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中 華 大 學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中 華 大 學"

Copied!
11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中 華 大 學 碩 士 論 文

以休閒知覺自由及人際關係探討對於網路社群使 用者主觀幸福感之影響—以 Facebook 為例

The Perceived Freedom of Leisure and

Relationship Support to Subjective Well-Being of User in the Social Networking Sites:A Case of

Facebook Study

系 所 別:資訊管理學系碩士班 學號姓名:M10010010 郭芳婷 指導教授:應鳴雄 博士

中 華 民 國 101 年 7 月

(2)

摘 要

隨著全球資訊網的發達,每天面對一大堆資訊,難免有壓力,壓力造成情緒失控 與不幸福感的產生。如何改善人們的生活,使其從事休閒活動時能提升國民的幸福 感,成為重要議題。本研究主要目的是瞭解目前台灣Facebook社群網站是否能為使用 者帶來幸福感,探討不同背景的Facebook使用者對主觀幸福感的差異情形,並探究休 閒知覺自由與人際關係對主觀幸福感的影響。

本研究之研究方法為問卷調查法,研究對象為 Facebook 社群網站使用者,共回 收 145 份有效樣本,經由過去的文獻整理設計問卷作為資料蒐集的工具,問卷內容包 含四個部份︰人際關係、休閒知覺自由、主觀幸福感及社群使用經驗。蒐集之資料以 敘述性統計、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技術分析資料。

研究結果顯示,Facebook 社群網站使用者的居住地點、曾經參加過的社群網站個 數、人際關係與休閒知覺自由對主觀幸福感皆有顯著影響,而性別、年齡、教育程度、

現任職業、網路使用時間、每間上網的平均時間並未有顯著影響。經由本研究推測,

會造成此現象可能是個人的內在能力才是決定個人感受的關鍵,而性別、年齡、教育 程度、現任職業、網路使用時間、每間上網的平均時間較屬外在表象,因此本研究建 議網站經營者,能提供容易操作的網路平台或定期舉辦活動,以增強使用者的休閒知 覺自由;若是學校輔導教師與家長,能瞭解與善用網路人際互動的優勢,透過它來改 善、增加學生的友誼支持度,將能帶給學生更多的主觀幸福感。

關鍵詞︰主觀幸福感、社群網站、人際關係、休閒知覺自由

(3)

ABSTRACT

With the advance of World Wide Web, people face a lot of information, which inevitably causing pressure. Pressure will result in people feeling out of control and happiness. How to improve people's lives to engage in leisure activities and improve people's well-being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issue.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understand whether the Facebook in Taiwan can bring happiness to users, to explore the different backgrounds of Facebook users on the differences of subjective well-being, and to understand the impact of perceived freedom and leisure and relationship to subjective well-being.

The methodology of the research is questionnaire. The subjects are Facebook social networking site users. In the study, 145 samples are collected. After reviewing the literature, the questionnaire is designed as a data collection tool. The questionnaire contains four parts ︰ relationships, leisure and perceived freedom, subjective well-being, and community experience. The analysis methods, descriptive statistics and one-way analysis of variance, are applied to the collected data.

The results shows that, Facebook social networking site users' place of residence, community experience, interpersonal skills, and perceived freedom of leisure have significant impact on subjective well-being, while sex, age, education, current occupation, internet usage, the average time between the Internet does not have a significant effect.

This study speculates individual's intrinsic ability is the key to determine personal experience, while sex, age, education, current occupation, internet usage, the average time between the Internet are external appearance. As a result, this study suggests that website operators provide easy-to-use network platform or organize activities to enhance the users' perception of leisure freedom on a regular basis. From school authorities guiding teachers and parents' perspective, the study suggests utilize internet for interpersonal interaction through which to improve and increase students' friendship support and look forward to bringing more subjective well-being.

Keywords ︰ Subjective Well-Being, Social Networking Site, Relationship, Perceived Freedom of Leisure

(4)

誌 謝

回想之前,學生我從事教育已經七年,本來對資訊網路可是一竅不通的門外漢,

在教學方面能將資訊融入教學中,為了充實自己的能力,因緣際會接觸到中華資管台 中學分班,由於資管老師們為了充實學生們的實力,努力認真教學,為了學生們犧牲 假日時間,學分班的同學們一起努力考上中華資管系;經過一年論文的扎根訓練、投 入與努力,終於在指導教授應鳴雄教授竭盡辛勞的指導與督促下完成論文研究,培養 學生擁有獨立研究的能力,在這兩年中,學生的資訊能力亦有大大的提升。

一邊工作一邊上課真的是說不出的疲倦感,自己能熬過艱辛的求學過程,這段期 間,學生要特別要感謝指導教授應鳴雄教授、研究團隊成員賀柔、佳惠、順暖、台中 學分班同學們、家人與學校同事,感謝你們的加油、打氣與相互鼓勵,兩年的相伴,

我才能在求學的道路上,一步一步踏實的走下去,要不是有這些良師益友的相助扶 持,撰寫論文的過程真的很難熬過去,由於兩年來長期睡眠不足與精神上的壓力,總 算在應鳴雄教授不厭 其煩 的督促與指 正中完成碩士的學業,學生我銘感於 心,在此 刻終於能將心中的大石頭放下,完成學業後,知曉自己原來可以承受更多的壓力,自 己能在同時間完成許多事情,為了不斷自我訓練與挑戰,唯有樂觀面對人生,才會有 更多的收穫與成長。

最後要感謝口試委員王貞淑教授及黃元巨教授,感謝您們在百忙之中抽空對本論 文細心審閱、指正與提供許多寶貴的建議,讓瑕疵處能有改善的機會,以確保本論文 之品質,使得論文能更加完整與嚴謹,謹致衷心的謝意。

(5)

目 錄

摘 要... i

ABSTRACT ... ii

誌 謝... iii

目 錄... iv

表目錄... vii

圖目錄... ix

第一章 緒論... 1

1.1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1.2 研究問題與目的... 4

1.3 研究範圍... 4

1.4 研究流程... 5

1.5 論文架構...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8

2.1 主觀幸福感... 8

2.1.1 幸福感的意涵 ... 8

2.1.2 主觀幸福感的意涵 ... 10

2.1.3 影響主觀幸福感之因素探討 ... 11

2.2 網路社群... 13

2.2.1 網路社群的意義 ... 13

2.2.2 Fackbook 網路社群 ... 14

2.2.3 社群使用經驗與幸福感的相關研究 ... 15

2.3 人際關係... 18

2.3.1 人際關係的意義 ... 18

2.3.2 自我揭露 ... 21

(6)

2.3.3 社會支持 ... 22

2.4 休閒知覺自由... 24

第三章 研究設計... 27

3.1 研究架構... 27

3.2 研究假說... 29

3.3 研究對象... 31

3.4 研究方法... 31

3.5 操作型定義... 33

3.6 問卷設計... 36

3.6.1 問卷編製 ... 37

3.6.2 效度分析 ... 43

3.6.3 施測方式 ... 44

3.7 前測... 45

第四章 資料分析與討論... 49

4.1 問卷信度分析... 49

4.2 受試者基本資料分析... 50

4.3 受試者主觀幸福感、人際關係與休閒知覺自由之現況... 53

4.3.1 主觀幸福感分析 ... 54

4.3.2 人際關係分析 ... 54

4.3.3 休閒知覺自由分析 ... 56

4.3.4 主觀幸福感問卷各層面的平均數分析 ... 57

4.4 個人背景對主觀幸福感差異之假說檢定... 58

4.4.1 Facebook 使用者的性別對於主觀幸福感差異 ... 58

4.4.2 Facebook 使用者的年齡對於主觀幸福感差異 ... 60

4.4.3 Facebook 使用者的教育程度對於主觀幸福感差異 ... 61

4.4.4 Facebook 使用者的居住地點對於主觀幸福感差異 ... 62

(7)

4.4.5 Facebook 使用者的職業對於主觀幸福感差異 ... 64

4.5 Facebook 使用者的社群使用經驗對於主觀幸福感差異之假說檢定 ... 65

4.5.1 Facebook 使用者網路使用時間對於主觀幸福感差異 ... 65

4.5.2 Facebook 使用者每天上網的平均時間對於主觀幸福感差異 ... 67

4.5.3 Facebook 使用者曾經參加過的社群網站個數對於主觀幸福感差異 ... 68

4.6 Facebook 使用者的人際關係對主觀幸福感差異之假說檢定 ... 69

4.6.1 Facebook 使用者的網路人際程度對於主觀幸福感差異 ... 70

4.6.2 Facebook 使用者的朋友互動頻率對於主觀幸福感差異 ... 71

4.6.3 Facebook 使用者的朋友親近程度對於主觀幸福感差異 ... 73

4.6.4 Facebook 使用者的友誼支持度對於主觀幸福感差異 ... 74

4.7 Facebook 使用者的休閒知覺自由對主觀幸福感差異之假說檢定 ... 76

4.7.1 Facebook 使用者的休閒勝任感對於主觀幸福感差異 ... 76

4.7.2 Facebook 使用者的休閒控制感對於主觀幸福感差異 ... 78

4.7.3 Facebook 使用者的休閒需求對於主觀幸福感差異 ... 79

4.7.4 Facebook 使用者的休閒涉入程度對於主觀幸福感差異 ... 81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84

5.1 結論... 84

5.2 建議... 87

5.3 研究限制... 88

5.4 未來研究方向... 88

參考文獻... 89

(一) 中文部份... 89

(二) 英文部份... 92

(三) 網站部份... 96

(8)

表目錄

表 2- 1 幸福感與主觀幸福感相關研究彙整表 ... 12

表 3- 1 台灣地區男女上網人數概況與本研究預計和實際回收概況表 ... 33

表 3- 2 問卷題項人際關係議題內容對照表 ... 38

表 3- 3 問卷題項休閒知覺自由內容對照表 ... 40

表 3- 4 問卷題項主觀幸福感內容對照表 ... 42

表 3- 5「人際關係問卷」前測信度分析表(N=31) ... 45

表 3- 6「休閒知覺自由問卷」前測信度分析表(N=31) ... 47

表 3- 7「主觀幸福感」前測信度分析表(N=31) ... 48

表 4- 1 正式問卷信度分析摘要表(N=145) ... 50

表 4- 2 受試者個人基本資料一覽表 ... 51

表 4- 3 主觀幸福感項目平均數分析表 ... 54

表 4- 4 人際關係項目平均數分析表 ... 55

表 4- 5 休閒知覺自由項目平均數分析表 ... 56

表 4- 6 主觀幸福感問卷各層面的平均數分析總表 ... 58

表 4- 7 性別對主觀幸福感之 t 檢定分析表 ... 59

表 4- 8 年齡對主觀幸福感之變異數分析表 ... 60

表 4- 9 教育程度對主觀幸福感之變異數分析表 ... 61

表 4- 10 居住地點對主觀幸福感之變異數分析表 ... 63

表 4- 11 居住地點對主觀幸福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表 ... 63

表 4- 12 現任職業在主觀幸福感之變異數分析表 ... 64

表 4- 13 網路使用時間在主觀幸福感之變異數分析表 ... 66

表 4- 14 每天上網的平均時間在主觀幸福感之變異數分析表 ... 67

表 4- 15 參加過的社群網站個數在主觀幸福感之變異數分析表 ... 68

表 4- 16 參加過的社群網站個數在主觀幸福感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表 ... 69

(9)

表 4- 17 網路人際程度在主觀幸福感之變異數分析表 ... 70

表 4- 18 網路人際程度在主觀幸福感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表 ... 71

表 4- 19 朋友互動頻率在主觀幸福感之變異數分析表 ... 72

表 4- 20 朋友互動頻率在主觀幸福感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表 ... 72

表 4- 21 朋友親近程度在主觀幸福感之變異數分析表 ... 73

表 4- 22 朋友親近程度在主觀幸福感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表 ... 74

表 4- 23 友誼支持度在主觀幸福感之變異數分析表 ... 75

表 4- 24 友誼支持度在主觀幸福感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表 ... 75

表 4- 25 休閒勝任感在主觀幸福感之變異數分析表 ... 77

表 4- 26 休閒勝任感在主觀幸福感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表 ... 77

表 4- 27 休閒控制感在主觀幸福感之變異數分析表 ... 78

表 4- 28 休閒控制感在主觀幸福感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表 ... 79

表 4- 29 休閒需求主觀幸福感之變異數分析表 ... 80

表 4- 30 休閒需求在主觀幸福感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表 ... 80

表 4- 31 休閒涉入程度主觀幸福感之變異數分析表 ... 81

表 4- 32 休閒涉入程度在主觀幸福感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表 ... 82

表 4- 33 本研究假設檢定之結果彙整 ... 82

(10)

圖目錄

圖 1- 1 研究流程圖 ... 6

圖 2- 1 幸福感相關名詞界定圖 ... 10

圖 2- 2 社會滲透契形模式 ... 20

圖 3- 1 研究架構 ... 28

圖 3- 2 網路問卷填答畫面 ... 44

(11)

第一章 緒論

本研究想要瞭解目前台灣Facebook社群網站是否能為使用者帶來主觀幸福感,並 探討休閒知覺自由與人際關係對主觀幸福感(Subject Well-Being)的影響。本章共分 為五節,以下依次闡述研究的背景與動機、研究問題與目的、研究範圍、研究流程以 及論文架構。

1.1 研究背景與動機

二十世紀中期開始有幸福感的研究,此研究可作為探討生活品質的指標,用以檢 視社會變遷與提升社會政策(Keyes et al.,2002),近年來,隨著正向心理學的發展,

探討美好生活(The Good Life)及幸福感(Well-Being)的研究越來越多(例如:Keyes et al.,2002; King et al.,2004 ;侯辰宜,2006);依據行政院2012年「立法院第8 屆第1會期行政院陳院長施政方針書面報告」,新內閣團隊在2013年起將公布台灣國 民幸福指數,研擬出台灣版的國民幸福指數,表示政府團隊除了拚台灣經濟的競爭 力,也要讓台灣人民有幸福感。

現今台灣年輕族群的社會文化中,由於個人主義的意識抬頭,注重個人的主觀體 會與經驗,鼓勵個人態度和內心感受的直接表達,此與主觀幸福感關係甚為緊密。主 觀幸福感是指人們對其生活質量所做的情感性和認知性的整體評價;然而,決定現代 人心靈幸福的因素,並不是豐富的物質生活,或是實際生活中發生了什麼好事,關鍵 在於個人對所發生的事情與生活的方式,在情緒上做出何種解讀,在認知上進行怎樣 的思想轉換。

主觀幸福感是情感系統重要的參照標準,它會影響個人的情緒、主觀願望和快樂 感,檢驗主觀幸福感之目的在於它的指數可以充分暸解個人的行為。主觀幸福感是衡

(12)

量個人生活質量的綜合性心理指標,主要是反映個體的社會功能與適應狀態(嚴標賓 等人,2003)。因此,在主觀幸福感已漸漸受到重視的今日,了解與提昇人們的主觀 幸福感受,使生活更有價值,遂成為一個值得探討與日益重要的心理課題(曾文志,

2006;Seligman and Csikszentmihalyi,2000)。

台灣地區因生活型態的變遷,休閒觀念歷經三階段的改變:40-50 年代流行不花 錢的休閒,一般人民有閒沒錢,大都以下棋、閒談、喝茶…等為主要休閒活動;60-70 年代經濟起飛,大家的財富增加,開始認為休閒是生活的調劑,休閒文化逐漸形成,

因此大量出現休閒廣場、休閒運動相關產品,李芳芝(1999);80-90 年代科技進步,

上網休閒成為新的休閒方式;休閒活動與人類生活環環相扣,休閒是一種學習,必需 精心設計與規劃,以提升整體的生活品質,而提昇生活品質也是人類追求幸福快樂的 要件之ㄧ。

由於科技進步、媒體與網路不斷地蓬勃的發展,從電子媒體、平面媒體到網路媒 體,每天要面對一大堆資訊,生活、工作難免會有壓力,壓力的來源層出不窮,隨著 個人生活中扮演的角色越複雜產生的壓力也越大,而太大的壓力對人們的影響,不只 限於精神和心理方面,也常常造成身體疾病的產生,引發人們的焦慮和沮喪等等負面 的情緒,造成情緒失控與不幸福感的產生。人們生存的目的是為使生命更加完整幸 福,如何追求個人的主觀幸福,提升生活品質,改善人們的生活,提升工作效率、兼 顧生活品質與提升國民的幸福指數,成為重要的議題。

針對過去幸福感或主觀幸福感的相關研究,多數的研究皆會探討背景因素、家庭 因素、人格特質等相關因素對幸福感的影響;近年來,因為社群網路的發達與休閒活 動類型的改變,社群網站與我們的生活已密不可分,每日固定上網使用社群網站成為 許多人的休閒活動類型之ㄧ,人與人之間的聯繫只要靠著 Internet 的網路便能將遠端 的親朋好友聯繫上,Facebook、Twitter 與 Plurk 更助長了這一股潮流,目前上網休閒 已成為現代人生活中的重要活動之一,網路讓人與人之間的聯繫更方便,根據 2011

(13)

年 1 月臺灣寬頻網路使用調查報告,在臺灣地區 12 歲以上且曾經有上網之受訪者中,

有使用過網路社群服務(Facebook、Plurk、Blog、微網誌等)之比例為 56.30%;沒 有使用過之比例為 43.70%,其中網路使用者為高學歷且年輕者有將近 90%會使用網 路社群,網路社群幾乎已成為高學歷且年輕者的休閒娛樂活動之ㄧ,成為使用者在社 交上不可缺少的社交管道。

另外,根據創市際 ARO 在 2012 年 1 月的社群網站調查,結果發現台灣網友平均 使用時間最長的網站為 Facebook,台灣網友主要將社群網站作為交友、娛樂用途,有 47.9%的網友透過社群網站來找尋或維繫舊朋友關係,其次 45.6%的網友則是將社群 網站作為娛樂管道之一和 39.1%的網友在社群網站上玩遊戲,利用社群網站與朋友、

同事交流更已成為日常的活動,若能妥善經營人際關係網路,網路的社交行為也可能 為生活帶來樂趣和幸福。

而且柯秀佳與陳村亙(2008)影響部落客知識分享行為的因素與主觀幸福感探討 研究中,只有對部落格的使用數量作調查,並未將部落格的使用數量對主觀幸福感的 差異做探討分析。蔡維華(2010)淡水地區大學生網路使用行為與主觀幸福感之相關 研究中指出,網路使用行為對主觀幸福感會有顯著差異,過去研究較少探討社群使用 經驗是否會對幸福感有何影響;故本研究將曾經使用過的社群網站個數與網路使用行 為合併為社群使用經驗之變項預計將納入研究之中。

Csikszentmihalyi and Wong(1991)指出具有幸福感的人具有喜歡參與活動、善 於社交、人際關係良好、喜愛從事自己的活動、善於控制自己的活動類型…等特徵,

因此友誼與休閒活動將會讓人變得更活躍、精力更充沛、做事更投入。林三衛(1996)

認為經常從事友誼性之社會活動,對主觀幸福感之評價有正面的影響,主要是活動參 與使人感受到對於生活環境之掌握,除透過活動建立人際關係外,並可紓解個人生活 壓力。

(14)

范靖惠(1997)則認為休閒知覺自由是個人參與休閒活動的勝任感與控制感,也 是個人獨立參與休閒活動的兩個關鍵因素,亦是人類生活品質的基本指標,當個人生 活失去控制,就會產生無助感、憂鬱感,進而失去生命的目的和生活意志。休閒是影 響生活品質的重要因素之一,愉悅的休閒經驗,可以提昇幸福感及增進自我價值。

綜合上述的說明,本研究想要探討 Facebook 社群網站使用者的休閒知覺自由與 人際關係對主觀幸福感的影響。

1.2 研究問題與目的

根據研究背景與動機的說明,本研究主要探討Facebook社群網站使用者的個人背 景對主觀幸福感是否存在顯著影響?Facebook社群網站使用者的社群使用經驗對主 觀幸福感是否存在顯著影響?另外值得探討的是,Facebook社群網站使用者主觀幸福 感的感受是否會因人際關係程度的高低與休閒知覺自由的高低而存在顯著影響?

基於前述問題,本研究的研究目的如下:

(一) 瞭解Facebook社群網站使用者的主觀幸福感、人際關係與休閒知覺自由之現況。

(二) 探討Facebook社群網站使用者的個人背景變項、社群使用經驗、人際關係與休閒 知覺自由分別對主觀幸福感的影響。

(三) 本研究嘗試藉由Facebook社群網站使用者的主觀幸福感之探討,對於分析結果的 發現,希冀能夠將此研究結果提供給社群網站設計者與學校輔導單位作為參考,

以助於改善使用者與學生的主觀幸福感,為社群使用者與教育界帶來些許的貢 獻。

1.3 研究範圍

本研究所探討的重點為台灣地區 Facebook 社群網站使用者整體的主觀幸福感,

探討 Facebook 社群網站使用者的個人背景對於主觀幸福感影響情況,並探究 Facebook

(15)

社群網站使用者的社群使用經驗、人際關係與休閒覺知自由對於主觀幸福感所產生的 影響。因此,本研究抽樣的樣本限定為台灣地區 Facebook 社群網站使用者為主觀幸 福感的調查對象,對於未使用 Facebook 社群網站者,與曾經使用過,但填答問卷當 時未繼續使用之使用者,皆不在本研究的範圍之內,為了整個研究的時效性與方便 性,本研究採非隨機抽樣﹙Non-Probability Sampling﹚中的便利抽樣﹙Convenience Sample﹚作為本研究的抽樣方法,估計至少需要回收 140 份以上的有效樣本進行資料 的分析。

1.4 研究流程

本研究之研究步驟共分為八個階段,敘述如下:

(一) 確定研究主題:依據研究動機及問題來確定主題。

(二) 文獻探討與資料蒐集:本研究將針對主觀幸福感、網路社群、人際關係與休閒知 覺自由來進行探討研究。

(三) 建立研究架構與假說:根據文獻的蒐集與整理,建立本研究架構、研究變數與研 究假說。

(四) 蒐集編製研究工具:依據研究架構與文獻資料進行問卷設計,並實施問卷前測與 修改。

(五) 抽樣調查:進行正式問卷的發放與回收作業。

(六) 問卷資料分析:持續追蹤回收問卷,並進行敘述統計分析。

(七) 驗證本研究假設:針對問卷資料進行統計分析,以驗證本研究提出的假設,並進 行討論。

(八) 結論與建議:依據資料分析的結果,按照研究模型之各個構面,進行結果的論述,

提出結論與建議並撰寫研究報告。

(16)

圖 1- 1 研究流程圖 文獻探討與資料蒐集

建立研究架構與假說

蒐集編製研究工具

結論與建議 抽樣調查

問卷資料分析

驗證本研究假設 確定研究主題

(17)

1.5 論文架構

本論文架構共分為五個章節,分述如下。

(一) 緒論:此章描述研究背景與動機、研究問題與目的、研究範圍、研究流程和論文 架構。

(二) 文獻探討:此章針對研究的主題,蒐集整理相關文獻加以深入探討,內容包括主 觀幸福感、網路社群、人際關係與休閒知覺自由等研究文獻整理,並綜合各相關 文獻作為本研究之理論基礎。

(三) 研究設計:此章描述本研究整體研究設計的過程,包括研究架構、研究假說、研 究對象、研究方法、操作型定義、問卷設計與前測。

(四) 資料分析與討論:此章針對回收的樣本資料以 SPSS17 軟體進行分析與討論,包 括信度分析、敘述性資料統計、t 檢定以及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與假設檢定結果。

(五) 結論與建議:此章針對研究的結果做出結論並說明研究之貢獻,以及提出對未來 在主觀幸福感相關議題研究上的建議。

(1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從幸福感理論發展的脈絡當中,探討幸福感與主觀幸福感的意涵、以個人背 景變項對幸福感與主觀幸福感的相關研究,最後探討網路社群的意義、Facebook社群 網路、社群使用經驗與幸福感相關研究、人際關係的意義、自我揭露、社會支持及休 閒知覺自由的相關理論及研究,作為本研究之理論基礎。

2.1 主觀幸福感

本節探討主觀幸福感的意涵、重要性與相關議題,及探討主觀幸福感的意涵與影 響主觀幸福感之因素探討。

2.1.1 幸福感的意涵

由於科技進步、網路蓬勃發展與經濟快速成長,大多數人隨著生活中扮演的角色 越多、生活越繁忙、工作壓力變大,心情常是不快樂、不幸福感的,而目前國內學生 族群的心理與生理也是急遽的變化中,這一代年輕族群的成長問題愈來愈具震撼力,

而學生的情緒與行為失控,更是衍生了諸多失衡的現象,導致社會問題層出不窮(曾 文志,2007)。依據行政院2012年「立法院第8屆第1會期行政院陳院長施政方針書面 報告」,新內閣團隊在2013年起將公布台灣國民幸福指數,研擬出台灣版的國民幸福 指數,表示政府團隊除了拚台灣經濟的競爭力,也要讓台灣人民有幸福感,顯示台灣 對國民生活品質的重視更甚以往;而了解現代人的生活感受,思考如何增進與追求國 民的幸福,改善人們的生活環境,以提升工作效率、兼顧生活品質與提升國民的幸福 指數,成為重要的議題。而Keyes et al.(2002)亦指出幸福感的研究可作為探討生活 品質的指標,亦可用以檢視社會變遷與提升社會政策。

(19)

由於物質生活富裕,人們開始追尋、滿足心理上的需求,因而在二十世紀中期開 始有幸福感的研究,呂敏昌(1993)認為幸福是人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原動力,幸福 感在生活品質中扮演著重要角色;Ryan and Deci(2000)主張幸福感就是體驗最佳機 能與經驗,幸福感也是構成美好生活的要素,它包含了快樂與意義兩個重要的內涵,

而Pavot and Diener(1993)指出構成個人美好的生活或許有很多要素(例如快樂、生 活意義、健康、成功的人際關係…等),然而,每個人對美好生活要素的要求各有不 同的標準。Jorgensen and Nafstad(2004)則認為美好生活的輪廓,具有一種從簡單到 複雜的發展特性,也是達到最佳機能的發展,可分成四種層次,包括愉快的生活(The Pleasant Life)、美好的生活、有意義的生活(The Meaningful Life)以及全人的生活

(The Full Life)。

Lu and Shin(1997)提到幸福感的相似詞相當多,如幸福感、快樂(Happiness)、

主觀幸福、心理幸福感(Psychological Well-Being)、生活滿意(Life Satisfaction) 、 心理健康(Mental Health)、士氣(Morale)、心情(Mood)、正向情感(Positive Affect)…

等眾多詞彙表達之,而一般人常以快樂一詞來代表幸福感。郭俊賢(1994)認為快樂 與幸福兩者的相同處皆為正向情緒,差異處在於快樂是一種感性、興奮、短暫的情感,

幸福則是一種理性、寧靜、長期的情感。而Wilson(1967)指出「主觀幸福感」的義 涵,認為幸福感與快樂意義相似但不相同,快樂僅是主觀幸福感的內涵之一。由謝明 華(2003)提出的幸福感相關名詞界定可知,就範圍而言,幸福感範圍最廣,其次為 主觀幸福感,最小範圍則是快樂。就研究發展而言,快樂最早,其次是主觀幸觀感,

再其次則為幸福感。綜上所述,茲將快樂、主觀幸福感、幸福感間之關係,以圖2-1 說明如下:

(20)

圖 2- 1幸福感相關名詞界定圖

資料來源:謝明華(2003)

2.1.2 主觀幸福感的意涵

主觀幸福感是指人們對其生活質量所做的情感性和認知性的整體評價,較注重個 人的主觀體會與經驗,鼓勵個人態度和內心感受的直接表達。Diener(2000)指出一 個人認為自己生活過得很好,就是構成美好生活的要素,這種以主觀的反應評價來界 定美好生活的取向,被稱為主觀幸福感,它可以包括生活滿意度和情感體驗兩個基本 成分,其生活滿意度是個體以認知的方式對整體生活和各領域生活的滿意評價,以生 活滿意度來反映幸福的程度,而情感體驗即是正、負向的情感反應。

另外,Diener et al.(2009)認為主觀幸福感的概念包含愉悅情感的體驗、較低的 負向情緒、以及高度的生活滿意度。而當個體體驗到大量愉快情緒、較少不愉快或痛 苦情緒,並且滿意自己的生活,即可說是具有主觀幸福感(曾文志,2007)。然而邢 占軍(2005)對主觀幸福感的研究,分別從個體對其生活狀況的滿意程度與情緒上的 評估兩部分著手,並且認為幸福的人需擁有心理的健康,而此健康即是內心的情感表 達與反映。

主觀幸福感研究指出一個人喜歡自己的生活是美好生活的必要條件之一,並探討 個人如何評價自己的生活(Diener et al.,2009),它可被視為重要的社會指標,當物

幸福感 主觀幸福感

快樂

箭頭方向意指:幸福感之範 圍由內至外擴張;最外圍 者,範圍最大,而三者之發 展順序,亦由內而外發展。

(21)

質生活與衛生水準超越基本生存條件,允許人們去追求美好的生活時,人們對生活品 質的關切甚於經濟繁榮(Diener,2000;Morrison et al.,2010)。

此方面的研究顯示出現今社會對個體的價值越來越重視與關心。決定現代人心靈 主觀幸福感的因素,並不是豐富的物質生活,或是實際生活中發生了什麼好事,關鍵 在於個人對所發生的事情與生活的方式,在情緒上做出何種解讀,在認知上進行怎樣 的思想轉換。然而,主觀幸福感是情感系統重要的參照標準,它會影響個人的情緒、

主觀願望和快樂感,檢驗主觀幸福感之目的在於它的指數可以充分暸解個人的行為。

主觀幸福感是衡量個人生活質量的綜合性心理指標,主要是反映個體的社會功能與適 應狀態(嚴標賓等人,2003)。因此,在主觀幸福感已漸漸受到重視的今日,了解與 提昇人們的主觀幸福感受,使生活更有價值,遂成為一個值得探討與日益重要的心理 課題(曾文志,2006;Seligman and Csikszentmihalyi,2000)。

2.1.3 影響主觀幸福感之因素探討

幸福感之相關研究隨著物質生活的富裕,人們越來越重視心靈與精神上的富足,

許多學者研究幸福感與主觀幸福感的議題之影響因素,希望藉由這些研究,讓大眾能 在現今壓力過大的資訊社會中更了解主觀幸福感之於人類的重要。本研究整理國內幸 福感與主觀幸福感的相關研究,並針對與本研究主觀幸福感較為密切關聯之相關內 容,探討影響Facebook使用者主觀幸福感的可能因素,整理資料如表2-1。

依據表2-1整理之文獻資料,本研究個人背景試著從性別、年齡、教育程度、現 任職業與居住地點等部份來探討影響主觀幸福感之因素,並將人際關係與休閒知覺自 由兩個變項納入研究架構中。

(22)

表 2- 1 幸福感與主觀幸福感相關研究彙整表

自變項

依變項 性 別

年 齡

教 育 程 度

現 任 職 業

居 住 地 點

網 路 使 用 為

人 際 關 係

友 朋 關 懷

人 際 互 動

自 我 揭 露

社 會 支 持

休 閒 知 覺 自 由

休 閒 參 與

休 閒 滿 意

研究者

幸福感

○ ○ ○ ○ ○ 劉敏珍 (2000)

 ○ ○ ○ 巫雅菁 (2001)

 ○ 李素菁 (2002)

陳嬿竹 (2002)

 ○  湯慧娟、宋一夫 (2005)

○ ○ 陳清美 (2006)

○ ○ 林百也、李貞、黃長發 (2008)

 ○ ○ ○ ○ ○ 朱妙芳 (2009)

○ ○ ○ 李君如、陳凱文 (2010)

○ ○  ○ 劉秀枝 (2011)

主觀 幸福感

陳鈺萍 (2004)

柯秀佳、陳村亙 (2008)

○ ○ ○ 陳玥泠 (2009)

廖英瓔 (2009)

蔡雅婷 (2009)

蔡維華 (2010)

王耀進 (2011) 註:代表自變項與依變項有顯著差異,代表自變項與依變項無顯著差異。

資料來源:本研究自行整理

針對過去幸福感與主觀幸福感的相關研究,多數的研究皆會探討背景因素、家庭 因素、人格特質、人際關係、休閒活動等相關因素對幸福感或主觀幸福感的影響,近 年來,因為社群網路的發達與休閒活動類型的改變,而過去的研究較少探討社群使用 經驗是否會對幸福感有何影響,根據柯秀佳與陳村亙(2008)影響部落客知識分享行 為的因素與主觀幸福感探討研究中,只有對部落格的使用數量作調查,並未將部落格

(23)

的使用數量對主觀幸福感的差異做探討分析;蔡維華(2010)淡水地區大學生網路使 用行為與主觀幸福感之相關研究中指出,網路使用行為對主觀幸福感會有顯著差異。

故本研究將曾經使用過的社群網站個數與網路使用行為合併為社群使用經驗之變項 納入研究架構中。

2.2 網路社群

本節探討網路社群的意義、Facebook網路社群,及社群網路使用經驗與幸福感的 相關研究。

2.2.1 網路社群的意義

最早的虛擬社群出現在1980年代的早期,由美國一個電腦網路中心USENET首 辦,主要是提供學術使用,到了1990年代中期,全球網際網路興起後,隨著技術的成 熟與科技的發達,讓網際網路使用者都能在同一個網站上,針對有相同興趣的主題與 活動發表個人意見,相互交流,建立線上社群,稱為網路社群,網路社群具有自由、

開放與隱匿的特性,網路社群也稱為虛擬社群。

到目前為止,網路社群尚未有統一標準的定義,在傳統的社交網絡理論中,Garton (1996) 認為社交網絡是人與組織的社會實體,由許多有意義的關係連結而成,傳統上 社交網絡著重在面對面的實體關係。Boyd and Ellison(2007)的研究顯示社交網站是 一種個人跟網路中社群成員聯繫、分享個人檔案的網絡網站,而其他社群成員可以查 看與瀏覽他們名單中的聯繫者。Wasko and Faraj(2000)的研究發現到使用者加入社 群的動機,乃是基於共同興趣、互惠性、以及學習利社會行為,進而發展形成「虛擬 社群」。Kannan et al.(2001)由一群網際網路使用者因相同興趣或情感而聚集在一 起,一起參與網際網路上討論區的討論,於聊天室中與其他人互動,並且交換資訊所

(24)

產生之人際關係。 Scoble and Israel(2006)認為社群網絡是建立在共同的議題上,

例如:政治議題,是一群有共同興趣的使用者,此平台可以提供線上和線下的友誼聯 繫,而且使用者可以評論彼此發表的內容。蔡順慈與林雨慧(2009)認為社交網絡讓 使用者在社交網站上根據不同的理念、主題、興趣形成各自獨特的群體,彼此可方便 藉此進行聯絡、溝通與分享。

總而言之,網路社群主要是提供一個虛擬空間,讓一群有共同興趣的使用者群聚 在一起,針對共同的議題發表言論並產生互動,以利情感維繫,並且分享資訊,對使 用者來說,網路社群是一個提供免費虛擬的交流空間,讓有相同需求的人可以隨時隨 地討論各自有興趣的議題,擁有自由的資訊空間。

2.2.2 Fackbook 網路社群

Facebook由哈佛大學的學生Mark Zuckerberg於2004年建立,至2006年9月後開放 給全球用戶使用,只要輸入有效電子郵件地址即可加入Facebook。2008年Facebook中 文化後,加入互動式社群遊戲,因此吸引許多網友的注意,依據Facebook的統計網站 checkFacebook.com上2011年5月21日的統計結果顯示,台灣的使用人數約945萬人,大 約占全球使用人數的1.41%,而年齡分佈最高為25-34歲,占了37.8%,其次為18-24歲,

占了29.3%,在性別上,台灣男生、女生使用Facebook的人口較無差異,男生為51%,

女生為49%。而Facebook社群網站具有休閒娛樂的特性,有各式各樣的應用程式與不 同類型的遊戲,例如:塗鴉牆、心理測驗、不同類型小遊戲、提供無限制照片上傳空 間、Blog、影音上傳空間、Plurk串連、社團粉絲等功能。根據BloggerAds調查,約三 成左右(31.3%)的部落客將Facebook當作生活中的休閒娛樂。

Matthew(2004)認為虛擬社交網絡服務平台上人與人相互連結的方式有兩種,

一種為隨機連結方式︰以個人為中心任意連結到其他節點,另一為非隨機的連結方 式︰透過朋友的朋友連結到其他節點。而Facebook的交友方式則包含這兩類的連結方 式,分成以下三種:

(25)

(一) 搜尋(Search):以使用者帳號或真實姓名直接搜尋,可以找到原本就認識的朋 友,例如學校同學、公司同事、家人親戚。

(二) 推薦(Suggestion):Facebook 系統自動推薦朋友的朋友,擁有共同朋友數愈多,

被推薦的機率愈大,彼此互相成為朋友的機率也愈大。

(三) 隨機(Random):依個人的交友偏好,共同的學校、生活在相同地區、使用相 同的社群遊戲等特徵為交友的考量因素。

Pempek et al.(2009)表示 Facebook 有助於使用者在社會方面的連結,對使用者 而言可以將社群網路上的人際關係延伸至線下現實生活中,Facebook 對相同地區、相 同工作團體的社群具有連結性,進而擴張社交人際網絡圈。而 Facebook 能成為社交 網路服務平台的龍頭,有著與一般社交網站不同的地方,它建立於真實個人資訊的特 色,可以從現有的朋友群中,找出更多相關聯的人,更可以找到失去聯絡的朋友,朋 友名單中即使有不熟悉的人,也可以此保持聯絡,不一定要直接寒暄,它是讓真實的 人際關係延展到網路上,受到朋友、同事和社會網絡之間人際交流的拉攏,使用者可 以自由在社群網站中建築自己的社交天堂,形成人際關係的網路,透過社交行為更能 升級和進行的遊戲所帶來之樂趣和期待。

2.2.3 社群使用經驗與幸福感的相關研究

由於社群網路的興起與發達、休閒活動類型的改變,網際網路已深入大眾的日常 生活中,網際網路除了帶來生活中的許多便利,亦帶來一些社會問題與負向的身心影 響,例如人際疏離、網路的成隱、網路犯罪、憂鬱感、寂寞感等,過去的研究較多針 對網路使用行為與使用者的負向行為之相關研究;而近年來,由於正向心理學的蓬勃 發展,心理學學者資與資訊管理領域已開始透過正向觀點,來探討個人的幸福感,期 待網際網路能為使用者帶來正向的影響與幫助。

(26)

依據McKenna et al.(2002)認為網際網路能使個體擁有更緊密、穩固的友誼;

Amichai(2007)提出網際網路的使用能提升人際關係的脈絡,透過良好的互動過程,

以增強正向的感受,亦能改善個人的生活品質,以及對自我的滿意度;上述兩位學者 支持網際網路可以為使用者帶來正向的幫助。而蔡維華(2010)淡水地區大學生網路 使用行為與主觀幸福感之相關研究中指出,網路使用行為對主觀幸福感會有顯著差 異,此篇研究趨向於探討網路使用行為對網路使用者的正向影響。所以本研究根據近 幾年的研究趨勢欲探討網路使用行為對主觀幸福感的影響,其網路使用行為即是指網 路使用者在使用網路時,與其他網路使用者的互動行為。本研究針對網路使用行為與 社群網站使用個數的相關研究做整理,整理資料如下所述:

(一) 在上網平均使用的時間方面:根據Howard et al.(2001)發表一篇全國性的網際 網路使用研究之調查報告,該研究針對美國成年者的網路使用行為做調查,調查 時間為2000年3月到8月,該研究指出「接觸網路時間長短」及「居家上網頻率」

兩個變數比一般的人口統計變數(如性別、年齡、教育程度等)更有預測力。而 陳冠名(2004)針對網路使用行為與網路沈迷進行研究,發現就學階段越高者其 網路使用的時間及網路沈迷有越嚴重之傾向。許明遠(2005)針對臺北市兩所國 小高年級學童進行網路使用行為與自我概念、人際關係之研究,其中 38.9﹪學 童每次上網時間在1小時以內,每週的上網次數有38﹪學童是2至3次,接觸網路 時間以4年以上的學童最多,且國小學童自我概念、人際關係會因網路使用時數 之高低而有所差異。教育部2010年「國民中小、高中(職)及大專校院學生安全上 網與資訊素養現況調查計畫」報告,國小學生每週上網約16小時,高中學生每週 上網約 22 小時,寒暑假期間每週上網高達約42小時,而隨著寬頻網路的普遍,

學生使用網路的時間日益增長。

(二) 在上網使用年資方面:根據郭正瑩(2008)針對台北縣市4所大學進行調查,發 現全體大學生網路使用情形為大學生網路年資平均為8年,平均每週上網時數為 23小時,即時通使用年資平均為5.5年,平均每週使用即時通訊軟體8.7小時,其

(27)

中有網路交友經驗者的寂寞感,較無網路交友經驗者高,男性大學生的網路自我 揭露與寂寞感較女性大學生高,而網路社會支持較較女性大學生低。而李芝熒 (2008)「人際關係及個人特質與國中生網路使用行為之關聯性研究」研究中調查 國中生網路使用行為包含網路使用年資,結果顯示親子關係對國中生網路使用行 為具有顯著的影響,並對國中男、女生有顯著的負向效應;而同儕關係僅對國中 女生網路使用行為有顯著的正向影響;外控人格對國中男、女生網路使用行為之 因素也有所差異。

(三) 在社群網站使用個數方面:過去研究較少探討曾經參與的社群網站使用個數是否 會對幸福感有何影響,本研究參考柯秀佳與陳村亙(2008)影響部落客知識分享 行為的因素與主觀幸福感探討研究,結果顯示信任、報酬期望、知識分享自我效 能對知識分享行為有正向影響,而知識分享行為正向影響部落客的正向情感、自 尊、以及人際關係,且正向情感、自尊、以及人際關係對部落客的主觀幸福感有 正向影響;研究中有對部落格的使用數量作調查,但並未將部落格使用數量對主 觀幸福感的差異做分析探討。

綜合上述的調查報告及研究結果歸納整理,過去研究曾經將就學階段、自我概 念、人際關係、個人特質與網路使用行為等變數放入研究當中,研究發現就學階段、

自我概念、人際關係、個人特質對網路使用行為是有顯著差異,因此本研究要探討網 路社群所帶來的主觀幸福感,本研究猜測網路使用行為或許會對主觀幸福感造成顯著 差異,故本研究將網路使用行為與曾經參與的社群網站使用個數合併為社群使用經驗 納入研究之中,其社群使用經驗包括網路使用時間、每天上網的時間平均大約多久、

個人曾經參加過的社群網站個數。

(28)

2.3 人際關係

本節探討人際關係的意義、重要性與相關議題,及探討分析影響人際關係發展的 相關因素。

2.3.1 人際關係的意義

關於人際關係(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的定義,根據不同學者有許多不同的 定義,列舉如下︰維基百科定義所謂的人際關係是指社會人群中因交往而構成的相互 依存和相互聯係的社會關係,又稱為社交,也被稱為「人際交往」,包括朋友關係、

同學關係、師生關係、僱傭關係、同事關係...等。Argyle(1996) 認為人際關係是指 人與人之間在某一段時間裡,經常保持接觸、交流的過程,藉由思想、情感的相互交 流,而產生的互動關係。

蔡培村(2000)認為人際關係即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人,將其思想、情感透過各 種語言或非語言的行為方式加以知覺、評鑑、反應,彼此產生交互作用、相互影響的 歷程。而Heiman(2000)提出有意義的人際關係建立在彼此情感上的互動,透露自己 的想法、隱私、誠實、敞開心胸和親密感情的行為。

綜合上述所知,人際關係是社會人群在互動時透過語言、肢體與文字,傳達、交 流、透露彼此的想法、情感與秘密,產生相互的影響、取得彼此的信任,進而形成的 社會關係。

眾多的心理研究顯示,人際關係對人類生活、心靈的影響有著不可輕忽的地位。

Schutz(1966)提出人際關係三向度理論,亦稱人際需求論,主張人際關係的開始、

建立與維持,最主要是建立在個人的需求基礎上,依雙方的人際需求相互配合的程度 而定。基本的人際需求包括:

(29)

(一) 情感需求(Affection Need)︰反映一個人表達與接受情感的慾望,亦指人與人之 間的親密感,強調不同程度的喜愛與討厭的情緒。情感需求太少或過多者,對於 被人喜愛與討厭存有強烈的焦慮感;情感需求太少者,避諱談到自己的內心與感 情之事,容易有逃離人群的傾向;情感需求過多者,需藉由他人的愛,以安定內 心的不穩的情感;情感需求中庸者,才能在情感的接受與拒絕的抉擇中做最佳的 調整,以達成融洽的人際關係。

(二) 歸屬需求(Inclusion Need)︰希望能被他人團體所接納的慾望,歸屬是覺得自己 有重性、有價值性、有人愛與被關愛的一種感覺。個人如能歸屬於團體中,就會 有安全感與幸福感。歸屬需求太少者,容易傾向於害羞、內向和怯懦,較與人保 持距離,不善社交;歸屬需求太多者,容易過分尋求他人的接納,依賴性較重;

歸屬需求中庸者,較能悠閒自在的處於人群間。

(三) 控制需求(Control Need)︰希望能對周遭人事影響的慾望,控制是指個人在權 力、人際關係間所作操縱、掌握、決定的過程。控制需求是從想操縱他人到被他 人操縱之間的一種連續性需求,控制的需求高低,在人際互動的過程中扮演著主 導的角色。控制需求高者,競爭性強,容易給人壓力;低控制需求者,易於服從 權威,無法擔負責任;控制需求中庸者,說話、做事皆能合乎分寸,適當調整自 己的角色。

由上可知,人際需求理論清楚解釋人與人之間互動過程與互動關係的需求,因 此,人際關係間的許多行為模式、心理感受皆能清楚被詮釋。

林聯章(2002)認為人際關係在基本社會需求中佔有重要的地位,良好的人際關 係是安撫人們心裡最基本的要素,它可以幫助人減少孤獨感,獲得別人的認同,增加 自信心,並協助人們的成長與發展,所以人際關係的重要性可以分為下列三點:

(一) 群性的發展:人類基本上是群性的社會,離群索居的生活方式較難以在現代社會 中存活。人一出生就與家庭、學校、社會產生密切的結合,如何與人互動是一門 重要的任務,我們的國民教育在培養德、智、體、群四育均衡發展的人生,如何 融入社會,與人產生良好的關係,成為一生成敗的重要關鍵。

(30)

(二) 工作的助益:從生涯發展的觀點,一個人在職場中有兩種能力,其中一種是專業 能力(Professional Skill),另一種是社會能力(Social Skill)。一個人在工作中,

當社會能力不佳,與人接觸能力不佳,較不易有工作的升遷機會。

(三) 身心健康的指標:人際關係是心理健康的指標,可用以自我檢定社會心理是否健 康,一個心理健康的人是喜歡自己、接受自己、悅納自己與自我瞭解;同時,也 是喜歡別人、接受別人、悅納別人,也就是能關心自己,也關心別人。

所以,人際關係在人類社會中存有重要且不可動搖的地位,擁有良好的人際關 係,對社會發展、工作與身心健康皆有一定程度的助益。

社會交換論中,關係的深淺與雙方互動時所付出的成本與獲得的酬賞而決定,而 酬賞包括聲望、喜愛、協助、贊同…等,成本包括時間、金錢、精力與情緒上的挫折 諸如此類,兩人關係形成的過程中,會依據報酬與代價的多寡,影響自我揭露的程度,

付出越多,酬賞也越多,兩人對彼此的關係感到滿意,進而增加雙方的親密度,則雙 方自我揭露的程度亦會加深。由此可知,在人際溝通的過程中,若想要建立一種有意 義的人際關係,是需要透過自我揭露與回饋來達成的,所以自我揭露為人際溝通的重 要技巧之ㄧ(Hargie,2006)。

社會滲透理論將人際互動分成四個階段,分別為陌生人、熟人、朋友與密友四個 階段,如圖 2-2 社會滲透契形模式。

圖 2- 2 社會滲透契形模式

資料來源:李美枝(1995),社會心理學

(31)

由上圖 2-2 可知,人際關係的互動知曉,兩人關係隨著自我揭露的話題愈深入個 人內心世界,則兩人之間的親密度亦隨之加深,對於剛認識的陌生人,所聊的話題較 屬於表面特質的部分;當兩人關係逐漸熟悉變成熟人,彼此間聊的話題會出現較多知 覺與期望的部分;若是兩人關係再進一步加深,則會升級成為朋友,其所聊的話題會 再加深、加廣涉及到需求、價值與感覺的部分;最後當兩人關係進階發展成為密友階 段,其所聊的話題較屬於自我概念與內心世界的揭露(李美枝,1995)。

吳姝蒨(1996)認為人們之間的互動大部份會想要達到親密性,雙方會想要從對 方的非語言的行為來感受吸引力。而人際關係的發展與自我揭露(Self-Disclosure)、

社會支持(Social Support)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此二者決定個體是否能從人際關係 中獲得滿足。

2.3.2 自我揭露

廣義來說,自我揭露指的是一種溝通的過程,將自己內心的感受、訊息與他人分 享。Chickering and Reisser(1993)認為自我揭露是指個人以語文方式向他人透露有 關自己的訊息(包括想法.情感.或經驗),自我營造的開放性氛圍可以導致更多的坦 白、更好的溝通與更多的信任。而大多數的自我揭露內容包括嗜好、興趣、工作、態 度、選擇、個性或身體狀況等各方面的訊息(Jourard,1971)。Higashinaka et al.(2008)

認為自我揭露是向他人誠實透露有關自己的資訊,包括自身的感受、想法、經驗等,

使他人能夠更認識自己。

Coupland et al.(1988)認為自我揭露能增進人際關係的親密性,而互動的夥伴會 協調出彼此間應該談論的話題,進而發展出成功的人際關係。Chickering and Reisser

(1993)認為在建立雙方關係親密性方面,適時的自我揭露對發展親密的人際關係扮 演關鍵的角色,而自主性能夠維持自身與他人的完整性,避免過度依賴或支配。

(32)

自我揭露分為描述性的揭露(Descriptive Disclosure)與評估性的揭露(Evaluative Disclosure)。描述性的揭露是指向他人透露自己的職業、地址、電話…等事實性的資 料;而評估性的揭露則是指向他人透露自己對人事物喜好方面的意見與感受。當雙方 關係愈親密、友誼愈深厚時,則評估性的揭露愈多,對於個人的喜好與個人價值觀的 分享會讓彼此的接觸愈深,因為關係的深入,雙方表達負面訊息的機率可亦會增加,

若雙方能互相接受、包容,並以正向觀點看待此負面訊息,且雙方皆願意再透過澄清 與自我揭露,如此繼續溝通下去,則相信雙方的親密關係的建立會是穩固而長久。

Teri and Connie(2002)認為人在自我揭露的過程中會得到情感宣洩、自我澄清、

關係發展、社會認可、社會控制等五個益處,其五個益處敘述如下:

(一) 情感宣洩:主要是表達個人內心的情緒與感受,適時的宣洩心中的情緒,包括正 向的感受(快樂)和負向的感受(痛苦),以抒發情緒為目的。

(二) 自我澄清:適當的自我揭露可以讓他人瞭解自己的內心世界與想法,避免彼此間 誤會與衝突的產生,助於自我的想法澄清,並透過他人的回饋,讓自己獲得不同 的觀點,幫助自我認識與瞭解。

(三) 關係發展:自我揭露可以讓雙方透過想法、觀念和價值的傳遞與交換,取得雙方 彼此間的信任,讓關係發展更為親密。

(四) 社會認可:透過他人的協助、回饋與肯定,作為修正自己原先問題、想法與態度 的依據,以達問題獲得解決與提高自己被社會接受的程度,以符合社會觀點。

(五) 社會控制:選擇性的揭露自己,選定某種形象展現自己並表達,刻意強調自己的 優點,主要是為了取得社會的認同或達成某種目的。

2.3.3 社會支持

Thoits(1982)認為個人的基本社會支持是經與別人互動達到滿足,基本的社會 支持包括情感、自尊、歸屬及安全感,而這些需求可藉由工具支持或情感支持來達成。

(33)

Leavy(1983)認為情緒性支持,包括了關心、信任和同理心,而訊息性支持則是給 予某些訊息或教導某項技能來幫助他人用以解決問題,認知性支持則是幫助個人評估 表現的訊息,兩者應該加以區分;而Wills(1985)則將訊息性支持及認知性支持兩個 向度合併,視為一種給予訊息、建議、或指導的支持。

Jacobson(1986)認為社會支持具有物質、情緒、尊重、訊息、友伴等主要功能,

關於社會支持的主要功能:

(一) 物質的:工具性支持、幫助。

(二) 情緒的:情感支持、關心、表達。

(三) 尊重的:肯定、價值觀的支持、了解。

(四) 訊息的:建議、認知支持、指導。

(五) 友伴的:正向性的社會互動。

其中,工具性支持是最直接、容易獲得的資源,提供服務或物質幫助他人解決實 際問題,因此有些學者針對社會支持與心理健康的議題進行研究(Uchino,2009)。

Cohen and Syme(1985)認為社會支持是一項來自他人所提供的資源,以滿足個 人需求的一種支持性的力量,此資源對個人健康狀況具有正向或負向的效果。而 Rietschlin(1998)提出社會支持是一種來自他人的訊息,讓人覺得自己被愛、被關心、

被尊重與團體成員中的一份子,可來自父母、配偶、親戚好朋友或某個團體的成員。

阮玉梅等人(1999)認為社會支持是社會網路成員間資源物品或服務的交換。社 會支持指個人感覺壓力出現時,週遭有人可以提供精神上與物質上的幫助,讓個人有 歸屬感,促發正向情緒、提升自尊、增加個人穩定感及對環境的控制感,並提供社會 互動與回饋的機會(Brannon and Feist,2000;Sarafino,2002)。

Cohen and Wills(1985)提出個人與其他人一同從事休閒或娛樂的活動時,可以 得到社會支持,並透過下列三種方式產生減輕壓力的效果。

(一) 與他人接觸,滿足親和需求。

(二) 使個人把注意力從壓力事件轉移開,產生思想干擾作用。

(三) 增進正向的心情。

(34)

綜合上述,社會支持可分為工具性支持、情感性支持與訊息性支持,在社群網路 的人際互動中,所提供的社會支持主要以訊息性支持與情感性支持為主。另外,本研 究認為自我揭露對增進人際關係的親密性有直接影響,而社會支持則對人際關係中的 友誼與情感支持有直接幫助,因此,本研究將自我揭露與社會支持納入人際關係的研 究變項中探討。

2.4 休閒知覺自由

休閒的英文字為Leisure,源自於拉丁文Licere,有自由選擇、非強制性與非義務 性的意思(Kraus,1990);Howe and Rancourt(1990)認為休閒是一種體驗,允許人 們有機會去探索、瞭解和表現自我;而Neulinger(1981)認為一項活動的參與,若不 是個人自由選擇參加,而是強迫性活動,則非休閒活動的類型;反之,若是自己個人 意願參與,則可歸屬於休閒的型態。

Kaplan(1975)認為休閒是不包含工作,是自願或自由的活動,且有愉快期望或 回憶的三要素所組成的。而Samdahl(1991)則認為自我表現、自我意識與知覺自由 為構成休閒的三個要素。所以休閒即是個體沒有任何的壓迫下,根據自己的選擇做想 做的活動,並在活動中獲得愉悅或快樂的心理狀態。

根據Lieberman(1977)認為嬉戲性是存在於遊戲之中的,而嬉戲性的行為通常 是發生在熟悉的環境,參與者不會感受到緊張、沒有威脅,在這種心理感覺下嬉戲性 因而產生,當嬉戲性的程度越高,則個人的知覺自由會越大。由於使用Facebook社群 網站可視為是一種休閒活動,此活動具有遊戲的特性,活動本身能為使用者帶來內在 獎勵與自我滿足,參予過程是出於自願的、不具強迫性,並且為參與者帶來愉悅感,

進而對Facebook社群網站產生興趣,願意持續使用Facebook社群網站,由於使用 Facebook社群網站的休閒活動會帶給使用者投入活動的熱忱,進而從中表現使用者的 人格特質,在參與活動過程時,嬉戲性因而產生,故使用者的知覺自由油然而生。

(35)

Bammel and Burrus(1992)發現參與休閒活動有生理利益(Physiological Benefit)、 社交利益(Social Benefit)、放鬆利益(Relaxation Benefit)、教育利益(Educational Benefit)、心理利益(Psychological Benefit)與美學利益(Aesthetic Benefit)。部份 的休閒活動需要他人的共同參與,透過參與成員間的行為表現,個人的休閒能力才有 展現的空間,所以社會互動性常常是休閒行為的因與果,因此休閒活動的人際關係變 成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Kelly, 1996)。

Eillis and Witt(1989)提出組成LDB(Leisure Diagnostic Battery)休閒診斷綜合 評量,是現今研究休閒知覺自由主要的測量工具,包括休閒勝任感、休閒控制感、休 閒需求、休閒涉入程度等四個構面,其四個構面詳述如下:

(一) 休閒勝任感:指個人擅長某項休閒活動而知覺到參與結果的控制感。Harter(1986)

認為個人獲得勝任感的能力來源與個人的認知能力、社交能力、體能性能力與一 般的能力相關,當個人的休閒勝任感較高時,則會有較多種的休閒選擇來滿足個 人的內在需求。

(二) 休閒控制感:指個人參與休閒過程和結果的控制程度。個人在參與休閒活動時,

所擁有控制感和自由感是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的關鍵因素(Rodin et al.,1985)。

然而,一個人是否會持續投入休閒活動中,除了本身的參與動機、興趣與利益外,

其個人對於休閒活動的勝任感與掌控感亦是持續參與休閒活動的關鍵(Iso-Ahola, 1980)。

(三) 休閒需求:指個人參與休閒活動所要滿足的內在需求和慾望,而這些包括:補償、

精神淨化、放鬆、社交性、新奇、自我形象、創造性表達…等。

(四) 休閒涉入程度:指個人針對某一特定需求活動在過程中所投入之程度。Ellis and Witt(1989)個人全神投入休閒活動時,會有隨心所欲、注意力集中與忘我的感 受,並且可以控制自己與週遭環境。

以上乃是四個構面的基本定義,綜合上述,可得知休閒知覺自由四個構面的關係 是密不可分,可從中判斷自由感的強弱,來做調整。湯慧娟與宋一夫(2005)則認為

(36)

休閒知覺自由即是個人參與休閒活動時所體驗的勝任感、控制感、休閒涉入活動的程 度及為了滿足內在動機需求而自發性的參與休閒活動。所以,休閒活動參與時的休閒 知覺自由將會影響參與活動者的主觀感受與內在需求,故本研究的休閒知覺自由量 表,將包括休閒勝任感、休閒控制感、休閒涉入的程度及休閒需求等四構面。

(37)

第三章 研究設計

本研究想要探討Facebook社群網站使用者的個人背景對於主觀幸福感之差異情 形,並探究Facebook社群網站使用者的社群使用經驗、人際關係與休閒知覺自由對於 主觀幸福感是否有影響,因此根據本研究的目的與問題,並參考國內外相關文獻作為 理論的基礎,擬定本研究之研究架構與研究假說說明。本章共分成七節,內容包括研 究架構、研究假說、研究對象、研究方法、操作型定義、問卷設計與前測。

3.1 研究架構

過去探討幸福感的相關研究(巫雅菁,2001;湯慧娟與宋一夫,2005;李君如與 陳凱文,2010)中,均會從性別、年齡、教育程度、居住地點及現任職業等變項來分 析受試者的幸福感,因此,本研究將性別、年齡、教育程度、居住地點及現任職業合 併為個人背景,從使用者的個人背景來探討 Facebook 社群網站使用者的主觀幸福感 之差異。

根據過去的調查報告及研究結果歸納整理,網路使用行為包括:網路使用時間及 次數、接觸網路時間、上網地點、使用網路動機及網路上常使用的功能等(許明遠,

2005;郭正瑩,2008;李芝熒,2008)。近年來,因為社群網路的發達與休閒活動類 型的改變,本研究欲探討個人曾經參加過的社群網站個數是否會對幸福感有何影響,

而且柯秀佳與陳村亙(2008)影響部落客知識分享行為的因素與主觀幸福感探討研究 中,只有對部落格的使用數量作調查,並未將部落格的使用數量對主觀幸福感的差異 做探討分析,因此,本研究將個人曾經參加過的社群網站個數與網路使用行為合併為 社群使用經驗,從社群使用經驗來探討 Facebook 社群網站使用者的主觀幸福感之差 異。

由於,良好的人際關係是安撫人們心裡最基本的要素(林聯章,2002),而社會 支持,可以促發個人的正向情緒,並提供社會互動與回饋的機會(Brannon and Feist,

(38)

2000;Sarafino,2002),若想要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需要透過自我揭露與回饋來達成 的(李美枝,1995;吳姝蒨,1996;Hargie,2006)。所以,本研究將網路人際程度、

朋友互動頻率、朋友親近程度與友誼支持度合併為人際關係,從人際關係變項來探討 Facebook 社群網站使用者的主觀幸福感之差異。

另外,根據Eillis and Witt(1989)提出休閒知覺自由的概念,與湯慧娟與宋一夫

(2005)研究中指出休閒涉入程度越高其心理幸福滿足感也越高,可知休閒知覺自由 會影響個人的幸福感,因此,本研究將休閒勝任感、休閒控制感、休閒需求、休閒涉 入程度合併為休閒知覺自由,本研究想從使用者之休閒知覺自由的高低來探討 Facebook社群網站使用者的主觀幸福感之差異。

綜合以上所述,本研究以 Facebook 社群網站使用者的個人背景、社群使用經驗、

人際關係與休閒知覺自由等四個構念來探討是否影響 Facebook 社群網站使用者的主 觀幸福感,再根據文獻探討,綜合有關理論、實務和研究資料,並參酌本研究之動機 與目的,根據所選用的變項,擬定本研究的研究架構,本研究架構如圖 3-1 所示。

圖 3- 1 研究架構

主觀幸福感 H1

休閒知覺自由

– 休閒勝任感 – 休閒控制感 – 休閒需求 – 休閒涉入程度

個人背景

– 性別 – 年齡 – 教育程度 – 居住地點 – 現任職業

社群使用經驗

– 網路使用時間 – 每天上網的平均 – 個人曾經參加過時間 的社群網站個數

H2

H3

H4

人際關係

– 網路人際程度 – 朋友互動頻率 – 朋友親近程度 – 友誼支持度

(39)

3.2 研究假說

過去許多研究,曾經探討過個人背景對幸福感的影響,個人背景包括:性別、年 齡、居住地點、教育程度、現任職業…等(巫雅菁,2001;湯慧娟與宋一夫,2005;

李君如與陳凱文,2010;劉秀枝,2011),而巫雅菁(2001)的研究認為,大學生的 年齡與友伴關係,對大學生的幸福感有顯著差異,而性別與居住地點,對大學生的幸 福感無顯著差異。在李君如與陳凱文(2010)研究中認為年齡、教育程度、現任職業 對幸福感有顯著差異。劉秀枝(2011)認為幼兒園女教師心理幸福感顯然高於男教師,

任教於台南縣之幼兒園教師在其職場幸福感高於台南市,而 41 歲以上之幼兒園教師 在其職場幸福感是高於 40 歲以下者,且幼兒園教師無論學歷高低對職場幸福感並沒 有顯著差異,所以本研究將直接擷取性別、年齡、居住地點、教育程度、現任職業來 作為研究個人背景,並設定個人背景之假說 H1。

 H1:Facebook 社群網站使用者的個人背景對於主觀幸福感沒有顯著差異。

 H1a:Facebook 社群網站使用者的性別對於主觀幸福感沒有顯著差異。

 H1b:Facebook 社群網站使用者的年齡對於主觀幸福感沒有顯著差異。

 H1c:Facebook 社群網站使用者的教育程度對於主觀幸福感沒有顯著差異。

 H1d:Facebook 社群網站使用者的居住地點對於主觀幸福感沒有顯著差異。

 H1e:Facebook 社群網站使用者的現任職業對於主觀幸福感沒有顯著差異。

根據過去的調查報告及研究結果歸納整理,網路使用行為包括:網路使用時間及 次數、接觸網路時間、上網地點、使用網路動機及網路上常使用的功能等(許明遠,

2005;郭正瑩,2008;李芝熒,2008)。近年來,因為社群網路的發達與休閒活動類 型的改變,本研究欲探討個人曾經參加過的社群網站個數是否會對幸福感有何影響,

而且柯秀佳與陳村亙(2008)影響部落客知識分享行為的因素與主觀幸福感探討研究 中,只有對部落格的使用數量作調查,並未將部落格的使用數量對主觀幸福感的差異 做探討分析,因此,本研究將個人曾經參加過的社群網站個數與網路使用行為合併為 社群使用經驗,所以本研究設定社群使用經驗之假說 H2。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 第49屆全國賽試題方向與規範,將依據國際技能競賽 (WSC)汽車技術(Automobile Technology)之技術規範 (Technical Descriptions)

由於較大型網路的 規劃必須考慮到資料傳 輸效率的問題,所以在 規劃時必須將網路切割 成多個子網路,稱為網 際網路。橋接器是最早

整數數量乘以分數, 理解為將整數(例如: 9個) 數量按分母(例如: 3)均分, 並按分子(例如: 1) 取多少份,

自 111 學年度開始,「身心障礙學生升學大專校院甄試數學考科」將依據 108 學年度 實施之「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國民中小學暨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數學領域」

逸中、玟靜兩個人數學小考的平均分數為80分,若昊星的小考成績比逸

母體分配 樣本平均數 的抽樣分配 抽樣誤差與 非抽樣誤差 樣本平均數 的平均數與. 變異數

分佈域 平均數 眾數 中位數 上四分位數

先從上頁「資料一線通 : 2019 冠狀病毒病的數據」網址下 載最新「本港疑似 / 確診 2019 冠狀病毒的個案詳情」的 數據。在這活動同學們將使用試算表分析數據並完成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