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第三節 研究限制與反思

壹、研究對象尋求不易

本研究目的乃是希望理解整體男性家庭照顧者的照顧歷程、性別操演與多重 角色困境;針對研究對象之篩選標準,並無限制男性家庭照顧者的「身分」,但 礙於時間限制與多數男性照顧者婉拒受訪,歷經5 個月找尋研究對象,最後 5 位 受訪者皆為「兒子」照顧者,僅有1 位受訪者亦是「配偶」照顧者,因此在資料 分析上並未有較多著墨其他身分別的男性家庭照顧者,是本研究的不足之處。然 而,5 位受訪者雖皆為兒子照顧者,但其中 2 位(大明、小熊)為中壯年世代,

另外3 位(成德、小 P、小牛)為青年世代,藉此亦可瞭解世代之間對於照顧的 社會秩序的傳承與變遷,更可以看見不同世代的性別操演與陽剛氣質的轉變,乃 是研究者頗具收穫的部分。

貳、研究者本身能力限制

研究者本身質性研究敘事途徑中最主要的研究工具;然而,研究者是初次獨 立進行質性研究,研究經驗與能力仍有所不足。雖於資料蒐集的過程中,研究者 透過與指導教授討論訪談內容,以協助研究者加強訪談技巧、改善自己的限制,

希望能夠為研究帶來更豐富的文本;但面對較不擅長言辭表達、不輕易表露情緒 的受訪者時,研究者覺察自己有時仍會因為緊張使得訪談深度不甚完整。因此,

研究者事後皆有與受訪者確認逐字稿與照顧故事,試圖透過受訪者的核對,以求 真實的呈現。

參、書寫與反思

過去與阿嬤相處的日子,到後來阿嬤需要照顧,我看見父親與母親、手足,

對於照顧者面對照顧歷程的轉變與應對的好奇。生長在傳統性別結構之下,從小 父母親便不斷地告訴我,身為女生就是與哥哥不一樣,我必須端莊有禮,而且我 有參與家務的義務。而這些的「不一樣」,也讓我看見母親與妯娌之間照顧阿嬤 的辛勞,甚至回到母親自己的原生家庭,母親也是一位稱職的女兒照顧者;而父 親總是會指責母親原生家庭照顧安排的不是,卻沒有實質提供協助。夾在父母親 之間的自己,想要對父親「反抗」、對性別秩序控訴,我試圖尋找「反例」,想要 看見男性照顧者的生命故事。

起初探究男性照顧者的世界,「優勢」的男性卻擔任「弱勢」的照顧者,一 直以為自己想要理解的是他們在照顧歷程中與女性照顧者的不同;透過訪談與男 性照顧者的實際對話,透過分析與生命故事的反覆浸潤,我才發現自己尋找的不 是「差異」,而是錯綜複雜的「關係」。照顧歷程不只是單純的身體協助或財務管 理,它鑲嵌在家庭脈絡、社會期待與區域環境之中。照顧者自己與被照顧者的關 係,是責任、是依附、是親情,重重壓在他們肩膀上;與伴侶、子女、手足等家 人之間的關係,更牽動著整個家庭;甚至是照顧者與自己的關係,身兼勞動者與 其他多重角色,內心的挫折、煎熬與回聲。

面對照顧這條漫長的路途,不論照顧者的性別為何,擔任照顧者的「她」或

「他」,都是因為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而相互依靠,無不都希望被照顧者「好」、整 個家庭「好」。而這樣的依賴關係並不僅處於家庭之中,更應透過政府、社會,

將照顧責任公共化,體現《禮運大同篇》所言的「老有所終、壯有所用」,照顧 者與被照顧者都不再需要因為疾病或失能而被禁錮於循環的苦痛之中,人們都能 夠好好生活、好好享受人與人之間關係的純粹。

參考文獻

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2013)。〈民間長期照顧監督聯盟 看「長期照護 服務法」草案〉。取自 http://www.familycare.org.tw/index.php/blog/680-2013-09-02-08-26-31

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2014)。〈103 年呼籲 家庭照顧者「周休喘息一 日」立法〉。取自 http://www.familycare.org.tw/index.php/blog/1259-2015-03-11-02-46-14

內政部(2017)。〈106 年第三週內政部統計通報(105 年底人口結構分析)〉。取 自http://www.moi.gov.tw/stat/news_content.aspx? sn=11554&page=1

尤美華(2014)。〈父職參與及父子親密感之初探〉,《家庭教育雙月刊》,49,6-16。

王大維、郭麗安(2012)。〈在言談中作男人?運用心理學方法分析男性氣概建構 之初探研究〉。臺灣女性學學會、張盈堃、吳嘉麗(編),《陽剛氣質─國外論 述與臺灣經驗》,頁3-42。臺北:巨流。

王成英(2004)。〈畫地為牢─中國男性思維的誤區〉。荒林(編),《男性批判》,

頁8-18。廣西,中國: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王行(2015 年 5 月)。〈孝子啟示錄:男性家庭長照者的勞動故事〉,「台灣社會福 利學會年會論文」,臺北。

王浩威(1998)。《台灣查甫人》。臺北:聯合文學。

王淇(2016)。《當孝與工作成就在拔河─成年男性照顧者歷程之探究》。東吳大 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王舒芸(1996)。〈父職角色─養家者?照顧者?〉,《婦女與兩性研究通訊》,41,

23-28。doi:10.6256/FWGS.1996.41.23

王舒芸、余漢儀(1997)。〈奶爸難為-雙薪家庭之父職角色初探〉,《婦女與兩性 學刊》,8,115-149。doi:10.6255/JWGS.1997.8.115

王雅各(1996)。〈男性研究:一個新的研究領域〉,《婦女與兩性研究通訊》,41,

1-6。doi:10.6256/FWGS.1996.41.1

王雅各(1999)。《台灣婦女解放運動史》。臺北:巨流。

王雅各(2007)。〈新世紀的男性研究〉,《女學學誌:婦女與性別研究》 ,24,135-173。doi:10.6255/JWGS.2007.24.135

王瑞香(2000)。〈基進女性主義〉。顧燕翎(編),《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頁 121-158。臺北:女書文化。

王增勇(2011)。〈家庭照顧者做為一種改革長期照顧的社會運動〉,《臺灣社會研 究季刊》,85,397-414。

台 灣 失智 症協 會(2016)。〈認識失智症〉。取自 http://www.tada2002.org.tw/

tada_know_02.html

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2005)。〈2005 認識同志手冊〉。取自 http://hotline-ttha.myweb.hinet.net/htm/basic-1.htm

白先勇(1983)。《孽子》。臺北:遠景。

成令方(2008)。《性別打結─拆除父權違建》(譯序)。臺北:群學。

朱素真(2000)。《老來伴?老來絆?兩性再照顧失能配偶的角色與心態歷程之探 討研究》。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

朱蘭慧(2003)。〈男性性別角色刻板印象之形成與鬆動〉,《應用心理研究》,17,

85-119。

行政院主計總處(2016)。《台灣地區勞動力參與率》。臺北:作者。

何嘉雯(2014)。〈丈夫提供什麼—探討跨境企業家的家庭角色〉,黃結梅(編),

《打開男性:陽剛氣概的變奏》,頁13-26。香港:中華書局。

余德慧(2003)。《生命史學》。臺北:心靈工坊。

吳秀瑾(2005)。〈依靠與平等:論 Kittay 愛的勞動〉,《女學學誌:婦女與性別研 究》,19,157-183。

吳佩倫(2011)。《受僱者家庭照顧責任與工作壓力及疲勞之研究》。國立政治大 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宜姍(2006)。《「請讓我們更靠近」—老年男性配偶照顧者針對居家服務系統 運用之主觀經驗》。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吳書昀(2010)。〈被忽略的照顧者:認識兒童少年家庭照顧者〉,《社區發展季刊》, 130,85-97。

呂寶靜(1999)。〈性別與家庭照顧:一個女性主義的觀點〉。王雅各(編),《性 屬關係(上):性別與社會、建構》,頁101-134。臺北:心理。

呂寶靜(2001)。《老人照顧:老人、家庭、正式服務》。臺北:五南。

呂寶靜(2005)。〈支持家庭照顧者的長期照護政策之構思〉,《國家政策季刊》,

4(4),25-40。

呂寶靜(2012)。《老人福利服務》。臺北:五南。

呂寶靜、陳景寧(1997)。〈女性家庭照顧者的處境與福利建構〉。劉毓秀(編),

《女性、國家、照顧工作》,頁57-92。臺北:女書文化。

宋麗玉(2002)。〈精神病患照顧者負荷量表之發展與驗證—以實務應用為取向〉。

《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6(1),61-100。

李佩君(2009)。《「愛的勞務」—以失能老人之家庭照顧為例》。國立臺北大學社 會學系碩士論文。

李建德、柯乃熒。徐碧卿(2006)。〈照顧精神病患之經驗—男性家屬之觀點〉。

《實證護理》,2(3),180-188。doi:10.6225/JEBN.2.3.180

李美枝、鍾秋玉(1996)。〈性別與性別角色析論〉。《本土心理學研究》,6,260-299。doi:10.6254/1996.6.260

李庭欣、王舒芸(2013)。〈「善爸」甘休?「育爸」不能?與照顧若即若離的育 嬰假爸爸〉。《臺大社會工作學刊》,28,93-136。

李德芬、林美珍(2012)。〈中年女性照顧者照顧家中失能老人之正向生命經驗〉。

《生命教育研究》,4(1),55-82。

沈之竑(2013)。〈傾聽〉。取自 http://www.familycare.org.tw/index.php/2012-07-18-08-45-45/546-2013-06-14-04-29-39

林美珠、溫錦真、高倜歐(2014)。〈敘事意義性、連貫性與對話性:一次治療書 寫的敘事理解與分析〉。《臺灣諮商心理學報》,2(1),31-50。

林莉菁、鄭麗珍,(2001)。〈離婚單親父親因應親職與工作角色的探討〉。《社會 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5(2),113-174。

林瑞榮(1992)。〈批判理論與教育研究〉。《臺南師院學報》,25,135-144。

林萬億(2013)。《當代社會工作:理論與方法(三版)》。臺北:五南。

林麗珊(2014)。《女性主義與性別關係(五版)》。臺北:五南。

邱啟潤、許淑敏、吳瓊滿(2002)。〈主要照顧者負荷、壓力與因應之國內研究文 獻回顧〉。《醫護科技學刊》,4(4),273-290。

邱銘章、湯麗玉(2009)。《失智症照護指南》。臺北:原水文化。

邱麗蓉、謝佳容、蔡欣玲(2007)。〈失智症病患主要照護者的壓力源、評價和因 應行為與健康之相關性探討〉。《精神衛生護理雜誌》,2(2),31-44。

姚美華、胡幼慧(2008)。〈一些質性方法上的思考:信度與效度?如何抽樣?如 何蒐集資料、登錄與分析〉。胡幼慧(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 性研究實例(二版)》,頁117-132。臺北:巨流。

胡幼慧(2008)。〈質性研究的分析與寫成〉。胡幼慧(編),《質性研究:理論、

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二版)》,頁133-144。臺北:巨流。

唐文慧(2012)。〈父職角色與照顧工作〉,黃淑玲、游美惠(編),《性別向度與 台灣社會(二版)》,頁325-343。臺北:巨流。

涂懿文、唐文慧(2016)。〈家庭關係與男子氣概的建構:一個漁村男性的遷移傳

記〉,《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28(4),1-53。

高淑清(2008a)。《質性研究的 18 堂課:首航初探之旅》。臺北:麗文文化。

高淑清(2008b)。《質性研究的 18 堂課:揚帆再訪之旅》。臺北:麗文文化。

高穎欣(2014)。〈幼稚園男教師—職場上的焦點〉,黃結梅(編),《打開男性:

陽剛氣概的變奏》,頁44-60。香港:中華書局。

張晉芬(2014)。〈性別勞動平權的進步與檢討〉。陳瑤華(編),《台灣婦女處境 白皮書:2014 年》,頁 171-207。臺北:女書文化。

張 筱 嬋 (2015 年 2 月 9 日 )。〈 預 防 男 性 照 顧 者 悲 劇 一 再 發 生 〉。 取 自 http://www.frontier.org.tw/bongchhi/archives/26991

畢恆達、洪文龍(2004)。〈男性研究與男性主義〉,《婦研縱橫》,70,43-47。

doi:10.6256/FWGS.2004.70.43

莊敬(2016)。《他們為何照顧長輩?─臺灣中壯年世代子女照顧父母的照顧社會 秩序探討》。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許淑敏、邱啟潤(2003)。〈家庭照顧者的壓力源與因應行為--以一個支持團體為 例〉。《護理雜誌》,50(5),47-55。doi:10.6224/JN.50.5.47

許皓宜(2013)。〈媳婦角色在家庭照顧中的文化期待〉。《家庭教育與諮商學刊》, 14,33-52。

陳正芬、吳淑瓊(2006)。〈家庭照顧者對長期照護服務使用意願之探討〉,《人口

陳正芬、吳淑瓊(2006)。〈家庭照顧者對長期照護服務使用意願之探討〉,《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