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取得制服的途徑及其表現之階級與流行特性

第五章 制服的政治、經濟與社會文化面向

第一節 取得制服的途徑及其表現之階級與流行特性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五章 制服的政治、經濟與社會文化面向

前文己按時間軸線說明日治時期臺灣學校制服的階段性演變,並透過舉例描 述各級學校學生制服(包含教師)詳細的樣式、質料、顏色等規範,藉此我們明白 了統治者藉由制定制服達到學生個體的規訓,然此一目標能否落實,一方面牽涉 到購買能力,二方面和穿著者(學生)的自我區辨有關,故探討制服似乎並非僅止 於單一面向的觀察,這也呼應了法國文化史學家丹尼羅切對於服裝文化研究的看 法,我們應進一步將學生服裝帶入社會觀察的視野,分析制服背後所反映的政 治、經濟與社會文化等意涵,對於「學校制服」才有更深層、更全面的認知。

第一節 取得制服的途徑及其表現之階級與流行特性

當學生服裝隨著殖民統治政策的更迭而異動時,不管是日籍或臺籍學生,過 去傳統的日式和服或中式服裝不能再穿著至學校,學生們必須換穿學校規定的洋 式制服上學,很顯然的學生不再能隨意穿著日常服裝虛應了事,緊接著面臨的一 個問題就是,學生們如何獲得學校制服?制服是否是一個垂手可得的物品呢?在獲 取的過程中是否衍生出流行的課題呢?制服的制定是否能有效解決階級差距的現 象呢?下文將嘗試加以說明。

一、民眾對制服的購買力

當學生不再能自由的穿著服裝上學後,制服成為非隨手可得的物品,接踵而 來的問題是日治時期的臺灣學生如何獲得學生制服,換句話說從何種途徑可以購 入學生制服?在回答這個問題前,若能先了解日治時期民眾的薪資所得、一般家 庭的收入和服裝在家庭支出的比率,再進而知悉學生制服的價錢,將更能了解制 服在經濟面上所代表的意義。

(一)、職業薪資

先來看看日本內地的薪資所得,中山千代提到昭和初期日本小學校女教師初 任月薪是 45 圓,一般的職業婦女平均是 30 圓。到了戰爭時期的昭和十三年 (1938),日本東京各職業婦女,其薪資所得如下表(表 5-1)。我們可以看到當時的 日本社會隨著職業的差異,收入跟著有所增減,從月薪最低的 8、9 圓到 60、70 圓不等,薪水高低的不同也一定程度說明了各種職業的社會地位。至於一般職業 婦女的洋式制服價錢,以大正七年(1918)為例,女性上班族的洋式服裝一套要價 高達 49 圓,車掌小姐的洋式制服則需 29 圓,即便是較便宜的女侍者制服也要 8 圓左右。1若以 1918 年做基準,1938 年的物價水準勢必更高,對照薪資所得,洋 式服裝的價錢對於一般民眾而言,是相當昂貴的開銷。

1 中山千代,《日本婦人洋裝史》,頁 401-402。

飲食費 441.03 339.04 288.60 46.17% 51.05% 54.04%

水電瓦斯費 69.66 44.08 32.76 7.29% 6.63% 6.13%

治裝費 36.29 31.89 20.23 3.80% 4.80% 3.79%

雜物費 15.59 10.10 6.72 1.63% 1.52% 1.26%

第一生活費

小計 600.40 439.23 360.75 62.85% 66.13% 67.55%

第二生活費 (包含教育費、修養

飲食費 433.83 437.77 444.16 44.69% 46.99% 57.42%

水電瓦斯費 61.18 53.28 30.96 6.30% 5.72% 4.00%

治裝費 50.82 71.21 44.26 5.23% 7.64% 5.72%

雜物費 17.18 10.26 7.18 1.77% 1.10% 0.93%

第一生活費

小計 588.94 592.89 550.19 60.66% 63.64% 71.13%

第二生活費 (包含教育費、修養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或是由學生自行在學校縫製。我們可以比較一下兩者的差別,若以昭和九(1934) 為例,洋服店縫製一套學生服需花費五圓,在家庭內縫製僅需一圓二十錢、三十 錢左右,兩者的價差幾達五倍之多。27

圖 5-1 廣告一則

圖片來源:《臺灣日日新報》,1920 年 4 月 4 日,第 1 版。

(二)、商家的分布

撇開後期洋裁技術成熟後,可在學校、家庭內自行縫製洋式制服,學生制服 最初是向百貨公司、吳服店或洋服店訂製。對於有學生的家庭而言,昂貴的學生 制服究竟在購買上是否便利?要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們有必要了解服飾業者與商 家的分布情形,由於資料與篇幅的受限,以下筆者將以臺北市為範圍加以說明。

現今臺北市的區域輪廓28是在日本統治後才逐漸成型的,從最初沿續清朝的 舊制,幾經更迭後於大正十一年(1922)將街庄改成町制,並編成六十四個町十村 落,昭和十三年(1938)再併入九個村落,合計成為六十四町十九村落,29六十四 町的名稱、位置如圖 5-2。

日治時期由於臺北市是總督府所在地,也是政權中樞之處,市內的各級學校 遠多於同時期臺灣其他地方,表 5-5 是昭和三年(1928)臺北市內各級學校的一覽 表。根據表 5-5 可以歸納出臺北市各級學校的分布位置,如表 5-6。

日治時期臺北市的人口分布,日本人與臺灣人的居住區域是相互分離,當時 日本人主要集中在市郊的東南部,即過去的城內區和該區以東、以南的郊區,包 含大正町、明石町、文武町、書院町、乃木町、旭町、福住町、新榮町、佐久間

27 小泉和子編,《洋裝の時代 日本人の衣服革命》(東京:OM 出版會社,2004 年 3 月 25 日初 版),頁 57。

28 關於臺北市行政區域詳細的變化,請參閱蘇碩斌,《看不見與看得見的臺北-清末至日治時期臺 北空間與權力模式的轉變》(臺北:左岸文化,2007 年 11 月初版二刷)。

29 蘇碩斌,《看不見與看得見的臺北-清末至日治時期臺北空間與權力模式的轉變》,頁 256。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五章 制服的政治、經濟與社會文化面向 156

-町等,這些地區日本人佔了 90%以上;其次如北門町、表町、大和町、東門町、

千歲町、龍口町、西門町、末廣町等亦超過 80%。臺灣人則主要居於在大稻埕與 艋舺兩區,前者包括太平洋、永樂町、大橋町、港町、日新町、下奎府町、蓬萊 町,後者是入船町、有明町、龍山寺町與綠町等。30

圖 5- 2 1932 年臺北市街圖的町界

圖片來源:臺灣歷史文化地圖網 http://thcts.ascc.net/template/sample3.asp?id=rd17

由於日本採取雙軌的教育制度,除了提供臺人就讀的公學校是位在臺灣人居 住的區域外,中學上以大多以日本學生為主(除臺北第二中學和臺北第三高等女 學校外),我們於是從表 5-6 可看到幸町與文武町各有五間學校分布其中,下奎 府町與大安庄則各有三間學校,從區域內學校數最多的幸町、文武町,大多是日 本人居住之地,可以看出總督府的教育政策是以優先滿足日本人子弟做為最高原 則。

昭和三年(1928)出版的《御大典紀念台北市六十餘町案內》,涵蓋了當時候 臺北市內各町轄下的政府機關、學校、會社等資訊,當中也包含各行各業的商店 名稱、負責人、電話與所在位置。雖然並無法保證書內的資料是正確無遺的,但 依據書中的資料,我們還是可以概略掌握 1928 年時的大致情形。在此書中羅列 的吳服店共有 52 間、洋服店 110 間、羅紗絹綿布的批發商有 19 間、織物商是 8 間。由於羅紗絹綿布的批發商主要是供給零售商,而織物商也是以大量販賣為 主,因此一般民眾在實際購買時,大多仍是以吳服店與洋服店為主,是故以下的

30 陳正祥,《臺灣地誌上冊》,頁 295-296。

頁 402-407、440-443。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五章 制服的政治、經濟與社會文化面向 160

-根據表 5-8,營業稅額達到 500 圓以上的店家有二十六家,這些店家有許多 都是由財團經營的株式會社,如三井物產、日進商會,也有知名的百貨商行,如 菊元商行。這些店家中有些歷史非常悠久,例如近江屋在明治四十五年(1912)所 出版的《臺灣商工人名錄》就可見其身影,在當時除了臺北總店外,尚有臺南分 店、打狗分店,甚至在朝鮮、關東也有其分店,由此可見其營業範圍的廣泛、營 業規模的龐大。37

圖 5- 3 臺灣婦人界的服裝業者廣告 圖片來源:《臺灣婦人界 5 月號》

(臺北:臺灣婦人界,1934 年 5 月 1 日),頁 167。

圖 5- 4 松井吳服店於《臺灣日日新報》的廣告 圖片來源:《臺灣日日新報》,1931 年 4 月 2 日,

第 2 版。

這些經營規模較大的商店,不但營業歷史悠久,也較有能力在報章雜誌上進 行宣傳,例如昭和九年(1934)的《臺灣婦人界》,就有一則由福田吳服店(福田商 會)、近江屋吳服店、藤井吳服店、大木吳服店及菊元百貨店,一同署名登載的 宣傳廣告(圖 5-3)。381931 年 4 月 2 日松井吳服店也在《臺灣日日新報》登載商 品大特價的廣告(圖 5-4),廣告中並明列各種特價品質料的價錢,以吸引消費者 的目光與注意。39

這些營業規模較大的店家,在報章雜誌刊登廣告是否有達到增進營業額的預 期效果呢?由於缺乏進一步的資料佐證,所以難以斷定,但以近江屋吳服店為例,

在明治四十五年(1912)時營業稅額已達 202 圓,昭和二年(1927)營業稅額已達 724.6 圓,其成長在短短十五年間高達 3.5 倍,筆者臆測這種大幅成長或許也和 1920 年代以降,臺灣逐漸換穿洋式制服有所關連。

將服飾業者於臺北市的市場集中性,對照臺北市內各級學校分布的區域,筆

37 杉浦和作,《臺灣商工人名錄》(臺北:臺灣商工人名錄發行所,1912 年 2 月 15 日),頁 243。

38《臺灣婦人界 5 月號》(臺北:臺灣婦人界,1934 年 5 月 1 日),頁 167。

39 <廣告>,《臺灣日日新報》,1931 年 4 月 2 日,第 2 版。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者有以下幾點說明,首先居住在城內、大稻埕與艋舺等商業中心的家庭,購買制 服的便利性較佳,而大稻埕又優於艋舺;由於小公學校區域分布的較分散,商業 中心以外的小公學校學生,在學生制服的購買選擇性與便利性較差,除非往商業 中心選購;至於中等學校以上的學生,學校所在地不見得是學生居住地,故在跨 區就讀常見的情形下,學生制服的購買也就不見得侷限於居住地四周(同一町),

朝向商業區會有較多的選擇。

(三) 、自製制服:裁縫課

學生制服的取得,除了透過在商家購得現成品、經由裁縫店家訂製,甚至在 吳服店購買布料,由家長自行於家中縫製等途徑外,在洋裁技術尚未普及之初,

學校也肩負著推廣洋裁技術的角色,因此在學校的裁縫教育中,可見洋服、學生 制服的傳授。透過學校有系統的教育體系,學生們學得如何製作洋式制服,不但 獲得一技之長並在未來能帶入家庭生活,同時間也減輕了家庭的經濟負擔,裁縫 教育更意謂著學生們從制服的消費者轉變成製作的主體。以下將先說明裁縫在女 子教育上代表的意義,接著簡述臺灣學校的裁縫授課內容及制服製作在裁縫課程 上的位置,並以臺北第三高等女學校為例來加以說明。

學校也肩負著推廣洋裁技術的角色,因此在學校的裁縫教育中,可見洋服、學生 制服的傳授。透過學校有系統的教育體系,學生們學得如何製作洋式制服,不但 獲得一技之長並在未來能帶入家庭生活,同時間也減輕了家庭的經濟負擔,裁縫 教育更意謂著學生們從制服的消費者轉變成製作的主體。以下將先說明裁縫在女 子教育上代表的意義,接著簡述臺灣學校的裁縫授課內容及制服製作在裁縫課程 上的位置,並以臺北第三高等女學校為例來加以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