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研究分析與發現

第一節 五種食材、五味雜陳

「我們每個人都看似有許多選擇,但那是在我們還沒有選擇之前,

而且現實也會不斷逼著我們快點做出選擇,

造就了我們擁有一段類似的處境,不一樣的人生。」

(摘自研究者訪談筆記)

5 位受訪者看似鑲嵌在相異的環境,有著不同的家庭、學業與職場經驗,然 而在不同的人生階段上,都遇到家庭的老人照顧議題,緊緊伴隨在他們的日常生 活中。若將照顧者身分褪去,受訪者可能也是兒子、哥哥、弟弟、丈夫、父親、

男友與勞動者;面對多重角色集結於一身,涵蓋著責任、義務、情感與依賴。同 時,他們都是一名「男性」,操演著自己性別氣質的樣貌。

作為一位傾聽者,以下基於生命經驗的回溯整理5 位受訪者的照顧故事,期 待透過5 篇生命敘事歷程的耙梳,呈現他們的箇中滋味。

壹、大明:如果我不做,那該怎麼辦?

說:「我為什麼50 歲退休?因為我有(事業)第二春嘛!我退休下來,馬上有總 工會總幹事在等我啊!我為什麼不去?就是因為她(妻子)中風然後我父親這樣,

把我一切的人生都…都變調了。」高亢有力的聲音背後,卻夾帶著些微的無奈。

98 年 5 月因為妻子小中風的關係,沒辦法再負荷需要大量體力的照顧工作,大 明便決定辭去總幹事投入家庭照顧。然而,99 年 1 月父親從宜蘭旅遊回來後因 為身體不適入院,才發現罹患了大腸癌。父親堅決不要動手術,所以回到家中由 夫妻兩人輪流協助父親的生活起居,面對突如其來的疾病與日漸加重的疼痛感,

大明說道:「他(父親)很勇敢阿,阿他…痛就是皺眉頭,已經痛到不行才去醫 院,他就認為說…他接下來…要這樣走就對了。」為了讓父親能好好地走完最後 一哩路,開始使用嗎啡藥止痛貼片的安寧照護,而父親就這樣離去了。

父親去世之後,大明與手足的關係衝突浮上了檯面。身為家中唯一的男丁,

在傳統從子式的家庭結構下,父母親理所當然地與大明一家人同住;但對於父親 遺產,5 位姐姐都認為自己有權利來「分一杯羹」,甚至到大明家中拍桌叫罵。大 明直言:「我有姐姐我…甚至是我父親死了以後,我…沒有見過面了,我不跟她 們來往。因為妳們…妳們就是要錢而已嘛!妳什麼責任都不做。」走過遺產風波,

大明發現自己胸口後面會悶痛,到醫院檢查卻發現自己心導管堵塞,需要及時安 排心臟繞道手術。身兼照顧母親與守喪3 年的責任,即使要動大刀,大明有著與 父親相同的勇敢,希望快點出院減輕其他家人的負擔。原本希望姐姐們能夠幫忙 照顧母親,但大明一家卻連些許的喘息時間都沒有。大明與妻子心中感慨萬千,

妻子無奈又心疼地說:「這整個肋骨都要剖開,整個內臟都拿出來,還割腳…割 三個筋…補上去。這個是很大的刀,妳(大明的姐姐)要…應該要讓他在家裡好 好地休息,妳們好照顧妳媽。她們也沒有啊!我們早上出院,她下午就送…把她 媽媽送回來啊…」

而原先身體還算硬朗的母親,102 年 7 月在家中跌倒送醫,住院 5 天後幸運 地解除小中風的危機;爾後,大明發現母親雖然手腳都能動,卻開始會懷疑有人

偷她的錢,而且半夜不睡覺在家裡爬上爬下。大明原本抱持著放任母親的想法,

但這樣半夜不睡覺的情形愈趨頻繁,在104 年 10 月的某天晚上,母親一直在家 裡走動,大明的二女兒與小兒子怕她又跌倒受傷,所以一路陪著走到早上7 點。

結果母親從樓上摔到樓下,雖然沒事卻嚴重壓傷妻子。經過這次事件,由於妻子 的身體狀況沒辦法再負荷需要大量體力的照顧,便由大明開始接手主要照顧,幫 母親盥洗、備餐、財務管理等等。即使面對母親時常猜忌的狀況使大明累積許多 心理壓力,但大明仍堅持「自己的父母自己顧」,因為他覺得:「照顧過失智的人,

都一定會對他發脾氣啦…不可能不對他發脾氣。那𤺪起來哩會切死、哩會氣死啊

(台語)!那別人…別人難道不會生氣嗎?不會偷捏、偷打嗎?我都相信捏!」

大明為了母親每餐都要準備不同的食物、帶母親到處散步、為母親洗澡……,

而且母親一直認為大明偷領她的存款,時常為此與大明吵鬧;這樣長期一對一的 照顧模式,將許多壓力積累在大明心中,遇到臨界點的時候,過去看似能夠忍受 的小事也會是憤怒情緒的引爆點。看在家人的眼中,照顧並非只影響著大明與母 親兩人的關係,也影響著整個家庭的動力與氛圍;像是妻子與大明會為了照顧母 親的方式而爭執,二女兒就說道:「爸爸在兇阿嬤的時候,你自己會覺得說就是 其實也沒怎麼樣啊,你為什麼要這麼生氣?那相對來說就是可能因為爸爸情緒不 佳,那…就是整個家裡都呈現一個很低氣壓的狀況。」所以二女兒在發生跌倒事 件之後,便透過社福系統希望尋找能夠協助的照顧資源。考量大明認為自身就可 以照顧好母親以及對於外籍看護工與安養中心的排斥,二女兒不斷建議大明使用 日照中心:「就是有點像是幼兒園、托兒中心的感覺,就是白天讓阿嬤去那裏接 觸別的老人家,然後因為其實社福機構都會有一些活動,我覺得這是一種不錯的 刺激。」

大明後來接受了二女兒的說服,由照管專員進行評估與資源連結,確定母親 為中度失智症患者,從104 年 11 月開始使用日間照顧服務。母親早上去日照中 心「上課」,下午回來後再由大明張羅,這樣的照顧模式讓二女兒覺得:「阿嬤去

上課那段時間,也算是我爸爸的喘息時間,就是讓他可以做一些他自己想做的事,

可能去跑跑步阿、或是做做股票,就是有一個可以放輕鬆的時間。」直到105 年 10 月的某天,母親從日照中心回來後,大明如往常一般陪著她一起用餐,卻發現 母親手持筷子的異常,隨即便送母親至醫院急診。這一次母親是腦幹中風,醫師 說明會影響心臟、肺部、呼吸道等等,也必須使用鼻胃管。為了因應母親再次惡 化的身體狀況,大明思索著要如何改造居家空間、添購醫療床、爬梯機等等,讓 母親能夠好好在家安養。但二女兒表示:「我其實傾向在護理之家最重要的理由,

是因為如果在家裡的話我們沒有急救的能力,就是我們請救護車來,他還需要時 間,那就變得說…說不定就是因為這一些時間的延誤,導致阿嬤最後怎麼了,那 我覺得這不是我們能夠負擔,也不是希望我們能夠樂見的。」所以極力建議大明 讓母親到護理之家接受專業照顧。

大明採納了二女兒的意見,決定尋找合適的護理之家,從11 月母親出院後,

便開始接受機構照顧至今。現在的大明,每天在護理之家開放的兩個時段都會過 去陪伴母親;然而,一天天親力親為的陪伴,換來的是一層層厚重低迷的沮喪。

面對母親慢慢凋零的生命,大明難掩心中因為照顧所帶來的挫折:「照顧老人你 看不到成就,你…越照顧心會冷。因為就等著…送她進棺材…這是真的。就是我 媽…我有時候我也會講啊!」

在退休前,大明一直是家庭的經濟支柱,奉養父母、管教子女;從 50 歲退 休至今已10 載,大明歷經了照顧父親、妻子與母親,持續延伸自己對於家庭的 責任。照顧的過程中,龐大醫療費用的壓力、失智症病狀帶來的煩躁、與妻子照 顧理念的摩擦、手足不願體諒的感慨……,對於大明而言:「其實有時候我也覺 得我也很強,你看!我現在還可以慢跑五公里。人生要樂觀啦!不要太計較啦!

有時候…是很氣我們姐姐們,阿我也會想說…啊!人生…就這樣過了啦!」我想,

就是人生至此,夫復何求的寫照吧!

貳、成德:在照顧中找尋自己與家庭的平衡

前三個小孩也都是他洗…幫他們洗澡的啊。像女人一樣啦,給他…包尿布啊、給 他泡牛奶啊,然後生病什麼都是他在用啊。」

然而,現實生活並非童話,人人都是王子與公主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看在 成德的眼中,父親還有很不同的一面。父親其實嗜酒又好賭,交了很多朋友且時 常飲酒作樂,除了發酒瘋影響家人外,常常把錢輸光後又再偷拿母親抽屜裡的生 活費。成德氣憤地說:「(父親)常常就是賭到沒錢,然後每次去那個…媽媽的抽 屜裡偷拿錢阿,然後媽媽沒錢的時候,會跟我們要錢阿,就三個孩子都覺得說不 勝其擾阿,說這個…怎麼這個…麻煩人物啊!」嚴重的時候甚至還會拿皮帶抽打 母親,成德不捨母親所承受的苦,憶起那段日子說道:「她之前…每天都…哭得 很慘捏!就像是說…周杰倫有一首歌嘛!就是說『爸我回來了』,就說…我叫你 爸你打我媽(歌詞),就是那種很無奈…的感覺啦…」

在臺北生活10 餘年,考量房租與濕氣太重身體不適的原因,成德在國小時 父母便決定舉家搬回雲林老家,並在雲林度過國小到高中的求學時期。父親仍是 嗜酒又好賭,且創業失敗欠下債務,成德與兩個哥哥都是從高中便開始半工半讀 完成學業,不希望要給家中經濟帶來太多負擔。成德也跟隨哥哥的腳步從大學開 始在臺中發展,取得學位後原以為要開始在這繁華的都市追逐他的大好前程,迎 來的卻是父親中風的病危通知書。急救一周後父親的狀況好轉,眼前還有更大的 挑戰等著:父親接下來的照顧該怎麼辦?成德在一開始訪談時便道出父親突如其 來的倒下,成德無奈的心情:「爸爸中風,是我意想不到的事情,然後加上…就

在臺北生活10 餘年,考量房租與濕氣太重身體不適的原因,成德在國小時 父母便決定舉家搬回雲林老家,並在雲林度過國小到高中的求學時期。父親仍是 嗜酒又好賭,且創業失敗欠下債務,成德與兩個哥哥都是從高中便開始半工半讀 完成學業,不希望要給家中經濟帶來太多負擔。成德也跟隨哥哥的腳步從大學開 始在臺中發展,取得學位後原以為要開始在這繁華的都市追逐他的大好前程,迎 來的卻是父親中風的病危通知書。急救一周後父親的狀況好轉,眼前還有更大的 挑戰等著:父親接下來的照顧該怎麼辦?成德在一開始訪談時便道出父親突如其 來的倒下,成德無奈的心情:「爸爸中風,是我意想不到的事情,然後加上…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