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作物之合理化肥培管理

所謂合理化肥培管理就是讓所施用之肥料達成最高效率生產量的 肥培管理方式。首先,得先明瞭栽植土壤(或介質)之理化性質,然後,

按所栽種作物之特性(長、短期採收,品種差異等),參酌不同生育時 期(苗期、營養生長期、生殖生長期等)、氣候(光照強弱、溫濕度高 低等)、栽培方法(設施或露地栽培、灌溉方法等)等因子之影響,以 適當比率、適當量之肥料,適時以最佳的施用方法施用。而影響肥培管 理的因子眾多,並且各因子間通常都環環相扣。只要其中有一個環扣鬆 掉了,就有可能讓整個作物生產遭受到嚴重的負面影響。因此,在栽種 作物之前,先擬定一套完整的施肥計畫是必須的。唯有針對現場實際的 需求,將肥料的種類、施用量、施用法進行適當的調整,才能真正達成 合理化之肥培管理。而影響作物肥培管理之重要因子主要有下列幾項:

(一)栽培基質

無論栽培基質為土壤或其他介質(如泥炭土、岩綿、水等),其物

理(如質地、團粒結構、孔隙度等)及化學(如酸鹼度、有機質、要素 含量等)性質均與肥培管理息息相關。在擬定肥培管理流程時,基質之 理化性質常被列為最優先考量之因子。茲簡單列舉幾個較典型的基質理 化性質影響肥培管理事例,以供參考:

1. 在粗質地土壤(如砂質土、石礫地等)栽種作物,由於土壤之保水 保肥力均弱,施肥方式宜採用少量多施;若一次施用多量的肥料,

不僅易造成肥傷,且肥料也易大量流失。

2. 坋質粒含量高、團粒結構不佳之土壤容易在大雨襲打或高水位淹灌 後,土壤表層結成一層硬皮。當結皮現象發生時,施於土表的肥料 就不易為作物所吸收,根系也易因通氣不良而生育不佳。因此,在 作物栽種前,即宜預作處理;或在土表覆蓋一層有機質(如稻草、

蔗粕等)以防大雨直接沖擊;或加入大量有機質與土壤混拌,以改 善土粒之團聚性;或採窄畦、低水位淹灌之方式;皆有助於防止土 壤結皮現象之發生。

3. 部份地區土壤中要素含量不均衡,易引起栽種作物之要素缺乏或過 剩毒害。例如在強酸性紅壤易發生缺鎂及錳毒害;在石灰黏板岩沖 積土(如濁水溪流域)因土壤 pH 值高,易發生鐵、錳、鋅、硼等 元素之缺乏。栽種作物前,即應預作防備。

4. 採用無土養液栽培作物時,其介質不同,則供液方式及養液之要素 組成亦應不同。例如以椰子殼、蛇木屑等栽種作物,由於介質質地 粗,給液宜以噴灌方式;若以泥炭土、岩綿等為介質,則可以選用 滴灌或噴灌。若以泥炭土栽植作物,由於介質錳鐵比過高,初期應 多供給鐵而少給錳,以防缺鐵現象發生。若以岩綿為介質,由於介 質pH 值高,栽植初期應多供給鐵、錳以防缺乏。

(二)生育特性

不同作物的生育特性不盡相同,肥培管理自應針對不同之生育特性 作必要之調整。以下將針對幾種重要的生育特性及其肥培管理之重點作 簡單之介紹:

1. 生育時期:簡單分為苗期、營養生長期、生殖生長期。苗期栽培僅

須少量肥料,肥料過量易致生育不良或肥傷。營養生長期當以較高 比率之氮肥為主,以生產足量的枝條及葉面積。生殖生長期則應適 度將氮肥降低,提高鉀肥,因此時若氮素過多,枝葉繁茂將對果實 不利。

2. 採收期區別:一般作物若依採收期長短,可區分為短期及長期作物。

短期作物其採收期常集中在一小段時間內;長期作物其採收期可維 持數月至一年以上。短期作物之肥培管理著重於基肥之使用,追肥 只用於輔助不足。長期作物因須長期維持植株之生育旺盛,而基肥 僅能維持一段時間,因此追肥之使用技術相當重要。由於經年採收,

其氣候因子變化較大,肥培管理也須要相應調整,此點在第(三)

項中將再作說明。

3. 品種:不同品種常須搭配不同之肥培管理。以番茄為例,大粒種之 農友 301 系列、亞蔬系列(四、五號)及小粒種聖女,在高溫條件 下栽培,其因缺鈣造成尻腐病之嚴重程度依序為:農友 301、亞蔬、

聖女。因此,在鈣素之管理上亦須有所區別。

(三)氣候因子

氣候因子對作物的影響是相當鉅大的。除了生理方面的影響,在營 養上,氣候因子也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氣候對作物的影響一般主要 的因子為光照、溫度,露地栽培者尚有雨量等。光照及溫度影響作物對 營養要素的吸收及利用率,水分(如雨水,灌溉水等)使加入的肥料溶 解,如此才能為作物的根系吸收及利用。

一般說來,高溫高光照的條件下,氮素的吸收及利用特別的快,

因此作物常呈現新生枝葉繁茂的景象;此時,可能導致巨量元素如鈣的 缺乏(鈣素在高溫、通氣不良的條件下,吸收率降低)及鉀的潛在性缺 乏(鉀量不充足時,在艷陽下易致全株葉片軟垂),或微量元素如鐵的 缺乏。而在低溫低光照時,作物的生育速度緩慢,此時,應提供較高濃 度的氮肥及磷肥(磷素在低溫時,被吸收率大幅降低),以促進作物的 生長。

水分是作物生長所不可或缺的要素。正常說來,只要溶氧量充足,

水分愈多,作物生育愈旺盛。在營養上,水分是營養要素(肥料)溶解

的必要溶劑,只有溶於水的營養要素才能為作物吸收利用。在設施栽培 中,水分常可藉由所設置的管路供應;但在粗放的露地栽培中,水分常 由灌溉溝渠或雨水提供。值得注意的是,雨水提供的水分量由於難以掌 控,常易發生肥料大量流失的現象,是故如何預防及補救亦為肥培管理 的重要項目之一。

(四)肥料之選擇

肥料的種類可說五花八門。以種類區分,有化學肥料、有機肥料、

微生物肥料;以性質區分,有單質肥料、複合肥料、綜合性肥料;以釋 放速率區分,有速效性肥料、緩效性肥料。在眾多肥料種類裏,應該挑 選何種肥料施用?何種肥料最能達成高產、高品質的目的?在抉擇肥料 的種類之前,下列三個原則是必須先明瞭的:

1. 已知作物生長所必需的營養要素有巨量要素:氮、磷、鉀、鈣、鎂、

矽,微量元素鐵、錳、銅、鋅、鉬、硼,及碳、氫、氧(可由空氣 及水中取得)。肥料之使用(不論選用任何種類、性質之肥料),其 主要目地均在適時、適量地補充作物所不足的營養要素。

2. 除了少數含有毒害物質(如有害重金屬、酚酸等)之肥料外,肥料 無所謂優劣,只有各具不同性質之差異而已。例如,化學肥料要素 成份含量高、速效,不當使用易致肥傷。有機肥料含有廣泛之營養 要素,緩效,在部份問題土壤中多施且可改良理化性,但肥效低且 難以精確掌控要素比率。

3. 肥料之選擇,務須考量所栽種作物之生育特性、栽種基質之理化性 及氣候因子之影響。在作物生育特性方面,例如栽培短期內採收的 葉菜,選用有機肥或化學肥均能達成效益;若栽培長期採收的茄子,

則速效性追肥的選用即顯得重要。在栽種基質之理化性方面,如栽 種基質為極粗(如砂土、石礫地等)或極細(如重黏土)質地之土 壤,多施用有機質肥料以改善理化性質實為良策。在氣候因子之影 響方面,例如在高溫高陽的季節栽種作物,氮素易致過剩,若選用 一般有機質肥料,宜添加鉀肥含量高的化學肥或有機肥。

考量上述三項原則後,再依肥料之價格,及個人現有的設備與操 作習慣,即可選出適合於個人使用之肥料。

(五)肥力監控

為了讓所栽培作物能達成高產、高品質之目的,恆定地維持基質 中適當的要素比率及要素量(即最佳肥力)是必須的。然則,肥力如何 監控呢?一般說來,最精確的肥力監控方式為,定期(且為短期,須能 顧及生育過程中的變因)採取基質及植體樣本,進行要素分析,如此即 可精確地測知基質及植體中之要素比率及含量。可惜的是,要素分析常 須昂貴的儀器及需耗去相當多的時間、人力,因此此法常礙滯難行。依 據筆者多年的田間經驗,應用簡單的EC(電導度)測定法似為一較可 行之肥力監控法。由於基質的EC 測定容易(僅須取一份基質,加入五 份純水攪拌後即可由電導度計測定),而經由電導度值即可粗略得知基 質中之要素總量。但此等肥力監控法須特別注意二項原則;第一:得先 建立EC 值與肥力之關係式,如基質 EC 值為某數值時,氮、磷、鉀等 要素之濃度為若何,升高或降低時,各要素之濃度又變化若何,如此,

吾人即可直接由基質之 EC 值來判斷要素之總量,並定出適當肥力之 EC 值範圍。第二:由於基質之 EC 值僅表示基質中要素之總量,並無 法表示各要素之比率;因此,當所使用的肥料多樣化(不同肥料之要素 比率不同)時,或栽培環境有變動(如大雨使基質中之氮肥大量釋出)

時,即使其EC 值相同,由於要素比率不同,應有不同的肥力意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