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一、 、 、北投社的遷移與漢化 、 北投社的遷移與漢化 北投社的遷移與漢化 北投社的遷移與漢化

一 一

一、 、 、北投社的遷移與漢化 、 北投社的遷移與漢化 北投社的遷移與漢化 北投社的遷移與漢化

漢人的大量入墾,對平埔族的文化與經濟皆造成相當大的影響。在面對漢人 強勢的農業文明與壓倒性的人口數下,北投社一如臺灣各地的平埔族群,不是漢

316溫振華,〈清代台灣中部的開發與社會變遷〉,《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第 11 期,1983 年),頁 43-95。

317劉枝萬,《南投縣志稿(一)》(台北:成文出版社,1983 年),頁 39-41。

318周璽,《彰化縣志》(道光 11 年、1831 年)(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 年),頁 226。

化,便是在生存空間的壓迫下,離社遷移他地。

( (

(一 一 一) 一 ) )遷移噶瑪蘭與埔里 ) 遷移噶瑪蘭與埔里 遷移噶瑪蘭與埔里 遷移噶瑪蘭與埔里

1.遷移噶瑪蘭遷移噶瑪蘭遷移噶瑪蘭遷移噶瑪蘭

北投社有規模的向外遷移,分別發生於嘉慶九年(1804年)遷至噶瑪蘭與道 光三年(1823年)入遷埔里。移墾噶瑪蘭起因於岸裡社群領導人潘賢文,因爭奪 總通事職位失敗,319遂聯合岸裡、阿里史、阿束、東螺、北投、大甲、吞霄、馬 賽等社番共千餘人,穿過內山到今宜蘭五圍一帶進行拓墾。320

北投社參與嘉慶九年(1804年)此項遷移噶瑪蘭拓墾的行動中,從各社參與 遷徙者的角色來觀察,均屬於各社為生活所迫的非當權派,他們在社內未能掌權 並享權利,卻需承受沉重餉課與勞役,企求透過遷徙以改善生活。321又適逢北投 社也從「番社內」遷移到內木柵一帶。或許內木柵的環境不如原居地理想,加上 因各社之間的聯繫頻繁。使得北投社有一部份社番決意跟隨岸裡社向境外移墾。

所以此次遷移,北投社基本上只扮演著跟隨者的腳步。

根據資料所載,北投社的聚落緊鄰蘭陽溪畔,拓墾地在今羅東鎮北成里附 近,與粵人聚落雜居。322嘉慶十四年(1809年)發生漳人夜襲羅東事件,導致移 居噶瑪蘭之中部各社放棄羅東已開墾土地,同時潘賢文因此事件被捕死亡,使得 各族社散入噶瑪蘭平埔族各社,或是闢居沿山、沙礫之地,開始其在噶瑪蘭流離 失所的日子。323北投社於事件後,主要分布於羅東溪上游,北面隔溪與吧咾吻相 望,南面橫亙於今日北成庄一帶,當時北投社戶數約有25戶。324且北投社在噶瑪

319洪麗完,《台灣中部平埔族:沙轆社與岸裡大社之研究》(台北:稻鄉出版社,1997 年),頁 93。

320洪麗完,《從部落認同到「平埔」我群意識—臺灣中部平埔族群歷史變遷之考察(1700-1900》(臺北:

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3 年),頁 195。

321李信成,〈清代台灣中部平埔族遷徙噶瑪蘭之研究〉《台灣文獻》(第 56 卷第 1 期,2005 年),頁 106-107。

322李信成,〈清代台灣中部平埔族遷徙噶瑪蘭之研究〉《台灣文獻》(第 56 卷第 1 期,2005 年),頁 113。

323李信成,〈清代台灣中部平埔族遷徙噶瑪蘭之研究〉《台灣文獻》(第 56 卷第 1 期,2005 年),頁 114-116。

324廖英杰,〈流落他鄉的番頭目-平埔族岸裡社人潘賢文之研究〉「宜蘭研究」第六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宜蘭:宜蘭縣史館,2006 年),頁 50-53;張耀錡,〈平埔族社名對照表〉《文獻專刊》(第 2 卷第 1 期,1951 年),頁 13-20。

蘭定居之後,沒有像岸裡、大甲、吞霄等社因成社不成而歸回原社的記載,這是 否表示北投社在噶瑪蘭的拓墾,基本上是較為成功的,所以並沒有回到原居地,

或是發展不順且與原鄉失去聯絡,而無法回歸原社,實際的情況,有待更多文獻 來探究。

再從嘉慶九年(1804年)遷移噶瑪蘭之後,一直到道光三年(1823年)以前 的十八年之中,中部各平埔社群之遷移活動似乎又轉往個別性的境內遷移與發 展。然而隨著漢人逐漸擴及各社群之社域,中部平埔社群在面臨社域逐漸縮小的 情況下,不得不再試圖往境外發展,於是有往埔里遷移的行動產生。

2.遷移埔里遷移埔里遷移埔里遷移埔里

道光三年(1823年)入墾埔里者應有兩批:較早者應指猫羅社通事田成發、

北投社已革通事余猫尉、已革屯弁乃猫詩等人,曾以招外社熟番以為防衛的理 由,向埔社求得荒埔墾種,最後卻因嫌隙被水沙連社丁首蕭長發告發而宣告失 敗;325另外受埔社邀請移入者,由北投社番巫春榮、余清源為代表。從《分墾蛤 美蘭鬮分名次總簿》中,326可以發現此批越界開墾者皆有列名在其中,顯示這兩 批不同性質的開墾者,最後一同從事開墾埔里的工作。從越界開墾埔里開始,北 投社似乎開始領導整個遷移埔里的行動。

平埔社群遷徙埔里之緣由,一般認為是從郭百年事件開始。受郭百年事件的 影響,使得埔社勢力大消,導致原本均衡勢力的消滅。埔社番眾在飽受威脅之下,

急欲引進熟番來幫助其防衛北港番之入侵,這導致中部平埔社群遷移埔里之契 機。

而北投社能領導此次遷移,歸因於北投社鄰近埔里盆地,率先有機會與當地 原住民族群接觸,因此不僅成為入埔先鋒,且為入埔後的主要勢力。327從乾隆十

325洪麗完,《從部落認同到「平埔」我群意識—臺灣中部平埔族群歷史變遷之考察(1700-1900)》(臺 北: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3 年),頁 203-204。

326劉枝萬,《南投縣志稿(一)》(台北:成文出版社,1983 年),頁 63-88。

327劉枝萬,《南投縣志稿(一)》(台北:成文出版社,1983 年),頁 91。

六年(1751年)番殺兵民事件中,亦可見到北投社與埔社亦有來往之關係,328這 顯示北投社早與埔裡各社群有密切來往之關係。所以當埔社欲招熟番入埔以為防 衛時,必然先找關係良好的北投社來負責策劃及領導入埔拓墾事宜。

誠如上述,埔社邀請以北投社為領導的拓墾集團,於道光三年(1823年)開 始向埔里盆地進行遷移,首批移住者似乎皆為北投社人,其移住應為試墾之性 質。鄧傳安於道光三年(1823年)九月來埔里視察時,由其所描述「熟番聚居山 下者二十餘家,猶藉當日民人占築之土圍以為蔽,誅茅為屋,器具粗備」之情形,

329顯示當時還處於試墾階段,未有大批平埔社群移住。由於埔社之要求,同時亦 有北投社婦女六人同行前往,而此六名婦女亦分得「查某份」土地以為獎勵。330由 於此次試墾成功,開啟中部地區最大規模的跨部落聯合遷移,不但參與社群最 多,也是歷時最久及遷移總人數最多的紀錄。

由北投社的遷移傳說,可證明北投社取得入埔主導權的主要關鍵,在於地緣 關係。根據《臺灣番政志》引伊能嘉矩對北投社遷移到埔里之口傳:

我族在六、七十年以前,原住彰化方面之北投社北投社北投社,嘗為捕鹿入山,途遇水沙北投社 連番時,對該番言及所住平地,日為漢人所侵佔,告以不能久居情形,即導 引至其頭人(或曰頭人名天賜嬸)之家,請教對策,頭人即導引至埔社丘原,

當時雖已有埔眉二番先住其地,然未墾之處尚多,草木繁茂實為天與之佳 地,我族人大喜,回社對同族告明此事,於是乃決定舉族移住此地乃決定舉族移住此地乃決定舉族移住此地乃決定舉族移住此地。而先住 二番亦已馴化,不為抵抗,反因屢受其他野番襲擊,而由該先住二番防衛焉。

同時移來之我同族南投社番,有名武住尼因(Vutsunegen)者,為當時率引 我族來此之頭人,初來時占今之大埔城東方四華里茄苳腳附近舊社之地(今 尚有竹圍叢繞而無人居住,已變為水田矣。)嗣後我同族相繼而來,乃分住分住分住分住 距此東北方四華里五港泉之地

距此東北方四華里五港泉之地距此東北方四華里五港泉之地

距此東北方四華里五港泉之地,,,,茄苳腳舊地今雖無人居住茄苳腳舊地今雖無人居住茄苳腳舊地今雖無人居住,茄苳腳舊地今雖無人居住,,而做為南北投社,而做為南北投社而做為南北投社而做為南北投社

328《臺案彙錄己集》(清)(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4 年),頁 217。

329鄧傳安,《蠡測彙鈔》(道光 9 年、1829 年)(臺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 年),頁 6。

330劉枝萬,《南投縣志稿(一)》(台北:成文出版社,1983 年),頁 72。

開埔基業之地

域研究論文集》(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2001年),頁118。

由上述土地分配的情形,再一次證實北投社在入埔的過程中,其所扮演角色 的重要性。而北投社番在入埔之後,由於北投社處於各社的領導地位,所以掌理 埔里各項事宜的主要人物幾乎皆由北投社番擔任。其間產生重要人物如巫春榮任 埔眉二社正通事,余清源任東角總理及總社長等。333入埔之北投社番佔有最平坦 肥沃之地,建立鹽土庄、十一份庄、五港泉、水頭庄、珠仔山、九叢楓庄、茄苳 腳、中心仔庄、枇杷城、白葉坑等聚落。334

總而言之,嘉慶九年(1804年)有一部份北投社番先與岸裡社等中部各社群 聯合,遷入蘭陽平原尋找生存發展的可能性。然而此次遷移的結果或許不盡理 想,使得留居於內木柵地區的社番只得在原社域內試圖保有其生存領域。但隨著 土地不斷的賣出,生存空間仍然縮小。至道光年間北投社番不得不試圖向外找尋 新的生存環境,而道光三年(1823年)遷移埔里,可說是北投社在遷移行動上的 完結。遷移到埔里之後,於其後的文獻上我們未見到再有任何的境外遷移行動發 生,顯示埔里遷移的結果是成功的。

( ( (

(二 二 二) 二 ) ) )北投社的漢化 北投社的漢化 北投社的漢化 北投社的漢化

就清代族群政策而言,官方對於平埔熟番採取了教化政策,使得平埔族社會 受到漢化與社學教育的影響。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初任台灣知府靳治揚創 立社學於台灣。其設立的理念與政策可由這段敘述:「立社學以教番童……。豈 可不令識字,以同牛馬乎!請每社立一學官,為捐項置書籍、延社師,以為之教。

使番童自八歲以上,胥就小學,習讀孝經、小學、論語等書。」加以闡明。335 臺灣道張嗣章建議於雍正十二年(1734年)在南北兩路各熟番社設立社學,

333劉枝萬,《南投縣志稿(一)》(台北:成文出版社,1983 年),頁 303、306-307。

333劉枝萬,《南投縣志稿(一)》(台北:成文出版社,1983 年),頁 303、306-307。

Outline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