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1.3 相關研究成果回顧

1.3.2 部分西文研究成果

列出的次序是依發表年代。

1.涉及五蘊之研究

15

 Kogen Mizuno,Essentials of Buddhism: Basic Terminology and Concepts of

Buddhist Philosophy and Practice。

20首先作者提到五蘊包含了肉體與精神的元素,

五蘊的特徵是無常、苦和無我的,一個阿羅漢能夠達到證悟的境界是透過五蘊特 徵的正確了解。作者對五蘊作分別的解釋外,分述如下:色蘊廣義而言是指對所 有的物質總稱的術語,包含了四大元素(地水火風)和衍生物、五種肉體的感覺 器官;受蘊是一種肉體和精神印象的接收,並形成情緒;想蘊不僅是內心意象的 抓取和形成概念的行為,而且是概念本身;行蘊即是行為或造作,有時會翻譯成 意志,但更廣義的意思意味著所有的現象;當與事物接觸的同時,識蘊包含了分 析、評判和認知。另外他還特別對識蘊(viÒÒÈÓa)、心(citta)和意(mano)進 行區別,瑜伽行者稱六識為識蘊,第七意識為意(mano),第八意識為心(citta)。

 Charles S. Prebish and Damien Keown,Introducing Buddhism。21作者先指出 佛陀對於人的分析可以分成五個部分,這樣進一步的分析是談到苦聖諦最根本的 抓取是對於五蘊的抓取,佛陀在第二次說法時教導了五蘊的內容。在經典中並沒 有提到靈魂或自我,而是非我的,人是由五個要素所組成,就像是車子由輪子、

傳動裝置、引擎、方向盤和底盤所組成一般。作者再對於色蘊(material form)、

受蘊(feelings and sensations)、想蘊(perceptions)、行蘊(mental formations)、識蘊 (consciousness)個別做解釋,根據非我或無我的經典記載,除了五蘊的存在之外,

並沒有一個永恆的、不會改變的靈魂或自我存在。

 Jake H. Davis & Evan Thompson,“From the five aggregates to phenomenal consciousness: toward a cross-cultural cognitive science”。22首先作者提到對五蘊 的模式感到興趣是因為此模式對於心的科學探究提供了新的指引,並附帶一提的 是 sati 有回憶或記憶的含蘊,要以 sati 企圖來理解當代 mindfulness 所說的活在 當下、不加以評判的專注可能是不正確的及混淆的。五蘊的概念框架可以預期成 為當代認知科學和現象描述有關於認知,情感和意識的整體基礎,分述如下。情 緒會構成部分的身體反應,受在佛教中是指呈現的每一個精神狀態,類似於人類 心理普遍的變化,並不僅限於情緒的說法。行蘊動態自我形成的功能允許了個人 特性根本轉變的可能性,所以透過正念禪修,有可能轉化我們注意的習慣,甚至 於轉變我們對於外在世界反應的方式。識蘊類似於西方學者所謂的 phenomenal consciousness,定義為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味覺,或精神意識的時刻;想 蘊則定義作為一個再認識能力,將類似認知的獲取。由於五蘊模型的討論,使得 我們得以將特定的感官和精神內容的知覺意識和根本的注意意識作區別,正念禪 修能夠提高對於所發生的事物清楚的認識,而無須選擇使用集中注意力的方法。

20 Kogen Mizuno(1996,2003),pp.97-108.

21 Charles S. Prebish and Damien Keown(2006, 2010),pp.54-57.

22 Jake H. Davis & Evan Thompson(2013),pp.585-598.

16

2.涉及想蘊之研究

 Hamliton Sue,Identity and experience—the constitution of the human being

according to early Buddhism。

23根據作者的看法,想有兩種作用,其一是在《尼 柯耶》裡的敘述,她認為「想」(saÒÒÈ)最適合的翻譯是統覺(apperception),它 顯示了辨別力的功能;當感知(perception)發生時,它也顯示了吸收或理解的作用,

發揮認出(identification)的功能,也就是說,當人的感官接收到訊息時,「想」具 有辨識、認出的能力。其二是當感官訊息不存在時,「想」可以有形成概念 (conception)的功能。

 Kuan Tse-fu (關則富),Mindfulness in Early Buddhism: new approaches

through psychology and textual analysis of Pali,Chinese and Sanskirt sourses。

24文中 探討想與念的定義,歸納「想」與「念」在認知方面是極為相似的,皆具有記憶 與認出的功能。「想」有分為善巧的「想」、不善巧的「想」及非善巧非不善巧 的「想」,不善巧的「想」製造出錯誤的記憶,形成一種惡性循環,對於以後相 似物件的認知上,會產生一種扭曲的影響。「念」則是一種正確的記憶,,對於 傳入的感官數據或經驗能夠正確的辨別或認知。「念」與「想」是一起運作的,

當「念」呈現時,「想」必然是處於一善巧的狀態,所以「念」是成就善巧的「想」

的直接因素。「想」的不善巧運作將會導致戲論(概念的增生)的產生,此戲論 則是會阻礙與解脫有關的洞察力。正念的練習是透過專注於所經驗的對象(例如 身體),不帶著任何的戲論。人會有一種自然的傾向,就是對於原始感官體驗會 以抽象的認知模式或知覺的成見加以替代,正念的做法就是將這種傾向打破。

 Krishna Del Toso,“The Function of saññā in the Perceptive Activity

According to the Sutta-piṭaka”。25這篇文章的目的是指出了以下幾點考慮:(1)「想」

這個詞作為技術用語時,是指正常的感知能力,意味著基於鮮明印記抓取的一種 排序的活動,其中包括(正確的或錯誤的)識別和命名。(2) 雖然感知是在巴利 經典〈Majjhima Nikāya I, 293〉中被視為是一個單一的事件,然而我們可以說想 蘊的發生是在受蘊之後,是關於集合從受蘊而來的訊息,並減少訊息且在一個基 準上進行組織,即是在內部假定為對抓取做嚴格的區分〈根據 MN I, 111-112 的 觀點,想蘊會在自我的思想的形成起到了核心作用,相對於物體的想法〉,這將 隨後提交給識蘊。

3.涉及正念之研究

23 Hamliton, Sue(1996),pp.57-59.

24 Kuan, Tse-fu (關則富)(2008),pp.13-24.

25 Krishna Del Toso(2011).取自 http://philpapers.org/rec/TOSTFO.(2013.10.29)

17

 Bhikkhu Bodhi,“What does mindfulness really mean ? A canonical perspective”。

26作者使用巴利經典深入了解正念禪修的意義與功能,正念這個詞本來的意思是

「記憶」,但佛陀因著他的教學目標而給予新的含義。這個意義上,作者認為,

最可能被定義為「清楚的覺知」(lucid awareness),並且他進一步質疑正念常見的 解釋—「單純的注意」(bare attention)。他也主要討論了正知的角色,顯示正知扮 演了正念觀察的功能與內觀發展之間的橋梁,最後他提出了正念是否能夠合法地 從傳統的經典中提取出來而應用於世俗。作者認為正念的非傳統應用是可以被接 受的,在幫助減輕人類的痛苦方面的成果是值得讚揚的,但他也在正念的簡單化 理解上提出告誡,並且力勸研究者要尊重深植於正念中的宗教傳統。

 Rupert Gethin,“On some definitions of mindfulness”。27作者指出在 1881 年由

T. W. Rhys

Davids 首次將 sati 翻譯為 mindfulness,從那時起不同的作者,其中

包括

T. W. Rhys

Davids,曾試圖給予正念精確的定義,而這些都是立基於對於古

代佛教典籍的閱讀和翻譯。在 20 世紀 50 年代開始,正念的一些定義已成為禪坐 的實際操作,特別是 Nyanaponika 的定義似乎已經對那些發展 MBSR 和 MBCT 的人所採用的正念定義有著顯著的影響。轉向留心傳統南傳佛教帶出的各個方面 正念的定義,在 MBSR 和 MBCT 的文本中一些被強調的定義是不明顯的。此外,

MBSR 和 MBCT 把正念的概念視為“非評判”,從傳統佛教的觀點來看需要慎 重考慮,因此正念理論所強調的定義在正念實際臨床的應用上並非如此顯著。

 Martine Batchelor,“Meditation and mindfulness”。28在本文中,作者分享 一些他練習韓國禪修的體驗,其中從來沒有提到正念的字眼,這個練習有助於練 習者更專注。他認為奢摩他〈Samatha〉29可以穩定我們的注意,而毘婆舍那

〈VipassanÈ〉30幫助我們更清楚看東西。兩者的共同培養,使我們能夠開發出正 念,其特點是冷靜和清晰,隨著我們繼續禪修,它賦予了正念兩個強大的方面:

接受與轉化。文中他提到五種佛陀所教授的方法去處理困難思想,是早期佛教徒 處理認知行為的策略。佛教禪坐可以幫助我們開發一個創新意識和積極明智的正 念,使我們認識到我們的心理模式並且對付它,其和現代的心理認知療法有相似 之處,兩者皆是處理並關注具有相同的題材:人的痛苦和方法來減輕痛苦。

26 Bhikkhu Bodhi(2011),pp.19-39.

27 Rupert Gethin(2011),pp.263-279.

28 Martine Batchelor(2011),pp.157-164.

29 奢摩他是止,意指平靜,是深入禪那的方法。

30 毘婆舍那是觀,是運用少分的止來培養綿密的正念,以直觀當下諸法的無常。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