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本論文的章節架構將安排共計六章,除了緒論與結論以外,第二章到第五章 是論文的主體,現說明如下:

第一章緒論。主要說明本論文的研究動機、問題意識、相關研究成果回顧、

研究主題說明、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章節架構說明。

第二章五蘊教說之所在:〈陰相應〉略判。本章的目的是先對五蘊的原始文 獻資料做簡單的整理、分析,並將南北傳的資料進行比對。(一)「《雜阿含經》之

〈五陰誦〉」,先明《雜阿含經》特色之所在,再明〈五陰誦〉的結構,〈陰相應〉

是主要內容。(二)「〈陰相應〉經文略判」裡,以「大正新脩大藏經」版的《雜阿 含經》為研究底本,輔以《佛光阿含藏》所列的題解,將經文的內容將其作簡略 的大意陳述。(三)「南北傳〈陰相應〉比對」,這個部分已有學者進行比對,引用 其比對的成果,再稍加以潤改。

第三章五蘊說。本章的內容是以五蘊為主軸,討論相關議題。(一)「提出的 背景」,從婆羅門的我觀論起,尋找思想脈絡,再論佛教的無我觀,五蘊無我是 佛陀最根本的主張。(二)「五蘊與五取蘊」,分別蘊與取蘊的差異,對五蘊個別的 意義做說明,並且闡述五蘊是如何產生的。(三)「五取蘊的對治」,引用三段經文 說明如何減輕對於五取蘊的執取,討論的方法都需有禪修功夫為基礎。(四)「五 蘊與十二緣起」,說明五蘊的名稱排列方式與十二緣起不同,從經典義說與生活 實例比對五蘊與十二緣起的關係。

第四章初期佛教的想蘊。本章的重點是探討想蘊,並呈顯出相關的修行方法。

(一)「「想」的意涵與本質」,從原始經典中找出想蘊的原始意義和本質,乃至阿 毗達摩中對於想蘊的延伸解釋。(二)「認識的過程」,從感覺器官談起,以至認識 的形成,想蘊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三)「「相」到「想」的教法」,定義「相」

的意思,從原始文獻資料中,找尋佛陀教導從「相到想」經文,並做較深入的討 論。

第五章當代正念療法中的「想像」。本章的主要目的是介紹對於「想像」的 意涵,以及當代正念學運用「想像」的技巧,並加以分析。(一)「「想像」的發生 與意涵」,「想」其實涉及認知與想像兩個方面,探討兩者是如何形成的,再界定 想像的意思。(二)「當代正念療法中的「想像」運用」,從四個系統找出當代正念 療法中有哪些「想像」操作方法。(三)「「想像」運用技法之討論」,先討論當代

25

正念療法如何看待或處理想法或念頭,再討論四個系統的「想像」運用特色何在。

運用「想像」的正念帶領技巧,與傳統佛教的方法比較相同與相異處。

第六章結論。此章的內容為本文研究回顧、總結。

26

2.五蘊教說之所在:〈陰相應〉略判

於本研究之初,先對於經典研究做探討,五蘊說多數出自於《雜阿含經》之 首「陰相應」,本章欲意先介紹漢傳《雜阿含經》的〈五陰誦〉,說明其中的結構,

再對「陰相應」進行分析探討,最後再比對南傳《相應尼柯耶》與北傳《雜阿含 經》陰相應各有哪些差異點。

2.1《雜阿含經》之〈五陰誦〉

佛陀在菩提樹下證悟之後,傳法四十五年,最後在拘尸那羅城郊外的婆羅雙 樹下涅槃。佛陀入滅後,有部分的比丘以為再也不用受到戒律的約束,求得自由 了,大迦葉聽到之後,沉痛無比,同時為了免於傳誦於僧伽之間的法、律的遺忘,

於是有了結集佛陀教法的想法。結集的意義是合誦,誦出法與律,經大眾的共同 審定,確認是佛所說所制的,然後加以分類,編成次第。46要探究《雜阿含經》

的成立,首先先從聖典的結集開始談起。依照日本學者姉崎正治博士從漢譯諸律 藏對《雜阿含經》的記載研究中,指出在第一次結集時,誦出《阿含經》就在此 時,即已敘述了《雜阿含經》的內容。47由此可知,《雜阿含經》的主要內容確 實在第一次結集時便已存在,直到第二次結集後,經與律才真正的完備,時間約 是公元前三世紀前後。

《雜阿含經》是四部阿含之一,然而為什麼要集成四部?這四部各有什麼特 殊的意義?當初的編輯者具有怎樣的想法,後人是不得而知,但是例來有些經典 或大德嘗試對於四部阿含進行特色的說明,或解之為宗趣。《雜阿含經》的特色 可以歸納為:(一)在實踐信仰方面,從佛法本源來看,是為了解脫而施設,具 有解脫知見與解脫次第,所以為禪修者所修習。(二)從思想內涵來看,其是佛 陀教法中最根本、最核心的部分,顯示的是最真實、最殊勝的義理。(三)從結 集形式上著眼,其隨義類相同者,分成不同的部類,次第安布,相次相間雜,這 也是間廁鳩集的意思。48

46 釋印順(1988,2005),頁 35。

47 姉崎博士指出在《根本有部毘奈耶雜事》卷 39,於《雜阿含經》的內容,即作一、蘊品,二、

處界品,三、緣起聖諦品,四、聲聞品,五、佛品,六、聖道品,七、有偈品。

化地部《五分律》卷 30,法藏部《四分律》卷 54,以《雜阿含經》型式出現,只有〈有偈品〉。

大眾部《摩訶僧祇律》卷 32,以《雜阿含經》型式出現,只有《有部雜事》的第六〈聖道品〉

部分。

吳老擇編(1988),頁 8。

48 說一切有部薩婆多毘尼毘婆沙卷 1:說種種禪法,名雜阿含,是坐禪人所習。

27

關於《雜阿含經》的相關研究,自日人姉崎正治開始,進而影響國內學者呂 澂先生,乃至於印順導師,49不但考訂了其教法,更對其原先錯亂顛倒的經文卷 次、品目進行整理,確立其較為正確的分類組織,以至於目前國內所出的《雜阿 經論會編》和《佛光阿含藏》都重新部帙,新編經號。在這些的研究中指出,在 所謂的九分教部類中,《雜阿含經》的經文呈現出三個部類—修多羅(契經)、祇夜、

記說,並且以這樣的順序成立而組織的。修多羅(Sutta)原意是結集,所有結集 出的經文原來都可被稱為修多羅,之後,僧團將經典長行散文的部份,稱為修多 羅,《雜阿含經》中的〈五陰誦〉、〈六入處誦〉、〈雜因誦〉、〈道品誦〉皆屬於修 多羅。祇夜(Geyya)即為偈頌,《雜阿含經》中的〈八眾誦〉屬於祇夜。記說

(VeyyÈkaraÓa)為佛陀與弟子之間的問答或者是弟子與弟子之間的問答,《雜阿 含經》中的〈弟子所說誦〉、〈如來所說誦〉50皆屬之。依照漢譯的《雜阿含經》

來看,可以分為三部分、七誦、五十一相應。

印順導師比對北傳《雜阿含經》和南傳《相應部》的對列關係如下:51

《雜阿含經》 《相應部》

五陰誦第一品 I 有偈篇

六入處誦第二品 II 因緣篇

雜因誦第三品 III 蘊篇

道品誦第四品 IV 六處篇

八眾誦第五品 V 大篇

佛陀的阿含教法,可以分成五大板塊,最重要的教法在前三品,是佛陀教法的核 心,我們要證得解脫,一定要有這三種解脫知見——於蘊、處、因緣如實知見的 解脫,此三品同時也講述了修行的要領。第四品「道品誦」,講述以八正道為主

覺音比丘四部注釋書名:相應部注 SÈratthapakÈsinÊ顯揚真義。

龍樹尊者大智度論卷 1:第一義悉檀。

瑜伽師地論卷 85:即彼一切事相應教—間廁鳩集,是故說名《雜阿笈摩》。

釋印順(1971,1994),頁 489-491。

49 日人姉崎正治(1908)對於《雜阿含經》進行研究之後,本國學者呂澂先生在 1924 年發表〈雜 阿經刊定記〉後,指出《瑜伽論》「攝事分」自八十五卷至九十八卷為《雜阿含經》之本母,

並且將經文的卷次、品目作初步釐定。印順法師知悉這些學者的研究成果後,亦循其經論的脈 絡研讀,於 1971 年在《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提出自己的研究論述。

50 依《瑜伽論攝事分》,記說的部分是分散而附於修多羅之下。宋本求那跋陀羅譯本,已別立〈弟 子所說誦〉。佛光版的《阿含藏》則有對〈弟子所說〉、〈如來所說〉的經卷 進行區分。

51 釋印順(1983,1994a),頁 44。

此處是以一切有部誦本,經典的原始結構下去比對,就是以五誦,也就是五品下去比對。記說 部分,『雜阿含經』分散而附於「五陰誦」、「雜因誦」、「道品誦」以下;『相應部』分散在「因 緣篇」、「蘊篇」、「六處篇」、「大篇」以下。

28

的三十七道品,幫弟子們複習「如何修行」這個核心議題,至於「八眾誦」,則 是佛陀跟天眾、人眾在互動的時候,教導他們的內容,大都富有趣味性和通俗弘 法的特色。

〈五陰誦〉是《雜阿含經》之首誦,〈五陰誦〉何以置於《雜阿含經》之首?

在《瑜伽論》及大部分版本的《雜阿含經》前三品都是以蘊、處、因緣這樣的順 序呈現,這個次第與《雜阿含》200 經裡佛陀教導羅侯羅學習教法的步驟是一致 的。顯示出經典的編輯者是按照佛法學習的次序來編集的,首先要從認識身心的 苦惱開始,要見到真實的苦才會產生離苦的心念、離苦的動力。若以觀察的所緣 境來說,自我的身心狀態是最容易觀察的下手處,乃至於處、界的範圍,佛陀主 張苦、無常、無我想,也是從五陰的變化觀察中最易體驗到的特性。我見的破除 也要從五蘊著手,自我的身見先破除才能進一步破除對他人的身見。〈五陰誦〉

共分成四相應--〈陰相應〉、〈羅陀相應〉、〈見相應〉、〈斷知相應〉。〈陰相應〉是

〈五陰誦〉的主體,共有五卷,六、七卷中,則有〈羅陀相應〉、〈見相應〉和〈斷 知相應〉。〈羅陀相應〉、〈見相應〉在《相應部》中亦隸屬於〈蘊篇〉;關於〈斷 知相應〉的部分,印順導師認為是其包含了無數經在內,然不外乎對無常五陰的

「當斷、當知、當吐、當盡、當止、當捨、當滅、當沒」,故略舉而立為〈斷知 相應〉;52此三相應是屬於「記說」的形式。依照日本「國譯一切經」計數,《雜 阿含經》共有一三四四四經,而〈五陰誦〉就有一一五七八經,占全經百分之八 十六。53由以上的數據顯示,〈五陰誦〉是《雜阿含經》相當重要的一誦,主要 彙集有關覺察「五蘊身心」現況的教說,並結合「四諦」之解說為其核心。學者 楊郁文在其所著〈阿含經題解〉中陳述〈五陰誦〉四相應的大意,表列如下:54

陰相應 有情於色、受、想、行、識五陰或一一陰起我、我所見而長夜 流轉生死;佛開示五陰無常、苦、無我、空,使有情悟入,斷

陰相應 有情於色、受、想、行、識五陰或一一陰起我、我所見而長夜 流轉生死;佛開示五陰無常、苦、無我、空,使有情悟入,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