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人文及社會科學導論課程作業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人文及社會科學導論課程作業"

Copied!
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人文及社會科學導論課程作業 12413陳篆軒 11/15【歷史學】在台灣談歷史及歷史研究 中研院臺灣史研究所張隆志研究員 上課摘要:

歷史雖研究往事,但往事不一定成為歷史,必須經過過程才能成為記憶,而 過程包含了實物、史料與文字以及語言的傳遞。史料本為散亂的,但若設定一切 合的問題去探究,史料就成為有用的材料。如何把資料整理出一門學問,是歷史 學所重視的,增進觀察社會、洞察事件之能力。

1.前言:

台灣和世界各地的歷史論爭告訴我們,在 19 世紀的歷史定論,把歷史學視為 普遍的科學,遵循其中規範,就能了解。當代的定論為,歷史並非靜態的,需要 去評價以及詮釋的。

2.真相何在?誰的真相?

歷史事實經許多人的詮釋,而有所歧異,便使理想中的「真相」遙遙不可及。

吾人大致以為,需有客觀的歷史事實,但主觀的詮釋仍須在其中串聯。

3.每個人都可以談歷史嗎?

歷史的普遍化幫助一些人在新的歷史中發聲,譬如以為被壓抑、孤立的政治 受迫害者;如今台灣四處有許多的文史工作者,撰在地之人文紀錄,提供不同於 官方的歷史,歷史學受賦予的定義不斷的在改變,各式各樣的問題亦在如今呈現。

4.歷史材料在哪裡?

建立散亂資料中的因果關係,透過口傳、數字量化等,更需具有分析、發問、

整理的能力→做為歷史研究的形式,歷史學專業訓練即謂此。

5.誰來寫歷史?如何寫歷史?

歷史是由每個想從事歷史研究的人所撰的。每個人對歷史都有其看法,弱勢 亦想進入歷史,就造成新舊的詮釋衝突。

歷史數位化使更多人得以從事歷史研究,避免資訊壟斷,對於某個歷史論點 的客觀性、公正性有更大助益;使我們閱讀歷史的習慣改變,由文字甚至於影像,

引發更多的思考,使歷史學保持其生命力。

6.歷史是可以被教授的嗎?

在國小到高中我們不停重複學習相同的史實,最初史實,後因果分析,而至 意義詮釋,並在大的因果關係中提出問題,學習思索,不只被動學習歷史,更是 於道德和知識上做適當選擇。

7.歷史能民主化嗎?

每個人都有權表達對歷史的看法。研究歷史培養的是多重敘事的角度觀點及 協調觀念的能力,每個人皆可做自己的歷史學家,跳脫他人的歷史說法,讓邊緣 或弱勢的歷史重新發聲。

上課心得:

近代台灣的歷史,是悲情的,因為政治勢力的因素,遭到壓抑。如今台灣社 會的民主化,使的有些史實得以重現天日,讓許多邊緣及弱勢族群得以由其中脫 出,但因政治立場的分歧,在這條路上,走得艱苦萬分。不僅社會要民主化,在 歷史上亦要民主化,讓民主發揚到極致,是最終的標的。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十一 第三單元:西方歷史 情境引導及小組討論 十二 第三單元:西方歷史 情境引導並完成英文學習單 十三 第三單元:西方歷史

博士生導師、杭州佛學院佛教研究所常務 副所長,兼任中國宗教學會理事、中國哲 學史學會理事、中國社科院佛學研究中心 特邀研究員、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學術委

史學碩士學位,現任江南大學宗教 社會學研究所教授,兼任四川大學 宗教學專業博士生導師。研究領域為兩岸

國人民大學哲學院宗教學系教授、佛學 專業博士生導師、中國人民大學佛教與 宗教學理論研究所研究員暨淨土文化研究中心

我 1995 年在政治大學民族學系教過 一個學期的課程,上蒙藏關係史和藏文史 籍概論,在大陸也接待過臺灣研究西藏的 學者,因此對臺灣的藏學研究的情況還是

史學博士。現任陝西省社會科學院 研究員、陝西省社會科學院宗教研 究所所長、長安佛教研究中心主任、中國 宗教學會理事、陝西歷史學會理事。研究

同時,學生須本著求真的史學精神探究歷史問題,學會 利用一系列研習歷史的方法,包括蒐集、理解及運用不

職業 教師 輔導員 神職人員 社會工作者 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