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二、期刊及學位論文

在文檔中 《紅樓夢》中的詩觀研究 (頁 186-189)

方芳:〈《紅樓夢》中林黛玉的詩與性格〉,《遼寧教育學院學報》,1999 年第 3 期,1999 年 5 月。

王小青:〈小說的詩化 詩化的小說—《紅樓夢》藝術風格管窺〉,《河北師範大學學報》

(哲學社會科學版),第 17 卷第 4 期,1994 年。

王志堯:〈「林瀟湘魁奪菊花詩」泛論〉,《臨沂師範學院學報》,第 22 卷第 1 期,2000 年 2 月。

王勝:〈試談《紅樓夢》如何運用詩詞塑造人物形象〉,《運城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第 17 卷第 4 期,1999 年 8 月。

王緋:〈「愛君詩筆有奇氣,直追昌谷破藩籬」—從《紅樓夢》的韻文看曹雪芹之創新〉,

《紅樓夢學刊》,1984 年第 1 輯。

任超榮、呂亞平:〈紅樓一曲絕唱 詩詞盡顯魅力〉,《伊犁教育學院學報》,第 15 卷第 1 期,2002 年 3 月。

任蒙:〈不必愛屋及鳥—論《紅樓夢》詩詞的評價問題〉,《國際關係學院學報》, 1996 年第 4 期。

朱眉叔:〈賈寶玉與清代文藝思潮〉,《紅樓夢學刊》,1984 年第 4 輯。

江寶釵:〈《紅樓夢》詩社活動研究—性別文化與遊戲美學的呈現〉,《中正大學中文學術 年刊》第一期,1997 年 12 月。

呂啟祥:〈筆補造化 穿仄入幽—《紅樓夢》與李賀詩〉,《紅樓夢學刊》,1988 年第 4 輯。

李慶霞:〈片言誰解訴秋心—試論林黛玉詩歌的追問意識〉,《海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 科學版),第 20 卷第 1 期,2002 年 3 月。

李蘭、杜敏:〈曹雪芹詩歌的美學思想〉,《紅樓夢學刊》,1985 年第 4 輯。

周寅賓:〈論黛玉寶釵的詩學觀點與明清詩歌流派的關係〉,《紅樓夢學刊》,1986 年第 1 輯。

姜志軍:〈溫馨:《紅樓夢》詩詞的精神家園〉,《紅樓夢學刊》,2000 年第 1 輯。

胡紹棠:〈橫看成嶺側成峰—《紅樓夢》審美基因三探〉,《紅樓夢學刊》,2003 年第 2 輯。

胡鳳林:〈《紅樓夢》詩窗管蠡談—海棠社、桃花社詩詞欣賞札記〉,《紅樓夢學刊》,1984 年第 3 輯。

郁沅:〈嚴羽詩禪說析辨〉,《學術月刊》總 134 期,1980 年 7 月號。

高淮生:〈從《紅樓夢》看阮籍、嵇康、陶淵明對曹雪芹的影響〉,《紅樓夢學刊》,2003 年第 2 輯。

徐振輝:〈大觀題詠說詩心—《紅樓夢》第十七回學習札記〉,《紅樓夢學刊》,1983 年第 3 輯。

徐曉嵐:〈風行水上 自然成文—簡論《紅樓夢》詩詞曲在全書的地位和作用〉,《南通師 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 16 卷第 4 期,2000 年 12 月。

張乃彬:〈曹雪芹詩詞創作的藝術思想〉,《紅樓夢學刊》,1983 年第 3 輯。

張志岳:〈略論《紅樓夢》詩詞的評價問題〉,《紅樓夢學刊》,1981 年第 2 輯。

張清榮:〈「大觀園」題詠之研究〉,《臺南師院學報》,第 27 期,1994 年。

梁競西:〈論《紅樓夢》中林黛玉的詩詞〉,《山東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 3 卷第 1 期,2001 年 3 月。

陳惠琴:〈從自然情感到審美情感—曹雪芹創作情感活動研究〉,《福州大學學報》(哲學 社會科學版),總第 55 期,2002 年第 1 期。

陳惠琴:〈精致而新鮮的感知表現—曹雪芹創作心理研究之二〉,《明清小說研究》,總第 63 期,2002 年第 1 期。

黃志浩:〈論曹雪芹的詩學思想〉,《紅樓夢學刊》,2003 年第 1 輯。

趙越:〈林黛玉的詩才〉,《紅樓夢學刊》,1992 年第 3 輯。

劉保忠:〈論詩詞在《紅樓夢》中的作用〉,《陜西教育學院學報》,第 16 卷第 4 期,2000 年 11 月。

劉進:〈《紅樓夢》詩學觀初探〉,《四川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五期,1996 年 9 月。

劉瑞蓮:〈曹雪芹與李賀〉,《紅樓夢學刊》,1980 年第 2 輯。

歐麗娟:〈《紅樓夢》中的〈四時即事詩〉〉:樂園的開幕頌歌〉,《中國古典文學研究》,第 2 期,1999 年 12 月。

歐麗娟:〈《紅樓夢》中的〈五美吟〉〉:開顯女性主體意識的詠嘆調〉,《中國古典文學研 究》,第 3 期,1999 年 6 月。

歐麗娟:〈《紅樓夢》詩論中的感發說〉,《中國古典文學研究》,第 3 期,1999 年 6 月。

歐麗娟:〈從《紅樓夢》看曹雪芹的律詩創作 品鑒觀〉,《臺大中文學報》,第 13 期,1999 年 12 月。

潘雪蓮:〈談《紅樓夢》的詩味與詩美體驗〉,《克山師範專科學校學報》,2000 年第 2 期。

顏榮利:《紅樓夢中的詩詞題詠》,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73 年。

附錄

在文檔中 《紅樓夢》中的詩觀研究 (頁 186-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