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一位故事媽媽自我培力的實踐敘說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一位故事媽媽自我培力的實踐敘說"

Copied!
8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屏東大學教育學院 文教事業經營碩士在職學位學程班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王慧蘭. 博士. 一位故事媽媽自我培力的實踐敘說. 研究生:羅金玫 撰. 中 華 民 國. 1 0 6. 年. 0 7. 月. 1 4. 日.

(2)

(3) 謝辭 論文口試通過的那一天,我開始認真想,排版於摘要前一頁的「謝辭」。看 過電視上無數次電影人、音樂人的得獎感言,在想謝辭的當下浮現這樣的畫面: 我站在偌大的頒獎台上,無數的眼神、炙熱的燈光投向我,環顧四週發現自己的 渺小。論文的撰寫人雖是研究生:羅金玫,但書寫論文的過程,我不過是站在偌 大舞台上渺小的角色。 每當我躊躇不前時,慧蘭老師如炙熱的燈光在前方指引著迷航的我,燈光亮 起的瞬間早在動筆之前。還記得課堂上同學提問:論文如何寫?慧蘭老師的回應: 我們把論文看成是一本書,你想讓讀者看到什麼?你藉由文字傳遞什麼訊息、理 念、思想……。「寫論文就像寫書一般」這樣的解讀,建構在我腦內海馬迴中。 著筆論文,極盡所能的蒐集、分析、梳理、彙整,自以為完整的遞交,仍是漏洞 百出的需要聚焦、修正,文件往返來來回回,文字批閱修修改改,論文的書寫是 艱辛的,在口試委員的第一句話:「金玫,看你的論文像是在看一本書……」感 到欣慰。非常感謝這段期間,慧蘭老師如同領航者一般導正航線,將只顧划槳的 我,引向安全的航線,平安的到達更遼闊的彼岸。 論文的完成,除了研究生付出的努力外,該感謝的人就像頒獎台下的無數眼 神般無法細數,父母、師長、同學、夥伴、朋友、在我人生路上觸發我任何想法 的那些人……。對家人的感謝我想是首要的,結婚生子後再度回鍋當學生的心路 歷程,絕不是一路從幼兒園念到研究所的「全職學生」能體會的,而我僅有的學 習動力,若沒有另一半許秋雲先生的鼓勵與支持當推進的螺旋槳;若沒有孩子的 獨立與自主當無後顧之憂的助力,只靠我一股腦的學習熱忱,怎可能有到達研究 所的續航力。. i.

(4) 摘要 故事的開始是,故事媽媽想將自己成為故事媽媽的生命歷程,以及在歷程中 所累積的經驗與所學,以分享及傳遞新知的角度出發,讓更多「班親媽媽」為孩 子說故事,單純的想法卻成為了培訓講師。而講師的光圈促發學習的動力,學習 讓人往前一步,才看見不同層次的不足,某種緣分遇見偏鄉資源的匱乏、孩子的 期盼,整合種種因素後得出「新住民故事媽媽」,就此開啟加入新住民婦女的故 事媽媽培訓實踐之路。 回溯自我成長與學習歷程,對「說故事」的迷戀、對孩童笑聲的嚮往,這樣 的幸福感,驅使我再往前一步成為—新住民故事媽媽培訓講師。釐清講師的頭銜 讓我踏實,但對學員的陌生攔截實踐之路,幾經波折與堅持交錯,仍未能完成培 訓新住民婦女成為故事媽媽之任務,但過程中經歷的每一步絕非徒勞無功。 沉澱後的省思讓人看清來時的盲點:對新住民瞭解的不足、對個別生命歷程 認知的不足、對不同文化背景熟識的不足,對異己的不足觀點,是否將翻轉為另 一種可能:聽她們說故事、說她們的故事。我不知道生命是否有輪迴,我相信人 生思維是會輪迴的,我希望能用自我生命歷程再次應證這個說法。. 關鍵詞:故事媽媽、培訓課程、敘說探究 ii.

(5) ABSTRACT At the beginning, story mom would like to share and deliver her life course of to-be-story-mom and the experience she amasses and learns for more class parental moms to tell their kids stories. She becomes a trainer with such a pure thought. The halo of a trainer prompts her motive power to learn. She learns about insufficiency of varied levels and encounters deficiency in resources for remote and rural areas as well as expectation of their child. She sums up a variety of factors and acquires new immigrant story moms, which unlocks her fulfillment of training new immigrant story moms. By reviewing self-growth and learning course, fascination with telling stories and aspire for childs’ laughter motivate me one step forward to be new immigrant story moms trainer. Clearing my trainer title makes me firm and solid, but unfamiliarity for trainees get in the way to fulfillment. Through some setbacks and perseverance interweaved, the duty of training new immigrant story moms isn’t fulfilled, but every effort is by no means made in vain. The post-ease reflection makes it clear for the earlier blind spot in insufficiency of understanding new immigrant, insufficiency of individual life course cognition, insufficiency of diverse cultural background familiarity and insufficient perspective to another one. Turnover into the other possibility is wondered to listen to them tell stories and to tell their stories. I’m not certain whether there’s transmigration in life, but I’m certain there’s transmigration for human’s thoughts, which I hope I can prove by my own life progress.. Keyword:story mom, training course, narrative study iii.

(6) 目. 次. 謝辭................................................................................................................................. i 摘要................................................................................................................................ii ABSTRACT .................................................................................................................. iii 目. 次....................................................................................................................... iv.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起心動念 ................................................................................................... 1. 第二節 第三節 第四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 4 敘說探究作為研究方法 ........................................................................... 5 培訓實施 ................................................................................................. 1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5. 第一節. 故事媽媽的風起雲湧 ............................................................................. 15. 第二節 第三節. 故事媽媽團體與校園連結 ..................................................................... 17 婦女成長與社群參與 ............................................................................. 20. 第三章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第四章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第四節 第五章 第一節 第二節. 敘說自己的故事...................................................................................... 26 故事媽媽的儲備能量 ............................................................................. 28 故事媽媽的愛與學習 ............................................................................. 32 故事媽媽與新住民的連結 ..................................................................... 37 領路人的挑戰.......................................................................................... 41 初衷莫忘 ................................................................................................. 41 傾畢生所學 ............................................................................................. 43 啟動全紀錄 ............................................................................................. 45 回首來時路 ............................................................................................. 57 沉澱與省思.............................................................................................. 63 愛屋及烏,推己及人 ............................................................................. 63 異地而處,轉換心境 ............................................................................. 67. 參考文獻...................................................................................................................... 70 一、中文部分.......................................................................................................... 70 二、英文部分.......................................................................................................... 75. iv.

(7) 表. 次. 表 1-4-1 故事媽媽培訓課程表 ................................................................................... 12 表 3-1-1 故事媽媽自我培力的歷程時間軸 ............................................................... 27. v.

(8)

(9) 第一章 緒論 2002 年初秋,某日,薄薄的一張 A4 紙「擔任班親媽媽意願調查表」,簡單 的勾選「有意願」欄位後簽名夾進聯絡簿繳回,迴向與我的竟是「邁向講台的邀 請函」 ,因此,人生歷程在此轉彎;轉向無限可能的道路;轉開未曾啟蒙的潛能, 這樣的「緣份」將我推向故事媽媽培訓的講台,而孩子的笑聲引我嘗試培訓新住 民故事媽媽。這是由一位故事媽媽培訓講師來敘說—加入新住民婦女的故事媽媽 培訓實踐歷程。. 第一節 起心動念 一、 故事媽媽的誕生 台灣婦女慣性地把家庭、孩子擺在首要任務,遠嫁屏東縣的我也不例外,婚 後因身處異鄉、舉目無親,過了幾年全職的家庭主婦生活,孩子陸續就學後,家 庭主婦也隨之空出了非常多的閒暇時間,銳減和孩子的相互依賴,一時之間還真 有點無法適應。國小新學期開始,校方問卷通知單:各班導師於每周固定一天, 晨間八點至八點三十分需開教學會議,為顧慮學生安全,是否有家長能在此時段 進班協助擔當「班親媽媽」,空出了非常多閒暇時間的我,當然勾選「願意」欄 位。 進班幾次的陪伴觀察下發現,要孩子乖乖地坐著 30 分鐘好似不如想像中的 容易,在幾周的相處熟識之後更是控制不住,閒聊的閒聊、玩耍的玩耍、你丟我 撿的、你跑我追的……各式各樣的行為舉動皆有,這周要比上周誇張,可真是周 周精彩啊!我這才見識到,來自各種家庭背景及各種獨特氣質的孩子們,表現出 來的言行舉止皆有所差異,也才比較出:不跨出門的「家庭主婦」與一進班級的 「班親媽媽」就有 15 倍的孩子人數落差(家中有 2 個孩子班級有 30 個學生), 一時之間湧上被孩子「無視」的無力感,自尊心不弱的我,不快想想辦法玩玩他 們怎麼可以呢! 1.

(10) 我的原生家庭,爸爸是「腦袋想就動手做」的萬能師;媽媽是客廳即工廠政 策下的代工手作師,在「兩師」的調教下我自然也是雙手靈巧之人士。自掏腰包 的選購幾樣,適合低年級學生動手做的材料,經過幾次的新奇與期待,孩子自然 的就和我拉近距離也建立了感情,孩子漸漸地坐得住,並且會聽我這個「不是老 師」身份人士的話了,但每周一次的手作,孩子也會出現疲態,這時又該是我動 腦想新招的時刻。 小時候的家庭經濟並不富裕,工字頭的雙親也不重視學業,在拼經濟的雙薪 家庭下成長的孩子,能獲得父母給的親子時間是少之又少,更何況幾乎文盲的雙 親,根本不可能有「床邊故事」這件事,因此,床邊故事一直是我個人非常嚮往 的親子互動,從胎教開始就會對腹中的孩子「說故事」,這樣的經驗讓我想到可 以對這群孩子們說說看。「腦袋想就動手做」的遺傳基因,我便從家裡現有的繪 本開始講起,沒想到這樣的靈機一動在幾次的「說故事」後,我這位「班親媽媽」 竟然成了各班爭相邀約的—爆紅「寶媽咪」故事媽媽,也萬萬沒想到這樣的發想 會成為我日後的志業。 如今我也是位多年的故事媽媽,對我而言「說故事」充滿著一種無法可擋的 魅力,最初只是在家「說故事」 ,隨著孩子成長進入班級為全班同學「說故事」, 說著說著也到圖書館為全鄉孩子「說故事」 ,如此說著……不知何時對「說故事」 行為深深著迷了,也因這份迷戀 2006 年義務的幫屏東縣九如國民小學培訓了第 一批故事志工媽媽。在此之後陸續參加各協會辦理的讀書會帶領人培訓,親子共 讀研習、閱讀志工研習、全國家長團體聯盟愛你一輩子守護團志工培訓,也因而 獲選社團法人屏東縣家長協會理事一職。家長協會於 2015 年辦理故事媽媽培訓 活動,我有幸擔任活動負責人一職,對於「說故事」持續升溫的我,同年也加入 屏東縣故事學會—貓頭鷹故事屋,在這個以「說故事」為主軸的學會裡,看見了 不同於自己的說故事方式,參與幾次故事學會辦理的活動後,讓我更進一步瞭解 故事媽媽團體與組織,不再是單打獨鬥,可以是群策群力,這樣的瞭解也讓我發 現:全台有許多故事媽媽正默默的在自己的社區、學校,說著自己或別人的故事, 也因對故事團體的探究才發覺,在眾多故事團體中新住民婦女投入故事媽媽志工 是如此罕見。. 2.

(11) 二、 故事媽媽在台灣的發展 (一)故事媽媽的源頭 故事媽媽團體的「故事源頭」 ,始自 1992 年,陳來紅女士在社區發起「袋鼠 媽媽讀書會」 ,並以「左手讀書、右手餵奶瓶」為口號(丁文玲,2003) ,大力鼓 吹媽媽們重拾學習的機會和樂趣,並且在 1995 年年底,為樹林地區爭取到故事 媽媽培訓的第一筆經費,從此展開第一批故事媽媽的培訓活動(陳鴻銘,2003)。 故事媽媽的訓練活動,從 1996 年文建會贊助樹林地區完成「故事媽媽第一期培 訓計畫」後至今,已經邁入第二十一個年頭,期間政府也陸續推行各項與閱讀相 關政策,讓原本已蓄勢待發的故事媽團體更加蓬勃發展,全台各地陸續展開組織、 訓練當地的故事媽媽、培養師資及帶領人,故事媽媽團體也因而遍地開花。這群 有心推動說故事的媽媽們如同「雲林故事人」唐麗芳(2003)所言:「……就像 一群快樂的農夫,本著只問耕耘的拓荒精神,從事『希望文化營造工程』,共同 打造自己的一片天和腳下的這塊沃土」(p.110)。台灣的故事媽媽團體大多是由 民間興起辦理的一種具有服務性質的團體,通常會結合婦女讀書會,參與的對象 多數為家庭主婦和職業婦女。主要活動包括研讀兒童繪本、讀本、小說或媽媽們 感興趣的讀物外,也會不定期辦理說故事技巧培訓及說故事經驗分享交流,也有 故事媽媽團體發展出以戲劇表演方式「說故事」,最重要的就是深入社區中的小 學、幼稚園或偏遠地區當義工—為小朋友們說故事。 (二)故事媽媽的成員 兒童文學工作者鄭榮珍於 1997 年 10 月 16 日的中國時報提到: 「一個會說故 事,會念故事的大人,可以激起孩子對閱讀無比熱情。」小學校園裡,除了老師說 故事,也有大量志工走進校園,進入班級說故事,即使有極少數的爸爸參與,但他 們仍被統稱為「故事媽媽」。然而這些被統稱「故事媽媽」角色裡未曾出現新住民 女性,直到 2009 年 10 月桃園地區辦理的「新移民故事媽媽培訓工作坊」才有了 新的一頁,這是桃園縣第一次以新住民為對象,培養她們成為具有多元文化交流 功能的「說故事媽媽」,這樣的訊息令人不經聯想身處的南台灣。根據屏東縣民 政課於 2015 年 12 月統計屏東縣外籍配偶人數總計 19,772 人,其中參與故事媽媽 志工的人數微乎其微。2003 年成立之屏東縣故事學會以及有多次辦理故事媽媽培 訓計畫經驗的社團法人屏東縣家長協會,皆未曾針對新住民辦理故事媽媽培訓活 3.

(12) 動,甚至長年以新住民女性議題為主要業務的社團法人屏東縣好好婦女權益發展 協會,也未啟動此區塊。.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一、 故事媽媽的「說」「學」能量 台灣社會的家庭主婦有安排自己的休閒和進修時間者佔極少數,多數婦女的 觀念仍舊是把照顧家人、打理家務當作首要任務,更何況是在家庭成員中社會評 價處於弱勢的新住民婦女。異國婚姻讓新住民女性飄洋來台,面對陌生國度、陌 生家庭、陌生語言、陌生食物,新住民女性想融入實屬不易,加上被賦予傳宗接 代的「責任」,來台的新住民女性一進這個陌生的國度,還來不及適應既成為了 媽媽,新住民婦女除了與台灣婦女相同要面對與夫家生活模式差異的磨合之外, 還多了與在地文化格格不入的難處。 在《穿一件故事的彩衣—故事媽媽的服務經驗》(毛毛蟲兒童哲學基金會故 事媽媽研究小組編著,1999)這本書中,幾位新店的故事媽媽在分享她們說故事 的心路歷程時說到: 「故事帶動了,令人驚訝的成長與蛻變」 (p.86) 、 「那種幸福、 整顆心滿滿的,只有故事媽媽感覺得到」(p.87)、「生活變得充實又燦爛,散播 歡笑、散播愛,是最大的快樂」(p.87)等,這樣的心路歷程是我觀察多位故事 媽媽皆有的共同心得,差別只在於這些感受在同一個體內所佔的比例高低之別而 已。婦女參與故事媽媽團體,除了付出自己的時間和努力之外,也得到回饋於己 身的成長經驗(王麗玲,2006)。故事媽媽志工團體中資深的故事媽媽更能清楚 地感受,在「說故事」同時必須收集來自四面八方的現場訊息、累積各種領域的 常識、吸取各個學科的知識綜合運用,絕非一招半式闖天關,為了更完美的呈現, 故事媽媽會不斷的精進自身能力,用以供應源源不絕的「說故事」能量,如此的 「說」「學」「說」「學」形成一股正向循環,如此幸福與歡樂的成長經驗希望透 過培訓傳遞給新住民婦女,這樣的希望讓十年前曾擔任過故事媽媽培訓講師的我, 燃起一股想要分享的野心。 4.

(13) 二、 故事媽媽的新成員初探 2009 年 10 月桃園地區辦理的「新住民故事媽媽培訓工作坊」為新移民與故 事媽媽寫下新的一頁,也讓我看見新住民成為故事媽媽的可能性。因長期在校園 及圖書館說故事的機緣,瞭解偏鄉新住民婦女為數不少,若能培訓新住民婦女成 為故事媽媽,將為偏鄉故事媽媽短缺的現況稍做緩解,也可為「新住民故事媽媽 培訓工作坊」增添一筆新紀錄。 講師以多年的故事媽媽經驗體悟:故事媽媽會不斷的精進自身能力,用以供 應源源不絕的「說故事」能量,如此的「說」「學」「說」「學」形成一股正向循 環,而如此幸福與歡樂的成長經驗,希望透過培訓傳遞給新住民媽媽們。因此經 由故事媽媽培訓講師回顧:自班親班媽媽成為故事媽媽到故事媽媽培訓講師的歷 程,規劃出一套新住民故事媽媽培訓課程,並將此套課程實踐過程以敘說方式記 錄下來。 總而言之,本研究目的在回溯一位故事媽媽培訓講師,如何以自身學習經驗, 規劃設計課程內容,以及嘗試將培訓對象加入新住民婦女,以期新住民婦女經過 培訓課程,也能擔任故事媽媽志工,為孩童說故事。期許本研究之研究結果,可 以作為社區團體招募新住民故事媽媽,或那些來自世界各國、認真融入台灣文化, 且有心為孩子「說故事」的新住民們一個可以參考的方案。 由於敘說者居住地為九如鄉,考量地緣與人脈熟悉度、環境及場地掌握度、 參與對象與經費等等因素的可行性,本研究僅針對:2016 年屏東縣九如鄉立圖書 館辦理之故事媽媽培訓課程,加入的新住民婦女做紀錄,研究採敘事法以說故事 形式呈現。. 第三節 敘說探究作為研究方法 一、 敘說研究 Reissman(1993)認為「敘說研究」是一種將「生活故事和對話」的表達本 身,當作是研究問題而加以剖析的一種質性研究方法(胡幼慧,2005)。資料蒐 集是以一種故事的方式獲致,舉凡訪談的生命故事、或是人類學家在田野中以敘 5.

(14) 說方式記下觀察所得等,皆屬之(許育光,2000)。 Sarbin(1986)認為敘說即 是故事,這故事有開始、中段與結束,透過情節,被許多可以再認的事件連結起 來。當敘說以故事形式呈現事實,事件和行動被一起描述成有意義的情節,這些 情節在有意義的脈絡之下,再被組織起來,成為一個整體的情節,便能呈現出事 件之意義及豐富內涵(Polkinghorne, 1995)。 敘說者把他所看到、聽到、感受到、接觸到的實際現象,轉化為有意義的經 驗。藉由思考這些經驗,建構出他所認為的真實世界的樣貌(呂美枝,2005)。 在進行生命經驗的研究時,要將研究焦點放在受訪者的主觀經驗感受上,而非客 觀的真實(翁開誠,2002;張碧雲,2004)。協助一個人去說他(她)的故事,是 協助他(她)去體味、去再建構、去再確認、去實踐其自己人生的好方式。通過故 事,我們可以創造出自己生命的美好;通過故事,我們也可以欣賞出別人生命的 美好(翁開誠,2002) 。因此,在好的故事敘說經驗中,除了可以讓其他人感動, 以及同理瞭解當事人所處的社會情境,而在敘說生命故事的同時,敘說者覺得自 己是一個完整的個體,朝向特定的方向前進(McAdams, 1988),也不斷在進行 自我建構與自我協商的過程(Goodson, 1998)。 敘事研究者不可能完全客觀地站在經驗之外產生理解,而是必須在一種「互 為主體」的關係之中才能獲得。所謂「互為主體」意味著一種共同建構、互動的 知識協商歷程,在主體與客體搭建的「我們關係」中聯繫起來。研究者和研究參 與者均在平等的位置,以呈現其主體性,並非以保持距離,或視對方為客體而加 以操弄對待的態度(許育光,2000)。 綜合上列學者所論,敘說研究無論是訪談主觀經驗感受或協助他人建構自己 人生或確認自我完整生命個體,皆以「說故事」方式呈現,而如何將故事說的有 意義、具體、切實,則端看敘說者個人的內涵與表達能力。. 二、 講師的自我敘說 (一)成為媽媽 台中縣豐原市(現改為台中市豐原區)不算落後的城市,三兄妹都沒有上過 一天幼兒園,至今我也不知是當時幼兒園不普及還是家庭經濟因素考量,工字頭 的父母生存才是最重要的,拼命賺錢是他們的日常,而能賺錢是三兄妹共同的盼 6.

(15) 望,國小三年級的暑假便跟著哥哥去鄰近的小工廠打工,因學業不是首要三兄妹 皆半工半讀完成高職學業。成長環境與過程建構一個人的價值觀,就經濟面來衡 量,三年的工讀生與一般生相較下,工讀生似乎贏在賺錢的起跑點,自然的三兄 妹不會想要繼續升學,工作也早就穩定了;經驗的累積建構一個人的生命觀,就 生命歷程來審視,十歲的年紀就在職場中進出造成了童年的早熟,就業、婚姻、 家庭這一貫的生命流程隨之提早到來也就不足為奇了。 二十二歲走進婚姻、二十五歲初為人母、二十七歲再添一女,有車、有房、 有夫、有兒、有女,家境雖不算富裕但小家庭倒也幸福安康。婚後職業欄便改填 寫為: 「家管」 , 「家管」我個人就字面解讀成:舉凡家中所發生的大小事都要管, 多數人會附帶另一項重要業務—不太專業褓姆。當「不太專業褓姆」的這幾年一 直有種:我愛孩子,但力不從心,每當襁褓中的孩子哭鬧時,總覺得閱讀書中所 得到的知識性太不足,這種不足感有時大到讓我有些小埋怨,埋怨的不是孩子的 爸爸而是孩子的外婆,因為,當年選讀職業學校我的第一志願是幼保科,但工廠 討生活的我媽媽堅決要我念商業科,媽媽說:「工廠裡進進出出的人那麼多,只 有辦公室裡的會計小姐可以天天穿得漂漂亮亮的吹著冷氣領錢,所以,念商業科 就是工人出頭的唯一道路。」縱使我回去轉述: 「『老師說』幼保系是前景看好的 科系,因為職業婦女……」媽媽仍留下一句:「要『顧』孩子,自己生就有了, 幹嘛念!」乍聽下似乎蠻還有道理的話。 回想自己的成長,驚覺!幼兒保育是我高中時期就想吸取的知識,也許十六 歲的我並沒有覺察,但再次回頭去檢視自己的童年,就看見:年幼的我心中經常 是積著一股怒氣,一股想要對父母嘶吼的壓抑,當父母不聽解釋、不給等待、不 給機會、不給發言、不給理由的那刻;當父母撇開親情嘶聲辱罵、揮舞皮帶留下 一道道名為鞭策的紅印子的那刻。如果時間軸有任意折疊的可能,那我的生命歷 程在我三十二歲那年七月,回到了十六歲的同一時間點。 (二)成為班親媽媽 民國九十一年九月某日,升國小二年級的兒子開學第二周,聯絡簿夾回一張 「擔任班親媽媽意願調查表」,這對一位送兩個孩子至國小及幼兒園後,會利用 接孩子放學前的時間空檔,到幼兒園及友人開設的個人畫室協助教學的我來說, 7.

(16) 真是太適合不過了,不加思索勾選“有意願”便回繳,心想不就是到兒子的班級 幫忙『看』孩子,有什麼難的。 幫忙『看』孩子的班親媽媽,與孩子們對看了三周便相看兩相厭了,八、九 歲的孩子怎麼可能像雕像般靜坐著,發呆、對看、聊天……雖說亂中有序,但完 全毫無章法可言。不行!若按照這個步調發展下去,不出兩周後先是喊了這個跑 了那個,接著是罵了這個哭了那個,然後是……,不敢再往下想越想越可怕,快! 在不想點辦法我這「班親媽媽」頭銜恐怕就要失守了。「腦袋想就動手做」的基 因,想法一來就停不下來,選購幾樣適合低年級孩子的手作材料,開始跟孩子動 手玩創意,周周都有新花樣,孩子靜靜聽完「班親媽媽」的解說、乖乖坐在位子 上等排長發下一包包我前置分裝好的材料包、按照教學步驟加上自由發想的創意 點子、有問題舉手等「班親媽媽」到桌旁協助、鐘響前將桌面整理地面撿拾乾淨, 作品雖是大同小異但仍可見同中求異的獨特性及叛逆性。這樣愉快的晨間時間讓 原本漫長的學期很快地就過了。 學期結束前,班級導師特別在最後一次班親時間要全班孩子向我致謝,聯絡 簿留言區也轉達幾位較關心教學現場家長的感恩之情,這些來自導師、學生、家 長的感謝,看似皆因我的付出而受惠,其實不然,真正受惠的是我,我透過這學 期擔任「班親媽媽」身分,藉由每個孩子截然不同的個性、成長背景的差異、家 庭養成的品行,我從三十個孩子身上看見自己的童年、回想自己的成長、回溯自 己的教養,對照著我的童年與孩子的童年,自己在兩代之間的角色轉換,父母與 我;我與孩子,父母做對了甚麼?我又做錯了什麼? 常聽「第一個孩子照書養」,不知道我是剛好搭上這風潮成為新一代父母, 還是只因我的原生家庭照書養始於我這一代。嬰兒與母親、親子天下雜誌、國語 周刊、十萬個為什麼……都是長期訂閱書籍,訂閱時的心情或原因「這對孩子好」 , 逛書局時也會零星的選購,當時覺得需釐清或關切的相關書籍。翻閱眾多教養父 母的文章,「篇幅式的閱讀」對身為讀者的我來說,能理解的程度往往是—只知 其然不知所以然。這樣的疑慮加上一學期的班親媽媽經驗,啟動我要學習的想法, 「腦袋想就動手做」的基因,想法一來就停不下來,那年我報考了大仁科技大學 的幼保系,我的人生在此轉了一個大彎,人生也因此換了一片風景。 8.

(17) 每個孩子都有其獨特性,雖是來自相同父母的基因但排列組合的變數而有所 差異,我的一雙兒女是兩極化的個性,當然才能也就各有所長,兒女雖有不同但 母愛無異,女兒的「擔任班親媽媽意願調查表」也勾選“有意願”回繳。兒子的 手巧,屬右腦思考型孩子,班親媽媽帶領動手玩創意是相得益彰,女兒的手拙, 屬左腦思考型孩子,自己的媽媽帶領動手玩創意是要她的命,這是念了幼保系之 後才習得的知識,文字才是她的最愛,投其所好是應用習得知識延伸的親子策略。 那個年代繪本在鄉下並不是很風行,會帶孩子去圖書館借閱的家長更是少之又少, 胎教時便開始讀繪本給孩子聽,延續十年的床邊故事時間,家中繪本累積數量也 已經不少。看著書櫃裡的幾本比較破舊的繪本,這些故事都是我說了又說仍愛說; 孩子也是聽了又聽還要聽,就從這幾本繪本開始吧!不知是我說故事功力不差還 是這些繪本故事真的很吸引孩子,幾周後就有孩子想要來女兒的班級聽故事,我 這位會『說故事』的班親媽媽竟然在學校形成一股旋風。 (三)成為故事媽媽 對我來說,站在講台上不難,難的是看見自己站在講台上的樣子。手機不智 慧的年代,接電話與拍照並不存在於同一螢幕中,我在九如國小說故事的兩年間, 各班級巡迴演出的『說故事媽媽』身影,多數只存在孩子的記憶和我自己的想像 與感受中,極少數的片段被有心的班級導師以照片畫面記錄下來,因此,我並不 是很清楚:孩子眼中的我是什麼形象,我在孩子與繪本故事之間又扮演著何等的 角色?再者聽故事對他們是什麼感受,說出來的故事對他們又有何影響?抑或只 是滿足我站在講台上的成就感,當個協助教學的好家長,還是為了填補晨間時段 的空窗,以及平衡師、長的安全感,當我對自己扮演的某個角色的存在價值有所 質疑,我必須尋求解答,我必須重新學習。 「生命自會找到出路」這是紅極一時的電影《侏儸紀公園》裡的一句經典台 詞,我的「說故事生命」因為參加九如鄉九明社區辦理的,九十四年社區故事媽 媽培訓課程而找到出路,雖然只有短短的十六個小時,卻讓我找到了說故事可以 不止於說故事的亮點。帶領的講師十八般武藝自不在話下,讓我瞬間體悟的是, 原來、原來我是這樣被學生看,我以近乎崇拜的眼神,看著帶領的講師舞著她說 故事的一套又一套技法;原來、原來孩子眼中的我是這般,我以滿懷仰慕的目光, 望著帶領的講師道出她說故事的一段又一段精采,我瞬間明白,孩子看的也許是 9.

(18) 表面功夫,但留在孩子心裡的卻是「說故事者」的生命厚度,每一則故事會因為 說者的不同而散發出不同的光彩,光彩的差異來自於說者的涵養堆疊。課程期間 我同時看見一群來自不同生活背景、不同思維層次、不同用語習性的媽媽,我們 不因年齡差距而落差、我們不因能力相異而退卻、我們不因語言屏障而隔閡,這 樣細微的看見正是引領我跨出校園的大視野。 (四)寶媽咪說故事 同年立即向九如圖書館館長毛遂自薦,以「寶媽咪說故事」義務的到圖書館 說故事給鄉里的孩子聽,這代表迎向我的是更大的講台,而我即將要面對的是更 大的挑戰。思索著,我想要留什麼形象在孩子眼中,我會讓繪本故事在孩子面前 呈現何種光彩,再者我應該讓聽故事能有所感受,我要說出對他們有影響的好故 事,於是,為了讓故事更生動,除了這兩年來無師自通的聲音變化技巧,經驗累 積的肢體動作流暢之外,還治裝了幾套略有舞台效果的服裝,也添購了一堆與繪 本相關的小道具,最特別的是為了這八周的「寶媽咪說故事」時間,買了一本摺 汽球的教學工具書。 想像總是超乎現實,恐懼也就雖之膨脹,來圖書館聽故事的孩子可沒有年齡 限制、也沒有班級規則、更沒有導師管控,自由出入、席地而坐,半開放的空間 裡只有幾座單薄的書櫃當屏障,想著、想著還真擔心起孩子萬一坐不住該如何是 好……。還好幼保系習得的教學策略適時拿出來應用,兒童皆屬視覺型,所以吸 睛是最有效的鎮定劑,說故事前摺幾個簡單造型的汽球絕對吸睛,汽球這讓孩子 又愛又怕的小禮物鎮定效果百分百,如何調配以及劑量拿捏,全要靠現場經驗累 積及臨場隨機應變了。吸睛是我買摺氣球教學工具書的目的,當然台前十分鐘是 需要台下十年功的練就,要在台上零失誤就得上台前練習、練習再練習,打開書 籍邊學、邊爆、邊叫、邊充是必經過程。如今回想,這些並不是老師交代的功課、 也不是老闆要求的業績,那些看似服務他人的無私奉獻,其實都只是為了自我的 圓滿,圓滿了我「寶媽咪說故事」這個階段的生命。. 10.

(19) 第四節 培訓實施 一、 實施場域 基於地緣關係我居住於屏東縣九如鄉,而九如鄉新住民中越南籍新住民所佔 比率極高,再者地利之便人親土親,我長年在九如地區說故事、培訓故事媽媽、 參與社區活動等,也建立不少社區資源,因此選擇屏東縣九如鄉立圖書館為主要 實施場域,其他還有零星的幾處與新住民日常相關的場域如:新住民關懷據點、 新住民婦女住所、新住民婦女就業職場等。. 二、 實施課程 媽媽說故事與故事媽媽說故事不同之處在於「培訓」,透過培訓課程媽媽能 習得他人有效經驗,若將這習得經驗化為實際行動,則會體驗一種實務經驗,這 樣的習得與體驗歷程,會讓媽媽具備故事媽媽的能力,因此,培訓學習歷程對想 成為故事媽媽的人來說是必要的,每次的課程安排皆會事先評估參與者、場地及 時間等主要因素,然後依照這些因素規劃出適合的培訓課程,本次課程內容如下 表:. 11.

(20) 表 1-4-1 故事媽媽培訓課程表 第一階段:理念推動建構. 上課時間. 主題. 說明. 活動內容. 讓故事活起 來的魔法 (一)故事人 的說唱藝術. 「說」故事的第一 要件:聲音表情, 有情緒的聲音能讓 聽者為故事著迷。. 1.發聲練習:頭腔、鼻腔、喉腔、 胸腔、腹腔共鳴 2.聲音情緒:高、低、強、弱、 大、小. 105 年 1/12(二) 讓 故 事 活 起 故事人流暢的肢體 1.喚醒肢體感覺:暖身操(九年 動作,是聚焦聽著 一貫健身操教材影片) 1/13(三) 來的魔法 (二)故事人 視線的光源。 2. 肢 體 延 展 開 發 : 假 如 我 是 18:30~ 的肢體律動 xxx、五體投遞 21:00 共 5 小時 讓 故 事 活 起 來的魔法 (三)故事人 的變臉功夫. 故事人多變的臉部 表情,能帶著聽者 進入更深一層的故 事魔法境界。. 讓故事多元 性的再造 --多元的說故 事方式. 多元的說故事方式 能跳脫「說」的領 域,更能滿足聽者 的新奇感。. 讓故事影響 力的創造 --閱讀的遊戲 機制. 加入小小的遊戲機 1.小罐頭:罐頭蹲(蘿蔔蹲) 制就能讓閱讀不再 2.威威找記憶:記憶遊戲 只是停留於文字排 列組合規則中。. 1.臉部五官靈活度訓練:別動 手!吃看看 2.進階臉部五官控制術:眉目傳 琴--DO~RE~MI~. 1.口述故事:由故事人拿著讀 本,直接說故事。 2.道具演出:製作與故事內容相 關的角色道具,藉由操作道具 說故事。 3.戲劇故事:主要由人員直接作 舞台式的演出。 105 年 4.你說我演:由一人旁白故事另 一人以臉部表情、肢體動作演 1/19(二) 出。 1/20(三) 5.PPT:利用電腦製作故 事檔 1/26(二) 案,播放故事。 18:30~ 讓 故 事 思 辨 提問是讓聽者立即 故事概念圖表:練習整理出故 21:00 性的激發 回饋說者的互動方 事概念圖表 共 7.5 小 --故事的思考 式技巧,透過互動 與討論 讓故事更活絡。 時. 12.

(21) 第二階段:實務操作. 主題. 上課時間. 說明. 活動內容. 「相見歡」、 運用破冰技巧的自 1.設計專屬自己的介紹:希望呈 「建立秩序」 我介紹能消除開始 現何種形象再依形象設計介紹 操 作 技 巧 練 時的冷漠並帶來溫 詞 習 暖氣氛。 2.設立班規/聽眾規則:如何經營 孩子的專注聆聽及 班級/如何帶領活動 秩序遵守,是故事 能不能完整呈現的 重要關鍵。 「分組活動」 讓孩童體驗團結合 1.讀者劇場:家鄉菜,各組分配 操 作 技 巧 練 作的樂趣活潑的有 角色,整組上台用聲音演出角 習 105 年 1/27(三). 趣的分組方式是必 色。 要的因素。 2.不懂你的明白:分組後先派出 一人抽題目籤,以說出題目的 關聯提示但不可說出題目的. 2/2(二). 字,讓其他人搶答猜出答案, 猜對組別與提示組別各加一 分。 3.瞎拚外來語:推派一名新住民 出題,各組傳話,最後一位說 出正確題目得一分。. 2/3(三) 18:30~ 21:00 共 7.5 小 時. 「 引 發 舉 手 精彩的故事搭配遊 胡思亂想:指定 2 本繪本,在壁 的遊戲」操作 戲的延伸活動,增 報紙上寫下任何可能的相關問 技巧練習 加故事的深度與廣 題與答案,答案與其他組不重 度。 複者得一分。. 「提問式互 動」如何掌控 現場技巧練 習. 透過提問可以激盪 主導現場技巧:設計主題、預 出更深度的思考迴 設問題、聚焦回饋,延續(三) 路,故事人如何扮 的繪本主題設計 演引導及掌控角 色。. 13.

(22) 第三階段:實務演練 演練時間. 105 年 2 月~6 月 執行 共 10 小時. 主題. 說明. 活動內容. 實際演練(約 積極嘗試、親身經 好戲上場:運用以上所學至學 5 場次) 驗、觀察反省、總 校、圖書館、實際操作演出、討 結領會。小組合作 論、分享。 共同執行一場完整 的說故事活動,在 實際操作中學習故 事人操作技巧。. 14.

(2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研究係以故事媽媽培訓講師的身份,嘗試在一次故事媽媽培訓課程中邀請 新住民參與,並以敘說方式呈現培訓實踐歷程。第一節闡述故事媽媽的風起雲湧, 說明故事媽媽是歷經多少有心人士的積極運作,才能在全台興起一陣「說故事」 風潮;第二節探討故事媽媽團體與校園連結,瞭解故事媽媽在學校所扮演的角色 與服務;第三節分析婦女成長與社群參與,理解婦女生命的每個階段皆有其學習 需求與期待。. 第一節 故事媽媽的風起雲湧 一、 推動故事媽媽搖籃的手 說起台灣地區推動故事媽媽活動,最早也最廣的機構應該是 1990 年成立的 「財團法人毛毛蟲兒童哲學基金會」 ;接著成立於 1995 年的「花蓮縣新象社區交 流協會」及 1996 年「台北縣書香文化推廣協會」這三個團體對故事媽媽的養成 及說故事活動的推動皆有極大的貢獻和影響,許多探討故事媽媽的研究皆會提及 這三個重要團體, (陳珮甄,2003;彭桂香,2000;盧彥芬,2004;盧彥芬,2007) 將這三個團體所推展的重要活動分述如下: (一)財團法人毛毛蟲兒童哲學基金會 從 1995 年開始,毛毛蟲兒童哲學基金會安排系列的故事媽媽研習課程,有 系統的培訓故事媽媽。1997 年起連續 5 年承辦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書香滿 寶島故事媽媽研習計劃」 ,從中和、板橋、三重開始,陸續在新竹、泰山、台南、 花蓮、台中、高雄,9 大縣市培訓故事媽媽,參與培訓之故事媽媽多達數千人。 經過培訓後一批批的故事種子就回到學校及社區為孩子說故事、或帶領兒童讀書 會,並且再回到課程中,邊學邊做,完整且紮實的培訓課程,提升故事媽媽的閱 讀素養及說故事的能力。同時毛毛蟲兒童哲學基金會更鼓勵媽媽們組織化從事服 15.

(24) 務推廣,每區均有督導制度,提供諮詢及服務,因此各地之故事媽媽團體,如雨 後春筍般陸續成立,也帶動閱讀熱潮。 (二)台北縣書香文化推廣協會 「台北縣書香文化推廣協會」,以「推廣書香文化」為主要目的,協會相關 的業務有:童書俱樂部、故事媽媽、讀書會、新樹幼兒圖書館、書香小站(行動 圖書館) 、銀髮書香俱樂部及出版。由陳來紅女士帶領,從「媽媽充電會」到「袋 鼠媽媽讀書會」 ,推動著媽媽閱讀及婦女成長。1992 年以永和的袋鼠媽媽讀書會 為總會,紛紛在台北縣的新莊、新店、土城、泰山、板橋、樹林、中和、三重和 林口等九地成立袋鼠媽媽讀書會分會。 以上提及的培訓及推廣皆為自發性活動,而全台首創由公家經費支持的故事 媽媽培訓活動之始是 1995 年陳來紅女士推動的「書香滿樹林-故事媽媽」培訓課 程,該活動由毛毛蟲兒童哲學基金會承辦。培訓課程結束後,陳來紅女士再提出 「兒童書箱運動」的構想,鼓勵學員利用說故事活動溝通親子情感,並進一步在 自己社區內說故事,讓更多孩子在自家附近就能享受豐富的故事與文學。同時結 合社區圖書空間,提供婦女與兒童創造學習機會,達到「兒童書箱運動」的理想, 發展書香社會。1996 年 4 月台北縣十八鄉鎮的一百位讀書會媽媽,共同組織「台 北縣書香推廣協會」,延續「袋鼠媽媽讀書會」的主要精神:充實自我、建立家 庭閱讀與討論的習慣,以達成推廣社區書香文化的理想,推展書箱運動。 (三)花蓮縣新象社區交流協會 「社團法人花蓮縣新象社區交流協會」成立於 1995 年 6 月,係由一群關心 花蓮、憂心花蓮未來的新花蓮人、老花蓮人所共同發起。「新象」的成員,過去 曾經各自從各種不同的議題,如:醫療、教育、文化、殘障、原住民、雛妓救援、 環境生態、社會邊緣人、文史工作等面向,透過實際的參與、行動,對花蓮這塊 土地表達關懷。新象社區交流協會的理事長陳麗雲醫師因為接觸林真美老師的 「小大讀書會」 ,找了十幾個家庭成立了第一班的「小大讀書會」 ,後來覺得這麼 好資源應該跟花蓮人分享,所以開始有第二班「蒲公英小大」及第三班「火金姑 讀書會」等各種讀書會相繼成立,並逐步延伸至花蓮市、吉安鄉以及偏遠部落, 造成花蓮第一波「讀書會」運動。 16.

(25) 二、 故事媽媽的發展與走向 1997 年在理事長陳麗雲醫師的推動下,藉由繪本這個素材開始進行「親子 教育」的推廣,這幾年下來成績斐然。除了開辦各種有關繪本的研習課程及成立 讀書會外,甚至召募志工或申請多元就業人員支援,請故事媽媽將繪本推廣到偏 遠部落,提供原住民小孩及家長閱讀,以縮短日益嚴重的城鄉差距。2005 年 4 月 23 日成立了首座社區型的繪本圖書館--「新象繪本館」,又發揮創意募款改裝 貨櫃屋成立--「新象行動繪本館」,每一個月輪流到花蓮各偏遠部落巡迴,推廣 閱讀工作。「花蓮縣新象社區交流協會」的閱讀活動包括「繪本鬥熱鬧」、「閱讀 城堡」 、 「繪本賞析」 、 「繪本創作營」 、 「繪本同人誌大賞」 、 「紙戲人培訓」 、 「Good Morning Holiday 親子工作坊」、「親子魔術營」以及「繪本作家進校園」等等, 將閱讀種子散播到花蓮的家庭、學校及社區中,故事媽媽說故事也因這樣的閱讀 推廣活動變的更多元化。 社會活動的推動絕非一、二個團體積極既可,除了上述三個機構之外,還有 一些財團法人及民間團體也對推動故事媽媽及閱讀活動有極大的貢獻,例如台東 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設立的「財團法人兒童文化藝術基金會」、林真美女士發起 的「小大讀書會」 ,在台中及花蓮設有「小大繪本館」 ,以及佛教團體的慈濟故事 媽媽和基督教團體的「彩虹媽媽」。而誠品書店及東方出版社則經常在兒童館舉 辦說故事系列活動。信誼基金會近年來更推動「阿公阿媽講古」,將親子故事延 伸至祖孫三代(盧彥芬,2007)。可見這培訓後一批批的故事種子已在各自的土 地上發芽。. 第二節 故事媽媽團體與校園連結 一、 故事媽媽團體的形成 故事媽媽在「說故事」風潮及各地有心人士的推廣經營下,全台的故事媽媽 據點、人數及培訓研習課程皆急速成長,這樣的趨勢形成一股集結的力量,力量 使人向上也讓人向心,有了一致方向衍生出了組織團體永續運作的目標。有了政 17.

(26) 府的支持,故事媽媽團體更能無後顧之憂的全力以赴,也讓故事媽媽團體更多樣 性、更在地化、更深入社區、更多采多姿。 (一)申請立案--組織正式運作 各地成立故事媽媽團體運作一段時日後,成員會開始考慮組織發展及永續經 營問題,故事團體便開始朝向向政府申請立案成立社團法人,以取得公信力及方 便申請經費。故事團體的穩健經營,必需有專業人員來規畫、執行,衍生出的人 事、場地、水電、活動費用,都不是一個非正式組織所能承擔的。因此即使立案 團體需擬定組織章程及按照時程開會、選舉理監事等許多繁瑣行政程序必需依循, 這樣的永續模式自 2000 年開始,各地的故事團體陸續向政府申請立案。 (二)多元發展--說演在地的故事 經過訓練的一批批故事種子散播至各地,開出來的花隨著人文、風俗、民情 等地域性差異也截然不同,2009 年全國故事媽媽『戲說』紅毛港」活動,安排 「鬥陣說故事分享 show」 ,邀請來自宜蘭、澎湖、新竹、屏東、嘉義,及高雄的 三個故事媽媽團體,演出台灣各地精彩的傳奇故事。台灣其他在地的故事,由宜 蘭醜小鴨故事劇團演出的「光光嶺」溫泉鄉礁溪故事,為了讓觀眾身歷其境,甚 至把剛摘取的在地蔬果,從宜蘭一起帶來高雄,就希望能將新鮮、有機、與土地 最親近的作物,帶來與大家分享;新竹故事園丁、竹塹故事社團是以「新竹的風」 為主軸,除了撮合有情人,也造就新竹地區特殊的地理人文與產業;澎湖天人菊 說故事劇坊演出「澎湖阿嬤的壓箱寶」,藉由祖孫二代親情互動,帶著觀眾欣賞 海島之美及豐富的海洋寶藏;屏東不倒翁故事劇團演出「海龍王的秘密」,以南 台灣獨特的海底珊瑚礁為場景,精緻的戲服裝扮,也讓全場為之驚豔。(NOW news【在地情報】高雄市)可見媽媽故事團傳遞繪本故事溫馨感人、逗趣純樸之 外,也開始說演「在地故事」、演繹屬於他們這個親密團體的故事,且朝向更多 元的目標發展(陳秀嫦,2010)。. 二、 故事媽媽與校園的互助情誼 故事媽媽因長期在校園中出入,有些故事媽媽團體與校方發展出專屬於各校 的互助甚至協同教學模式。(陳秀嫦,2010)有些故事媽媽利用「說故事」活動 進行輔導及社區教育,因此「說故事」不僅是用來填充老師開會時間的活動,更 18.

(27) 發展出多重意義及多元形式。從一些學校網頁上可以看到故事志工在學校的活動 狀態,不論是服務的項目、活動紀錄、會議紀錄、心得分享,或是研習課程等, 都有相當豐富的資料。並將故事媽媽(志工)在學校的活動大致歸類如下。 (一)班級說故事 故事媽媽利用晨光時間或是學校召開教師晨會時間,進入班級為小朋友說故 事。這是每個學校故事志工一定會做的工作。有些學校故事志工只為一、二、三 年級服務,因為中、高年級晨光時間另有社團活動。 (二)戲劇演出 配合學校活動,或是主題教學進行戲劇演出。像是迎新表演、校慶演出,有 時也會受邀至他校演出。 (三)圖書館或故事角落說故事 故事志工有時也負責推廣閱讀教育,例如台北縣樹林國小故事組,除了固定 班級說故事活動外,也在圖書館說故事,同時做好書、新書介紹,吸引小朋友去 借閱。而台北市天母國小故事媽媽則是在固定時間,利用學校穿堂及角落增加說 故事活動,也配合主題說故事、利用 PPT 及廣播等形式說故事。 (四)辦理讀書會 故事媽媽參與的讀書會主要有兩種形式,一種是針對志工本身增能的讀書會, 例如淡水國小 96 學年度故事家族讀書會,討論書籍以兒童及青少年讀物為主, 是為故事媽媽進班說故事做準備。台北市龍安國小故事志工隊的讀書會,也是相 同形式,他們的讀書會是針對不同年級的兒童讀物做討論,讓故事志工能在進班 級說故事前,對故事有更全面的瞭解。台北市天母國小故事媽媽在學校推行的是 另一種讀書會,是由故事媽媽帶領主導的班級讀書會及親子讀書會,擔任班級讀 書會及親子讀書會的帶領人須先受訓。 (五)布置校園環境等等 桃園縣潛龍國小及台北市延平國小利用故事媽媽的人力及長才,協助布置閱 讀櫥窗及藝文展演空間和穿堂。 因為學校發展計畫、行政運作及教學實施等考量因素不同,需要故事媽媽協 助、服務的項目也不完全相同。「說故事」是各校故事志工基本的工作內涵,除 19.

(28) 了戲劇演出、辦理讀書會、布置校園環境之外,故事志工也協助編輯期刊、晨間 讀報及支援闖關活動等各種事項,是學校推展校務不可或缺的一大助力。. 第三節 婦女成長與社群參與 一、 女性的自我學習與期許 馮燕(1992)指出:不同年齡、不同教育程度的婦女,其生活經驗及關切的 問題不一樣,以致於學習需求和期待必然有所不同,因此依據生命週期各階段婦 女的需求,配合各種教育程度的特性,可規劃出適合婦女的課程。蘇秀玉(1988) 的研究指出:成年婦女的學習需求也受到個體發展任務所影響,例如因為不同的 年齡階段,而產生不同的學習需要;黃幸玉(1995)在訪談參與非正規成人教育 的家庭主婦及辦理此教育活動的領導人之後,發現家庭主婦參與動機是複雜而多 元的歷程與轉換,且婦女的學習是配合家庭生命週期,例如:孩子上小學之後, 有空閒的時間參加;陳金英(2001)以一個讀書會婦女的經驗所做的研究發現: 中年婦女追求自我成長和自我期望的關係,會隨著生命發展任務與社會情境交互 作用與自我的認知而趨向成全自我的完整。其結果顯示,中年婦女追求自我的成 長和自我期望的歷程為: 一、進入婚姻之前,對自我的期望: (一)以婚姻為前提,以家庭為依歸; (二)想過自由的生活; (三)以個人興趣 為要,不斷學習。 二、經婚姻之後,對自我的期望: (一)因理想與現實出現落差而失望,只好選擇調適與改變;(二)家庭與事業 的牽制而失去自我; (三)傳統權責的內化使自己甘於執行傳統婦女的家庭角色。 三、步入中年之後,對自我的期望: (一)透過社會性社團的接觸,感受到自我能力的發揮;(二)自我意識隨著社 會服務而擴大;(三)重視生命意義與生存價值;(四)重視自我關懷。 綜合以上所述,婦女在不同年齡與階段,可能因不同的生活需求與變化而產 生不同的想法與學習需求。另外,何淑慧、姜蘭虹(1989)參考婦女參與社區活 20.

(29) 動學習的研究也指出:婦女對社會參與活動內容的選取,不僅受個人背景、生活 環境、個人價值觀與社會意識型態等因素的影響,同時隨著生命週期的變化,而 有不同的選擇。從以上的文獻發現:婦女可能因為個人背景不同(如教育、環境、 價值觀等)、生活經驗的變化及生命發展任務不同的影響,而產生不同的教育或 學習需求。. 二、 柴、米、油、鹽以外的心靈食糧 許多婦女整天圍繞著柴米油鹽醬醋茶等一日三餐的生活瑣事,日漸狹隘的視 野逐漸封閉的心靈,唯有走出慣性的日常才能遇見生命的亮點找回自我的價值, 陳雪雲(2001)探討女性的認識觀後發現,女性比較重視個人、特殊和第一手的 經驗,而且女性也傾向於透過人我的關係,來獲取經驗和界定自我的概念。 Flannery(引自吳慎慎,1989)則認為女性不僅偏好和他人一起學習,同時也喜 好與他人建立某種學習關係,在學習的過程中,女性強調的是相互支持和關懷。 因此,能提供同理心、經驗連結、對話、自我和認同的學習團體、讀書會、支持 性團體與家庭式團體,對婦女的學習有所幫助。邱麗娟(2011)將婦女志工參與 故事媽媽工作所得成長與收穫歸納為以下三類: (一)對個人內在的影響 1、開展自我、展現潛力 在傳統社會中,女性並不被鼓勵上台發展自我。對於上台說話,許多故事媽 媽媽需要花一些心理建設來克服(陳美琳,2008)。她們對自己缺乏自信,因此 對於第一次說故事經驗或在團體發言時感到很挫折,但仍努力嘗試各種方法讓自 己習慣上台和說話,然後才逐漸開始能在台上坦然自在的說話。說故事可以從孩 子的身上得到回饋,這對很久沒成就感的家庭主婦來說是很大鼓舞。外界的肯定 對媽媽來說,是婦女增能的一個重要基礎(張碧如,2005)。 由上述可知,某些故事義工原先只是單純的家庭主婦,個性有一些害羞膽怯, 但接受過故事培訓課程後,在從說故事的服務過程中獲得正向改變(孫鳳吟, 2004) 。她們從中建立自信,也看見自己的潛能(許杏如,2005;黃佳琪,2008; 盧彥芬,2004)。婦女參與故事媽媽團體其實不僅是學習講故事的技巧、生活更 充實,也讓自己尋找到一個新的生命,也較能從事內在自我思考。故事媽媽團體 21.

(30) 的成長故事,傳達了許多家庭主婦成長及蛻變的過程。只要給予機會,家庭主婦 便可發揮潛能(張碧如,2005)。 《穿一件故事的彩衣─故事媽媽的服務經驗》(毛毛蟲兒童哲學基金會故事 媽媽研究小組編著,1999)這本書中,幾位新店的故事媽媽分享: 「故事帶動了, 令人驚訝的成長與蛻變」 (頁 86) 、 「那種幸福、整顆心滿滿的,只有故事媽媽感 覺得到」(頁 87)、「生活變得充實又燦爛,散播歡笑、散播愛,是最大的快樂」 (頁 87)等,她們在生命歷程中的轉變,令人感到驚訝與好奇。故事媽媽能藉 由團體的課程協助自己成長,有的成員因此找到可以發展個別興趣專長的繼續延 伸,不但了解自己,還能接納他人,進而提昇面對生活及挫折容忍能力。在故事 媽媽的團體裡,每個人都會脫去獨自在家的形象外衣,找回封錮內心深處的自己。 在暫時逃離沒有業績可言的工作壓力時,她們又驚異自己還擁有其他能力(林偉 信,2005)。 2、走入人群、人際拓展 王文姬(2005)的研究指出婦女透過在學校參與「故事媽媽」的志工服務, 彼此的情感在相互的交融中,更加的凝聚在一起。尤其在團體中同儕相互學習, 能使成員分享他人歷程,發現自己原來不孤單與辛苦(李世英,2006)。說故事 者不但由陪伴孩子拓展自己,也由同儕互動建立姊妹情誼。重要的是,長期的相 聚能培養一群彼此共享喜怒哀樂和分享教養孩子經驗的好友。在團體中結交朋友, 以及與朋友一起成長、努力,便成為一個重要的支持系統。除了一起說故事,彼 此談心或支持外,媽媽們還在患難的過程中,建立起所謂的革命情感(張碧如, 2005),故事志工遇到很多事情會找大家商量,生活不再孤立無援。透過學習和 其他故事媽媽之間的人際互動,更能瞭解並掌握自己的人生(陳美琳,2008)。 由此可知,女性是相當重視「關係」的發展與維繫,可見婦女們這種令人興奮、 使人陶醉的這種相互支持的情感經驗或許就是來自於女性的姊妹情誼。多數女性 主義者皆認為這種情誼的集體性有助於女性以共享共有的集體行動方式來轉移 社會資源,並建立起女人相互幫助扶持的資源網絡(孫鳳吟,2004)。藉由參與 團體與社會接觸、連結,並建立自己的支持與資源系統,對故事媽媽來說是別具 意義的。 3、開闊視野、終身學習 22.

(31) 故事團體實務運作,對婦女而言是以實用和拓增視野的功能為主(李世英, 2006)。因應終身學習時代的來臨,現代女性多有不斷進步與自主學習的意願。 終身學習講求的是持續不斷的學習,透過團體組織的學習彼此分享與討論,藉由 共同學習培養一套新的思維模式(曾淑枝,2003a、2003b)。說故事歷程對婦女 個人的影響,來自於參加研習不斷學習說故事,在持續精進中說故事,讓自己獲 得許多新的資訊說故事,也在與團體人際互動的歷練說故事,開拓了視野與心胸 說故事。故事媽媽團體是藉由良好的系統教學設計能引發成人學員在婚後再次學 習,達成引發興趣、分享經驗、增進知能及身心協調。 婦女從學習中獲得成長與智慧以加強自己的服務能力,再從服務中發現自己 的不足重回書中學習。她們獲得成長機會,也擔任提供成長機會的主人,自行在 社區創辦媽媽讀書會、親子讀書會或兒童讀書會等(蔡淑媖,2004)。兩者相輔 相成。 (二)對家庭關係的影響 婦女志工走出家庭學習的那一刻,家庭成為最牽絆的地方,有可能成為助力, 亦可能是一個影響女性學習的關鍵阻力(陳美琳,2008)。孫鳳吟(2004)提到 故事媽媽參與志願服務常遭遇某些家庭的阻力,例如子女照顧、先生父權心態和 家務分工等問題。故事媽媽在擔任母親的角色會遇到許多困難與挫折,此時除了 尋求家人的支持與實質幫忙外,團員的鼓勵與相互扶持也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 女性參與志工的動機大多很單純,這與母職經驗有密切關聯(王麗玲,2006)。 故事媽媽說故事,一開始的期望多從教養孩子出發,希望用故事陪伴自己孩子的 成長。一旦從家庭走出去,說故事給別的小孩聽,其中蘊含那份來自與孩子的互 動過程中單純的快樂,成為故事媽媽最大收穫。故事媽媽除了說繪本故事,也從 自己的生命經驗與生活事件出發,從中引導孩子去思考與想像,開啟多元智慧, 也從說故事中傳遞良善價值與生活教育(許杏如,2005)。她們用這樣的生活智 慧去教養孩子,不僅傳遞了愛與感動,更累積了親子之間更多「愛的存款」,同 時也藉由說故事的橋樑為孩子種下閱讀的種子,並與孩子們的互動將更密切,家 庭氣氛更和諧(孫鳳吟,2004;盧彥芬,2004)。 陳惠英(2003)在研究家庭主婦參與志工服務學習對生命的啟示中提到,家 庭主婦領悟出影響家人改變的契機是先改變自己,因為改變自己才是觸動他人改 23.

(32) 變的關鍵。故事媽媽因為參加故事戲劇改變自己,除了能讓自我不斷的學習成長 外,並將所學帶回家中與孩子和家人共享,營造名符其實的學習型家庭;另外也 帶來家中的福氣(孫鳳吟,2004)。參加故事媽媽成長團體後,媽媽們一方面釋 放自己沉積的抑鬱,一方面學習教養孩子的技巧。雙方面的獲益一旦回歸到家庭 裡,往往很具體的展現在「促進家庭和諧」的功能上,因此備受其他家人的肯定。 參與讀書會的媽媽由此獲得支撐的力量,得以繼續在讀書會投注心力(蔡淑媖, 2005)。王文姬(2005)指出女性志工為了希望能繼續留在學校服務,女性志工 運用智慧積極爭取家人的認同與接納,將來自家庭的阻礙能降到最低程度。故事 媽媽在服務過程中,有豐富的學習收穫,觀念想法有了改變,對家庭關係、婚姻 品質都有正面的影響及滿足感。故事媽媽蔡淑媖指出:雖然覺得故事媽媽的推廣 工作很忙碌而且辛苦,但是讓她感到自己越來越年輕、快樂,讀書也成為全家運 動,家庭更加和樂融洽(李宜紋,2005)。透過故事媽媽志工的洗滌,讓故事媽 媽能運用智慧來營造和樂家庭氣氛,有良好的家庭、夫妻與親子關係,讓家人之 間的情感更為凝聚。這便是「說故事」帶來的美好禮物。 (三)對社會網絡的影響 故事媽媽由自身的親子關係開始,說故事給孩子聽,瞭解孩子的思考和價值 觀,同時並能進一步在社區內從事推廣工作,為更多的父母親和孩子散播故事和 討論的種子。孩童在學校、社區、機構和同儕的愉快互動,可以促進有效的學習, 並養成喜歡閱讀的習慣,同時也使每一個家庭的孩子都能藉由「聽故事」享受和 諧與親密的親子關係(王文姬,2005;黃佳琪,2008;彭桂香,2000)。因此, 故事團體成員的參與經歷,一方面能促成馬斯洛需求層次的實現,另一方面也協 助發掘社區弱勢家庭之親職教育的需求,並帶動社區家庭親子互動(王文姬, 2005)。故事媽媽在社區裡,藉著故事散播文學的氣息,讓生活的周遭瀰漫書香 文化,也讓更多單親家庭和隔代教養的孩子也能感受「媽媽的愛」。故事媽媽藉 由故事,凝聚社區意識,創造了社區生命力。故事媽媽們來自不同社區,經歷一 段長時間的學習,一起表現創造力,成就了故事文化。她們再將屬於自己的故事 文化帶回家庭與社區,因而再度創造了社區的生命力(盧彥芬,2004)。故事媽 媽以跬步千里的精神完成打造書香社會的理想,她們歷經多年的矻矻歲月,她們 24.

(33) 在閱讀推廣的實務經驗上已不輸圖書館員,而那股鍥而不捨的拼勁,應該是來自 臺灣媽媽的韌性與動力吧!(蔡淑媖,2004). 25.

(34) 第三章 敘說自己的故事 停滯了一年,在開啟研究之門已是一年後的事了。回想一年前的我,滿懷培 養一群新住民婦女當故事媽媽的期待,與課程期間新住民婦女因種種原因無法堅 持到最後的挫敗,這一年的心境轉折:期待、挫敗、責備、修正、無奈、平復, 生理心情可能已經平復但潛意識裡卻一直不願面對,否則不會拖到一年後才在指 導教授的催促下,帶著徬徨猶豫的心申請論文計畫審查。人生還是得重要他人推 你一把,經指導教授與口試委員提點及建議後,有種身處暗黑密室裡外面有人推 開了門縫一般,幾日的自我沉澱與資料重整之後,終於有勇氣再次點開「論文資 料夾」敲打著鍵盤,回想來時路。 自我生命故事的敘說,來自於敘說者自我的主觀經驗感受,今日的完整個體 絕非昨日的成就,而是生命起始至今的點滴累積。如同故事媽媽要將故事說好, 必須先統整故事大綱、理出主題脈絡,而我的生命故事經過建構、歸類、梳理出 這段「故事媽媽自我培力的歷程時間軸」。. 26.

(35) 表 3-1-1 故事媽媽自我培力的歷程時間軸. 27.

(36) 第一節 故事媽媽的儲備能量 由校園走進社區,我看見自己更多的可能。我開始關心社區並參與社區活動, 我猶如驚蟄後的春蟲,探出頭的世界是如此新奇,萬物皆想觸及萬事皆想涉及, 恰巧那幾年社區營造也正起步,極其期待吸取日月精華的我,無論大小、類別只 要是能擴展視野的活動我皆參與,有種學習開關被扭開的感覺。. 一、 「寶媽咪」的角色形象 「寶媽咪說故事」開啟我對「說故事」的迷戀,一直認為故事本身就是魔法, 幻化魔法的精彩端看「說者」的能耐。好比一部電影,同一劇本由不同導演拍攝 則呈現出不同風格,風格取決於畫面的排序與剪輯,而畫面的細膩及意境的傳達 則需要人生視野堆疊,編劇將腦袋中的畫面以文字來敘述故事,導演將文字敘述 以畫面來詮釋故事;繪本作家以文字與圖片來敘述故事,說者將文字與圖片以言 語來傳遞故事。每當我對孩子傳遞故事時,從孩子立即的回饋中,能感受到他們 聽故事的歡樂,我將這股歡樂解讀為:我真的讓孩子感受到故事的魔力,這樣的 理解觸發我另一個念頭:讓聽故事不再只是聽故事,希望能透過聽故事觸發他們 想閱讀的動機,也讓孩子藉由繪本進入閱讀的世界。 在圖書館說了幾次故事,我觀察到寶媽咪說故事的角色形象,讓某些較活潑 的孩子也想要跟寶媽咪一樣,站在人群前與其他孩子分享繪本故事,這樣的發現 讓我感動,感動的是「寶媽咪」在他們小小的心靈中是一個可模仿、可追隨的形 象,當然,我很樂意將說故事的舞台「借」給孩子們,不過,在他們上台前必須 做好上台準備,例如:前一周必須跟我討論下周要說的繪本故事,我會請他先對 我說一遍,讓我確認已經準備好上台了,因為這樣的前置認證作業,他們必須增 加自己的能力、才能累積自己的實力。這短短的兩個月「寶媽咪說故事」期間, 我看見孩子期盼聽故事的眼神,我聽見孩子聽著故事肆意發出的笑聲,我感受孩 子在故事的天地裡自由自在、無憂無慮的歡愉,我也讓孩子隨著我的幻化魔法時 而大笑、時而緊張、時而哀傷、時而憤怒,在這專屬故事的時空裡,我與這群鄰 里間的孩子同樂。. 28.

(37) 九如國小最近訓練了二十位故事媽媽,今天起在校園間為小朋友說故事,為 了吸引小朋友,媽媽們不但能說故事、還能變魔術、「玩」汽球,主講的媽媽羅 金玫還捐出講師費,為小朋友添購更多的書籍。 九如國小教務主任李珉珮表示,學校有一群熱心的義工媽媽,為了訓練媽媽 們下場說故事,學校特別安排四周的研習課程,指導媽媽們說故事的技巧、表情, 還有吸引小朋友的「絕活」,研習課程由具有說故事經驗的家長羅金玫擔綱。 為了吸引小朋友,故事媽媽和故事爸爸都為自己取了一個特別的名字,有「櫻 桃媽媽」、「寶媽咪」,八月才剛從學校退休的主任楊振勝,一開學就加入故事爸 爸的行列,還協助學校進行低年級小朋友的補救教學,他為自己取名「老夫子」, 希望永遠當「孩子王」。 羅金玫除了指導媽媽們說故事外,他還會幾招變魔術、玩汽球的絕活,她說, 每當小朋友坐不住了,就是「絕活」登場的時候了,雖然學校在研習期間會提供 講師費,但是羅金玫悉數捐出,她說,她不是為了講師費而來,而是希望鼓勵更 多的孩子閱讀。 —摘自聯合報中華民國 95 年 11 月 22 日星期三. 經由上課的志工得知我們上報了,而報導的內容應該是由校方提供,對於擁 有「腦袋想就動手做」的基因,想法一來就停不下來的我來說,這些後續都不是 我當初所預期。這見報「訓練故事爸媽 九如開課」的大標題,只是「寶媽咪說 故事」的發酵,因為與孩子同樂之後,觸動我想要讓更多孩子聽故事,所以衍生 出為孩子說故事者的需求,我設想:如果,能有更多媽媽說故事,也就能聽到更 多孩子的笑聲,或許能讓更多的孩子進入閱讀的世界,感受文字的力量體會文字 的美好。 這樣的發酵來自孩子聽故事的喜悅,但也凸顯鄉間資源的不足,九如鄉的故 事媽媽少之又少,九如國小的班親媽媽依然是幫忙「看」孩子,想讓更多孩子聽 故事就要有更多故事媽媽說故事,班親媽媽已經是進入班級跟孩子有過互動經驗, 於是,我把腦筋動在這群有經驗的班親媽媽身上,再次自告奮勇向九如國小李主 任提出想要傳遞說故事技巧,要將我到處學藝的心得,分享給有心為孩子說故事 的班親媽媽們。沒想到在校方的大力支持與號召,校內志工不分男女幾乎全員參 29.

(38) 加,那群已列入學校志工的媽媽們,有的是與我同期擔任班親媽媽的夥伴們,有 的是後來陸續加入或擔任圖書志工或擔任上、下學導護,這般大回響與我腦中設 定八、九個班親媽媽,有兩倍以上的落差,如此為數不少的落差著實讓我膽顫了 一下。 想想我那單純的經驗分享,以及將我習得的技巧再傳遞出去的想法,這樣簡 單的訴求能說服這一大票人嗎?看著報名統計表我到吸了一口氣,擔心自己的不 足、擔心能給的不夠、擔心傳遞的偏誤、擔心……,向校方表明了我的擔心,主 任相當鼓勵的說: 「這些志工媽媽都是無說故事經驗的,就以基礎入門班為導向, 先求有再求好」。有了主任的肯定猶如吃了一顆定心丸,集我畢生所學、匯我至 今所能,最好的教學就是當場示範,最有效的評量就是立即實作,傾囊相授、絕 無藏私,從聲音到表情再肢體,從吸睛到文學再涵養,四周的課程交流後,倒也 像不像三分樣,不論是故事媽媽或是故事爸爸,都能有幾招上手的技巧可運用在 說故事當下,真是一群領悟力高的志工,更令人慶幸的是,這些故事爸媽不是照 本宣科的複製了事,各個都保有自己的特色,這樣的獨特性絕對讓故事魔法幻化 多變,為故事魔法增添更多精彩。 希望看見無數孩子的笑容,希望聽見無數孩子的笑聲,這樣小小的希望觸動 我單純的想法,這樣單純的想法引發大大的迴響,九如國小成立了故事媽媽團, 再之後的每個班級都有了故事媽媽說故事。我也因為孩子的天真,跨出了人生的 一大步,並將我推上了更大的講台,而那時種下的希望種子,至今仍舊延續與繁 衍著。. 二、 「羅老師」的光環 硬著頭皮完成了「訓練故事爸媽 九如開課」任務、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喜 的是因為我的經驗分享與所學傳遞,九如國小有了第一批故事志工;憂的是因為 我的「訓練故事爸媽 九如開課」上報,猶如在我頭上扣了一頂大帽子,也許套 用在別人身上會是耀眼的光環,但加諸在我身上卻是自我審視的光圈。走在九如 街坊、菜市場,時不時聽到:「羅老師」的喊叫聲,鄉下媽媽總是熱情如火,遠 遠的見人便隔空打過來一聲招呼,還有幼稚園的孩子,會用稚嫩的童音連帶打來 好幾個:「寶媽咪……寶媽咪……」招呼,這是每周會到圖書館聽故事的孩子, 30.

(39) 天真的熱情讓我應接不暇,而一旁的年輕阿嬤則是上下打量後說:「妳就是寶媽 咪阿!常聽孫子說『要去聽寶媽咪說故事』」 。連續三、四年再九如圖書館說故事 的「寶媽咪」後續發酵,有段時間幾乎全九如鄉都知道「寶媽咪說故事」這活動, 但不見得人人見過我本人,而「羅老師」是九如國小志工隊裡的傳說,第一代故 事媽媽的老師。 我思故我在,這樣的加持過後我又開始對「講師」的這個身分存在價值有所 質疑,我回想自己參加九如鄉九明社區辦理的,九十四年社區故事媽媽培訓課程 初體驗,我有沒有十八般武藝,我有沒有讓學員們用近乎崇拜的眼神,看著帶領 的講師舞著她說故事的一套又一套技法;我有沒有讓學員們以滿懷仰慕的目光, 望著帶領的講師道出她說故事的一段又一段精采;我能否讓學員瞬間明白,孩子 看的也許是表面功夫,但留在孩子心裡的卻是「說故事者」的生命厚度;學員能 不能讓每一則故事散發出亮麗的光彩,而我這個故事志工口中的「羅老師」,堆 疊的涵養是否夠紮實。我是不是讓一群來自不同生活背景、不同思維層次、不同 用語習性的媽媽,不因年齡差距而落差、不因能力相異而退卻、不因語言屏障而 隔閡,皆能沉浸在說故事與閱讀的歡愉中,我是不是能成為某些人生命中的重要 他人。當我對自己扮演的某個角色的存在價值有所質疑,我必須尋求解答,我必 須重新學習。. 三、 「講師」是壓力亦是助力 往自我生命根部挖掘,時光回推至高職時期,白天上班晚上上課的夜校生, 精神抖擻的寥寥無幾,我算是最認真的學生了,總是坐在第一排,總是影印課堂 筆記給同學,總是不遲到、早退不缺曠課,既使同學心中無感的軍訓課程(因為 班上同學多數是女生)我也認真的聽著,教官講著生硬的課本內容、或說著他的 軍旅生活點滴、抑或敘述他個人的生命故事,漸漸回想起我的高職生活,原來當 時老師的一句話竟影響我一輩子。讀書一直不是我成長環境必要的,但站上講台 卻是我潛意識裡想追求的,是哪一位老師我真的想不起來了,但他的影像還深刻 的印在我的海馬迴中,他先是敘述了他自己的成長背景,也如同我一般讀書不是 必要,再加上老師的生活時代貧瘠,求學經歷也是坎坎坷坷斷斷續續,憑著自己 不認輸的堅持終於拿到大學學位,才能站上講台完成當老師的夢想,最後重點落 31.

數據

表 1-4-1 故事媽媽培訓課程表      第一階段:理念推動建構  上課時間  主題  說明  活動內容  105 年  1/12(二)  1/13(三)  18:30~  21:00  共 5 小時  讓 故 事 活 起來的魔法 (一)故事人的說唱藝術  「說」故事的第一要件:聲音表情,有情緒的聲音能讓 聽者為故事著迷。  1.發聲練習:頭腔、鼻腔、喉腔、胸腔、腹腔共鳴 2.聲音情緒:高、低、強、弱、大、小 讓 故 事 活 起來的魔法 (二)故事人的肢體律動 故事人流暢的肢體動作,是聚焦聽著視線的光源
表 3-1-1 故事媽媽自我培力的歷程時間軸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It is important to allow for all students to add their ideas to the story so giving each student an area of responsibility to add to the story recipe can help prompt this. For

 Promote project learning, mathematical modeling, and problem-based learning to strengthen the ability to integrate and apply knowledge and skills, and make. calculated

Graduate Masters/mistresses will be eligible for consideration for promotion to Senior Graduate Master/Mistress provided they have obtained a Post-Graduate

I would like to thank the Education Bureau and the Academy for Gifted Education for their professional support and for commissioning the Department of English Language and

Now, nearly all of the current flows through wire S since it has a much lower resistance than the light bulb. The light bulb does not glow because the current flowing through it

To help students appreciate stories related to the theme and consolidate their knowledge and language skills in writing stories, the English Club has organised a workshop on story

To encourage Sharon, her mom told her “if you can get good grades, I will give you a surprise.” So, Sharon had studied math all night and she also hadn’t slept well last week..

She has to face all these life choices by herself, makes her own decisions and face the consequences...I was told the other day that I could not even make an appointment f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