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節 靈光乍現的原火-代間方案的構思歷程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第一節 靈光乍現的原火-代間方案的構思歷程 "

Copied!
65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第四章 年輪交盪的火花-研究結果與討論

本研究之資料分析來源有:協同教師小亞的訪談紀錄(以下簡稱 TA 訪談)、協同教師的課程省思紀錄(以下簡稱 TA 省思 01~05)、研究 者的課程省思紀錄(以下簡稱 TR 省思 01~09)、觀察員的課程觀察紀錄

(以下簡稱觀察紀錄 01~05)、學生填寫的自我學習心得單(以下簡稱 S1A01-05~S1AI01-05)、學生填寫的「我的心語」學習單(以下簡稱 S2A01-09~SAI01-09)、學生填寫的「我的心體驗」學習單(以下簡稱 S3A01-05~S3AI01-S3AI05)、學生填寫的「看看我、聽聽我」學習單(以 下簡稱 S4101~S4603)、學生填寫的「壓箱寶」學習單(以下簡稱 S5A01-02~S5AI01-02)、學生填寫的融入課程飲食計畫學習單(以下簡 稱飲第一組~飲第六組)、學生填寫的融入課程影片欣賞心得單(以下 簡稱影 A01-02~影 AI01-02)、課程實施後六位自願學生的訪談紀錄(以 下簡稱學生訪談 01~06)等共 12 份文字資料分析,茲以質性研究方式 針對這 12 份文字資料加以分析整理,進而討論代間方案課程的發展歷 程與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學習成效。

本研究之代間方案,課程發展係根據行動研究的知、行、思的循 環辯證概念,即從行(實踐革新)與思(反省思考)兩個方向交互進 行。所以在課程發展的歷程中,不斷透過構思課程策略、執行課程策 略、評估反思課程策略與解決衝突等循環步驟,對每一次課程的實施 提出批判、思考、反省、討論與修正。本章中將以前三節,分別從代 間方案課程的構思歷程、代間方案課程的實施策略與代間方案課程實 施的衝突與解決歷程,進行代間方案課程發展的歷程之分析討論;第 四到六節分別探討學生對生理性主題課程、心理性主題課程、社會活 動性主題課程的學習興趣與學習成效;第七節探討學生對融入課程的

(2)

學習成效;第八節則分析學生在本方案中所展現的行動力,探討對未 來代間課程規劃的期許。

第一節 靈光乍現的原火-代間方案的構思歷程

本研究代間方案主題課程設計係由研究者與指導教授討論後,參 照文獻自行設計「愛的心體驗」的三大主題課程:1.生理性認知課程

-時光旅行,2.心理性認知課程-心事我能知,3.社會活動性認知課 程-親密愛人。在主題性課程實施前,為免流於研究者本身對課程的 主觀意識影響課程策略,利用一節課 45 分鐘的時間與協同教師小亞老 師進行訪談,獲取一些課程上的支持與建議,並經由對話的過程中,

讓研究者和協同教師建立課程實施策略的共識。

一、 代間方案的課程設計原則

本研究之課程設計,著重的是學生在課堂上所獲得的「經驗課 程」,亦即課程就是學生的學習經驗。透過教學轉化的實踐活動,以學 生的觀點出發,由教師設計問題情境,提供高品質的對話,及富有創 造思考機會的學習活動,並給予回饋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學習,且須採 行多元評量方式,以促成代間課程理想的實踐。而透過與協同教師的 討論分析,能讓研究者更加釐清課程的原則。

(一) 代間方案為一種體驗課程

研究者在課程實施前,為求檢視所設計課程的原則,與小亞老師 在訪談中,針對代間方案體驗活動的課程設計提出討論(以下 R 代表 研究者,TA 代表協同教師):

TA:我看過這個教學設計,覺得滿特別的,可以讓學生從它的實際課程中的活動去體驗,以

同理心來重視老年人的生理上的不便,或者是心理上的感覺……透過很多的輔具,以具

體的東西讓學生去體認,這是最好的。畢竟老師講的或叫他用想的,你覺得老人會有什

(3)

麼心理上的問題或生理上的問題,他們可能很難去了解,如果透過他們親身體驗我覺得 可以讓他們印象深刻,可以真正體驗。

R :你覺得滿認同這樣一個體驗的價值?

TA:對,具體的。 (TA 訪談 P1)

所以代間課程的原則之一,是讓學生透過教師設計的互動情境,

由體驗中學習。

(二) 代間方案的課程設計要能合乎學生能力及需求

本方案係規劃在國中課程實施,所以研究者在設計課程時力求符 合國中學生的基本能力,在訪談中討論到有關代間方案放入國中教育 體制的必要性,及學生的能力可否配合:

R :你覺得在高齡化社會裡國中的教育體制有沒有必要把高齡化的教育放進來?

TA:我覺得是有必要。因為其實現在的國中生的這個階段,他們跟社會上的接觸其實透過很 多資訊或媒體,其實他已經有能力去接受這些知識。 (TA 訪談 P1)

對於學生的需求方面,也論及學生需要經由代間方案創意教學活動 的學習,來加深自己對社會重要課題的認知:

TA:其實他們已經需要有這方面的知識,才能帶領,就是由淺入深這樣子慢慢的加深他們對 這個社會,還有自己身為社會的一分子要對於這些重要的課題要有怎麼樣的認知。

R :謝謝你的支持。 (TA 訪談 P1)

R :那你覺得以現在青少年的這樣子的學習狀況來講,讓他們去思索到未來,他們會有興趣 去學這樣的課題嗎?

TA:嗯,我覺得還是可能需要老師的一點創意跟設計……我覺得是看老師怎麼樣去像你這樣 設計一個課程,讓他從其實表面上看起來呢好像是一個活動,可是事實上又可以讓他去 體驗的這種設計,讓他從中去體驗,比較容易。 (TA 訪談 P3)

所以對應 1999 年「國際老人年」中提出的教育政策,認為各級學 校應加入尊重老人的教育課程(吳明烈,1999),本研究之代間方案的 第二個原則,除了肯定國中階段課程納入代間方案的需求,也要能合 乎國中學生的能力。

(4)

(三) 代間方案強調從生活中實踐的行動力

本研究代間課程的設計,著重在代間的互動與世代經驗間的交流 傳承,亦即是課程實施時希望學生產生的行動力,在訪談中討論代間 課程對國中學生的生活實踐方面的影響時,指出體驗學習後產生的行 動力:

TA:在他們生活實踐方面好像常常會忽略到在他週遭發生的一些事物,像人口老化的問題,

可能他家裡有爺爺奶奶,或是像社會上在搭公車啦,或是在生活中,常常週遭會有一些 老人,跟他們的族群好像是不同的,跟青少年的族群好像是隔離的,我覺得是有必要放 在國中這一個部分讓他們先體認。 (TA 訪談 P1)

所以本研究代間課程的第三個原則,是強調生活實踐的行動力,

讓學生能透過體驗學習,反思自己與老人相處的態度,並能對改善自 己與生活週遭老人的代間關係,實際付出行動。

(四) 代間方案著重多元的活動設計

代間課程的活動設計,不是僅有一般認知性質的聽講式課程,也 須著重多元體認方式的活動設計。

TA:我覺得還是可能需要老師的一點創意跟設計,因為我覺得現在的學生,你如果沒有多大 的特別的那種引起動機呀,或者是一些活動設計,讓他去體驗的話,你如果光用講的,

他可能覺得很無聊,就是坐在那邊聽經,然後你如果問他說你的志願是什麼,你將來要 作什麼,他也會覺得好像沒有一個動力督促他去想,或者是他沒有這個興趣。(TA 訪談 P3)

所以本研究代間方案課程的第四個原則,是運用多元的活動設 計,增進學生對代間相關議題的學習興趣。

(五) 代間方案力求融入國中現有教學單元

針對代間方案融入國中課程的部分,研究者與協同教師討論出一 些可行的教學單元,如家庭型態的單元:

R :如果平常我們不要把這個老人的議題獨立出來,要把它融入到我們的家政課程裡面,或

者是綜合活動的課程裡面,你覺得還有一些什麼樣的單元可以讓我們試著把這些老人的

議題把它融進來?

(5)

TA:我覺得可能在一下的部分慢慢要加入家庭的,因為從以前社會演變到現在的家庭型態其 實有滿大的改變,學生可能目前就我了解應該班上還有一些學生是三代同堂啦,或是跟 較年長的長輩同住的情形,其實可以藉由這些情況來跟其他可能沒有這個經驗的同學分 享,我覺得在家庭的這個課題中可以融入這個跟老年人之間的相處,然後這個課程就是 可以加進來。

R :那你是指家庭型態的部分嗎?

TA:對。 (TA 訪談 P2)

生涯發展的單元也可以融入老人議題加以討論:

TA:還有就是可能輔導的生涯發展,就是生涯規劃的部分。

R :為什麼生涯發展也可以融入這個?

TA:在生涯發展的時候,其實可以給他一點就是不同階段的體驗,你現在這個青少年你將來 想做什麼,可能邁入了中年,那你老了以後,如果你退休以後你要怎樣作,可能也可以 加到這個課程裡,如果在你老年時生病了,你要怎樣規劃你的生活,我覺得這也是可以 讓他們去體驗的……那我覺得給他們一個課程,去思考他自己的未來,而且也可以去體 驗一下,可能利用這個課程來讓他們更能體驗說現在人口老化的問題,而且將來他自己 老了以後,他變的怎麼樣,然後他可不可以去體諒現在的老年人,讓他們之間的距離不 要那麼遠。 (TA 訪談 P3)

飲食的教學單元中的飲食型態與疾病飲食的部分,研究者與協同 教師也認同是可以加入老人議題來討論。

R :那飲食呢?

TA:我覺得學生可以透過過去的飲食跟現在的飲食,了解之中的差距,進而他們可能可以討 論到現在文明病啦,為什麼過去我的爺爺奶奶吃稀飯,吃家裡種的菜養的雞,可以很健 康,到現在可能七八十歲身體還是很好,那為什麼現在一般中年啦三四十歲的人,為什 麼有很多的疾病不斷在產生?這是個可以讓學生去找尋答案的議題。

R :滿不錯的,那就是有飲食型態的部分,還有疾病跟飲食的關係。

TA:對。 (TA 訪談 P4)

所以本研究代間方案課程的第五個原則,是將代間方案融入現行 的一些國中教學單元,力求代間方案能在國中課程順利推展。

(6)

二、 代間方案的成效評估指標

代間課程的設計為一種「經驗課程」,評估的指標必須涵蓋三個層 面:學習興趣的建立、學習態度的改變、學習能力的提昇(甄曉蘭,

2001)。所以針對課程成效的評估,研究者與協同教師進行對話,尋求 最適合本課程的成效評估指標。在對話中綜合出三個指標:參與的投 入感、討論的內涵、行動的改變。

(一) 參與的投入感

針對課程進行的形式,檢視能否引起學生的學習參與興趣。

R :針對這個課程,因為其實我們最主要還是要看孩子的反應,你覺得可以從孩子的什麼樣 的反應狀況可以看出孩子對這個課程的興趣?

TA:以活動的形式來看的話,應該都滿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啦,他們一般都覺得老師帶我們做 活動,他們都會很興奮。他們有沒有說真的產生興趣,可能看參與的熱烈啦。(TA 訪談 P6)

(二) 討論的內涵

針對課程討論回饋的對話設計,檢視能否加強學生的學習能力。

TA:…他們討論的時候真的有一些發自內心的感想,我覺得這些都是可以觀察的到的。

R :所以你覺得要看的是這兩個部分嗎?參與的投入感跟討論的內涵?

TA:對對對。 (TA 訪談 P6)

(三) 行動的改變

檢視學生在經由代間課程的體驗學習後,對於投入關懷老人的服 務行動力,或學習與老人相處態度的改變,較不易在主題課程的進行 中觀察。

TA:我可能會覺得參與或學習可能會有一定程度的效果,只是說我較疑惑的是說不曉得怎樣 去觀察學生是不是真的可以,就是將來在路上看到老年人的時候他會不會有什麼樣的改 變。我覺得比較難觀察的可能是這個。

R :所以改變的部分覺得比較不好觀察?

TA:對。 (TA 訪談 P6)

(7)

建議要延長學生持續接觸代間相關議題的課程時間,或將代間方 案規劃在每一個年級中,設計實際上的代間接觸課程,以利觀察學生 行動力的成效。

R :那你覺得這個課程要進行到多久才會讓他真的有這種態度上的改變?其實以我們這樣六 週是不夠的。

TA:如果將來可能的話我覺得至少也要二到三個月這樣子,搞不好老師還要自己安排一些情 境,邀請社區的老人,來做一些可能不能讓學生知道的情境設計,我覺得這是可能比較 可以觀察得到他們是不是真的有改變。

R :可是如果一個課程持續兩三個月,會不會在我們上課的時候要拋棄掉一些單元?會不會 孩子也會覺得有不耐煩的感覺?

TA:我覺得在長久的來看,可以規劃在每個年級當中,由淺入深,我覺得這可能跟我們實際 執行上來講,可能性會比較大,可行性會比較高。 (TA 訪談 P6)

所以經由訪談的討論對話,檢視本研究的代間方案課程設計,可 從學生是否積極參與的學習興趣、學生是否認真討論的學習態度、及 學生能否產生行動力的學習能力等三個層面予以評估。

綜合本節的研究結果而言,代間方案課程設計應考慮的要件,包 括以下五大原則:體驗學習的課程設計、合乎國中學生的能力與需求、

強調生活實踐的行動力、著重多元的活動設計、力求融入現有國中教 學單元,並能從學生在課程中參與的投入感、討論的內涵及行動的改 變檢視代間方案的課程成效。

(8)

第二節 打造一組愛的火媒棒-代間方案的實施策略

在本研究的課程進行中,研究者與協同教師基於行動研究中「反 思-實踐」的交互循環理念,除了課程實施前的訪談外,於每一週課 程結束後,均以省思札記的方式紀錄自己的心路歷程,據以整理出對 代間課程實施策略的反思與修正的行動方向。本節分別以教學形式、

生理性主題課程的實施策略、心理性主題課程的實施策略、社會活動 性主題課程的實施策略、融入課程的實施策略來探討本研究代間方案 的實施策略。

一、 教學形式-協同教學

對於課程實施時的教師人力配置部分,研究者在課程實施前與協 同教師討論到體驗課程時,認為傳統教學中一位教師帶領全班學生進 行活動的教學形式,可能產生教師無法兼顧每個孩子的學習反應之課 程限制。

R :我一直以來在上分組課程裡很難兼顧到就是我們又要上課,然後又要跟學生互動,有時 候好像覺得那種時間哪,專注力好像沒有辦法一直兼顧到這個方面。

TA:我覺得我在上課程也是一直讓我覺得好像就是有時候會漏掉一兩個學生,然後發現他好 像在發呆,或是沒有辦法融入你的教學活動當中。 (TA 訪談 P2)

為了達到每一個學生都能實際體驗,落實代間課程的進行效果,

代間課程的教學就必須尋求協同教學的幫助。

TA:我覺得如果這個課程可以以協同教學的方式來的話,不僅是可以增加學生他們互動,或 是讓這個課程能夠更實際的落實。 (TA 訪談 P2)

而研究者在實際進行課程時,確實可以經由與協同教師的互動,

更能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況。

覺得自己在上課時,總會因為要帶活動而身兼數職,而有力不從心的感覺;在今日尚未實施

課程前,同樣的焦慮也存在心中,一直在想怎麼樣能兼顧?等到真正上陣了,陡然發現協同

老師真是一個天外神兵!因為有他的幫助,有一些盲點或疏失都可以馬上獲得修正,也能幫

(9)

忙拉回孩子的注意力的集中(畢竟有另外一位老師的壓力仍然存在,孩子較不敢造次。) (TR 省思 01)

所以面對現在國中班級人數居高不降的實際情況,協同教學是一 個可以提昇課程學習成效的教學形式。

二、 生理性主題課程的教學策略

本研究代間方案的生理性主題課程,涵蓋相關的老化生理特徵概 念,及提供尊重、體諒與關懷協助老人的體驗課程。主要從三點討論 教學策略:

(一) 利用輔具體驗老化生理感官的退化

在實施生理性課程「時光旅行」時,學生經由輔具穿戴的親身體 驗,展現出正向的回饋。

今日真正完成生理性課程的體驗活動,利用這一套輔具,確實讓孩子從中體驗到某些不方便 的形成…(TR 省思 02)

不過在輔具的柺杖部分,協同教師亦提供了一些改進策略,可以 讓學生更貼近生活經驗,確實感受行動的不便。

「抓抓樂」學生競賽使用的湯匙、叉子、筷子可換成一般日常生活中實際的餐具,讓學生能更 貼切體認老年人在生活上的不便。 (TA 省思 01)

這次的多種輔具中,柺杖的功用似乎不大,我認為可另外設計一個體驗老人行動不便的活動,

柺杖是輕微行動不便的輔助用具,另外在日常生活中可見老人行走重度不便則使用四個腳的 輔具(雙手握住輔具往前移動,雙腳再跟進)也可運用,讓學生確實感受行動不便的痛苦,

以產生同理心在生活中幫助行動不便的老人。 (TA 省思 02)

而研究者也在進行完第一週的生理性體驗課程後,反思輔具體驗 活動器材的選擇,盡量以在專科教室內進行為主,以符合國中的教學 現況。

雖然是活動課程,在專科教室仍然有點施展不開,下週的大體驗活動可能要再思索一下如何 修正了。 (TR 省思 01)

以頒獎台代替樓梯並將競賽場地移至室內,能有效掌控班級秩序,較符合目前國中教學現況。

(TA 省思 02)

(10)

所以本研究生理性主題課程的實施策略之一,即盡量選擇與日常 生活經驗貼近、適合教室活動的輔具,讓學生親身體驗以產生同理心,

俾能在生活中幫助行動不便的老人。

(二) 分組活動的課程設計

生理性主題教學時採取分組活動的策略,盡量利用輔具的特性,

讓學生能多多嘗試,所以在一些學生能全員參加的分組活動中,有不 錯的學習效果。

教學活動設計活潑易引起學生興趣,分組競賽常忽略某些學生,但在「抓抓樂」中,利用不 同的道具讓成員都能親自體驗,全員參與的氣氛良好。 (TA 省思 01)

可是也因為在分組活動中設計競賽以持續學生的學習動力,產生 一些偏離體驗目標、只求競速的反效果。

活動競賽方式可引起學生參與動機,但在競賽過程中學生往往為了得到優勝無法確實遵守規 則並達到體驗的目標。 (TA 省思 02)

而研究者在第一週課程結束後,反思分組活動的競賽策略,修正 為學生個人自己和自己比賽,以確實符應體驗的課程內涵。

教案仍然做了滿大幅度的修正,原因是因為上週的某些教訓,看到孩子上週為了「爭取速度」

不惜博命演出,似乎有點偏離了「體驗」的主題;所以經過一週的反覆推敲,覺得分組競賽 的方式要做一些修正…(TR 省思 02)

原本組與組間的競賽改成自己和自己比賽,能改善學生為了搶快而忽略活動背後所設計的體 驗意義。 (TA 省思 02)

所以本研究生理性主題課程的實施策略之二,即採取非分組競速 的分組活動,盡量利用輔具的特性,讓學生能親身體驗。

(三) 結合動靜態活動的學習

利用體驗活動後的回饋時間作學習單的填寫與分享,可以加深學 生在學習體驗後,更深入的去思考。

利用體驗活動讓學生主動參與,並提供學習單及教師總結給孩子反思的空間,以經驗代替文

字敘述,讓學生對老年人感官機能的退化的體認有顯著的效果。 (TA 省思 01)

(11)

而在生理性課程「時光旅行」之後,緊接著開始探討心理性課程

「心事我能知」,所以在「時光旅行」的回饋時間,適時的加入一些提 問,藉以能順利銜接「心事我能知」的主題。

下週要開始更深入的心理性體驗課程,還好今日的討論時有孩子提到關心老人的心情等等,

剛好可以為下一週做一個開頭,也與我想以動態的生理性課程引起孩子關心老人的議題,再 以心理性課程去深入探索代間相處之道的目的不謀而合…(TR 省思 02)

所以本研究生理性主題課程的實施策略之三,即結合動態的體驗 活動與靜態的回饋分享,給予學生澄靜下來的反思空間,並利用教師 提問的方式,讓學生將自己的體驗經驗延伸到心理性課程的主題,以 利兩個主題課程的銜接。

三、 心理性主題課程的教學策略

本研究代間方案的心理性主題課程,涵蓋相關的老化心理特徵概 念,及尊重老人情緒、接納關懷的體驗課程。主要從三點討論其教學 策略:

(一) 繪本教學的引導

心理性課程中運用了繪本導讀的教學方式,教師引導讓學生的學 習跳脫常見演講式的上課模式,扮演了引起動機的好角色。

TA:一般學生現在可能不是那麼好引導,而且你真的要他們去想去思考,他可能覺得很困難,

他覺得沒有呀,我想不到,沒什麼心得,沒什麼感覺。 (TA 訪談 P3)

故事繪本是平面的工具,但透過老師生動的解說及活潑的肢體動作,讓繪本完全發揮了引起 動機的功能,抓住了學生們的目光。 (TA 省思 03)

所以心理性課程的實施策略之一,是利用活潑的繪本導讀教學,

刺激學生的學習動機。

(二) 分組討論的設計

在課程設計時利用分組討論,刺激學生在與其他人的想法交流 後,能產生一些激盪。

(12)

學生分組上台發表是經常被採用的上課方式之一,以小組方式進行學習活動有其優缺點,優 點:利用同儕力量帶動學習氣氛、廣納不同意見激發創意。缺點:學習意願低落者不願參與 團體活動並發表意見,造成學習死角。 (TA 省思 04)

藉由心得或感覺的分享是讓學生學習接納與傾聽的教學方式,當老師設計問題時對學生的答 案總有些預期或期望,雖然不是每個學生都能達成學習目標,但許多正面的言論及貼心的話 語在學習單上出現時,總是令批閱的老師感到欣慰。 (TA 省思 04)

但分組討論進行時,對於學習意願不高的學生無法兼顧,協同教 師也提出小組分工合作,以激勵小組成員互動的改進建議。

分組進行資料收集時,常會變成每組某幾位同學的工作,為了讓學生確實執行收集工作,可 請每一位同學都收集至少一樣,再由老師過濾選出較符合單元教學目標的資料以進行報告。

(TA 省思 03)

少數同學缺乏團體榮譽不願參與而置身事外,甚至影響上課秩序,考慮評量的公正性及學生 學習效果,可請每位學生都填寫心得分享學習單,再由同學組內推選代表上台。 (TA 省思 04)

所以本研究心理性課程的實施策略之二,即是利用落實分工的分 組討論活動,引導學生激盪出自己的想法。

(三) 卡片實作課程的應用

DIY「貼心小卡」的課程,能讓學生利用不同素材的自由創作,集 中注意力,展現高昂的學習興趣。

感言卡的製作,使學生的創意及巧思能在短時間發揮出來令我十分讚賞。在一般課程中,由 學生親手操作的教學活動較能讓學生注意力集中,加上學生可以在作品中發揮自己的色彩搭 配、整體設計、裝飾技巧,老師可以從不同的角度評量學生,讓學生的長處得以發揮。(TA 省思 04)

而代間接觸的安排因為課程時間的限制,改代以利用貼心小卡與 家中週遭的老人作接觸,讓學生將關懷的觸角實際拓展到自己的親人 長輩。

看到孩子在「壓箱寶」的學習單部分,有些孩子做的好棒,還特別為此與阿公或阿嬤做了心 靈上的交流,真的是我想達到的實質上的接觸,而不是象徵式的服務而已…(TR 省思 08)

所以本研究心理性課程的實施策略之三,即讓學生經由親手創作 的卡片實作活動中,表達對老人的關懷,並經由送出卡片給訪問老人,

(13)

讓學生實際關懷自己的親人長輩。

四、 社會活動性主題課程的教學策略

本研究代間方案的社會活動性主題課程,涵蓋相關的老化社會活 動特徵概念,及參與社區服務、和老人相處的經驗課程。因考慮研究 對象為國三學生,在升學壓力之餘要實施校外的代間接觸有執行上的 困難,且課程實施時間為每週一的第一、二節,不太適合排校外參觀 實習,所以研究者在設計社會活動性主題課程時,因應實際情況割捨 社區服務的學習,改採讓學生經由「壓箱寶」活動訪問自己週遭的老 人,達到代間的實質接觸。而在教室內的課程實施,受限於關懷國中 的校慶活動而濃縮成兩節課,則以讀本教材及「人生大富翁」遊戲引 導學生了解老人的社會活動,並增加期末的影片欣賞融入課程,加強 學生對青少年與老人代間相處的體認。主要從三點討論社會活動性主 題的教學策略:

(一) 代間的接觸活動

社會活動性課程的設計理念,考量本研究課程進行的時間為每週 一的第一、二節課,及國三學生的上課進度及時間限制,研究者在進 行心理性主題課程時,即思考對原社會活動性主題課程設計中的社區 服務加以修正,改為在心理性主題課程實施完畢銜接社會活動性主題 課程時,設計一份「壓箱寶」訪問作業,讓學生對自己身邊的老人或 自己的祖父母付出實際的代間接觸行動。

雖然這群孩子礙於面對下學期的學測與週一一大早課程時間的壓力,無法到外面和其他老人 作一段時間的互動,不過反而這樣能更貼近自己的親密長輩,不就是「親密愛人」的真諦!

(TR 省思 08)

考慮再三,決定下週課程以讀本為主,讓孩子藉由讀本去想想生活中的老人活動,所以「壓 箱寶」的部分將呈現與老人的實際接觸。 (TR 省思 05)

所以本研究社會活動性主題課程的實施策略之一,即是利用訪問

(14)

自己週遭老人的代間接觸活動,作為心理性主題與社會活動性主題的 銜接。

(二) 讀本教材的引導

延續「心事誰能知」繪本導讀的成功效果,再利用「因為有你,

他(她)的世界更美麗」的文學小冊,順利引導學生透過尋找密碼的 過程,學習尊重老人,了解老人的社會活動。

學校需要多添購這類有益的書籍,以供老師運用,而學生透過閱讀的記憶及體驗,比老師光 以講述的方式更容易達成教學效果,也能啟發學生藉由不同方式學習的多元智能。(TA 省思 05)

透過生活中的小故事可以讓學生更容易貼近老年人的想法,再經由密碼追緝令的小組競賽,

學習如何尊重老人並瞭解老人具有的寶藏。 (TA 省思 05)

所以本研究社會活動性主題課程的實施策略之二,即是利用讀本 教材的文學欣賞,讓學生更貼近老人的社會活動。

(三) 分組的遊戲競賽

以大富翁遊戲「人生大富翁」作總結性的活動,確實能激起每一 個學生的參與感。

「人生大富翁」以趣味競賽方式,讓學生回答有關老人的各式問題,並提示學生可由讀物中 找尋答案。因小組競爭激烈發現學生從讀物中找答案的人不多,而自己想的答案常與其他組 重複。 (TA 省思 05)

然而在遊戲競賽的實施,要能顧及遊戲進行時的規則掌控及討論 深度,才能落實學習目標。

事前規則的講述必須清楚,競賽中的犯規處罰要確實,才能讓學生玩得開心並有收穫。學生 在競賽時,常常完全融入刺激的比賽,對於別組的回答、及說話的音量往往難以注意及控制,

所以老師會加上各組的秩序分數,讓活動順利進行。競賽活動是學生的最愛,但學習目標是 否能確實落實是老師們要多加考量的。 (TA 省思 05)

所以本研究社會活動性主題課程的實施策略之三,係透過學生的 分組競賽遊戲,確實掌控遊戲規則,以引導學生對整個主題課程的回 饋反思。

(15)

五、 融入課程的教學策略

為了延長學生對老化相關議題的接觸時間,且配合國三原有課程 的規劃,不致因加入代間課程而使原有的課程受到時間的擠壓,所以 研究者在進行生理性、心理性及社會活動性主題課程時,常常反思如 何在後續的教學單元中融入老化議題。

在飲食單元中融入老人飲食計劃的設計,順便考驗一下孩子對老人飲食的知覺靈敏度如何。

(TR 省思 03)

飲食計劃的單元擺在烹飪課程前,可以視實際情況融入家人飲食,當然包括老年人的飲食與 調製囉!(TR 省思 04)

本研究代間方案的融入性課程實施策略,可以從兩方面加以切入:

(一) 「飲食計畫」的課程設計融入老人飲食的概念

在課程實施前的訪談中,協同教師提出針對學生日常接觸到的飲 食活動,融入老年人飲食的議題,除了尊重老年人的飲食活動外,也 可以刺激學生及早對自己的飲食健康作規劃調整。

我覺得學生可以透過過去的飲食跟現在的飲食,了解之中的差距,進而他們可能可以討論到 現在文明病啦,為什麼過去我的爺爺奶奶吃稀飯,吃家裡種的菜養的雞,可以很健康,到現 在可能七八十歲身體還是很好,那為什麼現在一般中年啦三四十歲的人,小朋友或許還看不 出來,那三四十歲的中年人為什麼有很多的疾病不斷在產生?這是個可以讓學生去找尋答案 的議題。 (TA 訪談)

而研究者在飲食教學單元中,讓學生自行設計的飲食計畫,各組 依所分配的老人年齡作飲食設計,並將之前所得到的老化概念應用在 設計中,得到不錯的效果。

尤其是孩子在接觸了幾週的飲食營養課程與烹飪課的實施後,原有的上課熱情恢復了不少,

而且也不忘將數週前的老化認知放進自己組的設計中,實在真不錯!(TR 省思 08)

所以本研究融入課程的實施策略之一,係將老年人飲食的議題,

融入在飲食教學單元中。

(二) 「影片欣賞」的課程設計融入代間相處方式的探討

(16)

本研究在社會活動性課程的實施時數不足,所以學生在對老人的 社會活動與如何和老人相處的課題的討論不夠深入,故利用期末家庭 人際溝通課程單元影片欣賞的活動,融入代間相處的影片觀賞,讓學 生能經由影片中年輕學生與老人的溝通方式得到代間相處的啟發。

以「壓箱寶」的部分將呈現與老人的實際接觸;再藉由錄影帶「心靈訪客」讓孩子感受一下 青少年和老人激盪出的感人情節。 (TR 省思 05)

剩餘的幾分鐘時間中和孩子閒聊中,仍有一些些的孩子對影帶中的一些情節探討了一下,看 著他們互相討論尋求答案的樣子,你一言我一語,稚氣的語言加上因剛看完影帶油然而生的 正氣感與感動的情緒…(TR 省思 08)

所以本研究融入課程的實施策略之二,是將代間相處的影片欣 賞,融入在人際溝通單元中,讓學生體認影片中代間相處的感受。

(17)

第三節 電光石火的焠煉-代間方案實施的衝突與解決歷程

在本研究代間方案課程的發展歷程中,發現執行課程時的一些限 制,也造成在執行上的衝突點。針對這些發展歷程中的衝突,研究者 從執行課程的過程中思考衝突的發生原因,並儘可能從課程省思回饋 中,找尋解決衝突的方式,以使代間方案能順利的執行下去。

本節即分別以生理性、心理性、社會活動主題課程的實施,及融 入課程的實施,來詳加分析本研究代間方案的課程限制與解決這些衝 突的歷程。

一、 生理性主題課程的實施衝突與解決歷程

研究者在執行生理性課程時,時間安排與輔具資源是影響課程實 施的重要因素。

(一) 課程的時間安排

本研究方案在關懷國中三年甲班實施時,是以不影響其原有課表 的安排為首要原則,所以課程時間安排在每週一的第一、二節課。在 實施完第一週的課程後,發現因為班級外務太多的影響(如訂便當、

交作業等)造成干擾,必須要加強時間的掌控,才能避免部分體驗課 程被濃縮。

今日開始實施時,仍然因為課程時間的進行稍微延遲而有所修改課程…(TR 省思一)

另外時間的掌控可能要放開些,不能扣的這麼緊,否可能會產生像今日課程要被迫濃縮,

這或許是第一二節上活動課的麻煩吧,不能提早來,也不能超過下課時間,下課後學生又 忙著班務(訂便當啦,交作業啦) ,林林總總一些時間干擾因素實在有點多…(TR 省思 01)

而且在高齡者體驗輔具的穿脫,因為班級人數眾多,雖然已採用 分組活動方式,仍然延宕了不少的上課時間。

可惜的是沒能讓所有的孩子試一試,這是非小班教學的苦惱,在穿穿脫脫之間實在磨掉了

一些時間,所以以後如果要再利用這套輔具,可能要利用社團活動或小團體的體驗活動才

有辦法了。 (TR 省思 02)

(18)

所以研究者針對實施生理性課程中所產生的時間擠壓活動的衝 突,盡量在之後的課程時間保持較寬鬆的安排。

(二) 輔具的教學資源不足

研究者在主題課程實施前與協同教師的訪談中,曾討論到輔具的 教學資源沒有辦法普及到每個學生的限制。

TA:輔具的問題可能在學校的資源是不是足夠,如果我們要把它納入國中的課程,是不是 全體的學生都有辦法有足夠的設備,輔具這些資源,可能是滿需要考慮的問題。

R :對,因為像我們這次的輔具就是從縣政府衛生局借來的,所以我也有考慮到這個問題,

或許這個輔具可以給我們老師開啟設計教具的理念,而且這次的輔具,可能要兼顧到 學生的身高和體重,因為主要是針對成年人設計,因為現代孩子的發育很好,有些孩 子可以適用,但並不是所有孩子都可以適用。所以我們在作第二週課程整個輔具要穿 戴上去可能就不是每一個孩子都可以適用,所以這個真的像你所說是一個沒有辦法普 遍化的一個缺點。 (TA 訪談 P1)

而研究者在討論回饋中也了解輔具體驗因為考慮到學生的身高 和體重,沒有辦法適用於每位學生的限制。所以藉由高齡者體驗輔具 的使用,可以刺激教師設計相關體驗教具的想法,或加入學生生活中 常見的工具,像日常餐具、四腳柺杖等,讓輔具的體驗活動能更適合 每一位學生參與。

這次的多種輔具中,柺杖的功用似乎不大,我認為可另外設計一個體驗老人行動不便的活 動,柺杖是輕微行動不便的輔助用具,另外在日常生活中可見老人行走重度不便則使用四 個腳的輔具(雙手握住輔具往前移動,雙腳再跟進)[指助走器,walker]也可運用,讓學生 確實感受行動不便的痛苦,以產生同理心在生活中幫助行動不便的老人。 (TA 省思 02)

二、 心理性主題課程的實施衝突與解決歷程

研究者在執行心理性課程時,討論深度與落實訪問作業是影響課 程實施的重要因素。

(一) 學生對老化議題的討論深度

在心理性主題課程進行時,讓學生討論老化的心理特徵,但是學 生在接觸老化心理議題時,因為離學生生活經驗較遠,又礙於課程設

(19)

計無法讓學生與老人在教室中互動,缺乏與老人實際接觸的經驗,所 以呈現討論深度不足、學生參與意興闌珊的困擾。

一旦要孩子分享對老人想法的感受時,回饋的內容及深度實在不甚理想,會不會真的離孩 子的生活經驗聯想太遠?所以他們較沒有想法。 (TR 省思 03)

上完課後在心中反覆思索,孩子似乎有點情緒低盪,彈性疲乏,務必在課程時間上做一些 調整了。 (TR 省思 03)

所以研究者在讓學生繼續進行剪報資料收集時,加入了教師部分 的引導(提供一些參考的繪本及剪報),對刺激學生的深入想法產生 幫助。

這次有關老年人的剪報、書籍之閱讀心得,在仔細聆聽下發現經過教師引導後,大部分的 同學對老年人的議題能多加關注,且產生正確的觀念。 (TA 省思 05)

(二) 落實學生執行訪問老人的作業

研究者與協同教師訪談時,論及代間接觸改採課後訪問作業的型 式,衡量學生的學習時間與課程安排,較容易與現有的課程型式相結 合,可行性較高。

R :真的是很好的想法。其實我這次的課程設計裡也有打算要帶他們去參觀,因為時間的 關係就沒有辦法,因為學生其實只有兩堂課,出去參觀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如果是交 代回家作業的話,不曉得你對於這個,不是在課堂上作,是用交代他一個分組的小組 作業,讓他去參觀一些機構,或是去做訪問,這樣子的形式你覺得如何?

TA:其實這個應該還不錯,因為我常常問學生他們週休二日在做什麼,他們給我的答案好 像都是睡覺呀,打電動呀,補習呀,有很多我發現他們不是太會安排他們的那個休閒 時間,所以就是安排在課餘的作業,或是小組的,這個方法可能跟我們現在的課程形 式較容易結合。 (TA 訪談 P5)

而針對訪問作業的落實,可能在分組活動中產生執行的落差,需 要採取某些認證的方式,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實際去做。

TA:可能需要輔以具體的證據,學生的照片啦,或是去那邊有什麼樣的章可以蓋啦,讓每 一位同學都真的有去這樣子。不然就是哎呀班長你是我們這組的組長,那你去好了你 負責,對,就是輔以具體的證據。這也滿不錯的。 (TA 訪談 P6)

所以在課程設計中,研究者利用「貼心小卡」與「壓箱寶」的活 動設計,讓學生能經由與週遭老人的接觸,表達自己對老人的尊重,

(20)

並落實學生課後訪問作業的執行。

三、 社會活動性主題課程的實施衝突與解決歷程

社會活動性課程的設計理念,希望能從實際的代間接觸,刺激學 生在訪問「壓箱寶」的作業時能注意到相關的老人社會活動,但學生 在進行心理性課程時已因一些課程外的教室干擾因素,呈現出對老化 議題的疲態。

思前想後,孩子今日的上課表現為何會如此的不夠專注呢?可能有這些原因吧:

教室內地點的外界干擾很多,例如其他班級尚未就緒,有一些活動雜音,收取各科作業及 午餐費等等。

模擬考將近,於 11/20,11/21 即將舉行,孩子想做「地下工作」。

課程屬於心理探索,吸引度不足。 (TR 省思 05)

所以考量本研究課程進行的時間為每週一的第一、二節課,及國 三學生的上課進度及時間限制,思考對原課程設計中的社區服務加以 修正,改為對自己身邊的老人或自己的祖父母付出實際的行動,再加 入影片欣賞的融入課程,讓學生感受青少年和老人的良好代間相處。

這群孩子礙於面對下學期的學測與週一一大早課程時間的壓力,無法到外面和其他老人作 一段時間的互動。 (TR 省思 08)

考慮再三,決定下週課程以讀本為主,讓孩子藉由讀本去想想生活中的老人活動,所以「壓 箱寶」的部分將呈現與老人的實際接觸。 (TR 省思 05)

以「壓箱寶」的部分將呈現與老人的實際接觸;再藉由錄影帶「心靈訪客」讓孩子感受一 下青少年和老人激盪出的感人情節。 (TR 省思 05)

所以在進行完社會活動性主題課程後,又能重新掌握住學生對活 動的熱烈參與。

今日看到孩子的上課表現,心中的大石稍稍放下,孩子的反應重拾以往的熱絡,是活動使 然吧!(TR 省思 06)

四、 「影片欣賞」融入課程的實施衝突與解決歷程

融入課程的「影片欣賞」活動為求讓學生能全盤欣賞,時間持續 很長,無法讓學生作更深入的感受交流互動。

(21)

因為影帶的時間太長,為了讓孩子完整地看完才能全盤了解,整整花了四節課,剩下的少 少時間也來不及和孩子作一些意見互動的交流(TR 省思 09)

所以最好能選取部分與代間接觸相關的重要情節讓學生觀賞後 即行討論,或盡量爭取到統整課程的連續時間放映較長的片段,較利 於課程的進行,能兼顧影片欣賞與討論的時間,讓學生對代間相處的 議題有更深入的探討。

這次觀賞影片的課程因為選片得宜而讓課程生色不少,如果能找到一氣呵成將錄影帶一次

看完的機會(雖然四節課的連排實在太難得了) ,就不會將一些時間浪費在倒帶搜尋中,而

能充裕的在觀賞完影片後再進行深度的討論,相信效果一定會更好。 (TR 省思 09)

(22)

第四節 初燃的熊熊烈焰-生理性主題課程的學習興趣及成效

本研究的生理性主題課程分三大活動進行:1.視觸覺體驗-「抓 抓樂」與「對對樂」、2.聽覺體驗-「超級大 DJ」、3.活動靈巧度體 驗-「步步高升」。教師於全部生理性體驗活動進行後請學生分享回 饋,並填寫「我的心體驗」學習單;在每一週課程結束後亦讓學生填 寫「自我學習心得單」以了解每一週學生的上課感受;並且在整個代 間課程實施後,讓學生填寫「我的心語」學習單以了解學生對整體課 程的學習改變。

本研究在觀察學生課程反應時,為求客觀公正的將教室中的學習 行為加以紀錄,除了研究者自己於上課時對學生的現場觀察之外,另 外酌請一位協同觀察員進行課程中的觀察,以作資料的交互比對及檢 核。所以本節的資料分析以研究者與協同教師的課程省思及觀察者的 紀錄來分析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學生填寫的三種學習單的內容分析學 生的學習成效。

一、 學習興趣

本套高齡者模擬體驗輔具係由台北縣政府衛生局所提供,模擬輔 具包含鞋套、腳負重、膝套、腕套、腕負重、手套、半指手套、背心

(體重 60kg 以上負重物左右各 1000g,體重 60kg 以下各 500g)、柺 杖、耳塞、眼鏡(偏黃光,視覺角度較小,視覺較模糊)等模擬老化 器官知覺之工具。

生理性主題課程的學習興趣,可分別以視觸覺的體驗活動、聽覺 的體驗活動、活動靈巧度的體驗活動,來探討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 學生對視觸覺體驗活動的學習興趣

由觀察員的觀察紀錄中,了解「抓抓樂」與「對對樂」活動進行 時的學習概況及學生的回饋分享情形,在「抓抓樂」活動中由於是全

(23)

部學生都戴輔具中的手套嘗試,所以學生的參與度很高。

老師在講解規則時,ST 排第一個,一直在試驗戴手套握拳的感覺,一直在玩手套。開始時 玩的人一跑回來都覺得很好玩、很高興,有人向還沒玩的人說很難…(觀察紀錄 01)

接下來換第 3、4 號,大家都注意著他們,老師從剛剛的湯匙換成用叉子,第二組剩下的兩 個女生 SX,SV 都異口同聲的說:「好難!」ST 遠遠的向同組要比賽的人教導要領,比賽 時一直喊加油。SZ 玩回來後站在後面,和第二組的人說剛剛玩的情形;SO 排在後面,一 開始就問已經玩回來的人怎麼玩,在玩的時候手一直抖,SI 比他慢開始都已經結束了,他 還沒結束,很緊張的手一直抖。SU 和 SJ 回來後一直討論剛剛玩的成果,覺得有些難…(觀 察紀錄 01)

教學活動設計活潑易引起學生興趣,分組競賽常忽略某些學生,但在「抓抓樂」中,利用 不同的道具讓成員都能親自體驗,全員參與的氣氛良好。 (TA 省思 01)

而在「對對樂」的活動加入視覺體驗的眼鏡輔具後,因受限於眼 鏡的數量,不能讓全體學生都戴眼鏡,但體驗過輔具視覺效果的學生 也都能完成活動。

老師在介紹眼鏡,除了少數人一直在玩耳塞外,其他人都看著眼鏡。老師要每組派兩個寫 字快的人出來進行「對對樂」的比賽。SZ 為第一個,看的時候有些久,拿起紙條靠很近的 看,寫一下後再看、再寫,回來後同組的人問她: 「很難看嗎?」她說: 「有些模糊。」SAE 回去後跟同組的人說: 「看不清楚。」…(觀察紀錄 01)

而且未體驗輔具的部分學生,由於對輔具仍展現高度的好奇心,

在下課時間亦嘗試體驗戴上輔具的感覺。

下課,老師在準備下節課要用到的教具,有一些女生覺得很有趣的試戴眼鏡,一些女生剛 剛沒用到筷子夾糖果,向老師要求要試用筷子夾。 (觀察紀錄 01)

所以整體而言,在視觸覺的體驗活動中,學生對輔具體驗保持相 當高的學習興趣。

(二) 學生對聽覺體驗活動的學習興趣

聽覺體驗課程「超級大 DJ」中是讓全部學生自己戴上耳塞嘗試 體驗聽覺退化的感覺,所以大致上學生能靜靜的聆聽音樂,完成聽覺 體驗活動。

老師要大家靜靜的聽一首他們選出來第一的歌,音樂放到一半時要大家把耳塞拿掉再聽,

SV 一聽,馬上和旁邊的人說: 「好大聲喔!」第一、二組的男生都趴著聽,第三組的在聊

天,四、五、六組的人幾乎都靜靜的聽著…(觀察紀錄 01)

(24)

而對於體驗結束後的感受分享,學生也能回答出自己的聽覺體驗 感受。

音樂放完後老師要大家分享剛剛的感覺,SAE 說: 「聲音變得比較小。」ST 說: 「拿掉耳塞 聲音變很大聲。」SU 說:「有雜音。」SR 說:「講話聲音感覺只有自己聽的到的感覺。」

SI: 「戴耳塞和人講話好像很大聲。」老師根據它們的感覺解釋為什麼老人感覺講話比較大 聲…(觀察紀錄 01)

所以在聽覺體驗課程中,大部分學生能對耳塞輔具的體驗,持續 參與的學習興趣。

(三) 學生對活動靈巧度體驗活動的學習興趣

在進行「步步高升」活動時,因輔具的適用性及時間限制,所以 每組只能有一位同學穿戴輔具進行體驗活動,其他人作為協助角色。

不過學生對因應不同生理年齡的老人體驗輔具,覺得好奇而有趣。

老師幫他們戴上輔具,大家都在看著他們,當 SZ 戴上腕負重,ST 和 SAC 在笑,把 SZ 的 手舉起來又放掉,SZ 說: 「很重耶!」老師幫 SA 戴完後說: 「SA 已經變成 65 歲老人了。」

大家都在笑。老師開始講解規則,把要撿的東西先放在地上,SA 在後面一直試自己的手…

(觀察紀錄 02)

尤其是依照生理年齡逐漸加重輔具的負擔時,讓未參加體驗的同 學也能維持參與興趣。

換由中年老人時,老師在準備輔具,拿出柺杖時大家都在笑,SE 戴完原本上一組的輔具後,

老師拿出新加的戴在腳上的輔具,大家都在笑,看著老師戴著…(觀察紀錄 02)

而在分組派一位組員協助體驗者時,各組的學生也都能發揮團隊 參與感,加入協助工作。

換 SZ 撿時,大家都看著她,她一開始撿圍棋時,因為戴著輔具的眼鏡,所以看不大清楚,

漏撿了一顆,他們組的都很著急…(觀察紀錄 02)

第五組是由 SJ 出來幫忙 SA,一開始 SJ 不知道該怎麼幫他,就在旁邊跟著走而已,後來老 師叫他們回來再想想,SJ 後來就幫忙拿籃子,扶著他,一起走也一起蹲下來撿東西…(觀 察紀錄 02)

換 SZ 那組派人幫她,原本剩下兩個女的都出來幫她,但是都沒幫上什麼忙,老師叫他們重

新再來過,就由 SAC 一個人幫忙而已,SAC 幫 SZ 拿籃子,SZ 在撿零錢和棋子時都花較久

的時間…(觀察紀錄 02)

(25)

所以在聽覺體驗課程中,學生對依照不同生理年齡的老人所加入 的輔具體驗活動,除了參與體驗的學生都能持續參與至活動結束,其 他學生也都能因為分組的協助活動,維持參與的學習興趣。

研究者將學生在「自我學習心得單」中對主題課程的喜好程度整 理如表 4-4-1,可看出學生在參與生理性主題課程的體驗活動時,大 部分能展現出喜歡或非常喜歡的學習興趣。

表 4-4-1

學生對生理性主題課程的喜好程度

生理性主題

(人次

喜好

程度 第一週 第二週

非常喜歡 11(31.43﹪) 12(34.29﹪)

有些喜歡 13(37.14﹪) 9(25.71﹪)

還可以 11(31.43﹪) 13(37.14﹪)

有些不喜歡 - -

非常不喜歡 - -

二、 學習成效

針對評估學生在生理性主題課程的學習成效,主要從學生的上課 行為與學習單資料文件中,了解學生的行為改變與觀點,分析生理性 課程的實施後,學生對老化生理的認知、體驗感受、反思與行為實踐 為何。

(一) 學生對老化生理的認知

學生在生理性體驗活動結束後,在個人的經驗分享及「我的心體 驗」學習單上,能透露出恍然大悟的正向回饋。

老師請有體驗的人發表一下心得,SZ 說: 「戴在手上的腕圍真的很重,拿錢和棋子都比較 難。」SE 說: 「有點難動,比較慢。」SAG 說: 「戴上那東西感覺腳很重,走路很慢。」老 師說:「所以在路上看到老人走得慢,不是他們故意的,是因為老人的關節退化的關係。」

SAA 說: 「很累,想出力都出不出來。」SI 說:「很重。」老師問: 「哪裡重?」 「腳,上樓

梯很難。」老師問大家: 「那我們要怎麼幫助他們呢?」有人說幫他們拿東西、扶著他,老

師說: 「對,今天我們是規定不能幫他們拿東西,可是以後在路上遇到老人,可以幫他們拿

(26)

東西。」 (觀察紀錄 02)

看著孩子一張張學習單上的反應,雖然有些人只是寥寥數語,至少也都有較為正向的回饋,

而且透露出恍然大悟的心態,原來老人的感官感受是這樣子呀,也有不少的孩子都想到以 後和老人相處時的同理心與包容,甚至有孩子提到付諸行動力去關懷老人,幫助老人,了 解老人的內心世界…(TR 省思 01)

所以分析學生的學習單紀錄,綜合出兩點的認知回饋:

1. 能了解老化的生理退化所造成的不便

學生在學習單上,寫出對老化視覺、觸覺、聽覺、關節等器官退 化的了解。

老年人的生活和我們有很大的差異,像視覺,觸覺,及聽覺都已衰老,今天的活動讓我深 刻了解他們的生活。 (S1P01)

了解到老年人的動作會那麼慢是因為他們的靈活度大幅降低許多,造成他們在生活上的許 多不便...(S1P02)

今天上完這一堂課後我才發現,原來老人行動不便的主要來源是「關節退化」...(S1AE02)

2. 改變原有老化生理的刻板印象

學生在學習單上,覺察到自己原來對老化行動的刻板印象,並印 證自己在體驗活動中的感受,改變之前對老人行動遲緩的印象。。

看到路上常有許多老人背著許多的東西,一步步慢慢地過馬路,走在街上,心中難免有些 心酸,因為四周總是很少看到親人的幫忙,甚至嘲笑,唉!有時我也會覺得很奇怪,老人 為何老是行動遲鈍?原來是關節出了問題,以及最無奈的「退化」...(S1T02)

本來覺得他們的行動非常的慢,自己親身體驗後,發覺其實行動真的很不便。 (S2U04)

(二) 體驗感受

學生整體上對生理性體驗課程的感受深刻度,在「我的心體驗」

學習單所呈現的人數為(題目:你在這些體驗活動中感受最深刻的是 哪一種?):

#抓抓樂-13 人 #對對樂-2 人

#超級大 DJ-10 人 #步步高升-7 人

針對學生在學習單上呈現的體驗感受,以視觸覺體驗、聽覺體驗 和活動靈巧度體驗活動的感受分成三點討論:

(27)

1. 能表達視觸覺體驗課程的生理感受

在視觸覺體驗課程結束後的經驗分享時,學生能說出在戴上輔具 的眼鏡後,對視力退化的模糊感覺,也能體會到某些顏色的難以分辨。

比賽結束後,老師問那些有比賽的戴眼鏡的感覺,SX 說: 「很模糊。」老師問她怎樣的模 糊,她說: 「焦距不清楚。」老師又問: 「什麼顏色最不好分?」第五組的女生舉手說: 「藍 色和綠色。」其他人有些看著本子。 (觀察紀錄 01)

而在學習單的回饋中,也能明顯寫出感受到視力退化的模糊及焦 距對不清楚的感受。

焦距很難對正,很難找,又很模糊。 (S3AH02)

模糊,而且要找很久的焦距,令人不舒服!(S3T02)

眼睛模糊看不清楚,很痛苦,看一個字還要慢慢看。 (S3U02)

而且透過設計精良的眼鏡輔具,學生能具體寫出感受到如藍色等某 些色彩的難以辨識,很貼近實際老化視覺的感受。

尤其是對對樂,戴上有顏色的眼鏡,眼前一片橘色,又何況那些字是紅、藍之類,蠻難的,

眼睛的使用力很大。 (S3AB02)

2. 能表達聽覺體驗課程的生理感受

學生能在學習單中具體寫出聽覺體驗活動的感受,如產生錯覺、

耳鳴、有雜音干擾聽不清楚等。

會聽不清楚產生錯覺。 (S3A03)

戴著像耳鳴。 (S3G03)

別人說的話太小聲,會聽到雜音,聽不清楚別人說的話,感覺很難受。 (S3R03)

學生也能寫出聽覺體驗活動中對說話音量的影響,如說話音量提 高,覺得自己說話變大聲了等。

自己講話會覺得很大聲。 (S3N03)

有雜聲而且聽不清楚,使得講話便提高音量。 (S3T03)

而學生在拔掉耳塞後,除了表達出聽覺正常與聽覺退化之間聽音 頻率及強度大小的感受差異,更具體感受到聽力退化對高低音階的差 別。

戴上耳塞後聽覺有點退化,只聽到自己在說話,別人聽不到,原本戴上耳塞後會使聽到的

聲音變小,拿起後聲音變大。 (S3V03)

(28)

戴耳塞時聽到的聲音非常細小,跟平常很不一樣,尤其是音樂的高音戴上耳塞根本聽不到,

把耳塞拔掉後高音又出來了。 (S3AA03)

3. 能表達活動靈巧度體驗課程的生理感受

學生能在學習單中具體寫出關節不能靈活活動的感受,如手腳關 節的靈巧度變弱、肢體的重量感加重等。

手變的不能彎曲,沉重。[參與 65 歲之體驗者](S3A04)

很難活動,就像被綁住一樣。 (S3D04)

手腳變得很重,而且上樓梯時變得很不方便。 (S3K04)

學生也能反應出因為運動器官的退化,活動的敏捷性變慢,平衡 感失調容易跌倒的感受。

手和腳的靈巧度變弱,動作也比之前減退很多,在檢圍棋的時候如果沒有拿好就會撒掉,

所以手的靈巧度減弱。在走樓梯時如果沒走好的話,或沒注意到,很可能會摔倒。 (S3V04)

老人的行動不便,各個行動器官都不太好移動。[參與 85 歲體驗者](S3AA04)

看他們走路很慢,起蹲並不是很快速。 (S3AB04)

走路的時候會東倒西歪。 (S3AF04)

(三) 反思

在生理性主題課程實施後,學生能對自我進行重新省視,可從三 個角度對學生的反思進行討論:

1. 省視自己以往對老人的態度

學生能經由體驗活動的感受,檢視自己以往對老人的不當態度或 行為,如故意迴避、對動作慢的老人不耐煩等。

可以更了解老人的需要,所以才不會看到老人就迴避。 (S1A01)

以前看見老年人在走路時總是很慢而覺得有點不耐煩,不過經過今天的學習才可以體驗老 人。 (S1K02)

平時和老年人相處時,總覺得老年人很頑固,而且總愛念東念西的,就覺得很煩,很討厭,

不喜歡和他們有任何接觸。但是今天上了這一堂課之後,我才了解原來老人有這麼多不方 便的地方,例如看不清楚,聽不清楚,行動不方便等等,都會使老人家感到很困擾。所以 以後要多多幫助老人家!(S1AE01)

2. 更加體諒老人

學生也能經由體驗過程中,用同理心的角度反思自己面對老人的

(29)

態度,如付出關懷、體諒、包容等。

原來人年老後有很多的毛病,所以更需要我們去關懷他們。 (S1O01)

所以對老人應該要體諒而不是抱怨,為人子女不可有如此之想法,要用客觀的角度來面對 年老的長輩,才能和和氣氣,給我們一些美好的希望。 (S1T01)

清楚的體會到老人走路及拿取東西的不方便,且因為他們不方便,所以要幫助他們,而不 要因為他們移動的速度慢而怪罪他們,而是要諒解他們,幫助他們。 (S1AH02)

應該是以後會對老人多多包容,而且比以往更有耐心對他們!相信之後看到他們都會用同 理心吧!像過馬路、走斜坡和一些他們所不能做的事。 (S3AC05)

3. 積極規劃未來人生

學生在了解生理退化與老人健康的相關認知時,也醒悟到自己對 未來的人生規劃,如生活習慣、努力充實自己等,以增進未來老化生 活的品質。

知道一些跟老人的身體健康跟生活習慣。 (S1AA01)

能夠體會年紀大一點的老人,或是超級老人的一些退化,其實也是將來也會有機會發生的。

(S1T01)

人的一生一轉眼就過去了,要為了自己的理想努力,要及時享受人生和充實自己。 (S4101)

(四) 實踐的行動力

學生在經由體驗活動及反思之後,對自己在生活中落實對老年人 所採取的行動力,能從四方面作一探討:

1. 能經由生理性體驗課程的感受建立服務老人的行動力 學生能從視觸覺、活動靈巧度的體驗感受,改善自己服務行動不 便老人的行為。

之前對老人在公車上不會想主動讓位,但現在每當上公車看到老人就會請他坐下(S2AC06)

可以感到老人看不清楚的時候,所以應該多幫助老人。 (S3AI02)

老人平常走路較慢,我們可以去扶他使他走的較快較安全。 (S3W05)

老人如果行動不便,我會盡我自己的力量去牽他。 (S3AA05)

2. 能思考幫助生理不便老人的方法

學生能思考如何在生活中,協助行動不便老人的方法,如禮讓座 位、扶持、幫忙做事、幫忙提重物等。

在路上看到老婆婆去買菜可以幫他提東西,扶他過馬路。 (S3Z05)

(30)

可以去幫忙他們做事,打掃,讓他們多休息。 (S3O05)

攙扶老人上樓梯,過馬路等,並且要有耐心的待在老人身邊,為他解決一些讓他覺得行動 不便的事情。 (S3AE05)

學生也能以對視覺體驗活動的感受,提出協助老人視力不便的良 方,如唸報紙給老人聽等。

可以幫老人代步拿東西,扶老人走路,可以唸報紙給老人聽。 (S3R05)

並且能思考在生活中可能影響老人安全的生活細節,如浴室加裝 防滑墊等安全設施、食物煮軟一點等。

公車上讓座,浴室加裝扶手及防滑墊,扶他們過馬路,食物煮軟一點的,幫他們提重物。

(S3P05)

也可以煮比較軟的食物給老人吃,並多與他們聊天、逛街、散步等。 (S3AE05)

從觀察紀錄中,也能得到學生思考服務老人方式的印證。

分享今天的感受,以後可以如何幫助老人,SZ 說: 「扶他過馬路。」SR 說: 「幫他撿東西。」

SAI 說: 「幫他提東西。」SAE 說: 「扶他。」SAD 說: 「禮讓座位。」SZ 說: 「幫他拿較高 較重的東西。」SX 說: 「廁所要放防滑墊。」SAI 說:「餵他吃東西。」老師說:「對,如 果有老人行動不方便時,可以餵他吃東西。」SW 說:「幫他洗澡」 ,老師說: 「這是針對行 動不便的老人,可以幫他洗澡。」SAG 說:「煮軟一點的食物給他吃。」SAI 說:「陪他逛 街。」SAD 說: 「和他聊天。」…(觀察紀錄 02)

3. 能激發關心週遭老人的服務行動

學生能透過體驗活動,延伸到協助生活週遭行動不便的親密老 人,如實際協助家裡的奶奶等。

像我奶奶有一次坐公車,跌倒去傷到脊椎骨,到了現在行動還是非常不方便的,不能提重 的東西,也不能站(坐)太久,那才是真正的行動不方便呢!所以我要多幫助我奶奶,才 不會使他覺得行動不方便!(S1AE02)

最大的心得是,如果家裡有老人的話,你就可以更實際的幫助他(她) ,改善他(她)的生 活,也可以從他(她)的生活當中有什麼事讓他(她)覺得不方便,然後我們可以去幫助 的事,使他(她)的生活中更加方便。 (S1V02)

4. 及早保健自己的身體

學生能根據對老化生理退化的體驗,落實在生活中的健身保養,

如保持現在的聽力、養成良好運動習慣等。

當把耳塞塞入耳朵後,會使自己好像耳鳴似的,有點模糊耶!這樣會聽不太到,所以要好

(31)

好保持現在的聽力哦!(S3X03)

其實年輕人平常就應該要有運動的習慣,您付出多少時間保養您的身體,就代表年老時的 生活品質有多好。 (S4102)

研究者將學生在生理性主題課程學習單的回饋,依照四個學習成 效的面向,整理出反應回饋的人次如表 4-4-2:

表 4-4-2

學生對生理性主題課程的學習成效回饋人次

學習成效 認知 體驗 反思 實踐 回饋人次(﹪) 12(34.28﹪) 27(77.14﹪) 16(45.71﹪) 16(45.71﹪)

由表 4-4-2 中發現學生在生理性主題課程的學習成效,大部分呈 現出體驗感受的部分,其次為反思、實踐、認知的部分,可說明學生 在進行生理性主題課程的體驗活動後,有深刻的體驗感受成效。

(32)

第五節 澈藍剔透的焰心-心理性課程的學習興趣及成效

本研究的心理性主題單元共有「心像拼圖」、「看看我、聽聽我」、

「時光密碼 vs.人體相片」與「貼心小卡」的製作等活動。學生在「看 看我、聽聽我」活動中,由各組收集與老人相關的書面資料加以分析 整理,紀錄在「看看我、聽聽我」的學習單上;在每一週課程結束後 亦讓學生填寫「自我學習心得單」;並且在整個代間課程實施後,讓 學生填寫「我的心語」學習單以了解學生對整體課程的學習改變。所 以本節的資料分析也是以觀察者的紀錄、協同教師與研究者的省思札 記來分析學生對活動的學習興趣,以學生填寫的「看看我、聽聽我」、

「自我學習心得單」、「我的心語」三種學習單的內容分析學生的學習 成效。

一、 學習興趣

心理性主題課程的學習興趣,可分別以學生在「心像拼圖」、「看看我、

聽聽我」、「時光密碼 vs.人體相片」與「貼心小卡」的製作等活動狀 況來探討分析。

(一) 學生在「心像拼圖」的學習興趣

「心像拼圖」的活動是讓學生經由對不同人像圖片的比較,了解 由年輕到老的變化及可能產生的心理特徵;並由各組自編「愛的故事 線」將人像圖片排序成為一個老化的故事。在觀察員的觀察紀錄中,

發現學生對人像圖片的感覺很好奇,能踴躍說出每個圖片的人像特 徵。

老師把四張圖卡都貼在黑板上做比較,問有什麼變化,第二組說: 「皺紋變多了。」第一組 說: 「頭髮變少了。」第六組說:「有老人斑。」第三組說:「變白了。」…SAH 說:「臉變 鬆弛了。」SC 說: 「衣服變老了。」SE 說: 「老了眼神變比較憔悴。」SAC 說: 「眼袋變大。」

SP 說: 「變的比較慈祥。」 (觀察紀錄 03)

(33)

在編組「愛的故事線」時各組也都能踴躍討論人像圖片的順序,

以編出與老人相關的故事。

老師發下四張卡片,是四個人的圖像,要他們互相討論,自己排一個順序,編出一個故事 來…第一組到第六組多半是由一個人執筆紀錄,其他人圍在旁邊七嘴八舌的討論。 (觀察紀 錄 03)

課程安排了圖片排序,拜圖片寫實所賜,孩子的反應有些進展…(TR 省思 03)

但是學生在發表各組所編的故事時,因為學生發表的聲音太小 聲,所以對故事討論的整體參與度不高。

老師請同學上台發表剛剛編的故事,第一組是由 SC 發表,第一、二組都一直在笑。其他人 只是聽著而已。[觀察者附註:因為太小聲所以後面都聽不清楚](觀察紀錄 03)

(二) 學生在「看看我、聽聽我」的學習興趣

「看看我、聽聽我」的進行方式是讓學生分組收集與老人相關的 書面資料加以分析整理,紀錄在「看看我、聽聽我」的學習單上,並 予以說明各組對所收集資料的看法及意見討論。各組學生均能從書 籍、剪報、網路資料中找到與老人相關的資料並加以分析。

第三組是由 SI 上台發表,第一篇是有關老年生涯規劃;第二篇是可愛的老人;第三篇是「跟 著爺爺看」這本書,心得是覺得對老人要有耐心、真心、同理心。 (觀察紀錄 04)

第五組是由 SU 上台發表,第一篇是剪關於老人的健康的報導;第二篇是「爺爺一定有辦 法」一書;第三篇是醫療櫥窗,有關老人憂鬱症。從第二篇中發現「老人的經驗是豐富且 有用的」 ;從第三篇中發現「老人的世界一感到沒有安全感」 。 (觀察紀錄 04)

這次有關老年人的剪報、書籍之閱讀心得,在仔細聆聽下發現經過教師引導後,大部分的 同學對老年人的議題能多加關注,且產生正確的觀念。 (TA 省思 04)

然而在各組說明並意見交流的時候,學生在聽別組的資料報告時 專注度不夠,只有少數組專心聆聽。

雖然在收集資料方面,較上次課程較有內容,不過一組只有一位同學上台發表,稍嫌熱情 不足,參與度較低。 (TR 省思 05)

所以教師以加分磁鐵來增加學生對發表活動的學習參與,可以拉 回學生學習的專注程度。

發下上次寫的剪報心得,再要各小組互相討論一下,等下要上台發表心得…發表結束後老

師再大略說一下他們的剪報,補充說明。第六組比其他組專心、安靜,所以老師給第六組

數據

表 4-6-1  「壓箱寶」代間接觸一覽表  代號 訪問的紀念物品  與老人的連結  A 舊紙鈔  奶奶  B 爺爺的照片  爺爺  C 自己的照片  無  D 爺爺奶奶定情之物  爺爺奶奶  E 父親生日時父母第一次買給他的禮物  阿公阿嬤  F 相本中的相片  爺爺奶奶  G 民國三十多年的玉(阿公的媽媽給的)  阿公  H 郵冊  爺爺  I 榮譽勳章  爺爺  J 相片  爺爺奶奶  K 外婆的手錶  外公  L 相片  奶奶  M 相片  無  N 照片  爺爺  O 爺爺和他死黨一起玩時照的相片
表 4-6-3  學生對社會活動性主題課程的喜好程度  喜好程度 社會活動性主題 (人次) 非常喜歡 11(31.43﹪)  有些喜歡 19(54.26﹪)  還可以 5(14.29﹪)  有些不喜歡 -  非常不喜歡 -  二、 學習成效  主要從學生的學習單的填寫中,了解學生的行為改變與觀點,分 析社會活動性課程的實施後,學生對老人社會活動的認知、體驗感 受、反思與行為實踐為何。  (一) 認知       可以從兩方面來探討學生在社會活動性主題課程中,對老化社 會活動的認知回饋:  1
表 4-7-1  學生在學習單中呈現飲食計畫的學習成效  學習成效 飲食計畫 (組次) 考量老化生理器官的退化 3(50.00﹪)  考量老人的新陳代謝,融入疾病飲食 4(66.67﹪)  避免危險 1(16.67﹪)  考慮營養均衡 1(16.67﹪)  考量烹調處理方式 1(16.67﹪)  由表 4-7-1 可發現大多數的學生能在分組的飲食計畫中,呈現出 對老人生理器官退化與新陳代謝狀況的考量。  二、 影片欣賞      本研究為加強學生對青少年與老人間的代間相處的議題探討,設 計在期末進行人際關係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這個部分是我最滿意的檔案資料,單元或學習任務完成時,我會 利用時間整理教學成果,並且及時寫下省思,這些省思有利於下

○○【非營利性質法人全名】 (以下簡稱乙方) ,辦理○○非營利幼兒園【全名】 ,並經雙方 協議,訂定下列條款,以資共同遵守履行:4.

我國佛學界泰斗印順導師(以下簡稱印老)於 1942 年(當時 37 歲) ,在他的《印 度之佛教》 (以下簡稱《 1943

那些圖形大部分都從「美國數學協會」 (The Mathematical Association of America,簡稱 MAA) 所 出版的 Mathematics Magazine 所摘錄出來的。MAA 與

「選課暨學習紀錄表」,經學術導師輔導核章後 依限繳回教務處,始完成選課程序。未依規定填

思維策略簡報 教學系統 課文短片 快樂閱讀花園 閱讀策略短片 閱讀策略簡報 課文分析簡報

「選課暨學習紀錄表」,經學術導師輔導核章後 依限繳回教務處,始完成選課程序。未依規定填

3.師培生修習教育課程期間,學期成績不及 格學分達該學期修習學分數 1/2、操行成績 未達 80 分或記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