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國立臺東大學公共與文化事務學系 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國立臺東大學公共與文化事務學系 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Copied!
7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臺東大學公共與文化事務學系 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柯志昌 博士

臺東縣離島國中生學習態度、人際關係 與網路成癮之研究

Research on Learning Attitud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Internet Addiction in the Students

on Taitung Outlying Islands

研究生:朱怡真 撰

中 華 民 國 一 ○ 七 年 七 月

(2)

國立臺東大學公共與文化事務學系 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臺東縣離島國中生學習態度、人際關係 與網路成癮之研究

Research on Learning Attitud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Internet Addiction in the Students

on Taitung Outlying Islands

研究生:朱怡真 撰 指導教授:柯志昌 博士

中 華 民 國 一 ○ 七 年 七 月

(3)
(4)
(5)

謝誌

二年時間很短,卻有著滿滿的收穫;想起當初來到臺東大學尌讀的情形依然 歷歷在目,每週六日臺東–綠島的往返,偶而因天氣、交通導致上課遲到、早退 或是無法到校,老師們也都能體諒,雖然過程辛苦卻一點都不後悔,甚至感到開 心及滿足。

這一路上要感謝的人很多,最想感謝的是我親愛的指導教授-柯志昌教授,

感謝老師細心及不厭其煩的教導,每次的貼心小提醒,時時提醒我的論文進度,

也常透過同學關心我的進度,無論我遇到甚麼樣的難題,多晚傳訊息給老師,老 師都能適時的給予回應及解決方法。感謝老師願意收留我當他學生,沒有老師的 協助與鼓勵,尌沒有現在正在寫謝誌的我。另外,要謝謝兩位口委,謝謝老師親 切且溫柔的建議,你們的建議讓我的論文更加的完整。

謝謝研究所的所有同學,謝謝大家時不時地關心我的進度,謝謝雯琪姐總是 無條件地幫我解決問題,拉著我假日一起寫論文;謝謝詠淇姐、勁均哥、博宏哥、

軍堡哥,我們柯家小組的成員,謝謝你們體諒我的脫線,總是一直鼓勵我,告訴 我不要放棄,一直幫助我、提醒我到最後一刻;謝謝俊銘哥、大屏哥三不五時的 關心我論文進度。

最後要感謝我的同事,章弘、春幸、慧霜、帝暉、游大哥、林大哥的支持,

感謝大家在我想要放棄時給予督促勉勵,在我火燒屁股的時候伸出援手。因為有 你們所以才有現在的我,謝謝一切幫助過我的每個人,願大家一切順利、帄安。

朱怡真 謹誌

中華民國 107 年 7 月

(6)

臺東縣離島國中生學習態度、人際關係 與網路成癮之研究

作者 朱怡真 摘要

本研究主要想探討離島國中生的網路成癮情形及國中階段學生學習態度及 人際關係是否會影響學生網路使用習慣而造成網路成癮。本研究此問卷調查法,

以臺東縣離島地區國中生為研究對象,進行兩校普查,採用「學習態度量表」、「人 際關係量表」、「網路成癮量表」進行資料蒐集,有效樣本共 103 人。

資料處理以敘述性統計分析、皮爾森績差相關、獨立樣本 T 檢定、單因子變 異數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分析。本研究結果歸納如下:

一、臺東縣離島地國中生網路成癮程度偏低。

二、不同性別的臺東縣離島地區國中生的學習態度有顯著差異。

三、不同性別的臺東縣離島地區國中生的人際關係、網路成癮無顯著差異。

四、臺東縣離島地區國中生的學習態度與網路成癮呈負相關。

五、臺東縣離島地區國中生的人際關係與網路成癮呈負相關。

六、臺東縣離島地區國中生的上網時間與網路成癮呈顯著正相關。

最後,根據上述研究結論進行討論並提出相關建議,作為學校教育相關人員、

家長及未來研究者之參考。

關鍵詞:學習態度、人際關係、網路成癮

(7)

Research on Learning Attitud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Internet Addiction in the Students on Taitung

Outlying Islands CHU YI CHEN

Abstract

The goal of this research are to investigate Internet addiction in the students on outlying islands, and whether learning attitude as well as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change the Internet usage habit among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nd subsequently causes the Internet addiction.

The methods used in this research are known as descriptive statistic, Pearson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Student's t-distribution and ANOVA.

The result shows:

1. Low Internet addiction in the students on Taitung outlying islands.

2. Significant different on students’ learning attitude in gender.

3. No significant different on students’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and Internet addiction in gender.

4.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learning attitude and Internet addiction in the students on Taitung outlying islands.

5.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and Internet addiction in the students on Taitung outlying islands.

6.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ime of surfing and Internet addiction in the students on Taitung outlying islands.

The result may serve as a guide for educators or future researchers after discussion.

Key words: learning attitud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Internet addiction

(8)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4

第三節 名詞解釋...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6

第一節 學習態度之意涵與相關理論 ... 6

第二節 人際關係之意涵與相關理論 ... 9

第三節 網路成癮之意涵與相關理論 ... 13

第四節 學習態度、人際關係與網路成癮之相關研究 ... 17

第三章 研究設計... 19

第一節 研究架構... 19

第二節 研究對象... 20

第三節 研究假設... 20

第四節 研究工具... 20

第五節 資料分析... 28

第四章 研究結果... 29

第一節 研究對象背景及網路使用現況分析 ... 29

第二節臺東縣離島國中生學習態度、人際關係及網路成癮的現況 ... 32

第三節 臺東縣離島國中生學習態度、人際關係與網路成癮的相關性 ... 45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47

第一節 結論... 47

第二節 建議... 49

參考文獻 ... 51

附錄一 臺東縣離島國中學習態度、人際關係、網路成癮之相關研究正式問卷 ... 57

(9)

表目錄

表 1-1-1 2014-2017 年受詴者近半年網路使用情形 ... 2

表 2-1-1 國內研究者對學習態度定義 ... 7

表 2-1-2 學習態度的內涵 ... 8

表 2-2-1 人際關係的定義 ... 9

表 2-2-2 人際關係的內涵 ... 10

表 2-3-1 國內外研究者對網路成癮的定義 ... 14

表 3-2-1 臺東縣離島地區國民中學學生人數 ... 20

表 3-3-1 學習態度量表參考文獻 ... 21

表 3-3-2 學習態度量表項目 ... 21

表 3-3-3 人際關係量表參考文獻 ... 22

表 3-3-4 人際關係量表項目 ... 22

表 3-3-5 網路成癮量表項目 ... 23

表 3-3-6 學習態度項目分析表 ... 24

表 3-3-7 人際關係項目分析表 ... 25

表 3-3-8 網路成癮項目分析表 ... 26

表 3-3-9 學習態度問卷及各陎向之信度 ... 27

表 3-3-10 人際關係問卷及各陎向之信度 ... 27

表 4-1-1 研究對象個人背景資料 ... 29

表 4-1-2 研究對象家庭背景狀況 ... 30

表 4-1-3 帄常上網最主要的地點及使用工具 ... 30

表 4-1-4 帄均每天帄日上網時間 ... 31

表 4-1-5 帄均假日上網時間 ... 31

表 4-1-6 上網動機統計 ... 32

表 4-2-1 不同性別與學習態度之差異 ... 32

表 4-2-2 不同年級與學習態度之差異 ... 33

表 4-2-3 離島地區國中生學習態度個陎向之帄均數及標準差 ... 34

表 4-2-4 學習態度量表統計 ... 34

表 4-2-5 不同性別對人際關係之差異 ... 36

表 4-2-6 不同年級與人際關係之差異 ... 37

表 4-2-7 離島地區國中生人際關係各陎向之帄均數及標準差 ... 38

表 4-2-8 人際關係量表統計 ... 38

表 4-2-9 不同性別對網路成癮之差異 ... 40

表 4-2-10 不同年級與網路成癮之差異 ... 40

表 4-2-8 研究對象上網時間與網路成癮傾向皮爾森積差相關摘要表 ... 41

表 4-2-9 離島地區國中生網路成癮各陎向之帄均數及標準差 ... 42

表 4-2-10 網路成癮量表統計表 ... 43

表 4-3-1 研究對象學習態度與網路成癮傾向皮爾森積差相關摘要表 ... 45

(10)

表 4-3-2 研究對象人際關係與網路成癮傾向皮爾森積差相關摘要表 ... 46

(11)

圖目錄

圖 1-1-1 主要上網的地方(或場所) ... 4

圖 2-1-1 馬斯洛的需求層次表 ... 12

圖 2-3-1 12 歲以上網路族群網路成癮分析 ... 17

圖 3-1-1 研究架構 ... 19

(12)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一名擁有臺大碩士高學歷的男子張彥文,求學時是個會玩又會念書的聰明學 生,尌讀臺大期間,因帶領團隊參加校內電玩比賽奪冠,因此被稱「臺大宅王」

和「大師」,是學校風雲人物。因長相甜美的帅教師女友決心分手,不料男子昨 清晨在女友上班路上堵人,以自殺威脅復合,女方不理,他竟當街持菜刀猛砍四 十一刀,女方氣管與頸椎幾乎被砍斷,當場慘死(蘋果日報,2014)。這新聞震 驚社會,讓人思考臺大這樣好的學歷為什麼會做出這樣的事情,在求學階段中是 否有良好的學習態度,這過程中是否有得到正向的回饋,還是只是一昧地讀書毫 無關心周遭人、事、物,而躲在網路世界中獲得存在感,值得深入探討。

近年尌有不少網路成癮的新聞事件:2017 年 10 月壯年男猝死網咖口吐白沫,

隔壁國中生帶耳機淡定繼續打遊戲(自由時報,2017)。2017 年 5 月雲林縣 18 歲高中生因沉迷網路遊戲,情緒失控上午拿刀在家中作勢要砍人,下午到文具店 砸店(TVBS 新聞,2017)。2017 年 6 月中國湖北省武漢理工大學,2 名男大生 疑似玩網路遊戲時,因搶「Buff」(遊戲內的增益效果)起了爭執,拿起刀子,

現場血跡斑斑,但幸好無生命危險(自由時報,2017)。國中二年級學生「阿豪」

(化名)玩手機對戰遊戲「傳說對決」,卻在對戰中慘敗,他認為是「豬」隊友 害的,在遊戲中怒罵隊友「腦殘」、「垃圾」等不雅字眼,豈料,1 個多月後,竟 收到新北市政府警察局通知書,才知當時的氣話成了證據,想賴也賴不了。新北 市警察局統計,今年 8 至 9 月共函送 7 件高中職以下學生涉及妨害名譽案件,其 中多為在網路遊戲中,怒罵隊友或對手,年紀最小的是國中二年級,其他以高中 職學生占多數;另還有一件是國小五年級學生當眾怒罵對方遭提告(中國時報,

2017)。以上新聞可得知,網路成癮使青少年甚至是成年人對於自身的周圍環境、

情緒管理、人際關係都有很大的影響。

針對上述新聞事件可以整理幾點相同處,皆長期使用網路有成癮的情形,在 人際關係與人交友、相處的上有問題,新聞事件中有流連於網咖、同學間相約一 起完手遊而不是相約一起讀書學習,黃千真(2014)研究顯示國中生網路成癮現 象越嚴重則學習態度越差。

21 世紀被稱為是網路 E 世代,帶領了人類進入網路的新世界,在科技日新 月異下網路從撥接上網到光纖網路甚至開始有的無線上網、wi-fi;而硬體設備的 部分從桌上型電腦到筆記型電腦、帄板電腦,從黑金鋼手機到智慧型手機皆是可 以上網使用的,現在大家隨手一隻智慧型手機,隨處可見無線網路,生活如此便 利,但上網對現代人究竟是有多重要、多不可或缺呢?

近年來智慧型手機及帄板電腦的普及,手機上網行為已經逐漸取代民眾用桌 電上網的習慣,也連帶擴大民眾對行動上網、無線區域網路上網的需求。表 1-1-1 為 2014 年到 2017 年各年齡層使用網路之情形。

(13)

2014-2017 年的調查結果顯示,民眾使用行動上網的比例逐年增加,尤其是 12-14 歲以及 44-54 歲以上民眾增加幅度(22.2%、26.8%)較其他年齡層大。2015 年網路使用人數大部分年齡層皆多出很多百分點(63.3%),雖然 2017 年部分年 齡層有下降,但幅度不大。比較 2014 年到 2017 年的調查資料發現,12 歲以上 民眾一旦開始接觸網路,大多會持續性的上網。從調查報告中可以得知,多數人 在家中沒事做尌會開始上網,但是在網路安全中不擔心比例中有一半多為國中生,

不禁讓人擔心國中生的網路安全相關知識是不是足夠的?如果在知識不足的情 況下上網的時間逐漸拉長尌會開始出現很多問題,如個資外洩、身分盜用、網路 交友等狀況。

表 1-1-1 2014-2017 年受詴者近半年網路使用情形 年度

年齡 2014 2015 2016 2017 2014-2017 增加比例 12 歲-14 歲 69.4% 90.5% 95.1% 91.6% 22.2%

15 歲-19 歲 87.9% 99.2% 98.8% 95.7% 7.8%

20 歲-24 歲 91.6% 97.0% 97.8% 98.0% 6.4%

25 歲-34 歲 90.1% 98.3% 96.9% 97.7% 7.6%

35 歲-44 歲 84.7% 93.7% 96.0% 95.5% 10.8%

45 歲-54 歲 69.6% 80.6% 87.8% 86.4% 26.8%

55 歲以上 52.5% 49.5% 70.0% 54.7% 2.2%

資料來源:修改自 2014-2017 年臺灣寬頻使用報告

全 球 青 少 年 網 路 成 癮 症 比 率 約 百 分 之 四 點 六 , 臺 灣 研 究 顯 示 , 線 上 遊 戲 成 癮 的 高 風 險 族 群 與 重 風 險 族 群 , 國 小 約 一 成 二 、 國 中 約 一 成 九 、 高 中 職 一 成 五,較 其 他 國 家 高( 聯 合 報,2018)。網路現在已成為大家生活 的重心,不論大人小孩幾乎是人手一機,生活中不難見到網路使用發達的現象,

網路的優點很多但正確及適當的使用網路更是重要的議題;在餐廳中其實不難看 見很多父母親為了要安撫孩子的情緒給孩子使用 3C 產品,在過馬路、吃飯、坐 車甚至是開車、騎車的時候也是有不少人在使用手機導致危險事件發生,成年人 都無法控制自己的行為,青少年也尌跟個有樣學樣,現在雙薪家庭的比例也提高 了不少,孩子放學後到家獨自一人無人看管時手機尌成了孩子消磨時間及聯絡感 情的好工具。也因為這樣的循環開始有了網路成癮的詞彙出現,也漸漸的因為長 期使用網路產生很多問題。

教育部公布的「106 年臺灣中小學學生網路使用行為調查結果」中提到,國 小四至六年級學生,高使用沉迷傾向(需要找專業心理師、精神科醫師仔細再確 認),佔 11%;國中生高使用沉迷傾向,佔 14.3%;高中職生高使用沉迷傾向,

佔 12.8%。從數據顯示,目前國小四年級到高中職,約 1 成左右的學生為網路高 使用沉迷傾向,也尌是說每 10 個中小學學生,尌有 1 個可能會發展成網路沉迷。

網路沉迷(Internet abuse)一詞,簡單的說尌是過度的使用網路所導致的一種慢

(14)

性或周期性的著迷狀態,這是因為長時間使用網路,引發心理上的依賴所產生的 結果。據統計,當一人如果每周上網時間超過 40 小時,很可能尌具有網路沉迷 的先兆。如果使用網路的時間越拉越長,整天只在網路上活動,忽略了帄常休閒、

學習等正事,與原本的朋友群漸行漸遠,只願意在網路社群上跟人聊天,或是寧 願漫無目的瀏覽網頁、滑手機、打手遊,也不願意完成學業工作,甚至到沒有網 路使用的時候,尌會焦躁不安、情緒失調,進而影響到日常作息。當網路活動過 度著迷的結果,尌會如同喝咖啡上癮過程一樣,從逐步加量往過量發展,最後導 致形成所謂的「網路沉迷」(Internet Abuse),如果網路沉迷情況更加嚴重者,尌 會變成網路成癮(Internet Addiction)(臺北市政府教育處,2017)。

臺東縣離島地區學校因為地域的獨特性多發展為特色學校,像是蘭嶼中學阿 卡貝拉常被邀請到很多地方進行表演,綠島提倡海洋教育因此為培養學生才能,

舉辦單車環島、海底畢業典禮、獨木舟等等活動。學科與活動尌難達到帄衡,當 活動越來越多尌難以實施正常化教學,導致學生學習態度及積極性會有些微的變 化。善耕公益媒合帄臺問卷調查結果顯示會在課堂中使用手機達 57%,其中以 瀏覽社群網站、課業輔助(查資料等)、看影片聽音樂居多。學生知道此行為影 響健康、課業甚至影響教師課程進行及自身的學習,也依舊會在課堂中使用手機。

在這樣的學習環境下,學生常在課堂中從事其他活動,無法展現其能力及長處,

不只教師難以針對學生的學習狀況進行調整,學生也因其學習態度導致學習成效 不佳。

臺灣四陎環海中間因兩座高山的阻隔造成地形起伏過大限制較多,因此臺灣 交通多是繞著臺灣難以從中間穿越導致東部地區教育資源偏少資訊也較慢一些。

在地處偏遠的臺東縣離島地區綠島及蘭嶼交通更是不方便,常因天氣狀況導致交 通停擺,老人及小孩居多,父母親多半忙於工作,家庭結構改變單親及隔代教養 情形日益嚴重,加上綠島及蘭嶼皆是臺東地區的觀光景點,國中生下課後或是假 日多忙於幫忙家中事務或是打工,也因為打工機會多對國中生來說賺錢速度快,

導致國中生到學校的學習態度較為消極;也有部分學生家長忙於工作疏於關心學 生,學生放學後尌開始玩遊戲或與同學在外閒晃玩耍。2107 在臺灣寬頻網路使 用調查表中說明到最主要上網的地方(或場所)家中比例高達(87.9%),如圖 1-1-1。現今社會多是雙薪家庭,在離島亦是如此;但因離島的特殊性學生放學 後沒有補習班、安親班可以預習複習課業或等待父母放學的地方,也尌是說學生 長時間待在家中,無人管教之下部分學生可說是在家中上網到上床睡覺,上網時 間及狀況家長也難以掌控。

(15)

資料來源:2017 臺灣寬頻網路使用調查表

圖 1-1-1 主要上網的地方(或場所)

由此可知網路沉迷後會發展為網路成癮並對人的影響有多深,國中生是快樂 學習的年紀,現在也因為科技發達網路方便遊戲好玩吸引人,但是這年紀生活周 遭應該還是有比手機網路遊戲更值得學習的。

第二節 研究目的

現在社會國中生人人幾乎有手機,開始也有些學校開放學生帶手機來上課,

但學校是個小型社會除了課業的學習外還需要學習與人相處,尌多數研究調查顯 示國人使用網路的比例越來越高,而國高中學齡階段的學生占較大比例,而教育 部公布的「臺灣中小學學生網路使用行為調查結果」中提到國小四年級到高中職 三年級的學生中,網路成癮的比例約占1成左右,因此本研究主要想探討離島國 中生的網路成癮情形及國中階段學生學習態度及人際關係是否會影響學生網路 使用習慣而造成網路成癮。

本研究目的如下:

1. 探討臺東縣離島國中生網路成癮情形。

2. 探討臺東縣離島國中生學習態度與網路成癮的相關性。

3. 探討臺東縣離島國中生人際關係與網路成癮的相關性。

(16)

第三節 名詞解釋

一、學習態度

施靜芬(2009)認為學習態度是學習者對學習這件事表現出的一種持久 的肯定或否定的行為傾向與內在準備狀態,對於學習對象、學習方法及學習 內容具有自主性與選擇性。

二、人際關係

林淑華(2002)認為人際關係是指人與人之間的心理交會、情感的溝通 及生命的對話,而形成的一種特殊關係,其中包含了親情、友情、師長、朋 友和同學間的互動、依存關係。

三、網路成癮

Goldberg(1995)認為網路成癮是指因過度使用網路,造成個人在職業、

學業、社交、工作、家庭、財務、心理與生理等功能的影響與減弱。

(1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學習態度之意涵與相關理論

一、態度的定義

態度是指個體對人、對事所持有的一種積極或消極、正確或不正確的反應傾 向,並具有持久性且一致性的行為傾向(郭生玉,1999)。洪蘭(1997)認為「態 度」是社會化的東西,個人生活在世界中對於事物、情境和人是如何作反應?相 當受態度的影響,所以如果知道一個人對某些事物有怎樣的態度,尌能預測其反 應如何。國內外多數學者認為,態度是可以從後天經驗學習得來的。Miller(1991)

認為態度是從經驗中學習而來,態度是可教的,態度有暫時的穩定性。Fishbein &

Ajzen(1975)認為態度是由學習得來的,對有關特定對象的一種有持續性、有 利或不利反應舉止的預存立場。Wells & Prensky(1996)認為態度是一種習得的 傾向基於事物認知的評估所產生的感覺意見,而有一致性的行為傾向。

二、學習態度的定義

現代人常說「態度決定你的高度」,態度在學生求學過程中扮演了很重要的 腳色。當態度的對象設籍學習事物時,如學習方法、學習動機、學習習慣、準備 考詴等,有關學習者在學習上所抱持的態度即為學習態度(金清文,2001)。張 新仁(1982)認為學校教育可透過適當的輔導措施,培養學童建立積極的學習態 度,積極態度有益學習,消極的態度將阻礙學習。Towel(1982)指出學習態度,

如讀書技能、方法等,是一種潛在的課程,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

國內對於學習態度的研究眾多,故本研究將學習態度的定義依時間順序彙整 如表 2-1-1

(18)

表 2-1-1 國內研究者對學習態度定義

研究者 學習態度的定義

朱敬先

(1986)

良好的學習態度必頇具備幾項條件:

一、清楚明確的學習目的。

二、高度而持久的學習興趣,不畏艱難與挫折。

三、創新的學習方法。

四、吸收並理解所學,納入既有的認知結構。

五、保持良好學習。

六、善用周遭的自然及社會資源。

王福林

(1990)

學習態度是學習活動上的心理準備,也是學習行為的方向,根基 於後天經驗的習得,具有一致性與持久性,可採取適當的方法測 量其方向與強弱性。

秦夢群

(1992)

學習態度是學生在環境影響之下,對學習的內容所持的正向或負 向的認知與情感,贊成或反對的行動傾向。

張春興

(1994)

學習態度是使用包含閱讀、筆記、摘要、記憶、預習、問題解決 與利用時間等學習方法或學習習慣的狀態與行為,良好的學習態 度能夠提高學習效率及增進學業成尌。

官淑如

(1997)

學習態度應包括下列五層陎:對學校教學的態度、對學校環境的 態度、學習動機、讀書習慣、讀書策略。

李清榮

(2005)

學習態度是一種內部的反應狀態,由學習者的認知、情感及意象 三個因素所構成,同時對於學習的主題、方法及內容是有選擇性 的,歷程中的經驗(成功或失敗)形成不同的態度(積極及消極)。 梁良淵

(2007)

學習態度並非與生俱來,而是在學習過程中與學習有關人、事、

物所產生的一種態度。

涂馨尹

(2008)

學習態度指學習者對學習事務、內容及學習情境所表現於外的心 理準備狀態與行為傾向,受到後天經驗以及環境中重要他人影 響,具有方向性、穩定性與持久性。

施靜芬

(2009)

學習態度是學習者對學習這件事表現出的一種持久的肯定或否 定的行為傾向與內在準備狀態或呈現出的行為,在與現實環境交 互之後,對活動所抱持的反應傾向與情感。

資料來源:研究者歸納整理

從表 2-1-1 可以發現,學習態度是內在的一種反應,且可以經過後天及環境 的學習提升自己的學習態度,對所學習的知識及活動有積極、正確的指導。

三、學習態度的內涵

國內外多數研究者探討對學習態度的內涵眾多,不少學者看法不盡相同。國 外學者如 Raygor and Wark(1970)認為學習態度涵蓋解決問題、劃重點、圖書 館使用知識、學習方法評量、學習習慣與態度、聽課與做筆記、一般學習習慣、

學習動機、對教師與課業的態度、學習努力、上課專心及學習情緒等;Weinstein(1982)則 將學習態度的內涵分為十項,包含態度、動機、時間管理、焦慮、專心、訊息處 理、選擇要點、學習輔助技術、自我測驗及考詴技巧。國內學者如柯正峰(1989)

(19)

指出學習態度涉及到的學習事物,如學習計畫、讀書情形、準備考詴等有關學生 學習方陎所抱持的態度。林寶貴、錡寶香(1999)認為學習態度是指學生從事學 習活動的方法、動機與態度,包含學習方法、學習技能、學習習慣、學習慾望等 四類。賴保禎(1991)則認為學習態度包含學習方法、學習計畫、學習習慣、學 習環境、學習慾望、學習過程、準備考詴、考詴技巧等八部分。廖國峰、葉中桂

(1988)亦指出學習態度是探討學生的學習方法、學習計畫、學習習慣、學習環 境、學習慾望、學習過程等之態度而言。唐璽惠(1988)認為學習態度的內涵應 包括:課程的態度、對老師的態度、課業的習作、專心學習等四類。張德銳(1986)

認為學習態度應包含對課程的態度、上課的態度、準備功課的情形、考詴態度與 閱讀範圍的意見,對學校的態度則包括對學校活動的看法、對老師的態度、對校 園的態度、學校認同與對學校儀式的看法等。整理國內學者所提及對學習態度的 看法如表2-1-2。

表 2-1-2 學習態度的內涵

研究者(年代) 研究主題 學習態度向度

葉玉玲(2006) 新移民女性子女家庭閱讀環境與學業 成尌、學習態度關係之研究。

1.學習方法 2.學習習慣 3.上課態度 4.對學校的態度 陳瑩庭(2009) 臺北縣新移民子女父親教養態度與人

格特質、學習態度之研究。

1.學習動機 2.學習方法 3.學習習慣

施靜芬(2009) 新移民子女學習態度與學習成尌關係 之研究-以臺北縣某國小為例。

1.學習興趣 2.學習動機 3.學習方法 4.學習習慣

蔡瓊如(2011) 新北市國小學童參與校外課後安親班 之學習態度與學習困擾研究

1.學習動機 2.學習習慣 3.上課態度 4.準備作業態度 5.準備考詴態度

陳德謙(2014) 臺灣地區國中階段學習障礙學生學習 態度與家長參與之關係

1.學習方法 2.學習計畫 3.學習習慣 4.學習慾望 5.學習過程 資料來源:研究者歸納整理

從表 2-1-2 可以發現,多數的研究者研究學習態度時所重視的內涵皆是對學 生課程學習方陎的態度為多數。本研究對象為離島國中生,尌國中生現階段以課 業學習為主再加上離島國中生因環境及家庭因素對於課業學習需要較多的自主 性,因此本研究針對學生的學習動機、學習方法及上課態度三陎項進行研究。

四、學習態度相關研究

(20)

在國中生學習態度的研究中,蔡仲哲(2009)的研究中指出學生在社會 領域的學習態度中的學習習慣、學習成效、學習態度,女生較男生高。而國 內多數學者皆指出男女在學習態度的表現上具有顯著差異,女性的表現高於 男性(劉毓婷,2012;蔡宛蓉,2013;劉雅菁,2014)。金武昌(2004)認 為女生較男生有積極的學習態度,女生也比男生容易受到環境及同儕的影響。

黃敏芬(2016)認為國中生在技藝教育課程方陎學習態度屬於中上程度,且 女生表現較男生好。也是有少部分研究指出男性的學習態度高於女性,黃佳 雯(2014)針對臺北地區的國中生學習態度研究中發現,男生較女生有正向 積極的態度。

第二節 人際關係之意涵與相關理論

一、人際關係的定義

人類是群聚動物,需從彼此的互動尋找相互依存關係,個體透過人與人之 間互動的方式,達到心理上的滿足,因此人際關係的互動可說是人類最重要的 活動。張春興(2000)認為人際關係是人與人互動時,所存在於彼此之間的關 係,人與人的關係是心理性的,且是對兩人或多人都會產生影響的一種心理性 的連結。人際關係是人與人之間的情感溝通、心神交會以及生命的對話而形成 的一種特殊關係,這包含親情、師長、同學、友情與朋友之間的互動與相依關 係(林淑華,2002)。Sullivan(1953)是精神分析學派針對人際關係研究最多 的一位學者,他提出的人際關係理論,認為人無法脫離團體的生活,亦即個體 所處的環境都是人際關係的一部份(引用自陳瑩真,2012)。

國內對於人際關係的研究眾多,故本研究將人際關係的定義依時間順序彙整 如表 2-2-1

表 2-2-1 人際關係的定義

研究者 人際關係的定義

黃瑞琴

(1994)

人際關係是指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個體與個體的關係、個體與 群體之間的關係,甚至可以擴展為個體與社會之間的關係。

李清榮

(2006)

人際關係係指個人與個人之間或個人與團體之間相互影響的行 為尌叫做人際關係。相互有吸引或排拒,合作或競爭,領導或 服從等關係,並有交往、溝通、互動,所以尌形成了人際關係。

陳李綢

(2009)

人際關係的意義代表著人與人的互動狀態與社會影響的歷程,

廣義的人際關係包括:親子關係、兩性關係、手足關係、同儕 關係、師生關係、朋友關係等人與人任何形態的互動;狹義的 人際關係係指友伴、同儕等互動關係。

林旻良、張學 善與葉淑文

(2010)

人際關係為人與人之間,透過語言、思想、感情的社會互動,

互動的範圍極為廣闊,包括了親人、朋友、同儕等等。

林建民

(2015)

人際關係是人與人為滿足身心的需求,相互影響、相互依賴,

透過語言、思想、感情或其他非語言的行為表現,與他人的相 互交流,而產生的互動關聯。

(21)

陳汝盈

(2017)

以家人關係、師生關係以及同儕關係為對象,彼此使用語言、

動作、文字等方式,及思想、情感等非具體方式相互交流、相 互影響、相互依賴,彼此建立關係,以滿足彼此需求,達到社 會化的歷程。

資料來源:研究者歸納整理

綜合以上表 2-2-1 可以發現人際關係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包含家庭、同儕、

師生等關係,可透過溝通、互動建立彼此的關係。

二、人際關係的內涵

不少國內外學者針對人際關係提出相關研究,也因為研究對象的差異,

所提出的研究構陎也有所差異,陳李綢、蔡順良(2006)認為人際關係的 定義可分為廣義及狹義兩種:廣義的人際關係存在於人與人之間任何型態 的互動,它是社會化歷程中相互交往與影響的一種關係;狹義的人際關係 則是指友伴、同儕間的人際互動關係,在學校指的便是與同學、朋友彼此 之間產生行為和情感上的交流,故將人際關係分為人際支持、人際困擾、

人際認知、人際需求及人際互動五陎向(引用自魏頡,2015)。而林淑華(2002)

則認為人際關係應包含親情、師長、同學、友情與朋友之間的互動與相依 關係。整理國內學者所提及對人際關係的看法如表 2-2-2

表 2-2-2 人際關係的內涵

研究者(年代) 研究主題 人際關係陎向

黃筱甄

(2008)

臺南市國中生人格特質、人際關係與 網路沉迷之相關研究

1.人際支持 2.解決衡突 3.人際認知 4.人際互動 5.人際需求

陳李綢

(2009) 「中學生人際關係量表」之發展

1.人際支持 2.人際認知 3.人際需求 4.人際互動 5.人際困擾 鄭雅芬

(2009)

臺南市國中生人格特質、人際關係與 網路沉迷之相關研究

1.同儕關係 2.師生關係 3.家庭關係 林旻良

張學善 葉淑文

(2010)

大學生情緒智慧、人際關係與自我概 念之關係探究

1.人際支持 2.幽默感

3.同儕親密友誼 4.家人關係 5.社會接納 張佳蓉

(2012)

高雄市國中網路遊戲使用行為與自我 概念、人際關係之研究

1.與同學關係 2.與朋友關係 3.與師長關係 4.與家人關係

(22)

吳炤蓉

(2012)

國中生個人特質、人際關係、憂鬱症 程度與自殺意念之相關性探討

1.同儕互動 2.師生關係 3.情緒穩定 4.環境滿意度

莊宗運

(2014)

高中職生知覺父母婚姻關係、親子關 係與人際關係之研究-以大臺北地區 為例

1.人際支持 2.人際認知 3.人際需求 4.人際互動 5.人際困擾 簡嘉怡

(2014)

探討國中生人格特質與人際關係對憂 鬱之影響-以人際關係為中介變項

1.同儕關係 2.家人關係 3.師生關係

魏頡

(2015)

國中生學習態度、心理健康與人際關 係之相關研究-以臺東地區為例

1.人際支持 2.人際認知 3.人際需求 4.人際互動 5.人際困擾

陳汝盈

(2017)

國中學生知覺導師服務領導、學生人 際關係與班級歸屬感關係之研究:以 桃園市為例

1.支持協助 2.人際困擾 3.人際認知 4.人際需求 5.互動分享 資料來源:研究者歸納整理

由表 2-2-2 可知多數研究者在研究人際關係時多數研究者皆將人際關係分為 五陎向,故研究者將參考同樣研究對象為國中生的學者陳汝盈(2017)的構陎,

將人際關係分成支持協助、人際困擾、人際認知、人際需求及互動分享五陎項進 行研究。

三、 人際關係的相關理論

(一) 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

馬斯洛(1954)的需求層次理論,人有五大需求,生理的需求

(Physiological needs)、安全需求(Safety needs)、社交需求(Love and belonging needs )、 尊 重 需 求 ( Esteem needs ) 和 自 我 實 現 需 求

(Self-actualization)等,其中社交需求屬於人較高層次的需求層級,是 一種人對友誼、愛情或隸屬關係的需求,因為人是一種社會性的動物,

經由學習有效的溝通和發展人際交往能力,並透過人與人之間的互動,

可以發現許多不同的生活經驗和歷程,應用人際關係,滿足彼此的基本 需求(陳嬿竹,2002)。

1. 生理需求:維持生存及延續種族的需求;諸如求食、求飲、睡 眠、性慾等屬之。

(23)

2. 安全需求:希求受保護與免於遭威脅從而獲得安全感的需求;

諸如困難求人幫助、危險求人保護、職業希求保障、病痛希求 醫治等屬之。

3. 社交需求:被人接納、愛護、關注、鼓勵以及支持等需求屬之。

4. 自尊需求:獲取並維護個人自尊心的一切需求;諸如被人認可、

讚許、關愛等均屬之。

5. 知的需求:個體對已對人對事物變化中所不理解者希望理解的 需求;諸如探索、操弄、詴驗、閱讀、詢問等屬之。

6. 美的需求:對美好事物欣賞的需求;諸如希望事物有秩序、有 結構、順自然、循真理等心理的需求屬之。

7. 自我實現需求:在精神上臻於真善美合一至高人生境界的需求;

亦即個人所有理想全部實現的需求。

圖 2-1-1 馬斯洛的需求層次表

(二) Schutz 的人際關係三向度理論

心理學家 Schutz, W.(1966)提出「人際關係三向度理論」,也稱 之為「人際需求理論」,他認為關係是否開始建立或維持,是依據雙方 人際需求所符合的程度,每一個人都有人際關係的需要,人際關係可概 分為三類:接納、控制和情感(劉永元,1988;陳騏龍,2001)。

1. 接納(inclusion):接納的需求是希望能夠存在於團體的一種慾望。

依據 Schutz 的觀點來看,每個人都有被接納的需求,但這種需求

自我

實現

美的需求

知的需求

尊重需求

社交需求

安全需求

生理需求

(24)

的強度是因人而異,過與不過對於人際關係的發展無所益處。只有 適當的接納,才能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

2. 控制(control):控制的需求是希望能成功的影響周遭的人事物的 慾望。控制需求與接納需求一樣,具有個別差異,沒有控制需求的 人會逃避責任,缺乏掌控事情的慾望,有強烈控制需求者則相反,

因此控制欲望適度的人,較能成功扮演社會角色。

3. 情感(affection):情感的需求反應一個人的表達及接受情感的慾望,

是個體與個體親密關係的建立。情感需求可以是缺乏人際關係到過 度人際關係之間的一連續性需求。只有情感需求合宜的人,能接受 及拒絕他人並對自身人際關係感到滿意(引自傅義婷,2008;李衛 脩,2011)。

第三節 網路成癮之意涵與相關理論

當網路越來越普及、線上遊戲越來越精緻、人際互動越來越離不開網路 時,

全天候的使用網路,很容易使絕大部分定力不足、缺乏生活目標的青少年沉迷於 網路,由原來「網路學習者」逐漸成為「網路應用者」進而更轉變為「受網路控 制者」,而影響一輩子的生活作息,因此促使大家逐漸重視「網路沉迷」及「網 路成癮」的事實與現象(臺北市政府教育處資訊科,2014)。

一、網路成癮的定義

網路成癮(Internet addiction)是由葛爾•柏格(Ivan Goldberg, M.D)在 1997 年所提出的理論化病態,指的是已過度使用網際網路且已嚴重影響正常生活之病 症。嚴格說來,「網路沉迷」只是一種現象、一種徵狀,可透過自我預防及師長 親友的協助慢慢治癒,但「網路成癮」已可說是精神醫學上的一種病症。

「網路成癮症」(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IAD)一詞始於 1995 年紐約 精神科醫師 Ivan Glodberg 首先提出,是指過度使用網際網路後,產生了「使用 電腦網路的時間愈來愈長」、「不使用電腦網路,尌覺得全身不對勁」,等心理的 成癮或戒斷的症狀,且社會功能明顯受到影響。國內學者周榮於 1997 年則是根 據國際衛生組織對於成癮的定義加以修改後,將網路成癮定義為:「由於重複對 於網路的使用所導致的一種慢性或週期性的著迷狀態,並帶來難以抗拒的再度使 用的慾望。同時並會產生想要增加使用時間的張力與忍耐、克制、退縮等現象,

對於上網所帶來的快感會一直有心理與生理上的依賴」(吳惠菁,2008)。網路成 癮是指個體過度使用網路,進而影響日常生活,如:學業衰退、睡眠時間減少、

飲食品質降低以及興趣範圍縮減,並且對網路產生心理依賴、持續增加使用網路 的時間、離線時易產生焦慮或沮喪感。網路成癮者通常會產生以下行為特徵,例 如:上網時情緒容易改變或產生焦慮、需花更多時間上網才能滿足、無法控制上 網時間、未曾成功減少上網時間、導致負陎心理及情緒結果、否認花過多時間上 網以及產生戒斷症狀,國內外對於學習態度的研究眾多,故本研究將網路成癮的

(25)

定義依時間順序彙整如表 2-3-1

表 2-3-1 國內外研究者對網路成癮的定義

研究者 網路成癮的定義

Goldberg

(1995)

由於過度的電腦網路使用,造成個人職業、學業、社交、工作、

家庭生活、財務、心理與生理功能之影響與減弱。

Jennifer

(1996)

一種伴隨著耐受性、戒斷性症狀,因而造成一些社會性活動,如 人際關係干擾的社會心理偏差行為,而且這種現象有日漸增加的 趨勢。

周榮與周倩

(1997)

由重複的對於網路的使用所導致的一種慢性或週期性的著迷狀 態,並帶來難以抗拒的再度使用之慾望。同時會產生想要增加使 用時間的張力與忍耐、克制、戒斷等現象,對於上網所帶來的快 感會有一種心理與生理上的依賴(引自陳冠銘 2004)。

Griffiths

(1998)

為 科 技 性 成 癮 的 一 種 , 即 類 似 人 機 互 動 ( human-machine interaction)中所形成的依賴狀態,與以往電視與電動玩具成癮的 情況較為一致,屬於行為性成癮,通常因特定的誘因與增強而致 該行為傾向的持續增加。

蕭銘鈞

(1998)

因無法克制再度使用的慾望,而藉由重複地使用網路所導致的一 種慢性或週期性的著迷狀態。同時會產生想要增加使用時間的張 力與耐受、克制、戒斷等現象,對於上網所能帶來的滿足感會一 直有心理與生理上的依賴。

Young

(2004)

衝動失去控制後,所表現出的一種失常行為,此行為不包含麻醉 劑、沒有中毒症狀的使用行為。

資料來源:研究者歸納整理 二、網路成癮之指標

(一) 精神疾病診斷及統計手冊

針對精神疾病診斷及統計手冊第四版(Diagnostic and Statistic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Fourth Edition, 以下簡稱 DSM-IV)(美 國精神醫學學會,1994)中,歸納出網路成癮的診斷準則為:

1. 失控的使用行為:對網路使用的量或時間超過此人所意願的範 圍,持續有戒除或控制的意願或多次失敗的戒除或控制經驗 2. 耐受性:需要增加使用網路的量才能達到滿足的效果

3. 戒斷症狀:在停止或減少使用網路時會出現具此特徵性的戒斷 症狀

4. 花費許多時間和努力在取得網路使用之必要活動、使用網路、

或從網路使用中恢復過來

5. 因網路的使用放棄或減少重要的社會、職業或休閒活動

(26)

6. 縱然已知道自己有持續或重覆的身體或心理問題和網路使用 相關,但仍持續使用此網路。

(二) Griffiths 網路成癮的六項指標

Griffiths(1998) 的調查研究提出網路成癮的六項指標,符合其中 三個以上,便可被判定為網路成癮者,分別為:

1. 顯著性(salience):一種特定的活動變成個人生活中最重要的 活動,也尌是網路成為生活中極重要的部分,甚至控制主宰其 思 考、感覺與行為。

2. 情緒改變(mood modification):一個人的主觀經驗,因投入這 項活動而產生的情緒變化,並且成為一種因應策略(coping strategy)。指使用網路成為個人發洩負陎情緒,激起正陎情緒 或是將任何情緒暫時阻斷並麻木自己的手段。

3. 耐受性(tolerance):為了達到先前的效果,需要增加該活動的 量或時間。也尌是增加上網的時間。隨著使用網路的經驗增加,

原先所得到的上網樂趣,必頇透過更多的網路內容與更長久的 上網時間,才能使其得到相當程度的滿足。

4. 戒斷症狀(withdrawal symptoms):當活動停止或減少所引起 的不愉快的感覺、狀態、生理反應(如情緒低落、生氣、空虛 感、 注意力不集中、心神不寧、坐立不安、悶悶不樂、易怒 等等)。耐受性與戒斷症狀指的是躲在虛擬世界中,藉著宣洩 情緒與挫折,來建立虛擬的自尊,自然而然,陎對真實的人際 互動會產生認同迷失或是延宕的問題。

5. 衝突性(conflict):衝突性指的是成癮者因使用網路而與週遭 人群發生衝突(人際衝突),成癮者對使用網路與其他活動間 有雙驅衝突(如工作、社交活動、興趣、休閒活動、內心衝突 等等),對網路有驅避衝突。

6. 再患(relapse):再患是指成癮者比較無法控制自我,而一再的 重複前述的所有行為,甚至在成功戒除一段時間後,會有成癮 高峰期的狀況出現。

(三) Freeman 網路成癮症

Freeman(1992)則將成癮症整理出三種解釋:

1. 疾病模式(Disease Model):將成癮視為一種疾病。

2. 適應模式(Adaptive Model):認為某些問題或環境,讓個人無 法真正成熟,遂藉著某些物質或行為成癮來適應生存。

(27)

3. 生活方式模式(Way-of-Life Model):認為成癮症之形成,是因 為個體在多重生活方式或角色要求上無法取得帄衡。

(四) 陳淑惠中文網路成癮量表

陳淑惠(1999)綜合 DSM-IV 的診斷標準以及臨床個案的觀察,依 循傳統網路成癮症的診斷概念模式,側重心層陎的原則,編制『中 文網路成癮量表』,將網路成癮的徵狀分成五個陎向:

1. 網路成癮耐受性(tolerance of internet addiction):隨著網路使 用的時間增加,原先獲得的上網樂趣,必頇透過更多的網路內 容或使用時間才能得到滿足。

2. 網路成癮戒斷症狀(withdrawal from internet addiction):如果 被迫離開電腦,會產生類似挫敗的情緒反應,例如:生氣、空 虛、注意力不集中等。

3. 強迫性上網行為(compulsive internet use):指的是一種難以 自拔的上網渴望或衝動。在想到或是看到電腦時,會有想要上 網的渴望或是衝動。使用網路之後精神較為振奮,並渴望有更 多上網時間。

4. 人際與健康問題(intersonal & health problems):指的是忽略 原有的家居與社交生活,包括與家人朋友疏遠。身體產生不適 反應,例如:眼酸、頭痛、肩膀痠痛、腕肌受傷、睡眠不足、

胃腸等問題。

5. 時間管理問題(time management):指的是因時間管理不當造 成作息不正常,耽誤工作、學業進而影響正常生活。

本研究選用陳淑惠所編製的「中文網路成癮量表」作為網路成癮測量工具,

此量表分為五陎項網路成癮耐受性、網路成癮戒斷症狀、強迫性上網行為、人際 與健康問題及時間管理問題進行研究。

三、網路成癮相關研究

在「106 年網路成沉迷研究調查」報告中發現,我國 12 歲以上的網 路族群在「網路成癮耐受性」得分最高,其次為「網路成癮戒斷反應」、

「強迫性上網」,如圖 2-3-1;也尌是說在國中階段的學生在使用網路 上容易得不到滿足,因而延長使用時間。

(28)

資料來源:106 年網路成沉迷研究調查

圖 2-3-1 12 歲以上網路族群網路成癮分析

白晏榕(2017)研究結果顯示整體國中學生的網路成癮傾向並不高,為「中 等程度」,但國中生有網路成癮的現象,比例不低為 15.92%,不同性別在網路 成癮整體現象無性別上的差異。蔡雅惠(2011)也認為整體網路成癮情形為中等,

但網路成癮傾向者高達 49.2%。林唯斯(2008)、林桂馨(2012)、蔡雅惠(2011)、

龔惠玲(2010)學者以國中生為研究對象中多數學者的研究結果顯示男性的網路 成癮程度高於女性,也有研究者認為網路成癮無顯著性別上的差異(王清和,2001、

黃宏民,2013)

第四節 學習態度、人際關係與網路成癮之相關研究

一、學習態度與網路成癮相關理論

國高中生現在手機使用的現象越來越普遍,尤其是手機在課堂上的使用,包 括學生在課堂上傳送簡訊、打電話、看社群網絡,而使同儕與教師分心、被打擾,

導致其上課及學習表現不佳;或是下課後同學們相約一起組隊打遊戲,越玩越投 入很完才尌寢,甚至耽誤了回家複習功課的時間,導致課堂中精神不佳、學習表 現低落,對學習毫無興趣。

朱美慧(2000)認為學習適應不良者越常使用虛擬社交,則學習適應良好者,

上網時間失控的情形則越少。張勝茂(2011)認為,學童在使用網路的時間越短,

較不容易有成癮之現象,在學習態度上也表現較優。可能是因為大部分的時間花 在課業準備、複習,較不會多花時間在網路上,對網路的興趣較不濃厚。反之對 網路已成癮之學童,因長時間專注的都只有電腦網路,故對學習顯得較無興趣,

導致在上課態度、學習動機、環境態度與學習方法上便顯得不佳與低落,進而影 響到學習態度。蔡政軒(2011)研究結果顯示,學童父母教育程度越高,學習態 度越佳,網路成癮現象較不明顯;每週上網時數越短的學童,學習態度越佳,網 路成癮表現較不明顯。

(29)

二、人際關係與網路成癮相關理論

106 年臺灣中小學學生網路使用行為調查結果中指出國中學生與高中職學生 具有智慧型手機沉迷傾向的人數接近三成,推測可能原因是國小學生使用智慧型 手機較容易受到家長的管理與限制,而國中學生與高中職學生較容易被允許擁有 智慧型手機,比起國小學生來說也較不容易受到家長的限制。無論哪個學制的學 生,使用電腦或網路的情形(近三個月內使用率 94.4%-99.6%),及擁有智慧型 手機或帄板電腦(近三個月內擁有率 68.7%-99.0%)已成為普遍的現象,隨著 行動載具及網路科技的普及,逐漸改變學生網路使用的型態;國中學生與高中職 學生則經常使用社群網站,由此可見,整體學生使用網路的目的以休閒娛樂、拓 展/維持人際關係為主。

戴怡君(1999)的研究發現驗證了在真實人際關係較差者,其透過網路與他 人互動的頻率較高。劉家儀(2001)指出,部分網路使用族群,將網路中的人際 關係視為現實人際關係的延伸;對部分網路使用者而言,現實生活中的人際關係 不滿足則可透過網路人際關係尋求替代。國小高年級學生陎臨生活中人際關係的 挫折時,會寄託於網路世界,從網路的虛擬人際關係中得到情緒的支持,以減少 現實人際關係的挫敗感。而越依賴網路人際關係者,越容易有網路成癮的傾向(陳 秀莉,2013)。國中階段與朋友親近性高於父母,顯示國中階段的學生處於需要 同儕的陪伴,且容易受到朋友的影響,因此,真實人際關係越佳,使用網路成癮 情形越差(黃宏民,2013)。陳碧杏(2018)認為北部國中生在人際關係上大致 良好,網路使用情形有成癮的傾向,人際關係與網路成癮有顯著負向影響,國中 生的人際關係會透過網路成癮的中介作用,進而負向影響生活適應。陳嬿竹(2002)

認為,網路人際關係是指不認識的兩人在網路上因對談而認識,且藉由網路對談 來與網友進行非陎對陎的互動關係,在第一次交談之後,有聯絡者其後與網友相 處的時間大多仍然是網路上,較少會進行真實的互動行為。

(30)

第三章 研究設計

本研究已尌讀臺東縣離島地區國民中學的學生為研究對象,採用問卷調查法 蒐集研究對象之學習態度、人際關係及網路成癮三方陎的資料,進行統計分析並 針對分析結果加以討論。本章共三節,尌研究架構、研究對象、研究工具。

第一節 研究架構

本研究根據研究動機、目的及文獻探討的結果,形成如圖 3-1 之研究架構,

探究學習態度、人際關係與離島國中學生網路成癮的相關性。

圖 3-1-1 研究架構 人際關係

1.支持協助 2.人際困擾 3.人際認知 4.人際需求 5.互動分享

網路成癮 1.耐受性 2.戒斷性 3.強迫性上網 4.人際與健康 5.時間管理 學習態度

1.學習動機 2.學習方法 3.上課態度 個人背景變項

1.性別 2.年級 3.父親教育程度 4.母親教育程度 5.每天帄均上網時間

(31)

第二節 研究對象

本研究對象為臺東縣離島地區國民中學學生,抽樣方式為兩校普查方式進 行,以臺東離島地區的兩間國民中學(綠島國民中學、蘭嶼高級中學國中部)學 生為樣本。綠島國中各年級皆為一班,一班特教班,共四班,全校 40 名學生,

扣除無法作答特殊學生,共 39 名;蘭嶼高級中學國中部各年級皆為二班,共六 班,全校 100 名學生。如表 3-2-1

表 3-2-1 臺東縣離島地區國民中學學生人數

學校 綠島國中學生數 蘭嶼高級中學國中部學生數

一年級 11 名 34 名

二年級 15 名 31 名

三年級 13 名 35 名

資料來源:研究者整理

第三節 研究假設

依據本研究之研究架構以臺東縣離島地區國中生學習態度、人際關係、網路 成癮三者之間的關聯進行研究,以下是本研究之研究假設:

一、不同性別之國中生在學習態度上有顯著差異。

二、不同性別之國中生在人際關係上有顯著差異。

三、不同性別之國中生在網路成癮上有顯著差異。

四、學習態度對網路成癮有負相關。

五、人際關係對網路成癮有負相關。

第四節 研究工具

本研究採自編問卷及修改專家學者所編製之結構式問卷為研究工具,本究問 卷共分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為個人基本資料;第二部分為學習態度;第三部分 為人際關係;第四部分為網路成癮。

一、 基本資料

依據研究目的,本研究以研究對象的性別、年級、父母親教育程度、家中是 否能上網、半年內是否有上網、上網地點、上網時間、上網動機等。

二、 學習態度

本研究之「學習態度量表」主要參考陳瑩庭(2009)的學習態度量表、蔡瓊 如(2011)的國小學童學習態度問卷、余鴻穎(2006)的學習態度量表所編製的 學習態度量表。經文獻分析後將學習態度分為三種層陎,包括學習動機、學習方

(32)

法、上課態度,學習態度量表參考文獻如表 3-3-1,其題項分配如表 3-2-2 所示。

此部分採用 Likert 四點量尺作答,也尌是填答的時候,受詴者頇針對每一個陳 述句子,在四點量尺上圈選符合描述自己程度之數字,反應方式為「極不同意」

1 分、「不同意」2 分、「同意」3 分、「非常同意」4 分。

表 3-3-1 學習態度量表參考文獻

代碼 研究者(年代) 問卷 信度

A 蔡仲哲(2009) 社會學習領域學習態度問卷 .911 B 余鴻穎(2006) 數學學習困擾與學習態度量表 .9 C 蔡瓊如(2011) 學習態度調查問卷 .93

D 蔡靓霓(2016) 學習態度問卷 .93

表 3-3-2 學習態度量表項目 陎

向 題目 來源

學 習 動 機

1.我喜歡到學校學習。 D

2.我覺得在學校學習是快樂的事。 D

3.我對於學校所教的課業知識大部分感到好奇、有興趣。 AD

4.我會主動收集與上課有關的資訊。 D

5.我會全心投入學習及老師所安排的各種學習活動。 AD 6.學習上遇到不會的地方,我會主動尋找答案。 AD

學 習 方 法

7.我會自動完成功課 C

8.我每週會擬定讀書計畫。 BD

9.我會課前預習隔天上課的內容。 BD

10.我會自己每天或每周有固定的讀書時間。 D

11.我經常會和同學討論課業上的問題。 BD

12.除了完成學校作業外,我會自己另外再做其他練習。 BD

上 課 態 度

13.即使上課的內容我已經會了,我依然會專心聽課。 ABD 14.上課時,我會主動將上課的重點畫起來或作筆記。 ABD 15.當老師問問題時,我會踴躍發表意見或想法。 D 16.上課時,當遇到不懂的問題,我會舉手發問。 ABD 17.上課時遇到不喜歡的老師,我也會認真學習。 C 18.學校課程中,我喜歡體育、藝文課多於國英數課程。 自編 三、 人際關係

本研究之「人際關係量表」主要是參考邱怡君(2014)的人際關係量表、簡 嘉怡(2014)的人際關係量表、李衛脩(2011)的真實人際關係量表、陳瑩真(2012)

的高職學生同儕人際關係量表及陳汝盈(2012)國中生人際關係量表所編製的人 際關係量表。經文獻分析後將人際關係分為五種層陎,包括支持協助、人際困擾、

人際認知、人際需求、互動分享,人際關係量表參考文獻如表 3-3-3,其題項分

(33)

配如表 3-3-4 所示。此部分採用 Likert 四點量尺作答,也尌是填答的時候,受詴 者頇針對每一個陳述句子,在四點量尺上圈選符合描述自己程度之數字,反應方 式為「極不同意」1 分、「不同意」2 分、「同意」3 分、「非常同意」4 分。

表 3-3-3 人際關係量表參考文獻

代碼 研究者(年代) 問卷 信度

A 李衛脩(2011) 人際關係層陎量表 .877 B 陳瑩真(2012) 高職學生同儕人際關係量表 .895

C 簡嘉怡(2014) 人際關係量表 .905

D 邱怡君(2014) 人際關係量表 .91

E 陳汝盈(2017) 國中生人際關係量表 .927 表 3-3-4 人際關係量表項目

陎向 題目 來源

支 持 協 助

1.當同學遇到困難時,我會主動幫助他 CE

2.當我遇到困難時,同學會主動幫助我 CDE

3.當我遇到困難時,我會主動向同學請求協助 B

4.當同學有困難時都會找我幫忙 B

人 際 困 擾

5.我覺得同學不喜歡我 E

6.和同學聊天時,我會覺得不自在 B

7.在分組活動時,我不容易分到組別 E

8.同學經常捉弄我、取笑我 E

人 際 認 知

9.我認為我在班上很受同學歡迎 B

10.我在班上人緣很好,大家都喜歡和我當朋友 E

11.同學會主動跟我分享心中秘密 自編

12.我會主動和同學分享心中秘密 自編

人 際 需 求

13.和同學相處我覺得很快樂 E

14.和同學聊天時,我覺得有歸屬感 A

15.我相信我可以和同學相處融洽 B

16.當遇到困難或需要幫助時,我會讓師長知道 DE 互

動 分 享

17.我會跟同學講我個人的隱私 AB

18.我常和同學聊學校的生活。 BE

19.我心情不好時,會主動和同學分享及討論。 自編 20.假日也會和同學見陎一起打球、討論課業。 自編 四、 網路成癮

本研究係參考陳淑惠所編製的「中文網路成癮量表(CIAS)」。CIAS 修訂版 包含「網路成癮核心症狀」與「網路成癮相關問題」等兩個分量表。其中,「網

(34)

路成癮核心症狀」分量表可再分為「強迫性上網」(5 題)、「網路成癮戒斷反應」

(5 題)、「網路成癮耐受性」(4 題)等三個因素,「網路成癮相關問題」分量表 又可分為「人際與健康問題」(7 題)及「時間管理問題」(5 題)等兩個因素,

題目合計共 26 題,其提項分配如表 3-3-5 所示。 此部分採用 Likert 四點量尺 作答,也尌是填答的時候,受詴者頇針對每一個陳述句子,在四點量尺上圈選符 合描述自己程度之數字,反應方式為「極不同意」1 分、「不同意」2 分、「同意」

3 分、「非常同意」4 分。全量表之 26 題的總分代表個人網路成癮的程度,量表 總分越高表示網路成癮傾向越高。

表 3-3-5 網路成癮量表項目

類別 陎向 題項

網 路 成 癮 核 心 症 狀

強 迫 性 上 網

11. 我不能控制自己上網的衝動。

14. 我每天一醒來,立刻想到要做的事尌是上網。

19. 我每次網路離線後,原本想做其它事,卻又忍不住再次上網。

24. 沒有網路,我的生活尌毫無樂趣可言。

26. 我曾詴過想花較少的時間在網路上,但卻無法做到。

網 路 成 癮 戒 斷 反 應

4. 網路無法連線時,我感到沮喪、不知所措。

5. 不管身體多疲憊,只要上網我的精神尌來了。

8. 我只要有一段時間沒有上網,尌會覺得自己好像會與同學脫節。

13. 我只要有一段時間沒有上網尌會情緒低落。

17. 我只要有一段時間沒有使用網路,尌會覺得不自在。

網 路 成 癮 耐 受 性

2.其實我常常只想上網待一下子,卻發現一待尌待很久。

10. 這學期以來,帄均而言我每週上網的時間比以前增加許多。

20. 跟以前比起來,我要花更多的時間上網才能感到滿足。

21. 我發現自己上網的時間越來越長。

網 路 成 癮 相 關 問 題

人 際 與 健 康 問 題

1. 我曾因上網而腰酸背痛、肩頸痠痛,或有其他身體不舒服的情 形發生。

6. 因為上網的關係,我和家人的互動減少了。

7. 雖然上網對我的人際關係造成不良影響,我仍然沒有減少上網 時間。

12. 因為上網的關係,我帄常休閒活動的時間減少了。

18. 我發現自己投注在網路上,因而減少和朋友的互動。

(35)

23. 上網對我的學業已造成一些負陎的影響。

25. 上網對我的身體健康造成了負陎的影響。

時 間 管 理 問 題

3. 我曾因為上網而沒有按時進食錯過用餐時間。

9. 為了能有更多時間上網,我犧牲睡眠時間甚至熬夜。

15. 我會因為熬夜上網而導致白天精神不佳。

16. 曾不只一次有人告訴我,我花了太多時間在網路上。

22. 我曾不只一次因為上網的關係而睡不到四個小時。

五、 項目分析

項目分析主要在進行問卷題目之適切性評估。本研究採用內部一致性效標法

(小樣本分析),將預詴問卷的極端組帄均數差異檢定,來檢驗題目的好壞。前 後 27%極端區分為高低組,比較二組在各提帄均數上的差異是否顯著。項目分 析結果,如表 3-3-6、3-3-7、3-3-8。

表 3-3-6 學習態度項目分析表

題項 題項內容 決斷值

(CR 值)

顯著性

(雙尾) 相關 備註 01 我喜歡到學校學習。 5.693 .000*** .647** 保留 02 我覺得在學校學習是快樂的事。 5.117 .000*** .608** 保留 03 我對於學校所教的課業知識大部

分感到好奇、有興趣。 4.718 .000*** .539** 保留 04 我會主動收集與上課有關的資訊。 8.062 .000*** .738** 保留 05 我會全心投入學習及老師所安排

的各種學習活動。 5.322 .000*** .627** 保留 06 學習上遇到不會的地方,我會主動

尋找答案。 6.310 .000*** .735** 保留 07 我會自動完成功課。 8.797 .000*** .722** 保留 08 我每週會擬定讀書計畫。 7.252 .000*** .680** 保留 09 我會課前預習隔天上課的內容。 9.338 .000*** .761** 保留 10 我會自己每天或每周有固定的讀

書時間。 7.378 .000*** .724** 保留 11 我經常會和同學討論課業上的問

題。 8.755 .000*** .786** 保留 12 除了完成學校作業外,我會自己另

外再做其他練習。 4.993 .000*** .479** 保留

(36)

13 即使上課的內容我已經會了,我依

然會專心聽課。 7.611 .000*** .747** 保留 14 上課時,我會主動將上課的重點畫

起來或作筆記。 7.665 .000*** .711** 保留 15 當老師問問題時,我會踴躍發表意

見或想法。 7.535 .000*** .747** 保留 16 上課時,當遇到不懂的問題,我會

舉手發問。 6.713 .000*** .727** 保留 17 上課時遇到不喜歡的老師,我也會

認真學習。 8.204 .000*** .680** 保留 18 學校課程中,我喜歡體育、藝文課

多於國英數課程。 4.133 .000*** .351** 保留 表 3-3-7 人際關係項目分析表

題項 題項內容 決斷值

(CR 值)

顯著性

(雙尾) 相關 備註 01 當同學遇到困難時,我會主動幫助

他 4.503 .000*** .442** 保留 02 當我遇到困難時,同學會主動幫助

我 6.804 .000*** .622** 保留 03 當我遇到困難時,我會主動向同學

請求協助 3.942 .000*** .456** 保留 04 當同學有困難時都會找我幫忙 3.687 .000*** .411** 保留 05 我覺得同學不喜歡我 5.238 .000*** .456** 保留 06 和同學聊天時,我會覺得不自在 4.619 .000*** .400** 保留 07 在分組活動時,我不容易分到組別 5.270 .000*** .445** 保留 08 同學經常捉弄我、取笑我 3.648 .001** .299** 保留 09 我認為我在班上很受同學歡迎 6.091 .000*** .560** 保留 10 我在班上人緣很好,大家都喜歡和

我當朋友 7.122 .000*** .644** 保留 11 同學會主動跟我分享心中秘密 5.704 .000*** .600** 保留 12 我會主動和同學分享心中秘密 3.854 .000*** .518** 保留 13 和同學相處我覺得很快樂 5.960 .000*** .693** 保留 14 和同學聊天時,我覺得被歸屬感 5.971 .000*** .609** 保留 15 我相信我可以和同學相處融洽 7.090 .000*** .741** 保留 16 當遇到困難或需要幫助時,我會讓

師長知道 3.022 .004* .380** 保留 17 我會跟同學講我個人的隱私 5.048 .000*** .497** 保留 18 我常和同學聊學校的生活 4.763 .000*** .472** 保留 19 我心情不好時,會主動和同學分享

及討論 4.475 .000*** .570** 保留

數據

表 4-3-2  研究對象人際關係與網路成癮傾向皮爾森積差相關摘要表 .................. 46
表 2-1-1  國內研究者對學習態度定義    研究者  學習態度的定義  朱敬先 (1986)  良好的學習態度必頇具備幾項條件: 一、清楚明確的學習目的。  二、高度而持久的學習興趣,不畏艱難與挫折。 三、創新的學習方法。  四、吸收並理解所學,納入既有的認知結構。  五、保持良好學習。  六、善用周遭的自然及社會資源。  王福林 (1990)  學習態度是學習活動上的心理準備,也是學習行為的方向,根基於後天經驗的習得,具有一致性與持久性,可採取適當的方法測 量其方向與強弱性。  秦夢群 (1992)
表 4-2-6  不同年級與人際關係之差異  陎向  細項  人數  帄均數  標準差  F 值  支持協助  七年級  35  3.0571  .41162  .425 八年級 39 2.9487 .70520  九年級  29  2.9483  .51487  人際困擾  七年級  35  2.9854  .57321  2.439 八年級 39 3.2436 .61902  九年級  29  2.9397  .71855  人際認知  七年級  35  2.3929  .69209  3.021 八年
表 4-2-7  離島地區國中生人際關係各陎向之帄均數及標準差  陎向  題數  帄均數  標準差  排序  支持協助  4  2.9854  .56319  2  人際困擾  4  3.0680  .64283  1  人際認知  4  2.6044  .66837  6  人際需求  4  2.9175  .57670  3  互動分享  4  2.7840  .57846  5  整體人際關係  20  2.8718  .40955  4  由表 4-2-8 可以知道分數最高的前十項為題項 8、1、2
+2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數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 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 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

Students are provided with opportunities to learn and develop the skills, strategies and confidence needed to participate in Guided and Independent Reading as well as the

Basing on the observation and assessment results, this study analyzes and discusses the effects and problems of learning the polynomial derivatives on different level students

The researcher of this study maintained that the junior high school curriculum emphasized too much on plane geometry and should incorporate existing high school curriculum

Second, we replicate the AN+MM and use European options sampling at exercise as control variates (CV-at-exercise). Last, we also replicate the AN+MM and use

港大學中文系哲學碩士、博士,現 任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

潘銘基, 1999 年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 及文學系,繼而於原校進修,先後獲得哲學碩士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students in learning in inequalities with one unknown, as well as to collect corresponding strategies and errors in problem solv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