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未來可繼續的研究方向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 125 -

的適用範圍自然不受主、客體同時存在的限制。

第三節 未來可繼續的研究方向

本文所完成的任務為:提出理解權力概念與辨識權力現象的一套權力 整合觀,因而完成了權力研究的理論基礎。當我們能夠確實勾勒出權力概 念後,對於權力概念在一般日常使用以及政治學科,其實就已經具有能夠 直接應用的能力,例如當我們能夠完整地辨識權力,我們便能清楚的辨識 權力干預,這對於無論是擬定盡可能謀求合理的公共政策、確定自由概念 的疆界、各國互動的參考基準或憲政制度的細緻比較都能有立即應用的效 果。總而言之,未來的權力研究便可以依據本文的權力整合觀著手進行權 力概念的應用。

一、Peter Morriss 對於權力概念會涉及的三個脈絡

以下我們可以從 Peter Morriss 認為一般會提及權力概念的情況來說明 權力概念應用的可能,正因為這些情況與權力現象有關,因而給予權力概 念應用的可能。Morriss(2002: 37-42)認為權力概念基本上會在三種脈絡下被 提及,分別是分別是:實際的脈絡(the practical context)、道德的脈絡(the moral context)以及評價的脈絡(the evaluative context)。

(一)實際的脈絡

這是指權力概念在日常生活的直接運用。我們可以透過對自我以及他 人權力性質與多寡的瞭解,降低行動的成本或是避免增加失敗的風險。瞭 解自己的權力能避免自己做力有未逮的事情而減少失敗;瞭解他人的權力 一方面能在需要他人協助時找到真正有用的人,另一方面可以知道誰可能 對自己想達成的目標有權力橫加阻礙,以便事先避免之。

(二)道德的脈絡

權力概念的道德目的是指將權力與責任(responsibility)連接起來,也就 是在談有能力者等同於有權力者,因此有權者必須為某事的發生負起責任,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 126 -

並受到應該有的譴責。必須注意的是,此處負責的意義包括「作為的負責」

以及「不作為的負責」,前者是指權力主體必須為他實際的作為所造成的任 何後果負責;後者則指即便有權者未做出任何行動,一樣需要因為不作為 造成的結果負責。

(三)評價的目的

這是指針對整個社會權力分配的狀況進行評價,也就是依據社會結構 中各個位置所能夠掌握的權力性質與程度,提出批判或讚揚。與道德目的 的重要差別在於一個處理的對象是能動者;另一個則是社會結構。

二、權力整合觀能提供的幫助

「實際的脈絡」不僅是權力概念最直觀的應用,也是一般人對權力最 感興趣的部份,透過分析敵我雙方的權力大小,選擇對我最有效益的權力 運用方法獲致成功。坊間有關此種目的的教戰手冊多如繁星,尤其常見於 人際關係、商業競爭、職場應對、政治權謀之類的書籍。嚴格來說,權力 的直接應用主要屬於權力行為觀的範疇,並涉及各種權力行使的技術與方 式,但從權力整合觀的角度來看,這並不表示權力能力觀與權力界線觀就 沒有意義,對權力能力觀與界線觀的額外理解,反而更能有效增進實際使 用權力的效果。如果對於權力的直接運用只著重在精進各種手段,而不考 慮提高自身或設法降低對手的權力能力,那就等同於輸在起跑點;如果沒 有考慮到結構劃定的界線,那權力行使的技術可能淪為天馬行空、不切實 際。因而權力整合觀對於權力在「實際脈絡」上的啟示在於:必須同時分 析權力能力觀、行使觀、界線觀,才能有效提高實際運用權力的效果。

關於「道德的脈絡」與「評價的脈絡」,我們可以發現兩者都是用來

「歸責」,也就是釐清責任誰屬的目的。他們的主要差別其實只是責任歸屬 對象的不同而已。道德目的是將責任追溯至個人身上;而評價目的則是將 責任追溯至社會安排身上,或說前者是對人究責;後者是對結構究責。然 而,當我們能夠向兩個對象究責的時候,誰才應該負責?如果兩者皆須負 責,那各自應該負多少責任呢?權力概念的釐清不只能夠用來理解社會現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 127 -

象,還具有「課責」的功用。本文的權力整合觀包括能動者自身、能動者 之間、結構對能動者的效果,因而對於釐清權責誰屬的問題可以有全面性 的分析,較個別權力觀點能有效判定責任歸屬。未來的研究可以基於權力 整合觀對於權力概念的理解,進一步在具體的個案中釐清相關的權責問 題。

釐清責任歸屬固然重要,但確定究責對象後事情尚未完結,對於應負 責任者該如何譴責將是隨之而來的問題。我們不能接受某人僅因為違規穿 越馬路卻必須因此被判死刑,因為罪刑不等不只意味著喪失公平正義;更 可能使懲罰失去嚇阻作用。60當然,考量刑責的多寡並不容易,當代刑事法 的各項罰則多半會給予法官量刑空間,民事法的損害賠償也並不存在賠償 的公定「價碼」,因為當代法學已經進步到會參酌各項情事來決定刑責,我 們不再認為各種行為可以獨立於個人或社會存在。罪犯當然應該接受懲罰,

但究竟應該接受何種程度的懲罰,必須視情況而定。所以法官在確定被告 的犯罪行為屬實後,仍會權衡罪犯的犯罪事由(理由)是否其情可憫、審判過 程中是否誠心悔改等情況來決定最後的刑責。換言之,確定責任大小以便 決定譴責的程度也相當重要。在責任與權力有所牽連的情況下,未來便可 以本文的權力整合觀為討論前提來建立相關的「課責指標」。

最後必須注意的是,不論在決定「責任誰屬」或「課責程度」上,都 不可避免涉及特定的價值,像是公平、正義。所以發展這些後續研究固然 可以應用本文的權力整合觀,但卻無法僅止於此,研究者還必須有特定的 倫理價值(善與不善、應該或不應該),方能進一步處理這些議題。

60 罪刑不等包括重罪輕罰、輕罪重罰,不論何者顯然皆有違公平正義原則。更有甚者,前 者將使人民有恃無恐地犯罪,因為犯罪所得之利益可能遠超過所受刑責;後者將面臨刑罰 層級有限的困境,具有層級性的處罰(剝奪人民權利的多寡)能夠避免人民因為害怕更高層 級的處罰而停止一錯再錯,一旦任何罪行都用最高程度的刑罰對待,反而可能造成有恃無 恐的犯罪者橫行。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 128 -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 129 -

參考書目

一、中文部份

米爾斯。1994。《權力菁英》,王逸舟譯,台北:桂冠。

呂郁女。2009。〈發揮巧實力 打通活路外交〉,《中國時報》,6 月 6 日,A19 版。

林保純。1999。〈金庸小說版本學〉,《金庸小說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台北:遠流,頁 401-24。

林婉翎。2008。〈柔性領導 更服眾〉,《經濟日報》,9 月 22 日,A14 版。

金庸。1996a。《天龍八部(一)》,台北:遠流。

金庸。1996b。《天龍八部(二)》,台北:遠流。

金庸。1996c。《天龍八部(三)》,台北:遠流。

金庸。1996d。《天龍八部(五)》,台北:遠流。

金庸。1996e。《神鵰俠侶》,台北:遠流。

金庸。1996f。《笑傲江湖》,台北:遠流。

金庸。1996g。《碧血劍》,台北:遠流。

朗。1994。《權力:它的形式、基礎和作用》,高湘澤、高全余譯,台北:

桂冠。

莊錦農、魏中平。1998。〈解釋與批判:論批判實存論的科學解釋觀〉,《政 治科學論叢》,9:121-144。

郭秋永。1995。〈解析「本質上可爭議的概念」:三種權力觀的鼎力對峙〉,

《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7(2):175-206。

郭秋永。2001。〈權力與因果:方法論上的解析〉,《台灣政治學刊》,

5(64-131)。

郭秋永。2003。〈科學哲學中的兩種因果解析〉,《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4:

121-177。

郭秋永。2004。〈對峙的權力觀:行為與結構〉,《政治科學論叢》,20:29-78。

郭秋永。2005。〈批判實存主義與價值中立原則〉,《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 130 -

17(3):565-614。

郭秋永。2006。〈權力概念的解析〉,《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18(2):215-267。

陳敦源。2010。〈政務官為何反對考績改革〉,《中國時報》,3月22日,A14 版。

楊興安。1998。《金庸小說十談》,台北:遠流。

蕭公權。1982。《中國政治思想史》,台北:聯經。

二、英文部份

Bachrach, Peter and Morton Baratz. 1970. Power and Poverty: Theory and

Practic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Barry, Brain. 1975. “The Obscurity of Power: Review of Lukes’ Power: A Radical View” Government and Opposition 10(2): 250-254.

Benton, Ted. 1981. “Objective Interests and the Sociology of Power” Sociology 15(2): 161-84.

Bhaskar, Roy. 1983. “Realism” in “Dictionary of the History of Science” edited by William F. Bynum, Janet Browne and Roy Porter. London: Macmillan, pp.362-3.

Bhaskar, Roy. 1997. A Realist Theory of Science. London and New York: Verso.

First published in 1975 by Leeds Books. This edition first published in 1978 by The Harvest Press.

Connolly, William. 1985. “Taylor, Foucault, and Otherness” Political Theory 13:365-76.

Connolly, William. 1993. The Terms of Political Discourse. U. K.: Blackwell.

Crenson, Matthew. 1971. The Un-Politics of Air Pollution: A Study of Non-

Decisionmaking in the Cities. Baltimore: John Hopkins Press.

Dahl, Robert, 1961. Who Governs?: Democracy and Power in an American City.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Dahl, Robert. 1958. “A Critique of the Ruling Elite Model”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52:463-9.

Dahl, Robert. 1994. “The Concept of Power” in Power: Critical Concept edited by John Scott. Vol. I: 288-309. New York: Routledge. Reprinted from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 131 -

Behavioral Science 1957, 2:201-215.

Digeser, Peter. 1992. “The Fourth Face of Power.” The Journal of Politics 54(4):

977-1006.

Foucault, Michel. 1980a. “Power and Strategies” in Power/Knowledge: Selected

Interviews and Other Writings 1972-1977 edited by Colin Gordon

translated by Leo Marshall, John Merpham, and Kate Soper. New York:

Pantheon.

Foucault, Michel. 1980b. The History of Sexuality translated by Robert Hurley.

New York: Random House.

Gallie, Walter. 1955-6. “Essentially Contested Concepts” Proceedings of the

Aristotelian Society 56: 167-198.

Giddens, Anthony. 1984. The Constitution of Society: Outline of the Theory of

Structuration. Cambridge: Polity Press

Gray, John. 1977. “On the Contestability of Social and Political Concepts”

Political Theory 5(3): 331-348.

Gray, John. 1978. “On Liberty, Liberalism and Essential Contestability.” British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8: 385-402.

Hayward, Clarissa. 2000. De-facing Power.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Issac, Jeffrey. 1992. “Beyond the Three Faces of Power: A Realist Critique” in Rethinking Power edited by Thomas Wartenberg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pp. 32-55. Reprinted from Polity, 1987, 20: 4-31.

Issacs, Harold. 1964. India’s Ex-Untouchables. New York: John Day.

Jouvenel, Bertrand de. 1992. “Authority: The Efficient Imperative” in The

Nature of Politics edited by Dennis Hale and Marc Landy. New

Brunswick, N.J., pp.84-93. Reprinted from Authority. 1959, edited by Carl J. Friedrich. New York: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Lasswell, Harold and Abraham Kaplan. 1952. Power and Society: A Framework

for Political Inquiry. London : Routledge.

Lukes, Steven. 1977. “Power and Structure” in Essay in Social Theory edited by Steven Lukes. London: Macmillan, pp. 3-23.

Lukes, Steven. 2005. Power: A Radical View. New York : Palgrave Macmillan.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 132 -

Macdonald, K. I. 1976. “Is ’Power” Essentially Contested?” British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6: 380-382.

Miller, David. 1983. ”Linguistic Philosophy and Political Theory” in The Nature

of Political Theory edited by David Miller and Larry Siedentop. Oxford:

Clarendon Press, pp.35-51.

Morriss, Peter. 2002. Power: A Philosophical Analysis. New York: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Parsons, Talcott. 1957. “The Distribution of Power in American Society.” World

Politics 10: 123-143.

Polsby, Nelson. 1963. Community Power and Political Theory.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Popper, Karl. 1976. "The Logic of the Social Sciences," in The Positivist

Dispute in German Sociology translated by Glyn Adey and David Frisby.

London: Heinemann, pp. 87-104.

Russell, Bertrand. 2004. Power. New York: Routledge.

Ryle, Gilbert. 2009. The Concept of Mind. New York: Routledge.

Schattschneider, Elmer. 1975. The Semisovereign People: A Realist’s View of

Democracy in American.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College

Publishers.

Srinivas, Mysore. 1952. Religion and Society among the Coorgs of South India.

Oxford: Clarendon Press.

Srinivas, Mysore. 1962. Caste in Modern India and Other Essays. London: Asia Publishing Hourse..

Wartenberg, Thomas. 1992. “Situated Social Power” in Rethinking Power edited by Thomas Waternberg.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pp.

79-101.

Weber, Max. 1947. The Theory of Social and Economic Organization translated by A. M. Henderson and Talcott Parsons. Free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