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1919-1939 年從確立期至成熟期

第三章 日治時期學校制服的演變

第二節 1919-1939 年從確立期至成熟期

Gustave Le Bon 的影響。但受制於臺灣總督府官僚的身分,其著作《植民政策と民族心理》

一書草稿完成後經過 4、5 年仍不得發表,直到 1925 年辭去臺灣總督府官職後才得以出版。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三章 日治時期學校制服的演變 64

-學校,起路點上已居劣勢的情況下是很難和日本人子弟競爭的,因此共學制的實 施,只是總督府在搏取美名的一種手段,真正受惠的仍然是日本人子弟。99對於 日臺共學,矢內原忠雄就曾如此批評

這些結果,當然是由日本人佔了各高等程度學校的大部分學生。名為教育制 度的同化,實則近乎使臺灣人被剝奪了高等專門教育。至一九二二年止,則藉降 低臺灣人的教育程度,使日本人取得指導者與支配者的地位;而現在則在制度上 名為平等,使臺灣人亦得參加高等教育,但事實上乃多方限制,使更得確保日本 人的支配者地位。100

這種美其名「共學制」的教育制度,實際對於臺灣人的教育並沒有實質幫助,

事實上也是難以令臺灣人滿意的,吳濁流就說

校長常說內臺融合,一視同仁,可是事實好像不完全是那麼一回事。

請看這教員名牌張掛的情形,這不是差別嗎?日本人就掛在上段,這用得著嗎?

青年團訓練,大隊長和中隊長都由日本人當,同樣是師範畢業的,本島人的前輩 當小隊長,後輩的日本人當中隊長,這豈不是天大的矛盾嗎? 101

綜而言之,1919 年至 1936 年這段時期,總督府的治臺政策在內外環境的交 互影響下,基於「同化主義」的原則,提倡「內地延長主義」,以期培養忠良、

順從的國民,進而鞏固殖民地的統治,教育被認為是實現此目標的工具,1919 年的「臺灣教育令」即是一明顯的表徵,透過此令確立了臺灣人的教育制度,揭 示了教育的目的在涵養德行、普及日語和培養忠良的國民性格,然而卻以臺灣人 民尚未具備皇國國民精神為由,繼續實施日臺差別教育。1922 年的新臺灣教育 令,則進一步廢除了日臺的差別教育,除了初等教育以外,中等以上教育機關一 律實施日臺共學。然而乍看開明、進步的措施,事實上只是徒具虛名罷了,立足 點的不同注定了日臺學生的共學,受惠的仍是日籍學生,在日本統治者的心底深 處,日本與臺灣人民的地位是不可能相等的,同化政策下的「日臺共學」只是搏 取美名、穩固統治的一種政治手段,臺籍學生始終未獲得與日籍學生一視同仁的 教育機會。

三、社會服裝

大正中葉以後日本治臺改採「內地延長主義」,即逐漸強化「同化主義」做 為施政方針,以應付內外交雜的統治危機。而臺灣人民,特別是臺籍的知識份子,

受到世界思潮的衝擊,除了展開一系列的政治、社會抗爭運動,也對自身的文化

99 林茂生著、林詠梅譯,《日本統治下臺灣的學校教育:其發展及有關文化之歷史分析與探討》,

頁 56-57。

100 矢內原忠雄著、周憲文譯,《日本帝國主義下之臺灣》,頁 176-177。

101 吳濁流,《無花果》,頁 111。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產生一種自覺的意識,因而發展出所謂臺灣的「新文化運動」。102新文化運動之 前,臺灣服裝的變化主要是在「解足斷髮」的推行,對於服飾方面,則仍以傳統 中式服裝為主,對西式的服裝態度保留,隨著中國國民革命的成功,男性穿著西 式服裝的情形有所增加,女性除了 1910 年代出現的「西式裙」與「皮鞋」,主要 仍是中式服裝。103

在「新文化運動」之下,臺灣知識份子產生了強烈的文化自覺,這種意識存 在著一種矛盾的情節,一方面對傳統提出批判,以求得所謂的「進步」;另一方 面卻希望藉由維護部分的中國傳統文化,來做為抵抗日本同化的依據。臺灣的服 裝也在「新文化運動」之下有所影響,從當時新文化運動最具有代表性的《臺灣 民報》,可看出對於傳統中式服裝的批判,在一篇名為<換新衣裳>的文章中,是 這樣說的

生於現代的人人,決不能拒絕否認社會進化的事實。然一班舊人,以墨守古 制為理想,盲從典型為美德,誤認傳統舊慣為絕對真理。這種迷信,非由根本上 改革不可。那班舊人所穿的是一件舊衣服,只合他們穿用。我們生活在新時代的 人人,自有我們應穿的新衣服,焉得認穿其舊套呢? 104

從上述可知,文章以穿著做為比諭,事實上是從進步的觀點,來闡述「排除 傳統」的重要性,而衣服的新舊也在當時被賦予特殊的意義,在此因素之下,「西 服」形成一種「進步」的內在意涵,成為文明開化的象徵。然而新文化運動所反 映出的並非是全盤的接受外來文化,而是要適合臺灣本身的需求,黃呈聰在<應 該著創設臺灣特種的文化>一文中,就提到「不是盲目的模仿高等文化,能創造 建設特種的文化始能發揮臺灣的特性,促進社會的文化向上105」。故臺灣的新文 化運動,認為傳統文化是必須有所改革,但外來文化也非全然是好的,而須有所 選擇,才能適合臺灣本身。

新文化運動的推行使得西方服裝成為一種進步的表徵,逐漸為臺灣社會所接 受;而新文化運動對於傳統文化所採取的非全盤否定的立場,也提供了臺灣在服 裝發展對於「中式」、「西式」、「中西合壁」等三種不同款式共存的空間,即使總 督府在 1920 年代以後,實施「內地延長主義」的同化措施,也未能使臺灣民眾 的服裝成為普遍日式風貌,這種情形要等到進入皇民化時期,才有較為明顯的轉

102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美國威爾遜總統倡導的民族自決思潮蔓延,加上愛爾蘭獨立運動、朝 鮮「三一運動」、中國辛亥革命的衝擊,接受新式教育薰陶的臺灣人民產生了自我覺醒,1921 年蔣渭水成立了「臺灣文化協會」,以提升臺灣人的文化水平向上為目標,展開一連串的文化 運動,是謂「新文化運動」。透過舉辦演講會、座談會、文化劇、夏季學校、放映電影、創刊 雜誌、設立書局等方式,大力推展文化啟蒙運動,成效卓著。張勝彥、吳文星、溫振華、戴 寶村,《臺灣開發史》,頁 276、284-286。林柏維,《臺灣文化協會滄桑》(臺北:臺原出版社,

1993 年 6 月初版),頁 7-8。

103 葉立誠,《臺灣服裝史》,頁 70-72。

104 <換新衣裳>,《臺灣民報》,1924 年 3 月 11 日,第 9 版。

105 <應該著創設臺灣特種的文化>,《臺灣民報卷三號一》,1925 年 1 月 1 日,頁 8。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三章 日治時期學校制服的演變 66

-變。

進入 1920 年代以後,臺灣男性穿著西服有愈加普遍的發展(圖 3-10),更特 別的是受新文化運動產生中西式等三種款式共存的情形,表現在男裝及學生制服 上,出現了「日式西化的上衣」,也就是「立領款式的西式服」(圖 3-11),至於 一般與日本人關係較為密切的臺籍男性,可見日式和服的裝扮。106

圖 3- 10 1924 年臺灣男性出現中式、西式與日式西化等 穿著款式

圖片來源:葉立誠,《臺灣服裝史》,頁 77。

圖 3- 11 1920 年代穿著西裝 的臺灣男性 圖片來源:葉立誠,

《臺灣服裝史》,頁 71。

圖 3- 12 1926 年臺灣女性穿著

喇叭袖的中式服裝、西式裙與西式皮鞋 圖片來源:葉立誠,《臺灣服裝史》,頁 78。

圖 3- 13 1930 年代穿著西式洋裝的臺灣時髦女性 圖片來源:葉立誠,《臺灣服裝史》,頁 83。

106 葉立誠,《臺灣服裝史》,頁 352。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日治中期女性褲裝已逐漸不流行,裙裝又成為臺灣女性日常生活的主要服 裝,無論是年輕或是中年女性,所穿著的裙子已完全是西式裙,裙子模仿歐美的 樣式,上頭有西式風格的裝飾圖案,下擺則以細褶狀荷葉邊做為裝飾,107但褲裝 仍可見中年以上婦女於日常穿著。上衣則仍是以中式服裝為主,但不同於之前強 調的窄袖、高領,這個時期又開始流行寬袖的上衣,與清末、日治初期所流行的 傳統平直狀寬袖不同,這個時期的寬袖是成喇叭狀而且長度短至手肘的中央,衣 身也較短且合身(圖 3-12)。到了 1930 年代的臺灣女性,除了西式洋裝外(圖 3-13),

受到中國大陸流行的影響和臺灣新文化運動所產生的主自性意識,也可見女性穿 著旗袍(圖 3-14)。108

圖 3- 14 1930 年代穿著旗袍的臺灣女性 圖片來源:葉立誠,《臺灣服裝史》,頁 91。

圖 3- 15 1921 年穿著改良服的女性 圖片來源:葉立誠,《臺灣服裝史》,

頁 72。

這段時期臺灣社會還出現一股女性改良服(和服)風潮,事實上在日本內地早 在二十世紀初即己興起。當時的日本由於一連串的對外戰爭造成大量軍人因疾病 死亡而非戰死,引發對國民身體健康的注重;加上女性對孕育未來興盛國力扮演 重要的角色,和服似乎對女性的健康造成極大的負面影響;以及在體育課程實施 時,穿著和服產生的不便性,和服的適切性在在引起討論。為了減輕服裝對身體 的壓迫、減少家長們的經濟重擔,並增進活動進行時的便利性,遂有和服改良的 興起。109大正中葉以後隨著交通的發達、通信販賣與雜誌的盛行,這股風潮自然

107 吉見まつ代,<婦人の裙>,《民俗臺灣第三卷第七號》 (臺北:東都書籍,1943 年 7 月 5 日),

25 頁。

108 葉立誠,《臺灣服裝史》,頁 374。

109 相關論述請參見安東由則,〈近代日本における身体の「政治学」のために-明治・大正期の 女子中等学校の服装を手がかりとして〉,頁 104-105。高橋一郎等著,《ブルマーの社会史》,

頁 31-32。石附実編,《近代日本の學校文化誌》,頁 202-203。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日本女學生的傳統和服在健康、衛生、經濟、活動上是具有許多缺點的,在 社會瀰漫改良服的氣氛下,學生服裝也隨之進行調整,然而改良後的學生服裝仍 多所不足無法與洋服相比,且依然存在著競逐華美的現象,再加上大正中葉以 後,運動風氣的興盛,洋服使運動時身體較為輕快,提升了運動時的樂趣,116種 種原因促使女學生服裝有必要從改良服朝向洋服化,因此以關東大地震為契機到

日本女學生的傳統和服在健康、衛生、經濟、活動上是具有許多缺點的,在 社會瀰漫改良服的氣氛下,學生服裝也隨之進行調整,然而改良後的學生服裝仍 多所不足無法與洋服相比,且依然存在著競逐華美的現象,再加上大正中葉以 後,運動風氣的興盛,洋服使運動時身體較為輕快,提升了運動時的樂趣,116種 種原因促使女學生服裝有必要從改良服朝向洋服化,因此以關東大地震為契機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