 學習結果而有所不同,並以學生為中心進行學習方法設計,混合式學習可以增加 學習者的訪問和靈活性,提高學習的積極性,並取得更好的學生經驗和學習效果, 混合式學習可以改進教學和班級管理實踐。

混合式學習隨著在企業培訓中被提出並作為一種教育理論逐漸深入研究,

作為一種新型的學習方式在學校教育中,引起了專家學者的積極探討和投入應 用實踐。混合學習理論明顯具有時代特徵,隨著資訊技術和網路技術的發展出 現,在線上學習進入低潮後人們對純技術環境進行反思而提出,隨著科技的發 展和現代教育技術的不斷創新,混合學習理論也必將不斷完善。混合式學習不

(36)

僅關注學習技術,更注重研究教學過程中的資訊傳遞,從而更有效的提高學習 效果。即:採用合適的學習技術和學習風格而傳遞技能來優化與學習目標對應 的學業成績。

混合式學習是教學相關的多方面的組合或融合,是基於不同教學理論的教 學模式的混合,是教師主導活動和學生主體參與的混合,是課堂教學與線上學 習不同學習環境的混合,是不同教學媒體的混合。混合學習理論的綜合性主要 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不同的教學方式、教學環境、教學媒體、教學要素等諸 多方面的有機結合。二是學習理論是多元化的,是多種理論的混合,主要包括 行為主義學習理論、認知主義學習理論、聯結主義學習理論、建構主義學習理 論等。

混合式學習的實踐應用源於企業培訓,企業在一定程度上確實減少了成本 投入,增加了商業收益。而對於學校教育而言,混合式學習方式在學校教學、

教師培訓等方面的運用,增強了教學效果、改進了培訓投入-產出比、提高了學 生的滿意度。混合式學習以多種教學理論為指導,以適應不同的學習者、不同類 型的學習目標、不同學習環境和不同學習資源的要求。教師不再是知識的簡單 灌輸者而成為學生學習的設計者、幫助者和支持者;學生不再被當成知識接受 的容器,而成為認知的主體,教學的過程成為在一定的環境中促進學習者主動 建構知識意義的過程。

當今,我們的學習環境的複雜程度前所未有,網路和現實生活交織,各式各 樣的資訊通道和影響因數縱橫交錯。依據不斷變化的現實來選擇學習的內容和 理解新資訊的意義本身就是一種學習過程。制定決策最是如此,如果用於決策的 基礎條件改變,決策本身不再像當時一樣正確,那麼對變化的識別和調整是一 項重要的學習任務。學習的主觀性在混合式學習過程中的作用顯著,學習者學 習態度端正,動機強烈且正確,其最終將會獲得不錯的學習效果。因此,可以看 出,在混合式學習中,學習者是主導性因素,這不僅是學習過程實踐體現的結 果。

二、混合式學習的基本特徵 (一)以學習者為中心

混合式學習在應用過程中始終都是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師不再是課堂教學的 主體,師生交流成為教師關注的重點。教師開始在學生學習過程中扮演輔助性的 角色,是學生自主學習的促進者。

數據

表 2-1  混合式學習學習成效評價因素概要統計表  學者  (年份)  研究概述  評價因素 知識收穫 能力收穫  學習體驗  學習品質  Dunning (2003)  探討提升學習成效的工具、策略、手段與方法  學習成績  動手能力 應用能力  熱情 態度  ×  Danine  (2006)  自我效能感對學習者線上學習行為的作用機制  ×  ×  學習興趣進取精神  習慣 感受  Bullen  (2011)  探究網絡環境下遠端學習者的學習成效  知識掌握  資訊能力  個人感知  ×  張紅豔
表 2-2  混合式學習學習成效外在環境層面影響因素概要統計表  學者  (年份)  研究概述  外在環境層面影響因素  學習平臺  學習方式  教師評價  學習環境  易維 (2005)  融合傳統教育和網路教學的混合式學習模式設 計  平臺功能 豐富穩定 易用相容  流暢性  虛擬社群 學習評估  ×  教務管理 教學資源 品質管制  柴小燕  (2006)  網路學習效果之影響因素探討  學習平臺功能性易 用性  學習方式的習慣程度  ×  教學條件和師生氛圍  湯輝祥  (2006)  網路環境下大
表 2-3  混合式學習學習成效內在認知層面影響因素概要統計表  學者  (年份)  研究概述  內在認知層面影響因素 學習態度  學習參與  學習動機  學習習慣  Sulcic  (2009)  網絡學習環境下學習成效 的評價與影響因素探討  學習內容的求知慾  學習內容的態度  教學各環節 的積極參與  教學方式的適應  Kember  (2010)  混合學習環境中教學網站的設計特徵對學生學習結 果的影響  學習滿意度為依託的學習態度  學生參與教學網站 互動情況  網站內容的吸引力形成 的學習動機
表 3-8  外在環境影響因素量表之因素分析與信度分析摘要表  題目 學習平臺 學習環境 學習方式 教師評價  共同性  您覺得使用的網路學習平臺具有易用、穩定性  0.872  0.073  0.017  -0.044  0.768  您覺得使用的網路學習平臺的功能豐富  0.881  0.117  0.093  -0.034  0.799  您覺得使用的網路學習平臺互動支援性較好  0.881  0.099  -0.030  -0.013  0.786  您覺得教師提供的網路學習資源豐富  0.878
+7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 Assessment Literacy Series - Effective Use of the Learning Progression Framework to Enhance English Language Learning, Teaching and Assessment in Writing at Primary Level.

In the course of QA inspection, assessment of the quality of the learning and teaching of individual subjects

Like the governments of many advanced economies which have formulated strategies to promote the us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 in learning and teaching,

EI0020190328 IT in Education Technological Series: Using e-Learning Platform Edmodo to Enhance Learning and Teaching Effectiveness in

Learning elements of the knowledge contexts at junior secondary level in the TEKLA Curriculum Guide was enriched to give students a broad and balanced. foundation on

Rebecca Oxford (1990) 將語言學習策略分為兩大類:直接性 學習策略 (directed 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 及間接性學 習策略 (in-directed

• To consider the purpose of the task-based approach and the inductive approach in the learning and teaching of grammar at the secondary level.. • To take part in demonstrations

Teachers can design short practice tasks to help students focus on one learning target at a time Inferencing task – to help students infer meaning while reading. Skimming tas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