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層級化教育下的制服

第二節 中等教育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雄第一中學)則都是折領學生服,這是由於位於南部氣候較為炎熱,折領相較於 立領是較為舒適自在的,是故昭和初年後,臺北第一中學、臺中第一中學也跟隨 腳步,改制定立折領的學生服,以適應氣候環境。58與高等學校大多是立領學生 服相較,男子中學校的學生服裝由於地理位置的差異,具有氣候變化的發展。

這兩所中學校在制服的顏色、質地上,夏季是白色或霖降的小倉織質地、冬 季則是黑色、紺色的木棉或小倉織質地,這部分與其他各地的中學校頗為類似,

例如初期的高雄第一中學制服就是採用霜花白斑點的木綿布。59帽子則與高等學 校相同,有正帽與略帽兩種,正帽採用海軍帽樣式,略帽是麥稈帽,正帽、略帽 的正面都有學校徽章,四周則圍繞著代表各個學校顏色的線條,具有識別的功 能。鞋子一般都穿著黑色皮鞋,另有運動用的布鞋,進入戰爭時期後開始改穿軍 用皮鞋,配上學生制服朝往國防色的轉變,極富軍事色彩,這種變化其他中學校 亦是如此,例如高雄第一中學在 1935 年改穿黑色軍用皮鞋及國防色綁腿,1937 年換穿新的國防色制服。60

與高等學校大異其趣的是,這兩所中學校早在 1910 年代時,即可見綁腿的 配件,唯筆者不知在當時學校是否已要求學生打上綁腿,亦或是在何時需打上綁 腿,但在戰爭時期後,和高等學校相同,中學校男學生打上綁腿已成普遍的裝扮。

簡而言之,與高等學校相同,男子中學校不因日臺學生差別而影響到學生制 服,在很早即開始採用洋式制服,較為不同的是,男子中學校學生制服會隨著地 區環境而有立領、立折領、折領等樣式上不同,另外在初期即開始出現「綁腿」,

其餘部份則與高等學校頗為雷同,並無太大異別。

二、高等女學校

高等女學校與男子中學校相同,在 1922 年日臺共學之前,臺北州立臺北第 一高等女學校(以下簡稱臺北第一高女)和臺北州立臺北第三高等女學校(以下稱 簡臺北第三高女)是日本人與臺灣人最具代表性的高等女學校。

(一)臺北州立臺北第一高等女學校

明治三十七年(1904)日本人籌設「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第三附屬學校」,「臺 灣總督府」是日人治理全臺的最高層機構,「國語」指的則是日語,因此「國語 學校」的任務是專門針對在臺日本人女子實施高等普通教育的機構,同年 4 月 1 日,臺北第二尋常高等小學設立補習科,講授高等女學校的課程;9 月 22 日公 布「國語學校第三附屬學校章程」,10 月 3 日接收第二尋常高等小學補習科日本 女學生 33 人,此即「臺北州立臺北第一高等女學校」的前身,也是臺灣針對日 籍女學生所創設的高等普通教育機構之濫觴。61

58 <學生服が折襟に片つ端から改正される外にもいる>,《臺灣日日新報》,1926 年 4 月 22 日,

第 9 版。

59 周全盛主編,《南國的十字星-高雄中學 85 週年校慶特刊》,頁 220。

60 周全盛主編,《南國的十字星-高雄中學 85 週年校慶特刊》,頁 220。

61 胡芳芳主編,《典藏北一女百年特刊》(臺北:臺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級中學,2003 年 12 月),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四章 層級化教育下的制服 - 100 -

明治三十八年 (1905)改名為「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第三附屬高等女學校」; 明治四十年(1907)再改為「臺灣總督府中學校附屬高等女學校」。所謂的「附屬」

指的是附屬於「中學校」(男學校),在絕對的男尊觀念裡,女校只有「附屬」的 地位。62這種情況至明治四十二年(1909),以敕令第四十七號發布「臺灣總督府 高等女學校官制」,才將校名獨立為「臺灣總督府臺北高等女學校」。63大正六年 (1917)九月,由於臺南高等女學校設立之故,為了便於分別,更名為「臺灣總督 府臺北高等女學校」。大正九年(1920)因地方行政制度的改變,中等學校全部移 管於州,故隔年校名再改為「臺北州立臺北第一高等女學校」,此校名一直沿用 至戰爭結束為止。64

圖 4- 9 穿著海老茶袴的第一高等女學校學生 圖片來源:褚苔伊、黃金美,《北一女百年影像》

(臺北:臺北市立第一女子高中學,2005 年 7 月),頁 9。

臺北第一高女在創校之初未有制服,由於主要是招收日本子弟學生,故女學 生們是各自穿著傳統日本和服上學,至明治三十九年(1906),上身仍著和服,下 半身則著エビ茶色65(海老茶)的袴,裙擺處有三條 0.4 公分寬的白線,腳上穿著草 鞋或木屐(圖 4-9)。66明治四十一年(1907)入學的權藤八重子在第一高女的紀念冊

《綠》中對於制服也有這樣敘述

「入學時,高年級生把額前頭髮流成高的髮結,穿著下擺有三條橫邊的長擺 褲裙,把紫色箭翎花紋的長袖翻起,……」。67

頁 33。

62 胡芳芳主編,《典藏北一女百年特刊》,頁 34。

63 堀野竹松,《創立二十五周年記念》(臺北:臺北第一高等女學校,1929 年),頁 15。

64 胡芳芳主編,《典藏北一女百年特刊》,頁 34-35。

65 エビ茶,又稱為海老茶,是一種近似於暗褐色、茶紅色的色彩。參考文化出版局編,《服飾辞 典》,頁 93。

66 褚苔伊、黃金美,《北一女百年影像》,頁 9。

67 竹中信子,《植民地臺湾の日本女性生活史(大正篇) 》(東京:田畑書店,1996 年),頁 175。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到了大正六年(1917)左右,女學生的袖長及袴的長度大大的改短,內穿運動 褲,並且也廢除了下駄和草履,改穿靴(皮鞋),夏季是白色,冬季則是黑色。68大 正十一年(1922)臺灣教育令發布後決定了新的洋服式制服,69並趁翌年(1923)四月 東宮皇太子來臺蒞臨學校之際,全校穿著了新款的洋服式制服(圖 4-10)迎接皇 太子,新款的洋服制服夏季上衣是白色的ブラウス70,同色的皮帶,上衣的領子、

袖口與口袋是水藍色,下身則為十四折的水藍色百摺裙;冬季是紺サージ71(serge) 質地雙排六個鈕扣的上衣,搭配同色的皮帶,下半身則是與上衣相同顏色質地的 十四折百摺裙;夏季與冬季上衣的領子均有三條白線,這三條白色飾線,據校友 林黃彩霞的說法,是代表校訓裡的正、強、淑三個字,72帽子也分別與上衣同色 系。至於運動服,在夏季、冬季均為白色半袖的シャツ(英:Shirt)73,並穿著黑 色的燈籠褲74 (ブルマース)。75

圖 4- 10 穿著水手服制服的第一高等女學校學生 圖片來源:胡芳芳主編,《典藏北一女百年特刊》,頁 73。

圖 4- 11 新款洋服式制服的第一高等女學校學生 圖片來源:褚苔伊、黃金美,

《北一女百年影像》,頁 9。

昭和九年(1933)起,為了配合學校新校舍的落成,入學新生開始改穿著水手 服搭配十四褶的百褶裙(圖 4-11),上衣並繫有固定型的領帶及印有校章圖案的口 袋,夏季是白色的上衣,領子是紺サージ(serge);冬季則是紺サージ(serge)的上

68 褚苔伊、黃金美,《北一女百年影像》,頁 9。

69 竹中信子,《植民地臺湾の日本女性生活史(大正篇) 》,頁 191-192。

70 ブラウス,使用較輕的質材,提供婦人和小孩穿著的短大衣或短衫。參考文化出版局編,《服 飾辞典》,頁 748。

71 サージ,(荷) serge,為嗶嘰質地的一種毛織物。參見劉元孝編,《永大簡明日華辭典》,頁 771。

72 胡芳芳主編,《典藏北一女百年特刊》,頁 73。

73 シャツ,英文為 Shirt,襯衫。參考文化出版局編,《服飾辞典》,頁 356-357。

74 ブルマース,燈籠褲。女性下半身穿著的一種,指在褲腳以鬆緊帶造成蓬鬆輪廓的褲型,主 要是使用在體操等運動時。參考文化出版局編,《服飾辞典》,頁 765。

75 山本禮子,《殖民地臺灣の高等女學校研究》,頁 92。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四章 層級化教育下的制服 - 102 -

衣,領子上有三條白線。76而學生頭戴的帽子夏季是白色燈芯絨帽,冬天為藏青 色法蘭絨圓形帽,帽緣有藏青色花邊。77

和同樣是以日籍學生為主的臺北州立臺北第二高等女學校78(以下簡稱臺北 第二高女)相比,臺北第一女高制定水手服的時間整整晚了將近十年,臺北第二 高女在大正十三年(1924)就改制定水手服,79水手服的上衣夏季是白色綿質卡嘰,

冬季是紺サージ材質,領子上有二條白線,搭配十四褶藍色朝鮮麻質地的裙子。

帽子是淺褐色的巴拿馬型女帽,顎下並附有帶子,帽子上端並有深棕色的絲帶纏 繞,並於左側結有一蝴蝶結。80臺北第二高女的水手服和臺北第一高女的頗為相 似,依時間上推論,臺北第一高女的水手服似乎有參考臺北第二高女。

昭和十四年(1939)總督府制定了全臺中等以下學校的統一制服,當中亦包含 高等女學校,是故臺北第一高女也採用統一的制服。而隨著太平洋戰爭的爆發,

為了適應戰時體制之空襲並節約資源,制服又做了調整,上衣是由學生隨意的穿 著,只要顏色不顯眼而太引人注意即可,口袋上別上校章做為識別,至於下半身 則是穿著卡其色的長褲(モンペ),方便戰時的勞動與躲避空襲。81(圖 4-12)

圖 4- 12 臺北第一高等女學校學生制服的演變

圖片來源:胡芳芳主編,《典藏北一女百年特刊》,頁 73。

(二)臺北州立臺北第三高等女學校

明治三十年 (1897)創設「國語學校第一附屬學校女子分教場」於士林,分 為乙組(年幼者)與甲組(年長者)。明治三十一年(1898)第一附屬學校廢止,女子分 教場獨立,同年改為「臺灣總督府第三附屬學校」,分為本科及手藝科,手藝科

76 山本禮子,《殖民地臺灣の高等女學校研究》,頁 92 。

77 胡芳芳主編,《典藏北一女百年特刊》,頁 74。

78 臺北州立臺北第二高等女學校創立於大正八年(1919)四月一日,大正十年(1921)正式更名為「臺 北州立臺北第二高等女學校」,直到戰爭結束,隨著國民政府的接收臺灣而告終結。竹中りつ 子,《わが青春の臺湾》,頁 221-222。臺灣教育會編,《臺灣教育沿革誌》,頁 869。

79 森田政雄,《幸學報特輯-開校十五周年記念誌》,頁 1-2。

80 竹中りつ子,《わが青春の臺湾》,頁 43。

81 山本禮子,《殖民地臺灣の高等女學校研究》,頁 92 。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專門招收十四歲以上的入學女子修習三年,此即為臺灣女子中等教育的萌芽。明 治三十五年(1902)改稱為「臺灣總督府第二附屬學校」。明治四十三年(1910)再更 名為「國語學校附屬女學校」。大正八年(1919)臺灣教育令的實施,獨立為「臺 灣公立臺北女子高等普通學校」,修業年限為三年,並設置一年制的師範科,成 為臺灣唯一的女子師範學校,二年後大正十年(1921)移轉給臺北州管轄,改稱為

「臺北州立臺北女子高等普通學校」。大正十一年 (1922),又新頒布「臺灣教育

「臺北州立臺北女子高等普通學校」。大正十一年 (1922),又新頒布「臺灣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