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本研究相關文獻資料簡介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四節 本研究相關文獻資料簡介

本研究主要探究有關自我與生命本體,以及他們之間的關係,這部分相關的 重要文獻依序簡介如下:1.自我建構的文獻資料;2.自我消融和生命呈顯的相關 文獻;3.自我與生命本體關係重建的相關文獻。

壹、自我建構的文獻資料

我們生存並活動在這個社會裡頭,對人均以「我」自稱,對事的觀點經常以

「自我」為中心,我們生活在充滿自我的敍說和不斷重構之中。自我不僅是我們 之所是,而且是我們積極建構和賴以為生的客體,自我對人們確實無比重要。因 為我們所建構的自我複雜無比,而且它又不斷地重構,讓我們總是永遠捉摸不定,

所以討論自我無異是「打開潘朶拉的神盒」(Holstein & Gubrium ,2000:4)。

討論自我建構的諸多文獻當中,主要有巨觀角度的社會學者和微觀角度的心 理學者。再者,尚有教育人類學討論到原始社會和幼稚園教育對原始人類和幼兒 的影響。茲分別簡述如下:

一、社會學觀點

自我是一種社會建構,不同社會的人們建構出不同的自我;在同一個社會裡 的不同個人又因為以不同的生活方式與不同的人互動,因而形塑出不同的自我。

48

可以說世界上沒有任何兩個人的自我完全相同,甚至一個家庭裡的不同子女,雖 然來自同樣父母的遺傳和生活在同一環境當中,仍舊會產生不同的個性。

自我建構的社會學觀點確實非常複雜,George H. Mead(1863-1931)的著作

《心智、自我與社會》( Mind, Self, and Society)大致清楚地闡述了自我的社會 建構與動態的運作。George Mead(1967)主張:一個人生活在社區之中,屬於 一個社群,透過語言為媒介將社區中的制度與慣例內化成為自己的行為規範,形 成了他的性格,也就是將重要他人的角色,形成自己的態度,形塑出自己的性格。

自我這一社會建構來自於回應社區中所有他人之需要,每個人成為一個社區 中的成員,這樣的自我是個複數,並且所有的自我僅存在於與所有他者的關係之 中。這意謂著自我並非固定的型式,而是靈活的運作,因為人們與不同的他者具 一一對應的不同關係,因而引發出自我建構中的不同功能,所以當自我面對不同 的他者時,會以不同的方式來加以回應。

Charles H. Cooley(1864-1929)(1956)在《人類本性與社會秩序》(Human Nature and the Social Order)中則指出:「我」(I)主要是一種「自我感覺」

(self-feeling),或者它的表達,而非與我相關的身體、衣物、財產、野心、榮耀 等(172);「我」主要彰顯出個人的意見、目的、渴望和主張等(176)。他(1956)

補充了 George Mead 的立場,強調「我」是人們主觀建構的想像,而非先天的客 觀真實。雖然,一個社會我可以稱為被反映出來的「鏡中自我」(looking-glass self); 但是,這鏡中自我並非中性的心像,而係一個人強調的主觀想像。他(1956)說:

自我的觀念有三個主要成分:一是,我們的外表對他人所引發的想像力;二是,

他們對這個外表的判斷所引發的想像力;三是,自我的感覺,例如榮耀或屈辱

(184)。

再者,自我認同是自我發展中的一個重點。Erik H. Erikson(1902-1994)在 他的著作《認同:青年與危機》(Identity: Youth and Crisis)裡,兼從心理學與社 會學的觀點討論自我和自我認同,並提出他有名的八個階段生命週期理論。他

49

(1968)認為人們容易在自我發展的過程中走向兩極發展而陷入危機,故人們需 要在人生的每個不同歷程中都能夠不斷地調節和統整。

綜合上述,自我是人們後天發展出來的內在建構,因為人們在出生的時候並 沒有自我,它是人們在社會經驗與活動的過程中漸進產生的(Mead,G. 1967 :135)。

換句話說,自我是人們在與社會他人的關係中和互動情境裡發展出來的自他關係,

當人們在社會中生活,習得社會中的語言,並從生活歷程中發展心智,最後才產 生自我建構,這樣一個後天建構的自我,並非純然天生具備的特性或素質。自我 是一個人在生活中的社會建構,並且它又不斷地重構,所以它應該可以被適當地 解構,或者正如本研究所強調的,可以適當地加以懸置和消融。

二、心理學觀點

自我雖然是一種社會建構,然而我們的自我建構並無法按照個人的預先設計 和完整規劃,得由嬰兒在誕生時才開始與照護者互動中,慢慢地獨立完成。他們 僅憑著本能開始在暗中摸索前進,透過行為互動和習得的語言溝通能力,逐漸地 建構起複雜的自我結構,這是一個無法預測和處處障礙的過程。我們這樣形成的 自我經常出現許多人格上的問題,並且在人生歷程中給人們帶來許多挫折和苦難。

於是需要透過輔導獲得適當的解決,客體關係理論在這方面有著很多的探討。

首先,Margaret, S. Mahler, Fred, Pine 和 Anni, Bergman 等三人合寫《人類嬰 兒的心理誕生》(The Psychological Birth of The Human Infant),用來描述自我的 生成過程。他們和 George Mead 一樣,認為人出生時並沒有自我之外,他們(1975)

更提到:「人類嬰兒的生理誕生和個體的心理誕生在時間上並不一致」,前者是立 即性的,而且直接看得見;但是後者則是漸進的內在心理歷程(4)。從短期的共 生階段到長期的分離與個體化階段,後者的整個過程最為關鍵,它又分成四個分 階段:感覺上的分化(differentiation);勤快地練習(practicing);再接近

(rapprochement);個體化階段(consolidation of individuality)。於是展開一個複 雜的認知、口語、幻想、情感、人際關係的建構,這一個建構永遠不會完全完成。

50

客體關係理論的創始者 Melanie Klein(1882-1960),她(1964)將佛洛伊德 精神分析的方法,運用在兒童工作之上,她釐清兒童時期的經驗與成人人格間的 關係,認為兒童早期將世界分成為好的與壞的,然後以好客體和壞客體間的動態 交相作用而形成了他們的內心世界。嬰兒的第一個愛與恨的客體對象正是母親,

這個愛與恨的掙扎交織在嬰兒的心中,因而產生他們的幻想;愉悅的幻想附隨著 實際的滿足和全能感;而破壞的幻想則跟著挫折感和破壞性的恨,這些早期的幻 想形式後來發展成為想像力(58-60)。

Klein(1964)認為這些早期情緒性的情境從最根基上影響我們,並形成了 我們諸多自我(our selves)的核心,

每一件或好或壞的事情,從我們早期所走過的日子裡:所有我們從外在世界 所接受到的,和所有我們內心世界所感覺到的,高興或不高興的經驗,與朋 友間的關係、活動、興趣和所有的思考--那就是說,所有我們活過的每一 件事--形成我們諸多自我的所有部分並用來建構我們的人格。(111)

總之,我們的自我不是天生的擁有,而是透過親人的照顧與互動相處的經驗,

形塑出我們與他人之間的關係,所有這些自我建構既然是後天的,雖然它們難以 磨滅地存活在我們心中,但無論如何並非一成不變,當然可能加以解構或消融。

更由於嬰兒時期以幻想和情緒所建構的自我,可能發生人格發展上的不健全,因 此人們的自我實在有必要加以解構和重構。

至於在自我的解構方面,Winnicott 有幾本著作討論嬰兒照顧的相關議題,

其中過渡現象(transitional phenomena)和過渡客體(transitional object)被用來 說明嬰孩的人格發展歷程,幫助我們理解自我解構的觀念與方法。例如:小孩子 的大姆指就是母親奶房的過渡客體,孩童的小被子也就是另一種過渡客體,做為 睡前必需的陪伴,以度過他的孤單和排解不好的心情。這一些自我建構的過渡觀

51

念剛好提供我們自我消融的方法和步驟。

三、教育人類學觀點

談到教育人類學方面,Kneller(1965)雖然認為初民文化的研究結果不能直 接有效地轉移到當今的社會,但是我們可以獲得更為均衡和關鍵的教育觀點,他 們的成功可以鼓勵我們以更寬廣的視野和最佳的觀點來面對我們的問題。舉例來 說,初民社會教育者除了父母之外,包含家庭的親屬或家族中的長者,或者巫師,

他們的孩童到這些人的家中學習所有事物,包含狩獵、釣魚、收獲和各種儀式與 慶典等,學習和未來生存與生活相關並且有趣的事物,在學習過程裡,教導者一 方面教導並演練,也就是在做中教育(75-77),這個觀念比美杜威的做中學。

再者,Benedict, R.(1887-1948)的《菊花與劍》(The Chrysanthemum and the Sword)(1989)描述日本人在二次大戰中的兩極性格,她(1989)說:日本人 具有極高矛盾的雙重特質,正如把菊花和劍放在同一幅畫裡一樣,他們同時具有 侵略性與不積極性、黷武精神與唯美主義、傲慢自大與文雅有禮、僵化呆板與通 融適應、柔順與憤慨、忠誠與背叛、勇敢與膽小、保守與接納新方法,同時他們 又非常關切別人對他們行為的看法(2)。可是他們卻發展出包容兩個極端的民族 性格,並且幾乎每個日本人都很相像。

相較地說,Margaret Mead(1901-1978)的研究提出了人格發展的詮釋,她 對三個原始部落進行研究,並將研究成果寫成《性別與氣質》,在她結論的第一 句和引言的最後都講得很清楚,她(1935)說:「兩性的人格特質是社會化造成 的」(310),我們所謂某種性別的天生氣質,僅只是些變異而己,透過適當的教 育,兩性都可以趨向中道(序 22)。她另一本著作《在新幾內亞的成長》(Growing Up in New Guinea)則描述了孩童成長環境與大人教養對孩童性格的影響。

有關幼稚園教育方面,Tobin J., Wu, d.和 Davidson D.(1989)的共同著作《三 個文化中的幼稚園》(Preschool in Three Cultures)描述中、日、美三國幼稚園教 育的比較。日本小松谷幼稚園提供幼童社會生活和團體意識的學習環境,幫助孩

52

童整合個人和團體間的自我建構功能;相對地,中國西南方的東風幼稚園,由於

童整合個人和團體間的自我建構功能;相對地,中國西南方的東風幼稚園,由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