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不同背景變項的特教教師在感受人際關係差異情形之分析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第五節 不同背景變項的特教教師在感受人際關係差異情形之分析

教師的個人背景變項,第二部分分析教師的環境背景變項,第三部分進行綜合 討論。

壹、不同個人背景變項的特教教師在感受人際關係情形

從蒐集到的 32 篇的研究樣本中,針對七項不同個人背景變項的特教教師 在感受人際關係的數據,其中「性別」比較篇數有 20 篇、「年齡」為 17 篇、「婚 姻狀況」為 19 篇、「任教年資」21 篇、「專業背景」20 篇、「教育程度」為 13 篇及「擔任職務」為 17 篇,共會獲得 7 項後設分析數據,詳見表 4-9,以下 針對七項分析結果進行說明。

表 4-9

不同個人背景變項的特教教師在感受人際關係情形之效果量分析 個人背景

變項

比 較 篇 數

效果量

95%信賴區間 同質性

Nf.s

Tolerance Level (5k+10)

CL 值 下限 上限 Q 值 (%)

性別 20 0.136*** 0.062 0.210 89.175*** 1906 110 53.98%

年齡 17 0.059 -0.010 0.129 35.014** 281 95 51.6%

婚姻狀況 19 -0.044 -0.109 0.020 23.663 222 105 48.8%

任教年資 21 -0.001 -0.063 0.062 61.764*** 21 115 50%

專業背景 20 0.038 -0.030 0.106 28.968 155 110 51.2%

教育程度 13 0.077 -0.019 0.173 11.000 142 75 51.99%

擔任職務 17 0.030 -0.054 0.115 22.118 36 95 50.8%

**p<.01. ***p<.001。

79

一、不同性別的特教教師所感受的人際關係差異情形

性別變項對人際關係的效果量為 0.136,顯示男性感受到的人際關係壓力 大於女性,且屬於達顯著的低程度差異,而在同質性檢定的 Q 值達顯著水準,

表示所比較的 20 篇研究屬於異質,表示有其他中介變項影響不同性別狀況的 特教教師感受人際關係的差異。

此外,在 Nf.s.上達 1906 篇,大於容忍篇數,因此可排除出版偏誤問題,

在 CL 值中可見,每一百次的調查中,將會有 53.98 次會得到男性教師感受到 的人際關係大於女性。

根據上述結果得知,男性和女性特教教師在感受人際關係上有顯著差異

(男>女),且此結果可排除出版偏誤問題。

二、不同年齡的特教教師所感受的人際關係差異情形

年齡變項對人際關係效果量未達顯著水準,且效果量為 0.059,表示 30(含) 歲以下所感受到的人際關係大於 31(含)歲以上的教師的教師,且屬於低程度的 差異,而在同質性檢定顯示所比較的 17 篇研究為異質性,表示有其他中介變 項影響不同年齡狀況的特教教師感受人際關係的差異結果。

在出版偏誤的探討,年齡變項對特教教師人際關係的 Nf.s.達 281 篇,大 於容忍篇數,因此年齡變項對特教教師人際關係的差異結果是穩定的,,在 CL 值中可見,每一百次的調查中,將會有 51.6 次會得到 30(含)歲以下教師感 受到的人際關係大於 31(含)歲以上的教師。

根據上述結果得知,特教教師在感受人際關係上受到年齡大小影響沒有顯 著差異情形,且結果無出版偏誤影響。

三、不同婚姻狀況的特教教師所感受的人際關係差異情形

不同婚姻狀況對人際關係效果量未達顯著水準,且效果量為-0.044,表示 未婚的教師所感受到的人際關係大於已婚教師,屬於低程度的差異,而在同質 性檢定顯示所比較的 19 篇研究屬於同質性,此外,婚姻狀況對特教教師人際 關係的 Nf.s.為 222 篇,大於容忍篇數,因此這 19 篇研究的後設分析結果不會 受到 Nf.s.影響。而在 CL 值中顯示,每一百次的調查中,將會有 48.8 次會得

80

到已婚教師感受到的人際關係大於未婚的教師。

根據上述結果得知,未婚教師和已婚的教師在感受人際關係上沒有顯著差 異情形。

四、不同任教年資的特教教師所感受的人際關係差異情形

任教年資對人際關係效果量為-0.001 未達顯著水準,屬於低程度差異,且 任教 6(含)年以上教師的教師所感受到的人際關係大於任教 5(含)年以下,

而在同質性檢定顯示所比較的 21 篇研究屬於異質性,可能有中介變項影響此 結果,而 Nf.s.為 20 篇超過最低安全篇數,因此這 21 篇研究的後設分析結果 是可信的,此外,在 CL 值中可見,每一百次的調查中,將會有 50 次會得到 任教 5(含)年以下教師感受到的人際關係大於 6(含)年以上的教師

根據上述結果得知,任教年資不同的特教教在感受的人際關係沒有顯著差 異,可排除出版偏誤問題。

五、不同專業背景的特教教師所感受的人際關係差異情形

專業背景變項對人際關係效果量未達顯著水準,效果量為 0.038 是低程度 的差異,表示特教組/系畢業之教師大於非特教組/系畢業的教師所感受到的 人際關係壓力,在同質性檢定顯示所整合研究屬於同質性,表示整合這些的研 究是合宜的,而 Nf.s.為 155 篇大於容忍篇數,故這 20 篇研究整合結果可排除 出版偏誤問題。

在 CL 值中可見,每一百次的調查中,將會有 51.2 次會得到特教組/系畢 業的教師感受到的人際關係大於非特教組/系畢業的教師。

根據上述結果得知,專業背景為特教組/系畢業的教師與非特教組/系畢 業的教師所感受到的人際關係無顯著差異。

六、不同教育程度的特教教師所感受的人際關係差異情形

不同教育程度對人際關係效果量為 0.077,表示學士(含)以下畢業之教 師所感受到的人際關係大於碩士(含)以上畢業的教師,但未達顯著水準,而 在同質性檢定結果顯示所比較的 13 篇研究屬於同質性。

在出版偏誤的探討,不同教育程度對特教教師人際關係的 Nf.s.為 142 篇,

81

大於容忍篇數,因此可排除出版偏誤問題,在 CL 值中可見,每一百次的調查 中,將會有 51.99 次會得到學士(含)以下畢業的教師感受到的人際關係大於 碩士(含)以上畢業的教師。

由上述結果可知,不同教育程度的特教教師所感受到的人際關係沒有顯著 差異,且這些整合的研究屬於同質性,結果亦無出版偏誤問題。

七、擔任不同職務的特教教師所感受的人際關係差異情形

擔任不同職務對人際關係效果量為 0.030 未達顯著水準,表示兼任行政工 作之教師所感受到的人際關係大於未兼任行政工作之教師,而同質性檢定屬於 同質性。

在出版偏誤的探討,不同教育程度對特教教師人際關係的 Nf.s.為 36 篇,

大於最低安全篇數,故這 17 篇研究整合結果可排除出版偏誤問題,而在 CL 值中可見,每一百次的調查中,將會有 50.8 次會得到兼任行政工作之教師感 受到的人際關係大於與未兼任行政工作的教師。

由上述結果可知,兼任行政工作和未兼任行政工作的教師在感受人際關 係上沒有顯著差異,且此研究結果穩定。

貳、不同環境變項的特教教師在感受人際關係情形

本研究分析的環境變項為學校規模和學校地區等兩項對特教教師人際關 係的數據進行後設分析,其中「學校規模」比較的篇數為 13 篇,及「學校地 區」為 9 篇,共獲得 2 項後設分析數據,詳見表 4-10。

一、在不同的學校規模的特教教師所感受的人際關係差異情形

學校規模對特教教師人際關係效果量為 0.037,表示教師任教於 24(含)

班級以下之教師所感受到的人際關係大於任教於 25(含)班級以上的教師,

未達顯著水準且屬於低程度的差異,而在同質性檢定的 Q 值未達顯著水準,

表示所比較的 13 篇研究屬於同質性。

在出版偏誤的探討,不同學校規模對特教教師人際關係的 Nf.s.為 20 篇,

大於最低安全篇數,在 CL 值中可見,每一百次的調查中,將會有 51.2 次會得 到教師任教於 24(含)班級以下的學校所感受到的人際關係大於教師任教於

82

25(含)班級以上的學校。

由上述結果可知,任教於不同學校規模的特教教師所感受到的人際關係沒 有顯著差異。

表 4-10

不同環境變項的特教教師在感受人際關係情形之效果量分析 個人背景

變項

比較

篇數 效果量

95%信賴區間 同質性

Nf.s

Tolerance Level (5k+10)

CL 值 下限 上限 Q 值 (%)

學校規模 13 0.037 -0.063 0.138 19.737 20 75 51.2%

學校地區 9 0.171*** 0.070 0.272 17.488* 324 55 54.78%

*p<.05. ***p<.001。

二、在不同的學校地區的特教教師所感受的人際關係差異情形

任教不同學校地區的特教教師所感受到的人際關係效果量為 0.171,表示 任教於市區學校之教師所感受到的人際關係大於任教於鄉鎮學校的教師未達.

顯著水準,而在同質性檢定的 Q 值達顯著水準,因此有中介變項影響此結果 的可能。

在出版偏誤的結果顯示,不同學校地區對特教教師人際關係的 Nf.s.為 324 篇超過容忍篇數,因此可排除出版偏誤問題,而在 CL 值中可見,每一百次的 調查中,將會有 54.78 次會得到任教於市區學校之教師所感受到的人際關係大 於任教於鄉鎮學校之教師。

由上述結果可知,任教於市區學校的教師和任教於鄉鎮學校的教師在感 受人際關係上沒有顯著差異。

參、討論

經過後設分析所獲得的不同背景變項在感受人際關係之差異情形與相關 研究的結果討論如下:

83

一、性別方面

整合研究結果得知不同性別的特教教師在感受人際關係有顯著差異,在研 究比較篇數 20 篇中有 2 篇研究與此結果相同(10%),這兩篇研究分別為林邵 穎(2010)和張清洽(2008)。此外根據 CL 值顯示一百次調查中會有 53.98 次得到男性感受到的人際關係大於女性,20 篇需有 10 篇,而在比較篇數中有 12 篇研究獲得男性大於女性的結果(60%)接近此 CL 值。

二、年齡方面

後設分析結果顯示不同年齡的特教教師感受到的人際關係無顯著差異,在 研究比較篇數 17 篇中僅有 14 篇研究與此結果相同(82.35%)。此外 17 篇研 究中有 47.18%(7 篇)的篇數獲得 30 歲以下的教師大於 31 歲以下的教師,

接近 CL 值 51.6%(8 篇)。

三、婚姻狀況

後設分析結果顯示不同婚姻狀況的特教教師感受到的人際關係無顯著差 異,從 19 篇比較篇數的結果發現有 16 篇(84.21%)的結果與後設分析達顯 著差異的結果相同。CL 值顯示會有 48.4%獲得已婚教師大於未婚教師(19 篇 會有 9 篇),發現研究比較篇數的 47.37%有此結果(9 篇)接近 CL 值。

四、任教年資

整合研究結果得知不同任教年資的特教教師在感受人際關係無顯著差異,

整合研究結果得知不同任教年資的特教教師在感受人際關係無顯著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