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

Copied!
89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44-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本研究旨在探討國中生對老人的態度及行為,並就不同個人背景變項及對 老人經驗之差異性進行探討。依據蒐集之 1266 份有效問卷,經整理分析後呈現 的結果。本章共分為六節依序分析探討:

第一節 樣本基本資料及對老人經驗之分佈情形 第二節 國中生對老人態度及行為之現況分析 第三節 國中生對老人態度之差異分析

第四節 國中生對老人行為之差異分析 第五節 國中生對老人態度之交互作用分析 第六節 國中生對老人行為之交互作用分析 第七節 國中生對老人態度及行為之相關分析 第八節 國中生對老人態度及行為之預測情形分析

第一節 樣本基本資料之分析

本節將呈現研究對象之個人背景資料,及對老人的經驗的分佈狀況:

一、 個人背景資料(詳見表 4-1-1)

(一) 城鄉別

在 1266 份有效樣本中,研究對象以就讀學校在縣市方面,台南市有 560 人,

佔總人數之 44﹪;台南縣有 706 人,佔總人數之 56﹪。受試樣本其台南縣受試 樣本多於台南市約 12﹪,接近按市縣比例(47﹪:53﹪)抽取樣本數之比例。

研究對象以居住地在城市方面,包含台南市(363 人,41.1﹪)及永康市(191 人,15.1﹪)共有 712 人,佔總人數之 56.2﹪。台南市包括:1.東區(126 人,

10.0﹪)、2.中西區(71 人,5.6﹪)、3.南區(80 人,6.3﹪)、4.北區(113 人,

8.9﹪)、5.安南區(122 人,9.6﹪)、6.安平區(9 人,0.7﹪)。

研究對象居住地在鄉村方面,台南縣(554 人,43.8﹪)包括:1.學甲鎮(81 人,6.4﹪)、2.將軍鄉(11 人,0.9﹪)、3.北門鄉(5 人,0.4﹪)、4.佳里鎮

(102 人,8.1﹪)、5.安定鄉(87 人,6.9﹪)、6.西港鄉(3 人,0.2﹪)、7.

麻豆鎮(69 人,5.5﹪)、8.六甲鄉(55 人,4.3﹪)、9.七股鄉(46 人,3.6﹪)、

10.新化鎮(66 人,5.2﹪)、11.新市鄉(4 人,0.3﹪)、12.官田鄉(16 人,1.3

(2)

-45-

﹪)、13.柳營鄉(5 人,0.4﹪)、14.下營鄉(4 人,0.3﹪)。在城鄉別方面,

受試樣本人數其城市多於鄉鎮(多 12.4﹪)。

(二) 性別

研究對象之性別分布狀況:男生(652 人,51.5﹪),女生(614 人,48.5

﹪)。受試學生人數男生比女生略多 3﹪(38 人)。

(三) 宗教信仰

研究對象之宗教信仰分布狀況,有宗教信仰者(630 人,49.8﹪),略多於 無宗教信仰者(636 人,50.2﹪)。

(四) 居住狀況

研究對象之居住狀況分布,以和父母同住者(855 人,67.5﹪)佔最多,其 次為和父母及祖父母同住(305 人,24.1﹪),其他依序為和祖父母或外祖父母 同住者(52 人,4.1﹪)、和父母及外祖父母同住者(44 人,3.5﹪)、住親戚 家,沒和父母、祖父母同住(10 人,0.8﹪)。故可知有和祖父母(含外祖父母)

同住的受試者合計有 401 人,佔總人數之 31.7﹪(未和祖父母同住有 865 人,

68.3﹪),其中和父母及祖父母同住者遠高於和父母及外祖父母同住者的 6.93 倍,此結果符合傳統社會以夫家為主的三代同堂居家關係(胡幼慧,1995;蘇 美鳳,2003)。此外,和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同住者居第三位,顯示隔代教養之 家庭略高於與父母及外祖父母同住者。三代同堂(和父母、祖父母或和父母、

外祖父母同住)共有 349 人,27.6﹪;不是三代同堂者有 917 人,72.4﹪。

(五) 家庭型態

研究對象來自雙親家庭:含父母結婚者(1026 人,81.0﹪)及父母再婚者

(35 人,2.8﹪)共 1061 人,佔 83.8﹪。來自單親家庭:含父母離婚(107 人,

8.5﹪)、喪偶(54 人,4.3﹪)、分居者(44 人,3.5﹪),共有 205 人,佔 16.2

﹪。根據台閩地區十五歲以上人口之婚姻狀況(內政部戶政司,2003),資料 顯示雙親家庭(含已婚或同居)佔 83.8﹪,單親家庭(含離婚或分居、喪偶)

佔 16.0﹪,因此本研究之樣本具有代表性,與統計資料相符合。

(六) 家庭社經地位

研究對象之家庭社經地位分布狀況,受試者以來自低社經地位家庭者(765

人,60.4﹪)佔最多,其次分別依序為中社經地位家庭(334 人,26.4﹪)、高

社經地位家庭(167 人,13.2﹪)。

(3)

-46-

表 4-1-1 樣本基本資料之個人背景變項分析摘要表 (N=1266)

背景變項 基本資料 人數 百分比﹪ 總百分比﹪

城鄉別 鄉村 554 人 43.8﹪

學甲鎮 將軍鄉 北門鄉 佳里鎮 安定鄉 西港鄉 麻豆鎮 六甲鄉 七股鄉 新化鎮 新市鄉 官田鄉 柳營鄉 下營鄉

81 11 5 102 87 3 69 55 46 66 4 16 5 4

6.4 0.9 0.4 8.1 6.9 0.2 5.5 4.3 3.6 5.2 0.3 1.3 0.4 0.3

100.0

城市 712 人 56.2﹪

東區 中西區

南區 北區 安南區 安平區 永康市

126 71 80 113 122 9 191

10.0 5.6 6.3 8.9 9.6 0.7 15.1

性別 男

652 614

51.5 48.5

100.0

宗教信仰 有

沒有

630 636

49.8 50.2

100.0 居住狀況 和父母同住

和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住 和父母、祖父母同住 和父母、外祖父母同住 住親戚家,沒和父母、祖

父母同住

855 52 305 44 10

67.5 4.1 24.1 3.5 0.8

100.0

家庭型態 雙親 1061 人 83.8﹪

父母結婚 父母再婚 單親 205 人 16.2﹪

父母離婚 喪偶 分居

1026 35 107 54 44

81.0 2.8 8.5 4.2 3.5

100.0

家庭社經地位 低社經

中社經 高社經

765 334 167

60.4 26.4 13.2

100.0

(4)

-47- 二、 對老人的經驗(詳見表 4-1-2)

(一) 與老人接觸的經驗

1、 社區或鄰里中是否有老人

研究對象其居住的社區或鄰里中是否有 55 歲以上的老人,分佈狀況為有老 人者(1162 人,91.8﹪),遠多於沒有者(104 人,8.2﹪)。根據台閩地區各 縣市年中人口數按三階段年齡百分比統計資料顯示,台南縣老人人口數佔 11.4

﹪、台南市佔 8.1﹪,台閩地區則佔 9.1﹪。老年人口(65 歲以上)2003 年占總 人口 9.24﹪,較 2002 年底增加 0.22 個百分點,臺閩地區人口早已達到聯合國世 界衛生組織所定義老年人口比率為 7﹪之高齡化社會(內政部戶政司,2003)。

因此本研究之樣本符合現在我國老年人口數增長情形,且與統計資料相符合具 有代表性。

2、 是否曾與老人同住

研究對象中曾經有與 55 歲以上的老人同住者(962 人,76.0﹪),明顯多 於未曾與老人同住者(304 人,24.0﹪),曾與老人同住者為未曾同住者之 3.2 倍。根據台閩地區普通住戶之家戶型態-按縣市別分,以複合家戶而言,祖父 母與父母、未婚孫子女同住者,台南市佔 67.1﹪、台南縣佔 67.1﹪;祖父母與 未婚孫子女同住者,台南市佔 8.3﹪、台南縣佔 7.1﹪。故可知未婚孫子女與祖 父母同住者,台南市佔 75.42﹪、台南縣佔 74.19﹪(行政院主計處,2000),

本研究之國中生曾與老人同住者之比例與統計資料相符合。

3、 與老人同住時間

研究對象中曾經有與 55 歲以上的老人同住者有 75.9﹪,其與老人同住時間 分別依序為:10 年以上者最多(377 人,29.8﹪)、同住 1 年以下者次之(235 人,18.6﹪)、其次有同住 1~3 年(147 人,11.6﹪)、同住 4~6 年(126 人,

10.0﹪)、同住 7~9 年(77 人,6.1﹪)。故與老人同住 10 年以上者最多,此結

果符合三代同堂及現今老人愈趨長壽且人口老化迅速的現象。

(5)

-48- 4、 和老人相處的經驗

受試者平時日常生活中,有和老人打招呼、談話、聊天等往來互動情形之 相處經驗者(1047 人,82.7﹪)遠高於無相處經驗者(219 人,17.3﹪)為 4.8 倍。

(二) 與老人相處互動情形 1、 與老人相處互動的頻率

受試者平時日常生活中和老人相處、互動(如:打招呼、談話等)的頻率 依序為:「經常」23.1﹪(一週約 1~5 次,293 人)佔最多、「偶爾」22.0﹪(一 個月約 1~3 次,279 人)、「總是」20.9﹪(每天或一週 6~7 次,264 人)、「很 少」13.4﹪(一年約 1~11 次,170 人、)、「從未」3.5﹪(好幾年一次或沒有,

44 人)。可知鄰里中老人多達 91.8﹪,和老人相處互動的機會很多,且自覺和 老人相處情形正向有 69﹪,所以「經常」者(一週互動約 1~5 次)23.1﹪佔最 多(沒有相處者,17.1﹪),顯示國中生願意和老人相處,且經常和老人相處,

自覺和老人相處情形良好。

2、 平均每天與老人相處的時間

受試者與老人相處(如:打招呼、陪伴、談話等)的時間,一週內平均每 天與老人相處時間依序為:1 小時以下(393 人,31.0﹪)為最多、 1~2 小時(240 人,19.0﹪)、5 小時以上(236 人,18.6﹪)、3~4 小時 (180 人,14.2﹪)。

可得知國中生課業繁忙或有課後輔導,使得平均每天老人與相處時間並不太 長,以 1 小時以下佔 31.0﹪為最多。但「1~2 小時」比「5 小時以上」略多 4 人

(.4﹪),值得觀察。

3、 自覺與老人相處的情形

受試者覺得自己和老人相處的情形分別依序為:相處的情形好,佔最多

(668 人,52.8﹪)、非常好(206 人,16.3﹪)、不太好 (153 人,12.1﹪)、

非常不好(23 人,1.8﹪);沒有相處者則有 216 人佔 17.1﹪,相處情形負向者

有 176 人佔 13.9﹪。 可見有 69﹪受試者自覺和老人相處的情形是良好的、正向

的。

(6)

-49-

(三) 祖孫關係

1、 幼時曾受祖父母照顧及照顧相處時間

幼時曾受祖父母照顧者(973 人,76.9﹪)比未曾受祖父母照顧者(293 人,

23.1﹪)多 53.8﹪為 3.3 倍;受試者小時候曾受祖父母照顧的時間,以照顧 1~3 年(259 人,20.5﹪)為最多、其次依序為:照顧 1 年以下(225 人,17.8﹪)、

4~6 年(206 人,16.3﹪)、 10 年以上(205 人,16.2﹪)、 7~9 年(78 人,

6.2﹪)。照顧 10 年以上者佔 16.2﹪則可能是目前仍受到祖父母的照顧,與前述 國中生與和父母及祖父母同住者佔 24.1﹪(305 人)、與老人同住 10 年以上者 佔 29.8﹪(377 人),比對下合理。

2、 幼時曾受外祖父母照顧及照顧相處時間

幼時曾受外祖父母照顧者(805 人,63.6﹪)比未曾受祖父母照顧者(461 人,36.4﹪)多 27.2﹪為 1.7 倍;受試者小時候曾受外祖父母照顧的時間,以照 顧 1 年以下(319 人,25.2﹪)為最多,其次依序為: 1~3 年(255 人,20.1﹪)、

4~6 年(110 人,8.7﹪)、10 年以上(79 人,6.2﹪)、7~9 年(42 人,3.3﹪)。

以受試者幼時曾受老人照顧的時間綜合來看,曾受外祖父母照顧 1 年以下 者(319 人,25.2﹪)最多,其次為受祖父母照顧 1~3 年者(259 人,20.5﹪)、

受外祖父母照顧 1~3 年者(255 人,20.1﹪)、受祖父母照顧 1 年以下者(225 人,17.8﹪)。故可知,受外祖父母照顧 1 年以下者人數最多,可能與台南地區 產婦回娘家坐月子的習俗有關。而受照顧時間 1~3 年者,其受祖父母與外祖父 母照顧之人數相差不多(略多 4 人)。

3、 與祖父母的關係

受試者覺得自己與祖父母之間關係的親密程度,分別依序為:關係親密(536 人,42.3﹪)、不太親密 (276 人,21.8﹪)、祖父母已過世 (254 人,20.1

﹪)、非常親密(161 人,12.7﹪)、非常不親密(39 人,3.1﹪)。可見有 55

﹪國中生自覺與祖父母的關係是親密、正向的(負向佔 24.9﹪;祖父母已過世 者佔 20.1﹪)。

4、 與外祖父母的關係

受試者覺得自己與外祖父母之間關係的親密程度,分別依序為:親密 (539 人,42.6﹪)、不太親密(310 人,24.5﹪)、非常親密(201 人,15.9﹪)、外 祖父母已過世 (171 人,13.5﹪)、非常不親密(45 人,3.6﹪)。可見有 58.5

﹪國中生自覺與外祖父母的關係是親密的、正向的(負向佔 28.1﹪;祖父母已

過世者佔 20.1﹪)。

(7)

-50-

若綜合與老人相處的情形、及關係來看,可知自覺與老人相處的情形良好 佔 69.1﹪,與祖父母的關係親密正向者佔 55﹪,外祖父母的關係親密正向者佔 58.5﹪,以上皆是偏正向的,所以受試者與老人的關係及相處情形皆是親密、良 好的佔有至少 55﹪以上。但若扣除(外)祖父母已過世者,則與外祖父母關係 親密者有 67.6﹪(親密 49.2﹪、非常親密 18.4﹪;不太親密 28.3﹪、非常不親 密 4.1﹪)、與祖父母關係親密者有 68.9﹪(親密 53.0﹪、非常親密 15.9﹪;不 太親密 27.3﹪、非常不親密 3.8﹪),顯示國中生自覺與祖父母的親密關係者較 與外祖父母關係親密者略多。此結果與蘇美鳳(2003)研究之台北縣市國中生 之調查不同,可能與南北地區民情、生活居住等習慣不同所致,也與 Fischer

(1982)、Hartshore & Manaster(1982)之研究結果不同,可能東西方國情不 同,我國傳統家庭觀念則以父系社會為主。

5、 目前與(外)祖父母同住狀況

受試者目前自己與祖父母共同居住狀況為:有與祖父母同住者(含與祖父 母及外祖父母同住)有 401 人佔總人數 31.7﹪,沒有與祖父母同住者(不含與 祖父母及外祖父母同住)有 865 人,佔 68.3﹪。沒有與祖父母同住者為與祖父 母同住者人數比例之二倍。

6、 將來優先考慮與老人同住

受試者將來優先考慮與老人(老年父母)同住,以會考慮與自己父母同住 者(660 人,52.1﹪)最多,其次依序為:與配偶父母同住者(318 人,25.1﹪)、

不考慮同住者(288 人,22.7﹪)。所以將來會考慮與老人(老年父母)同住者 共有 978 人,佔 77.2﹪,可見將來優先考慮與老人同住者為不考慮同住者之 3.4 倍,可能承續了三代同堂的看法,有傳統家庭觀念之存在,與陳芳茹、柯澍馨

(1999)研究之青少年中以國中生較有中國傳統家庭觀念相符合。

表 4-1-2 樣本基本資料之對老人的經驗變項分析摘要表(N=1266)

對老人經驗變項 基本資料 人數 百分比 總百分比﹪

鄰里中有老人 有

沒有

1162 104

91.8 8.2

100.0

曾與老人同住 有

沒有

962 304

76.0 24.0

100.0

與老人同住時間 沒有

1 年以下 1~3 年 4~6 年 7~9 年 10 年以上

304 235 147 126 76 378

24.0 18.5 11.6 10.0 6.0 29.9

100.0

與老人相處經驗 有

沒有

1050 216

82.9 17.1

100.0

(8)

-51-

續表 4-1-2 樣本基本資料之對老人的經驗變項分析摘要表(N=1266)

對老人經驗變項 基本資料 人數 百分比 總百分比﹪

與老人相處頻率 沒有

從未:好幾年一次或沒有 經常:一週約 1~5 次 很少:一年約 1~11 次 總是:每天或一週 6~7 次 偶爾:一個月約 1~3 次

216 44 170 279 293 264

17.1 3.5 13.4 22.0 23.1 20.9

100.0

與老人相處時間 沒有

1 小時以下 1~2 小時 3~4 小時 5 小時以上

216 393 240 180 236

17.1 31.0 19.0 14.2 18.6

100.0

與老人相處情形 沒有

非常不好 不太好

好 非常好

216 23 153 668 206

17.1 1.8 12.1 52.8 16.3

100.0

幼時曾受祖父母照顧 有

沒有

973 293

76.9 23.1

100.0

曾受祖父母照顧時間 沒有

1 年以下 1~3 年 4~6 年 7~9 年 10 年以上

293 225 259 206 78 205

23.1 17.8 20.5 16.3 6.2 16.2

100.0

祖孫親密關係 祖父母已過世

非常不親密 不太親密

親密 非常親密

254 39 276 536 161

20.1 3.1 21.8 42.3 12.7

100.0

幼時曾受外祖父母照顧 有

沒有

805 461

63.6 36.4

100.0

曾受外祖父母照顧時間 沒有

1 年以下 1~3 年 4~6 年 7~9 年 10 年以上

461 319 255 110 42 79

36.4 25.2 20.1 8.7 3.3 6.2

100.0

外祖孫親密關係 外祖父母已過世

非常不親密 不太親密

親密 非常親密

171 45 310 539 201

13.5 3.6 24.4 42.6 15.9

100.0

將來考慮與老人

(老年父母)同住

不考慮與老人同住 與自己父母同住 與配偶父母同住

288 660 318

22.8 52.1 25.1

100.0

(9)

-52-

第二節 國中生對老人的態度及行為之現況分析

本節主要在瞭解目前台南縣市地區,國中生對老人的態度及行為的現況,

根據受試者在本研究自編量表的答題結果,進行整體層面及各分層面之平均 數、標準差、百分比分析。

一、 國中生對老人的態度之現況分析

(一) 對老人的態度之整體分析(詳見表 4-2-1)

本研究問卷採五點量表形式作答,將對老人的態度轉換為分數,計分方式:

「非常不同意」為 1 分、「不同意」為 2 分、「無意見」為 3 分、「同意」為 4 分、「非常同意」為 5 分;反向題則由「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每題 得 5~1 分,即為反向計分。正負向之判定以中間值 3.00 為基準,若平均數大於 等於 3.00 分為正向;若平均數小於 3.00 分為負向。表 4-2-1 為國中生對老人的 態度之層面分析摘要表,由表中資料可歸納出下列三點:

1、對老人的態度量表總分為 160 分,受試者平均總分為 114.50 分。國中生 對老人的態度整體層面,其每題得分平均數為 3.58 分,高於中間值 3.00 分,顯 示國中生對老人的整體態度尚佳,為正向態度。

2、在對老人的態度之六個分層面中,每題平均得分以「相處意願」層面

(M=3.83)最高,其次依序為「生活方面」(M=3.81)、「大眾傳播媒體影響」

(M=3.75)、「人際關係」(M=3.39)、「心理方面」(M=3.28)、「生理方 面」(M=3.19)等層面。由此可得知:台南縣市國中生在對老人的態度上,以

「相處意願」層面得分最高,「生理方面」層面得分最低;對老人的態度各分 層面之平均數介於 3.19~3.83 分,各分層面皆高於 3.00 分,為正向態度。

3、就國中生對老人的整體態度而言,為偏向正向態度。在對老人的生活態 度及人際關係層面有正向肯定的看法,在大眾傳播媒體層面則有正向良好的影 響,在對老人的心理、生理方面之態度則尚佳,也有較友善的態度。

表 4-2-1 國中生對老人的態度之各層面得分情形分析摘要表(N=1266)

態度量表各層面 總分平均數 標準差 題數 每題平均得分 正負向 排序

對老人態度整體 114.50 17.16 32 3.58

生理方面 12.75 2.84 4 3.19 + 6

心理方面 13.13 2.62 4 3.28 + 5

人際關係 20.34 3.39 6 3.39 + 4

生活方面 26.66 3.87 7 3.81 + 2

相處意願 19.15 3.31 5 3.83 + 1

大眾傳播媒體影響 22.47 10.01 6 3.75 + 3

正向(+):每題平均得分大於等於 3.00 分 負向(-):每題平均得分小於 3.00 分

(10)

-53-

(二) 對老人的態度各題得分情形分析(詳見表 4-2-2)

態度量表各題得分平均數在 2.58~4.27 分之間,而第 8、9、11、13、15、18、

19、22、23、30、31 等共有 11 題為負向題,即為對老人態度負面之描述,採反 向計分。比較平均得分前五項之對老人的態度最正向者,由高至低依序為:以

「2.老人喜歡享受著含飴弄孫、子孫圍繞的家庭生活」(M=4.27)的平均數最 高,表示受試者最同意此問句對老人之態度,是最為正向的;其次為同意「32.

大眾傳播媒體經常描述老人,會參與志工服務或公益活動,所以我覺得老人是 值得尊敬的」(M=4.13)、同意「10.老人會常與親友或鄰居來往」(M=4.11)、

不同意「31.大眾傳播媒體經常描述老人跟不上時代、社會的潮流,所以我覺得 老人對社會是沒有價值的(-)」(M=4.08)、同意「1.我會向老人表達關心、關 懷之情」(M=4.00),其平均數皆在 4.00 分以上,平均數介於 3.95~3.50 分者 有第 1、20、12、25、24、30、5、9、15、8、16、6、21、28、4、3 等共 16 題,

皆為正向態度。

然而態度量表中只有 4 題平均得分在 3.00 分以下之負向態度,平均數由低 至高依序為:受試者不同意「23.老人的體力一般比年輕人差(-)」(M=2.58)得 分為最低,表示國中生認為老人的體力確實比年輕人差,此問句對老人的態度 最負面;其次「22.老人常愛對人嘮叨,囉哩囉唆。(-)」(M=2.72)、「11.老人 比較體弱多病,常上醫院。(-)」(M=2.90)、「18.老人比較愛管他人的閒事。

(-)」(M=2.91),平均數在 3.00 分以下,顯示國中生認為老人體力比年輕人差、

常愛對人嘮叨、較體弱多病、較愛管他人的閒事,皆為負向態度。

(三) 對老人的態度各題答題之百分比分析(詳見表 4-2-2)

對老人的態度整體分析之次數分配百分比,可得知全部 32 題之問題中,受 試國中生認為「非常同意」該問句中描述對老人之正向態度,依次數百分比前 五項依序為:以「2.老人喜歡享受著含飴弄孫、子孫圍繞的家庭生活。」(47.8

﹪)非常同意者最多,其次依序為「32.大眾傳播媒體經常描述老人,會參與志 工服務或公益活動,所以我覺得老人是值得尊敬的。」(43.0﹪)、「31.大眾 傳播媒體經常描述老人跟不上時代、社會的潮流,所以我覺得老人對社會是沒 有價值的(-)。」(41.9﹪)、「10.老人會常與親友或鄰居來往。」(39.5﹪)、

「30.大眾傳播媒體經常描述老人被忽略、虐待,所以我覺得老人對社會來說是 沉重的負擔(-)。」(31.0﹪)。

若再對老人的態度為正向態度者(各題得分為 4 或 5 分:正向題選「非常 同意」和「同意」;負向題選「非常不同意」和「不同意」),其百分比加總,

則發現正向態度之前五項依序為:「2.老人喜歡享受著含飴弄孫、子孫圍繞的家

(11)

-54-

庭生活。」(82.2﹪)、「32.大眾傳播媒體經常描述老人,會參與志工服務或 公益活動,所以我覺得老人是值得尊敬的。」(79.1﹪)、「10.老人會常與親 友或鄰居來往。」(77.8﹪)、 「31.大眾傳播媒體經常描述老人跟不上時代、

社會的潮流,所以我覺得老人對社會是沒有價值的(-)。」(75.8﹪)、「1.我會 向老人表達關心、關懷之情。」(75.5﹪)。

若對老人的態度為負向態度者(各題得分為 1 或 2 分:正向題選「非常不 同意」和「不同意」;負向題選「非常同意」和「同意」),將其百分比加總,

則發現負向態度之前五項依序為:「23.老人的體力一般比年輕人差(-)」(50.4

﹪)、「22.老人常愛對人嘮叨,囉哩囉唆(-)」(42.4﹪)、「11.老人比較體弱 多病,常上醫院(-)」(37.3﹪)、「18.老人比較愛管他人的閒事(-)」(34.8﹪)、

「14.老人會尊重年輕人的想法及意見。」(28﹪)。而該問句「非常不同意」

計 1 分之對老人負向態度,其中以「23.老人的體力一般比年輕人差(-)」(17.5

﹪)的百分比為最高,表示最同意此問句對老人之負向態度,其次為「22.老人 常愛對人嘮叨,囉哩囉唆(-)」(16.2﹪),但兩者百分比皆不高。

由以上可知,受試國中生對老人的態度為正向者,前五項依序為:有 82.2

﹪受試者認為老人喜歡享受著含飴弄孫、子孫圍繞的家庭生活(M=4.27),最 受認同及肯定,可能受到刻板傳統印象之影響,與陳瓊玉(2003)研究相同;

並有 79.1﹪受試者受大眾傳播媒體的影響而覺得老人是值得尊敬的(M=4.13);

有 77.8﹪受試者認為老人會常與親友或鄰居來往(M=4.11);有 75.8﹪受試者 不受大眾傳播媒體的影響,而覺得老人對社會是有價值的(M=4.08);有 75.5

﹪受試者認為自己會向老人表達關心、關懷之情(M=4.00)。 可知受試者對問 卷中各題之看法,其平均數與百分比之前五項皆一致。

此外,國中生對老人的態度為無意見偏負向者,由低至高依序為:有過半 數的受試者認為老人的體力一般比年輕人差(M=2.58,50.4﹪),為量表中最 多人認同且最負向的題目;另有 42.2﹪受試者認為老人,囉哩囉唆(M=2.72);

有 37.3﹪受試者認為老人比較體弱多病,常上醫院(M=2.90);而有 34.8﹪受 試者也認為老人比較愛管他人的閒事(M=2.91)。此與陳瓊玉(2003)研究之 老人與常愛對人嘮叨、健康狀況不佳、不尊重別人隱私等負向態度相同。

(四) 對老人的態度之各層面分析(詳見表 4-2-2)

1、 生理方面

此層面題目共 4 題,就各題平均數而言,得分若愈高(高於 3.00 分以上),

表示對老人生理方面的態度愈正向。顯示得分平均數為 3.19,表示此層面之態

(12)

-55-

度為正向,其中以「老人比年輕人通常更注重身體的健康及保養」(M=3.70)

平均數最高,其次依序為「老人會注重維持自己外表和儀容的整齊清潔」

(M=3.53)是認同度較高的題目;態度偏負向者有同意「老人的體力一般比年 輕人差(-)」 (M=2.58)平均數最低、 「老人比較體弱多病,常上醫院(-)」 (M=2.90) , 可見國中生雖然認為老人的體力衰弱且多病健康狀況不佳,但也認為他們更積 極注意健康及保養,其外表和儀容是整齊清潔的。

2、 心理方面

此層面題目共 4 題,顯示得分平均數為 3.28 分,表示此層面之態度為正向,

就各題平均數而言,其中以不同意「老人會害怕死亡(-)」平均數最高(M=3.46),

是認同度較高的題目,表示國中生不認為老人會害怕死亡;而「老人會尊重年 輕人的想法及意見」平均數最低(M=3.04),顯示國中生認為老人還是會尊重 年輕人的想法及意見、其理解事物的能力不輸給年輕人(M=3.39),且不認為 老人常愛自尋煩惱(M=3.24)。

3、 人際關係層面

此層面題目共 6 題,顯示得分平均數為 3.39 分,表示此層面之態度為正向,

就 各 題 平 均 數 而 言 , 其 中 以 「 老 人 會 常 與 親 友 或 鄰 居 來 往 」 平 均 數 最 高

(M=4.11) ,認同度最高; 「老人比較愛管他人的閒事。(-)」平均數次低(M=2.91) , 對不同意「老人常愛對人嘮叨,囉哩囉唆(-)」的看法,平均數最低(M=2.72)

此二題為負向態度,則顯示國中生對老人的人際關係整體為正向,但仍需加強。

4、 生活方面

此層面題目共 7 題,顯示得分平均數為 3.81 分,表示此層面之態度為正向,

為各層面之次高分。就各題平均數而言,其中以「老人喜歡享受著含飴弄孫、

子孫圍繞的家庭生活」平均數最高(M=4.27),是認同度最高的題目;而「老 人可以幫助家裡做很多事情(如:做家事工作、照顧家人)」平均數最低

(M=3.48),顯示國中生認為老人仍然有能力做些工作(M=3.92),會安排自 己的生活、休閒及學習(M=3.60) ,既不依賴別人(M=3.80)也不空虛(M=3.77),

可以幫助家裡做很多事情,對家人常是細心照顧、關愛包容的(M=3.84)。此

與蘇美鳳(2003)、陳玫月(2003)、陳瓊玉(2003)等研究學生對老人態度

之生活方面相符合,皆認為老人有工作能力,不僅關愛照顧家人,幫助家裡做

很多事情,對自己的生活也能做好安排。

(13)

-56- 5、 相處意願層面

此層面題目共 5 題,顯示得分平均數為 4.79 分為正向態度,是各層面之最 高分,表示受試者對老人相處意願層面的態度最佳、最正向。就各題平均數而 言,其中以「我會向老人表達關心、關懷之情」平均數最高(M=4.00),是認 同度最高的題目;「我願意主動和老人相處。如:談話、聊天、休閒等互動情 形」平均數最低(M=3.72)。此與方淑玉(2003)、陳玫月(2003)、陳瓊玉

(2003)等研究學生對老人有關相處意願之態度相符合,認為和老人建立友誼 不困難(M=3.77),並願意學習老人的智慧與珍惜他的經驗傳承(M=3.84),

且會留意老人的喜好,讓他們開心(M=3.81),不僅會向老人表達關心、關懷 之情,還願意主動和老人相處。

6、 大眾傳播媒體影響層面

此層面題目共 6 題,顯示得分平均數為 3.75 分,表示此層面之對老人的態 度為正向,就各題平均數而言,其中以「大眾傳播媒體經常描述老人,會參與 志工服務或公益活動,所以我覺得老人是值得尊敬的。」平均數最高(M=4.13),

表示國中生有敬老的態度;而「大眾傳播媒體對老人外表和形象的描述,與實 際狀況不太符合」平均數最低(M=3.11),可見國中生認為會受到大眾傳播媒 體的影響,但覺得媒體對老人外表和形象的描述,與實際狀況不太符合;因此,

在大眾傳播媒體的影響之下,國中生並不會因媒體經常報導老人被忽略、虐待 等負面描述,而覺得老人對社會來說是沉重的負擔(M=3.81)、是沒有價值的

(M=4.08),並且認為老人對家庭是很有貢獻的(M=3.49);國中生認為老人

對社會是有價值的(M=4.08),且性格是和藹可親、慈祥的(M=3.58),此與

蘇美鳳(2003)的研究相符,為正向之態度。

(14)

-57-

表 4-2-2 「對老人的態度量表」各題分佈狀況

非常

不同意 不同意 無意見 同意 非常

同意

題 目

(﹪) (﹪) (﹪) (﹪) (﹪)

平均數 標準差

13 17 27 29

生理方面

6. 老人比年輕人通常更注重身體的健康及保養。

3. 老人會注重維持自己外表和儀容的整齊清潔。

11.老人比較體弱多病,常上醫院。(-) 23.老人的體力一般比年輕人差。(-)

2.6 1.5 9.4 17.5

11.5 8.8 27.9 32.9

27.6 39.5 33.1 28.1

29.9 36.0 22.2 17.0

28.5 14.2 7.4 4.5

3.19 3.70 3.53 2.90 2.58

2.84 1.08 .89 1.08 1.10 20

21 22 25

心理方面

13.老人會害怕死亡。(-)

7. 老人理解事物的能力不輸給年輕人。

19.老人常愛自尋煩惱。(-)

14.老人會尊重年輕人的想法及意見。

4.3 4.1 6.9 8.4

8.1 14.4 16.4 19.6

42.4 36.3 35.2 40.5

26.6 28.5 29.6 22.4

17.5 16.7 12.0 9.1

3.28 3.46 3.39 3.24 3.04

2.62 1.01 1.05 1.08 1.06 3

8 16 23 26 28

人際關係

10.老人會常與親友或鄰居來往。

24.老人與家人相處融洽。

4. 老人比較捨得付出。

26.老人通常比年輕人容易相處。

18.老人比較愛管他人的閒事。(-) 22.老人常愛對人嘮叨,囉哩囉唆。(-)

1.6 1.7 3.6 4.5 9.5 16.2

3.2 4.5 12.4 14.4 25.3 26.2

17.4 31.8 31.4 47.8 36.5 33.0

38.3 33.8 31.4 21.3 22.0 18.3

39.5 28.3 21.2 12.0 6.7 6.2

3.39 4.11 3.83 3.54 3.22 2.91 2.72

3.39 .91 .95 1.07 .98 1.06 1.13 1

6

7 10 11 14 19

生活方面

2.老人喜歡享受著含飴弄孫、子孫圍繞的家庭生活。

20.老人雖然年紀老了,仍然有能力做些工作

(例如當志工、做家事)。

12.老人對家人經常是細心照顧、關愛包容的。

9. 老人無法應付自己的生活,凡事依賴別人。 (-)

15.老人的生活是空虛散漫、無所事事的。

21.老人會安排自己的休閒活動或從事新的學習。

17.老人可以幫助家裡做很多事情

(如:做家事工作、照顧家人)。

.6 3.3 1.7 3.2 4.3 2.8 3.5

2.1 3.9 6.3 7.7 8.4 8.1 12.2

15.2 18.0 27.0 20.5 21.1 34.7 33.0

34.4 46.7 36.1 43.0 38.2 35.5 35.8

47.8 28.0 28.8 25.6 28.0 18.9 15.5

3.81 4.27 3.92 3.84 3.80 3.77 3.60 3.48

3.87 .83 .95 .97 1.01 1.08 .98 1.01

5 7 9 11 12

相處意願

1. 我會向老人表達關心、關懷之情。

25.我願意學習老人的智慧與珍惜他的經驗傳承。

5. 我會留意老人的喜好,讓他們開心。

8. 和老人建立友誼是一件困難的事。(-)

16.我願意主動和老人相處。如:談話、聊天、休閒等 互動情形)。

.6 1.8 1.1 2.9 2.1

1.7 5.0 3.7 8.3 7.1

22.2 29.3 31.5 24.2 31.0

48.3 35.4 40.4 38.2 36.5

27.2 28.5 23.3 26.4 23.4

3.83 4.00 3.84 3.81 3.77 3.72

3.31 .79 .96 .87 1.02 .97

2 4 9 15 18 24

大眾傳播媒體影響

32.大眾傳播媒體經常描述老人,會參與志工服務或公 益活動,所以我覺得老人是值得尊敬的。

31.大眾傳播媒體經常描述老人跟不上時代、社會的潮 流,所以我覺得老人對社會是沒有價值的。(-)

30.大眾傳播媒體經常描述老人被忽略、虐待。所以我 覺得老人對社會來說是沉重的負擔。 (-)

28.大眾傳播媒體經常描述老人的性格是和藹可親、慈 祥的,我對老人的感覺也是這樣。

29.大眾傳播媒體經常描述老 人對家庭是很有貢獻 的,所以我對老人的感覺也是這樣。

27.大眾傳播媒體對老人外表和形象的描述,與實際狀 況不太符合。

3.1 2.8 3.6 1.7 2.4 3.4

3.0 4.5 8.5 9.6 8.5 15.3

14.8 16.9 22.0 34.8 41.2 54.7

36.1 33.9 34.8 37.0 33.7 19.8

43.0 41.9 31.0 17.0 14.1 6.8

3.75 4.13 4.08 3.81 3.58 3.49 3.11

10.01

.98

1.01

1.08

.94

.92

.86

(-)負向題,反向計分。 (N=1266)

(15)

-58- 二、 國中生對老人的行為之現況分析

(一) 對老人的行為之整體分析(詳見表 4-2-3)

本研究問卷採五點量表形式作答,將對老人的行為轉換為分數,計分方式:

「從未:好幾年一次或從不如此」為 1 分、「很少:一年幾次(一年 1~11 次)」

為 2 分、「偶爾:一月幾次(一個月 1~3 次)」為 3 分、「經常:一週幾次(一 週 1~5 次)」為 4 分、「總是:每天或一週約有六、七次」為 5 分。正負向之 判定以中間值 3.00 為基準,若平均數大於等於 3.00 分為正向;若平均數小於 3.00 分為負向。表 4-2-2 為國中生對老人行為之層面分析摘要表,可歸納出下列三點:

1、對老人的行為量表總分為 115 分,受試者平均總分為 65.34 分。國中生 對老人的行為整體層面,其每題得分平均數為 2.84 分,低於中間值 3.00 分,顯 示國中生對老人的整體行為中間偏負向,即對老人的行為不佳,表示國中生在 日常生活中與老人的相處及互動之行為頻率不太高,介於「很少」至「偶爾」

之間。

2、在對老人的行為之五個分層面中,以「尊重關懷」層面(M=3.07)每題 平均得分最高,其次依序為「人際互動」(M=3.04)、「服務老人」(M=2.81)、

「與老人傳承學習」(M=2.76)、「陪伴日常活動」(M=2.66)等層面。由此 可得知:台南縣市國中生在對老人的行為上,以「尊重關懷」層面得分最高,

「陪伴日常活動」層面得分最低;對老人的行為各分層面之平均數介於 2.66~3.07 分,除了「尊重關懷」層面、「人際互動」層面之平均得分高於 3.00 分,對老 人的行為較正向、較佳,即與老人的相處及互動之行為頻率較高;其餘各分層 面皆低於 3.00 分,行為偏負向,即與老人的相處及互動之行為頻率較低,較少 有互動的行為。

3、就國中生對老人的行為而言,整體行為偏負向。在對老人的尊重關懷層 面有正向且較頻繁的實際尊重關懷行為,在人際互動層面則有良好的分享、互 動行為;但在對老人的服務老人、與老人傳承學習、陪伴動各層面之行為則不 佳,可見國中生較少實際付出行動去與老人傳承學習或陪伴日常活動、及服務 老人,故日常生活中對老人實際互動的行為較少表現出來。

表 4-2-3 國中生對老人的行為之各層面得分情形分析摘要表

行為量表各層面 總分平均數 標準差 題數 每題平均得分 正負向 排序 對老人的行為整體 65.34 19.94 23 2.84 -

陪伴日常活動 18.63 5.88 7 2.66 - 5

服務老人 11.25 3.32 4 2.81 - 3

人際互動 12.15 10.02 4 3.04 + 2

尊重關懷 12.29 3.49 4 3.07 + 1

與老人傳承學習 11.02 3.61 4 2.76 - 4

正向:每題平均得分大於等於 3.00 分 負向:每題平均得分小於 3.00 分

(16)

-59-

(二) 對老人的行為之各題得分情形分析(詳見表 4-2-4)

行為量表各題得分平均數在 1.56~3.65 分之間,整體行為平均得分 2.84 分(未 達中間值 3.00 分,答題率 56.8﹪),整體行為中間偏負向,並不算好,表示國 中生對老人之整體行為表現「偶爾~經常」為之,彼此間相處互動不太頻繁。其 中只有 9 題平均數在 3.00 分以上之行為偏正向,比較平均前五項之對老人的行 為最佳者,由高至低依序為:以「14.老人有事叫我,需要幫忙時,我「偶爾」

會儘快回應」(M=3.65)的平均數最高,表示國中生與老人互動時最常做到的 行為,是最為正向的;其次為「11.當老人動作較慢時,我「偶爾」會耐心等待 或幫忙」(M=3.37);「4.在老人的特殊日子,如生日或節日時,我「偶爾」

有參與慶祝、表達心意」(M=3.34);「13.我「偶爾」主動向老人問安或打招 呼」 (M=3.32);「22.老人生病或住院,我「偶爾」有去照顧或探病」 (M=3.17),

其平均數皆在 3.17 分以上,顯示量表中國中生與老人日常生活中相處及互動 時,實際最常做到的行為,其互動之頻率是「偶爾」為之,表示一個月約做到 1~3 次。

(三) 對老人的行為各題選答之百分比分析(詳見表 4-2-4)

由受試者在對老人的行為量表中各題的選答狀況之百分比來看,可得知全 部 23 題之問題中,沒有佔總人數 60﹪以上的國中生表示「經常」或「總是」做 到與老人互動之相關行為,表示國中生對老人整體行為並不佳,未常做到相處 互動之行為。現依其百分比(經常或總是做到行為之人數比)由高至低依序為:

受試國中生在老人有事叫喚,需要幫忙時,經常或總是會儘快回應(第 14 題,

M=3.65),有超過半數以上 57.2﹪的國中生表示會如此做,是最多受試者最常 做到對老人的行為;另外在老人的特殊日子,如生日或節日時,經常或總是有 參與慶祝、表達心意者有 47.9﹪(第 4 題,M=3.34);有 47.8﹪的國中生當老 人動作較慢時,經常或總是會耐心等待或幫忙(第 11 題,M=3.37);有 46.1

﹪經常或總是主動向老人問安或打招呼(第 13 題,M=3.32);有 41.1﹪在老人 生病或住院,經常或總是去照顧或探病(第 22 題,M=3.17);有 40.5﹪國中生 經常或總是向老人學習且一起從事家庭的活動,如祭拜祖先、學傳統手藝或家 事技巧等(第 23 題,M=3.14);有 40.0﹪國中生經常或總是主動對需要幫忙的 老人伸出援手(第 9 題,M=3.14)。由此可知,只有四成以上的國中生表示「經 常」或「總是」做到與老人互動之相關行為,並不算好,實有加強平時與老人 相處、互動的需要。

然而行為量表中,若對老人的行為偏負向者,是指「從未」或「很少」做

到的行為,將其百分比加總,有佔總人數 60﹪以上的國中生表示「從未」或「很

少」做到與老人互動之相關行為有 4 題,現依百分比由高至低依序為:有 86.4

(17)

-60-

﹪的國中生從未或很少參與服務老人的社會性活動(第 5 題,M=1.56),尤其 有 62.2﹪的人更是「從未」參與過,其百分比為最高,平均數最低,即表示有 最多的人從未或很少做到此項行為,其互動頻率最低,對老人的相關互動行為 最差;有 63.5﹪的國中生從未或很少打電話問候老人,聯絡感情(第 10 題,

M=2.25);有 62.6﹪的國中生從未或很少教導老人學習新的事物(第 8 題,

M=2.29);有 59.5﹪的國中生從未或很少陪伴老人去運動或散步(第 3 題,

M=2.3);有 59.4﹪的國中生從未或很少到老人住的地方查看,並幫忙整理打掃 居住環境(第 19 題,M=2.3)。由此可知,有 86.4﹪~59.4﹪的國中生表示「從 未」或「很少」做到與老人互動之相關行為。

由以上可知,國中生對老人的互動行為最佳者(最多人做到且互動頻率最 高),前五項依序為:有 57.2﹪的國中生當老人有事叫喚,需要幫忙時,「偶 爾」會儘快回應(M=3.65),為受試者最多人做到且最常做到的最佳互動行為;

並有 47.8﹪的國中生當老人動作較慢時,「偶爾」會耐心等待或幫忙(M=3.37);

有 47.9﹪國中生在老人的特殊日子,如生日或節日時,「偶爾」有參與慶祝、

表達心意。(M=3.34);有 46.1﹪國中生「偶爾」主動向老人問安或打招呼。

(M=3.32);有 41.1﹪的國中生老人生病或住院,「偶爾」有去照顧或探病

(M=3.17)。可知受試者對問卷中各題之做法,其平均數與百分比之前五項皆 一致,表示國中生對老人的行為,最常做到的行為也是最多人會去做的行為。

國中生對老人的互動行為偏負向、最不佳者(最多人最不常做到且互動頻 率最低),由低至高依序為:有最多 86.4﹪的國中生從未或很少參與服務老人 的社會性活動(M=1.56);另有 63.5﹪的國中生從未或很少打電話問候老人,

聯絡感情(M=2.25);有 62.6﹪的國中生從未或很少教導老人學習新的事物

(M=2.29);有 59.5﹪的國中生從未或很少陪伴老人去運動或散步(M=2.3);

有 59.4﹪的國中生從未或很少到老人住的地方查看,並幫忙整理打掃居住環境

(M=2.3)。可見國中生對老人的相處互動的行為的確缺乏,上述皆是量表中最 多人最不常做到與老人互動的行為,實在需要有多些機會與老人互動,以提升 與老人互動的經驗與頻率。

(四) 對老人的行為之各分層面分析(詳見表 4-2-4)

1、 陪伴日常活動層面

此層面題目共 4 題,各題答題之平均得分若愈高(高於 3.00 分以上),表

示受試者對老人陪伴日常活動層面的行為愈正向、愈頻繁。表 4-2-2 顯示得分平

均數為 2.66 分,表示此層面之行為偏負向,「很少」至「偶爾」為之。其中以

21.在擁擠的公車或火車上,「偶爾」讓座給老人平均得分最高(M=2.95,答「偶

爾」25.3﹪佔最多),是互動頻率最高的題目;而受試者「很少」到老人住的地

(18)

-61-

方查看,並幫忙整理打掃居住環境的平均得分最低(M=2.32,答「從未」29.9

﹪佔最多)是最少做到的行為。表示國中生偶爾會讓座給老人,氣候變化提醒 老人穿衣(M=2.91);但很少注意飲食營養均衡(M=2.53)及下棋、泡茶聊天

(M=2.66)、陪伴老人出外旅遊、休閒等活動(M=2.89),但很少陪伴老人運 動或散步(M=2.35),及去幫忙整理老人的居住環境(M=2.32)。

2、 服務老人層面

此層面題目共 4 題,表 4-2-2 顯示得分平均數為 2.81 分,表示此層面之行 為偏負向,「很少」至「偶爾」為之。就各題答題狀況之平均數而言,其中以 11.當老人動作較慢時,「偶爾」會耐心等待或幫忙之平均得分最高(M=3.37,

答「偶爾」28.8﹪佔最多)為正向,是互動頻率最高的題目;而 5. 「很少」參 與服務老人的社會性活動(如去安養院慰問老人、志工…等)平均數最低

(M=1.56,答「從未」62.2﹪佔最多),表示國中生偶爾會耐心等待或幫忙老 人並主動伸出援手幫忙,有服務老人的互動行為,也會偶爾去探病或照顧老人,

但幾乎未曾參與服務老人的社會性活動。

3、 人際互動層面

此層面題目共 4 題,表 4-2-2 顯示得分平均數為 3.04 分,表示此層面之行 為偏正向,「偶爾」為之。就各題答題狀況之平均得分而言,得其中以 13.「偶 爾」或打招呼」平均數最高(M=3.32,答「總是」25.0﹪佔最多),是互動頻 率最高的題目;而 18. 「很少」與老人分享他們生活上喜怒哀樂的事情」平均 數最低(M=2.46,答「很少」28.8﹪佔最多),表示國中生偶爾主動向老人問 安、與朋友都對老人很好、偶爾會主動增進與老人友好關係,但很少與他們分 享生活上喜怒哀樂的事情。

4、 尊重關懷層面

此層面題目共 4 題,表 4-2-1 顯示得分平均數為 3.07 分,對老人尊重關懷 層面的行為偏正向,「偶爾」為之,是各層面中得分最高之層面。就各題平均 數而言,其中以 14.老人有事叫我,需要幫忙時,「偶爾」會儘快回應(M=3.65,

答「經常」29.2﹪佔最多)平均數最高,是互動頻率最高的題目;其次依序為 4.在老人的特殊日子,如生日或節日時, 「偶爾」有參與慶祝、表達心意(M=3.34,

答「總是」25.9﹪佔最多)、20.和老人一起看他們喜歡的電視節目,「偶爾」

會搶遙控器(M=3.05,答「偶爾」24.4﹪佔最多);而 10.受試者「很少」常打 電話問候老人,聯絡感情(M=2.25,答「很少」31.8﹪佔最多)其平均數最低 且偏負向。可見國中生偶爾會儘快回應去幫助老人、並在節日或生日時參與慶 祝、表達心意;但很少打電話問候老人聯絡感情,與陳玫月(2003)研究相同,

可能是父母打電話較多。

(19)

-62- 5、 與老人傳承學習層面

此層面題目共 4 題,表 4-2-2 顯示得分平均數為 2.76 分,表示此層面之行 為偏負向,「很少」至「偶爾」為之。就各題平均數而言,其中受試者以 23.「偶 爾」有時向老人學習且一起從事家庭的活動(如祭拜祖先、學傳統手藝或家事 技巧等),平均數最高(M=3.14,答「偶爾」26.9﹪佔最多),是互動頻率最 高的題目;其次依序為:1.「偶爾」聽取老人述說過去的生活經驗,和待人處事 之道(M=3.01,答「偶爾」38.9﹪佔最多);16.當生活中遇到難題時,「很少」

向老人請教如何解決(M=2.58,答「很少」28.4﹪佔最多);而 8.受試者「很 少」教導老人學習新的事物,如使用手機、電腦、上網等等,平均數最低(M=2.29,

答「從未」36.6﹪佔最多)。表示國中生偶爾向老人學習且一起從事家庭的活動,

並偶爾向老人學習待人處事之道;很少向老人請教如何解決生活難題,也很少 教導老人學習新的事物。可見與老人傳承學習層面之互動較少,此與陳玫月

(2003)之研究接近。

表 4-2-4 「對老人的行為量表」各題分佈狀況

從未 很少 偶爾 經常 總是

題 目

(﹪) (﹪)(﹪)(﹪)(﹪)

平均數 標準差

11 12 13 14 16 18 19

陪伴日常活動

21.在擁擠的公車或火車上,我讓座給老人。

2.當氣候變化時,我注意老人穿的衣著是否保暖。

12.我陪伴老人出外旅遊、逛街、拜拜等活動。

6.我陪伴老人下棋、泡茶、聊天等活動。

17.我幫忙注意老人的營養需求及飲食均衡。

3.我陪伴老人去運動或散步。

19.我到老人住的地方查看,並幫忙整理打掃居住 環境。

18.9 10.8 15.0 19.7 22.7 23.5 29.9

20.1 25.0 27.6 27.2 28.6 36.0 29.5

25.3 34.8 25.4 28.8 28.7 27.4 24.5

18.2 20.9 18.0 15.7 13.3 8.5 10.7

17.5 8.5 14.1 8.6 6.7 4.7 5.5

2.66 2.95 2.91 2.89 2.66 2.53 2.35 2.32

5.88 1.36 1.11 1.27 1.20 1.17 1.07 1.17

2 5 6 22

服務老人

11.當老人動作較慢時,我會耐心等待或幫忙。

22.老人生病或住院,我有去照顧或探病。

9.我主動對需要幫忙的老人伸出援手,如幫忙 老人做事、提重的東西、扶老人上下樓。

5.我參與服務老人的社會性活動(如去安養院 慰問老人、志工…等)。

7.3 12.0 10.0 62.2

16.0 20.4 21.8 24.2

28.8 26.5 28.2 9.8

28.0 20.6 23.6 2.2

19.8 20.5 16.4

1.5

2.81 3.37 3.17 3.14 1.56

3.32 1.18 1.30 1.22 0.87

4 7 10 17

人際互動

13.我主動向老人問安或打招呼。

7.朋友對老人很好,我也是這樣。

15.我會主動增進與老人彼此之間的友好關係。

18.我與老人分享他們生活上喜怒哀樂的事情。

9.7 9.9 12.7 26.7

20.1 20.4 22.7 28.8

24.0 34.0 32.1 23.4

21.1 21.7 20.0 13.7

25.0 14.0 12.5 7.4

3.04 3.32 3.10 2.97 2.46

10.02

1.31

1.17

1.20

1.23

(20)

-63-

續表 4-2-4 「對老人的行為量表」各題分佈狀況

從未 很少 偶爾 經常 總是

題 目

(﹪) (﹪)(﹪)(﹪)(﹪) 平均數 標準差

1 3 8 21

尊重關懷

14.老人有事叫我,需要幫忙時,我會儘快回應。

4.在老人的特殊日子,如生日或節日時,我有參 與慶祝、表達心意。

20.我和老人一起看他們喜歡的電視節目,不搶遙 控器。

10.我常打電話問候老人,聯絡感情。

3.7 9.2 17.3 31.7

13.0 21.3 19.0 31.8

26.1 21.6 24.4 22.2

29.2 22.0 19.7 8.2

28.0 25.9 19.6 6.1

3.07 3.65 3.34 3.05 2.25

3.49 1.13 1.31 1.36 1.16 6

9

15 20

與老人傳承學習

23.我向老人學習且一起從事家庭的活動,如祭拜 祖先、學傳統手藝或家事技巧等。

1.我聽取老人述說過去的生活經驗,和待人處事 之道。

16.當生活中遇到難題時,我向老人請教如何解決。

8.我教導老人學習新的事物,如使用手機、電腦、

上網等等。

12.8 8.5 22.6 36.6

19.8 22.9 28.4 26.0

26.9 38.9 25.8 17.7

21.2 18.9 14.8 11.6

19.3 10.9 8.5 8.1

2.76 3. 14 3.01 2.58 2.29

3.61 1.29 1.09 1.22 1.29

(-)負向題,反向計分。 (N=1266)

三、 綜合討論

根據上述的統計分析結果,可將國中生對老人的態度及行為現況歸納如下 述:

1、 台南縣市國中生對老人的態度良好,為正向態度。

目前台南縣市國中生對老人的「整體態度」(M=3.58)趨正向態度,在「相 處意願」分層面上平均得分最高,其依次序為「生活方面」、「大眾傳播媒體 影響」、「人際關係」、「心理方面」、「生理方面」等分層面。由此可得知:

國中生在對老人的態度上,以「生活方面」層面得分最高,「生理方面」層面 得分最低;對老人的態度各分層面之平均數介於 3.19~3.83 分,故各分層面皆高 於 3.00 分,整體為正向態度,此研究結果與國內陳智昌(1983) 、魏玲玲(1995)、

林貴滿(2000)、劉慧津(2001)、陳玫月(2003)、陳瓊玉(2003)、蘇美 鳳(2003)等對老人態度之相關研究相符;但與國外之研究,青少年對老人的 態度較多為負向者(Scott et al,1998;Achalu,1999)不同。

本研究顯示國中生對老人的態度,因與老人有高相處意願,會關懷老人,

且願學習老人的智慧與珍惜其經驗傳承,認同老人在生活方面之能力,並且受

大眾傳播媒體影響,覺得老人是對家庭及社會有貢獻的。感受到老人與親友人

際關係往來融洽、且比較捨得付出、好相處,也認同老人在心理方面及生理方

面之老化現象,故有正向良好的態度。

(21)

-64-

2、 台南縣市國中生對老人的行為頻率不太高,介於「很少」至「偶爾」

之間,對老人的行為呈中間偏負向。

目前國中生對老人的「整體行為」(M=2.84)得分不高,在分層面上以「尊 重關懷」得分最高,其次依序為「人際互動」、「服務老人」、「與老人傳承 學習」、「陪伴日常活動」,顯示國中生與老人日常生活的實際互動情況不佳。

受試者對老人的行為整體層面每題平均得分為 3.07~2.66 分,總平均 2.84 分,低 於中間值 3.00 分,顯示其對老人的整體行為中間偏負向,即對老人的行為並不 太好,且與老人的相處互動之行為頻率不太高。

本研究顯示台南縣市國中生對老人的行為,因對老人有尊重關懷,能做到 主動向老人問安或打招呼、表達心意。願意耐心等待且服務老人等,並學習老 人的智慧與珍惜其經驗傳承,且會在日常生活中陪伴老人外出活動、注意其生 活上之飲食起居,故有正向良好的互動行為。

3、 台南縣市國中生對老人的態度與行為現況之討論

就研究顯示國中生對老人整體態度為正向,且各分層面皆為正向態度,對 老人態度皆佳;然而國中生對老人整體行為偏負向,分層面中有正向且較頻繁 的實際尊重關懷行為,且有良好的分享、人際互動之相處行為;但在服務老人、

與老人傳承學習、陪伴日常活動各層面之行為則不佳,可見國中生較少實際付 出行動去與老人傳承學習或陪伴日常活動、及服務老人,故日常生活中對老人 實際互動的行為較少表現出來。

究其原因,研究對象之台南縣市國中生,因生活環境較台北縣市傳統保守,

且台南縣市是老人人口比例較高地區(主計處,2003),平時可能較易受到老 人的呵護照顧,實際與老人接觸的經驗較多;又因國內外研究之方法不同、東 西方國情不同及文化之差異,與國內故有傳統敬老之觀念之不同,可能會受刻 板印象之影響而有偏正向之態度。但國中生普遍有升學壓力,常要參加課後輔 導,實際與老人相處時間窘迫,再者與老人沒有共同話題、不知如何相處、或 不夠珍惜老人之關心等,皆可能成為國中對老人態度良好,卻實際互動行為不 佳之原因。故呈現的台南縣市國中生對老人的態度得分較高,有偏正向之態度;

而對老人卻較少有實際互動的行為,則得分偏低,行為呈中間偏負向即「偶爾」

至「很少」的互動頻率。

(22)

-65-

第三節 國中生對老人的態度之差異分析

本節主要在探討不同個人基本變項的國中生,在對老人的態度之各分層面 及整體層面上之差異情形。包括研究對象之個人背景變項與對老人的經驗變 項,包含城鄉別、性別、宗教信仰、家庭型態、家庭社經地位、與祖父母居住 狀況、社區中有老人、曾與老人同住、與老人同住時間、與老人相處經驗、與 老人相處頻率、平均每日與老人相處時間、與老人相處情形、祖孫親密關係、

幼時曾受祖父母照顧、幼時曾受祖父母照顧的時間、考慮將來與老人同住等變 項。採用單因子變異數分析,進行考驗差異情形,並驗證:

假設一:不同基本變項之國中生對老人的態度上有顯著差異。

一、 不同個人背景的國中生對老人態度之差異分析

(一) 不同城鄉別的國中生對老人態度之差異分析

由表 4-3-1 的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結果可知,不同城鄉別的國中生對老人「整 體態度」有非常顯著差異(t=3.972***),表示國中生對老人的態度,因城鄉別 的不同而有顯著差異。比較平均數發現,國中生對老人的態度以居住在鄉村者

(M=116.66)顯著優於住在城市者(M=112.82),此結果支持本研究假設。

不同城鄉別的國中生對老人態度之「整體層面」(t=3.972***)、及在「相 處意願」 (t=4.398***)、「生活方面」 (t=3.708***)、「人際關係」 (t=2.954**)、

「心理方面」(t=2.652**)等四個分層面上皆達極顯著差異,亦即國中生再此 四個分層面上的看法,皆會因城鄉別的不同而有所差異,國中生居住在鄉村者 對老人的態度,皆顯著優於住在城市者。

然而在「生理方面」(t=1.431ns.)、「大眾傳播媒體影響」(t=1.802ns.)

等分二層面上則無顯著差異,可知城鄉別與對這些分層面間無差異存在,雖未 達顯著,但仍可由平均數得知,國中生居住在鄉村者對老人的態度較優於住在 城市者。

因此,居住在鄉村的國中生對老人的態度,在「整體層面」及「心理方面」、

「人際關係」、「生活方面」、「相處意願」等四個分層面上,皆較居住在城

市者佳,故國中生對老人的態度,會因城鄉別而有顯著差異存在。

(23)

-66-

表 4-3-1 不同城鄉別的國中生對老人態度之差異分析摘要表

態度各層面 城鄉別 平均數 標準差 t 值 平均數比較

整體態度 鄉村

城市

116.66 112.82

19.42 14.98

3.972*** 鄉村>城市

生理方面 鄉村

城市

12.88 12.66

2.36 3.15

1.431ns.

心理方面 鄉村

城市

13.35 12.96

2.63 2.60

2.652** 鄉村>城市

人際關係 鄉村

城市

20.65 20.09

3.19 3.51

2.954** 鄉村>城市

生活方面 鄉村

城市

27.11 26.32

3.48 4.12

3.708*** 鄉村>城市

相處意願 鄉村

城市

19.61 18.79

3.05 3.46

4.398*** 鄉村>城市 大眾傳播

媒體影響

鄉村 城市

23.06 22.01

14.58 3.52

1.858 ns.

ns. 未達顯著 *p<.05 **p<.01 ***p<.001 (N=1266)

(二) 不同性別的國中生對老人態度之差異分析

由表 4-3-2 可知,不同性別的國中生對老人「整體態度」上並無顯著差異

(t=-.282ns.),表示國中生對老人的態度,未因性別的不同而有顯著差異,此 結果不支持本研究假設。

但不同性別的國中生在對老人態度之分層面上,在「心理方面」 (t=2.592*)、

「人際關係」(t=022.967**)、「生活方面」(t=-2.046*)等三個分層面上達 顯著差異,其中在「心理方面」、「人際關係」二個分層面上,男生對老人的 態度顯著優於女生;在「生活方面」層面上,則女生(M=26.89)對老人的態度 顯著優於男生(M=26.45),即在此三個分層面上,國中生對老人的態度會因性 別的不同而有所差異。

而不同性別的國中生在對老人「整體態度」(t=-.282ns.)及「生理方面」

(t=.916 ns.)、「相處意願」(t=-1.534 ns.)、「大眾傳播媒體影響」(t=-1.135ns.)

等三個分層面上並無顯著差異,表示國中生對老人的整體態度及在此三個不受 性別的影響;雖未達顯著,但仍可由平均數得知,不同性別的國中生對老人的 態度,其中「整體態度」及「相處意願」、「大眾傳播媒體影響」此二個分層 面上女生較優於男生,「生理方面」則男生較優於女生。

因此,不同性別的國中生對老人的態度,在「心理方面」、「人際關係」

等二個分層面上,男生顯著比女生佳,在「生活方面」上,則女生顯著較男生

佳。故國中生對老人的態度,未因性別的不同而有所顯著差異。

(24)

-67-

表 4-3-2 不同性別的國中生對老人態度之差異分析摘要表

對老人態度 性別 平均數 標準差 t 值 平均數比較

整體態度

114.37 114.64

14.42 19.62

-.282ns.

生理方面 男

12.83 12.68

2.43 3.21

.916 ns.

心理方面 男

13.32 12.93

2.67 2.55

2.592* 男>女

人際關係 男

20.61 20.05

3.40 3.35

2.967** 男>女

生活方面 男

26.45 26.89

4.09 3.61

-2.046* 女>男

相處意願 男

19.01 19.30

3.02 3.25

-1.534 ns.

大眾傳播 媒體影響

男 女

22.16 22.80

3.54 13.90

-1.135ns.

ns. 未達顯著 *p<.05 **p<.01 ***p<.001 (N=1266)

(三) 不同宗教信仰的國中生對老人態度之差異分析

由表 4-3-3 可知,不同宗教信仰的國中生對老人「整體態度」(t=3.497***)

有非常顯著差異,表示國中生對老人的態度,會因宗教信仰的不同而有顯著差 異。比較平均數可知,國中生對老人的「整體態度」以有宗教信仰者(M=12.81)

顯著優於沒有宗教信仰者(M=12.69),此結果支持本研究假設。

不同宗教信仰的國中生對老人的「整體態度」及「心理方面」(t=2.308*)、

「生活方面」(t=3.199**)、「相處意願」(t=3.836***)、「大眾傳播媒體影 響」(t=2.507*)等四個分層面上皆達顯著差異,亦即國中生在此四個分層面上,

有宗教信仰者皆顯著優於沒有宗教信仰者。

然而在「生理方面」(t=.749ns.)、「人際關係」(t=.440 ns.)等二個分層

面上則未顯著差異,即表示國中生對老人的態度在此二層面上不受宗教信仰的

影響;雖未達顯著,但仍可由平均數得知,國中生對老人的態度,以有宗教信

仰者較沒有宗教信仰者佳。故可知不同宗教信仰的國中生,對老人的態度有顯

著差異存在。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我們到了商場,就要觀察服務態度好的服務 員怎樣對待顧客,態度不好的怎樣對待顧客,結

運用其他輔助材料 補充與主題相關的 資料/歷史背景/該 行業的性質/舊物的 象徵意義/小人物的

根據研究背景與動機的說明,本研究主要是探討 Facebook

本研究將針對 TFT-LCD 產業研發單位主管與研發人員進行 探討,並就主管於研發人員對職能重視程度作差異性分析。因此

本研究以取自石門水庫地區之低塑性黏土為研究對象,以浸水直

金錢在每個人的生活中都扮演極重要的角色,並隨著每個人對金錢的

本研究是以景觀指數進行對 1993 年、2008 年與擴大土地使用三個時期之評 估,其評估結果做比較討論。而目前研究提供研究方法的應用-GIS 與 FRAGSTATS 之使用方法。從 1993 年至

表 4-4-5 彙整了不同教育程度的民眾對祭品用品電子化的接受度之 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統計結果。由表 4-4-5 的整體量表的 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