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1 緒論

1.1 研究動機

近三十年來,歐美社會興起一股修習正念運動的風潮,並且在醫學、心理學、

神經科學、教育學等領域都嘗試與正念做結合,進行研究與應用。這股修習正念 的潮流,實乃受到傳入西方的佛教禪修傳統的影響,國內開始受到這個風潮的影 響,也僅十餘年。因為就讀南華大學宗教所,接觸到正念練習的課程,在修習正 念的課程中,其課程設計分為兩個階段進行。前面一個階段是透過放鬆、飲食觀 察及行禪觀察的訓練過程來培養與提高對於自我身心的覺照能力;後面一個階段 則是在前面的基礎下,自我能覺察到面對外界的情境而瞬間升起的情緒,並且利 用特定的法作意來加以減緩與轉化。此階段的法作意運用上,所教授的方法有森 林想和慈悲喜捨心等的運用技巧,就是在感官與外境接觸後產生認識的基礎上,

運用較好或有趣甚或同理的想像來代替當下產生的粗重煩惱,讓自身的情緒能在 短時間內由劇烈波動獲得稍微緩和。那段練習森林想的日子裡,彷彿自己天天置 身於可愛動物園區,有時與外境的對峙時,將引起自己情緒波動的人物在想像中 幻化為森林中某種動物,由於對於動物的對立感不再如此鮮明,身心的拉扯便不 再那麼強烈。

「想」無時無刻在我們的腦海中不斷的升起然後隱沒,有時我們會覺知,有 時又如過江之鯽一般,無法那麼清楚的覺知。根據調查,每個人每天平均會產生 逾六萬個念頭(想蘊),1這些念頭裡,西方科學家認為有 95%是重複的,即是以 前動過的想法,也許是昨天,甚至包含了連前天也動過的念頭(想蘊),就像唱 盤一般,一直在重複。另外有一項發現,念頭(想蘊)裡面有 80%以上的是負面 性質,對人類毫無益處,並且會進而傷害人類的身心健康。試想若深夜回家時,

在社區中行走聽到後面傳來陣陣細碎的腳步聲,這是一個外境的相,當時心中所 產生的第一個念頭(想蘊)是什麼?也許尾隨於後的腳步聲是來自於企圖不良的 歹徒,亦或是來自於盡責巡守的社區警衛,甚至是來自於深夜出門等候的家人。

對於所經驗到的世界,我們將其轉化為訊息模式,進而產生各種不同的「想」, 可能是對訊息正確的解讀,亦或產生錯誤的理解。假如我們看見一個人正在做事,

產生了一個想法:「那個人做錯了,這件事不應該是這麼做。」然而事實上,我

1 從佛教的觀點,念頭是對境的第一起心,想是緣此念頭的思維,對境才會起念頭、開始想,著 境不捨的用心,就積聚成想蘊。念頭是由五蘊裡面一個想蘊和行蘊所推動出來的,想蘊是念頭 最主要的部分。

2

們有可能是錯的,那人有可能是對的。又或許我們有時在為夥伴做一件事的同時,

這也是一個外境的相,心裡想:「這似乎不太合理,為什麼他們要我做這樣的一 件事呢?」我們會一直抓著這樣的想法、感覺不放,但實際上也許一開始夥伴要 表達的意思並非我們所理解的樣子,也許後來夥伴會隨著事情的轉變改變他們的 想法,因為念頭甚至引伸出來的想法皆是無常的,不定的。所以在面對外界的相,

進行訊息解讀,無論這些的解讀正確與否,我們都會生起了種種的想法,某些想 法卻常令自己陷入於驚懼、憂慮的情緒裡。面對這樣的親身體驗,我試圖去尋找 答案,尋找可能解套的方法,就像是乘著小舟進入汪洋大海尋找未知的國度一般,

在佛陀最原始的教法中一探究竟。

佛陀是誕生於 2500 年前一個印度小國的王子,在 29 歲時因要找尋離苦的方 法而離家修行,經過六年苦修,忍受飢餓痛苦,35 歲時於菩提樹下現觀四諦與 緣起法而成就無上正等正覺。隨後他廣為說法,傳佈其教法約四十五年,80 歲 時在前往鄰近一個城市說法的途中,因為感染痢疾,年邁的身體已無法再負荷,

於兩棵樹中間,對弟子說明最後的教誨然後入涅槃。佛教的主要思想也在這四十 五年的說法中盡悉地教授給弟子,其具體的教義乃是三法印、五蘊、十二因緣、

四聖諦和八正道等項目。

佛教的主要思想中,一切的存有(法)是以色、受、想、行、識五蘊來說明,

對於個人身心經驗的解析亦是如此,其中物質性的存有以色蘊總括之,精神性的 存有則是以受、想、行、識四蘊說明。個人具有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的 身體,然後六根與六塵相接觸時,便產生種種的心理活動,大多回應著外界的刺 激。個體的內在經驗產生苦、樂、不苦不樂的「受」;對外界的訊息進行分類、

整理、認知的工作,產生這是「桌子」亦或「杯子」的「想」;接下來激起了意 志的「趨力」,也就是「行」,而「識」則是覺知自己擁有一系列感受與思考的思 想主體。佛經說:「觀色如聚沫,受如水上泡,想如春時燄,諸行如芭蕉,諸識 法如幻。」2由此可知,五蘊並不如想像中實在,會隨著因緣而不斷生滅變化。

佛陀是感知眾生之苦,才想尋找滅苦之道,所以佛教自然是十分關注有情的。

佛教以為人類活動可以分為生理活動與心理活動,而這也是當時印度普遍承認的 這兩種區分方式,五蘊的說法是較偏重於心理活動,五蘊與六入、六境就形成佛 教的認識過程。木村泰賢以為佛教的認識論是佛教特有的,最有特色之點,其他 印度的學派,都不像佛教作如此詳細的論究。3其中「想」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從外境的種種相,透過感官系統的接觸攝入,產生認識作用,引發種種的「想」, 從生活經驗中便能深刻體會到。「想」可進一步區分為善巧的「想」與不善巧的

「想」,不善巧的「想」是導致身心痛苦的原因之一,如何將不善巧的「想」停

2 SŒ.265,大正 02,頁 69 上。相當於 S.22.95.PheÓa 泡沫。

3 木村泰賢著、歐陽瀚存譯(1968,1993),頁 116。

3

止、捨離,正念的作用即能導正「想」蘊,以成就善巧的「想」。在二千五百年 前,佛陀告訴受了邪師蠱惑、殺紅了眼的年輕人央掘摩羅:「醒醒吧!年輕人,

我早就停下來了,你為什麼還沒有停下來呢?」因為佛陀常處於正念當中,單純 的只念住於當下所發生的,所以提醒央掘摩羅要停下他那想殘殺人的嗔念,停下 他那因外境而牽動不息的「想」。

基於以上的說明,筆者期待能夠深入早期佛教聖典,以對五蘊的理解為基礎,

然後對「想」蘊能夠有較為全盤深入的瞭解;佛陀對於「想」蘊的某些教導與現 代心理學進行結合,在正念課程中加以運用,成為轉化煩惱的技巧之一。實際的 觸境體驗是每天時時刻刻不間斷在生活中上演的,輔以學理成為背後的支持,加 上現代正念功法的練習,相信對於自身在修行的觀察力培養上與煩惱的對治是有 幫助的。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