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高等教育與師範教育

第四章 層級化教育下的制服

第一節 高等教育與師範教育

《臺灣教育沿革誌》,頁 952-959。項潔主編,《國立臺灣大學校史稿(1928-2004)》(臺北:國立 臺灣大學,2005 年 6 月),頁 7-11。派翠西亞.鶴見(E.Patricia Tsurumi)著林正芳譯,《日治時 期臺灣教育史》,頁 103。

《臺灣教育史)》,頁 229-231。臺灣教育會編,《臺灣教育沿革誌)》,頁 932-939。

4 昭和六年(1931)總督府以敕令第二號修正「臺灣總督府各學校官制」,當時臺灣的專門教育機構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圖 4- 1 臺灣總督府醫學校時期的學生服裝

圖片來源:臺灣總督府醫學校,《臺灣總督府醫學校一覽》

(臺北:臺灣總督府醫學校,1917 年 9 月 8 日),頁 65。

圖 4- 2 臺灣總督府醫學專門學校時期的學生服裝

圖片來源:臺灣總督府醫學專門學校,《臺灣總督府醫學專門學校一覽》

(臺北:臺灣總督府醫學專門學校,1924 年 12 月 20 日),頁 87-88。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四章 層級化教育下的制服 90

-圖 4- 3 臺灣總督府高等農林學校學生制服、制帽

圖片來源:臺灣總督府高等農林學校,《臺灣總督府高等農林學校一覽(自 大正十五年至大正十六年)》(臺北:臺灣總督府高等農林學 校,1926 年 10 月 28 日),頁 98。

圖 4- 4 臺北帝國大學附屬農林專門部學生制服

圖片來源:臺北帝國大學附屬農林專門部,《臺北帝國大學附屬農林專門部一覽

(自昭和 10 年至昭和 11 年)》(臺北:臺北帝國大學附屬農林專門部,1935 年 10 月 15 日),頁 49-52。

圖 4- 5 昭和六年(1931)臺北帝國大學學生合影留念,右邊第三位戴略帽

圖片來源:曹永和總編輯,《臺北帝大的生活》(臺北:國立臺灣大學,1999 年 11 月初版),頁 18。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圖 4- 6 臺北帝國大學學生制服制帽

圖片來源:臺北帝國大學,《臺北帝國大學一覽(昭和三年)》

(臺北:臺北帝國大學,1928 年),頁 115-116。

圖 4- 7 1930 年代左右的臺南高等工業學校學生制服 圖片來源:臺灣總督府臺南高等工業學校,

《臺灣總督府臺南高等工業學校一覽(昭和七年度)》

(臺南:臺灣總督府臺南高等工業學校,1932 年 10 月 31 日),頁 37-38。

1923 年因治警事件下獄。1926 年任職大東信託,1932 年任《臺灣新民報》經濟部長,1944 年任臺灣信託經理。戰後,任華南銀行常務董事,臺北區合會儲蓄公司(後改稱臺北區中小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四章 層級化教育下的制服 94

-時的學生制服大致上仍維持過去的樣式,惟在細部上有些微的變化,首先在制服 上仍然採用黑綾小倉織的文官服型學生服,但釦子使用直徑六分五厘,上頭附有 櫻花與「師」字樣的金釦。帽子是黑色羅紗質地的海軍型帽,在帽子的周圍多了 一條寬一寸的黑綾織(黑蛇腹)線,並增加了帽徽,帽檐是黑色皮革製,側邊有直 徑四分附櫻花圖案與「師」字樣的金釦。在領章部分,上衣的兩側是金色的領章,

本科生的領章是附有「師」字加上年級數字;預科生的領章則是「師」字加上櫻 花圖案。至於小學師範部及公學師範部的學生,制服上頭另外多了袖章,冬季是 一條黑線蛇腹織紐,夏季是一條白色蛇腹織紐。32

圖 4- 8 陳逢源(前排右二)於國語學校就讀的冬季制服照 圖片來源:謝國興,《陳逢源:亦儒亦商亦風流(1893-1982)》

(臺北:允晨文化 2002 年 6 月 30 日),頁 27。

到了大正十五年(1926),臺北師範學校服制做了修改,增加了「略衣」、「略 袴」與「略帽」。略衣採用青茶色33木綿質地的折領西裝形樣式,正面左右各有 一個口袋;略袴是類似騎馬時的短褲;略帽則是高度約三寸五分,邊緣約三寸的 山高帽,至於制服上的徽章、鈕釦、領章等則無改變34

進入戰爭時期後,師範學校的學生服裝是否有所改變呢?看看昭和十三年 (1938)臺中師範學校普通科一年級的學生服裝,包含卡其色普通教練服、白色夏 季制服、黑色冬季制服、卡其色七粒鈕釦的雨衣外套、制服、運動帽、橡膠底布 襪、釘鞋、運動鞋、運動服、劍道練習服等。35這個時期的學生服裝並沒有很大 的變動,只有隨著課程的需要而出現逐漸細緻化的配件,例如體操課時穿運動 鞋、跑布時穿著釘鞋、劍道課時穿著劍道練習服,至於制服、帽子、外套等則大

32 臺總督府臺北師範學校,《臺灣總督府臺北師範學校一覽(大正九年)》(臺北:臺總督府臺北師 範學校,1920 年 10 月 20 日),頁 128-129。

33 青茶色(あおちゃいろ)帶有青綠色的褐色。文化出版局編,《服飾辞典》,頁 6。

34《府報第 3918 號》,1926 年 10 月 13 日。

35 李園會,《日據時期臺中師範學校之歷史》(臺中: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5 年 5 月 27 日),

頁 57。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多如昔。

簡而言之,師範學校的學生服裝在日治初期前身是國語學校時期即有所規 定,特別是國語學校的師範部存在著公費制度,學生的服裝是由政府統一配給、

支付的,籍此政府就很自然的順勢使學生穿著相同的服裝。而隨著時間的推移,

大體服裝樣式並沒有多大的改變,只有細部的修改,惟因應課程的需要,也出現 了釘鞋、運動鞋、劍道練習服等細緻服裝配件。

然而雖然師範學校在很早即規定了學生服裝,但根據明治四十五年(1912)進 入國語學校就讀的詹德明之回憶,當時學生的服裝並未完全統一,而是後來隨著 校規的日漸嚴格,學生服裝才逐漸統一。36因此可以知道服裝規定與實際穿著狀 況是存在著落差的,雖然在統治初期總督府即規定了學生服裝,但至少到大正初 期以前,學生服裝的穿著並不是如此整齊劃一。筆者認為這或許是統治初期督府 較無暇去關注這部分,而隨著統治根基的穩固後,進入大正時期的總督府才有餘 力去重視學生服裝。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知道師範學校由於公費給付的關係,在日治初期就已見 學生制服,並且很早就固定化;高等學校和師範學校相比是較晚才成立,然而在 成立時也多已制定了洋式制服。高等教育與師範教育,相較於其他層級的學校是 較早洋服化,其原因意味著統治者對於較高層級教育的重視,因此施以規訓的時 間較早、力道較大。

36 芝原仙雄編,《臺北師範學校創立三十周年記念誌》(臺北:臺灣日日新報社,1926 年 10 月 17 日),頁 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