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質性研究方法

壹、研究典範之選擇

為了深入探求男性家庭照顧者所經歷之主觀經驗及其生命故事,本研究採用 質性研究(qualitative research)方法。我們所處的生活世界(life world),是人與 人、人與情境、人與制度、人與體制等等,彼此之間不斷變動交流,逐漸建構或 再建構所形成(高淑清,2008a)。特定的歷史及文化脈絡,會影響人們面對生活 事件的反應;人們看待事物的角度與觀點,也會影響集體的社會脈絡(Burr, 2003)。 而質性研究的目的,即是透過觀察(observe)、訪談與紀錄,逐步歸納得以瞭解 現象、情境、脈絡與歷程的本質,顯現經驗世界中的細緻內涵(Glesne, 1999/2005;

潘淑滿,2003;簡春安、鄒平儀,2005)。

另外,質性研究的研究場域乃是日常生活的真實自然情境,因為世界上的事 實是由社會建構而來,複雜且持續變動著;除了觀察研究對象本身,也應注重研 究對象所處的結構情境與歷史脈絡,才能夠解讀其真正的意義,因為情境與脈絡 會影響「真實」(reality)的呈現,不斷推演與變遷(Burr, 2003)。而且對於質性 研究而言,研究對象的經驗都是獨一無二的,強調「個別經驗的特殊性」

(idiographic),並以歸納(inductive)方式分析,重點在於探索情境與經驗對於 研究對象的意義,呈現研究對象的主體性(Glesne, 1999/2005; 潘淑滿,2003;簡 春安、鄒平儀,2005)。

而透過文獻探討可以瞭解到,擔任家庭照顧者的男性,在家庭場域中受到許 多傳統規範的影響,作為主要照顧者之男性更是如此;然而,他們也有自己面對 家庭照顧事件的主觀詮釋。本研究欲探討男性主要照顧者的生活樣貌,瞭解身兼 家庭照顧者、養家者以及其他家庭角色的男性如何面對角色之間的衝突與拉扯;

而這些角色對於男性照顧者所產生的衝擊,又如何影響他們的生活情境以及陽剛 氣質的性別操演。前述之本文研究目的,與質性研究注重於關注社會現象的過程 相符,尋求人們如何看待事件、觀看世界的歷程,從研究對象的立場出發,捕捉 與他們的主觀經歷,並且理解他們如何解釋這些經驗對於自身所帶來的意義

(Bogban & Biklen, 1998; 引自高淑清,2008a;潘淑滿,2003)。

貳、研究途徑之選擇

本研究除了從微觀生活世界瞭解男性擔任家庭照顧者的生活樣貌及經驗感 受之外,也希望能夠同時重視「性別」於當今社會制度脈絡下,如何束縛人們的 行為表現,以及如何形塑權力結構。由於父權社會、資本主義等環境體制影響,

傳統性別角色仍禁錮許多女性家庭成員擔任家庭照顧者,限縮女性個人的生命選 擇(劉梅君,1997;呂寶靜,1999;吳佩倫,2011);反觀男性擔任家庭照顧者,

亦必須面對傳統社會價值對於男性克盡孝道與事業有成的角色期待,而工作與家 庭兩者之間的拉扯,更是男性照顧者面對的首要重擔(王淇,2016)。不論家庭 照顧者的性別為何,性別角色與傳統文化皆規範了個人應具備的樣貌,形構家庭 場域中照顧者的形象;然而,依據Butler(1990)之性別操演理論(performative theory of gender),性別是透過身體行動、姿態的持續並反覆地演繹與實踐,隨時 有新的意義產生;而且這樣地重複性同時構成已由社會建立的一組意義之再制定 與再經驗(Harding, 1998/2008)。因此,身為照顧者的個人也應有其回應策略,

打斷「生理女性」與「照顧特質」的單一連結,表現出男性照顧者性別氣質與性 別身體的可操演性(performatives)。據此,本研究以理解身兼多重角色的男性照 顧者的生活樣貌為出發,選擇「敘事研究」(narrative research)作為研究途徑,

透過敘說者與聆聽者之間的脈絡論述,蒐集述說者的主觀照顧經驗,理解男性如 何操演作為一名照顧者,而面對照顧工作對於其他生活角色的衝擊,又是如何權 衡、維繫各個角色之間的平衡;透過由研究者的詮釋再現(represent),以瞭解社 會與文化脈絡,並期待能夠促使個人與社會層次的改變(Sherman & Reid, 1994;

Padgett, 2008)。

70 年代開始,西方學術界逐漸出現所謂「語言的轉向」(the linguistic turn)

發展,強調語言的地位與作用,我們在經驗上的真實即是運用語言所建構的人造 物;這樣的論點也帶動了「敘事的轉向」(the narrative turn),說明敘事研究本身 即為語言的轉向之具體實踐(蕭阿勤,2012)。人類創造故事,也生活在故事裡,

透過「故事」來意義化他們的生活經驗。而敘事即是構成生命經驗的基本形式,

以時間順序的方式組織,由敘說者重新建構(reconstruction)過去、現在與面對 未來的經驗成為一個有連貫性的詮釋,協助研究者觀看事件或現象的脈絡與真實

(Polkinghorne, 1988; Sherman & Reid, 1994; Padgett, 2008; 林美珠、溫錦真、高 倜歐,2014)。敘事研究則是應用故事來描述經驗與行動的探究方式,源自詮釋 學(hermeneutics)發展而來的研究取向,注重研究對象的生活故事(life story)

與說故事(story-telling),透過研究者與研究對象的研究關係共構意義,更強調 與社會互動關係的反身性理解(reflexive understanding)(Cohler, 1994; 圖書館學 與資訊科學大辭典,2014)。

林美珠等人(2014)整理敘事研究之概念,具有下列三項特質:(一)敘事 意義性(meaning),敘說者具有能動性,藉由捕捉敘說者的生命故事,以建構經 驗的意義性,透過外在敘事(external narrative)、內在敘事(internal narrative)與 反身性敘事(reflexive narrative)來探究蘊含在故事中的真實。外在敘事描述事 件或現象如何發生,內在敘事覺察敘說者的情緒與感受的探索,反身性敘事則是 著眼於事件或現象對敘說者帶來的意義(Angus, Levitt & Hardtke, 1999);(二)

敘事連貫性(coherence),人們的經驗憑藉時間歷程建構而來,然而時間會不斷

地向前推移,故人們在不同的時間點亦會浮現不同的理解與認同。因此,敘事研 究乃是在某一時間點對於敘說者過去、現在以及面對未來之感受與看法的探索,

鼓勵敘說者替自己的生命重新講述,具有時序連貫性或主題連貫性(Sherman &

Reid, 1994; 林美珠等人,2014);(三)敘事對話性(dialogue),敘說者的生命故 事會隨著不同的時空脈絡下,與自我進入對話關係;此外,透過聆聽者的傾聽也 會進一步打開重新講述故事的空間,述說與傾聽的過程增加了故事的連貫性與真 實性(integrity),敘說者與傾聽者的脈絡論述構成文本(text),兩者之間互為主 體性(inter-subjectivity),顯現於讀者與文本的對話中(Hermans & Kempen, 1993;

Cohler, 1994)。

本研究主題與性別議題相關,性別即充斥在我們生活周遭,永遠擺脫不了社 會主流價值的左右,更隱含著宰制、壓迫與剝削。而敘事途徑蒐集而來的故事,

乃是由權力、性別、種族、社會特權等議題所形塑,這些故事如何被傾聽、認識、

詮釋甚至是被抑制或禁聲,取決於社會論述中構成的特權關係(Laird, 1994)。另 外,雖然在重建過去時可能會有一些回顧性的扭曲,但過去的重建提供了理解壓 迫的歷史脈絡以及如何感知和面對壓迫的途徑(Tobin, 1994)。由此可知,敘事途 徑有助於研究者深入理解男性主要照顧者的生命故事,並用以批判性地分析人類 經驗與文化脈絡,理解被研究者的主觀感受,同時重視其個人意識與結構的相互 關係,乃至於真實本身意義的分析。研究者與被研究者的互動與對話,透過訴說

(speaking)與撰寫(writing)創造意義,增進研究者、被研究者甚至是讀者的反 思與瞭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