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緣起是佛陀於菩提樹下悟道成佛的體驗內容,佛陀曾說:「如來出世,或如 來不出世,此事之決定、法定性、法已確立,即是相依性。如來證於此,知於此。

證於此、知於此,而予以教示宣佈,詳說、開顯,分別以明示。」125緣起是早已 存在於大自然間的法則,並非佛陀個人的創見,佛陀只是覺悟了此道理,觀察到 此道理。然而,緣起思想是如此的深奧,佛陀告訴其侍者阿難不可輕忽緣起,不 可誤以為緣起是淺顯易懂的。佛陀這麼說:

阿難!別這樣說,阿難!別再這樣說。緣起甚深,具深邃相。眾生無法理 解我的教導,也無法徹底看透緣起,他們的心因而混亂,如糾結難解的絲、

纏結成球的線、攀生雜亂的文若草及燈心草,不得出離於輪迴、苦界、惡趣 與墮處、。126

由此可知,徹底的了解緣起是有助於遠離痛苦、出離生死輪迴。緣起除了與證悟、

輪迴有密切的關係以外,一般可以見到的是與四聖諦的關聯性,其流轉門為苦諦 與集諦,還滅門為滅諦與道諦,五蘊說顯然在和緣起說的連繫上,顯得薄弱許多。

在經典裡記載佛陀教導羅侯羅學習教法的步驟,是先從為人演說五受陰,再為人 演說六入處,進而演說尼陀那127法,從中顯示出五蘊說是理解緣起之前的重要基 本功課之外,日本學者和辻哲郎也表達出「五蘊說沒有考慮五法之間的依屬關係,

這種困難的問題,現在全部移入緣起說中」128的看法,所以以下將試圖對五蘊說 和十二緣起的關聯性進行探討。

緣起的形式和支數在經典中呈現出多元的樣貌,在 20 世紀中葉,日本的佛 教學界開始對於緣起思想的原始資料進行整理,首先學者中村元認為在十二緣起 形成之前,應該還有更素樸的形式存在;接下來學者三枝充悳在他的《初期佛教 の思想》一書中,將其所考察的緣起說分成三類:〈A〉漫然無系統的緣起說表 達;〈B〉所謂十二因緣及其它各種不同支數;〈C〉以上兩類之外的其它緣起說。

129學者和辻哲郎在其著述《原始佛教的實踐哲學》中,談到從簡單的緣起系列來 觀察,最素樸的緣起系列就是與無我五蘊結合的系列,其發展出來的模式為

125 S.12.20.Paccaya 緣,相應部二,頁 29。相當於 SŒ.296。

126 BuddhadÈsa Bhikkhu 著、香光書鄉編譯組譯(2004),頁 27。

127 尼陀那(nidana)即是因緣,而緣起(paticcasamuppada)一詞,古時也譯為因緣,例如漢譯《阿含 經》裡將「十二緣起」又叫做「十二因緣」,就是這個原因。

呂凱文(2000),頁 43。

128 和辻哲郎,譯叢編委會譯(1988),頁 224。

129 傅偉勛(1991),頁 177。

60

自然的立場〈對無我五蘊的無知〉 取  苦130

和辻氏的這個論點,對於五蘊和緣起的關聯,提供了具有價值的參考性,此一模 式不僅出自於〈五陰誦〉的經文中,並且成為緣起思想的雛型。五蘊說和緣起思 想或許在一開始便是息息相關,除了它們都是朝向於解決人類生存的基本問題

「苦的存在」之外,緣起思想為了要解決證悟和輪迴的問題,自然不能缺少關於 有情的元素,必然將五蘊含涉於其內。依照學者呂凱文的研究,將其緣生法與五 蘊的名稱進行對照,131

緣生法:行、識、名色、六入處、觸、受 五蘊 :色、受、想、行、識

除了想蘊之外,其它四蘊的名稱都被使用於緣起支中,但這並不代表想蘊不包含 於其中,依照一般對於「名色」的理解,「色」法所指的即是色蘊,「名」法所指 的則是受、想、行、識四蘊。即使緣起支和五蘊的名稱相同,其名稱所代表的意 涵是否完全相同,還是有待確定的空間,將在稍後會談到。

從以上的對照看來,五蘊說的名稱排列方式和緣起支並不相同,首先從五蘊 說的名稱排列方式來探究。五蘊的排列次第都是色、受、想、行、識,在原始佛 教經典中並沒有對其做出解釋,我們試圖回想婆羅門我觀的建立過程,從「五藏」

說來觀察,其是從自我的生命反省上來探討,分成五步歷程。佛教受到婆羅門教 的影響甚深,所以思想模式應該極為雷同。佛教原始經典裡面對於是否有「我」

存在的探究,也是一層一層的由外向內省察,由生理的部分向心理的部分省察。

佛陀教導年老的那拘羅父居士身體雖然患病,如何免於心裡患病呢?從色蘊的觀 察開始下手,「不觀色是我,我以色有,我中有色,色中有我,不住纏於我是色,

色是我所。」接下來由粗糙的色身向更為細緻的精神活動有次第的省察,「不觀 受是我……、不觀想是我……、不觀行是我……、不觀識是我……。」132這是有 情種種我見生起的順序,如果省察後能夠不繫著,自然會免於心苦。日後部派佛 教的學者對五蘊理論在組織結構次第上做了說明,133在世親所著的《俱舍論頌》

有一頌文記載

130 在自然的立場的人,不如實知五蘊法,在五蘊上,見我、異我、我所、產生執著。由於被取 著的色受想行識轉變,因此心也隨之轉變,從轉變、取著的矛盾中產生恐怖、障礙。

和辻哲郎,譯叢編委會譯(1988),頁 218-219。

此段文字與 SŒ.43 極度的雷同,可以判定為由其改寫。

131 呂凱文(2000),頁 44。

132 S.22.1.NakulapitÈ 那拘羅父,相應部三,頁 1-6。相當於 SŒ.107。

133 覺音比丘的《清淨道論》也有對五蘊的順序做說明,稱之為「關於五蘊的抉擇說」,以次第、

差別、譬喻、以如是見者的利益成就來闡述。

61

隨麁染器等,界別次第立134

此頌是將五蘊的排列方式分為隨麁、隨染、隨器、隨界四個原因加以解釋,以下 將分項說明:

1. 隨麁:麁是指粗顯,由於色蘊是有對礙性的物質,占有空間,所以列為第一。

在無形的心法之中,受蘊是最能夠容易覺知的,例如苦受、樂受等,列為第二。

想蘊是一種心理的認識作用,具有取境的功能,能了知男女相、大小相、青黃赤 白等顏色相等,形成概念,安立名言,說在第三。行蘊粗於識蘊,屬於一種意志 的衝撞,列為第四。識蘊是最微細的,抓取的是事物的總相,不容易覺察,所以 列為第五。

2. 隨染:染是指染污,生命於生死中流轉是由於貪著,男女於容顏美貌等色欲 上,更相愛樂,色是最染,所以色蘊說在第一。對於男女之相等色欲貪著,是因 為耽著樂受,所以次說受蘊。此等耽著愉快的感受,是由於個人的顛倒妄想力所 致,想蘊說在第三。顛倒妄想的產生是原於行蘊的煩惱活動所引起,所以行蘊位 列第四。煩惱皆是因為識而起,而且前四蘊皆會反過來染污識,所以最後立。

3. 隨器:器是以比喻的方式呈現,將五蘊比喻為一用餐的過程,若欲招待客人,

必先迎上最好的器皿,色蘊就有如器皿一樣,所以先說。器皿具備之後,就得呈 上米麵等食物,來滋養或減損人的色身,有如樂受能資益人,苦受減損人,受蘊 為二。求得食物之後,畢竟尚不能單獨食用,其中必須要加油、鹽、酢等佐料,

方可食用,想蘊同助味,列為第三。行蘊中它有業煩惱,業因能生異熟,比如廚 人能製造食物,所以說行蘊為第四。識蘊就有如受招待之人,是廚人做完食物之 後的受食者,所以最後說。135

4. 隨界:界是指欲、色、無色三界,此是依五蘊在三界的差別情況來說的。欲 界中有許多美好的事物,會以色相顯示的五欲境界為抓取的對象,所以將色蘊列 為首。欲界之上是色界,生於此道者仍有色身,但無男女飲食之欲,初禪和二禪 因修靜慮得喜受,三禪因修靜慮得樂受,所以受蘊說為第二。色界以上是無色界,

其前三界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的想像力特別豐富、強大,所以想蘊為 第三。最高層非想非非想處,思維力特勝,思心所為行蘊所攝,所以行蘊說在第 四。識是通三界的,住於四蘊之中,所以列在最後。

從以上的敘述,了解到五蘊的排列方式可能是採用各蘊粗顯、染污等的程度 來說,十二緣起的排列方式顯然不是。眾生的生命就是在六根對六塵產生六識之 中的交互衍生的複雜作用,從五蘊的觀點來談,色心的關係可詳細地分析出色蘊、

受蘊、想蘊、行蘊、識蘊;從十二因緣的觀點來敘述,眾生可以感受到生命現象

134 《阿毘達磨俱舍論》卷一,分別界品第一。

135 釋定源(1999),頁 59-72。

62

的十二個過程來認識生命。136或許我們可以理解五蘊是在一種橫向的關係下討論 眾生的生命,十二緣起是在一種縱向的關係來探討眾生的生命,從五蘊到十二因 緣的傳承不是一種直線的發展,而是發生了視角的某種根本轉換,137這些說法似 乎解釋了五蘊說與緣起支的名稱排列方式不同的原因。

十二緣起又稱為十二因緣、十二有支,其定型公式為「所謂此有故彼有,此 起故彼起;所謂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處,六入處緣觸,觸 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憂、悲、惱、苦,乃至 純大苦聚集。」它是十一種狀況或事件所串起來的鎖鍊,可分為順觀和逆觀,亦 即流轉門和還滅門來觀察,經典記載佛陀未成正覺而為菩薩時發見緣起的初心,

便是從還滅門著手,往前推想。從巴利語paticca-samuppada來理解緣起,paticca 有藉由緣、憑藉、依存或因某某理由之意,sam為共同、一起或集合之意,uppada 為生起之意,歷來學界除了譯為緣起、緣起的道理、緣起法,或藉由〈諸〉緣而 共同生起者、因緣,或casual law或dependent origination等。138所以緣起系列並非 前支是單一之緣,是屬於共同集合之緣而生起後一支。

十二緣起傳統的詮釋是採用阿毗達摩「緣起貫穿三世」的觀點,如此的理解 方式是建立在覺音論師所著的《清淨道論》中所提及的「三世兩重因果」上。這 樣的詮釋方式在近代產生了不同的討論,首見於德國學者互勒塞(Max Walleser)

十二緣起傳統的詮釋是採用阿毗達摩「緣起貫穿三世」的觀點,如此的理解 方式是建立在覺音論師所著的《清淨道論》中所提及的「三世兩重因果」上。這 樣的詮釋方式在近代產生了不同的討論,首見於德國學者互勒塞(Max Walle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