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首先,關於援外概念的學術論著可說汗牛充棟,但其討論重點卻不外有三項 內容:第一、就援助國而言,不同援外工具之效用的比較分析及其與貿易、投資、

私人銀行融資等資源移轉機制績效比較;第二、就受援國而言,接受不同來源、

形式之各類援助後經濟效應如何,成長表現如何;第三、分析受援國接受不同形 式援助後,其政治和外交上的表現與援助國期望之一致程度有何高低差別。

而此類此之研究大致上均具有三項特徵:第一、純屬工具性分析,第二、採 用量化的比較分析法,第三、將援助的經濟效果與政治效果分離,避免模型之精 確度受到影響。從這三類研究與其特徵,本研究發現其多以研究經濟方面的量化 資料為多,且以援助作為控制變項,探討與經濟成長表現之相關係數小到可以忽 略,令人懷疑其意義何在。1其次,其中在不同援外與不同形式中,非政府援外 與人道的援助資料卻又少之又少。其中,只有Terje Tvedt一書論述到一些在非洲 進行人道援助的非政府組織,他們的背景與援助的內容及對非洲窮困地區帶來了 Princen Thomas and Finger Mattias4分別在其著作中對於組織活動所面臨的問題 也有所著墨,這對於在歸納非政府組織活動的策略與特質有相當的助益。其次,

主要探討非政府組織的興起、非政府組織的活動策略、特質,以及在聯合國的功 能,同時對於非政府組織的活動對未來國際社會間產生的影響也有深入的分析,

相關文獻有Ken Conca5、Leon Gordenker and Thomas G. Weiss 6、Jessica T.

Mathems7、及Kal Raustials8。另外,關於非政府組織與東南亞方面的研究 Noeleen

1 Lester B. Pearson, Partner in Development- Report of the Commission on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New York: Praeger Publishers, 1st edition, 1969), pp.3-76.

2 Terje Tvedt, Angel of Mercy of Development Diplomats: NGOs & Foreign Aid (London: Africa World Press, 1st edition, 1998).

3 Weiss G. Thomas, Beyond UN Subcontracting: Task -Sharing with Regional Security Arrangement and Service-Providing NGOs, (New York: Macmillan Press, 1st edition, 1998).

4 Princen Thomas and Finger Mattias, Environmental NGOs in World Politics,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st edition, 1994).

5 Ken Conca, “Greening the 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al Organizations and the UN System,” Third World Quarterly, Vol.16, No.3 (September 1995), pp.441-458.

6 Leon Gordenker and Thomas G. Weiss, “Pluralising Global Governance: Analytical Approaches and Dimensions,” Third World Quarterly, Vol.16, No.3 (September 1995), pp.357-388.

7 Jessica T. Mathems, “Power Shift,” Foreign Affairs, (January/February 1997), pp.51-67.

8 Kal Raustials, “States, NGOs and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Institutions,” 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 Vol.4, No.1 (December 1997), pp.702-741.

Heyzer, James V. Riker 和 Antonio B. Quizon9 強調亞洲非政府與政府的關係,主 重視,亦即非政府組織從事援外工作更強調以人為本( people-oriented)的信念。

11以上所提的幾項因素即是非政府組織在發展其救援工作上的組織利基,這與本

9 Noeleen Heyzer, James V. Riker and Antonio B. Quizon, Government-NGO Relations in Asia:

Prospects and Challenges for People-Centred Development, (London: Macmillan Press, 1st edition, 1995).

10 A. Yarmolinsky, “Philanthroic Activity in International Affairs,” in Vol.2, Part 1 of Research Papers Sponsored by the Commission on Private Philanthropu and Public Needs, (US Department of the Treasury: 1975), pp.774-778.

11 J. G. Sommer, Beyond Charity: U.S. Voluntary Aid for a Changing Third World, (Washington, D. C:

Overseas Development Council, 1979), p.144.

的指導方針,也不需要立即顯現出援外的成果以取悅國會,同時也不需要擔心國 會是否會批准經費,而可逕自執行長期的援外預算。12這些因素使得非政府組織 得已持續將經費之用於長期計劃,如:受助地區某項措施的制度建構。從此論述 來看,雖然台灣非政府組織不用像美國非政府組織有些補助經費是靠國會發與,

但本研究除了說明非政府組織援外的經費來源外,更需探究非政府組織其在申請 政府補助時,是否能仍保有其獨立自主性。

最後,是關於慈善動機與援外效果的質疑方面,雖然從以上分析,顯示西方 國家的非政府組織在國際發展與援助事務的實踐上最重視慈善和人道的目的,但 檢視其效果卻並不完全是正面的,而其強調的動機也不盡然是我們一貫相信的博 愛與慈善。伴隨這些援外非政府組織的光環下,其實也附著了不少批評,譬如:

Paddock 與Paddock 在審視1970年代初期的民間非政府組織援外成功案例時,發 現洛克斐勒(Rockfeller)基金會強調其推動的?綠色革命?計劃對於第三世界糧 食增產具有顯著貢獻的說法,與事實並不完全吻合。他們指出,洛克斐勒基金會 要世人相信該計劃實驗區- 墨西哥(Mexico)的小麥產量因而大增,當地人民需 求亦可自給自足。但究其實,小麥的增產主要肇因於肥料的大量使用、農民的補 貼,以及農地灌溉設施的改善;而且,所謂?小麥產量已達自給自足?之說法並無 太大意義,因為當地人民普遍窮困,有能力購買小麥為主食者為數不多,反之,

玉米才是墨西哥人的主要農作。雖然洛克斐勒基金會指出,在其研究團隊的努力 下,新的玉米品種與耕作技術皆以問世,但墨國農民接受新法種植玉米的普及率 僅達10%而已。13再者,也有學者批評從事援外捐助的非政府組織對於第三世界 的真實面掌握並不敏銳,Arnove 對此的批判是:首先,非政府組織對何謂?發展

?的界定,多從菁英與技術官僚的角度為之,並非根據大眾的意見與需求;因此,

在經過非政府組織多年的援外努力下,北美與西歐社會對於第三世界事務的認知

12 R. Friedman, “The Role of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in Foreign Aid: A Literature Survey,” PONPD Working Paper (1980), p.32.

13 W. Paddock and E. Paddock, We Don’t Know How: An Independent Audit of What They Call Success in Foreign Assistance, (Iowa: Iow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1st edition, 1973).

與知識的累積確實有所增進,然而在解決那些低度開發國家所面臨的社會問題方 面,卻進展有限,箇中原因不乏是因為非政府組織對援外捐贈保守思維模式,阻 礙有意義的變革。14此外,也有學者認為非政府組織援外是慈善為名,遂行資本 主義之實,Horowitz 與 Kolodney 指出洛克斐勒基金會的設立即是創辦人為了 維護龐大企業財團的公眾形象,以避免為人指責是?剝削勞工大眾的資本家

(exploitative capitalists)?。15這些論述似乎有些過於抹煞非政府組織援外的成 果,但不可諱言的,其非政府組織援外動機與效果是需質疑的,所以,台灣非政

14 R. F. Arnove, “The Ford Foundation and ‘Competency Building’ Overseas: Assumptions, Approaches, and Outcomes,” Studies in Comparative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No.12, (1977), pp.100-126.

15 D. Horowitz and D. Kolodney, “The Foundations: Charity Begins at Home,” Rampart (April 1969), pp.38-48.

16 宋學文主編 :《第二軌道外交之機會與限制》,(台中:大同資訊,初版,2000 年)。

17 陳滋松:「民間與非政府組織的民間外交」,《新世紀智庫論壇》(台北),第 3 期(1998 年 8 月 20 日),頁 5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