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兩極格局與半島危機

第四節 中共海權發展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礎。

此前北韓已承諾半島問題不繞過北京,意味著中國在和談中握有一席之地

,不過此一潛在利益為周邊各國所覬覦,勢必成為爭奪對象,倘若和平協議今 日簽署,美國仍將保有最大利益,可惜受諸多因素拖延未決,若待到中共取得 區域軍事優勢之際,榮譽桂冠則必由其所持,屆時美國悔之晚已。

第四節 中共海權發展

一、總體趨勢推動的戰略轉型

中共正對軍事權力作結構性改革。北京擁有一支在世界上名列前茅的陸軍

,美國五角大廈在第三次朝核危機時反對軍事選項,41與此有相當關係,但北 京的反制選項其實非常有限,軍事上可能只有導彈較為可信,這使得中國處於 被動姿態,已對其東北亞軍事權力造成影響,海權恰能填補此一空隙。

海權轉型對中共安全政策至少有三點誘因:就國內而言,其提供北京以同 等國防經費獲取對主要威脅方向更高的安全保障;就朝鮮半島而言,一支有威 懾力的海軍部隊,能控制對朝鮮半島兵、火力的投射能力,並對兩韓獲得影響 力;就東北亞區域而言,海軍能將戰場前推至權力中心以外,保障沿岸安全。

中共強化海權對其主動控管朝核危機提供有效手段,然而這意味著過往中 國試圖在區域維持軍事平衡的政策將被打破,其將成為顛覆朝鮮半島權力平衡 的最後一根稻草。

海權對北京控管朝鮮問題提供有效手段,從兩韓角度來看,中共海權超出

半島周邊,亦是獲致南北韓政治效忠的必要條件。與古代中韓關係相同,無法 獲致區域霸權、保障半島安全的國家無法擔任宗主國,擴張海權本是中共整體

戰略考量的結果,但將顛覆朝鮮半島的權力平衡,長遠來看可能使兩韓政治上 靠近中國。

美國對中國崛起早有回應,歐巴馬(

Obama, Barack)

政府推動的跨太平洋

41 「對抗北韓採取軍事選項?五角大廈、白宮不同調」,ETtoday,2018年2月3日,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180203/1106623.htm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夥伴關係協定(The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簡稱TPP)與亞太再平衡戰略(

Asia Pacific rebalancing strategy)即應此而生。

亞太再平衡戰略提出後, 2014美國四年期國防總檢討報告即宣示,美海軍 的目標是在 2020年將60%的美海軍資產部署於太平洋。

42

但此一戰略目標須獲周 邊國家支持,TPP乃是其策略基礎,由於川普政府上台伊始便揚棄主導TPP的企 圖,導致再平衡戰略已成空中閣樓,取而代之的印太戰略( Indo-Pacific Strategy Report)構想宏大,惟從地緣來看,此一戰略偏離美權力中心更遠,若無地區 強權支持難以維繫,且印太國家對美的配套經濟政策反應好壞參半,

43

其效益 令人存疑。

此消彼漲之下,中共海權正逐漸跨出第一島鏈,此雖為美國策略失當與地 緣中力量損失梯度自然造就,並不代表美中海軍勢將衝突,和平仍提供兩國誘

人紅利,且北京尋求保護其沿海權力中心及重要海上交通線之際同樣也受地緣 制約,最終將與美國達致一個新的權力平衡,這促使中美發展出海軍『非戰爭 性』的使用方式。

軍事權力此時並非直接施用於戰爭,更像是一種談判籌碼,是兩強分割勢 力範圍的後盾,當一方展現出充分優勢,另一方就釋出部分利基或改變部署姿 態,直到重新平衡為止,這建立在兩個大前提上,第一,兩國地緣上無核心利 益衝突;其次,和平紅利仍大於戰爭收益。

美中對此心領神會,一個廣為周知的比喻說: 「太平洋足夠大,容得下中美 兩國。」

44

太平洋遼闊的地理距離,提供兩國緩衝空間,這是中共放膽發展海 權的基礎之一,當前國際經貿合作的和平榮景提供另一基礎。

中美會持續爭奪西太平洋海權的遊戲,倘若現況持續,當大陸經濟力量上 升到與美比肩之際,北京將在半島獲得明顯優勢,並可能兵不血刃迫使駐韓美 軍撤離,這是由於屆時中國海軍即便未獲得充分制海權,至少也已具備足夠的

42 Department of Defense, USA著,李永悌譯,2014美國四年期國防總檢討報告(Quadrennial Defense Review 2014)(臺北:中華民國國防部,2014年),頁93。

43 「印太國家如何看待美印太戰略的經濟策略?」,VOA,2019年5月1日,

https://www.voacantonese.com/a/cantonese-lyl-us-indo-pacific-20190501-ry/4899012.html

44 「維基解密:太平洋能大到容下中美嗎?」,BBC中文版,2016年10月13日,

https://www.bbc.com/zhongwen/simp/china/2016/10/161013_wikileak_hilary_south_china_sea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A2/AD(Anti-Access/Area Denial,簡稱A2/AD)能力。

A2/AD的術語當然源自美國,而非中共(共軍使用的標準術語是『積極防 禦』 ) ,但相當有效地描述其特性

45

,此種戰略構想實際上是戰略逆襲,中共戰 略學描述:一旦敵人『侵犯我國家利益,就代表敵人早已開第一槍』共軍的任 務是『盡一切能力,以先制打擊壓制敵人』 。

46

制海與海上拒止並非一體的兩面,海上拒止並不需要擁有制海權,因為即 便無法確保通行安全,也有諸多手段(如陸基飛彈)可破壞敵方的通行自由,

47

這某種程度上算是一種非對稱作戰,提供北京制海權之外的備用選項,由於 其成本相對低廉,幾乎可確保其近海優勢。

當中共具備A2/AD能力,因其與朝鮮半島陸地毗連,即使不具備制海權仍 將獲得絕對優勢,此時駐韓美軍將不再具有重大意義,足以促使美國慎重考量 撤軍選項,避免其軍事人員反而成為戰略累贅。

此種地緣形勢的特色在於,取得海權優勢的一方會放大陸權優勢,因此本 就具有陸權優勢的中國一旦取得部分海權,優勢將被劇烈擴大,美軍面臨的將 不是軍事平衡逐漸消失,而是在超過某個臨界點之後,突然陷入滑坡的窘境,

結合半島的地緣經濟狀況,屆時此區域將會形成中國的單極霸權,對日本造成 重大衝擊。

朝鮮半島本身並不具備成為美國核心利益的價值,關鍵問題在於美日同盟

,中美距離夠遠,中日韓距離則太近,兩韓任一國家調整其政治光譜,都將對 中日造成劇烈衝擊,由於日本是美國亞太政策的基石,其對華政策的根本轉變

,有可能造成美西太平洋戰略的全面崩塌,此一骨牌效應若發生,中共可能從 半島區域霸權躍升為東亞區域霸權,美國則未必還能稱之為全球性強權,這絕 非華盛頓當局所能接受,到頭來,這大概是朝鮮問題爆發熱戰的唯一可能。

二、中共海權特色

45 Saunders, Phillp C.等著,李永悌譯,中共海軍:能力擴大.角色演進(.The Chinese Navy:

Expanding Capabilities, Evolving Roles),頁214。

46 彭光謙、姚有志,戰略學(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2005年),頁459~461。

47 Gompert, David C.著,高一中譯,西太平洋海權之爭(Sea Power and American Interests in the Western Pacific)(臺北:中華民國國防部,2015年),頁28~29。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不到20年前中共仍被認為只擁有一支近岸防禦軍隊,在開始了被稱為小步 快跑的造艦策略後,其作戰能力已迅速朝遠洋推進,迄2019年年底,僅055和 052D這兩種主力驅逐艦的總數就已近30艘,48遼寧號航母作為訓練艦在役,同 時還保持一艘航母海試一艘航母在建。

雖然中國海軍擴張迅速,報章媒體也時常提醒國人中共造成的威脅,但我 們不必對此過度解讀,畢竟新興海軍通常為新興政治、軍事、經濟強權的特徵 之一,而這不必然意味著戰爭迫在眉睫。49

中共發展海軍的歷程很複雜,起因與朝鮮半島關聯性亦不高,唯其結果對 整個東北亞將造成深遠衝擊。本文關注的重點是,北京持續強化海權對朝鮮半

島安全政策有何影響?在分析此問題時必須意識到,中國傳統戰略文化並沒有 針對陸、海權的分野。

這並不是指中國認為陸軍與海軍地位相同,或是希望同時發展兩個軍種,

中國只是更傾向於隨機應變罷了,『權變』作為中國軍事思想的核心,講究的是 應敵而制勝,中國確實有悠久的陸權傳統,但那是因為在鴉片戰爭前,中國從 未認為關乎核心利益的威脅來自海上。

不該忘記清末艦隊發展迅速的事實,海防塞防的爭論,只在於界定何者威 脅更大,而非對海軍形成結構性制約,中共過去不重視海軍是因為缺乏海洋利 益,而且不具備發展條件,而非對海權有所牴觸。

歷史上的陸權強國為海洋利益發展海軍並不罕見,法國、德國及俄羅斯殷 鑑不遠,但北京轉向海洋的速度著實驚人,這與其地緣形勢密不可分。中共最 精華的權力中心幾乎就分布在沿海一線,其威脅與利益爭端主要也來自海上,

中國長達1.8萬公里的海岸線居間滿布終年不凍的天然良港,試問一個現實主義 國家處在這樣的地緣政治環境下有什麼理由不發展海軍?

確實,古代中國缺乏長期性的海洋利益與威脅,因此海軍的建構往往曇花 一現,從隨朝一統南方的海船、鄭和下西洋、戚繼光抗倭到清末北洋艦隊覆滅

48 「一張圖表讓美國網民驚呼:原來中共艦隊如此龐大」,中時電子報,2019年2月12日,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90212004595-260417?chdtv

49 Saunders, Phillp C.等著,李永悌譯,中共海軍:能力擴大.角色演進(.The Chinese Navy:

Expanding Capabilities, Evolving Roles),頁35~40。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莫不如是。不過今日中共確實已有長遠的海洋利益,此種缺陷已不復見,觀 察中國海權,如今已呈現出以下幾項特點:

1. 目標合理

誠如荷姆斯與吉原俊井所說,中共尋求對海上交通線的確保,但這與走 向馬漢式的海權無關,北京依據時局變化與自身能力訂定合理目標。目 前為止,即使在中國大陸最大膽的構想中,也只是以區域的觀點看待海

上企圖與競爭問題,不同於英、美,中國大陸並未將海洋戰略提升至大 戰略層次——亦即海洋對國家福祉與世界地位至為重要。

50

2. 軍費經濟

中共海權擴張乃是一種軍事結構的調整,而非窮兵黷武式的擴張,2015 年93大閱兵習近平宣布裁減30萬軍隊,2019年官方《新時代的中國國防

》白皮書則指出其兵力:「大幅壓減陸軍現役員額,保持空軍現役員額穩

定,適度增加海軍、火箭軍現役員額。」

51

事實上,該白皮書用了一整 章來說明何謂『合理適度的國防開支』 。

3. 積極防禦

2015年中共領導階層透過其首部正式軍事戰略提醒世人,『積極防禦的戰 略概念仍是中共軍事戰略思想的根本』,此一宣示意味著共軍將不會試圖 僅保護一個固定的防禦陣線,也不會在太平洋遠處海域進行決戰。52 4. 複式海權

面對優勢的美國海軍,中共並不圖謀僅以艦隊確保海權,中國研究出世 界上第一款實用化的反艦彈道飛彈,很能說明問題,就達致其作戰目標 而言,北京將窮盡諸般軍事手段,海軍只是選項之一。

中共並不是海權國家,但也不像傳統的陸權國家,龐大陸軍並不制約其海 權轉型,今日中共海軍不僅將自己塑造為經濟成長的保護者,亦塑造其為經濟

50 Gompert, David C.著,高一中譯,西太平洋海權之爭(Sea Power and American Interests in the Western Pacific),頁31。

51 「《新時代的中國國防》白皮書全文」,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2019年7月24日,

http://www.mod.gov.cn/big5/regulatory/2019-07/24/content_4846424_4.htm

52 荷姆斯(Holmes, James R.),「中共海權發展」,國防譯粹,第45卷第10期(2018年),頁79。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成長的貢獻者,

53

這使得海軍備受重視,但在中國未從大洋獲致核心利益以前

,其並不謀求全球性海權,這提供中美和平的基礎。

第五節 小結

美中抗衡格局從2009年美國總統歐巴馬任期間已露崢嶸,彼時中共經濟發 展迅猛,軍費以每年接近10%的比例增長,整體軍事結構則由陸權朝海權擴張

中共擴張海權的模式不同於過往的陸權大國,荷姆斯形容,中共海權不只 有海軍而已,海軍只是中共海上武力的分支力量,而海上用兵的工具還有許多

54藉由海、空、陸軍和戰略火箭軍,中共試著構築出自身權力區域的撞擊緩 衝區,來應對軍事威脅,而朝鮮半島恰好位在中國戰略區域底部——旅順、威 海衛一線的位置,這就造成中共即便只是加強家門口的防衛,也會逐漸形成對 朝鮮半島兵、火力投射的優勢。

美國雖仍保有軍事與經濟上的優勢,但利益分布區域過大,在半島周邊兩 極格局無疑已提早到來,越靠近中共權力中樞,這種不平衡越明顯,歐巴馬在 第一任時提出的『亞洲樞紐』(Pivot to Asia)、或『再平衡』(Rebalancing)政 策,55即同時兼具嚇阻北韓蠢動與平衡區域權力的雙重目的。

朝核危機乍看之下是北韓問題,實則蘊含中美權力的結構性失衡問題,朝 韓位於地緣平衡的脆弱節點,對此一失衡特別敏感,又由於互信機制的不足,

遂造成進一步的安全困境(Security Dilemma)。

構築平衡的基礎首先在北韓出現斷裂,北韓相較於周邊,權力正陷入塌縮

,且從未與美日正常建交,如果說中共的外交舉措與軍事佈署通常能獲得南韓 理解,平壤顯然無法對美日在東北亞的布局作如是觀,青瓦台並不認為中共有

53 Saunders, Phillp C.等著,李永悌譯,中共海軍:能力擴大.角色演進(.The Chinese Navy:

Expanding Capabilities, Evolving Roles),頁110。

54 荷姆斯(Holmes, James R.),「中共海權發展」,國防譯粹,第45卷第10期(2018年),頁75。

55 李明,「歐巴馬政府的朝鮮半島政策(2009-2012年)」,遠景基金會季刊,第14卷第2期(2013 年),頁3。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意對其發動戰爭,朝鮮則無日無夜擔心美國對『邪惡』政權施以斬首行動。

南韓也對權力不平衡的壓力有所反應,青瓦臺在與中共建交後,美韓同盟 整體成削弱態勢,美國開始亞太再平衡戰略時適逢親美的李明博政府上任,戰 略同盟才又增強,朴槿惠上任後與中共關係友好,但朝核危機不斷升溫的背景 下,她似乎對中共遏制北韓的能力存疑,轉而親近美國。

從《日韓慰安婦協議》、薩德反飛彈系統(Terminal High Altitude Area Defense, THAAD)事件與《日韓秘密軍事情報保護協定》簽訂來看,朴槿惠執 政末期有朝美國一面倒的趨勢,而這恰為權力位階提升的中共所不能忍。

中共戰略文化表現出強烈的現實主義權變思維,在美國權勢如日中天之際

,或許會將青瓦台親美的行為視為不得不接受的現實,但從中國對南韓部署薩 德反飛彈系統的反應來看,中共已不介意藉由制裁首爾,對美國採取間接抗衡 的姿態,這從側面說明北京對抗衡美國壓力越來越有自信。

與之相對的,在南韓部署薩德反飛彈系統表現出美國的戰略意圖,薩德系 統的飛彈數量對大規模戰局來講不值一提,惟其AN/TPY-2雷達根據中美科學家 的計算,至少具備有針對1200公里外彈道導彈的完整探測和識別能力,而在 2000公里處具備有限的彈道導彈探測能力。56由於此一距離囊括中國主要導彈

與之相對的,在南韓部署薩德反飛彈系統表現出美國的戰略意圖,薩德系 統的飛彈數量對大規模戰局來講不值一提,惟其AN/TPY-2雷達根據中美科學家 的計算,至少具備有針對1200公里外彈道導彈的完整探測和識別能力,而在 2000公里處具備有限的彈道導彈探測能力。56由於此一距離囊括中國主要導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