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童年經驗、生涯抉擇與兒童觀關係之探討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童年經驗、生涯抉擇與兒童觀關係之探討 "

Copied!
15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台東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班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陳淑芳 博士

童年經驗、生涯抉擇與兒童觀關係之探討

—以六位自願就讀幼保科學生為例

研 究 生: 張倩純 撰

中 華 民 國 九 十 六 年 八 月

(2)

國立台東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班 碩士論文

童年經驗、生涯抉擇與兒童觀關係之探討

—以六位自願就讀幼保科學生為例

研 究 生:張倩純 撰 指導教授:陳淑芳 博士

中 華 民 國 九 十 六 年 八 月

(3)
(4)
(5)

童年經驗、生涯抉擇與兒童觀關係之探討

—以六位自願就讀幼保科學生為例

作者:張倩純

國立台東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班

摘 要

本研究探討幼保科學生之童年經驗、生涯抉擇與兒童觀之關係,其目的在探 究幼保科學生童年經驗與其未來幼教專業發展之可能關係。本研究對象為六位自 願就讀幼保科學生,以訪談與文件分析瞭解學生之童年經驗,再以訪談與非線性 或詮釋性活動探究童年經驗、生涯抉擇與兒童觀之關係。

研究結果顯示,六位幼保科學生的生涯抉擇與父母管教態度、教師影響和個 人興趣或重要生活事件有關。幼時受教養的感受、學習歷程教師的楷模角色及成 長過程中與幼兒相處的經驗,均影響幼保科學生選讀就讀幼保科、未來工作意向 與兒童觀。其中正向經驗固然支持他成為專業的幼教人員,負向的經驗透過轉化 機制仍可使他朝幼教的生涯發展。最後,根據研究結果對家庭、學生、教師、未 來研究者提出相關建議。

關鍵字:童年經驗、生涯抉擇、兒童觀、幼兒保育

(6)

A study of childhood experience, career decision-making and the perception of children: Examples of six students in child

care program Abstract

The study explores childhood experience, career decision-making and the perception of children of students in a child education and care program in Southern Taiwan Area.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uncover the possible relationship of student’s childhood experience and their career development for child care. Six students who entered the child care program with their own choices were interviewed.

The methodology adopted in this study includes the non-linear interview method and the document analysis. Qualitative data analysis includes interpretive activity were used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ldhood experience, career decision-making and the idea of children.

The results show that six student’s career decision-making have a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their parents’ parenting styles, influence of their earlier teachers’

teaching styles, and their own personal interests or important life events. Their own experience of being a child, school teacher’s role model and having experience in getting along with young children are important to the participant’ career interests, career decision-making and the perception of children. The positive experience had supported students to be a child care-giver, however, the negative experience had the same effect as long as other factors exit. 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conclusions, several suggestions were made.

Key word: childhood experience, career decision-making, the perception of children,

(7)

謝 誌

池塘邊的榕樹上 知了在聲聲叫著夏天 操場邊的鞦韆上 只有蝴蝶停在上面…

~羅大佑 童年~

論文開始於童年經驗的探尋中,在四年夏天知了的歌聲中生成。這是個令人 難忘的經驗,完成了,是成就、喜悅與感恩,這段歲月有太多人的陪伴:

六位幼保科學生的深情分享編織成動人的童年經驗故事 小娟老師的情意相挺時時給我最大的支援

同門師姊妹慶珍、惠珠、惠美、藝芬、意芳的打氣是我完成進度的動力 淑芳老師的精闢分享開拓我的視野與想法

枝烈老師的細心建議提供我改進的方向 淑真老師的清晰思維道出我研究的盲點 室友靜芬與祥慧老師,陪我談心、挑燈夜戰

我的佑子老公、肚子裏的寶寶、家人,

你們的支持與默默守候是我最大的精神支柱

這些年的夏天在東大第一屆暑期幼研所老師、同學的陪伴下 學習是種幸福 放鬆 享受

我只想大聲告訴你們~有你們真好

謝謝這段歲月中曾經陪伴我的這些人 那些人

ࣀ৷!˷!!έڌ/ܜՒۢ˞۞आ͇!

!3118/9/!!

(8)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 0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 02

第三節 名詞釋義 --- 0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童年概念與童年經驗--- 04

一、童年概念的發展--- 04

二、童年經驗的相關研究--- 06

第二節 生涯抉擇--- 07

一、生涯抉擇的涵義--- 07

二、生涯抉擇的相關理論--- 08

第三節 童年經驗與生涯抉擇--- 13

一、影響生涯抉擇的童年經驗因素--- 13

二、童年經驗與生涯抉擇的相關研究--- 15

第四節 童年經驗與兒童觀--- 17

一、童年經驗與兒童觀--- 17

二、兒童觀的相關研究--- 19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歷程 第一節 研究對象 --- 20

第二節 研究場域 --- 21

第三節 研究者背景 --- 22

第四節 研究方法 --- 24

第五節 研究歷程 --- 29

第六節 資料的整理、分析與呈現 --- 31

第七節 研究的可信度 --- 33

(9)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傾聽六位幼保科學生的童年經驗 --- 36

第二節 童年經驗與生涯抉擇 --- 81

一、童年經驗與就讀幼保科的關係 --- 81

二、童年經驗與未來工作意向的關係--- 87

第三節 童年經驗與兒童觀 --- 102

第四節 六位幼保科學生童年經驗、生涯抉擇與兒童觀關係之圖像 --- 111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議題討論 --- 118

第二節 結論 --- 122

第三節 建議 --- 124

參考文獻 中文文獻--- 126

英文文獻--- 130

附錄 附錄一 課堂問卷 --- 131

附錄二 訪談次數與時間表 --- 132

附錄二(續)訪談次數與時間表 --- 133

附錄三 後記—回饋與感動 --- 134

(10)

表次

表 2-1 生涯抉擇相關理論 --- 09

表 2-1(續)生涯抉擇相關理論--- 10

表 2-2 影響生涯抉擇之童年經驗因素 --- 14

表 3-1 訪談指引表 --- 26

表 3-2 研究資料呈現方式 --- 33

表 4-2 六位幼保科學生童年經驗與生涯抉擇關係之比較 --- 100

表 4-2(續)六位幼保科學生童年經驗與生涯抉擇關係之比較 --- 101

表 4-3 六位幼保科學生童年經驗與兒童觀關係之比較 --- 109

(11)

圖次

圖 3-1 研究歷程圖 --- 30

圖 4-1-1 小慈的童年經驗脈絡圖 --- 43

圖 4-1-2 小如的童年經驗脈絡圖 --- 50

圖 4-1-3 小婷的童年經驗脈絡圖 --- 58

圖 4-1-4 小宜的童年經驗脈絡圖 --- 67

圖 4-1-5 小紅的童年經驗脈絡圖 --- 72

圖 4-1-6 小真的童年經驗脈絡圖 --- 79

圖 4-2-1 小慈創作十年後的我 --- 89

圖 4-2-2 小慈創作十年後的情景 --- 89

圖 4-2-3 小如創作十年後的我 --- 91

圖 4-2-4 小如創作十年後的情景 --- 91

圖 4-2-5 小婷創作十年後的我 --- 92

圖 4-2-6 小婷創作十年後的情景 --- 93

圖 4-2-7 小宜創作十年後的我 --- 94

圖 4-2-8 小宜創作十年後的情景 --- 95

圖 4-2-9 小紅創作十年後的我 --- 96

圖 4-2-10 小紅創作十年後的情景 --- 97

圖 4-2-11 小真創作十年後的我 --- 98

圖 4-2-12 小真創作十年後的情景 --- 99

圖 4-3-1 小慈的兒童觀 --- 103

圖 4-3-2 小如的兒童觀 --- 104

圖 4-3-3 小婷的兒童觀 --- 105

(12)

圖 4-3-4 小宜的兒童觀 --- 106

圖 4-3-5 小紅的兒童觀 --- 107

圖 4-3-6 小真的兒童觀 --- 108

圖 4-4-1 小慈之童年經驗、生涯抉擇與兒童觀關係之圖像 ---111

圖 4-4-2 小如之童年經驗、生涯抉擇與兒童觀關係之圖像--- 112

圖 4-4-3 小婷之童年經驗、生涯抉擇與兒童觀關係之圖像--- 113

圖 4-4-4 小宜之童年經驗、生涯抉擇與兒童觀關係之圖像--- 114

圖 4-4-5 小紅之童年經驗、生涯抉擇與兒童觀關係之圖像--- 115

圖 4-4-6 小真之童年經驗、生涯抉擇與兒童觀關係之圖像--- 116

(13)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在每一個教室門口,都應該先有一塊牌子,上面寫道:「給所有進來的老 師:請先準備好談談自己的故事。」

--

Willian Ayers

(引自江麗美譯,1999,頁 i)

上課鐘響,走廊上寂靜無聲,我走向幼保科一年級的教室,踏入教室,學生 們張大眼睛從頭到腳將我打量一番,哇!這就是今年的新生!看來我們都對彼此 感到好奇。

「各位同學大家好,歡迎來到幼保科,我是……」我開始進行自我介紹,台 下的眼睛聚精會神地看著我,鴉雀無聲。接下來,輪到學生們自我介紹,並說說 自己的故事,而我是當然的聽眾!通常學生故事的開始都是介紹自己的家庭、姓 名、畢業學校、興趣等,但我特別感到好奇的是「她們為何選擇幼保科?是興趣?

是父母要求或期望?是填不上想讀的志願而落到幼保科?或是根本不知道自己 為何而來?..」這一連串的問題是我對每一屆新生都會存有的疑惑。

學生會選擇幼保科就讀通常有下列幾點原因:一、性向決定者:喜歡與幼兒 相處,很清楚自己的性向,對未來的人生規劃就是想要成為幼兒的老師。二、命 運決定者:就讀幼保科主要是因為志願排名,分數到哪裡就唸哪裡,完全由命運 作主。三、家庭決定者:因為家人希望自己未來能當老師,就被鼓勵唸幼保。四、

莫名奇妙者:不知道自己唸幼保的原因,莫名奇妙就進來唸了(許惠茹,2003)。

研究者曾於課堂上以舉手方式,詢問學生進入幼保科就讀的動機,結果發現:以 研究者任教的高職而言,每年四十位的新生中,因分數限制未能考取第一志願而 就讀幼保科者所佔比例約 38%,因個人性向而選擇幼保科者約 25%,其餘 37%

則是因為家人鼓勵、朋友就讀同一所學校或沒有更想念的科系等因素而進入幼保 科。由上可知,學生因個人興趣而選擇幼保科就讀者呈現人數較少,比例偏低的 情形。

(14)

面對幼保科入學人數逐年降低,學生就讀動機不再以興趣為第一考量的情 形,研究者不禁思索:在艱困的幼教環境與少子化的衝擊下,仍堅持唸幼保科的 學生中,究竟有哪些原因,使她仍想學習幼保?每年面對幼保科的學生,研究者 會發現,學生帶著各自的背景與故事進入幼保科,她們就像是待被琢磨的璞玉,

等著透過師傅的精湛手藝而蛻變,然而,一位專業幼兒教保工作者的養成,除了 學校老師的影響外,也可能與他們早年的生活經驗、童年回憶與學習歷程等息息 相關(黃瑞琴,1989)。倪鳴香(2004)即指出教師的童年成長經驗,對其教學 專業理論與實踐有相當大的形塑作用。Zeichner 與 Gore(1990)回顧教師社會化文 獻,也發現「成為教師」的社會化過程,會受到童年時期與重要他人(如:母親、

父親、老師)間關係的影響,且成為老師是某種延伸,是個體一種想要成為像童 年時期與重要他人關係的過程,或是一種試圖複製早期童年時期關係的歷程。

由上可知,童年經驗在個人追求教師生涯的歷程中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

面對因個人性向而進入幼保科就讀的學生,我想瞭解她們經歷過什麼樣的童年?

童年對她的意義是什麼?童年的經驗對她的成長造成哪些影響?選擇幼保科與 童年哪些經驗有關?而幼保工作的對象是兒童,她們對兒童的觀點是什麼?這些 觀點與她的童年經驗有何關聯?我希望透過學生對童年經驗的回顧,建構學生進 入幼保科就讀與其童年經驗間的脈絡關係,並從學生對兒童觀點的描述,瞭解童 年經驗與其兒童觀間之關係。期盼藉由認識學生的成長背景,找出教育學生的方 向,以期投入幼保基層人員的培育工作。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基於研究動機,本研究之研究目的如下:

一、探究幼保科學生童年經驗與生涯抉擇之關係。

二、了解幼保科學生童年經驗與兒童觀之關係。

根據研究焦點,本研究之研究問題如下:

一、幼保科學生童年經驗與其就讀幼保科之關係為何?

二、幼保科學生童年經驗與其未來工作意向之關係為何?

三、幼保科學生童年經驗如何形塑其兒童觀?

(15)

第三節 名詞釋義

爲增加本研究所探討問題意義之清晰性與明確性,讓讀者對本研究之議題有 進一步的理解,茲將本研究之重要名詞簡單界定如下:

一、童年經驗

依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本公約所適用之兒童,是指十八歲以下者(林 來發,1995)。本研究之童年經驗乃指學生於就讀高職以前所經歷之生活 事件(包含家庭方面、學校方面、友伴關係、自我認識四個層面),透過學 生自我陳述方式再現的部份。

二、生涯抉擇

Super 的職業發展理論指出 15 至 24 歲為職業發展探索期(exploratory stage)。Ginzberg、Ginsburg、Axelrad、Herma 等人則認為 11 至 17 歲為職業 選擇試驗期(tentative)(吳芝儀,2000)。高職學生正依其需要、能力、價 值觀與機會等,對生涯進行暫時性的選擇,並由幻想、討論、課業中加以 試驗。本研究所欲探究之生涯抉擇,乃是指幼保科學生選擇進入職業類科 就讀的動機,並進一步探討其未來想要從事工作之意向。

三、兒童觀

兒童觀是一個如何看待和對待兒童的觀念問題,它比較集中的表現為 家庭中家長的子女觀(杜成獻、王倫信,1998)。本研究指幼保科學生對兒 童的看法,以譬喻的方式請學生思考兒童像什麼,並說明譬喻的原因。

(1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童年概念與童年經驗

一、童年概念的發展

阿克爾(David Archard)認為,每一個社會在任何時間裡都有童年這個「觀 念」,也就是說能將兒童與成人區別開來;不同的只是它們對童年的「概念」, 造成區別兒童與成人的方式各不相同。因此,各個社會對於童年持續多久、成 人與兒童在本質上有何不同,以及區別所帶有的意涵,皆會有不同的看法(黑 伍德,2001/黃煜文譯,2004)。「童年」的概念並非自古以來就存在,在早期 尚未步入文明的原始社會裡,小孩和大人都被視為是環境中的一份子,並未受 到特殊的待遇,在共同生活的時代裡,小孩的個人成長,是不為大人所重視的

(林真美,1995b),除了尚在襁褓中的孩子需要大人及比他大的孩子予以協助 外,一旦他可以獨立行走,他就被視為是一個「體型較小的大人」,且開始被要 求參與各項日常活動,像今天這樣需要受到特別保護與關照的兒童,在早期的 社會是不存在的(林真美,1995a)。

波茲曼指出,童年概念是一種社會製品(social artifact),而非生物學上的 一種說法,雖然人類有嬰兒期但不表示人類社會就存在著童年的概念(蕭昭君,

1995)。「童年的世紀」(Centuries of Childhood,1962)的作者阿里葉(Philippe Ariès)認為:中古世界完全不知道有童年這個東西,兒童可以在不需母親或奶 媽的照料下存活的年紀大概是五到七歲,之後兒童就要加入「男人的大團體」,

參與成人的一切生活。依其說法,中古文明完全沒有察覺到嬰兒跟成人之間還 有一段轉折期,當時沒有教育的觀念,也沒有任何跡象顯示當時有我們現代人 所想的童年生理與道德。另外,中古史家舒爾茲(James A. Schultz)亦認為,

從上古時代到十八世紀這近二千年以來,兒童一直被當成不完整的成人,兒童 被視為是「不足的」,而且完全從屬於成人,此階段的兒童並未被視為是獨立的 個體來看待(黃煜文譯,2004)。

究竟人類歷史上的童年概念產生於何時呢?若從傳播媒介的發展說起,至 今約四百年的光景。十三世紀歐洲發明了造紙術;十六世紀出現了印刷術,隨 著印刷術的發明,與兒童有關的資料才得以被保留下來,有學者研究十六世紀

(17)

的畫作,第一次發現畫中有服裝是專為兒童所畫的。印刷術發明後的五十年,

資訊流通更為快速,書籍、報紙使訊息傳遞更廣更快,閱讀的形式、學習識字 能力及學校制度的興起,也更進一步明確宣告童年概念的誕生;其中又以希臘 人對教育最為重視,他們創立了現在的大學與小學的概念,認為一個經過文明 洗禮的人,會把時間花在思考和學習上,並相信道德勇氣是可以教出來的,而 他們對小學教育的重視也提供了尊重「童年」的基礎(胡芳芳,1995b)。

由此人們開始認為兒童是有不同特質與需求的族群,大人逐漸意識到兒童 和自己的不同,並從承認兒童是獨立的個體,進而能站在觀察的角度去發掘兒 童的發展特性( 林真美,1995a)。一直至十九世紀,童年之路開啟,科學家與 教育家便開始大規模地研究童年(黃煜文譯,2004)。

綜合上述,童年概念的發展,在不同時期因為對兒童的觀點不同,故每一 個時期兒童觀的形成都必須經歷一段漫長的時代演變,並得到社會大眾的認可 後才得以建立。在十八世紀以前,童年的概念模糊不清且並不普遍,一直要到 十九世紀,童年在法律上、社會上、醫療上、心理學與教育上才獲得較大的社 會認同(Harry Hendrick,1997)。童年,是成人所賦予的意義,是社會建構的 產物,會隨著時間而改變且不同社會階層與種族團體所產生的童年概念亦有不 同(Harry Hendrick,1997;黃煜文譯,2004)。蕭昭君(1994):童年概念的產 生,若不是因為相信每個個體都很重要,個人的心靈與生命基本上遠比社會重 要,童年的概念就不可能出現。然隨著兒童進入不同的家庭、學校和社會,接 觸不同的人、事、物,兒童的形貌有了千變萬化的改變,這些改變一方面是兒 童主動的改變,另一方面是成人世界的規範,形塑兒童的樣子(張光甫,1999),

但無論如何,從生理、心理的成長階段來觀察兒童,兒童都循著同樣的自然法 則在發展他們的心智、情感和感官動作。生活在現代,我們該慶幸童年概念於 文藝復興時代就已獲得發展,它可能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發明也是最具人性 的理念之ㄧ(蕭昭君,1995),因為它讓孩子的獨特性獲得肯定,也使孩子異於 大人的概念被接受,進而使孩子獲得適切的發展、尊重與保護。

(18)

二、童年經驗的相關研究

童年經驗是個體在成長過程中,與人、事、物互動所累積之生活經歷與體 驗。胡芳芳(1995a)指出:每個人的童年經驗雖然不同,但它都來自於個體成 長過程中最早的一段時光。小野(1997)亦認為,一個人的童年時期愈長,自 我摸索的時間愈久,他就有較多的時間發展創造力與想像力,而幼教工作經歷 的正是每個人的童年時期,它創造的正是孩子的童年經驗。

童年經驗很重要?為什麼要回顧過去?佛洛伊德指出童年早期經驗的重要 性,他認為個體的人格發展和早期衝突與需求的解決有關,成人期產生的許多 問題可追溯至童年早期未解決的衝突。而回顧童年經驗,可以發現有些你喜歡 且不希望改變的東西,也會發現生命中某種持續帶給你意義的東西(寇利,2002 /黃慧真、簡麗姿、陳嘉鳳譯,2005)。

陳淑芳(2000)從現象學研究的觀點,分析幼教系二十位學生所寫的童年 經驗,並於課堂中進行分享,從中探討童年經驗對成年人的意義。研究發現:

每個人都曾擁有童年,在成長的過程中,有些童年經驗可能影響個體日後的成 長,如:對教師的看法、與父母的關係等。每個人都曾經是一個孩童,透過學 生對孩童經驗的對談,可以幫助學生檢視過去的自己,除了能瞭解自己是被那 些經驗所塑造、束縛之外,也能學習從孩童的角度來思考,有助於學生在規畫 教師生涯時,提醒自己成為一個瞭解童心的好老師,為孩子提供更好的童年經 驗。

師瓊璐(2000)以生命史研究方式,探討三位國小女性教師的生涯,以訪 談與資料蒐集方式描繪三位女性教師的生命經驗。研究指出:在女性的生命歷 程中,童年被想像成真正擁有自我的黃金時光,不論個人的童年是否快樂,童 年經驗在回憶中都可以被化為美好的記憶。而個人成長過程中家中經濟可能影 響個人的學習;另外受到童年經驗中受教經驗的影響,女性教師在教學中較重 視與學生的互動,會以同理心方式對待學生,並重視人文關懷。

林志昇(2003)以生命故事的研究方法,探索蘇愛秋女士生涯歷程與社會 文化脈絡的關聯,採用訪談法,輔以文件資料的蒐集、觀察等方式,獲取資料。

研究指出,童年經驗對蘇愛秋女士的生涯發展具關鍵性影響:充滿愛與快樂的 童年提供蘇愛秋女士一個理想的成長環境典範,而長大後的他,找到了開放教

(19)

育,讓他可以複製無數個快樂童年。

周見信(2004)以自我陳述方式,由童年經驗遺留下的的不安情緒中思考 個人創作的路徑及關注焦點,從中理解童年經驗在個人創作中所扮演的重要角 色。研究發現:童年經驗與人格發展密切相關,過去所發生的事件在日後以各 種形式影響生活,而對童年的描述可以滿足我們對生命中,形塑個人性格與命 運的某一階段的好奇。

由上可知,童年經驗的探尋有助個體成長軌跡的建構,協助個體檢視過去 經驗對自我的影響,而童年經驗的愉快與否對個體到底會產生哪些影響?這將 是本研究想要探究議題。在與童年經驗相關的研究中,訪談與資料蒐集是常用 的研究方法,透過訪談或自我陳述方式的進行,有助於個體童年經驗的回顧,

並與蒐集到的資料進行對談,使童年經驗的意義愈見清晰,故本研究亦將以訪 談與文件分析的方式邀請研究對象回顧童年,打開經驗之門造訪過去的自己以 探索並認識現在的自己,希望藉由童年經驗的造訪,協助研究對象瞭解童年經 驗對她的意義,進而促發其內在省思,協助研究對象規劃未來,也期盼她們能 夠為孩子們創造更美好的童年經驗。

第二節 生涯抉擇

一、生涯抉擇的涵義

生涯抉擇(career choice)從廣義的角度來說,是指個體發展自我生活的方 式與整個人生的過程;若從狹義的角度而言,生涯抉擇則常指個人的職業選擇

(陳美玲,1991)。蔡瑞君(2003)指出生涯抉擇產生於個體與外在環境不斷互 動的過程中,每個人一生中所扮演的角色,在生活事件中所呈現的獨特自我,

都會建構其自我生涯的內容,而在這個互動過程中,個人的自我概念及其生涯 認同也會隨之不斷轉變。

生涯抉擇自1950 年提倡以來,在專家學者們不斷地增加新的理論與內容的 情形下,已逐漸擴展至更廣泛的領域,經綜合各家學者之說歸納出生涯抉擇的 概念如下:

(20)

(一)生涯抉擇是一個做決定的歷程,在個人生涯發展的過程中,會遇到 許多需要做抉擇的情境,而生涯發展歷程即是一連串抉擇所得的結果,每一次 生涯抉擇的結果不僅影響以後的生涯選擇,同時也受到以前生涯抉擇的影響。

(Zakay & Barak,1984;郭靜宜,2002)。

(二)生涯抉擇歷程是遺傳與社會情境(如:家庭、學校教育)交互作用 影響下,個人經過學習與內化的結果,也是個人衡鑑自我概念與現實狀況的結 果(Super,1953;許鶯珠,1996)。

(三)Jepsen & Dilley 認為生涯抉擇是個人以有意識的思考、態度與行動,

選擇學校與職業,以符應社會期望的一種反應(陳美玲,1991)。

(四)Super(1984)認為生涯抉擇是個人由自我觀念而發展出對個人發展與 生涯方向的態度,並作為其選擇職業與其他生活角色的依據。

綜合上述理論可知,生涯抉擇是個體一生中為了整體發展所做的一連串選 擇的歷程,每一次的抉擇會影響下一次的抉擇,抉擇的過程也會受到家庭、個 人與社會等因素的影響。本研究擬採狹義的生涯抉擇定義,由個人的職業選擇 觀點出發,瞭解研究對象進入職業類科就讀的原因,並進一步探討學生未來之 生涯抉擇意向。

二、生涯抉擇的相關理論

自 1950 年代以來,已有不少學者提出各式各樣的理論來說明生涯是如何 被選擇或決定的,且隨著時代的嬗遞生涯抉擇的相關理論也不斷進行更替(湯必 果,2004)。表 2-1 將針對各理論之主要觀點進行說明:

(21)

表2-1

生涯抉擇相關理論

生涯抉擇理論 理論內容

Tiedeman 和 O'Hara 的自我發展理論

1.強調「自我認定」在生涯發展中的重要性,自我認定能力佳者 較能順利通過人生各發展階段的考驗,並具備較佳的訊息處理 能力來做成生涯決定,找出適合個人的職業。

2.提出「生涯決定發展過程模式」,認為生涯發展是一個終身的過 程,包括兩個階段:(1)預期或職前階段;(2)實踐或調適階 段。

3.青少年時期為預期或職前階段,正在對生涯進行持續性的評 估,形成較持續的生涯目標。從Erikson 的心理社會發展觀點來 看:青少年時期(12-20 歲)正處於所謂「自我認定與認定困惑」

的階段,因此,生涯的選擇與對生涯的投入,都會對青少年的 自我認定產生顯著的影響。

Gottfredson 的 職業抱負理論

1.認為個人對工作世界的認識會形成一個主觀的認知圖,人們會 尋找符合其自我形象的工作,而社會階級、智能、性別角色等,

皆為自我概念的重要決定因素,其中性別類型(男性化與女性 化)、工作層級(名聲地位)和工作領域對青少年的職業抱負發 展具有決定性的影響。

2.不同階段的兒童或青少年在考慮未來的職業抱負時有不同的著 重點,其中,青春期的青少年以自我意識與自我興趣為導向。

Holland 的人格類型 與生涯抉擇理論

1.生涯抉擇是個人人格在工作世界中的一種顯現,意即人們在其 工作選擇與經驗中表達自己的個人興趣和價值,選擇某種職業 會反應出個人的動機、知識、人格與能力,個人會被某些能滿 足其需求與角色認定的特定職業所吸引。

2.將人格類型分為實用型、研究型、藝術型、社會型、企業型、

事務型六種,具有某些特別的價值觀和人格類型的人即適合某種 生涯的範疇。

(22)

表2-1(續)

生涯抉擇相關理論

生涯抉擇理論 理論內容

特質因素論 1.理論的基本假定是:個人特質與工作要求條件可以相互適配,

以找出理想的工作生涯,故又稱為「適配理論」。

2.Parsons 曾提出職業輔導的三大原則,一為清楚瞭解自己,包括:

性向、能力、興趣等;二為獲得有關職業的知識,包括:優缺 點、發展前途等;三為整合有關自我與工作世界的知識,最後 將所蒐集到的有關自我與職業的資訊加以統整,做成有效的生 涯選擇。Williamson 的特質因素論以 Parsons 的職業輔導原則為 雛形,並進而以一組人格特質來界定不同的個人,如:性向、

興趣、成就價值觀等,同時也以一組職業因素來定不同的工作 環境,亦即工作上獲得成功所必須必備的條件或資格,透過對 人格特質與職業因素的評量,個人即可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工作。

梅布二氏類型論 以外向—內向、感官—直觀、思考—感覺、判斷—覺察等四個二 分的向度來描述不同的個人,並據此區分出十六種人格類型,同 時列出十六種人格類型適合從事的職業,以協助人們找到與其人 格類型相適配的職業選項。

Krumboltzg 生涯決 定之社會學習理論

以日常生活事件來解釋生涯決定及其過程,並強調個人的性向、

興趣、信念、價值與人格特質均可透過新的學習經驗而加以改變 與拓展,個人也可以由變動的環境互動中而學習到新的經驗。

資料來源:整理自吳芝儀(2000)、朱慧萍(2000)、湯必果(2004)、黃慧真等譯(2005)。

(23)

另外,本研究由家庭方面、友伴關係、學校方面與自我認識四方面探尋學 生童年經驗與生涯抉擇之關係,故在生涯抉擇上將以Super 的建構取向生涯理 論與心理動力及心理需求論,由整合式觀點檢視生涯抉擇過程中,個人與環境 中各項變因互動的結果,以發現童年經驗對生涯抉擇之關係。茲將兩種理論內 容說明如下:

(一)Super 的建構取向生涯理論(constructivist career theory)

依據Super 的觀點,個人的生涯抉擇具有下列幾項特點:

1.每個人在能力與人格、需要、價值、特質、及自我觀念方面皆有差異,個人 的職業喜好、能力、生活與工作的情境,會隨著時間與經驗而改變,而自我 概念的日漸穩定,會協助個體在生涯選擇與調適中,提供某種持續性。

2.生涯類型的性質,乃由父母之社經地位、個人的心理能力、教育、技能、人 格特徵(需求、價值、興趣特質、與自我觀念)、生涯成熟度、與個人所接觸 的機會而決定。

3.生涯發展的程序,本質上是職業自我概念的發展與實現,是綜合的與妥協的 過程,在其中自我概念是天賦的性向、身體外觀、不同角色的觀察與扮演、

以及評估角色扮演吻合長輩與同儕讚許程度(互動式的學習)等因素互動的 結果。

4.人們由工作所獲得的滿足程度,與自我概念實現的程度呈現正比的關係(王 覺興,2000)。

由上述可知,Super 認為生涯決擇係個人對自身特質、潛在生涯選項及 工作世界的統整與全面性認知的建構歷程,個人會主動地建構與理解其經 驗,進而形成其內在現實(能力、興趣、需求、價值及人格特質),並據此以預 測其在外在現實中的工作生涯與生活方式。生涯與決定是一連串不斷演進的 歷程,個人所追尋的生涯,不僅僅反應個人當前對自己及工作世界的建構,

也是反應其對未來成就與自我發展的預期(吳芝儀,2000)。

(二)心理動力及心理需求論

心理動力論相信,個人是透過職業的選擇來滿足其內在的需求與驅力(林 幸台,1987)。Brill(1949)以「享樂和現實原則」來解釋個人於選擇職業時,不

(24)

只從外在的酬賞獲得立即性的滿足,更期待能從職業中獲得最終和長期性的滿 足。Bordin(1984)指出工作可以提供個人內在的滿足,個人無論是意識或潛意識 上,都是透過工作來尋求個人的意義和價值,換言之,個人是在工作或職業中 致力於達成自我實現。此外,Roe 強調早期兒童時期的經驗,對於個人在其所 選擇的領域中尋求滿意時,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她去調查「父母的教養風格」

會如何影響子女需求的優先順序,以及這些需求與往後其「成人生活風格」間 的關係,發現兒童與父母間的關係程度,是往後反映在職業選擇中的需求、興 趣、態度等的主要啟動力量。另外,Roe 也從 Maslow 的心理需求層次論中探 討不同層次的心理需求是否滿足或遭受挫折的經驗,是如何影響個人對職業的 選擇。他從遺傳、社經背景、早年經驗中心理需求的滿足情形,及生命早期父 母對待的態度等變項來解釋生涯的抉擇情形,並認為人格的發展大多決定在個 人於兒童早期基本需求獲得滿足或受到挫折的經驗,而這些經驗又常受到家庭 的文化背景或社經條件所影響(林幸台,1987;吳芝儀,2000;王覺興,2000;

湯必果,2004)。

綜合上述生涯抉擇理論可知,生涯抉擇存在於生命中的每一個階段,在多 方因素的交互作用影響下,形成一個錯綜複雜的歷程,個人因對生涯所採取的 信念而不斷做出生涯抉擇的行動,每一次的抉擇都可能構成個人生命中具有轉 捩點作用的生涯事件,而影響個人對未來的生涯選擇。

(25)

第三節 童年經驗與生涯抉擇

童年生活交織下的童年經驗,是由許多不同的社會勢力和文化因素所共同 營造而成的,譬如:家中的父母、學校的師長等等(熊秉真,2000)。吳嘉惠(2002)

指出:早期成長經驗與受教經驗會對個人的角色學習與認同歷程產生影響,由 於養育方式的差異,每個家庭對於子女的養育方式都不盡相同,這使得個人的 心理需求滿足有了程度與層次上的差異。精神分析學派亦指出:早期生活經驗 對成人人格的形成與生涯發展具有決定性的影響,其中家庭影響兒童最深的有 父母,學校塑造兒童的是教師,社會帶給兒童的是居家情境與文化價值(金樹 人,1986;林幸台,1987;楊素惠,2003;林志昇,2003)。除此外,童年經驗 與生涯抉擇間尚存在著哪些關係呢?以下將分兩節進行探討。

一、影響生涯抉擇的童年經驗因素

有關生涯抉擇方面的研究指出,影響生涯抉擇的因素眾多,舉凡個人的性 別、年齡、內在動機、志趣、理想抱負,以及如社會階層、教育背景、學校課 程與教學等的外在或社會的變項等,都會交互影響到個人的生涯抉擇(劉明秋,

1991;高強華,1996;黃慧真等譯,2005)。林志昇(2003)以訪談、文件蒐集 方式等探索蘇愛秋女士之生命故事發現:童年經驗中個人的氣質、家庭因素、

正面的重要事件、生活危機、累積的生活經驗等,會對個人行為與生涯抉擇產 生影響。個人環境中的因素若是正面的、支持的或能增強個人工作責任的,就 會對個人的生涯發展與抉擇產生良好的影響;反之,若是個人環境中充滿危機 與衝突,則會阻礙個人生涯的發展與抉擇(許惠茹,2003)。Krumboltz, Mitchell

& Gelatt(1975)認為影響生涯發展的因素包含遺傳因子、特殊能力、環境情況 與特殊事件、學習經驗等四方面,其中童年經驗影響因素為生活中的特殊事件 與學習經驗兩方面,個人若無法適當的進行抉擇,主要的原因在於學習經驗不 足,或未能以系統方法運用習得的經驗做出決策(轉引自林幸台,1987)。

金樹人(1986)將影響生涯抉擇的因素分為四個:個人因素、價值結構因 素、機會因素和文化因素等,茲將各因素再區分為一般因素與童年經驗因素整 理如表 2-2:

(26)

表 2-2

影響生涯抉擇之童年經驗因素

影響因素 一般因素 童年經驗因素

個人因素 智能、責任感、毅力、守時、熱 情、冒險的個性、開朗、剛直、

自尊、決策能力、職業成熟、性 別、種族、年齡

個人性向、技能、成就、過去的 經驗、個性、自我優點、休閒

價值結構 因素

職業與課程價值觀的心理位置、

人—資料—事之導向、變異的需 求、秩序的需求、教養的需求、

救助的需求、權力的需求、工作 態度、工作道德

一般價值、工作價值、生涯目標、

職業與課程的名聲、職業與課程 的刻板化態度、教養的需求、穩 定感、安全感、利他

機會因素 職業機會的範圍、課程的要求條 件、補習計畫之提供、各種輔導 之提供

鄉村—都市、職業機會的接觸、

教育機會的接觸、職業的要求條 件、經濟狀況

文化因素 社 區 對 教 育 或 工 作 的 態 度 與 傾 向、高級中學的學校氣氛與獎懲 方式、專科學校的學校氣氛與懲 罰方式

社會階級之期待、家庭之抱負與 經驗、友伴之影響、教師的影響、

諮 商 者 的 影 響 、 角 色 楷 模 的 影 響、文化中教育或職業機會的形 象、主要參照團體的影響

資料修改自:「生計決定在生計諮商上之應用(上)」,金樹人,1986,諮商與輔 導,9,頁 30。

此外,在影響教師生涯發展因素的相關研究中,孫國華、蘇慶隆(1997)

以國中小學教師為研究對象,探討國中小學教師之生涯發展,結果發現個人童 年的志趣會促使個體成為教師;Gizberg 也認為,環境中的機會、興趣、能力、

教育機會和成就等,均會影響個人的生涯抉擇;個人做抉擇和決定的目的主要 在於尋求能力和興趣間的最好配合,以擴展其生涯滿意至可能的最大極限(陳 美玲,1991)。范揚熹(2002)以一位男性國小資深教師為研究對象,透過訪談 發現教師的生涯發展會受到環境、個人觀點及因應風格所影響。楊素惠(2003)

利用問卷調查與訪談,分析影響國小特殊教育教師、資深特殊教育教師生涯發

(27)

展的因素,結果發現童年經驗中家人的支持與教師本身對特殊教育的理想會影 響其生涯發展。蔡瑞君(2003)採用敘說方式針對三位國小教師進行生命歷程 之研究,結果發現個人與家庭之聯結及童年之學習經驗,會不斷增強和影響個 人之自我概念,進而影響其生涯抉擇與其教育實踐。

由上述前人研究可知,個人的生涯抉擇會受到許多個人環境與社會環境因 素所影響(任東屏,1999),而童年經驗中之個人興趣、人格特質、價值觀、早 期生活經驗、個人背景、家人支持與期望、文化因素等均會影響個人對生涯的 抉擇。

二、童年經驗與生涯抉擇的相關研究

黃瑞琴(1989)指出:幼稚園老師在幼教工作中所表現的職業文化,其實 可能遠溯於他們早年的生活經驗、童年回憶、學校學習歷程、或對當前整個社 會體制與現象的覺知與愛憎。而在與教師有關的研究中「教師職業行動深受早 期經驗和未來觀點的影響」早已是這方面學者的共識:Zeichner 與 Gore 回顧 教師社會化的相關文獻發現:「成為教師」的社會化過程,會受到童年時期與重 要他人(如:母親、父親、老師)關係的影響,這種關係會成為往後人生關係 的原形(prototypes),而個體想要成為老師的想法是某種延伸,是一種試圖成 為像童年時期與重要他人關係的過程,或是一種試圖複製早期童年時期的關 係;而一位教師的童年成長經驗,對其教學專業理論與實踐也有相當大的形塑 作用,其中,家庭環境是個人最早被賦與角色的地方,也是形塑個人人格最重 要的地方,接著是學校環境(倪鳴香,2004;吳嘉惠,2002)。金樹人(1986)

也指出,童年經驗的影響形成了個人獨特的人際交往傾向;這種傾向使個人於 選擇職業時,若非選擇傾向於與人有關的活動或職業,就是選擇傾向於與人不 產生關係的活動或職業。

此外在家庭方面,王覺興(2001)以深度訪談法探討單親家庭子女生涯發 展與抉擇歷程,發現童年經驗中家庭之經濟、家人期待等,會影響個人於生涯 抉擇所做的決定。許鶯珠(2001)也以深度訪談探討選擇非傳統職業女性之生 涯抉擇因素及其適應之心路歷程,研究指出童年時期的家庭因素會影響個人之 生涯抉擇;郭靜宜(2002)以問卷調查方式研究高(中)職幼兒保育科學生,

(28)

在生計發展過程中的生計準備與生計選擇情形,發現童年經驗中父母的期望會 影響個人的生計選擇。另外,對於個人早期家庭的氣氛,Roe 認為父母對待子 女的態度會對其成年後的職業選擇有密切關係:(1)生長於關愛、過度保護與 過度要求的家庭者,將發展出傾向於人的性格,而選擇與他人有關的職業。(2)

生長於拒絕、忽略或不穩定接納的家庭者,將發展出傾向於與人無涉的性格,

而選擇與他人無關的職業(林幸台,1987)。

友伴關係方面,王覺興(2001)的研究發現朋友的鼓勵或影響,會牽動個 人對生涯抉擇的看法或選擇。

學校方面,許鶯珠(2001)指出學校經驗中教師的鼓勵可協助個人對生涯 的選擇;而學校中教師的行事風範,可能對一個人的教師角色知覺產生影響,

成為潛在的孕育因素,使個體在未來實際擔任教師角色時發揮影響力(倪鳴香,

2004)。

自我認識方面,陳美玲(1991)以問卷調查方式針對中部地區國小教師生 涯抉擇影響因素進行研究,研究指出個人的自我概念與興趣會影響個人的生涯 抉擇;另外王覺興(2001)、許鶯珠(2001)、郭靜宜(2002)等人的研究亦指 出性別、年齡、自我概念、興趣、價值觀等,會使個體於生涯抉擇前先進行自 我檢視,以協助個人做出正確的生涯抉擇。

綜合上述,童年經驗的影響之重大,主要是因為它對人生所帶來的影響層 面是方向性的而非單獨事件,是人生的整個面,而不是一個點(林志昇,2003)。

D. Brown 和 L. Brooks (1996)也指出個人的生涯並非僅由單一事件所形成,而是 在相互關連的情境與經驗下,經由複雜的互動系統所形塑而成(轉引自朱慧萍,

2000)。童年經驗的良好與否,決定了我們對日後人生的看法,也在無形之中影 響我們選擇生命中關鍵時刻的詮釋,與對生涯抉擇的傾向(黃慧真等譯,2005)。

對一位教師的養成,童年經驗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然生命中童年成長經驗的 交織,要如何幫助個體從過去的我中建構認同專業角色的未來呢?本研究企圖 由研究對象的童年經驗分享中,找尋童年經驗與個體生涯抉擇的關係,並由童 年經驗的分享中協助研究對象建構未來的生涯意向。

(29)

另一方面,針對國內以幼保科為題之相關研究研究者也進行探討,結果發 現與幼保科相關的研究主題包含:張素貞(2003)採問卷調查方式探求高(中)

職幼保科實習課程的問題所在;謝寶琳(2003)以問卷調查從學校背景、學生 學習背景及學生家庭背景等三個角度,探討高職幼兒保育科學生專業科目之學 習滿意度現況及其影響因素,以及溫秀鈴(2003)以問卷調查法與訪談法,探 討某幼保科學生的職業認知情形,與不同個人、家庭、學校因素背景的學生在 職業認知之差異。上述研究雖與幼保科有關,但探討主題偏重於課程與學生的 職業認知,且多數研究採問卷調查方式進行,並無相關研究深入描繪幼保科學 生童年經驗與生涯抉擇之間的奧妙關係。基於此,本研究以訪談與文件分析法 探尋學生的童年經驗,由學生的自我陳述中建構其童年經驗與生涯抉擇間之關 係,希望能對國內幼保科學生童年經驗的相關研究有所貢獻。

第四節 童年經驗與兒童觀

張光甫(1999)指出:每一個人都經歷過兒童階段,兒童是未來的成人,

成人是過去的兒童。成年人對兒童的看法,大多是以自己的兒童經驗和成長過 程中的理想為衡量。兒童是什麼?如果視兒童為「白紙」,那麼成人會認為自己 是個畫家,可以為兒童著上色彩,而兒童只能依成人指示成長,無法選擇自己 想成為什麼(林育瑋,1995)。究竟成人如何看待兒童?兒童像什麼?童年經驗 與兒童觀有何關係?

一、童年經驗與兒童觀

成人對兒童的看法會對兒童的生活經驗產生影響,在早期視兒童被視為是 縮小版的大人,兒童沒有獨特的自我,他們的生活不是享受無憂的童年,沒有 玩樂的童年經驗,而是必須為生活而工作(宋嘉行,2003),隨後兒童被視為邪 惡的,兒童像是需要被修剪的樹枝或可以被型塑、鑄模的蠟,家庭與學校教育 是引導兒童走向光明的方法(Hendrick, 1997;朱智賢,2002)。漸漸地,隨時 代演進兒童有了自己專屬的文本,兒童本身也逐漸被納入文本之中(宋嘉行,

2003),到現今,兒童被視為是上帝的禮物,許多父母認為「每個人的童年都很 寶貴」,因此,缺乏健全的、愉快童年經驗的人,將會在日後為整個社會製造 許多麻煩與問題,也因此每個人的童年都必須被保護,兒童應該有屬於他們的

(30)

生活,在快樂與健康的成長中建構美好的童年經驗(宋嘉行,2003)。這種對 童年經驗與兒童觀的看法在中國,大多由歷史資料來探討,私人傳記呈現孩童 生活較細膩的一面,並提供不同背景與社會階層下的童年經驗;宋、元、明、

清以來的族譜反映出當時孩童專注於讀書學文的童年生活與經驗;宋代以後的 中國幼科醫書,記載孩子從出生到長大的發育與成長過程,也反映出不同社會 階層孩童所受照顧之差異,並呈現出不同階級與不同發展時期孩子的童年經 驗;其他尚有中國傳統文學等,這些資料都呈現當代兒童的身影與童年經驗(熊 秉真,2000)。因此,童年經驗與兒童觀在不同的時代背景下所賦予的意義與景 象是不同的。

對兒童的看法中,洛克(Locke)認為兒童是白紙,成年人在紙上寫了什 麼,便決定兒童日後成為什麼樣的人。他注意到兒童期對後來一生發展的重要 性,認為兒童具有個別差異,應重視兒童習慣的培養,他主張兒童必須從年紀 小時就開始接受教育,尤其是閱讀方面的學習(Hendrick, 1997;朱智賢,2002;

宋嘉行,2003)。幼教之父福祿貝爾認為兒童的發展就好比植物的成長,老師就 像是園丁,在園丁謹慎的照顧之下,兒童天生的潛能才得以實現出來。另外,

盧梭(Rousseau)強調對兒童的教育要遵循「自然的法則」,依照兒童的本性來 教育他們(程鈺菁,1993;Hendrick, 1997;朱智賢,2002),要讓兒童享受自 由,並擁有一個在自然環境下成長的童年經驗。蒙特梭利強調幼兒是具有高尚 人格的人類,幼兒具有和成人完全不一樣的特性(程鈺菁,1993),所以,兒童 有自己獨特的思考方式與行事作風,他應該擁有不同於成人生活的童年經驗(朱 智賢,2002;宋嘉行,2003)。

由上可知,童年經驗與兒童觀的想法在不同的時代背景中有其獨特的意 義,兩者間互為影響,而這些描述存在於不同時代的文件史料中。當成人視兒 童為受教者時,兒童的經驗就偏重於知識的吸收、人格品行的陶冶;當兒童被 視為小大人時,他的童年經驗就會充滿工作,承擔與大人相同的責任;當視兒 童為獨立的個體時,兒童才有自己獨特的需求與生活經驗。本研究想探討的是 對幼保科學生而言,她們用何種眼光看待兒童?兒童是什麼呢?兒童像什麼?

學生對兒童所持的觀點是否受童年經驗的影響?希望由幼保科學生兒童觀點的

(31)

二、兒童觀的相關研究

與兒童觀相關之研究甚為匱乏,在此僅以下列研究進行說明:

熊秉真(2000)指出,在中國歷史上曾由兒童的教材、私人傳記、家譜或 族譜、醫書和法律檔案等來尋找兒童的身影,其中發現最容易找到兒童蹤跡的 歷史資料就是與幼教或家訓相關的資料,在宋元明清之後,這類的資料更是不 少。整體而言,這些資料代表不同時代,不同背景的人對管理與塑造孩子的想 法與各種假設,而不同社會下的人對孩子的看法是什麼,也有不同的變化。但 統整來看,古往今來中國對兒童的看法大多以教育為主,強調兒童需要教育,

主張以嚴格方式對兒童進行教育,大人在兒童面前要保持威嚴,禮記家訓中還 規勸父親少與孩子接近,這種嚴厲的兒童觀要到二十世紀才遭到質疑與鬆動。

侯天麗(2000)指出,不同的社會會對兒童建構出不同的意義,由此也衍 生出不同的童年文化。美國學者 Elkind 將兒童分為感官的小孩:此乃認為兒童 必須有自我抒發及表達的自由,才有健康的人格發展;可塑的小孩:認為兒童 是可調適的,可塑造的;能幹的嬰孩:主張每個嬰孩都是聰明、能幹的,越早 開發他們的潛能,越能提高他們的 I.Q.,也越早造就社會英才。另外,義大利 Reggio 模式的教育哲學視兒童不是一顆人類的小種子,他一開始就是一個已發 展完全的人,有權利也有能力和這個世界溝通、互動,並主動對外界的人、事、

物會意,會從自己的經驗出發,建構對他們有意義的知識。

高小雯(2005)以中國近代兒童史為研究範疇,以五四新文化運動時期的文 學團體「文學研究會」為討論對象,研究主要在觀察中國近代兒童觀形塑的過 程,並了解文學研究會成員們的兒童觀。

李孟儒(2006)由先秦兩漢書籍、魏晉時期的殤齡概念、醫書觀點、賦役制 度與早婚現象等面向,探討當時文人對兒童的看法,研究發現魏晉社會較重視 兒童的經學教育與道德教育。

由上述研究可知:兒童觀之相關研究篇幅有限,研究多以史料分析為主要 方法。而綜觀童年經驗、兒童觀之相關研究中,並未出現同時探討童年經驗與 兒童觀關係之研究論述,顯示探討此兩者關係之研究極為匱乏,故本研究以六 位自願就讀幼保科學生為研究對象,期望從幼保科學生之童年經驗中建構童年 經驗與兒童觀之關係,以期對相關研究有所貢獻。

(32)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歷程

本章主要內容在說明研究方法的選取與進行步驟,共分為七節,第一節概 略介紹研究對象;第二節介紹研究場域;第三節介紹研究者的背景;第四節說 明研究方法;第五節說明研究歷程;第六節說明資料的整理、分析與呈現;第 七節說明研究的可信度。

第一節 研究對象

本研究在研究對象的選取上,以快樂農校幼保科高一與高二未有園所實習 經驗的學生為主要選取範圍。郭靜宜(2002)指出,實習經驗對生涯抉擇各層 面皆會產生影響,有實習經驗者在整體生計能力上明顯高於沒有實習經驗或實 習經驗較少的學生;有實習經驗的學生對幼教的認識程度也較沒有實習經驗的 學生高;有實習經驗者較重視的價值觀為學以致用,而沒有或實習經驗較少的 學生則較重視成就感。本研究中因高三學生於高二升高三之暑假已由學校安排 至園所實習,皆已具備園所實習之經驗,為避免園所實習經驗對研究對象之生 涯抉擇產生影響,故以幼保科一至二年級未至幼稚園實習的學生為研究對象選 取之範圍。

確定研究方向與研究對象選取之考量後,研究者以非正式問卷(附錄一)

請高一與高二所有學生填寫,問卷內容包含個人基本資料、家庭概況、是否有 至園所實習的經驗、就讀幼保科之動機等。問卷回收後研究者逐一閱讀學生所 填寫之內容,從中選取自願就讀幼保科、未具園所實習經驗之學生為研究對象,

經過徵求研究對象之同意,總共邀請六位研究對象參與研究,以下將逐一對研 究對象進行概略性的介紹:

小慈:16 歲,在家中排行老二,有一個姊姊、妹妹還有一個正在讀幼稚園 小班的弟弟。小慈因為國小時看到阿姨生了一個小娃娃很可愛,會帶給大家樂 趣而喜歡小孩,國中升學時在他人的介紹與自己的興趣考量下進入幼保科就讀。

小如:16 歲,家中只有姊弟兩名子女,與弟弟感情深厚,因喜歡幼兒且有 同學為伴而進入幼保科就讀。

小婷:16 歲,為家中最小的女兒,上有兩位姊姊,姊妹間的感情很融洽。

原本家人希望她念護理科,但她因為喜歡幼兒而堅持要念幼保科,且希望成為

(33)

幼教老師帶給孩子美好的童年回憶。

小宜:16 歲,為九二一地震之受災戶,母親與小妹在地震中雙亡,父親於 地震後離家下落不明,目前僅剩一位妹妹在台中唸書,小宜自幼由外公與外婆 帶大,故地震後返回屏東繼續與外公、外婆同住。選擇幼保科主要是國中教師 之引導,且自己喜歡創作物品又不討厭幼兒,在考量後乃決定進入幼保科就讀。

小紅:15 歲,家中有兄與弟各一人,是家中唯一的女兒。因為喜歡幼兒,

想要更瞭解幼保且未來希望從事幼保相關工作,因而進入幼保科就讀。

小真:14 歲,小學時協助照顧親戚的幼兒,開始喜歡幼兒,且母親支持 她的想法,鼓勵她朝興趣發展而進入幼保科就讀。

第二節 研究場域

本研究以快樂農校為研究場域,該校為屏東地區唯一設立幼保科之國立農 校,亦為研究者任教之學校。快樂農校以培養農業人才為教育目標,共成立六 個農業類科與綜合高中七個學程。其中,家政科為幼保科之前身,每年招收兩 班,依學習內容之不同分為幼保組與餐飲組,進行不同專業能力之技職教育,

然為順應時代潮流與社會需求,並使教學目標更為明確,乃於九十學年度將原 家政科幼保組獨立為幼兒保育科,以提供學生更完整的專業知能與幼兒教育訓 練,並為培育屏東地區的幼保基礎人員而努力。目前,幼保科每年招收一班,

每班三十幾位學生,共109 位學生,成立迄今邁入第六年,歷屆學生畢業後大 多繼續於大專院校中進修,少數學生畢業後因家庭經濟因素而立即投入幼教職 場中工作,或因個人志趣因素而從事其他行業,此種現象與郭靜宜(2002)之 研究相符:超過七成以上的高(中)職幼兒保育科應屆畢業生畢業後最優先之 生計選擇為升學,其次為與幼教無關之工作,至於幼兒教保實務工作排名第三。

根據研究者在研究場域中的觀察發現:快樂農校因地處鄉下交通不便,學 生來源多以鄰近鄉鎮之學生為主,且進入快樂農校就讀的學生多因聯招分數考 量而入學就讀。科別選擇方面,學生選填科別受市場導向影響較大,目前科別 中以食品加工科與綜合高中餐飲學程學生就讀率最高,畜產保健科也因未來可 從事獸醫工作而提高學生就讀意願。此外,在升學主義與多元入學管道開放的 利多因素影響之下,就讀綜合高中的學生可同時報考大學與四技二專,這使綜 合高中的學生有逐年增加的趨勢,也讓快樂農校在整體發展上,逐漸以綜合高

(34)

中為主要招生來源,職業類科則維持固定的班級數與學生人數。

相較於其他科別的發展,快樂農校的幼保科在學生來源上呈現逐年下滑的 現象,根據快樂農校教務處的統計,幼保科學生的就學報到率從九十學年度的 98%降為九十五年度的 85%,這種現象顯示,有意願就讀幼保科的學生有逐年 減少的趨勢。為瞭解學生的想法,研究者詢問一到三年級的學生意見得知:隨 著少子化現象的產生,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寶貝,幼保工作的品質受到重視,

幼教工作的責任也愈形重大,然幼保工作時間長且辛苦,所得薪資與付出心力 不成正比,是影響學生就學意願的主要因素,而從歷屆幼保科學生的學習也發 現,部分高三學生於面臨畢業之際,會發現幼保非自己所嚮往之科別,而選擇 轉向美容、美髮或餐旅類發展,此種現象並呈現於實習處的畢業生的就業追蹤 調查之中。

由上可知,快樂農校幼保科正面臨學生來源逐漸減少的衝擊,面對此一現 象,研究者想瞭解,面對深具挑戰性的幼保工作,是何原因促使學生選擇就讀 幼保科?是興趣?是家人?或其他?而支持她走向幼保工作的重要事件為何?

面對幼兒的童年,學生的童年經驗又是為何?童年經驗在其幼保之路上扮演何 種角色?面對兒童她的想法又是什麼?這一連串的疑問引領我進入學生的童年 生活,一窺童年經驗的奧秘。

第三節 研究者背景

研究者擔任高職幼保科教師已有八年。進入幼保領域源於自幼即喜歡與幼 兒相處,看到幼兒總忍不住去逗弄他們,又因自國小起即學習電子琴,在幼保 科的琴法這門課程中已具備良好的學習基礎,故在興趣考量與父母的鼓勵支持 下進入幼保科就讀。高職求學期間,觸及到許多幼保的教育理念,發現幼兒的 奧妙,而幼稚園的實習經驗,與孩子相處的快樂和孩子的純真深深吸引著研究 者,使研究者的幼保志向更加堅定,高職畢業後即投入幼保工作,至幼稚園擔 任一年的助理保育員,後因體現幼保工作對幼兒影響之重大,深感所學之不足,

遂再進入科技大學幼保系就讀。大二時適逢大學增設中等教育學程,便參加甄 選進入學程修習中等教育學分,之後完成一年的高職教育實習,順利通過教師 甄試取得花蓮某所高職幼保科教師的工作,任教並兼任導師共三年。隨後因家 庭因素考量,再度參加甄選返回屏東任教,繼續在高職幼保科教學至今已有五

(35)

年,期間並兼任科主任一年。

回顧一路走來的生涯歷程,研究者發覺成為幼保科教師是生涯重要的一個 轉折,因為多元師資培育法案通過,科技大學得以開辦中等教育學程,也致使 研究者得以從幼保人員的生涯路徑轉變成為幼保專業人員之培育者角色,改變 了研究者原本想成為幼兒教師的規劃,雖然教育對象不同,但任教幼保科八年,

研究者本著為幼兒培育具專業能力的幼保基礎人員而努力,迄今仍因喜愛幼兒 而不改投入幼保生涯的初衷。

高職時就讀幼保科是研究者的第一志願,因自小就喜歡和孩子玩也很有孩 子緣,又有音樂基礎與家人的支持,促使研究者能順利投入幼保領域,盡情遨 遊享受幼保的學習之路。然隨時代變遷與八年教學經驗的累積,研究者發覺幼 保科的生態正在改變,幼保科不再是高職生態中的熱門科系,選擇就讀幼保科 的學生也不全然是對幼保有興趣者,有學生不知自己為何念幼保科,或在他人 影響下選擇幼保科,也有學生花了三年的時間學習幼保,但在高三畢業前,或 畢業後並未選擇投入幼保工作,而是轉至其他領域服務。

由研究者的生涯歷程與文獻探討中發現:影響個人生涯抉擇的因素中,早 期經驗與家庭因素似乎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面對幼保科的學生,研究者期望從 瞭解學生的童年經驗和就讀動機中,找出童年經驗與生涯抉擇的關係,從中尋 找童年經驗與個體進入幼兒教保領域的相關性,並進一步協助學生瞭解自己的 選擇與內在想法,以期協助學生規劃未來。

(36)

第四節 研究方法

基於深入探討六位幼保科學生童年經驗之需要,本研究採事後回溯研究法

(ex-post facto research)。郭生玉(2002)指出,事後回溯研究就是研究者 無法直接控制自變項的所有研究。本研究因無法控制幼保科學生過去之童年經 驗,故以事後回溯研究法請學生敘述童年經驗,透過訪談方式從開放式的探究 過程中,理解幼保科學生童年經驗和童年關鍵事件的意義,並從脈絡中透視個 體,以逐漸發掘童年經驗對幼保科學生生涯抉擇與兒童觀的關係。

資料蒐集以訪談法、非線性或詮釋性活動、文件分析、省思札記等方式進 行,並於取得資料後,以敘說方式將原始資料加以整理、分類、比較。研究過 程中亦將於研究現場持續蒐集相關訊息和回饋,以調整和修正研究方向。

一、訪談法

訪談就是研究者「尋訪」、「訪問」研究對象,並與其進行「交談」和「詢 問」的一種活動。本研究以個別面對面方式進行訪談,並取得研究對象之同意 全程錄音,個別訪談的時間長短與次數,依每位研究對象回答問題內容的長短,

及能提供之訪談時間而有不同,總計每位研究對象共進行三至六次訪談,每次 半小時至一小時(附錄二);其中小慈與小宜因對問題之回答較為詳細,故訪談 時間長達六小時。每次進行訪談,研究者會先與研究對象約定訪談時間與地點,

訪談地點之選擇以無人使用之特別教室、教室與圖書館或安靜不受干擾之空間 為考量,使研究對象於受訪時能專心思考與回答問題,並確保研究對象資料之 隱密性。

訪談進行前,研究者會先與研究對象聊當天的心情或學習情形,再告知訪 談的重點,訪談過程中研究者會建立親善的關係與訪談氣氛,使研究對象在沒 有壓力與愉快的氣氛下願意說出心理的感受,訪談以閒聊的方式進行,研究者 會依研究對象的回答進行回應或分享,儘量使研究對象放鬆,不要覺得拘束,

談話之中也要尊重研究對象,使其感到被重視與尊重,激發其發表的慾望(林 重新,2001)。

(37)

在訪談問題的設計上本研究採用 Patton 所提出的「一般性訪談導引法」

(general interview guide approach),事先列出「訪談指引」(interview guide),

根據研究目的從童年的經驗、生涯抉擇與兒童觀三方面進行探討,並參照如表 3-1 的「訪談指引」所列舉之主題(修改自師瓊路,2000)予以調整以作為本 研究訪談時的參考。同時為提高研究對象在訪談過程中對事件記憶的範圍與正 確性,本研究採用王麗雲(2000)之建議,利用調查法的 7W 來協助受訪對象 勾起回憶,並檢查其回憶的正確性。所謂的 7W 分別是:what、why、when、

where、who、how many、how often,以減少記憶的失真或個人心向價值的偏 頗(吳嘉惠,2002)。訪談進行過程中,對於研究問題之呈現順序,以及用以引 發問題的話語,研究者將根據實際情況而做調整,以保有發問的彈性,這亦符 合黃翠瑜(2004)所言:在研究過程中,訪談是一種互動的討論,而研究問題 在過程中亦將持續被辨明、澄清、磋商與修訂。

(38)

表 3-1 訪談指引表

項目 訪談細目 訪談問題

家庭方面 1.受訪者與祖父母的關係 2.受訪者父母的基本資料 3.受訪者兄弟姊妹情形 4.家庭所在社區的情形 5.家庭所在住屋情形 6.家務分工情形 7.家人之間的關係

8.父母的教育態度與期望 9.父母管教方式

1.小時候與祖父母的關係?由他們照顧?

2.小時候與父母的關係?父母的工作?

3.小時候兄弟姊妹的相處情形?互動方式?

4.小時候的住家環境?與鄰居的相處情形?

5.小時候的住家介紹?買的或承租?

6.小時候的家務分工情形?

7.家人間的相處方式?家人特性或互動?

8.父母對課業期望?對未來的期望?

9.父母管教態度?

友伴關係 1.童年玩伴、遊戲種類 2.青少年時期的交友關係

1.童年的玩伴或好友與其影響?遊戲內容?

2.青少年時期的朋友與其影響?

學校方面 學校生活 學習經驗(學校、老師、課程、自我期望和 學校活動)?

自我認識 1.印象深刻事件 2.生活的省思

3.讀物、興趣

1.印象深刻的童年事件?

2.分享生活中快樂、不快樂、生氣、難過或得 意的事情

3.喜歡閱讀的書籍?個人興趣或活動?

生涯抉擇 1.選擇幼保的因素和歷程

2.對未來的期望

1.選擇幼保科的原因與歷程?與童年經驗的 關係?

2.對未來的期望?想要從事的工作與角色特 質?

兒童觀 以譬喻方式說明對兒童的 看法

兒童像什麼?為什麼?童年經驗與兒童觀的 形成有何關係?

(39)

「訪談指引」可協助研究者掌握訪談時的大致方向,並在訪談後加以檢 核,避免有所疏漏,訪談指引亦可隨時依研究興趣及焦點的轉移和確認,不時 的增添或刪除,使研究資料的搜集與組織更為周詳、完整有系統。訪談進行過 程中,除需留意傾聽研究對象所敘說的內容外,並將對他們於訪談過程中所出 現之語言上的轉折,如:停頓、否認、猶豫、重複、插話..,或其臉部表情、

手勢動作、肢體移動而透露出來的重要訊息等,保持敏感詳加紀錄,對於研究 者與研究對象間的對話若有不明白之處,均會要求研究對象重新描述。訪談過 程亦將以多次數、多角度的提問方式,反覆呈現相關主題,再將用不同方式所 蒐集的資料,相互比較、交叉檢驗(cross-validation),以確認研究對象在不同 時間談到相關的話題時,其觀點或評價是否一致或有衝突(吳芝儀等,1998)

本研究於進行訪談時,為使研究能順利進行,將取得研究對象的同意,於 所有訪談過程皆進行錄音,研究分析時將逐句解讀語言結構,包括語言指示器

(如:然後、那等)及語料中顯現之不確定性,並依既定之轉錄系統代號將訪 談內容謄寫為可閱讀之文本,於訪談結束後建構出一份文本,以呈現原敘說語 料,並保有研究的真實性(倪鳴香,2004)。

二、非線性(non-linear)或詮釋性(interpretive)活 動

Willian Ayers 曾對六位傑出的幼教工作者進行生命歷程的質性研究,研究 中採用非線性或詮釋性的活動,提供受訪教師一些熟悉的材料(如:紙張、黏 土、水彩),讓受訪教師以脫離意識性的思考方式,經由創作來表達或象徵一些 突出的經驗,如:「以黏土捏塑十年後的你」,待受訪教師捏塑完成後,Willian Ayers 再以訪談方式詢問受訪老師作品的象徵意義。此種非線性或詮釋性的活 動,依皮納(William Pinar,1975)所見,他認為這種自由敘說的方式,可以 讓一個人深深「跌進過去的經驗」並「重塑早期及現在的經驗」,其深入程度與 正確性可以說有如現象學般的準確(phenomenologically accurate)(江麗美譯,

1999)。

本研究為探究研究對象的生涯抉擇與兒童觀,將參照 Willian Ayers 對六位 傑出的幼教工作者進行生命歷程的研究方式,採用非線性或詮釋性的活動,提 供研究對象創作的素材(如:不同的紙張、蠟筆、剪貼工具與黏土等),請研究

數據

表 2-2   影響生涯抉擇之童年經驗因素 影響因素  一般因素  童年經驗因素  個人因素  智能、責任感、毅力、守時、熱 情、冒險的個性、開朗、剛直、 自尊、決策能力、職業成熟、性 別、種族、年齡  個人性向、技能、成就、過去的經驗、個性、自我優點、休閒  價值結構 因素  職業與課程價值觀的心理位置、人—資料—事之導向、變異的需 求、秩序的需求、教養的需求、 救助的需求、權力的需求、工作 態度、工作道德  一般價值、工作價值、生涯目標、職業與課程的名聲、職業與課程的刻板化態度、教養的需求、穩定感、安全
圖 4-1-1  小慈的童年經驗脈絡圖  家庭 方面 三代 同堂 母親管教 手足關係  明辨 是非 喜歡熱鬧父親管教 自卑 性格  要對  孩子好 往興趣發展 疏離至 親密 友伴 關係 姊妹 無憂 的 童年 喜歡熱鬧學校 方面 幼稚園老師 國小老師 國中生活 公平與 耐心痛苦的 學習 興趣 個性 開朗 活潑 喜歡 分享 喜歡做 東西 親戚 要對孩子好 小              慈 自我 認識 印象深刻事件 姊姊受傷
圖 4-1-2  小如的童年經驗脈絡圖  出遊經 驗  親近大自然 活潑 健談 小              如 家庭 方面 外公外婆 民主式 教養 早睡早起客家特質 有禮貌  男女要平等  三思 而行 友伴 關係 表哥表姊 相互扶持 志趣相投學校 方面 幼稚園認字經驗 國小老師 興趣 鋼琴 舞蹈 唱歌 日記 國中朋友 孩子應該學什麼?自我 認識 鋼琴表演 禮貌要求印象深刻事件 被狗咬與熱水燙傷 個 性
圖 4-1-3  小婷的童年經驗脈絡圖 小              婷  家庭 方面 家族特性 民主式 教養  樂觀團結父母期望 追尋目標 累積生 活能力  尊重 、和父母一樣教育小孩 友伴 關係 鄰居 相互扶持 同儕學習學校 方面 國中老師 國小老師 興趣 與孩子玩看故事書 國中朋友 認真與明事理自我 認識 用心耐心 公平對待孩子印象深刻事件 伴舞和考試粗心與舅舅去世 個 性 無憂的 童年 風趣愛開玩笑
+7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Hope theory: A member of the positive psychology family. Lopez (Eds.), Handbook of positive

Define instead the imaginary.. potential, magnetic field, lattice…) Dirac-BdG Hamiltonian:. with small, and matrix

Teacher starts the lesson with above question and explains to students that making business decision is one of the basic functions of a

Microphone and 600 ohm line conduits shall be mechanically and electrically connected to receptacle boxes and electrically grounded to the audio system ground point.. Lines in

The grade of the children, education level of parents, the occupation of parents, and the number of times meals are cooked at home have a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a perception

Mathematics Education in Different Cultural Traditions - - A A Comparative Study of East Asia and the West.. Comparative Study of East Asia and

Thus,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determine the segments for wine consumers in Taiwan by product, brand decision, and purchasing involvement, and then determine the

The prevalence of the In-service Education is making the study of In-service student satisfaction very important.. This study aims at developing a theoretical satisfa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