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人生經驗與生命體驗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人生經驗與生命體驗

在有關生命經驗的文獻中,廣泛地包含了人生經驗和生命體驗,這兩者關係 密切,但又有所不同,對人來說都很重要。生命體驗為人們在當下對內在生命本 體的體驗;而人生經驗則是人們歷練中所遭遇到的經驗之總合;今先以趙少康有 關自己和弟弟的二段生死遭遇為例來說明。他自己在小學三、四年級時得了「蜂 窩症」,因而發燒和昏迷,當母親聽到這樣的訊息,頓時跪倒在地,誠心禱告上 帝,讓他覺悟到自己「生命的脆弱」,他(2004)說;

剎時,一種微妙的感覺襲上心頭,我突然覺得生和死是那麼接近,生與死只 不過是一線之隔。(71)

這是趙少康「自己」面對生命可能死亡的恐懼心情,感覺到生與死那麼接近,

那種「一線之隔」就是當下的體驗。另一段有關他的「弟弟」得日本腦炎的情境,

他看到七、八個病人死後被抬走,想到對於弟弟除了忙著盡人事和聽天命之外,

也無法做什麼,但是,弟弟卻奇蹟地醒過來。此時,他(2004)又說:

第二次面對這種「生死交關」的我,不禁在內心感慨著「生命原來只不過是 如此」,漸漸地,我的心變得更豁達,儘可能以平常心去看待人生的種種際 遇。(72)

39

雖然對弟弟確實是「生死交關」;但對趙少康卻只能用「盡人事」和「聽天 命」來形容,因為無法做什麼。趙少康反而變得豁達,可以平常心去看待人生的 種種際遇,這樣的人生經驗改變了他對人生的態度。

可見對一般人而言,人生經驗和生命體驗之間確實難以區辨,但仔細地說,

自己內在體驗到的「生死交關」才真正屬於生命的體驗。試以陳增穎的《負傷的 心理師-受苦生命經驗的轉化與實踐之敍說研究》為例來說明,陳增穎(2010)

認為的心理師受苦生命經驗指的是「求不得苦」、「愛別離苦」和「怨憎會苦」,

這三者是身心方面的痛苦而未及於生死,故均屬於人生經驗,而非生命體驗。

怎麼樣才算是生命體驗呢?若順著陳增穎(2010)本文中引述的佛教八苦為

「生」、「老」、「病」、「死」、「求不得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

和「五陰熾盛苦」等。後四者均為人生經驗,僅直接與生和死相關的才是生命體 驗,而老與病兩者則視其是否觸及生命而定。若再進一步就內容來加以區辨,陳 增穎(2010)指出「受苦生命經驗」是一種造成對個人強烈的失落感,並損及個 人完整性、自主性和人性尊嚴;至於轉化則是透過「受苦生命經驗」的理解與認 知調整,賦予個人價值與意義,這是一個自我解構和再行建構的創造性過程。

簡單地說,陳增穎(2010)大部分所指稱的「受苦生命經驗」,是「有我」

的人生經驗,而本研究所強調的則是「無我」的生命體驗。為了區辨,本節討論:

第一,生老病死情境中有我的人生經驗;第二,生活中無我的生命體驗。

壹、生老病死中的人生經驗

我們每個人都曾被生下來,可惜我們無法回憶自己被生下來的經驗。對於母 親來說,他們生下嬰兒的經驗非常珍貴;然而生下身心障礙兒的母親們,他們的 生命經驗2會是如何呢?蘇玲慧(2003)探討三位身為障礙兒母親的生命經驗。

她們先要面對生活壓力和照顧上的問題,繼而是家人的不支持和社會輿論的指責

2 本節雖然討論「人生經驗」,但在文中仍沿用文獻裡使用的「生命經驗」一詞。

40

壓力。當事人的失落感和沮喪勢所難免,當親身懷孩子時的理想期望落空之際,

心情等於哀悼完美孩子的死亡那樣悲慟。不過,等到她們能夠反思到,身心障礙 的兒女並沒有任何選擇地被生了下來,做為母親既然生下他們,自然應當負起責 任。有些母親更能進一步體會到,這些孩子來到世間等於是來教導她們,於是她 們的人生開始變得正向,當看到生命奇妙的地方時,讓自己變成不一樣的媽媽。

人只要活得夠久,接著就是老的到來,在台灣最典型無助的就是許多單身老 榮民的生命經驗。朱淑媛(2005)以三位單身老榮民在安養中心所歷經的老與病,

以及面對未來死亡的態度進行研究。文中描述三位大陸來台老兵一生的經歷,最 後進入安養機構生活,孤單地面對老、病與未來的死亡。當他們想到死亡時,在 認知上已承認「命不是自己的了」,所以他們並不怕死,但是他們怕拖,因為拖 久了活受罪,最好能夠「睡走了」才是前世修來的福報。至於死後,想到什麼東 西都沒有,他們也什麼都不想要。他們甚至認為死後直接送到火葬場,骨灰也不 要保存,更不需要什麼公祭,唸祭文,還拿錢請人代哭,他們的一輩子已經真實 地走完,何必在最後一程反而祈求這些形式上的儀式!

隨著年老而自然死亡並非人人可得,許多人可能還真羨慕,因為有些人確實 要歷經長期病痛而死,這樣的生命體驗很難熬,但是人們卻無從逃避,只好學習 如何去面對。謝旭玲(2003)描述的正是這種經歷癌症復發者的生命經驗,當他 們再次發現自己的癌症復發後,心裡是如何地震憾,如何活生生地接受這樣的痛 苦和歷經生活上的失序與心情上的失望,如何敏銳地感受到自己身體的衰退和生 命力的喪失,以及如何感覺到死亡的逐漸靠近。他們面對生活失序的人生經驗和 感受身心痛若的生命體驗確實交雜地作用著。

至於他們面對死亡的態度就是否認、憤怒、討價還價、憂鬱和最後的接受,

於是開始回歸日常的生活,重新安置自我和尋求心靈的安定,當他們有機會看到 生命的轉彎處,看破人生的宿命,或藉助宗教及自身的力道維持活著的希望。他 們看淡名與利,真正體會到健康最為重要;當然他們更期望自己可以安然好死。

41

最後,他們轉換了生命態度,因為「悶悶不樂也是一天,開開心心也過一天」,

有人更能積極地勤練功,好好照顧自己,不要連累家人,並且告誡他人好好生活,

不要患上這樣的重病。可見經歷過死亡的威脅確實改變了他們的生命態度。

雖然多數人知道生命可貴,但是另外卻有許多人企圖運用人為的方式,提早 結束自己的生命。台灣的自殺人口為數不少,李美媛(2007)研究四位女性自殺 企圖者的生命經驗,發現他們有著認知上的窄化和極端的偏向,情緒經常陷入憂 鬱無助、恐懼焦慮、絶望與矛盾之中,並且缺乏因應挫折的生活策略,所以當她 們面對最後一根壓迫的稻草時,以結束生命做為解決的手段。追究她們自殺的原 因,主要來自於原生家庭裡缺乏關愛的生命經驗,因而播下憂鬱的種子,等到自 行建立家庭後,又復受到婆媳問題、家暴、外遇婚變等壓力,甚至骨肉的分離,

終於使她們無法承受身為待罪的羔羊,或者看盡醜陋人生百態而生報復心理,於 是讓自殺成為「當下生命的缺口」。

當她們深處生死邊緣時,在她們的自殺企圖裡,有著痛苦的吶喊,有著求救 的意志。她們之所以能夠歷經生死關頭,回頭找到活下去的原因,大都來自於對 兒女的愛和自己求生的意志,有些則借助宗教信念的幫助。於是她們開始心智的 轉換,知道尊重生命,開始學會如何愛人,甚至知道感恩與分享。也就是當她們 能放下身段,反省自己,並調伏和修養自己時,就有機會從痛苦中成長,知道生 命難得,學會獨立自主,並且能夠從自助到人助,重新擁有生命和活出人生。他 們確實擁有人生轉折的經驗,同時亦有部分的生命經驗。

最後,陳韋樺(2009)探討早年自主墮胎中年婦女的生命經驗,呈顯出三位 婦女的早期墮胎成為她們終生的遺憾,她們幾乎終其一生永遠無法忘懷,因為她 們認定把胎兒拿掉等於親手殺了自己的孩子,雖然她們有著難言的苦衷和背後的 理由。她們共有的生命經驗是不敢明言的禁聲、精神上的折磨、情緒上的錯雜、

難以割捨的失落,不過同時她們也坦然地承擔,並從現實生活中找到它的意義。

她們雖然因為家境和觀念上有所差異,但總覺得讓一個生命消失等於是一種「謀

42

殺」,這樣的心境更影響到她們對待未來的孩子和她們的家居生活及家庭關係。

於是他們大多借助於宗教的信念來克服種種焦慮和罪惡感。

人們由於生病而自然死亡,人們在自殺或者墮胎的選擇,他們在面對的當下 可能體驗到生命本體,然而其前因與後果之間,總是自我的建構與運作,這些都 是有我的經驗。若以自殺為例,他們大都因為在人生的挫折遭遇裡產生自我的問 題,這部分應屬人生經驗;而她們之所以能夠自救,卻來自於兒女和自己的生命 呼喚,這部分確實又是生命的體驗本身。

貳、生活中的生命體驗

前述人們面對人生中的生、老、病、死的情境時,為何並未真正接觸到生命 本體呢?或者,他們是否有可能接觸和體驗到呢?茲舉癌症的年輕患者為例來說 明,方格正(2014)研究五位罹癌年輕患者總結地說:他們面對身體形象的受損,

不孕的失落和親密關係的改變,他們需要重新建立正面的自我認同和社會適應,

而且這個自我有著身體形象、社會地位、工作能力、人際關係等面向,這是一個 艱困的歷程;不過他們追求的並非真實而是理解,以便將遭遇的事物加以組織,

形成意義,並轉化為人生的一部分。類似這樣的歷程中,他們並未能真正面對死

形成意義,並轉化為人生的一部分。類似這樣的歷程中,他們並未能真正面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