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日治時期學校制服的演變

第三節 1939-1945 年的統制期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圖 3- 20 穿著改良服的臺灣女性

圖片來源:國民精神總動員臺北州支部,《本島婦人服の改善》

(臺北:國民精神總動員臺北州支部,1940 年 2 月 12 日),頁 5。

除了要求臺灣人民不要再穿著中式服裝160,並對臺籍女性的中式服裝進行改 良外,也進一步鼓勵臺灣人民改穿著象徵日本精神的和服,如彰化市地方政府於 昭和十二年(1937)六月規定轄下的各小公學校女教師、各婦人團體須穿著正式統 一的女性和服,籍此冀望和服的穿著能漸次擴展、普及。161然而中村哲在一篇名 為<文化政策としての皇民化問題>文章中

對於在服裝上獎勵和服這個問題,要捨棄活動上較為便利的臺灣服是相當困 難的,如果和服是便利的,人民自然會穿著,但事實上和服不但昂貴且極為不便,

要臺灣女性改穿著洋服這事是尚有可能,但獎勵和服則是毫無意義的事。162 這顯示要臺灣女性穿著象徵日本精神的和服,在實施上存在許多的困難,故 轉而允許臺灣女性改穿洋服才是較為實際的作法。這個時期臺灣社會的服裝,除 了禁止臺灣服的穿著以外,也鼓勵穿著和服、洋服,然而實際的情形是如何?從 立石鐵臣於昭和十六年(1941)夏季在臺北大稻埕街頭所做的臺灣女性服裝調查 或許可以得到部分解答。在 101 名的臺灣女性中,穿著洋服者是 61 名,臺灣服 39 名,和服則僅 1 名,基本上這顯示鼓勵和服穿著是失敗的,和服諸多的缺失 加上臺灣氣候的炎熱,都是造成臺灣女性對和服卻步的原因,這項調查也說明了 在這個時期洋服已然成為臺灣女性的主流。163對照一下同時期日本的服裝調查,

昭和十七年(1942)在大阪街頭,男性大多已穿著洋服,女性則有 61%穿著和服,

20%是洋服,9%為和洋折衷,若女性是家庭主婦,穿著和服的比例更高達 95%,

160 關於總督府對臺人穿著中式服裝的態度與作法,是有法令明文規定,抑或只是總督府的期望,

以及當時社會上臺灣對此的看法與穿著的狀況,筆者是相當疑惑也感到好奇的,仍有待進一 步的資料加以回答。

161〈和服時代 彰化で紋付袴の式服〉,《大阪朝日新聞》,1937 年 6 月 24 日,第 5 版。

162 中村哲,<文化政策としての皇民化問題>。《臺灣民報》,1941 年 1 月,頁 11。

163 立石鐵臣,<本島人女性の服裝>,《民俗臺灣第一卷第三號》 (臺北:東都書籍,1941 年 9 月 20 日),29-30 頁。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家庭孩子的制服也可輪替穿著。197總督府文教局透過委員會的設立,研擬了新制 服的樣式、質料顏色等,於昭和十四年(1939)九月全島教育課長會議上,決議將 全島小公中等學校的學生制服統一,198九月十一日臺灣總督府頒布「學校生徒兒 童ノ服裝統制二關スル件」,明定統一後的制服質地、顏色、型式等相關規範,

從昭和十五年(1940)四月的新學期開始實施。199配合制服的統一,昭和十五年 (1940)更進一步實施學生制服的配給,200為了推行此配給政策,設立了「臺灣學 生服配給組合201」,決定小公學校、中等學校的學生一年以二套為限度。202

前述是小公學校及中等學校的制服概況,至於中等學校以上的學生制服,雖 然不像小公學校、中等學校,總督府有制定統一的制服,但在國民服施行後,也 大多改穿著國防色或是類似國民服樣式的制服,例如臺北帝國大學農林專門部以 國民服乙號做為學生制服,採用國民帽做為學生制帽,再透過帽子徽章上所繡的 文字以及領章上的文字差異來區分不同部門。203

總而言之,進入皇民化時期的臺灣,制服發展逐步走向統制,學生服裝配合 戰爭需求,強調學用品的節約與再利用,並逐漸演變成國防色制服,最終在總督 府政策的主導下,1939 年臺灣中等以下的學生制服趨於齊一,學生服裝進入了

「統制期」,雖然實際穿著情形會因現實因素而有所落差,但與同時期日本內地 的學生制服發展相比,大體而言是相當類似的。

197〈校服の規格を統一 轉入學の負擔を輕減 全島小公、中等學校制服〉,《臺灣日日新報》,

1939 年 2 月 17 日,第 7 版。

198〈小公中等學生の制服を統一 全島教育課長會議へ〉,《大阪朝日新聞》,1939 年 9 月 2 日,

第 5 版。

199 臺灣教育會編纂,《臺灣學事法規(昭和十八年)》(臺北:帝國地方行政學會,1943 年),頁 432-1 至 432-24。

200〈小公兒童中等生の制服制帽を統一 來年新學期から配給〉,《大阪朝日新聞》,1939 年 9 月 7 日,第 5 版。

201 臺灣學生服配給組合,關於這個組織的規模、運作方式、人事等,受限於資料筆者並未搜尋 到相關內容,期望能留待日後加以解答。

202〈一人當り年二着 學童の制服も切符配給制〉《臺灣日日新報》,1941 年 3 月 9 日,夕刊第 2 版。

203〈臺大の農林專門部で國民服を制服に 制帽も國民帽を採用〉,《臺灣日日新報》,1941 年 3 月 23 日,夕刊第 2 版。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三章 日治時期學校制服的演變 82

-第四節 小結

日本統治臺灣初期並無餘力關注學生服裝,學生們是各自穿著自已的服裝上 學,日籍學生著和服,臺籍學生著中式服裝,蕃人則著無袖的蕃服,隨著時間的 推移,學生服裝也因學級不同而有所差別,師範學校因公費制度的緣故,是最早 開始制定學生制服的,早在明治二十九年(1896)即已明定。中等學校以上,男學 生在明治末年、大正初年,伴隨學校的成立即有洋式制服,不因日臺學生而有不 同。在小公學校與高等女學校方面,日臺學生各自穿著和服、中式服裝,而後學 生服裝出現「內地化」與「改良化」的情形。

從陳培豐所言教育政策上語言同化的論點,我們可以發現社會服裝上並非如 同語言,而是採取一種「舊慣溫存」的策略,同化的傾向相對淡薄,連帶所及學 生服裝發展亦是如此,這顯示了統治者依照事物差異而有不同取向的態度,如實 的反映了這個時期「無方針主義」的統治政策。

1919 到 1936 年殖民地臺灣進入「內地延長主義」時期,同化成為官方的統 治政策,反映在教育層面上,頒布「臺灣教育令」與「新臺灣教育令」,企圖確 立臺灣人的教育制度,並消滅差別教育的表象。然而在社會服裝上雖然帶入了西 化(洋化)服飾,卻依然可見人們穿著中式、日式服裝著,呈現出多元並存的面貌,

這個時期臺灣的學生服裝,隨著總督府統治基礎的穩固與統治政策的改弦易 轍,逐漸走向與日本內地齊一的方向,進入了「確立期」。中等以上男學生承襲 過去的洋式制服顯得更加制度化與固定化。位處都市的小學校於 1920 年代起捨 棄原有的和服,改穿著洋式制服,並在 1930 年左右普及於全臺各地小學校;至 於公學校,新臺灣教育令並沒有改變初等教育的差別狀態,遲至 1930 年代才有 少數經濟狀況較佳的公學校學生改穿著洋式制服,經濟較困難、位置較偏僻的公 學校,一直至 1940 年代仍穿著中式服裝;高等女學校則從 1920 年代起逐步制定 洋式制服,到 1930 年代左右,水手服已成為女學生主要的洋服穿著樣態,這種 演變過程與同時期的日本內地是相當雷同,因此 1930 年代到 1939 年為止,是學 生制服的「成熟期」。

或許讀者會有所疑惑,為何統治者在實施「內地延長主義」力主同化政策之 際,服裝上卻不嚴加要求「同化於民族」,而允許洋服的推廣與中式服裝的存續,

而學生服裝卻又朝向西化發展?筆者認為統治者事實上曾有將學生制服(高等女 學校或初等教育學校204)「同化於民族」的企圖,「改良服」的出現即是最好的例 子,但在關東大地震、體育活動、衛生保健等因素下,證明即便是改良服也不能 完全克服這些缺點,是故統治者才退而求其次改推行洋式制服,顯然制服納入「同 化於日本」的結果是不太成功的。

最後在社會服裝上,一般社會女性並無學生身份上與課程上的受限,故仍可 穿著傳統的中式服飾,而統治者為避免強力抑制中式服裝所帶來的強烈反彈,在

204 此對象是不包含中等以上男學生,中等以上男學生很早就已經「制服洋式化」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相較於教育較無足輕重的社會服裝上,就採較彈性、寬鬆的策略,直到皇民化運 動後,這種現象才有所改觀。

昭和十二年(1937)以降,日本進入所謂的戰時體制,殖民地臺灣也展開了皇 民化運動,表現在教育上以「鍊成皇國民」做為目標而有幾種制服上的變革,另 外為了使臺灣人外表到內心都能徹底的成為日本人,包含食衣住行、婚喪喜慶、

語文娛樂、思想信仰等風俗習慣都要捨棄傳統的臺灣文化,改為日本化。原本對 服裝較為寬鬆的態度也隨之一變而趨於嚴密,除了將傳統的中式婦女服飾進行改 良外,也進一步要求臺灣人放棄原有的中式服裝,鼓勵穿著和服,但受限和服本 身的缺陷,轉而也允許穿著洋服,同時間由於戰爭之故,一般民眾服裝也更加強 調樸素、耐用,並呈現國防色的形態,統治者也大力提倡廢物更新、節約消費、

獎勵替代品及服裝統制,國民服與婦人標準服的出現即是最佳註解。這個時期的 學生服裝也被納入服裝統制的一環,朝向「統制期」,從國防色、人造纖維的使 用、學用品的節約再利用到全臺中等以下學生制服統一,一切以支援戰爭做為最 高指導原則,呈現濃厚的戰時色彩。

綜而言之,學生服裝是做為同化的一種手段,但與語言強烈的一致性不同,

是較為混亂的變化過程,並隨著時間而逐漸加強其力道,這種服裝同化的紛雜現 象表現在各層級化教育機關的學生服裝,將於下一章再進一步說明。但我們從統

是較為混亂的變化過程,並隨著時間而逐漸加強其力道,這種服裝同化的紛雜現 象表現在各層級化教育機關的學生服裝,將於下一章再進一步說明。但我們從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