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在原始經典中的記載,佛陀對於五取蘊做了若干的比喻,《雜阿含經》第73 經96裡談到五取蘊是「重擔」,重擔即表示對於五取蘊的放不下,一直背負著,

才會形成一種沉重的負擔;《雜阿含經》第1172經97說五取蘊是五拔刀怨者;此 外因為羅陀是佛陀的侍者比丘,佛陀曾告訴羅陀應觀察五陰是「魔、死法、斷法、

滅法、棄捨法、無常法、苦法、非我法、空法、病法、癰法、刺法、殺法、殺根 本法」98等,以上皆是否定的語詞,此乃因為眾生執持五取蘊為我身,我身即會 產生這些憂患,佛陀希望弟子們正確的看到,正確的看到之後,自然會對於五蘊 產生厭離,,厭離即為「失去興趣」之意,99意味著不執著,對於五蘊的執取變 為淡泊,負擔便會減輕。另一個對於五取蘊的譬喻是將其視為「標柱或柱子」,100 被皮帶圈綁的狗,被拴在堅固的標柱或柱子上,牠只能以此為中心繞著跑、隨著 轉,眾生因為無明所覆,流轉於生死輪迴之中,其實是繞著五蘊而轉,對此五蘊 產生堅固的我見,若不從五取蘊中被釋放,也就是無法從生、老、死、愁、悲、

苦、憂、絕望中被釋放,也就是無法從苦中被釋放。

要從苦中被釋放出來,佛陀開示了許多的法門,其中之一從觀察五蘊身心的 方面來說,

於色不知、不明、不斷、不離欲,則不能斷苦。如是受、想、行、識,不知、

不明、不斷、不離欲,則不能斷苦。…………於色若知、若明、若斷、若離 欲,則能斷苦;如是受、想、行、識,若知、若明、若斷、若離欲,則能堪 任斷苦。101

上述的經文是說對於五蘊知、明白、加以斷除、離欲貪,就無憂苦,甚至在其他 的經文中顯示出,如實觀察五蘊、如實知五蘊就能具向解脫,甚至究竟解脫;102 而且對於五受陰的無常、苦、空、無我的性質精進思惟的話,可以證得初果須陀 洹果證,得須陀洹果證已,欲得二果斯陀含果證者,亦當思惟『此五受陰法為病、

為癰、為刺、為殺、無常、苦、空、非我。』即使乃至得究竟解脫證得阿羅漢果

96 SŒ.73,大正 02,頁 19 上。相當於 S.22.22.BhÈra 重擔、AŒ.25.4。

97 SŒ.1172,大正 02,頁 313 中。相當於 S.35.197. Āsīvisa 毒蛇、AŒ.31.6。

98 《雜阿含經》第 122-131 經。

99 張雲凱(2009),頁 6。

100 S.22.99.Gaddula(1) 繫繩〈一〉,相應部三,頁 212。相當於 SŒ.266。

101 SŒ.3,大正 02,頁 1 中。相當於 S.22.24.ParijÈnaÑ (or AbhijÈnaÑ ) 徧智〈or 證知〉。

102 SŒ.110 經。相當於 M.35.C|Äasaccaka-sutta 薩遮迦小經、AŒ.37.10。

53

位之後,依然需要思惟五受陰無常、苦、空、非我的性質,103持續修持不輟。由 此可知,對於五受陰的如實觀察,如實知以及精進思惟104即會生厭離,喜貪盡,

進而心解脫;對於五受陰的觀察,了知,掌握是減少煩惱、減輕對於「我」和「我 所」的執取、乃至於邁向解脫之道的重要關鍵,佛陀對於五受陰對治的教導分散 於初期佛教聖典之中,他以各種方式來滅除對於五蘊的執取,以下將對他所提出 的方法進行一些探討。

根據《雜阿含經》第 65 經105記載

常當修習方便禪思,內寂其心。所以者何?比丘常當修習方便禪思,內寂其 心,如實觀察。云何如實觀察?此是色、此是色集、此是色滅;此是受、想、

行、識,此是識集、此是識滅。

經文中所謂的「方便禪思、內寂其心」就是修「止」,「如實觀察」便是修「觀」, 日本學者和辻哲郎認為所謂的「如實〈yathābhūtaṁ〉」那就是完完全全的,按照 現實,沒有設立任何獨斷性的預想,而去認識一切存在者的存在是無常、苦、無 我,以及一切存在者的法是色受想行識或眼耳鼻舌身意。106學者張雲凱則分別引 用《雜阿含經》和《相應部》之論述來說明「如實」,在《雜阿含經》的經文中,

他指出「如實」可說即是消彌分別,去除好惡的方法;在《相應部》中,他依「如 實智觀〈yathābhūtañānadassanaṁ〉」的解釋來理解「如實」之意,「如實」是 如同那被觀察所緣所呈現出來的樣子去理解它本身。107在此,佛陀教導要以四聖 諦之方法〈這是問題、這是問題產生的原因、這是問題的解決、這是問題解決的 方法〉,依照五蘊所呈現的樣子去理解五蘊本身。觀察自身時,能夠瞭解到色身 集起的原因是四大及四大所造色所形成的,色身的滅去自然也是因為生理與物理 的因素敗壞而散去。觀察「受」時,可以明確的了知此是苦受、此是樂受、此是 不苦不樂受,集起的原因是在根、境、識三者和合所引發觸產生虛妄分別而推動

103 SŒ.259。相當於 S.22.122.SÊla 戒。

104 漢譯《阿含經》與漢譯《尼柯耶》中也有提到要對五蘊正觀、正思惟、以智慧如實見、平等 慧如實觀、如實知、見、明、覺、慧、無間等的說法。

105 SŒ.65,大正 02,頁 17 上。相當於 S.22.5.SamÈdhi 三昧;S.22.6.PaÔisallÈÓÈ 宴默。

在《雜阿含經》第 42 經中七處善的前四處的觀察亦同於此經。

106 和辻哲郎,譯叢編委會譯(1988),頁 176。

107 張雲凱(2009),頁 10。

《雜阿含經》,T02, no. 99, p.52, c1- 3:「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修無量三摩提,精勤繫念,

所以者何?修無量三摩提,精勤繫念已,則可如實顯現。』」修習三摩提將顯現如實。

SA.12.23./II,53. Yathābhūtañānadassananti yathā-sabhāva-jānana-saṅkhātaṁ dassanaṁ.Etena taruṇa -vipassanaṁ dasseti. Taruṇavipassanā hi balavavipassanāya paccayo hoti. 張氏試譯如下:「『如 實智觀』是如其本來實在狀態觀察,此為幼小的毗婆奢那,幼小的毗婆奢那是有力毗婆奢那的 助緣。」

54

的好惡情緒,觀察「想」、「行」時,這是更細膩的運作,也能夠明白這是因為觸 產生虛妄分別而推動的想法、強求或排斥。「受、想、行」的滅去是因為觸滅,

觸滅則說的是虛妄分別的作用斷除,明觸的作用升起,能夠依照所觀察到的所緣 去真實的理解其本身。在根、境的當下就產生「識」,從胎生學的角度,識由名 色的長養至胎兒出生而作用逐漸增強;在現實身心活動中,識攀緣色、受、想、

行蘊而住,隨增喜貪,增強其功能;識的還滅則是名色的斷滅之外,還有對於四 蘊的離貪,攀緣就會斷裂,「識」自然無法茁壯。108佛陀指出要對治蘊集的方法,

使有漏的生命活動轉向無漏的生命活動,便是以「正見」為首的「八正道」。 根據《雜阿含經》第 14 經109記載

我昔於色味有求有行,若於色味隨順覺,則於色味以智慧如實見。

我於色患有求有行,若於色患隨順覺,則於色患以智慧如實見。

我於色離有求有行,若於色離隨順覺,則於色離以智慧如實見。

〈受、想、行、識亦同〉

我以如實知五受陰味是味、患是患、離是離,我於諸天人、若魔、若梵、沙 門、婆羅門、天、人眾中,以脫、以離、以出,永不住顛倒,能自證得阿耨 多羅三藐三菩提。

因為色而生喜樂稱之為色味,色是無常、苦、變異法是色的過患,能夠調伏對於 色的貪愛,自然產生遠離的力道,謂之色離。在《中阿含‧苦陰經》中,佛陀以 一個十四、五的妙齡女子為例,眼根對女子加上眼識看見了女子,因為能見「色」

而升起了貪愛,稱之為色味。接下來,佛陀教導可以想像此女子衰老時,頭髮斑 白、齒牙動搖,拄著拐杖而行的景象,甚至是其臥病在床,身心受到極大的痛苦 折磨,死後身驅逐漸腐爛,筋骨暴露,乃至骨節解散的景象,自然能夠瞭解「色」

變異的特質,這樣的想像自然能夠導致對於色相的抓取變得薄弱,對於色味的染 著〈色欲〉降低、看清楚色的過患,逐漸的不執著於色蘊。佛陀將五蘊的「味、

患、離」三法放在一起,而且有次第的說,是很有深義的。先說「蘊味」是要指 明一切生命問題的主要根源,以及確定的對治目標。再說「蘊患」表明苦患的五 蘊並非本身苦患,而是由於對於五蘊的「味著」才造成的。最後說「蘊離」顯示

108 SŒ.64。

攀緣四識住。何等為四?謂色識住、色攀緣、色愛樂、增進廣大生長;於受、想、行,識住、

攀緣、愛樂、增進廣大生長。比丘!識於此處,若來、若去、若住、若起、若滅,增進廣大生 長。…………離色界貪已,於色意生縛亦斷,於色意生縛斷已,識攀緣亦斷;識不復住,無

復增進廣大生長,受、想、行界離貪已,於受、想、行意生縛亦斷。受、想、行意生縛斷已,

攀緣亦斷,識無所住,無復增進廣大生長。

109 SŒ.14,大正 02,頁 2 下。相當於 S.22.26-27.AssÈda (1-2) 味〈一~二〉。

55

被出離的不是「五蘊本身」,而是於五蘊的「味著」。110對於五蘊的「味著」,修 行的下手處可以於「觸」下手,守護根門,依「遠離」不使根、塵、識三者和合,

調伏貪著;或者是當下覺察到對於五蘊的「味著」的心念,令染著的心念不起,

這需要「禪定」的功夫,也就是止觀的修習。或者是於五蘊的十一行相「過去、

未來、現在、內、外、麁、細、好、醜、遠、近」如實地以真正的智慧做觀照,

五蘊不在我中,我不在五蘊中,即無我、無我所。

關於五取蘊的對治方法,也被記載於《大念處經》,這是一篇佛陀教導四念 處的經文,《雜阿含經》第 607 經明白的說明,四念處是一乘道,111所以沒有其 他的分路。四念處又稱四念住,有四個參學的架構—身念處、受念處、心念處與 法念處,亦即身體、感受、心意、法相。身念處是第一個被介紹的架構,也是敘 述最詳盡的念處,因為身念處對於一個初學者而言,是最容易入手的,是屬於較 粗糙的隨觀對象。受念處和心念處較之身念處,顯得幽微較難入手,也需要有身 念處—止的基礎。至於法念處的部分,是涵括的層面最廣,真正所涉及的是:特 定的心的素質〈如五蓋和七覺支〉,以及將經驗分析為特定的類別〈如五蘊、六 入處和四聖諦〉。112Bhikkhu Anālayo 對照《安那般那念經》和《念住經》,指出經 由法隨觀所得的洞見,它們從直接經驗現象的「無常性」開始,到關注現象的「離 染」和「寂滅」,這些洞見反過來會導致適合覺悟的心的狀態─「無執著」或「棄 捨」。所以相對於之前的念住,法隨觀特別涉及:認識所觀察現象依緣而生的性 質。113接下來引用《大念處經》114隨觀五蘊的經文

復次,諸比丘!比丘即於五取蘊法,觀法而住。

然,諸比丘!比丘如何即於五取蘊法,觀法而住耶?

於此,諸比丘!比丘〈知〉:如是色,如是色之生起,如是色之滅盡

於此,諸比丘!比丘〈知〉:如是色,如是色之生起,如是色之滅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