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九年一貫課程中人權教育內涵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九年一貫課程中人權教育內涵

1998年9月30日,教育部所公佈「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課程總綱綱要」,

將「人權教育」列為九年一貫中「六大議題」之一,更彰顯人權教育的重要性,

可見在編輯課程的專家學者認知中,人權教育是現代國民應具備的核心素養。這 樣的規劃是為了突破學科的限制,促進知識的統整,將課程的決定權下放至學 校,希望透過教師專業的自主,讓課程設計具有多元的特色。

再者,六大議題中,性別教育、生命教育、環境教育等重要議題皆與人權教 育相關,而在舊課程中扮演道德培育的「公民與道德」在新課程中消失,取而代 之的就是人權教育,由此更顯見人權教育的重要性。人權教育旨在提供孩子尊重 的、自主的、負責的環境,讓孩子有充足的空間發展健全的人格和尊嚴。下列茲 就人權教育的基本理念、課程目標及主要內容簡述如下。

一、基本理念

人權教育所揭示的意義,其一是人是與生俱來就擁有基本權利和自由,不因 種族、性別和社會階級而有差別待遇,任何人都享有權利,不得受到侵犯和剝奪。

不但任何社會或政府不得任意剝奪、侵犯他人權利,當人類的權利受到保障,才 能追求美好生活的目標。另一個層面則是在幫助我們瞭解「人之所以為人」所應 享有的基本生活條件,包括生理、心理及精神方面的發展,讓我們有能力檢視社 會上哪些是違反人類尊嚴,哪些是涉及公平、平等的問題,例如:種族主義、性 別歧視等議題。透過教育的歷程,能採取行動進而解決問題,建構一個美好的社 會。

從人權教育的理念可發現,人權教育是以人性尊嚴出發,不斷的探究人性尊 嚴,讓人民從中覺知自己所應享的權利和責任,並能從教學活中意識到他人的權 利,進而能發展尊重自己和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二、課程目標

而人權教育課程的目的即是透過人權教育環境的營造,運用「經驗式」、「互 動式」、「參與式」的教學方法,協助學生澄清價值與觀念,進而尊重人性尊嚴的 價值體系,並於生活中實踐維護與保障人權(教育部,2003)。人權教育的教學 目標著重在認知、情意與行為三方面,讓學生對人權有長期正向的態度,將人權 內化生活習慣,課程目標為:

1. 認知層面:瞭解人權存在的事實、基本概念、價值等相關知識。

2. 情意層面:發展自己對人權的價值信念,增強對人權之正面感受與評價。

3. 行為層面:培養尊重人權的行為以及參與實踐人權的行動力。

若更進一步的分析,曾慧佳(2004)根據 Muller 人權教學主要的目標包括 認知、情意、技能等主要目的,學校的人權教育主要是讓學生認識人權的定義與 價值,將人權落實於生活中,能尊重與保障他人的權利。除了透過外顯的課程教 導之外,更要透過教學者的潛在教育,才能達到潛移默化之效,下列就人權教育 之目標具體說明如表2-3-1:

表2-3-1 人權教育之認知、情意、技能目標

外顯之人權教育 潛在之人權教育 人權的教育 認知的目的 以人權為教學內容 以人性尊嚴為觀

點之教學內容

建立一個具有人權規則與 形式的環境

情意的目的 直接採納人權的價 值

間接採納人權教 育的價值

間接採納人權教育的價值 技能的目的 鼓勵散播人權的信

念與實踐人權

鼓勵實踐人權 鼓勵建立人權氣氛的環境 資料來源:引自曾慧佳(2004:21)

洪如玉(2004)認為態度是人權教育的重要目標,就態度而言,希望透過教 學活動達到合作、分享、適當的溝通技巧、同情、承諾與行動、尊重不同意見等 的態度。就技能而言,則希望學生能具備問題解決、理性論證、處理紛爭、參與 公共事務、尋找資訊以及分享資訊的能力。

徐筱菁(2000)若將認知、情意和技能等教育目標落實於校園中,學校的人 權教育可包涵下列層次:

1. 學生能夠察覺自己和他人的權利,並能認識公共議題對於自己與他人權 利的影響。

2. 能夠行使自己的權利,能夠與人溝通、包容和協調,當權受到侵犯時,

能知道如何尋求救援的管道與方法。

3. 能夠監督行政不干涉學生的權利。

4. 能自己管理自己的事務,參與全學校的社團或是社區活動。

由上述討論可知,人權教育強調認知、技能和情意三個層次,讓學生能認識 基本的人權教育知識之外,能伸張自己的權利,也能保護自己的權利。而人權教 育更重視的是在生活中的實踐,強調人權價值的建立,學生能關心自己,關心別 人,並在生活中付諸實現。

學校是人權的教育的實踐單位,教師及行政單位,應該營造一個尊重、和諧 的環境,鼓勵學生參與班級、社團、學校以及社區的事務。學生能在人權的環境 中學習,鼓勵與他人合作,尊重他人的想法,培養和人溝通能力,並能尊重他人 的想法,將人權落實於生活中。

三、人權教育的教學法

(一)經驗學習循環的人權教育

九年一貫課程強調人權概念的認知層面,主要著重人性尊嚴的陶冶,更希望 能在生活中獲得實踐,將認知、態度與實踐三個層次,依學生的身心發展融入其 中(黃默,2002)。人權教育其學習方式以學生為中心,教師為引導者,學生扮 演主動參與者的角色,若用經驗學習法的方式表示:教學時以學生的經驗著手,

再透過小組察覺對舊經驗做反思,接著形塑所要傳達的人權教育觀念,最後引導 學生以所形成的新概念來做決定,再進入下一個學習活動。如圖2-3-1:

具體經驗

(Concrete Experience)

體驗與考驗 察覺與反思

( Experimentation & Testing) ( Observation & Reflection)

抽象概念化與通則化

( Abstract Conceptualization & Generalization) 圖2-3-1 經驗學習圖

資料來源:Fox, J. W., Minor, K. I. & Wells, J, B. (1997)

(二) 批判思考的人權教育

在人權教育的課程上,教師進行單一的知識灌輸,對學生的行為改變影響並 不大。採用議題中心與合作學習的策略,讓師生對於目前最感興趣的或是具爭議 性的人權議題加以討論、批判,透過討論、溝通和對話的程中,學生不僅可以反 省思考、練習表達自己的看法,發展自己的人際關係,也可以發展判斷力、做決 定以及公民參與的義務。

四、 人權教育的教學策略

九年一貫採取多元的教學方式,人權教育雖然以「經驗式」、「互動式」、「參 與式」融入於各科教學,但教學者在實施教學時,亦可使用多元的教學策略,協 助兒童學習人權教育的內涵。研究者參考《人權教育ABC》,整理出進行人權教 育時,可採用的多元教學方法呈現如下:

1. 腦力激盪:鼓勵學生參與問題,首先分析問題,再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2. 案例研討:透過真實或虛構的人權案例,將學生分組,大家一起探討,

分享各自的看法。

3. 創意表達:透過故事、歌唱、讀詩、演戲的表演能力,讓學生發揮創造 力。

4. 討論:由教師設計開放性的問題,提出與大家一起討論。

5. 戶外教學和社區訪問:走入地區人權起源的相關機構,例如:法院、監 獄或是權利救助的機構。

6. 訪談:訪談的成員可以是目擊者或是家庭成員,可將受訪者的口述歷史 做成記錄,進一步了解人權的奮鬥歷程。

7. 專題企劃:透過個人或團體對於人權教育專題的研究,培養獨立思考、

解決問題的能力,並開始學習在民主社會中成為積極參與的能力。

8. 角色扮演:演練某個情境或角色,幫助體驗不同族群的感覺。

9. 多媒體:以海報、照片、圖片輔助教學,增加學習效果。

另外,Bond(1994)認為說故事、小說一直以來都被視為是一個對於青少 年有效的教學方式,透過故事的情節赤裸裸的告訴青少年關於不平等、不正義、

悲慘的、政治上或是宗教上的迫害。從這些小說可以培養青少年有明確的判斷 力,讓青少年說出心中對於美好世界的看法,並描繪出可能改變世界的方式。

由上討論,人權教育教學可採用多元的教學方式,主要以「經驗式」、「分享 式」的教學方法,配合課程可以運用討論法、角色扮演法、訪談法等多元的教學 方式,教師運用各種教學活動,幫助學生體會人權教育的意義。因此,教學者是 課程設計的關鍵,蒐集相關的人權教育教材,運用活動式的教學方法,較容易達

成教學目標。

資料來源:國民教育社群網。http://teach.eje.edu.tw/9CC/7-2.php

湯梅英(2005)認為雖然人權教育的能力指標都是運用「認知」、「瞭解」的 字詞來敘述,但不表示人權只重視認知,不論任何階段,都應重視社會行動的實 踐、人權的價值培養,以及理性溝通、問題解決等高層次的能力。

而從上表能力指標,我們可以發現小學階段著重於人權教育的價值與實踐,

低年級著重於培養兒童在班級中能遵守規則,認識自己所應享有的權利,並能分

享生活中公平與不公平的經驗;中年級在於能察覺自己與他人之差異,進而能學 習尊重他人、包容他人以及弱勢族群,避免偏見與歧視的態度產生;高年級則了 解公平正義的原則,擴及對於社會、國際團體的關心,實踐民主的精神。這些能 力指標共同的概念是對人的尊重,能夠尊重自己、尊重他人。

六、 人權教育議題融入國語領域之對應

人權教育議題融入國語領域之對應,整理如表2-3-3:

表2-3-3 人權教育議題融入國語領域之對應表

學習領域指標 可融入人權教育能力指標

2-3-2-8 能從聆聽中,思考如何解決問題。 【1-3-2】【1-3-3】

2-4-2-6 能在聆聽過程中適當的反應,並加以評價。 【1-4-4】

2-4-2-7 能透過各種媒體,認識本國及外國文化,擴展文化視野。 【2-4-1】

2-4-2-11 能從聆聽中,啟發解決問題的能力。 【1-4-4】

3-2-3-1 他人與自己意見不同時,仍能理性的溝通。 【1-2-4】

3-2-3-4 能養成說話負責的態度。 【1-2-3】

3-2-4-4 能與人討論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1-2-4】

3-3-3-2 能從言論中判斷是非,並合理應對。 【1-3-1】【1-3-2】【1-3-3】

3-3-3-2 能從言論中判斷是非,並合理應對。 【1-3-1】【1-3-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