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歷 人間佛教的變與不變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歷 人間佛教的變與不變"

Copied!
1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人間佛教的變與不變

史學博士,現任西北大學佛教研究 所所長,玄奘研究院院長。宗教 學和中國宗教史專業教授,博士生導師。

主要從事宗教學,特別是佛教歷史與思想 的研究和教學工作。研究學術成果方面,

在《哲學研究》、《世界宗教研究》等雜 誌上發表論文一百五十多篇,共計約一百 多萬字。出版學術著作《觀音信仰的淵源 與傳播》、《古代印度觀音信仰研究》、

《世親大師傳》、《真諦大師傳》等十多 部共計二百多萬字。

李利安

西北大學佛教研究所教授

(2)

一六.人間佛教高峰論壇

一、變:人間佛教是中國佛教歷史發展的必然

從公元前二年大月氏使者伊存在長安向中國人景盧口授︽浮屠經︾開始

,佛教在中華

大地已經走過了二千多年的發展歷程。縱觀這二千多年的歷史,我們發現有一個內在的主

脈一直支撐著中國佛教基本框架,引領著中國佛教的發展走向,彰顯著中國佛教歷史發展

的內在邏輯。

星雲大師曾經將二千多年的中國佛教史劃分為六個時期:一、東傳譯經時期︵秦漢魏

晉時期︶;二、八宗成立時期︵隋陳李唐時期︶;三、禪淨爭主時期︵五代趙宋時期︶;

四、宮廷密教時期︵元明皇朝時期︶;五、經懺香火時期︵滿清時期︶;六、人間佛教時

期︵二十世紀以後︶。

大師的這一觀察非常準確。如果再進行更加宏觀的觀察,我想將大

師的六期劃分再概括為三期,即前兩期合併為第一期,三、四、五,合併為第二期,最後

第六期為第三期。這一觀點我已經在第三屆人間理論實踐學術研討會場發言中做過闡釋。

總體上看,中國佛教歷史進程的基本脈絡呈現出三期連動的走向,從西漢到隋唐,在

長達一千年的過程中,歷史的主脈是引進、消化、吸收印度佛教,不但播下佛法的種子,

而且完成了本土化轉型,實現了理論扎根與實踐的拓展,在不斷學習、不斷創新、不斷弘

揚的歷史進程中,形成文化型與學術型佛教的高度繁榮。

(3)

促成這一歷史主脈形成的核心因素是域外僧人的入華傳教、中國僧人的西行求法、

中外僧人的合作譯經、大批僧俗學人的踴躍譯經講經,以及信眾的寫經、抄經、印經、刻

經、唱經、誦經、供經等,以及在此基礎上主要由高僧大德完成的理論辨析、理論建構、

理論推廣。也正因為如此,這一主脈呈現出學術化、理論化、精深化、菁英化等特徵,而

從歷史的結局來看,其核心是外來佛教的中國化,基本解決了佛教傳播與發展過程中的中

印關係問題,但佛教理論的高深性與大眾需求的簡易性之間的矛盾並未得到全方位的解

決,儘管這一脈絡在本期的後端已經啟動。

從五代到元明清,又是一個一千年,中國佛教歷史的主脈是會通各派、簡化理論、

強化信仰、深入底層,不但使前一個一千年已經基本實現的中國化獲得進一步的深化與擴

展,而且在廣泛流傳與滲透過程中,形成宗教型佛教的繁榮,主要形態是禪淨雙修、重視

修行、文化會通、政教呼應、民間普及等,佛教在中國化的基礎上進一步簡易化,並因此

而真正實現了民眾化。

只有實現民眾化才能開出現實的花朵,天台、華嚴即使實現了中國化,但因為沒有實

現民眾化,而與實現了民眾化的禪宗有了不同的命運走向,而中國化程度很弱的淨土宗,

因為實現了民眾化而獲得廣泛的傳播,密宗即使也實現了中國化,但只有其中實現了民眾

(4)

一六.人間佛教高峰論壇

化的部分才獲得長久的延續。中國佛教民眾化的真正全面鋪開是從晚唐兩宋時代開始的,

一直延續到元明清時期,呈現出圓融化、實踐化、民眾化、神聖化、信仰化的特徵。這個

一千年的佛教,從歷史主脈來看,堪稱宗教型的佛教。

第三個階段則是從民國年間開始,為了對治佛教脫離社會、消極避世、退隱山林、

神性彌漫的狀態,佛教又開始了新的轉型,這種轉型的基本趨向是,在保持佛教本質的前

提下,與國際潮流接軌,與現代生活接軌,與永不衰減的精神超越的訴求接軌,在文化繁

榮、科學昌盛、經濟發達、政治不斷清明的時代,勇敢地迎接全球化的挑戰,在與各種新

興文化形態的對話中,不斷調整自己,從而繼續發揮其啟迪智慧、淨化人生、超越現實的

價值。這種轉變的核心就是不斷生活化、現實化、實效化、世俗化,從而形成人間佛教的

潮流,從歷史主脈來看,佛教開始從傳統中走出,在文化自覺的過程中,開始了現代化的

轉型,與前一階段的宗教化佛教相比,堪稱社會化的佛教。

第三期佛教的社會化趨勢是諸多背景下的產物。生產方式的革命,社會結構的重組,

多元文化尤其是西方文化的競爭,發展需求的空前高漲,從明清時期遺留下來的佛教與新

時期的社會環境格格不入,社會呼喚佛教的革新,佛教也需要革新才能獲得生存,佛教以

傳統文化中三家共同載體和第一代表的姿態,迎接蜂擁而入的新文化的挑戰。

(5)

從上述中國佛教歷史發展的主脈來看,第一個階段所呈現出來的最大亮點是文化與學

術性佛教的不斷高漲,並因此實現了佛教的中國化扎根;第二個階段的最大特色是信仰性

佛教的主體地位最終確立,並在這一過程中實現了佛教的民眾化普及;第三個階段截止目

前已經呈現出來的主要特徵是,佛教逐漸向文化與學術靠攏,向主流社會靠攏,向現代理

性靠攏,並在現代化轉型的過程中,使佛教走出封閉與保守,進入廣闊的社會領域,從而

迎來了一個真正人間化的過程,這既是現代社會對佛教的呼喚,也是佛陀本懷的回歸。正

如星雲大師所說:

當今的社會,人人都歡喜有積極的人生,有幸福的人生,有希望的人生,有未來

的人生,人間佛教還不值得我們大家一致來宣揚、發揮,回歸佛陀的本懷嗎?倡

導人間佛教,這才是佛教未來的前途,這才是人間世界的一道光明。不要沉湎於

過去傳統的、消極的、偏差的、曲解的佛教,今天我們倡導人間佛教,就是要把

佛教還給它原來真實的面目:一個積極的佛教、超越的佛教、自我圓滿的佛教。

所以說,人間佛教是中國佛教二千年歷史發展的必然產物,是順應歷史脈動而迴響人

間的文化新聲。而在人間佛教出現以來,其內部發展也呈現出各種不同的形態,從太虛大

(6)

一六.人間佛教高峰論壇

師的首倡,到中國大陸趙樸初居士在特殊背景下的契機宣導與有限推廣,期間還有台灣印

順法師勇敢的理論探究,更為震撼的則是星雲大師對人間佛教理論體系與實踐體系的全盤

建構與成功的推廣落實。在這豐富多彩的人間佛教運動當中,也有一個內在的脈絡,使人

間佛教的發展呈現出特有的有機性和邏輯性。其中最明顯的是兩個階段,即近代的太虛大

師和當代的星雲大師。

近代太虛大師提出人間佛教的時候,救世是人間佛教的核心。其實,中國面臨列強的

欺凌,社會問題叢生,國家積貧積弱,國人愚昧沉悶,文化迷離不振,在這種情況下,救

世的任務是整個中華民族的第一任務,而中華民族所遺留下的所有的資源,都必須運用到

救亡圖存的歷史潮流中來。與此同時,西方文化蜂擁而至,社會震盪不安,中國人在向外

學習的同時,也努力將自己本有的文化用於自強自救的時代大潮中去。佛教也不例外,當

時佛教內的有識之士都試圖振作佛教,不要自甘落伍,自暴自棄於社會主陣地之外,自我

封閉於山林與寺廟圍牆之內,自我沉醉於坐禪清淨與超度的法事之中。在這樣情況下,佛

教開始思考自己應該何去何從,於是出現了人間佛教的思想與實踐。可見,太虛大師人間

佛教的提出,從歷史背景來看,具有很強的被動性,救教與救世相互結合。

而在今天,人間佛教有了新的背景,國家獨立,經濟起飛,民族正在迅速復興,社

(7)

會飛速發展帶來的諸多問題集中在人心的疲憊與道德的低迷,救心的任務要大於救世的任

務。總之,在政治、經濟等各個方面都取得重大發展的今天,佛教所面臨的時代使命已經

與近代有了天壤之別。如何將佛教資源運用到現代社會中,在淨化心靈、優化社會當中發

揮積極的作用,這個任務是最重要的。

近代人間佛教與當代人間佛教還有一個背景的不同,那就是近代的時候,人間佛教的

救教任務要大於興教的任務。近代的時候,佛教面臨被排斥批判的處境。從新文化運動以

來,中國傳統文化遭到猛烈的批判,儘管被批判的主體是儒家文化,但佛道兩家也同時受

到質疑,引進西方先進文化成為與排斥中國傳統文化相伴而生的新潮。佛教不但面臨文化

層面的被排斥,而且在寺院財產等方面,也同樣面臨被侵害甚至大規模被剝奪的處境。最

明顯的就是廟產興學運動,大量的寺廟被用來興辦新式教育,佛教的資產任人侵奪。

而在今天,人們對傳統文化的認識已經上升到一個高度,佛教文化也獲得了前所未有

的發展機遇,佛教作為一種宗教也得到國家的保護和支持,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以及社會大

眾文明素質的提升,使佛教獲得了巨大的生存空間,佛教文化的優勢在現代化潮流中也日

益顯現出來。但是,從宏觀的角度看,在文化的多元結構當中,佛教依然處於弱勢。在大

陸,馬克思主義的文化、西方的文化與中國傳統的文化形成三大支柱,而佛教文化僅僅是

(8)

一六.人間佛教高峰論壇

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支。

在台灣,佛教文化的處境比大陸要好得多,但在現代化的浪潮當中,也同樣面臨迅速

振興的急迫任務。在多元文化的激烈競爭當中,佛教如何才能夠立於不敗之地並發揮自己

的作用,這個挑戰依然十分嚴峻。這種背景完全不同於太虛大師的時代。星雲大師的智慧

與勇氣就在於敏銳地體悟到這個時代的變化,從而胸有成竹地迎接這一挑戰。所以,大師

的人間佛教理論與實踐在太虛大師的基礎上有了全面的提升與轉型。

二、不變:在回歸佛陀本懷中尋找共識

人間佛教是中國佛教二千歷史發展中的第三個時期,由此將迎來中國佛教乃至整個

世界佛教的全面復興與轉型。處在這一歷史潮流中的佛教,在人間性方面的彰顯也形成多

姿多彩的景象,這都是不斷發展變化的必然結果。中國大陸在︽中國佛教協會章程︾裡面

明確規定,中國佛教的宗旨就是踐行人間佛教的思想。大陸從趙樸初居士提倡人間佛教開

始,佛教內部開始了艱難的啟動過程,到今天的發展才達到一定的成效,但傳統佛教的模

式依然占據主流。可喜的是,今天兩岸都在提倡人間佛教,海外還興起入世佛教運動,它

和人間佛教也有相通的地方,從而形成彼此呼應的態勢。

(9)

可是在人間佛教發展的過程當中,因為大家的知識背景、生活處境、價值取向等的不

同,對當今社會與文化發展走向的理解都不一樣,所以對人間佛教的特質與價值也採取不

同的態度,支持人間佛教的組織或個人,在人間佛教的理解方面也可能存在一定的區別,

形成山頭林立的狀態。這是近代以來,中國佛教在第三期歷史轉型過程中出現的不斷發展

變化的景象。

當然,從歷史發展的角度來看,佛教自古以來就是有學派的,有宗派的,不同時期、

不同地域的佛教都是有其個性彰顯的。所以,一方面我們要承認個性的存在有其個中的原

因和優勢,尤其是南北朝時期的學派,隋唐時期的宗派,在當時來講,就是一個積極探索

新的經典、理解並實踐新的佛法的過程,面對蜂擁而入的大面對量,不同學派和宗派其實

就是分工式配合,共同完成了對印度佛教的輸入和中國化轉型,所以,從總體上講,那個

時代學派宗派的出現是有進步意義的。

中國佛教在兩宋之後實現了圓融一體化,在這之後尤其是在今天,我們面臨相同的

挑戰,共同的命運,同樣的使命,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在尊重佛教內部多元並茂態勢的同

時,也擔心佛教內部的分化可能造成的致命弊端。就像星雲大師所說的:

(10)

一六.人間佛教高峰論壇

佛教在發展過程中,有所謂的﹁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維摩詰

經︾︶,但其實﹁方便有多門,歸元無二路﹂︵︽楞嚴經︾︶,只要大家不是在

人我是非上紛爭計較,而是因為對教義的認知、理解,乃至對修持的方法、體驗

不同,因此有了各自弘化的法門與方向,其實這也不是什麼壞事。就如同中國的

大乘八宗,不也是各有自宗的﹁判教﹂標準嗎?但是並沒有因此分裂佛教,反而

讓佛教如同百花開放,更顯得它豐富而多元,更能順應各種不同根機的眾生需

要;因為大家所信仰的,都是同一個佛陀,大家所弘揚的,也都是佛陀根據﹁三

法印﹂對人間說的一代時教。然而,晚近以來,由於西學東漸,許多學者不以信

仰來研究佛教,以偏執的成見兀自評判,徒然增加教義的分歧與佛教的分裂;有

鑑於此,近百年以來,有識之士對於佛教的弘傳,就希望能找出一個共識,讓大

家一起來發展佛教,於是﹁人間佛教﹂就這樣應運而生了。

的確如此,當人間佛教引領佛教實現歷史轉型,並勇敢承擔教化人心與優化社會的

歷史重任的時候,當全球化時代文化的多元競爭異常激烈的時候,當佛教依然是一個弱勢

文化急需振興的時候,我們更能清楚地看到佛教內部多頭發展與多種變化所引起的內部爭

(11)

執.以及由此產生的各種弊端。在這種爭執中,不但無法助力自身的發展進步,而且無法

形成一種凝聚的力量和團隊合作的精神,無法用一個聲音在整個世界多元文化舞台上展露

風采,無法在滾滾的文化浪潮中舉起鮮明的旗幟。所以,今天的人間佛教還面臨一個如何

實現內部溝通、如何完成自我整合、如何達成全體共識的任務。這是一個時代的話題,是

一個艱巨的使命。

星雲大師在二○ 一六年國際佛光會的年會中,以﹁共識與開放﹂為主題演講,呼籲所

有佛教徒應對人間佛教要有共識。他說:﹁對個人而言,只要把心胸打開,宇宙寶藏就會

進入心中;對佛教界而言,只有開放的態度,才能使得信仰佛教人口增加,讓佛光得能普

照全世界﹂。﹁希望為所有佛教徒凝聚共識。透過對人間佛教共識,所有僧眾更能結合力

量弘揚佛法﹂,﹁﹃共識﹄與﹃開放﹄既是原則,也是法門,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讓佛光

普照世界五大洲

﹂。

什麼才是我們要達到的共識?星雲大師在他的演講中有詳細的論述,涉及佛教的各個

方面,總體上看,大師觀察深刻,視野宏闊,心意懇切,具有超凡的魄力與勇氣。這些細

化的共識,我們將在未來的理論思考與實踐體驗中逐漸理解,或許在佛教領域之內還會有

不同的領悟與運用。如果從更加宏觀的角度給共識尋找一個基本的原則,我覺得是否可以

(12)

一六.人間佛教高峰論壇

從兩個角度進行把握。一是佛教所應該堅持的基本原則,二是佛教所蘊含的普世價值。星

雲大師在︽人間佛教佛陀本懷︾一書中說:

人間佛教不是某一個人的,人間佛教是佛陀的。正因為人間佛教是普羅大眾都需

要的佛教,人間佛教就是要幫助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法華經︾︶,因

此現在我們弘揚人間佛教,應該著重在宣說佛陀證悟的真理,如緣起、中道、因

果、業報,乃至無常苦空等人間所需要的義理。尤其要能把握佛陀化世的精神與

特質,如人間性、生活性、利他性、喜樂性、普濟性、時代性等。甚至我常說,

人間佛教就是﹁佛說的、人要的、淨化的、善美的﹂,我們要確實把握這些原則

與方向去推動、發展,而不是只在一些旁枝末節的生活儀軌上計較,徒然造成佛

教徒之間的互相批評、指責,甚至彼此排斥、毀謗,這都是在分裂佛教。

我理解大師這段話至少有兩個重點,一是佛教應該堅持的四項基本原則,即佛說的,

人要的,淨化的,善美的;二是佛教的普世價值,這裡大師至少提出緣起、中道、因果、

業報、無常、苦、空等。在中國佛教第三期歷史轉型這一大潮之中,面對互不統一的佛

教,佛教首先堅持這兩個共識。

(13)

關於四項基本原則,儘管大師是在解釋人間佛教的標準,但也可以用為當今整個佛

教的標準。其中﹁佛說的﹂就是佛陀的本懷,人間佛教的傳承性、正統性、神聖性得以建

立;﹁人要的﹂就是立足於當下,根據當下社會的發展,以及整個社會裡的人的需求,確

定佛教的內涵和發展趨向,這是現實的基礎,彰顯了佛教的現世性、人間性。如果說﹁佛

說的﹂是與歷史的源頭貫通,那麼﹁人要的﹂就是與現實的生活結合,就此既完成了理論

的合法性,也完成了實踐的合法性,實現了古今的縱向貫通和宗教理論與世俗生活的橫向

接軌。

第三原則是﹁淨化的﹂,按照我的理解,淨化是全部佛教修持法門的高度概括,也

是佛教實現離苦得樂的關鍵。淨化是一種修行,淨化也是一種境界。用佛法淨化心靈,生

命的品質得以提升;用佛法淨化生活,社會得到和諧;用佛法淨化人群,國土得到莊嚴。

心淨國土淨,淨心是方法,心淨是境界。所以,是否可以這麼理解,淨化的主要偏重於從

方法上規範佛教,這也的確是佛教的本質特色,是佛教區別於其他宗教的一個重要方面。

第四原則是﹁善美的﹂,這是從目標方面進行的規範,表明佛教所要追求是有益人類身心

的。善與美都屬價值判斷,體現了佛教的價值追求,不但框範了佛教的界限,而且彰顯了

佛教所期望的目標,將佛教明確導向積極主動,也可以說是佛教的價值觀。

(14)

一六.人間佛教高峰論壇

第三原則與第四原則也是一種相互呼應的關係,﹁淨化﹂是佛教的根本方法,﹁善

美﹂是佛教的根本追求。前者屬方法論,後者屬境界論。在佛光山人間佛教的四大志業

中,﹁以共修淨化人心﹂和﹁以慈善福利社會﹂就與這兩個原則相互呼應。而星雲大師所

倡導的回歸佛陀本懷以及面對現實人間,則與第一和第二個原則相互呼應。四項原則從四

個方面給佛教一個基本設定,我想既完整統一,又具有內在的邏輯,同時也能夠為所有佛

教派別所接受。

四項基本原則的第一項以是否佛說為界限,表明佛教的底線不克突破,這也是堅持佛

陀本懷的一個基本前提;而後面三項則分別是佛陀本懷的基本體現。所以,堅持四項基本

原則,就是回歸佛陀本懷,這應該成為當今佛教的基本共識。在這個基本共識之下,所有

的佛教派系都可以擁有足夠發揮自己特長的空間,從而通過不同的方法,在不同的領域為

佛教的傳播與發展做出共同的努力。正如星雲大師所說的:﹁我們提出人間佛教回歸佛陀

本懷,主要是希望佛教界的大德們能共同信仰,共同昇華,共同和人間佛陀同在。﹂

關於佛教的普世價值,這個問題值得大家來討論。我們知道,所謂普世價值目前主要

是指西方的一些現代理念,如民主、法治、自由、人權、科學、理性等等。這些普世價值

從近代以來傳向世界各地,幾乎所有的國家都難以避免這些觀念的強勁衝擊。這些普世價

(15)

值不但引領西方強勢崛起,而且帶動了整個世界的轉型,使整個人類社會迎來了一個全新

的時代。今天,我們在討論普世價值時,首先想到的是西方給人類貢獻了什麼,而忽視了

從東方文化中挖掘可供整個人類使用的普世價值。

在東方文化中,佛教是極為重要的文化資源。佛教有沒有能為整個人類所應用的普世

價值呢?星雲大師說,﹁我們弘揚人間佛教,應該著重在宣說佛陀證悟的真理,如緣起、

中道、因果、業報,乃至無常苦空等人間所需要的義理﹂。大師在其他著作中也多次提到

佛教的一些核心理念,如慈悲、智慧、清淨、平等、和合、圓融等,這些都是佛教最具根

基意義的價值取向,是從佛陀以來一直延續至今的佛教文化的主脈,大師在一些場合將這

些理念上升到真理觀的高度。這些理念不但是古代的精神財富,也是今天乃至未來的,不

但是中國的,也可以是世界其他民族的。

星雲大師倡導的人間佛教是要為整個人類的利益考慮的,所以,在客觀上也一定是在

普世價值這個層面上來挖掘佛教的基本理念。也就是說,這些理念是為整個人類準備的,

佛教的所有派系都應該堅持這些具有根基意義的理念,這也是人間佛教在當代努力建構共

識的一個重要舉措。

(16)

人間佛教語錄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研究專長為中國佛教史、華嚴宗 哲學。主要論文發表於《世界宗教研 究》、《社會科學戰線》、《吉林大 學社科學報》等雜誌。代表著作有《李 通玄佛學思想述評》、《清代禪宗隆

在僧伽教育方面,佛光山創辦了佛光山叢林學院、中國佛教研 究院、僧伽教育研究委員會和多個研究教學機構,不同形態的佛學

史學博士。現任西北大學玄奘研 究院院長暨佛教研究所所長,宗 教文化專業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 究領域為宗教學,特別是佛教歷史與思

國轉變 þ) 一薯,已由美圈 哥倫比亞大學出版社於 2001 年 3 月出版,置于君方教授十餘年來研究觀音信仰.

究」、「早期大乘佛教」、「中國佛教倫 理」等主題。主要著作有《佛陀觀的演變 與發展》(英文版),《人間佛陀―歷史 佛陀觀》(中文版)。已經完成研究課題

  著有《台灣佛教一百年》、《重讀 台灣佛教—戰後台灣佛教(正、續 篇)》、《台灣佛寺的信仰與文化》、《台 灣佛教史論》、《中國佛教會在台灣—.

《觀海堂藏書研究》、《黃丕烈〈百宋一 廛賦注〉及相關問題研究》、《圖書文獻 學考論》、《文獻學之傳承與探新》等學 術專書,以及學術論文四十餘篇。並獲

國人民大學哲學院宗教學系教授、佛學 專業博士生導師、中國人民大學佛教與 宗教學理論研究所研究員暨淨土文化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