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6)、東南亞援外人力資源配置方面

表 5-10 非政府組織東南亞援外人力資源配置 台北海外和平

服務團

知風草文教服 務協會

慈濟慈善事業 基金會 在本國從事援外事務的專責工

作人員

1 5

派往受援國的專責工作人員 2 1 不一定 在受援國僱請當地工作人員 12 15

總數 15 21

知風草文教協會與台北海外和平服務團兩組織規模大致趨近,只不過台北海 外和平服務團的人數是僅兩個工作隊的工作人員,並不包括難民營及部落學校的 老師、訓練員等,所以,在東南亞援外人力資源配置,知風草文教協會算是三個

裡頭最小型的援外機構,主因也在於其是較新興的非政府組織,從事援助時間最 短,相對的規模不大。

而慈濟,是所有援外組織裡最特殊的例子,也是規模最大的非政府組織。所 以,其本會有專責負責海外援助人員,但人數不固定,要視其援助業務而定。

?因為我們海外分支很多,我本身是經常性要跟這些海外分支機構做連 繫,印尼是其中一個,所以,我在這大愛村計劃中所扮演的角色,第一:

是傳達本會這邊的訊息,第二:把當地所做的事情做一整理跟歸納,不 管是本會這邊也好,媒體也好,或是相關單位也好,我這邊是扮演一個 橋樑角色畢竟慈濟在台灣志業非常多,必需要有同仁協助,負責,關懷 慈濟志業在海外推動的部份,那我是其中一位,印尼是我主要負責聯繫 的對象之一,也因為這樣子的因緣,海外同仁他們在推動印尼大愛村 時,我也不敢說是參與,但是陪伴關懷是有的。?(B1-2)

但,就?派往受援國的專責工作人員?來說,就需看當地有無分會或慈濟機構 及安全性,如有或不是很安全,派往人員就很少,如無當地分會或是安全地區,

派往人員就很多。在?在受援國僱請當地工作人員?方面,由於慈濟是宗教性質團 體,志工都是發心做善事,在從事援助工作,所以受僱人員是無。

而在這三個非政府組織人力的資格與徵選上來說,都是沒有特別限制,主要 以有心從事援外工作為主。不過,在知風草與海外和平服務隊的組織成員來說,

大都是社工專業背景居多。

知風草在訪談中提及:

?本會之服務人員要求有社工相關背景,且能有耐心、吃苦耐勞、有抗 壓性。?(C1-5)

服務團在其成員組合上說明:

?以目前泰國工作隊為例,便是維持以一名台籍正式工作人員擔任領隊 職務,背景為社會發展研究,而前領隊背景則為社會工作,加上一名一 年期台籍志工(背景為社會學),然後有兩位外籍志工,還有近十位的 泰籍工作人員。此外,則是聘任有170位難民營內幼教老師與9位部落小 學教師。?(D1-6)

所以,雖然非政府組織不會對其所需人員設限,但絕大多數還是屬於具有援 助專業背景的社會工作系為居多。在慈濟方面,就很不一樣了,由於其是宗教團 體,在宗教號招下,發心的人很多,來自社會各階層,深富多樣性,且也由於其 國內援助時間長久,具有一定人力資源人脈,不分科系。受訪者將其志工人員科 系,統稱為多來自?愛心系?。

另外,在問及關於此三個組織都需要職業訓練、教育及醫療專業人員時,其 人員如何進行徵補問題?三個組織個有其不同著重點,分別回答如下:

在知風草方面,訪談者提及:

?收容中心與職訓中心的工作人員皆為當地柬埔寨人,希望藉此提供就 業機會。職訓中心的教師甄選時需提出教案給本會審核,並實際試教 等。?(C1-4)

在海外和平服務團方面,訪談者提及:

?一般而言,援助人員多為台北團部經過公開招募海外一年期志工,並 提供在台北辦公室一個月的行前訓練,訓練內容則主要是以熟悉台北海 外和平服務團在台灣與海外的各項相關業務,然後經過一年的服務與學 習後,視組織需求與個人意願來轉任為正式工作人員。在田野實際執行 教育工作的皆仰賴於當地工作人員,因此如何訓練與支持當地工作人員 反而是TOPS工作人員的主要目標。?(D1-5)

在慈濟方面,訪談者說明

?這些不困難,且當地發心人很多,且慈濟在當地已從事多年援助 工作,有許多不論當地或僑民在參與慈濟工作後都很喜歡慈濟,

非常感動又樂意且又是幫助當地人,所以志願者很多。本來擔心 慈濟是佛教,沒有人要來,但其實很踴躍,本來預計只要 40 到 50 個老師,結果有 2 、3 百封履歷。我們還因此做嚴格篩選,至 於訓練,因為他們本身就具備專業技能與經驗,所以也不用擔心。

?(B1-6)

從上三個機構論述來看,三個機構各有其著重地方,知風草因為主要是辦教 育,所以,在教師篩選上會較為嚴格,需要提供教案等專業的知識,而工作人員 則以當地人為主,因為要給予工作機會;服務團的志工無限定,只是當地的援助 計劃需要當地人為主,比較能瞭解當地情形,訓練這些當地工作人員反而是其著 重重點。而慈濟方面其組織歷史久,援助活動知名度高,所以,人力不是問題,

反而是人太多要篩選問題,所以,綜合歸納,其實這些非政府組織在志工方面並 不會設限,主要都是選擇與訓練方面才會有其考量。

參、台灣非政府組織從事東南亞援助經費來源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