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高雄市快樂國小高年級學童體育課學習動機與學習成效之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高雄市快樂國小高年級學童體育課學習動機與學習成效之研究"

Copied!
10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屏東大學教育學系碩士班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舒緒緯 博士. 高雄市快樂國小高年級學童體育課學習 動機與學習成效之研究. 研究生:簡岑珍 撰. 中 華 民 國 109 年 7 月.

(2)

(3) 摘 要 本研究旨在了解高雄市快樂國小學童體育課學習動機與學習成效之現況,探 討不同背景變項之高雄市快樂國小學童體育課學習動機與學習成效之差異情形。 研究者採普查方式進行問卷調查,並輔以質性取向之半結構式訪談,進行研究。 問卷調查之研究對象為高雄市快樂國小學生,有效樣本為 791 人。以「新北市國 小學童體育課學習動機學習成效」為問卷調查工具,之後將蒐集資料,進行描述 性統計分、Pearson 積差相關等統計方式進行資料的分析處理。訪談調查部分, 則以高雄市快樂國小共 8 名學童為對象進行訪談。最後再將問卷調查與訪談內容 結果進行綜合分析討論,獲得研究解果如下: 一、高雄市快樂國小學童體育課學習動機不同背景變項之差異情形:不同性別學 童、不同性別體育教師、是否參與運動社團或運動校隊、家長支持學生參 與運動、每週課餘運動時間在體育課學習動機之各項層面有顯著差異。 二、高雄市快樂國小學童體育課學習成效不同背景變項之上差異情形:不同性別 學童、不同性別體育教師、是否參與運動校隊或運動社團、家長支持學生 參與運動、每週課餘動時間在體育課學習成效之各項層面有顯著差異。 三、高雄市快樂國小學童體育課學習動機與學習成效達顯著正相關。. 關鍵字:體育課、學習動機、學習成效. i.

(4)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learning motivation and learning effectiveness of the physical education class﹐children in Kaohsiung City ﹐ Discussing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learning motivation and learning effectiveness of the physical education class ﹐ Discussing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learning motivation and learning effectiveness of the physical education class of happy country children in Kaohsiung City with different background variations﹒Conducting surveys using a census, supplemented by interviews on sexual orientation, conducted research﹒The survey was conducted for students from Happy Country in Kaohsiung City, and the effective sample was 791﹒"The motivation to learn results of the physical education class of student in New North City" as a questionnaire survey tool﹐Analysis and processing of data by statistical methods such as descriptive statistical sub-scores, Pearson product correlation, etc﹒Interview investigation part, the Kaohsiung City Primary School a total of 8 children for the interview﹒Finally, the questionnaire and interview results of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are as follows: 1.Differences in different background variations of different background motivations in the physical education classes of children in Kaohsiung City: different gender children, different gender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whether to participate in sports associations or sports school teams, parents support studentparticipati There i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from the various aspects of physical education motivation for exercise and weekly after-school exercise time in Physical Education. 2.Kaohsiung City school childrens physical education class learn ing results on different background variations on the difference: different genders School children, gender-specific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participation in sports school teams or sports associations, parental support for students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effectiveness of physical education in terms of participation in sports and weekly after-hours. 3.Kaohsiung City Country childrens physical education motivation and learning effectiveness reached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Keyword: Physical education﹐Learning Motivation﹐Learning effectiveness﹒ ii.

(5) 目次 摘 要 ............................................................................................................................i Abstract ........................................................................................................................ ii 圖次 ............................................................................................................................. v 表次 ............................................................................................................................ v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第四節 第五節. 研究動機 ............................................................................................... 1 研究目的 ............................................................................................... 3 待答問題 ............................................................................................... 3 名詞釋義 ............................................................................................... 4 研究範圍與限制 ................................................................................... 5. 第二章 文獻探究 ....................................................................................................... 7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第四節. 體育課相關概念說明 ........................................................................... 7 學習動機理論與相關研究 ................................................................. 11 學習成效理論與相關研究 ................................................................. 19 體育課學習動機與學習成效相關研究 .............................................. 23.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 27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第四節 第五節 第六節 第四章. 研究架構 ............................................................................................. 27 研究假設 ............................................................................................. 29 研究對象 ............................................................................................. 30 研究工具 ............................................................................................. 32 研究程序與步驟 ................................................................................. 37 資料處理與分析 ................................................................................. 39. 結果分析與討論 ....................................................................................... 41.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第四節 第五節 第六節 第七節. 國小高年級學童體育課學習動機與學習成效之現況分析 ............ 41 不同背景變項國小高年級學童體育課學習動機之差異分析 .......... 49 不同背景變項國小高年級學童在體育課學習成效之差異分析..... 55 國小高年級學童在體育課學習動機與學習成效之相關分析......... 61 國小學童學習動機對學習成效之預測情形 ...................................... 64 訪談資料分析 ..................................................................................... 70 綜合討論 ............................................................................................. 74. iii.

(6)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 81 第一節 結論 ..................................................................................................... 81 第二節 建議 ..................................................................................................... 85 參考文獻 .................................................................................................................. 89 中文部分........................................................................................................... 89 英文部分........................................................................................................... 92 附錄 .......................................................................................................................... 93 附錄一 附錄二 附錄三 附錄四. 正式問卷 ............................................................................................. 93 量表使用同意書 ................................................................................. 96 參與研究同意書 ................................................................................. 97 訪談大綱 ............................................................................................. 98. iv.

(7) 圖次 圖 2-1 溫納(Weiner)成敗歸因理論之三項度分析 .................................................. 13 圖 2-2 凱勒(Keller)ARCS 動機模式要素表 ............................................................ 14 圖 3-1 研究架構圖 .................................................................................................. 27 圖 3-2 研究流程圖 ................................................................................................... 38. v.

(8) 表次 表 2-1 影響二十世紀學校體育方向之三個哲學價值觀........................................... 8 表 2-1 影響二十世紀學校體育方向之三個哲學價值觀(續) ............................... 9 表 2-2 學習動機相關文獻摘要表 ............................................................................ 17 表 2-3 學習成效相關文獻研究摘要表 ................................................................... 21 表 2-4 動機與成效相關文獻研究摘要表 ............................................................... 23 表 2-4 動機與成效相關文獻研究摘要表(續) ................................................... 24 表 3-1 高雄市快樂國小高年級學生人數統計表 ................................................... 30 表 3-2 受訪學生背景資料 ....................................................................................... 31 表 3-3 體育課學習動機各層面題目 ....................................................................... 33 表 3-4「國小高年級學童學習動機」因素分析摘要表.......................................... 33 表 3-5「國小高年級學童學習動機」信度分析摘要表.......................................... 34 表 3-6 體育課學習成效各層面題目 ....................................................................... 34 表 3-7「國小高年級學童學習成效」因素分析摘要表.......................................... 35 表 3-8「國小高年級學童學習成效」信度分析摘要表.......................................... 35 表 4-1 有效樣本學童性別分布統計表 ................................................................... 42 表 4-2 有效樣本學童年級分布統計表 .................................................................... 42 表 4-3 有效樣本學童體育教師性別分布統計表 .................................................... 43 表 4-4 有效樣本學童參與社團或校隊分布統計表 ................................................ 43 表 4-5 有效樣本學童之家長參與運動的態度分布統計表 ..................................... 44 表 4-6 有效樣本學童每週課餘運動時間分布統計表............................................. 44 表 4-7「國小高年級學童體育課學習動機量表」整體各層面分析摘要表 .......... 45 表 4-8「國小高年級學童體育課學習動機量表」各層面題目之分析摘要表 ...... 46 表 4-9「國小高年級學童體育課學習成效量表」整體各層面分析摘要表 .......... 47 表 4-10「國小高年級學童體育課學習成效量表」各層面題目之分析摘要表: 48 vi.

(9) 表 4-11 不同「性別」之國小高年級學童在體育課學習動機之摘要表(N=791) .. 49 表 4-12 不同年級的國小高年級學童體育課學習動機之摘要表(N=791) .............. 50 表 4-13 不同「體育教師性別」之國小高年級學童體育課學習動機之摘要表 (N=791) ..................................................................................................................... 51 表 4-14「是否參與校隊或運動社團」之國小高年級學童體育課學習動機之摘要 表(N=791) ................................................................................................................. 52 表 4-15 不同「家長的支持態度」之國小高年級學童在體育課學習動機之摘要表 (N=791) ..................................................................................................................... 53 表 4-16 不同「每週課餘運動時間」之國小高年級學童在體育課學習動機之摘要 表(N=791) ................................................................................................................. 54 表 4-17 不同「性別」之國小高年級學童在體育課學習成效之摘要表(N=791) .. 55 表 4-18 不同「年級」之國小高年級學童體育課學習成效之摘要表(N=791) ...... 56 表 4-19 不同「體育教師性別」之國小高年級學童體育課學習成效之摘要表 (N=791) ..................................................................................................................... 57 表 4-20「是否參與校隊或運動社團」之國小高年級學童體育課學習成效之摘要 表(N=791) ................................................................................................................. 58 表 4-21 不同「家長的支持態度」之國小高年級學童在體育課學習成效之摘要表 (N=791) ..................................................................................................................... 59 表 4-22 不同「每週課餘運動時間」之國小高年級學童在體育課學習成效之摘要 表(N=791) ................................................................................................................. 60 表 4-23 國小高年級學童在體育課學習動機與學習成效之相關摘要表 ............... 61 表 4-24 國小高年級學童在體育課學習動機與學習成效之相關摘要表 ............... 62 表 4-25 國小高年級學童學習動機各層面預測「整體」之迴歸分析摘要表 ....... 64 表 4-26 國小高年級學童學習動機各層面預測「認知」之迴歸分析摘要表 ....... 65 表 4-27 國小高年級學童學習動機各層面預測「情意」之迴歸分析摘要表 ....... 67 vii.

(10) 表 4-28 國小高年級學童學習動機各層面預測「技能」之迴歸分析摘要表 ....... 68 表 4-29 國小高年級學童體育課學習動機與學習成效之現況綜合分析摘要表 ... 74 表 4-30 不同背景變項之國小高年級學童體育課綜合分析摘要表 ....................... 76. viii.

(11) 第一章. 緒論. 本研究瞭解高雄市快樂國小高年級學童體育課學習動機與學習成效之研究。本章 共分六節第一節為研究動機;第二節為研究目的;第三節為待答問題;第四節名詞釋 義;第五節研究範圍與限制。. 第一節 研究動機 近年來由於科技媒體的進步,國人容易取得國家運動賽事、運動知識及體育相關產 業等知識獲取, 「運動」一詞慢慢的受到全民重視。正所謂強國必先強身,從教育的觀點 來看,體育正是強身的基礎。體育是培養學生運用身體從是活動的教育,使學生能從身 體的活動中,體驗運動的樂趣,培養運動技能,促進和諧的人際關係,發展良好社會道 德行為。 體育為五育發展中重要的其中一環節,涵蓋既定的教育目標,不管是學生的心智能 力、生理發展、人格培養、運動習慣的養成或健康生活型態的管理等,體育的功能皆不 容小覷(林國瑞,2001) ,對於國小階段的學童,正是培養基礎的體育態度與生活習慣養 成之關鍵時期,學校主要協助學童對參與體育活動發展出正確的態度,引領學童在為來 的人生階段,仍持續保有活力的生活態度及健康的身心靈。透過體育課讓學生學習評估 自己的運動能力、找出符合自己的活動方式,並建立終身運動的基礎(Keogh,1962)。成 瑞福(2004)認為,若想要提升學生身體健康體適能及健康管理,須讓學生在體育課程得 到滿足後,才有可能影響其未來身體健康。此時的教育對孩童的影響是最為深遠的,不 管是對體育的認知、運動技能、團隊合作、人際互動、養成規律運動習慣等等,一旦錯 失關鍵期的教育,將會影響到學童未來對體育課程的學習動機。 學校體育課程會影響一個人的運動習慣(Biddle, 2001),我國從九年一貫,健康與體 育學習領域課程實施要點之教學方式強調:健康與體育教學以培養學生具備良好的健康 行為及體適能為首要目標,教學方法及過程應生動靈活、彈性運動,並注重適性發展, 以啟發、創造、樂趣化之教學,讓學生獲得成就感享受學習樂趣(廖燕燕,2006) 。至十 1.

(12) 二年國教,健體領域課程實施要點強調:培養學生核心素養與終身學習的目標,培養終身 學習與運動習慣,促進學童自主學習;藉由課程整合與學習團隊合作的活動,提升學生 對公共事務之參與及合作,關注並落實於日常生活中。現今體育課要能符合學生需求、 反應出文化間的差異及社會時代變遷,應在現今的體育課設計中,讓學生能找到終身從 事運動的動力(Tannehill & Zakrajsek,1993)。培養學童在日常運動的習慣,其中關鍵之一, 需扎根於求學過程中對於體育課喜愛程度,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樂趣,自然會產生學習動 機,喜歡並願意持續學習體育活動。為了讓學童能夠持續運動的熱忱與習慣,身為健體 領域的教育者我們責無旁貸,應該讓學生在學習階段起發喜愛運動的動機、激發學童的 運動的活力、培養正確的運動態度與運動觀、養成終身運動的習慣(廖烜慶,2017),因 此本研究之研究動機一,為瞭解國小學童體育課學習動機的現況。 國民體育法第六條則規定高中以下學校,安排學生每週在校從事體育活動的時數 (引述於國民體育法第六條) : 「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及專科學校五年制前三年並應安排學 生在校期間,除體育課程時數外,每日參與體育活動之時間,每週應達一百五十分鐘以 上」 。主要目的為培育學生運動相關知能,引發學生從事運動相關的動機和興趣、養成規 律運動的習慣,奠定終身參與身體活動的能力與態度。目前國人重視運動及健康的家庭 也日益增多,學童課餘運動時間的增加,對於體育課學習動機與學習成效是否會有所提 升,為本研究探討的動機二。 研究者曾在國小擔任體育教師,對於健體領域教學抱持極大的熱忱,希望可以透 過此研究結果,瞭解學童在體育課的態度與動機,有利於研究者在為來教學中了解如何 協助學生喜歡運動、增加參與度、培養學生終身運動的好習慣。因此,本研究以高雄市 國小學童體育課學習動機與學習成效為主題,藉由此研究了解國小學童體育課學習動機 與學習成效之現況及兩者間之相關情形。. 2.

(13) 第二節 研究目的 基於上述的研究動機,本研究欲達成的目的為: 一、瞭解高雄市快樂國小高年級學童體育課學習動機現況。 二、探討不同背景變項在高雄市快樂國小高年級學童體育課學習動機之差異情形。 三、瞭解高雄市快樂國小高年級學童體育課學習成效現況。 四、比較高雄市快樂國小高年級學童體育課學習成效各因素之差異情形。 五、比較不同背景變項在高雄市快樂國小高年級學童體育課學習成效之差異情形。 六、分析高雄市快樂國小高年級學童體育課學習動機與學習成效相關之情形。 七、分析高雄市快樂國小高年級學童學習動機對學習成效之預測情形。. 第三節 待答問題 基於上述研究目的,歸納出本研究之主要研究問題如下: 一、高雄市快樂國小高年級學童體育課學習動機現況為何? 二、不同背景變項在高雄市快樂國小高年級學童體育課學習動機之差異情形為何? 三、高雄市快樂國小高年級學童體育課學習成效現況為何? 四、高雄市快樂國小高年級學童體育課學習成效各因素之差異情形為何? 五、不同背景變項在高雄市快樂國小高年級學童體育課學習成效之差異情形為何? 六、分析高雄市快樂國小高年級學童體育課學習動機與學習成效相關之情形為何? 七、分析高雄市快樂國小高年級學童學習動機對學習成效之預測情形為何?. 3.

(14) 第四節 名詞釋義 茲將本研究所涉及之相關名詞及概念加以界定,包括:高雄市快樂國小高年級學童、體育 課、學習動機、學習成效,分別說明如下: 一、高雄市快樂國小高年級學童: 本研究所稱之「高雄市快樂國小高年級學童」 ,係指 107 學年註冊於高雄市國小五、 六年級學童之男、女學生,不包含學校特教班、資源班等身心障礙特殊學生。 二、體育課 本研究之體育課是指高雄市國民小學依據教育部頒布九年一貫課程「健康與體育領 域」關於體育的目標及時數之相關規定,每週安排兩節五、六年級學童體育課程。 三、學習動機 本研究之學習動機,指老師在教學時間內,透過多元的教學方式、豐富有趣的課程 內容、與學生互動的相處模式,使學生對老師的教學產生信任與認同,激發身理及心理 的動機,養成自信,啟動價值的認識,因而在學習體育產生興趣,增加上課的學習動機。 本研究引用廖烜慶所編制的「國小學童體育課學習動機量表」做調查,學生於在此量表 之得分越高表示學習動機越佳,得分越低則表示學習動機越低。包含以下四個因素: (一) 專注力(Attention)、 (二)相關性認知(Relevance)、 (三)自信心(Confidence)、 (四)滿足 感(Satisfaction)。 四、學習成效 本研究之學習成效,意旨學生經過教師的指導後,達成的某科目的教學目標。而本 研究之學習成效,指學生在學校體育課程中所學的體育相關知能,表現出來的運動精神 與學習態度。本研究引用廖烜慶所編制的「國小學童體育課學習成效量表」 。包含以下三 個構面: (一)認知、 (二)情意、 (三)技能 三個構面。採用廖烜慶編制的「國小體育 課學習成效量表」 ,調查學生在體育課裡認知、情意、技能三方面的學習成效,學生在此 量表之得分越高表示學習成效越佳,得分越低則學習成效越低。. 4.

(15)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一、研究範圍 本研究範圍,依照研究區域、研究對象、研究內容等三方面,分別說明如下: (一)研究區域 本研究係以高雄市快樂國小為研究範圍,位於高雄市,附近為住宅密集區,五年級 及六年級學童為研究對象,學生人數約 821 位,屬於大型國小,校園相當重視體育活動, 學校有籃球、足球、田徑、羽球、棒球、桌球等運動校隊,學校也提供運動社團也有直 排輪、飛盤、跆拳道等運動,讓有興趣學生運用課後時間餐與活動。校址旁及為捷運站, 多路線公車站牌,學校便利四通八達,附近環境相關運動資源也相當豐富,例如大型綠 地公園、國家體育場、游泳池等。故研究結果推論受地區性及時間性限制。 (二)研究對象 本研究對象以 107 學年度,依據快樂國小教務處註冊組 107 學年度學生人數統計, 五年級共有 14 個班:男生有 230 位、女生有 175 位,五年級學生總人數為 405 人。六年 級共有 15 個班:男生有 224 位、女生有 192 位,六年級學生總人數為 416 人。合計五年 級及六年級學童共有 821 位。 (三)研究內容 本研究在了解國小學童體育課學習動機與學習成效之現況,以及國小學童參與體育 課程的動機影響學習成效之相關性,根據最後結果,對相關單位提出結論與建議。. 二、研究限制 本研究的研究限制,依推論上的限制、研究方法限制等兩方面,分別說明如下: (一)推論上的限制 研究以高雄市快樂國小五年級及六年級學童為研究對象,因此其研究結果的推論 上,僅是用類似條件之國小和年級進行推論。. 5.

(16) (二)研究方法的限制 本研究以問卷調查法進行團體施測量化研究,並輔以質性取向之訪談的資料進行研 究分析,進行問卷調查時受試者可能會受到當時背景因素、填答者意願或情緒等因素干 擾作答情形,因而造成研究結果的誤差,僅能按照實際收到之資料和數據來加以探討及 分析。而質性取向之訪談,則會因為受訪者的人數限制,可能無法完整代表全體學童之 想法。. 6.

(17) 第二章 文獻探究 本研究以高雄市快樂國小高年級學童為研究對象實施體育課學習動機與學習成效 問卷調查,針對高雄市快樂國小高年級學童體育課學習動機與學習成效之相關文獻進 行探討。全章共分五節,第一節體育課相關概念說明;第二節學習動機與相關研究; 第三節學習成效理論與相關研究;第四節體育課學習動機與學習成效之相關研究;第 五節本章總結。. 第一節 體育課相關概念說明 壹、體育定義 將身體的活動和教育連在一起而創造 "體育"這一個名詞者,首推英國人麥拉倫 (Archibald Maclaren ) 1863 年出版的「體育的體系」(A System of Physical Education)一 書中, (江良規,1968)在該書中其中三點成為體育成為學校課程的重要里程碑:(1)身 體訓練與心智訓練不可分割,兩者相互維繫相互支持,才能代表一個人的整體性;(2) 體育必須是各級學校課程的一部份;(3)體育的推行應有良好的組織和管理,以充分發 揮其功能等。從此之後,「體育」逐漸成為國際通用的名詞。美國在 19 世紀時,認為 體育是全人教育的一部份,沒有體育的教育是殘缺不全的教育(江良規,1968)。 三個哲學價值影響著二十世紀學校體育的方向曾瑞成(1999)提出以下對體育的 看法:. 7.

(18) 表 2-1 影響二十世紀學校體育方向之三個哲學價值觀 價值觀. 時期 1960 年,學校體育有兩個發展趨勢:一個. . 是以競技體育為主的課程設置,另一個是 以健身和參與為目標的課程設置。 體育是身體鍛鍊的教育 (Education of the Physical). . 競技運動教育模式只強調過程而不強調結 果,只要參加競技運動,健康的狀況與水 準肯定會提高(Metzler, 2000). . 1880 年起,學校將運動遊戲納入正課。. . 1980 年,動作教育的概念是由英國學者克 賽迪(Cassidy,Brown)提出的。透過動作 教育,使兒童知道他的身體,並學會巧妙 地使用他的身體,發展其認知機能,並且. 體育是透過身體的教育. 能富有創意地表達自己,促進情緒的成熟. (Education through Physical). 和社會性的發展。. . 體育是「透過身體活動進行教育」,是一 種正式的教學活動。經常利用遊戲和運動 作為教育的手段。劉永松(1999). 8.

(19) 表 2-1 影響二十世紀學校體育方向之三個哲學價值觀(續) 價值觀. 時期 . 體能教育模式強調傳授學生基本體能知 識,將基本知識的概念課,幫助學生瞭解、 認識健康重要的意義,讓學生能積極態度 來參與活動,促進健康的生活型態,重視 終身規律運動的培養。. 體育是身體的內在教育 (Education in Physical). . 海爾森提出的社會責任模式主要是培養學 生能夠對自己、他人和社會負責。主要目 的是希望培養學生能在參與體育課程活動 中,學會尊重自己、理解他人,進而對團體 產生責任感。.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到二十世紀初年,一套完整而進步的運動教育思想終於形成。由於新思想的建立, 體育才能成為教育的一環,而體育目的也不再被人視為只是身體的教育。 體育是“通過身體教育”在培養學生的身體能力和運動和安全知識,以及他們利用 這些能力在積極參與健康的生活方式發展相關的廣泛活動中的表現。培養學生的自信 心、合作、溝通與創造力等能力表現。 在身體活動中培養積極的價值觀和態度,為學 生的終身學習和全方位學習提供了良好的基礎。. 9.

(20) 貳、體育課的定義 體育課是以教育部頒布體育課程標準的教材為內容,以學生為對象,由教師設計、 佈置合理且安全的教學環境與設施,用適切的教學方法和符合學生能力的活動,使學生 能夠有效的從事體育活動,培養良好的人際關係,學習體育運動相關知識的活動。 吳萬福(1982) 林添興(2009)認為,體育課乃是學校提供場地、設施和器材,教師依 據學生的身心發展狀況,設計涵蓋認知、情意、技能等方面的教學內容,以滿足學生的 需求,使學生獲得成就感達到全人健康的教學發展活動。. 參、體育課的目的 Keogh(1962)認為體育課是要幫助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發展出正確、積極的態度,了解 自己的運動能力,找出自己的運動喜好,並引導學生在離開學校教育後,仍然持續表持 良好運動的好習慣,奠定終身運動的基礎。而 Gill﹐Gross﹐and Huddeston(1983)則認為 體育是利用身體活動來達到教育的目的,其功能包含滿足運動慾望、學習運動技巧、強 健個人體魄、紓解個人壓力、建立人際關係、體驗獲勝經驗等,因此,對於培養學生養 成終身運動習慣而言,體育教師的體育教學活動及佔有很重要的地位。. 10.

(21) 第二節 學習動機理論與相關研究 人是群居的物種,需要離群索生活。每個人需要相互互動與彼此依存,有助於相互 學習及成長。每個人的生長階段中,除了受家庭環境影響之外,對於個體行為發展影響 最大的就是同儕團體。兒童從同儕友伴的陪伴和互動中,發展學習社會技能,並建立積 極自我概念。所以,建立同儕關係階段不但對國小高年級學生是重要學習任務,也對其 發展具有重要功能,並影響之後的人際適應及社會化能力的發展。本節旨在探討國小高 年級學生學習動機的相關理論基礎,包含學習動機的理論分析及學習動機的重要性、內 涵等層面。 壹、學習動機的定義 學習動機(Motivation to learn)是指引起學生學習活動,維持學習活動,並導使該學習 活動朝向某一目標前進、實踐的內在歷程及內在原因(張春興,2012)。(Stipek,1995)認 為,學習動機是指學童在學習方面的成就動機,是個體追求成功的一種心理需求也是影 響學業的關鍵之一。強烈的學習動機與興趣可以提升學習效率,當學生具有更高的學習 動機時,其學習成效也隨之提升(McCombs,2000)。動機的來源包括內在動機及外在動機, 內在動機指對某一事件感到喜好或興趣,引起自動自發的行為;外在動機指引起個體從 事某行為的原因,如實質獎品或逃避懲罰。因此動機乃是行為的原動力,如何提升學生 的學習動機,正是老師努力的目標。. 貳、學習動機的理論 在教育心理學中,對學習動機的起源與詮釋方式的角度不同,因而有不同的理論發 展。具代表性的學習動機理論分為三大派別:行為學派、人本學派、認知學派,及介紹本 研究使用之 ARCS 學習動機理論,詳述如下:. 11.

(22) 一、行為學派的學習動機理論 行為學派的學習動機理論以刺激與反應的關係來解釋學習動機,認為學生會學習是 因為過去的經驗,在學習後,能得到學生喜歡的結果(呂亦航,2017)。(廖烜慶,2017)認 為個體行為的趨使力,來自於外在的人、事、時、地、物,給予個體需求上的滿足而產 生。強調外在對個體刺激與反應的重要性,用個體表現的外顯行為來解釋動機,此一說 法忽略了人的內在思考的複雜性。. 二、人本學派的學習動機理論 人本學派之父馬斯洛(Maslow)認為學習非外鑠,而是內發的需求。馬斯洛將需求分 為七層次,最底四個層次為「基本需求」分別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隸屬與愛需求 與自尊需求。認為學生必須先滿足此層次的基本需求後,才會繼續追求上一層次;最高 三層次為「成長需求」分別為,知的需求、美的需求、自我實現。而知的需求是屬於學 習動機,當基本需求無法得到滿足時,則無法引起學習動機。因此,在教育上,學生若 處於飢餓狀態或感受危險有威脅時,學生是無法對學習產生動機。. 三、認知學派的學習動機理論 認知學派與人本學派一樣強調內在動機(林生傳,1995)。張春興(1994)指出學習動機 認知論者認為,學習動機乃是介於環境(刺激)與個人行為(反應)之間的中介歷程,認為個 體並非生理因素影響,認知心理學家認為行為的來源是來自個體的思考。歸因論由美國 心理學家 Weiner(1972)所提出,發現一班人對從事過有關成敗的工作後,多將自己的行 為結果之所以成功或失敗,強調個人對情境的決定因素知原因判斷。,歸納出以下六個 因素: (1)能力(2)努力(3)工作難度(4)運氣(5)身心狀況(6)其他,及三個項度為: (1)穩定性 (2)因素來源(3)能控制性。因此,當教師了解學生學習行為成敗原因之後,針對學生的狀 況去幫助學生,一方面適度調整及修正自己的教學,另一方面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 12.

(23) 歸因項度 歸因別. 穩定性 穩定. 能力. 不穩定. √. 努力 工作難度. 因素來源 內在. 能控制性. 外在. 可控制. √ √. 運氣. √. 身心狀況. √. 其他. √. √. √. √. 不可控制. √ √. √. √. √. √. √ √. √. 圖 2-1 溫納(Weiner)成敗歸因理論之三項度分析 資料來源:張春興(2004)。教育心理學。臺北:東華書局 四、ARCS 學習動機理論 ARCS 學習動機理論是美國凱勒(J.Keller,1984)認為學習者的個人因素、教師的教 學設計和學習成效有密切相關。ARCS 學習動機理論分別代表「Attention」注意力、 「Relevance」關聯、 「Confidence」自信心、 「Satisfaction」滿足感,這些因素是影響學習 成效的重要因素,認為過去傳統的教學設計忽視了學習者的學習動機,若學習者不感興 趣或無法專注在學習上,學習的效果就會大打折扣(呂亦航,2017)。 ARCS 動機模式希望提供給教學者了解學生的動機需求,教學者針對學生的需求設 計相關課程,以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提升學生的學習成效。同時 ARCS 也是現今發展 較完整的一套動機理論(賴淑玲,1996) ,且不受年齡限制,各學習階段者皆適用,因此 許多關於學習動機之研究皆選擇使用 ARCS 動機量表,調查學生的學習動機(陳佳宏, 2010;石國棟、黃美瑤、黃永旺,2006;黃美瑤、楊宗文、周建智,2009)。傳統的教學 設計對於學生學習動機關注太少,如果教材設計無法引起學生興趣或注意,將影響學 13.

(24) 生的學習成效(廖烜慶,2017),因此提出了 ARCS 模式並提出四個要素: ARCS 動機模式 要素. 內容. 程序操作 1.運用感官的吸引,例如:不同 的音調、直接示範體育動. 專注力 Attention. 教學內容能吸引學生的興趣 和刺激學生的好奇心。. 作,引起學生注意。 2.向學生提出引發思考的問題, 引發的好奇心。例如:球類運 動由來等相關問題。 1.選擇符合學生身心狀況的體育. 滿足學生對認知的需求和目 相關認知 Relevance. 標,使學生產生積極學習的. 活動。 2.教師引用熟悉的周遭事務來說. 態度。. 明如何活動,並加入示範動 作。. 建立學生成功的自信心,相 自信心 Confidence. 教師適時調整其運動表現的. 信自己有掌握是否完成的能. 標準並鼓勵學生完成目標,使. 力。. 學生們在運動表現中都能獲得 滿足感 Satisfaction. 學生能因成就而得到內在和. 滿足,並從中建立自信心,培. 外在的鼓勵和報賞. 養運動興趣及習慣。. 圖 2- 2 凱勒(Keller)ARCS 動機模式要素表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14.

(25) (一) 專注力(Attention) 教師在進入正式教學前,先要引起學生的注意及興趣,使學生專注在教師的課程內 容中,但短暫的吸引學生是無法提升學習成效,如何讓學生維持專注力與保持對課程內 容感興趣。提升學生注意力的策略上,除了可以調整音量大小、放大自己的肢體動作…… 等感官吸引學生注意,更引起要學生的求知的好奇心。因此,教師在教學中運用各種不 同的課程設計策略,維持學生對學習科目的新鮮感,是非常重要的。. (二) 自身認知(Relevance) 讓學生感受到課程內容或活動設計,與學生的生活經驗及適應未來生活需求有所關 聯,認為所學到的是實用的能在未來能夠派上用場,產生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雖然 新鮮感能夠吸引學生注意,但也會隨著時間漸漸消失。相較學生更能結合與本身有所關 聯的事物,且具有任務性的學習。在教學策略方面,讓學生了解學習內容與自身的關係, 配合學生的特性,並連結學生的先備經驗,將新舊經驗做連結,以提升學生學習動機。. (三) 自信心(Confidence) Keller 認為學習過程中若能成功建立學習者達成目標的自信心,便能使學習更有效。 教師在教學測驗中應明訂成功目標,若標準設過於簡單,學生太容易達成目標,會讓學 生覺得沒有挑戰性;若標準設太難,學生不易達成,則造成學生挫敗感或覺得丟臉而失 去信心,以上兩點皆會影響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動機。因此在設定成功標準時應考量學 生的能力,安排由簡單至困難的課程內容,建立會達成目標的自信心,才能維持對學習 的熱忱。. 15.

(26) (四) 滿足感(Satisfaction)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得到正向內在的感受和獲得外在的鼓勵或獎賞都能得到滿足感, 這種滿足感是能讓學生學習動機持續下去的重要因素。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持公平的 角度給每個學生等量指導,提供內在的酬賞,如表揚獲獎品的方式,和展現自我的舞台, 將所學習到的認知技能應用現實中,讓學生體驗學以致用的滿足。 參、學習動機的相關研究。 引起學生自發性的學習是教學者非常重要的工作,教師透過良好的課程設計與規 劃、教材的編排與選擇,配合有效的教學方法來滿足學生的不同需求,以培養學生喜歡 運動熱愛運動的良好習慣(廖烜慶,2017)。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學習動機越高,則越快 達成教學目標;學習動機不佳的學生,則學生無法達成有效學習。以下為國內外有關學 習動機的文獻:. 16.

(27) 表 2-2 學習動機相關文獻摘要表 研究者. 研究主題. 研究結果. Gill,Cross. 青年參與運動的動機之研究. 男生比女生重視運動成就動 機。. and Huddkeston(1983) Gould,. 青年參與運動的動機之研究. 女生比男生重視健康體適 能、樂趣。年齡越小動機越. Feltz,amd Weiss(1985). 強。 王秋華(2001). 盧秋如(2005). 網路教學之學生學習行為與. 「學習動機」與「學習績. 學習滿意度及績效的關係. 效」有相關。. 多媒體輔助教學對大學生學. 桌球技能「學習成效」與. 習動機與桌球技能學習之成. 「學習動機」成正相關。. 效 黃品柔(2015). 教師教學態度對學生學習動. 當學生學習動機越強,和教. 機與學習成效之影響-以獨輪 師教學態度交互作用越高,. 廖燕燕(2006). 楊敏凱(2009). 陳慧美(2011). 車運動為例. 其整體學習成效就越好。. 臺北市國小扯鈴運動代表隊. 國小扯鈴運動代表隊選手參. 選手參與動機與阻礙因素之. 與動機與阻礙因素達顯著附. 研究. 相關。. 台北縣國小學童游泳學習動. 台北縣國小學童在游泳學習. 機與學習成效之研究. 動機與學習成效上達正相關. 體育態度與健康體適能之研. 學習動機最高為「相關認. 究. 知」、「滿足感」、「自信心」、 「專注力」. 17.

(28) 表 2-2 學習動機相關文獻摘要表(續) 蕭瑞亞(2012). 陳玉枝(2014). 林俊文(2015). 台北市國小學童學校運動社. 台北市國小學童學校運動社. 團餐與動機與學習成效之研. 團餐與動機與學習成效達顯. 究. 著相關. 國中生知覺體育教師教學風. 國中生知覺民主型體育教師. 格對體育課學習動機知影響. 對其體育課學習動機其正相. –以澎湖縣為例. 關及預測力. 創意排球體育教學對國小四. 創意教學在學生體育課學習. 年級學生體育課學習動機與. 動機四要素均高於傳統教學. 學習成效之影響 廖烜慶(2017). 新北市國小學童體育課學習. 男學生在體育課的學習動機. 動機與學習成效之研究. 等因素上高於女學生. 資料來源:由研究者自行整理. 總觀上述之研究,可以發現學習動機是影響體育態度與學習成效的重要要素。要如 何激起學生自發性與自主性參與體育活動,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正是老師們必須不斷 努力精進教學的最大原因,適性揚才的核心概念,給學生學習的原動力,幫助學生朝向 的目標前進。. 18.

(29) 第三節 學習成效理論與相關研究 壹、學習成效的定義 學習是個體經由練習或經驗,使其行為前是產生較持久改變的歷程;而成就即是個 人的先天遺傳基礎,加上後天環境努力學習的結果,使得個人在某方面所表現的實際能 力(張春興,1996)。曾鳴冤(2008)指出,對學習效果的評量,以學習三大領域:認知、情 意、技能為基礎評量內容。依照教師所定的規則標準,學習者透過歷練一段時間過後, 由評量者對參與活動學習者進行某種形式的評量,這評量形式可能以時間、工具或指標, 來的知學習者學習成果(蔡文智,2011)。謝曉菁(2015)學習成效是衡量學習者學習成果的 指標,也是教學品質評估中的主要的項目之一。. 貳、學習成效的理論 最 被 廣 為 人 知 的 學 習 成 效 理 論 , 是 由 Bloom(1956) 所 提 出 的 認 知 領 域 、 Krathwohl(1964)情意領域、Harrow(1972)技能領域,以下針對上述之認知、情意、技能 領域做說明: (一) 認知領域 Bloom(1956): 1.知識:對各名詞、事實、定理和原則等的記憶。 2.理解:能夠掌握所學過的知識或概念意義的能力。 3.應用:所學知方法、原理、原則等,應用到新情境,以解決新問題的能力。 4.分析:將溝通的訊息所包含的成分或元素加以排列。 5.綜合:將所學的不同概念、知識歸納合併成一個的整體的能力。 6.評鑑:能夠一某標準做成價值判斷的能力。. 19.

(30) (二) 情意領域-Krathwohl(1964) 1.接受:知覺、感受、體會和選擇性注意能力。 2.反應:主動、積極參與、有做反應的意願,從中獲得滿足的能力。 3.評價:對價值的認同、偏好接納,和追求其價值的能力。 4.重組:分析價值內涵、歸納出價值概念,並發展個人價值體系。 5.內化:將價值內在化,並依其行事,達到表裡一致的能力。. (三) 技能領域-Harrow(1972) 1.感知:利用感官注意外在現象與刺激來源的能力。 2.準備:上訴感知動作觀察或經驗,在身心做好準備適應能力。 3.模仿:在有系統的教學下學習、模仿或嘗試新動作技巧的能力。 4.自動化:將技能學習到熟練,可以輕易或快速完成動作的能力。 5.複雜反應:能操作或表現出高難度或複雜的反應行為。 6.適應:能適時修改或重組動作技能,以解決問題需求的應變能力。 7.創作:以所學知動作技能,創造出新的動作或是技能的能力。 資料來源:參考余民寧(2015)教育測驗與評量。. 參、學習成效的相關研究 透過學習量表,除了可以瞭解學生學習成效外,藉此改善教學,提升教學效能,幫助學 生學習。下列為國內外有關學習成效研究文獻:. 20.

(31) 表 2-3 學習成效相關文獻研究摘要表 研究者. 研究主題. 研究主題. 房瑞文(1997) Mosston 練習式、互惠式教學效果的比較 練習式和互惠式教學後,在 認知上有顯著差異. –以國小籃球教學為例. 李麗香(2004) 國小教師創意教學與學生自我概念學習 創意教學有助於提升學生 動機學習策略及學習成效之相關研究. 的學習成效. 蕭世原(2004) 臺北市國小體育態度身體活動量及體育 男童在體育課學習成效之 「認知」 、 「技能」因素高於. 課學習成效之影響. 女童 李思賢(2007) 桃園縣國民小學學童游泳學習動機與學 男童游泳學習成效再「技 能」因素高於女童. 習成效之研究. 李立群(2011) 臺北市國小學童體育課學習滿意度與學 整體體育課學習滿意度與 整體學習成效為顯著正相. 習成效之研究. 關 洪玉婕(2013) 臺北市國小學童體育課學習滿意度與學 臺北市國小學童體育課學 習滿意度與學習成效之間. 習成效之研究. 呈顯著高度正相關 林俊文(2014) 創意排球體育教學對國小四年學生體育 創意排球教學之學習成效 課學習動機及學習成效之研究. 上均高於傳統體育教學. 謝曉青(2015) 臺北市立國小運動團隊選手之學教練領 臺北市國小運動團隊選手 導行為與運動學習成效之研究. 知覺教練領導行為與運動 學習成效呈無相關. 魏銘松(2016) 新北市國小高年級學童體育態度與體育 體育課學習成效三個構面 中,以「認知成效」之得分. 課學習成效相關性之研究. 最高,其次為「情意成效」 與「技能成效」 21.

(32) 表 2-3 學習成效相關文獻研究摘要表(續) 夏士傑(2017) 體育課學習滿意度與學習成效相關性之 整體學習滿意度與學習成 效之表現上,男性體育老 研究-以苗栗市高中職為例 師均高於女性體育老師. 廖烜慶(2017) 新北市國小學童體育課學習動機與學習 女教師在體育課學習成效 高於男教師 成效之研究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依據上述之研究,多數研究學習成效都以主觀性自評量表,使用 Bloom、Krathwohl、 Harrow 所提出之「認知」、「情意」、「技能」等三要素來進行。而本研究亦以「認知」、 「情意」 、 「技能」等要素來做此次研究,以探討目前學生在體育課學習成效之表現,作 為教師課程評估、改進與活動規劃之教學參考。. 22.

(33) 第四節 體育課學習動機與學習成效相關研究 針對國內體育性學習動機與學習成效兩者研究彙整表,茲依照研究年分知時間排 序,將相關研究分析結果作以下彙整與歸納,整理如下: 表 2-4 動機與成效相關文獻研究摘要表 研究者. 研究主題. 研究結果. 王秋華(2001). 網路教學之學生學習行為與學習滿意度及學 「 學 習 動 機 」 與 習績效關係「學習動機」與「學習績效」有顯 「學習績效」有顯 著相關. 李麗香(2004). 著相關. 小教師創意教學與學生自我概念學習動機學 創 意 教 學 有 助 於 習策略及學習成效之相關研究. 提升學生的學習 成效. 李思賢(2007). 桃園縣國民小學學童游泳學習動機與學習成 男 童 游 泳 學 習 成 效之研究. 效在「技能」因素 上高於女童. 蔡宛庭(2009). 國民小學舞蹈社團學童參與動機、學習滿意度 參與動機、學習滿 及學習成效之研究-以臺中市為例. 意度及學習成效 間達顯著正相關. 林添興(2009). 台北市國小學童體育課學習動機與學習成效. 體育課學習動機 與學習成效呈正 相關. 蕭瑞亞(2012). 台北市國小學童學校運動社團參與動機與學 台 北 市 國 小 學 童 習成效之研究. 學校運動社團參 與動機與學習成 效達顯著正相關. 23.

(34) 表 2-4 動機與成效相關文獻研究摘要表(續) 石名薰(2013). 資訊融入教學對體育學習動機與成效之研究- 資 訊 融 入 教 學 有 以國小六年級為例. 效,提升學生體育 學習成效. 呂學志(2013). 新北市國小學童學校運動社團參與動機與學 新 北 市 國 小 學 童 習成效之研究. 對於運動社團參 與動機和學習成 效達相關. 顏藻湄(2013). 桃園縣國小學童運動性社團參與動機、人際關 桃 園 縣 國 小 高 年 係與學習成效之研究. 級學童運動性社 團參與動機之「健 康適能」 、 「技能需 求」、「心理需求」 及「社會需求」可 有效預測學習成 效. 林俊文(2014). 創意排球體育教學對國小四年級學生體育課 創 意 排 球 教 學 之 學習動機及學習成效之研究. 學習成效上均高 於傳統體育教學.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24.

(35) 由表 2-4 歸納整理得知: 一、研究主題 對於體育課學習動機與學習成效研究主題多為∶運動社團或團隊(蔡宛庭,2009;蕭 瑞亞,2012;呂學志,2013;顏藻湄,2013),其次為體育課程為主題(李思賢,2007;林 添興,2009;林俊文,2014) 二、研究方法 依資料顯示多數研究者皆以問卷調查法為主(李思賢,2007;林添興,2009;林俊文, 2014;蔡宛庭,2009;蕭瑞亞,2012;呂學志,2013;顏藻湄,2013) 三,研究結果 依上述的研究者資料發現,不同的變項有不同的研究結果,學生的學習動機與學習 成效是否有相互影響,其中(蔡宛庭,2009;蕭瑞亞,2012;呂學志,2013;林添興,2009) 研究皆呈正相關。 四、背景變項 Gill 等人(1983)的研究顯示,男生比女生重視運動成就動機,Gould 等人(1985)研 究指出女生比男生重視健康體適能、樂趣,且年齡越小動機越強。而大部分的學習動 機都是以自我概念一同研究,影響學習動機與學習成效可以從個人因素、家庭因素與 教師因素三個層面討論,所以本研究以個人、家庭、教師三層面進行探討,並依本研 究欲探討之相關變項分別加以說明∶ (一)性別 大部分研究發現不同性別與體育課的學習動機與學習成效有達顯著差異,男生的 表現會高於女生(蕭世源,2004;李思賢,2007;廖烜慶,2017). 25.

(36) (二)參與運動社團及校隊 (蔡宛庭,2009;蕭瑞亞,2012,呂學志,2013;顏藻湄,2013)的研究發現有參與 運動團隊的學生,在運動表現上明顯高於沒有參與運動社團的學生。 (三)家長支持態度 廖烜慶(2017)的研究發現家長支持運動態度影響學童對於體育課的重視程度。家長 支持學童運動表現明顯高於無意見的學童。 (四)運動時間 150 分鐘 教育部體育署為落實國民體育法第 6 條之法令規範,自 103 學年度開始推動 SH150 方案,其中(黃文信,2015;林勳健,2016)的研究發現課後運動時間超過 150 分鐘的 學童,參與運動動機與成效高於課後時間未達 150 分鐘的學童。. 綜上所述,本研究將會以高雄市快樂國小學童為調查對象,採用問卷調查之普查 方式並輔以質性取向之訪談方法,更完整且深入了解快樂國小學童對於體育課不同背 景變項對於學習動機與學習成效之差異情形。. 26.

(37)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本研究探討高雄市快樂國小高年級學童學習動機與學習成效之相關情形。先以文 獻分析法了解相關理論與研究,再確定研究架構及方法,藉由問卷調查法進行資料收 集,並輔以質性取向之訪談法,進行個別訪談。本章分為六節,第一節為研究架構; 第二節為研究假設;第三節為研究對象;第四節為研究工具;第五節為研究程序與步 驟;第六節為資料處理與分析。進一步說明研究設計與實施的過程。. 第一節 研究架構 經國內外相關文獻整理與探討後,本研究以高雄市快樂國小高年級學童體育課學 習動機與學習成效為研究主題,主要在了解高雄市快樂國小高年級學童體育課學習動 機與學習成效關係之現況、不同背景變項之國小高年級學童體育課學習動機與學習成 效之差異,及國小高年級學童體育課學習動機與學習成效之相關情形,擬定研究架構 如圖 3-1 所示。. A 背景變項 1. 2. 3. 4. 5. 6.. 體育課學習動機 1. 專注力 2. 相關認知 3. 自信心 4. 滿足感. 性別 年級 體育教師性別 參與校隊或運動社團 家長支持態度 每週課餘運動時間. C. B. 圖 3-1 研究架構圖 27. D. 體育課學習成效 1. 認知 2. 情意 3. 技能.

(38) 根據圖 3-1 所示,本研究的架構圖路徑與各變項內容分別說明如下: (一) 國小高年級學童背景變項 1. 性別:分為男性和女性。 2. 年級:分為五年級和六年級 。 3. 體育教師性別:分為男性和女性。 4. 參與校隊或運動社團:分為是和否。 5. 家長支持態度:分為支持、不支持和沒意見。 6. 每週課餘運動時間:分為運動 150 分鐘以上和未滿 150 分鐘。 (二) 體育課學習動機 本研究之學習動機變項可分為四類,分別為專注力、相關認知、自信心、滿足感。 (三) 體育課學習成效 本研究之學習成效變項可分為三類,分別為認知、情意、技能。 (四) 各變項之間的關係 「國小高年級學童背景變項」 、 「體育課學習動機」與「體育課學習成效」之間的關 係,以 A、B、C、D 符號表示,其關係的說明: A:探討不同背景變項的國童高年級學童在學習動機各層面是否有差異。 B:探討不同背景變項的國童高年級學生在學習成效各層面是否有差異。 C:探討國小高年級學童學習動機與學習成效之相關性。 D:探討國小高年級學童學習動機對學習成效的預測力。. 28.

(39) 第二節 研究假設 本節根據研究目的、待答問題與研究架構,提出下列的研究假設,茲分述說明 如下: 假設一:不同背景變項之高雄市快樂國小高年級學童在體育課學習動機之差異情 形。 1-1 不同性別之國小高年級學童參與體育課學習動機各有差異。 1-2 不同體育教師性別影響學童參與體育課學習動機各有差異。 1-3 是否為運動校隊影響學童參與體育課學習動機各有差異。 1-4 家長支持運動態度影響學童參與體育課學習動機各有差異。 1-5 每週課餘運動時間不同影響學童參與體育課學習動機各有差異。 假設二:不同背景變項之高雄市快樂國小高年級學童在體育課學習成效之差異 情形。 2-1 不同性別之國小高年級學童參與體育課學習成效各有差異。 2-2 不同體育教師性別影響學童參與體育課學習成效各有差異。 2-3 是否為運動校隊影響學童參與體育課學習成效各有差異。 2-4 家長支持運動態度影響學童參與體育課學習成效各有差異。 2-5 每週課餘運動時間不同影響學童參與體育課學習成效各有差異。 假設三:學童體育課學習動機與學習成效在各因素間的差異情形。 假設四:探討學童體育課學習動機與學習成效之間是否有相關存在。. 29.

(40) 第三節 研究對象 為調查高雄市快樂國小高年級學生,體育課學習動機與學習成效之現況及相關性, 依據前述之研究目的與研究架構,本研究所採用蒐集資料之方法為問卷調查法與訪談調 查法。本節係針對研究對象及調查方法加以說明如下: 一、母群體 以 107 學年度就讀高雄市快樂國小五年級和六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依據高雄市快 樂國小教務處註冊組 107 學年度資料顯示,五年級有 14 個班,共有 405 位學生;六年 級有 15 個班,共有 416 位學生。合計五年級及六年級學生共有 821 位。 表 3-1 高雄市快樂國小高年級學生人數統計表 年級. 班級數. 男生人數. 女生人數. 各年級總人數. 五年級. 14 班. 230 人. 175 人. 405 人. 六年級. 15 班. 224 人. 192 人. 416 人. 快樂國小高年級 總計人數 共 821 人. 資料來源:快樂國小教務處註冊組(107 學年). 二、問卷調查方法 本研究的研究對象以 107 學年度就讀高雄市快樂國小五年級和六年級學生為母群 體。為力求研究的結果具有代表性,以 107 學年度就讀高雄市快樂國小五年級和六年級 學生共有 821 位採用普查的方式進行問卷調查。 三、訪談調查法 為更深入了解影響學生參與體育課學習動機與學習成效之現況及相關性,本研究帶 問卷調查完成後,再採立意抽樣之方式取樣,尋找適合且願意接受訪談之對象進行個別 訪談,已蒐集彙整各方不同的觀點。本研究欲訪談對象為男生 4 人、女生 4 人,共 8 位 學生,學生背景見表 3-2。. 30.

(41) 表 3-2 受訪學生背景資料 學生. 年級. 性別. 是否積極參與體育課. S1. 五年級. 男. 高參與. S2. 五年級. 男. 低參與. S3. 五年級. 女. 高參與. S4. 五年級. 女. 低參與. S5. 六年級. 男. 高參與. S6. 六年級. 男. 低參與. S7. 六年級. 女. 高參與. S8. 六年級. 女. 低參與. 針對高/低參與度學童之表現態度,以下分別說明: (一)高參與度學童在課堂中表現態度: 在課堂中較積極表現自我能力、課堂中表現較興奮、課程內容的活動配合度較高 等行為表現。 (二)低參與度學童在課堂中表現態度: 在課堂中處於較為消極的表現、課程內容的活動配合度不佳、體育運動表現低成 就感、經常找理由休息或只在一旁觀看等行為表現。. 31.

(42) 第四節 研究工具 本研究主要採取問卷調查方式,進行調查之工具採用廖烜慶編之問卷。問卷內容包 含第一部分為「學童背景資料」 ,第二部分為「體育課學習動機量表」 ,第三部分為「體 育課學習成效量表」三部分。此外,為更深入了解國小學童體育課學習動機與學習成效 之相關影響因素,本研究除以問卷調查作為主要的研究工具外,並輔以半結構是訪談調 查以補充問卷調查資料之不足,資以下說明。 一、學童背景資料 本問卷引用廖烜慶(2016)編製之「學童背景資料」 ,量表題目詳見附錄一,量表使用 同意書見附錄二。以性別、年級、體育老師性別、是否參與運動性社團或運動校隊、家 長對學童參與運動的態度、每週課餘運動時間,作為本研究不同背景變項。 (一)性別:分為「男生」與「女生」。 (二)年級:分為「五年級」與「六年級」。 (三)體育老師性別:分為「男性」與「女性」。 (四)是否參與運動性社團或校隊:分為「是」與「否」。 (五)家長對學生參與運動的態度:分為「支持」、「不支持」與「沒意見」。 (六)每週課於運動時間:分為「150 分鐘以上」與「未滿 150 分鐘」。. 二、體育課學習動機量表 本問卷引用廖烜慶(2016)編製之「體育課學習動機量表」 ,量表題目詳見附錄一,量 表使用同意書見附錄二。本量表採用李克特五點量表計分方式,每題均有五個選項, 「含 非常同意」 、 「同意」 、 「有點同意」 、 「不同意」 、 「非常不同意」 。量表分成「專注力」 、 「相 關認知」 、 「自信心」 、 「滿足感」 ,填答者勾選與自己看法最接近的選項,分別給予 5、4、 3、2、1 的分數,得分越高者,表示該量表的認同度越高;反之,得分越低者,表示該 量表認同度越低。由受試者在量表上的填答情形,瞭解學童在體育課學習動機的現況。. 32.

(43) (一)各題分配如圖所示 本量表分成四個層面,總題數共 15 題。第一題到第五題為「專注力」,第六題到第八 題為「相關認知」,第九題到第十一題為「自信心」,第十二題到第十五題為「滿足 感」。 表 3-3 體育課學習動機各層面題目 層面名稱. 問卷題號. 專注力 相關認知 自信心 滿足感. 1、2、3、4、5 6、7、8 9、10、11 12、13、14、15. 總量表. 共 15 題. (二)因素分析 因素分析主要是在考驗問卷的建構效度,結果顯示此量表抽取四個因素分別命名為 「專注力」、「相關認知」、「自信心」、「滿足感」。. 表 3-4「國小高年級學童學習動機」因素分析摘要表 專注力. 滿足感. 相關認知. 自信心. 特徵值. 3.45. 3.07. 2.46. 1.94. 解釋變異量%. 21.58. 19.20. 15.35. 12.14. 68.27. 總解釋變異量%. (三)信度分析 以 Cronbachα係數檢驗,各量表的內部一致性,已顯示各量表的信度,α係數愈高, 表示各量表的內部一致性信也愈高。. 33.

(44) 表 3-5「國小高年級學童學習動機」信度分析摘要表 層面名稱. 題數. 專注力 滿足感 相關認知 自信心. 5 4 3 3. 總量表. 15. Cronbachα係數. 問卷題號 1、2、3、4、5 12、13、14、15 6、7、8 9、10、11. .84 .90 .79 .77 .93. 綜觀以上廖烜慶(2016)編製之「體育課學習動機量表」有良好的信度,表示此量表 內部一致性良好。 三、體育課學習成效量表 本問卷引用廖烜慶(2016)編製之「體育課學習成效量表」 ,量表題目詳見附錄一,量 表使用同意書見附錄二。本量表採用李克特五點量表計分方式,每題均有五個選項, 「含 非常同意」、「同意」、「有點同意」、「不同意」、「非常不同意」。量表分成「認知」、「情 意」 、 「技能」 ,填答者勾選與自己看法最接近的選項,分別給予 5、4、3、2、1 的分數, 得分越高者,表示該量表的認同度越高;反之,得分越低者,表示該量表認同度越低。 由受試者在量表上的填答情形,瞭解學童在體育課學習成效之現況。 (一)各題分配如圖所示 本量表分成四個層面,總題數共 11 題。第一題到第三題為「認知」,第四題到第七題 為「情意」,第八題到第十一題為「技能」。 表 3-6 體育課學習成效各層面題目 層面名稱. 問卷題號. 認知 情意 技能 總量表. 1、2、3 4、5、6、7 8、9、10、11 共 11 題. (二)因素分析 因素分析主要是在考驗問卷的建構效度,結果顯示此量表抽取四個因素分別命 名為「認知」、「情意」、「技能」。 34.

(45) 表 3-7「國小高年級學童學習成效」因素分析摘要表 認知. 情意. 技能. 特徵值. 2.44. 2.16. 3.27. 解釋變異量%. 22.17. 19.62. 29.77. 71.56. 總解釋變異量%. (三)信度分析 以 Cronbachα係數檢驗,各量表的內部一致性,已顯示各量表的信度,α係數愈高, 表示各量表的內部一致性信也愈高。 表 3-8「國小高年級學童學習成效」信度分析摘要表 層面名稱. 題數. 認知 情意 技能. 3 4 4. 總量表. 11. 問卷題號 1、2、3 4、5、6、7 8、9、10、11. Cronbachα係數 .88 .77 .82 .92. 綜觀以上廖烜慶(2016)編製之「體育課學習成效量表」有良好的信度,表示此量表 內部一致性良好。 四、訪談內容之編制與實施 由於本研究主要為問卷調查、為補充問卷調查資料不足,故採立意取樣,針對部分 瞭解國小學童在體育課學習動機與學習成效之相關情形,進行學生個別訪談。希望藉由 訪談內容,更加瞭解影響國小學童體育課學習動機與學習成效之因素。訪談對想以快樂 國小五年級與六年級為對象,並依訪談大綱進行半結構式訪談。最後,待訪談結束後, 再將訪談內容整理分析以作為問卷結果之補充。 本研究之訪談大綱,根據文獻探討、研究目的、研究架構及問卷調查分析之結果所 擬定,並參酌指導教授與教育先進之建議所編製而成。. 35.

(46) 訪談大綱主要內容為: (一) 探討學生在教師正向態度的引導教學的助益性。 (二) 探討學生透過體育課學習到器材運用及運動規則。 (三) 探討學生對未來餐與運動的意願及持續性。 (四) 探討學生對體適能檢測結果的關心程度。 在確立受訪對象後,首先以口頭方式徵求訪談對象之同意,並初步訂定訪談時間及 地點。待受訪者口頭同意接受訪談後,便提供研究參與同意書與訪談大綱,研究參與同 意書附錄三所示,訪談大綱詳見附錄四,使受訪者能清楚了解所參與研究之內容後再進 行訪談,並再次做訪談時間與地點之確認。 訪談時,研究者依照約訂之時間、地點與受訪者進行訪談,並事先告知訪談過程將 全程錄音,使訪談內容能獲得最完整之紀錄。訪談過程中,研究者依照訪談大綱之內容 進行訪談,並營造輕鬆、自然的氣氛,使受訪者能暢所欲言,提供其最真實的想法。 待訪談結束後,研究者便將訪談內容加以整理分析,並將訪談內容整理打成逐字稿,以 作為研究資料分析之依據。. 36.

(47) 第五節 研究程序與步驟 本節主要說明本研究的實施過程,研究者在研究初期,先確定所欲研究之主題,再 根據研究動機與目的,廣泛收集相關文獻,加以整理分析,完成研究計畫,並依據研究 計畫積極實施。茲將本研究進行之實施程序如圖 3-2,說明如下: 一、 確定研究主題 研究者參考文獻資料及目前擔任高雄市快樂國小體育代課教師所觀察學生之情形, 進而確定研究方向,並蒐集相關研究論文,提出研究構想與指導教授討論,經分析後, 確定以「高雄市快樂國小高年級學童體育課學習動機與學習成效之研究」為研究主題。 二、 文獻探討 確定研究主題後,根據題目開始蒐集及閱讀相關文獻與資料,透過國內外博碩士論 文、相關書籍與期刊,取得所需資料,並著手進行文獻探討與資料分析整理,建立本研 究的理論基礎與研究架構及設計研究工具之參考。 三、 擬定研究計畫 依據研究動機與目的,擬定研究架構與進度,再與指導教授討論修正以確定研究方 向與計畫。 四、 研究計畫發表 經過廣泛收集文獻及資料分析後,擬定緒論、文獻探討、研究方向及架構、研究方 法,撰寫成研究計畫書,並與指導教授討論,修正研究重點,確定研究範圍,建立本研 究之方向與架構,進而撰寫並提出研究計畫。 五、 實施問卷調查 本研究施測的研究對象為 107 學年度高雄市快樂國民小學五年級和六年級之學生, 採用普查方式。正是問卷採親自發送方式,進行正式施測。並輔以訪談,採立意取樣方 式,訪談國小五年級及六年級學童。. 37.

(48) 六、 資料處理分析 回收問卷後,經人工篩選有效問卷,運用 SPSS for Window 17.0 統計套裝軟體進行 分析與討論。 七、 撰寫研究論文 經由統計分析的結果,提出本研究之結論與建議,撰寫論文初稿。 八、 修正完成論文 論文初稿完成之後,再根據指導教授與口試委員的指導以及所提出的建議,對論文 內容進行修改,校正論文內容後,完成本研究的論文撰寫。. 確定研究主題. 文獻探討. 擬訂研究計畫. 研究計畫發表. 問卷調查 訪談調查. 資料處理分析. 撰寫研究論文. 修正完成論文 圖 3-2 研究流程圖 38.

(49) 第六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本研究以問卷調查法為主並輔以半結構是訪談調查進行,以下針對「問卷調查統計 分析」及「訪談紀錄彙整」的資料處理部分進行說明。 壹、問卷調查統計分析 調查問卷回收後,先檢視資料,剔除無效問卷後,將有效問卷逐一編碼輸入電腦中, 以 SPSS for Window 17.0 版套裝軟體進行進一步資料處理與分析。 一、 描述性統計 瞭解受試樣本在基本資料的分佈情形,分析「體育課學習動機」、「體育課學習成 效」各題填答選項次數、百分比、平均數以及標準差情形。 二、 Pearsons 積差相關 用以檢定高雄市快樂國小高年級學童在體育課學習動機與學習成效之相關情形。 三、逐步迴歸:針對快樂國小高年級學童學習動機對學習成效之間的預測力。 四、訪談紀錄彙整 本研究訪談紀錄之處理與分析,先徵求受訪者的同意後,於訪談過程中全程錄音, 並於訪談結束後將錄音檔整理為逐字稿,最後再將與本研究相關之內容進行彙整分析, 以增加研究資料之多元性與可靠性。. 39.

(50) 40.

(51) 第四章. 結果分析與討論. 本章旨在根據問卷調查所獲得的資料進行資料處理與統計分析,並針對研究問題與 研究假設進行分析與討論,探討高雄市快樂國小高年級學童體育課學習動機與學習成效 之現況,並分析各層面與整體之間的相關情形。首先以描述性統計分析國小高年級學童 體育課學習動機與學習成效之現況,接續探討不同背景變項的國小高年級學童體育課學 習動機與學習成效的差異情形。探討完背景變項後,以 Pearson 積差相關探討各變項間 的相關情形。 本章共分為六節:第一節為國小高年級學童體育課學習動機與學習成效之現況分析; 第二節為探討不同背景變項國小高年級學童體育課學習動機之差異分析;第三節為探討 不同背景變項國小高年級學童體育課學習成效之差異分析;第四節為國小高年級學童體 育課學習動機與學習成效之相關分析;第五節為訪談資料分析;第六節則將問卷結果與 訪談內容進行綜合討論,茲分別敘述如下。. 第一節. 國小高年級學童體育課學習動機與學習成效之現 況分析. 本節將依據受試者在「國小學童體育課學習動機量表」的調查結果,透過描述性統 計分析所獲得之平均數、標準差等資料,對高雄市快樂國小高年級學童體育課學習動機 與學習成效之整體與各層面得分情形進行分析與討論,茲分述如下。. 一、高雄市快樂國民小學高年級學生基本資料分析 根據表 3-1 所示,本研究以高雄市快樂國民小學 107 學年度的五年級和六年級學童 為研究對象,發出問卷共計 821 份,回收問卷 812 份,回收率為 98.9%。其中經檢核與 剔除填答方式不正確及填答不完整的無效問卷 21 份,共得有效問卷 791 份,其中男生 為 441 人,女生為 350 人,問卷可用率達 96.3%,以下將有效問卷背景分布概況說明如 下。 41.

(52) (一) 性別 表 4-1 為有效樣本學童性別統計表,男生人數有 441 人,百分比為 55.8%;女生人數 有 350 人,百分比為 44.2%,男生的人數高於女生近一成。 表 4-1 有效樣本學童性別分布統計表 背景變項. 組別. 人數. 百分比. (1)男生. 441. 55.8%. (2)女生. 350. 44.2%. 791. 100%. 學生性別 總計. (二) 年齡 表 4-2 是有效樣本之學童年級分布統計表,五年級學童人數為 395 人,百分比為 49.9%;六年級學童人數為 396,百分比為 50.1,六年級的人數與五年級人數幾乎相當。. 表 4-2 有效樣本學童年級分布統計表 背景變項. 組別. 人數. 百分比. (1)五年級. 395. 49.9%. (2)六年級. 396. 50.1%. 791. 100%. 學生年級 總計. (三) 體育老師性別 表 4-3 為有效樣本學童體育老師性別統計表,體育老師為男性的人數有 655 人,百 分比為 82.8%;體育老師為女性的人數有 136 人,百分比為 17.2%;體育老師為男性的人 數高與體育老師為女性的人數近六成五。. 42.

(53) 表 4-3 有效樣本學童體育教師性別分布統計表 背景變項. 組別. 人數. 百分比. (1)男性. 655. 82.8%. (2)女性. 136. 17.2%. 791. 100%. 體育教師性別 總計. (四) 學童是否參與校隊或運動社團 表 4-4 為有效樣本學童參與校隊或運動社團分布統計表,有參與校隊或運動社團學 童人數有 254 人,百分比為 32.1%;沒有參與校隊或運動社團學童人數有 537 人,百分 比為 67.9%,沒有參與校隊或運動社團的學童是有參與校隊或運動社團的學童的一倍。 表 4-4 有效樣本學童參與社團或校隊分布統計表 背景變項. 組別. 人數. 百分比. (1)有參與. 254. 32.1%. (2)沒有參與. 537. 67.9%. 791. 100%. 校隊或運動社團 總計. (五) 家長的態度方面 表 4-5 為有效樣本學童之家長的態度分布統計表,家長為支持態度的學童人數有 523 人,百分比為 66.1%;家長為不支持態度的學童人數有 16 人,百分比為 2%;家長為沒 意見態度的學童人數有 252 人,百分比為 31.9% 家長為支持態度的學童為最多,其次為家長為沒意見,而家長為不支持態度的學童 為最少。. 43.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Active learning / e-Learning / Higher order activity (主動學習法/電子學習/高階思維活動). Active learning / e-Learning / Higher order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develop and investigate the integration of the dynamic geometry software GeoGebra (GGB) into eleventh grade students’.. learning of geometric concepts

(計畫名稱/Title of the Project) 提升學習動機與解決實務問題能力於實用課程之研究- 以交通工程課程為例/A Study on the Promotion of Learning Motivation and Practical

Investigating the effect of learning method and motivation on learning performance in a business simulation system context: An experimental study. Four steps to

This research tries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upplementary education of junior high school in Taichung City and investigate the learning factors and

The effect of gender on motivation and student achievement in digital game-based learning: A case study of a contented-based classroom. Using game-based learning to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researcher’s 19 years learning process and understanding of martial arts as a form of Serious Leisure and then to

We try to find these factors affecting the rate of counting learning form the point of extension education students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earning motiv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