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以權力整合觀的角度檢視權力案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 86 -

能力的運用技術,只是不同人的程度有別罷了。即便是結構所賦予的權力 能力也不是僅偏愛社會關係中的某方而已,像是老師擁有打成績、管教學 生的權力,但學生也同樣獲得可以去聽課的權力,甚至他們有要求老師改 作業的權力。就權力界線觀來看,社會結構所劃定權力範圍並沒有針對特 定能動者,也就是身處社會中的所有能動者都受到社會結構的影響,所以 不論是權力能力觀或是界線觀都給出了能動者所能擁有或發揮的潛力。

惟須注意的是,權力能力觀與界線觀對於權力互動結果的預測只是

「靜態」的預測,而未涉及能動者之間在實際互動上的變化,假使只參考 能動者擁有的潛力,那麼所有農民起義或以少勝多的官渡之戰都不可能成 功。49這意味著單憑權力能力觀與界線觀來分析權力現象仍是不足的,必須 加入修正後的權力行為觀(解開過程與結果的束縛)方能補足能動者之間動 態的互動。

這裡我們再一次看到三種權力觀點必須齊心協力地共同分析權力現 象,方能盡可能呈現權力的樣態,而整合之後的權力觀對於權力互動的解 讀可以避免贏者恆贏的體系僵固問題。每個能動者各自都在結構劃定的界 線下,擁有不等的權力能力,因而每個人都能依據自己的意圖行使他所擁 有的權力(權力對抗),而行使結果究竟如何不能一概而論。

第二節 以權力整合觀的角度檢視權力案例

截至目前為止,本文僅在理論層次說明三位一體權力整合觀是可行也 是必要的觀點,現在將進一步利用該權力整合觀來檢視具體的案例,從中 分析權力現象。在檢視案例的過程中,為了突顯權力整合觀優於個別權力 觀點之處,行文中將會穿插權力整合觀與個別權力觀點的詮釋,並指出透 過整合觀的視角所能額外察覺之處。

49 官渡之戰中曹操對決袁紹,曹操軍突襲烏巢糧倉成功,大幅打擊袁紹軍士氣,最終獲得 勝利。此為以少勝多的經典戰役。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 87 -

一、天龍八部

50

選擇小說作為例子至少有三個優點:其一是(武俠)小說世界裡的社會 結構是清楚的,紛爭皆可以清楚明白的武功對決來解決,武力強弱在一般 情況下是最重要的因素;其二是權力在此被以具體的武力、武功呈現,我 們可以將武功對決視為比武雙方有打倒(宰制)對方、改變對方(使之投降)的 意圖。也就是在姑且不論雙方比武的理由,在比武進行的過程中,能動者 雙方確實有謀求對決勝利的企圖,在這個範圍內與權力現象類似;其三是 虛擬的小說世界,在作者詳細交代劇情的情況下,讀者能夠盡可能的以全 知的角度來看事件的發生以及事件之間的關係。凡此皆有利於進行權力分 析。

(一)權力界線觀的部份

本文對於權力概念的定義一開始便指出:「基於特定社會結構所劃定 的範圍內……」,因此進行權力分析時,必須先抓住權力現象所處的社會結 構。必須說明的是:武俠小說裡的社會與現實社會最大不同之處是:除了 書裡的人物有機會練成武功外,還能藉此行俠仗義或為非作歹。在武俠的 世界裡,官府、法律很難起作用,武俠世界裡的仁人義士若是懲奸除惡,

多半能獲得旁人或讀者大聲較好,甚至偶而濫用私刑,也被視為理所當然。

這裡所謂的「私刑」,自然是就法治國家壟斷司法權而論,在武俠世界中的

「大俠」不論是透過「點穴」或憑自身高強武功教訓壞人,這在現實社會 中都是不被允許的私刑。

從上述對於武俠世界的說明中,可以清楚地看出一個有別於現實社會 的互動關係。相較於現實社會在人際紛爭上賦予法官仲裁的權力,武俠世 界對能動者自行以武力解決的方式給予更多的寬容。換句話說,武俠世界

50 大致來說,金庸所著的小說可分為三個版本。第一個版本為 1955~1972 於報上連載的 小說,可稱為「連載版」(事實上,此時期還有大量未經金庸本人授權的版本於市面上流 通,而許多未經授權的版本,內容未必與報上連載一致,有些版本甚至連書名、角色名、

章回目與章回數皆有更動);第二個版本為金庸自 1970 年至 1980 年修訂的版本,可稱為

「修訂版」,台灣地區正式授權於台北遠景出版社,其後由遠流出版社接手 (林保純,1999:

401);第三個版本為金庸自 1999 年至 2006 年再次著手修正的版本,可稱為「世紀新修版。」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 88 -

裡的社會結構,對於能動者之間愛恨情仇的糾葛,允許能動者之間透過武 功高下或機智多寡自行了斷。金庸筆下的武俠環境是「中國古代的、沒有 法制的、以武力來解決爭端的不合理社會(金庸,1996a: 3)。」當然,這並 不是說武俠世界裡沒有王法、政府,武俠世界也不是所有人都習武,平民 百姓遇到武林人士聚眾鬥毆也並非總是習以為常,這裡所要強調的是:武 俠小說在書中建立出一個獨特的社會結構,在這個社會結構裡,以武力解 決紛爭、化解紛爭是一個被眾武林人士認為可行的選項,但並不是說武功 是唯一的選項。

《天龍八部》是一部武俠小說,因此自然大致符合前述武俠小說的世 界,不論是為禍武林的星宿老怪丁春秋於少室山一戰被虛竹懲戒,種下每 年需另行服食止痛劑的生死符(金庸,1996d: 1765-6);或是大理國皇帝拜訪 萬劫谷時,谷中不以君臣之禮晉見,而以武林名號相稱(金庸,1996a: 342) 等,都顯示武俠世界的社會關係與現實社會大不相同。

若是進行權力分析時,忽略先行察考權力關係所處的社會結構,那麼 便會無法理解為何《天龍八部》的世界裡,武功強弱對於劇情(角色的人生) 竟會有如此重大的影響。如果貿然以現實社會的架構來分析武俠世界裡的

《天龍八部》,在不知道武功的存在之下,不僅無法順利解讀權力的行使;

也無法理解武功在武俠世界裡是一種權力能力。就前者而言:像是透過飛 簷走壁完成的兇殺案,於現今對於人體極限的角度來說,可能因為被認為 無法由人力完成而成為無解的懸案。就後者而言,權力分析者無法了解修 煉武功作為一種提昇權力能力的方式,也無法清楚判斷能動者權力能力的 差異,以致誤以為白髮蒼蒼的無崖子(傳功予虛竹的原逍遙派掌門人)不過是 手無縛雞之力的老人。

總而言之,權力整合觀在納入權力界線觀後,對於權力之定義要求先 行判斷特定社會結構所劃定的範圍,使我們得以先行確認特定社會結構允 許的相關習慣與制度,因而可以知道哪些東西需要被納入權力分析之中,

藉此確保我們不會忽略應該被分析的權力行使與權力能力。尤其透過虛擬 的《天龍八部》與現實社會的重大差別,更凸顯了將社會結構劃定之界線 納入權力分析的重要性。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 89 -

(二)權力能力觀的部份:只重權力「行使」卻忽略權力「能力」的問題 權力能力觀中,對於能動者擁有的權力能力來源分成:屬於能動者自 身以及結構賦予兩處。在本例中,基於武俠世界中的武功是一種個人擁有 的能力,51我們將特別著重權力來源屬於能動者自身的部份。至於權力來源 來自於結構的例子可在第二個例子中看見,但基本上權力能力的來源並不 會對權力現象的分析有太大的影響,因為關鍵在於能動者有無權力能力以 及權力能力的多寡。接下來將透過《天龍八部》中的兩個橋段來說明權力 能力觀的重要性:

1.身為大理國鎮南王的段正淳,為人風流,處處留情。當他來到舊情人康敏 (即馬夫人,丐幫副幫主馬大元的遺孀)住處與之調情時,不料遭康敏及 丐幫執法長老白世鏡聯手下了十香迷魂散的毒,此毒入口後內力全失,

一分力氣也使不出。但是段正淳緊接著受到伏於窗外的蕭峰暗中傳送內 力相助,劇情直轉急下:

段正淳……氣隨意轉,這股內力便從背心傳到手臂,又傳到手指,

嗤的一聲輕響,一陽指神功發出。馬夫人脅下中指,「哎喲」一 聲尖叫,倒在抗上……馬夫人驚到:「他……他……武功未失,

點……點了我的穴道。」……白世鏡道:「姓段的,瞧你不出倒 好本事,吃了十香迷魂散,功夫還剩下三成」(金庸,1996c:

1010-1)。

2.蕭峰的妻子(即阿朱,兩人未正式結親,但已私定終身)死前囑託蕭峰照顧 她的妹妹阿紫。正當蕭峰暗自保護阿紫時,身為星宿派弟子之一的阿紫,

遇到奉師門之命緝拿自己的同門師兄們,由大師兄摘星子為代表向阿紫 索戰。兩人的決鬥是透過催動內力使兩人中間火堆上的火燄向對方撲去,

一開始的情勢明顯是摘星子佔上風,但在蕭峰暗地幫忙之後,情勢頓時

51 對於武功屬於個人能力這部份當然也有例外,像是某些武功原初設計便是需要兩人合使 方具威力:如玉女素心劍法需兩人同使全真劍法與玉女劍法(金庸,1996e)、武當的兩儀劍 法(金庸,1996f);或是某些武功屬於多人同使的戰陣:如全真教的天罡北斗陣需七人合使 (金庸,1996e)、石梁派五行陣需五人同使(金庸,1996g)。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 90 -

逆轉:

阿紫拍出掌力,抵住綠火,不令近前。那綠火登時便在空中僵住,

燄頭前進得一兩吋,又向後退了一兩吋……摘星子連催三次掌力,

都給阿紫擋回……驀地裏一股涼意從背脊上升向後頸:「她,

她……她餘力未盡,原來一直作弄我。難道師父偏心,暗中將本 門最上乘的功夫傳了她?我……我這可上了她的當啦!」……摘 星子低聲道:「我認輸啦。你……你別……別叫我大師哥,你是 咱們的大師姊!」眾弟子齊聲歡呼:「妙極,妙極!大師姊武功 蓋世,星宿派有這樣一位傳人,咱們星宿派更加要名揚天下了(金 庸,1996c: 1074-8) 。52

如果僅僅抱持權力行為觀而忽略權力能力觀,那麼也就等同於從例(1)中的

如果僅僅抱持權力行為觀而忽略權力能力觀,那麼也就等同於從例(1)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