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設計

第二節 研究方法

「內容分析法」是目前教科書分析最常使用的方法,內容分析範圍大致可分 為三類: 1. 以某一教育概念為主軸,對相關學科內容進行分析; 2. 對單一教 科書之內容進行分析; 3. 對單一教科書之某一主題進行分析(藍順德,2004)。

本文採用「內容分析法」之第三種方法,對單一教科書之某一主題進行分析,針 對國語教科書中的人權教育內涵進行研究,依照類目式的條列分析,兼具量的記 次與質的深入探討,檢視小一至小六的國語教科書中,康軒版、翰林版、南一版,

不同版本的教科書中,人權教育的分布、內涵以及呈現情形。

一、內容分析法

內容分析法(content analysis)最早用於傳播媒介之內容進行分析,針對文 字形式的報紙、書籍等傳播內容做分析,所謂傳播內容指的是報紙、電視、書籍、

文件檔案等等。由於是分析傳播內容的文字來推論出其背後所要表達的意思,因 此較偏向質性研究。但因適用於處理文件及檔案資料,慢慢的內容分析法發展為 計量的研究方法,由傳播學漸漸轉為被其他領域所採用(馬信行,1999),現在,

內容分析法研究對象擴及教科書等課程。

內容分析法是目前教科書分析最常使用的方法,是一種蒐集資料及分析文本 內容的技術,透過量化的技巧以及質的分析,能深入的探討教科書的核心。歐用 生(1995)認為內容分析著重量化的分析,然後由明顯的量的差異,探求差異的 意義。吳明清(1998)則進一步提出,內容分析法是一種「客觀、系統、而且量 化的方法,用來描述明顯的溝通內容」。主要是透過量化方法或質化的分析,以 客觀、有系統的方法,對於文件進行研究及分析,推論其文件內容的背景和意義。

歐用生(1995)認為內容分析的特色主要在傳達六個「W」,這六個 W 包括:1.

「誰—訊息的來源」; 2.「說些什麼—訊息的內容」; 3.「說給誰—訊息的接受

者」; 4.「如何傳播—傳播的技巧」; 5.「有什麼影響—訊息的效果」; 6.「為 什麼—傳播的理由」。

傳統的內容分析法,著重於量的研究,也就是透過次數的劃記分析教科書,

因而無法深入探究課文之意義。近年來,教科書分析除了量的劃記之外,加入了 質性的分析。從事內容分析時常採用的單位,有單一的字、句子或段落、整篇文 件、人物及主題等五種分析單位,至於要採用何種分析單位則視研究目的而訂。

綜上所述,內容分析研究法經常運用教科書內容的分析,量的分析較重視系 統性及客觀性,而質的分析則可避免分類不當,卻較容易主觀。然而若是只重視 量的結果,往往會忽視質的部分,無法深入討論課文隱藏的意義,其實質才能探 討課程的核心。因此本研究採取質、量並重的研究方式,除了量的統計,輔以質 的分析,兩者兼重,以免將文件切割使其內容支離破碎。

(一)量的分析

量的部分以教科書的課文內容進行分析,本研究以「課」為單位,對每一課 與人權教育相關的課文做分析,著重於「說什麼—訊息的內容」。本研究以類目 的方式來劃記,主要運用出現頻率來分析人權教育內容出現頻率以及百分比,檢 視教科書中主要主題和次要主題出現的情形。

(二)質的分析

質的分析主要目的是探討教科書中所潛藏的意義,也就是從內容分析中的

「說什麼」,期望能更深入的探討國小國語教科書中所隱藏人權教育的內容,教 師能深入了解教科書內容,作為轉換課程的基礎。

二、內容分析的設計模式

內容分析法重要的步驟就是根據研究目的選擇設計模式,其設計模式有六種

(楊孝濚,1995):

1. 同一來源,不同時間的傳播內容。

2. 同一來源,不同情境的傳播內容。

3. 同一來源,不同對象的傳播內容。

4. 同一來源,不同傳播對象的相關。

5. 不同來源傳播內容之分析---針對傳播者的差異。

6. 不同來源傳播內容傳播表現的成效。

本研究探用第五種模式,針對三種不同教科書傳播來源,分別是A—康軒、

B—南一、C—翰林,經過同一時間後,產生不同的差異,如圖 3-2-1 所示:

A B C (不同教科書)

(X 表不同內容)

X1 X2 X3

圖 3-2-1 內容分析差異模式圖 X1:表示康軒版呈現的內容 X2:表示南一版呈現的內容 X3:表示翰林版呈現的內容

三、研究程序

(一)研究程序

內容分析是一種客觀、有系統的研究方法,在內容分析的程序中,界定分析 的類別是決定內容分析品質之關鍵,其分析之步驟如下:

歐用生(1992)則認為內容分析其步驟為: 1. 擬定研究目的; 2. 訂定研 究單位與類目; 3. 決定研究對象; 4. 考驗信度、效度; 5. 蒐集與分析資料;

6. 撰寫研究報告。

吳明清(1998)則將內容分析分析程序可分成下列步驟:

1. 蒐集並選取分析資料:界定群體,選取樣本。

2. 界定分析的類別:分析的基本架構,分類要能窮盡獨立、不重疊。

3. 決定分析的單位:記錄單位,也就是檢視資料最小的範圍。

4. 確定分析範圍:指文件內容中可以顯示分析單位之意義的範圍。

5. 決定陳列方式:研究結果的記錄方式。

6. 進行分析:著手分析資料、檔案。

這六個步驟必須依序進行,本研究擬採用吳明清所主張的內容分析步驟,進 行國小國語教科書人權教育內容分析研究。

(二)研究流程

本文依照九年一貫課程標準所公佈之九十七年版國小國語審定版教科書:康 軒版、南一版、翰林版三個版本,共三十六冊的課本,進行「人權教育」相關內 容分析。再根據所的內容進行分析比較,探討人權教育內容,其研究流程,如圖 3-2-2 所示:

圖 3-2-2 研究流程圖

文獻蒐集與探討 蒐集教科書 蒐集相關文獻

內容分析法

擬定人權教育分析單位 依據研究目的選擇研究對象 國小國語領域審定本版教科書

1. 擬定人權教育分析類目 2. 類目信效度檢驗

3. 類目專家意見徵詢

1. 三家版本人權教育內容 分析與比例統計 2. 國語教科書人權教育質

性分析

分析結果與討論

結論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