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六朝以前「魚化人」之變化敘事意涵

第二節 促使預言發生之變化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用以展現非常的情形,而背後的目的則各有其因。

因此,本章按前述所收集的五個變化敘事中,分類標準不再是變化本身,就 變化的產生功能性進行分類,因為在此類文本中變化雖有其重要性,但變化前與 變化後為「人類」所帶來的影響以及感悟,變化在此過程中的功能才是這些文本 的關鍵所在。因此,若按照上述所言,本文所採錄的五個文本,按分類標準可分 為二類:一,觸使預言發生之變化;二,揭露與懲治之變化,以下將按分類各自 分析之。

第二節 促使預言發生之變化

如前述所言,在魏晉六朝的志怪小說中,「變化」此一母題並非如人化魚敘 事中,以變化情節本身為文本核心,而是作為一種呈現非常、怪異的手段,並藉 由這種情節使其欲呈現的目的更為突出,亦更符合變化敘事內在的文化心理結構。

在目前收集的魚化人敘事當中,其中一類可以歸類為「促使預言發生之變化」的 敘事類型,這類敘事主要是透過變化情節促使預言者與聽取預言的人發生互動,

在這些文本當中預言必定會實現。然而預言實現後所促成的結果則取決於預言者 及聽取兩人之間的互動情形。即出現了由此一系列的母題所組成的鏈結:「變化—

預言—實現-結果」。換言之,在這些文本當中,變化母題的作用主要在於促使 預言的發生,隨之而來的是一旦作出預言後,在文本情節當中必然會出現的結果 或結局,其結局藉由變化情節後兩者的互動所決定,而預言的內在意蘊則整個預 言的結構中藉由各種方式呈現,結果或結局則帶出了預言實現的非常之處,帶給 讀者驚異之感。以下先以母題分析法分析三個文本的情節結構,並逐一探討之。

首先是《晉書.載記第一.劉元海》之敘事:

(五部單于左賢王劉豹)妻呼延氏,魏嘉平中祈子於龍門。俄而有一大魚,

頂有二角,軒鰭躍鱗而至祭所,久之乃去。巫覡皆異之,曰:「此嘉祥也。」

其夜夢旦所見魚變為人,左手把一物,大如半雞子,光景非常,授呼延曰:

「此是日精,服之生貴子。」寤而告豹,豹曰:「吉徵也。吾昔從邯鄲張 冏母司徒氏相,云吾當有貴子孫,三世必大昌,仿像相符矣」自是十三月 而生元海,左手文有其名,遂以名焉。285

上述的魚化人敘事,總體而言乃是在夢中出現的預言,講述了劉豹之妻祈子時遇 見奇特的徵兆,而後在睡夢中得到吉兆而有孕,經歷奇特的懷孕過程後生出兒子

285〔唐〕房玄齡等編:《晉書》(北京:中華書局,1974 年),頁 2645。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玄海。以下是此則文本的母題分析:

(五部單于左賢王劉豹)妻呼延氏,魏嘉平中祈子於龍門。

(母題 1:祈子)

俄而有一大魚,頂有二角,軒鰭躍鱗而至祭所,久之乃去。

(母題 2:現實中的特殊徵兆)

巫覡皆異之,曰:「此嘉祥也。」

其夜,夢旦所見魚變為人,左手把一物,大如半雞子,光景非常,

(母題 3:魚變為人:夢中的特殊徵兆)

授呼延曰:「此是日精,服之生貴子。」

(母題 4:預言出現)

寤而告豹,豹曰:「吉徵也。吾昔從邯鄲張冏母司徒氏相,云吾當有貴子 孫,三世必大昌,仿像相符矣」

自是十三月而生元海,左手文有其名,遂以名焉。

(母題 5:預言實現)

這則敘事取自《晉書.載記第一.劉元海》,雖然此則敘事充滿了志怪及玄 幻的意味,在意義上更貼近於古代神話中的「感生神話286」,然而這類敘事被記 載在史書當中,乃是因為古人對「史」的觀念與今人不同,而古代史書所記載的 某些內容,其實以志怪小說的角度而言,亦具有志怪的性質。李劍國認為:

286 鍾宗憲指出,感生神話意指著有關於「感應」而「孕生」的神話,通常以處女生子的非常現 象來突顯所生子女的神聖性。西漢以前的感生神話,最早見於《詩經》、〈玄鳥〉:「天命玄鳥,降 而生商。」〈生民〉:「厥初生民,時維姜嫄。生民如何?克禋克祀,以弗無子。履帝武敏歆,攸 介攸止,載震載夙,載生載育,時維后稷。」感生神話原來有推溯族源的意義,也有把個人地位 神聖化的功能,但在讖諱中的感生概念顯然是後者。鍾宗憲亦舉了劉邦作例子,指出劉邦出現感 生的說法是為了現實上的需求及背景。劉邦以一介平民興兵起義,出身的資格上當然處於群雄之 末,難以服眾。在普遍相信神秘天命的社會心理環境中,這種感生傳說會有提高身價、不同平凡 的功能意義。因此,劉邦的感生傳說,固然出自於神話思維,但是並非神話,只是一種政治造說 而已。從鍾氏的看法可以得出,其實此則劉淵的感生神話,亦如劉邦的感生傳說帶有濃烈的政治 意味,是藉由感生神話的外衣包裹著為政權合理化服務的內涵。在後文將會針對此敘事的內涵作 說明及解讀。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入史書提供了一個恰當的說法。而此則出自《晉書.載記第一.劉元海》中的敘 事涉及了預兆、祥瑞、占夢、感生等內容,因此在某個程度上,或可以用志怪小 說的觀點來看待此則敘事。這則敘事所涉及的內容包含預兆、祥瑞、占夢、感生 等內容,其實就是與感生神話有關。按晉書所述的記載,劉豹之妻所誕下的元海,

其實就是西晉時期五胡十六國中,漢趙政權的開國君主劉淵。感生神話的作用往 往是對於所掌握王權之美化,以強調其合法性與正當性,有著「君權神授」的意 味,同時,五胡十六國此一混亂的政治背景下,這類神話的出現有著其特色與時 代意義。錢國盈在〈十六國時期五胡君主的感生、異貌神話〉,指出了這一時代 感生神話出現的背景:

如何證明政權的合法性,對於開國之君或是繼位之君來說,都是一件重要 的事。蓋擁有政權之合法性,才能取得統治的權利,獲得他人的服從。十 六國時期五胡與漢族雜處於江北,政權合法性的問題,不單純只是同一民 族內的立國與繼位政權合法性問題,而是牽涉更廣的胡、漢之間與胡、胡 之間的權力認同問題。加以華夏正統觀的影響,對於五胡政權來說,其取 得政權的合法性,面對更大的阻力。

由於鬼神、天命思想,不僅為漢人所熟悉,也為五胡各族所熟悉,五胡君 主乃紛紛利用感生、異貌神話來證明自己擁有天命,宣揚其政權之合法性,

是以十六國時期五胡君主的感生、異貌頗為興盛。

十六國時期,由於五胡諸族徙居中原已久,受到漢文化的影響亦深,因此 當時感生、異貌神話的情節亦受到漢族感生、異貌神話情節的影響。然而 隨著文化元素的不同,當時感生、異貌神話的情節亦有其較為獨特之處,

如由於佛教的盛行,因而臂長的異貌之例有明顯的增加。293

誠如上述所言,在五胡十六國時期所出現的感生神話都是為政治服務的,除了強 調取得政權的合法性以外,亦涉及胡人統治漢人為主的中原地區所展現的安撫政 策,亦有為了平衡與其他建立政權的胡族權益。另外因為胡族為主的政權受到來 自華夏正統觀的影響,為了更順利地取得政權,自然看重「君權神授」的傳統與 其所象徵的政權合法性,而「君權神授」此一傳統的背後正是胡、漢文化共有的,

對於鬼神、天命思想的外在展現。因此,感生神話在很大程度上是為政治服務的,

乃是政治神話的一種,其重點亦在於感生的奇異性以及神聖性。然而此則關於劉

293 錢國盈:〈十六國時期五胡君主的感生、異貌神話〉,《嘉南學報》第 38 期(2012 年),頁 692-693。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淵的感生神話,在母題分析上仍然可以視作為一則與預言實現有關的敘事,以下 將分析之。

首先,在感生神話中常見的祈子母題(母題1)在此則敘事亦有出現,若把 感生事例看作是預言生產之事的話,那麼祈子此一情節舉動其實就是預言的前置

,而目的正是希望懷孕順利生產。值得注意的是,呼延氏是在「龍門」這一地方 求子的,「龍門」當最為直接的聯想就是「鯉躍龍門」,鯉一旦成功躍過龍門,就 變化龍統率雲雨,駕馭雷電。這一祈子,表面上是希望自己的兒子在出生後成為 人中龍鳳,然而這裡卻埋了一個伏筆:龍在古代乃是象徵天子、皇帝,而情節安 排在「龍門」祈子暗喻著未來呼延氏所生之子必定成為「龍」,亦即是登帝位成 為天子,而胡祥琴亦提出,龍門此一地方其實與劉淵家族有關:

劉淵感生神話中之所以出現「祈子於龍門」的情節,除了龍門自身的巨大 影響之外,還應當與劉淵及其家族長期居住並發跡於山西龍門附近有關。

據《晉書》卷 101《劉元海載記》載:「劉元海以惠帝永竹難金元年,據 離石稱漢。」「離石」即今山西省離石市,劉氏貴族長期居於山西境內,

這種情況即使在曹魏分匈奴為五部時也未曾改變:「劉氏雖分居五部,然 皆居於晉陽汾澗之濱。」再給合上文所說龍門在秦漢以來人們心目中的神 秘地位,劉淵將自己的出生與之聯繫起來豈不是順理成章的事情?294 若按此一說法,則敘事中在龍門祈子此一情節包含了雙重意味,首先就是「龍門」

此一地點賦予的意義,劉淵的家族長期居住且發跡於龍門,而在龍門中最為著名 的傳說即是「鯉躍龍門」,在此祈子其實就是意味著劉淵的出身不凡,將來必成 大事,成為龍意即成為天子。而在情節安排的意義上,祈子所引出的正是為了符 合感生神話內涵的奇異徵兆,而與龍門作為對應的異徵,就是敘事中的長有兩角 的大魚,在中國古代的觀念中,魚與龍之間的關係密切,如前述的「鯉躍龍門」,

此一地點賦予的意義,劉淵的家族長期居住且發跡於龍門,而在龍門中最為著名 的傳說即是「鯉躍龍門」,在此祈子其實就是意味著劉淵的出身不凡,將來必成 大事,成為龍意即成為天子。而在情節安排的意義上,祈子所引出的正是為了符 合感生神話內涵的奇異徵兆,而與龍門作為對應的異徵,就是敘事中的長有兩角 的大魚,在中國古代的觀念中,魚與龍之間的關係密切,如前述的「鯉躍龍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