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六朝以前魚類變化敘事研究——以人/魚變化為中心探討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六朝以前魚類變化敘事研究——以人/魚變化為中心探討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15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 碩士學位論文. 政 治 大 六朝以前魚類變化敘事研究 立 以人/魚變化為中心探討. 學. ‧. ‧ 國. ______.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指導教授:高莉芬博士 研究生:甄景童 撰. 中華民國一○七年六月. DOI:10.6814/THE.NCCU.CHI.009.2018.A08.

(2) .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DOI:10.6814/THE.NCCU.CHI.009.2018.A08.

(3) . 摘要. 「鯉躍龍門」此一成語意味著從低處經歷挑戰後,終能成功使自我蛻變為更 高的存在,從當中可以抽繹出「魚」及「變化」兩個重要主題。本文從中得到啟 發,以漢魏六朝中的魚類變化敘事中「人/魚變化」敘事為核心探討,探討此類 敍事當中敘事結構及其內涵之演化及變遷。亦借助李豐楙所提出的「常與非常」. 政 治 大 文化觀點是如何透過情節反映的。然而不論是情節結構、內在意蘊與文化心理, 立 此一相對性的觀點切入,嘗試探究人/魚變化敘事的情節結構之下,內在意蘊及. 其實均是透過敘事情節來體現。因此本文嘗試運用民間文學研究工具(如母題分. ‧ 國. 學. 析法),並借助呂微所提出的「功能性母題」與「類型化原型」的概念作參考, 將文本分作表層敘事(情節結構)及深層敘事(文本背後意蘊與文化心理),並. ‧. 從敘事分析角度出發探索人/魚變化敘事的核心意義、時代演變及深層結構的變. io. y. sit. Nat. 與不變。. er. 關鍵字:人/魚變化、變化敘事、常與非常、母題、母題分析法、表層敘事結構、. n. al. 深層敘事結構、文化心理. Ch. engchi. i n U. v. DOI:10.6814/THE.NCCU.CHI.009.2018.A08.

(4) .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DOI:10.6814/THE.NCCU.CHI.009.2018.A08.

(5)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目的 .................................................................................... 1 第二節 研究範圍界定 ......................................................................................... 6 一、研究取材的來源與類型 ......................................................................... 6 二、研究材料的侷限 ..................................................................................... 10 第三節 前人研究成果回顧 ............................................................................. 11 一、變化神話相關研究 ................................................................................ 11 二、魚類文化相關研究 ................................................................................ 16 三、志怪敘事相關研究 ................................................................................ 18. 政 治 大. 四、水崇拜相關研究 ..................................................................................... 22. 立. 五、生殖崇拜、死亡再生神話相關研究 ............................................... 23. ‧ 國. 學. 六、前人研究綜合觀察 ................................................................................ 28 第四節 研究方法 ................................................................................................. 29. ‧. 第二章 顓頊化為魚婦──人/魚變化敘事之源 ................... 38 第一節 魚與變化神話綜述 ............................................................................. 38. y. Nat. sit. 第二節「顓頊」神話內涵探討 ...................................................................... 46. er. io. 第三節 顓頊「死而復生」背後的深層敘事結構 .................................. 60. n. al 第三章 六朝以前「人化魚」變化敘事意涵 .......................... 66 iv n. Ch U 第一節「變化論」與「人化魚」之關係 66 i ................................................... e ngch. 第二節 死後變化為魚 ....................................................................................... 71 第三節 生時變化 ................................................................................................. 92 第四節 魚類推源敘事 ..................................................................................... 100 第四章 六朝以前「魚化人」之變化敘事意涵 .................... 103 第一節「常與非常」與「魚化人」之關係 ............................................ 103 第二節 促使預言發生之變化 ....................................................................... 108 第三節 揭露與懲治之變化 ........................................................................... 122 第五章 結論 .......................................................................... 129 附表 ....................................................................................... 135 參考文獻 ................................................................................ 139. DOI:10.6814/THE.NCCU.CHI.009.2018.A08.

(6) .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目的 魚,是在水中隨處可見的生物,在人類發展的過程中,魚除了具有多樣功能 外,於東西方的文化中亦有多元的意象呈現,是重要的核心象徵之一。在中國文 化中,不乏以各種方式來表現魚類的喻意,諸如圖像:雙魚圖、小兒抱魚等;語 言方面則有「鯉躍龍門」 、 「殃及池魚」等成語或俗語,也有以魚入題的詩詞以及 儀式等方式去展現魚類的多重意象。 「鯉躍龍門」此一中國傳統俗語,意謂從低處經歷自我挑戰後,終可蛻變成. 政 治 大 在唐代有其特殊意義,但本質仍與「魚」此一意象有着緊密連結;二是「躍」此 立 為與別不同的自我。其實當中存在兩個值得探究的面向:一是鯉的意象,雖則鯉. ‧ 國. 學. 一動詞背後所意味着的「變化」,鯉透過躍過龍門得以「變化」為龍,兩者之間. 表面上形態迥異,內在卻具有深刻聯繫。這句俗語背後所反映的是「魚」既是日 常生活所見之物,亦是中國文化中重要的文化符號,其所象徵的內在意涵與「變. ‧. 化」此一常見的敘事主題相遇時,這樣的魚類變化敍事在文本的敘事層面及結構. y. Nat. 上呈現了甚麼,而其內在意蘊中又為何?若要探討魚類變化敘事以下就從「魚」. io. sit. 及「變化」兩個面向進行探討。. n. al. er. 魚在中國文化中地位舉足輕重,因為先民的生活與河流息息相關,逐水草而. i n U. v. 居的習性,令他們在擁有豐沛水資源之處逐步建立文明,諸如黃河流域文明與長. Ch. engchi. 江流域文明等。在原始社會中,捕魚乃先民賴以維生的方法之一,魚既作為維持 生命的食物,對先民而言,魚亦具有多產的神秘特質。因此在遠古時,就成為先 民所崇拜的對象之一,同時亦化為帶有特殊意義的文化符號。鄧郁生認為,魚類 本身所具有的某些特質可作為先民崇拜的對象: ⾸先,⿂之於⽔,相忘⾃得,頗令不適⽔⽣⽽飽受⽔患的初民感到欣羨; 其次,⿂之作為前農業時代的⾷物來源之⼀,乃洪荒先民賴以⽣存的重要 條件;⼜精神層次⽅⾯,⿂則以強⼤的⽣殖能⼒,使⼈賦予其象徵繁衍、 豐收的神秘觀念。1 先民崇拜魚類,是因為其強大的生殖能力(產卵量多),在古時,人口多寡所影 1. 鄧郁生:〈吃魚抑或放生的抉擇:論唐五代小說中一種魚類變形故事〉,《國立台南大學人文 1. DOI:10.6814/THE.NCCU.CHI.009.2018.A08.

(7) . 響的不只是勞動力,亦影響整個族群的存活與否。因此,在先民的想法中,他們 渴求得到如魚一般旺盛的生殖能力,而產生對於魚的崇拜,陶思炎在《中國魚文 化》中又認為: 在⼭頂洞⼈時代,⿂類已在初民社會中展現出⽂化的功能,它不僅作為⼈ 類⾷物的可靠來源,同時也構成⼈類精神世界的神秘意象。⿂⾻作為原始 初民最早的飾物之⼀,絕⾮誇張的唯美情感的宣洩,乃出於對⾃然⼒的崇 拜,並寄托著同化於⼤⾃然,受惠於⼤⾃然的祈望。⿂類⼀旦超脫了單純 的⾷⽤價值,成為⼈類物質⽣產與精神創造的對象,⿂⽂化的系統便顯現 雛形了。2 上述的文字說明了先民在「萬物有靈」的觀念影響下,漸漸萌生了對魚類的崇拜。. 政 治 大. 在「萬物有靈」觀念的影響下,對魚類繁衍能力的渴求,投射到自身之上。而魚. 立. 隨時間的遷移,漸漸在中國文化中成了象徵豐盛、多產、繁衍的意味,這些內在. ‧ 國. 學. 的意義是先民對「魚」特質的崇拜以及與大自然物我合一後,所得出的心靈體悟。 使得魚從物質層次躍升至精神層次,逐漸成為抽象化的符號,帶有豐富的內在意. ‧. 涵及功能意義。. sit. Nat. 非常」觀點的考察〉一文中有所定義:. y. 至於「變化」一詞,李豐楙在〈先秦變化神話的結構性意義──一個「常與. er. io. 變與化即分別取象於蠶與⼈,也就各⾃強調其區別性的特徵:「變」隱喻. al. v i n Ch 體的緩變、漸變,是⼈由少⾄⽼在形狀上的緩慢的改變。 engchi U n. 着蠶為同⼀形體⽽完全改變,且是較短時間的突變;⽽「化」則是同⼀形 3. 從變與化的取象構字⽽⾔,基本上仍屬同類同種的形體改變,所表現的其 實仍是「常」態下的⽣命現象。真正的⾮常性變化則是指⾮類相⽣、異類 相⽣,經由這種⽅式的改變才是徹底⽽完全的,即不同形體之間的改變, 始得謂之化。4 李豐楙從字源學的角度出發,指出「變」及「化」二字背後構成的基礎。「變」 對應於蠶到繭再到蛾的轉變,是對於形體本質上且巨大的轉變,而「化」則是以 人由少變化的姿態造字。然而,「變化」二字在古代中國文化語境中所意味的, 2. 陶思炎:《中國魚文化》(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8 年),頁 1-2。 李豐楙:《神化與變異──一個「常與非常」的文化思維》(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頁 54。 4 李豐楙: 《神化與變異——一個「常與非常」的文化思維》,頁 54。 3. 2. DOI:10.6814/THE.NCCU.CHI.009.2018.A08.

(8) . 並不只限於如其造字內涵中的常態、正常的變化,因為變化是屬於「非常」的, 即如本文即將要探討的「人化魚」及「魚化人」。這類變化不論是形體上的完全 變化或是部份變化,更為重要的是,這些變化出現在異類之間。李豐楙從鄭玄對 《周禮.春官.大宗伯》「能生非類曰化,生其種曰產」此一注中,指出「根據 鄭玄注語中所反映的先秦、兩漢人的觀念,即清楚表明凡是種、類相生即是生或 生產,而非類相生則為化、為變」5。從這就建立起一組相對的情況: 「生產/變 化」 ,各自對應「常/非常」 。於常態、正常而言,同類相生、相產是人類社會對 於自然界的觀察,亦是從人類認識世界以來的一種穩定的情態。而「變化」卻是 指非類相生、異類相生,甚至是不同形體之間的變化。. 李氏從先秦出現的各種變化神話中總結出「變化」的律則「就是『非常』:. 非常人物、非常情境及非常能力」,又指出這些變化例子「都是非常人所表現的. 政 治 大 是在『非常』的情況下才能出現的」 立 。 換言之,李豐楙所指的變化就是一種非常 『非常』能力;要不就是非常的死亡後,才具有非常的變化」,因而「可知變化 6. ‧ 國. 學. 的情態,與常態、正常的生產是相對的,這種相對的關係,背後所反映出的就是 中國人傳統所具有的文化心理:. ‧. 其實從字源學的考察,就可發現「變」的造字是與「絲」有關的,它反映 蠶變的⽣物⽣命事實,是歷經成⾧──擬似死亡──改變形體⽽再⽣,正. Nat. sit. y. 是養蠶⼈所觀察到的⽣命奧秘:蠶的⽣命雖是同⼀形體,卻能以不同的形. n. al. er. io. 狀表現其⽣命……其中蘊含着形體的改變、變形後⽣命的持續、不絕。7. i n U. v. 在原始的⽣命信仰中,蠶變與蟬蛻、蛇解之類成為不死的再⽣隱喻,在這. Ch. engchi. ⼀神秘的⽣命不巧觀中,相信只有「⾮常」的⽣命才能突破「常」的⽣命 限制,在⼈類⾯對⽣、產關係之外,成為另⼀種變、化⽣命的神話式思維。 8. 上述所提及「變化」二字雖取象自然,但由於中國人文化心理結構中「生產/變 化」、「常/非常」的影響,「變化」所代表的正是一種非常的情態,而這種情態 在先秦變化神話當中以「變化再生」作為其文化心理結構的呈現。「變化」以超 越常態的方式去完成常人不能勝任的任務,企及他們不能達致的境界,突破了生 命的限制,反映出先民的渴求:不死與再生,奠定了變化敘事的內在基調,往後 5 6 7 8. 詳參李豐楙:《神化與變異——一個「常與非常」的文化思維》,頁 48。 詳參李豐楙:《神化與變異——一個「常與非常」的文化思維》,頁 74。 李豐楙:《神化與變異──一個「常與非常」的文化思維》,頁 53。 同上註,頁 53。 3. DOI:10.6814/THE.NCCU.CHI.009.2018.A08.

(9) . 變化敘事的內在基調亦有隨此調,亦有因時空背景而有所演變。. 總而言之,「非常——變化」這一連結背後其實來自於中國人的文化心理結. 構,與「常——生產」相對。此一內在文化結構所促成的不僅僅是各種變化敘事 的產生,更推動了先民與古代民眾們的思考:若「變化」此一事真的存在,那麼 身而為人又能否有所變化呢?因此,本文雖言以魚類變化敘事為主,然而卻以「人 /魚變化(即人變化為魚及魚變化為人)」為中心探討,乃是因為人類從出生開 始就從各種不同的方向探索事物,不論是向內從心靈尋覓,或是從周遭的環境中 尋求,都是以自身為中心,輻射性地去了解自我或是他者、世界。而人亦與他者 建立連結,更從他者身上更為了解自我,達至一種精神上的啟迪,亦因此會向上 追尋更多的可能性。有鑑於此,本文將以人為中心來看待與他者之間的關係,變 化亦意味著更多的可能性。另外,卡西爾(Ernst Cassirer)曾言「我們應當把人. 政 治 大 象,再漸漸化約成為具有特殊文化意義的符號跟象徵。先民取魚用魚,最後魚作 立. 定義為符號的動物(animal symbolicum)9」 ,魚類從生活中的應用到成為崇拜對. ‧ 國. 學. 為一種文化符號演變及流傳,由人與其連結、賦予意義再到符號化的過程中, 「人 /魚變化」佔據了一個重要的位置。因此本文研究聚焦在「人/魚變化」敘事背 後的意蘊,嘗試探尋其內在意義。對於「變化」在各個時代中都有著不同的論述,. ‧. 無論眾人的取向為何,在研究變化敘事的角度之上,或者可以參考李豐楙之言:. y. Nat. sit. 在神話學中自不必如王充那樣嚴肅對待變化的真假,而是將它作為一種文. er. io. 化現象,從神話思維、隱喻思維的神話特質,希冀理解這些符號形式所蘊. al. 含的意義,把它視為邏輯思維的認識方式之外的另一種觀物、感知的思維. n. v i n 方式,確是表現出原始心靈中富於想像的創造力,對於突破物種限制、超 Ch U i e h n c g 越死亡大限,提供了一種活潑潑的生命力……尤其從「常/非常」的結構 辨別生產與變化的特質,應是從文化哲學理解中國古神話、古文化的一種 途徑,由此應可較深切地體認任一民族所形成的神話與語言符號正是該一 民族文化心理結構的產物。10 這樣的觀點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一個重要的參照點,從文化心理結構出發,以「常 /非常」的相對觀點去審視「人/魚變化」中的文本,可以凸出其特殊性之餘, 更可較深入地探尋這些變化敘事背後的意義及其文化觀點。另外,魚類此一符號 及其背後所蘊含的意義,再加上變化兩者之間的融合成為了值得探究的面向。 9. 〔德〕恩斯特.卡西爾(Ernst Cassirer)著,甘陽譯:《人論:人類文化哲學導引》(上海:上 海譯文出版社,2013 年),頁 45。 10 李豐楙: 《神化與變異——一個「常與非常」的文化思維》,頁 75。. 4. DOI:10.6814/THE.NCCU.CHI.009.2018.A08.

(10) . 在「人/魚」變化敘事中,最為重要的是《山海經》中的「顓頊化為魚婦」,. 此則神話可以說是人/魚變化敘事的起源,而其核心情節亦是死而復生,切合了 先秦變化神話的基調。而本文核心研究的對象六朝以前人/魚變化敘事中,除了 有某些來自《淮南子》外,其他基本都集中於魏至六朝的志怪小說,本文亦將圍 繞這些文本進行探討及論述。. 本文所涉及的兩種研究核心文類中,屬於廣義的民間文學敍事範疇11,雖然. 民間文學十分多元且流動變化,然其外部結構及內在意涵相對穩定。這種穩定性 是一種可行的切入研究方向,多位前人學者已發現民間文學當中的特性並有重要 的研究成果,例如美國學者湯普森(Stith Thompson)所提出的「母題」概念及以 此概念出發運用於民間文學研究的「母題分析法」 ,又有俄國學者普羅普(V. Propp) 在 1928 年出版的《民間故事形態學》中所提出的「功能說」等。這些有力的研. 政 治 大 紛呈的敍事文本,從結構的分類當中透析出其統一性及恆定性。因此,本文亦嘗 立. 究都意味著民間文學敍事研究確實有其能夠把握的研究方式,並使表面看來多元. ‧ 國. 學. 試此進路出發,以分析敍事文本結構與內涵為核心,並將其分作表層敘事(即文 本情節結構)及深層敘事(即文本背後的意蘊及文化心理),並運用民間文學研 究工具切入,以求從敍事分析出發探索人/魚變化敘事的核心意義。. ‧. 綜合以上,本論文欲研究之面向可大致分為兩點:. y. Nat. 一、以先秦《山海經》中「顓頊化為魚婦」此一變化敘事為出發點,嘗試探. io. sit. 尋作為人/魚變化敘事的源頭其文本結構及內在意蘊為何,將其文本結構逐一分. n. al. er. 析並以文化心理結構角度切入,觀察這些結構及內涵為何如此呈現,而當中的核. i n U. v. 心要素又如何影響六朝以前的人/魚變化敘事,審視它們的不變與演變之處為何,. Ch. engchi. 若發生改變,改變之因為何,並仔細分析之。. 二、將六朝以前的人/魚變化敘事文本分為兩部份: 「人化魚」 、 「魚化人」。 與前述採用一致的策略,以確保其穩定性,首先是針對各自的部份所搜集的文本 進行結構分析,然後分析當中的變化情節結構背後形成的原因為何,其內在意蘊 又為何,其他敘事結構如何幫助鋪墊及輔助,使得變化敘事結構在其文本中更為 凸出。同時亦會與作為源頭的「顓頊化為魚婦」此一變化敘事的意蘊作比較,以 求得出其演變之處。另外,人/魚之間的關係當以「變化」進行包裝時,又會透 . 11. 美國學者威廉・巴斯科姆(William Bascom)認為,神話、傳說和故事都是「散文敍述樣式」, 而他亦建議將「散文敍事」此一專門術語用來指包括神話、傳說和民間故事在內的口頭文藝這 一廣泛傳播而又十分重要的文學形式。神話、傳說和民間故事三者相互關聯,因為它們都屬敍 事,而這一點就使它們在形式特徵上與格言、謎語、民謠、詩歌、繞口令及其他形式的口頭文 藝區別開來。此段轉引自萬建中等著: 《中國民間散文敍事文學的主題學研究》 (北京:北京大 學出版社,2009 年)。而本文之敍事概念亦與此有所連結。 5. DOI:10.6814/THE.NCCU.CHI.009.2018.A08.

(11) . 析出何種特殊意義,這亦是本文意欲探討的方向。. 第二節 研究範圍界定. 本文研究範圍的說明可分為二: (一)研究取材的來源與類型; (二)研究材. 料的侷限。. 一、研究取材的來源與類型 本文的取材範圍將以六朝以前之文獻為主,選取與「人/魚變化」有關的敍 事,探討此類敍事當中,人與魚的形象演變與變化敍事內涵的演化,以及兩者結 合後又會如何呈現。因此,本文按歷史時間順序,爬梳先秦至六朝之相關材料, 並以傳世文獻為核心進行研究,並將搜集到的文獻分為兩類: 「人(形)化魚(形)」 、. 政 治 大 (形)」此一概念,為的是表現在魚類變化敍事當中有着部份變化的情形,如人 立 「魚(形)化人(形)」,兩者的變化敍事存在共相及殊相,取「人(形)」、「魚. 形化為半人半魚或某部份化作具有魚的形態等。. ‧ 國. 學. 古代文獻記載魚類變化有兩個主要組成部份,其一是以神話為主的文獻記述, 諸如《山海經》 、 《莊子》 、 《淮南子》等,收錄了人/魚變化敍事,尤其是與上古. ‧. 神話有關的文本,可視為一種對於人/魚變化敍事的源頭考察。其次是六朝以前. y. Nat. 以志怪小說為主的文本,這類文本當中具有大量的人/魚類變化敍事並散見於各. io. sit. 處,因此亦借助唐宋類書諸如《太平廣記》等,進一步整合此一時期的魚類變化. n. al. er. 敍事文本。以上述概念出發並進行收集,嘗試較完整地以歷時性的角度,觀照此 類敍事的承襲與演變。. Ch. engchi. i n U. v. 在搜集六朝以前關於魚類變化敍事相關文獻時,有以下判定準則:第一,文 獻敍事內容當中有「變」 、 「變為」 、 「化」 、 「化為」等字眼,展現出變化的過程, 又或具有明顯變化內容12。其次,因為以六朝以前為研究時期,所以採錄的文獻 以此時期為主。為了補足可能缺漏的部份,又採集了若干唐宋類書當中的記載。 因為類書龐雜繁多,因此若敍事內容在時間上沒有言及六朝以前,則不採錄,另 外,若類書當中所採集的書目成書年代不在六朝以前,亦不採用,若於前述條件 有所重疊,則以前述條件為主。運用以上條件是為了確保變化敍事能夠穩定地在 . 12. 所謂「具有明顯變化內容」 ,所指的是后稷「其半魚在其間」明確地顯示了其是由死後變化為 半人半魚的情節,傳承了來自先秦變化神話的內蘊,又或如《搜神記》「由拳縣」中變化情節以 「忽作」表達,而「懶婦魚」亦有「死為魚」此一變化情節,以上這些敘事會在第三章討論。然 而在六朝以前志怪小說文本中當中的確具有涉及人/魚變化的情節,但這些情節缺乏了「變」或 「化」等等這些字眼所影射關於本體上的變化,因此雖收錄了這些文本,但不會列入本文之討論, 在正文後會設附錄將這些文本收入以作參考及比對。. 6. DOI:10.6814/THE.NCCU.CHI.009.2018.A08.

(12) . 六朝以前當中的語境中進行研究,才能更準確查察其歷時性的變化。以下目前所 搜集到與魚類變化敍事相關的文獻,茲以表格形式羅列如下: 【表一:人(形)化魚(形)】 分. 時代 出處. 文獻. 類 先秦 《山海經・大荒西經》 有魚偏枯,名曰魚婦。顓頊死即復蘇。風. ( ). 人 形 化 魚 形. 道北來,天乃大水泉,蛇乃化為魚,是謂 魚婦。顓頊死即復蘇。13. ( ) 西漢 《淮南子・墬形》. 后稷壟在建木西,其人死復蘇,其半魚, 在其間。14. 治 政 由拳縣,秦時長水縣也。始皇時童謠曰: 大. 東晉 《搜神記・卷十三》. 立. 「城門有血,城當陷沒為湖。」有嫗聞之,. ‧ 國. 學. 朝朝往窺。門將欲縳之。嫗言其故。後門 將以犬血塗門,嫗見血,便走去。忽有大. ‧. 水,欲沒縣。主簿令幹入白令,令曰: 「何 忽作魚?」幹曰:「明府亦作魚。」遂淪. io. al. y. 淵,化為玄魚,時揚須振鱗,橫修波之上,. n. 堯命夏鯀治水,九載無績。鯀自沉於羽. er. 東晉 《拾遺記・卷二》. sit. Nat. 為湖。15. Ch. i n U. v. 見者謂為「河精」。羽淵與河海通源也。. e n海民於羽山之中,修立鯀廟,四時以致祭 gchi 祀。常見玄魚與蛟龍跳躍而出,觀者驚而 畏矣。至舜命禹疏川奠岳,濟巨海則黿鼉 而為梁,逾翠岑則神龍而為馭,行遍日月 之墟,惟不踐羽山之地,皆聖德之感也。 鯀之靈化,其事互說,神變猶一,而色狀 不同。玄魚黃能,四音相亂,傳寫流文,. 13〔戰國〕袁珂校注: 《山海經校注》(臺北:里仁書局,2014. 年),頁 416。 劉文典撰,馮逸、喬華點校: 《淮南鴻烈集解二十一卷》 (北京:中華書局,2013 年) ,頁 180。 15〔晉〕干寶著、汪紹楹校注: 《搜神記》,(臺北:洪氏出版社,1982 年),頁 161。 14. 7. DOI:10.6814/THE.NCCU.CHI.009.2018.A08.

(13) . 「鯀」字或「魚」邊「玄」也。群疑眾說, 並略記焉。16 南朝 祖沖之《述異記》. 獨角者巴郡江人也,年可數百歲,俗失其. 宋. 名,頂上生一角,故謂之獨角。或忽去積 載,或累旬不語,及有所說,則旨趣精微, 咸莫能測焉。所居獨以德化,亦頗有訓 導。一旦與家辭,因入舍前江中,變為鯉 魚,角尚在首。後時時暫還,容狀如平生, 與子孫飲讌,數日輒去。17. 劉宋 《異苑・卷三》. 晉義熙五年,盧循自廣州下,泊船江西, 眾多疫死。事平之後,人往蔡州,見死人. 治 政 髮變而為鱣。今上鎮西參軍與司馬張逝瞻 大. 立. 河際,有一棺棺頭有鱣。眾試令撥看,都. ‧ 國. 學. 是髮,亦有未即化者。一說云:生以秫沈 沐,死則髮變為鱣。又昔有人食不能無 鱣,死後改棺,䱉滿棺中。䱉即鱣也。18. ‧. 淮南有嬾婦魚。俗云,昔楊氏家婦,為姑. 梁. 所怒,溺水死為魚。其脂膏可燃燈燭,以. sit. 之照鼓琴瑟博奕,則爛然有光,若照紡. n. al. 績,則不復明。19. er. io. 宋. y. Nat. 南朝 任昉《述異記》. 《太平廣記・水族六. Ch. i n U. v. 明月峽中有二溪東西流,宋順帝昇平二. engchi. ・微生亮》(出《三峽 年,溪人微生亮釣得一白魚長三尺,投置 記》). 舡中,以草覆之。及歸取烹,見一美女在 草下,潔白端麗,年可十六七。自言: 「高 唐之女,偶化魚游,為君所得。」亮間曰: 「既為人,能為妻否?」女曰:「冥契使 然,何為不得。」其後三年為亮妻,忽曰:. 16〔晉〕王嘉: 《拾遺記》 ,卷二(古今逸史本) , (《百部叢書集成》 ,臺北:藝文印書館,1967),. 頁 1。 17〔南朝宋〕祖沖之: 《述異記》(古小說鉤沉本)(臺北:盤庚出版社,1978. 年),頁 184。. 18〔南朝宋〕劉敬叔: 《異苑》 ,卷三(學津討原本) (《百部叢書集成》 ,臺北:藝文印書館,1967),. 頁 10-11。 19〔梁〕任昉: 《述異記》 ,卷上(龍威秘書本) , (《百部叢書集成》 ,臺北:藝文印書館,1967),. 頁 5。. 8. DOI:10.6814/THE.NCCU.CHI.009.2018.A08.

(14) . 「數已足矣,請歸高唐。」亮曰:「何時 復來?」答曰: 「情不可忘者,有思復至。 其後一歲三四往來,不知所終。20 宋. 《太平廣記・水族八. 晉末。江州人年百餘歲。頂上生角,後因. ・江州人》(出《廣古. 入舍前江中,變為鯉魚,角尚存首。自後. 今五行記》). 時時暫還,容狀如平生,與子孫飲,數日 輒去。晉末已來。絕不復見。21. 宋. 《太平御覽・鱗介部. 鮪魚出海,三月從河上,形似麗獰蘘色. 八・鮪魚》(出《毛詩. 青,黑頭小而尖,如鐵兜鍪,口在頷下。. 義疏》). 今東菜遼東人謂之尉魚,或謂仲明魚。仲 明者,樂浪尉,溺死海中,化為此魚也。. 政 治 大 【表二:魚(形)化人(形) 】 立 22. 南朝 《異苑・卷一》. 晉吳隸為魚塞於雲湖,有大魚化為人,語隸. 宋. 云:「晚有大魚攻塞,切勿殺。」隸許之。 須臾,有大魚至,群魚從之。隸同侶誤殺大. ‧. 魚。是夕風雨晦冥,魚悉飛上木間。因號為. 南朝 祖沖之《述異記》. 或為男子,至於變亂尤多。郡人相戒,故不. n. al. 蘆塘有鮫魚,五日一化,或為美異婦人,. er. io. 宋. y. Nat. 「飛魚徑」。23. sit. ( ). ‧ 國. 學. ( ). 魚 形 化 人 形. Ch. i n U. v. 敢有害心,鮫亦不能為計。後為雷電殺之,. e此塘遂涸。 ngchi. 24. 南朝 任昉《述異記》. 北方荒外有石湖,方十里,中有橫公魚。夜. 梁. 即化為人。刺之不入,煮之不死,若以烏梅 二七箇煮之即熟,可治邪病。25. 宋. 《太平廣記・水族六 宋後廢帝元徽三年,京口戍將劉萬年夜巡於 ・劉萬年》 (出《江表 北固山西,見二男子,容止端麗,潔白如玉, 異同錄》). 遙呼萬年謂曰:「君與今帝姓族近遠?」萬. 20〔宋〕李昉等編: 《太平廣記》,頁. 3863-3864。. 21〔宋〕李昉等編: 《太平廣記》(北京:中華書局,2003. 年),頁 3881。 年),頁 4293 下。. 22〔宋〕李昉等編: 《太平御覽》(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5 23〔南朝宋]劉敬叔: 《異苑》(學津討原本),頁. 4。. 24〔南朝宋〕祖沖之: 《述異記》(古小說鈎沉本),頁 25〔梁〕任昉: 《述異記》卷上(龍威秘書本),頁. 163。 16。. 9. DOI:10.6814/THE.NCCU.CHI.009.2018.A08.

(15) . 年曰: 「望異姓同。」一人曰: 「汝雖族異, 恐禍來及。」萬年曰: 「吾有何過?」答曰: 「去位,禍即不及。」萬年見二人所言,益 異之。萬年謂二人: 「深謝預聞,何用見酬。」 萬年欲請歸鎮,二人曰:「吾非世人,不食 世物。」萬年與語之次,化為魚,飛入江去。 萬年翌日托疾,遂罷其位,後果如魚所言。 26. 唐. 《晉書》. (五部單于左賢王劉豹)妻呼延氏,魏嘉平 中祈子於龍門。俄而有一大魚,頂有二角, 軒鰭躍鱗而至祭所,久之乃去。巫覡皆異. 治「此嘉祥也。」其夜夢旦所見魚變 政之,曰: 大. 立. 為人,左手把一物,大如半雞子,光景非常,. ‧ 國. 學. 授呼延曰:「此是日精,服之生貴子。」寤 而告豹,豹曰:「吉徵也。吾昔從邯鄲張冏 母司徒氏相,云吾當有貴子孫,三世必大. ‧. 昌,仿像相符矣」自是十三月而生元海,左. y. Nat. 手文有其名,遂以名焉。27. io. sit. n. al. er. 本文使用之六朝志怪文獻版本,以目前學術界較為人推重之學者所做考釋後的版 本為主,版本項目如下:. Ch. engchi. i n U. v. 《列異傳》舊題〔魏〕文帝曹丕,古小說鉤沉本。. 《拾遺記》〔晉〕王嘉,古今逸史本。. 《搜神記》〔晉〕干寶,學津討原本,汪紹楹校注。. 《異苑》〔宋〕劉敬叔,學津討原本。. 《述異記》〔宋〕祖沖之,古小說鉤沉本。. 《述異記》舊題〔梁〕任昉,龍威秘書本。. 二、研究材料的侷限. 經過收集六朝以前人/魚變化敍事的傳世文獻後,可以發現敍事的主題集中. 在某幾種類型上,反映了這類敍事有其傾向性以及特定的展現模式。同時,兩漢 26〔宋〕李昉等編: 《太平廣記》,頁. 3863。. 27〔唐〕房玄齡等編: 《晉書》(北京:中華書局,1974. 年),頁 2645。. 10. DOI:10.6814/THE.NCCU.CHI.009.2018.A08.

(16) . 關於人/魚變化敍事的文獻相較六朝時期少,必須要以其他資料輔助,以便有助 呈現更為準確的意涵,不論是文本本身或是當時文化語境對這類敍事的看法。同 時,在前人研究成果上亦不見集中探討關於魚類變化敍事的文獻,相關研究散見 於各類型的研究上,必須仔細查察以求更精準地貼近於前人的研究路徑。. 第三節 前人研究成果回顧 本文以「先秦至六朝魚類變化敍事研究」為題,著重於研究變化敍事當中魚 類變化的部份,對於前人研究的方向集中在他們對此類敍事的看法。關於先秦至 六朝魚類變化敍事的前人研究,據收集及觀察所得,可以發現多數研究都集中在 幾個面向,以下就能力所及收集到的前人研究成果作簡單的整理及回顧:一、以. 政 治 大 為魚類文化研究當中的一環;三、與志怪敍事研究有關;四、與水崇拜研究有關; 立 五、與生殖崇拜及死亡再生神話研究有關。. 研究變化神話為核心,有關魚類的變化神話為其中例子或作為素材解讀;二、作. ‧ 國. 學. 一、變化神話相關研究. ‧. 李豐楙在〈先秦變化神話的結構性意義──一個「常與非常」觀點的考察〉. y. Nat. 28中以研究先秦變化神話為核心,透過觀察「生」 、 「產」 、 「變」 、 「化」四字之內. sit. 在涵義並作詮釋後,認為中國古代的語言及神話存在著「生產」與「變化」兩種. er. io. 思考生命形態的系統,反映出初民具有「自然與非自然」 、 「常與非常」的結構性. al. n. v i n Ch 李氏認為,所有的變化神話思維都指向了一個目的 e n g c h i :U對於違反自然與正常的死亡, 特別為它保存一個延續生命的可能性。而神話當中所展示的,都是在非自然、非 思考。而先秦變化神話的結構性意義在於「常與非常」的對立性文化心理當中。. 常的生命終結後,經由變化才得以突破種類的固定化限制,萃然改變其外形而得 以延續、蕃衍生命。在《山海經・大荒西經》中記載著顓頊化為「魚婦」的變化 神話,《淮南子・墬形》亦有后稷死後化為半人半魚的記述,李豐楙認為此兩則 神話都不約而同指出偏枯、其半及死即復蘇,應與圖騰神物有所關聯,或隱喻著 諸如顓頊或后稷等半人半神的部族英雄以「變化」的方式回歸圖騰神物,以「非 常性」的敍述完成生命型態。 梁奇的〈《山海經》中人獸合體類神人形象管窺──《山海經》神人形象研. 28. 李豐楙:〈先秦變化神話的結構性意義─一個常與非常觀點的考察〉,《中國文哲研究集刊》, 第四期,1994 年 3 月。頁 287-318。. 11. DOI:10.6814/THE.NCCU.CHI.009.2018.A08.

(17) . 究〉29中有論及人魚組合的神人形象,認為此類神人形象取人的器官及魚的器官 組合而成,具體有人面魚身神、人化魚之神和人魚。人化魚之神即指「顓頊化為 魚婦」 ,而這些現象與先民的魚崇拜密不可分,魚具有生育快、繁殖力強等特質, 同時作為食物又容易獲取。基於上述原因,所以先民為了擁有魚的特質,將魚的 某些器官移植在自己身上,從而成為《山海經》中人魚相合的形象。 劉勤的〈由鯤鵬神話論及魚鳥互化運動圖式〉30談及鯤鵬神話中存在着兩種 神話類型,即是魚鳥互化的承續性神話和魚鳥獨立的共存性神話,當中包含了魚 鳥同體、魚化為鳥、魚鳥共存、魚的不死性和鳥的超越性等神話母題。劉氏認為, 就互化與共存而言,魚鳥地位其實不對等。魚的容納性、復生性,促進了魚鳥互 化的循環和魚鳥共存的可能。兩種神話類型相互影響、生發,具有循環往復的動 力特徵。綜合而言,由此構建的運動圖式,關聯著古人的時空、方位、性別及宗. 政 治 大. 教觀,體現著以具象表現抽象的表達方式和人類早期神話哲學:以大圓統攝的時. 立. 空觀和以母神經驗的生命觀。. ‧ 國. 學. 31 樂蘅軍的〈中國原始變形神話試探〉 中,以先秦的變形神話為研究主體,. 先引用了德國哲學家卡西爾(Ernst Cassirer)的說法,認為變形在空間上及時間 上令生命成為一體化,又指出變形可分為兩種: 「力動的變形」與「靜態的變形」。. ‧. 樂氏引用《山海經・大荒西經》中「顓頊化為魚婦」的記載,認為是一種靜態變. y. Nat. 形,反映了初民的觀念與心理狀態,認為初民想要從「神」 、 「獸」這兩個純粹的. io. sit. 自然性質中解放出來,獲得屬於人類的自我意識。又指出「顓頊化為魚婦」此一. n. al. er. 神話其實亦有「泛靈信仰」及「泛生信仰」的概念,即是萬物合一而變化不斷。. i n U. v. 鍾宗憲在〈「圖騰」理論的運用與神話詮釋──以感生神話與變形神話為例〉 32. Ch. engchi. 中,重新疏理了西方圖騰理論與中國神話詮釋之間的關係,並認為以圖騰理論. 研究中國古典神話,缺乏大量相關的資料作佐證。在第四章談論變形神話與圖騰 理論的關係時,以鯀的變形神話為核心作探討,認為人類雖信死後靈魂轉化以延 續生命的可能,但其實不必然與「圖騰」有關聯。又從史料當中推論鯀、禹雖同 為一族,但兩人所認同的圖騰物完全不同。另外,鍾氏又引述鹿憶鹿的說法,認 為可以將顓頊、鯀、禹看作一個水神系統,與蛇、魚、龜、蛙或龍有關,又引各 29. 梁奇: 〈《山海經》中人獸合體類神人形象管窺──《山海經》中神人形象研究〉 , 《文史雜輯》, 2011 年 02 期。頁 163-166。 30 劉勤: 〈由鯤鵬神話論及魚鳥互化運動圖式〉 , 《海南大學學報》 ,2012 年第 30 卷第 6 期,2012 年 12 月,頁 12-20。 31 樂蘅軍: 〈中國原始變形神話試探(上)〉 , 《中外文學》 ,第 2 卷第 8 期,1974 年 1 月,頁 10-21; 樂蘅軍: 〈中國原始變形神話試探(下)〉 , 《中外文學》 ,第 2 卷第 9 期,1974 年 2 月,頁 24-40。 32 鍾宗憲: 〈「圖騰」理論的運用與神話詮釋-以感生神話與變形神話為例〉 , 《東華漢學》 ,第二 期,2004 年 5 月。頁 1-45。. 12. DOI:10.6814/THE.NCCU.CHI.009.2018.A08.

(18) . 家說法證明鯀、禹的神話原型只能說明鯀、禹成為水神,無法驗證出成為「圖騰」 的理由。因此,他認為可以把「鯀」的神話視作屬於夏禹一族的推原神話,而在 變形方面,或許是鯀、禹的神形本相回歸,又或是根本是一種類似法術、巫術的 變形。最後鍾氏引述徐志平的說法,認為先秦變形神話都是死後化為異類的變形, 特徵都是以變形代替死亡,或者可按康韻梅之分類稱作「死生變形」較為合理。 鍾宗憲在其〈顓頊與魚婦關係之蠡測──論先秦口傳神話的再創造性〉33一 文中,收集了各家對於此神話的說法,除一一解釋之外,亦提出了自身對於此一 神話敍事的看法。他提出這個神話主要分為兩種解讀方向:「變化神話」與「幽 冥神話」,前者主要擴大到以圖騰信仰來解讀「顓頊化為魚婦」這一舉動,認為 這一舉動是死後聖王就回到圖騰物當中,透過變化來再生。後者則主要將顓頊看 作幽冥之神,所展現的是季節更替表現出來的圓形時間觀念後,所呈現的死後復. 政 治 大 號作解讀,認為「顓頊」在神話中與幽冥有關,但在「魚婦」神話中「顓頊」只 立 生。又或視為晝夜循環交替的自然現象。另外,鍾氏傾向將「顓頊」看做代表符. ‧ 國. 學. 是代表冬季的符號性語詞,並非實指其人物,亦不涉及圖騰的問題。因此,神話 語言的符號性特質經常被忽略,神話語言並不一定等於歷史語言。 田畦耘的碩士論文《《山海經》中變形神話的文化內涵及其對後世文學的影. ‧. 響》34中,認為變形神話可分為「動態變形神話」及「靜態變形神話」兩種。在. y. Nat. 其變形神話分類中, 《山海經・大荒西經》的「顓頊化為魚婦」神話被認為是「獸. n. al. er. io. 是圖騰崇拜,二是初民生命觀的反映。. sit. 體神祇」此類中,即是人死後化身為獸類。又認為此類神話形成的動因有二:一. i n U. v. 李玥的碩士論文《變形神話折射的生命觀及對小說理念的影響》35主要探討. Ch. engchi. 了兩個面向,一個是從分析變形神話內在呈現的生命觀,另一部份則是帶出了這 類變形神話對後世小說創作的影響。對於魚類變形神話,提及了《山海經・大荒 西經》中的「顓頊化為魚婦」 、 《莊子・逍遙遊》的「鯤鵬互化」及《淮南子・墬 形》的「后稷化為半魚」 ,認為這些神話敍事帶有生命藉由變化得以復活的思想, 在形體死亡後,通過形體轉化及靈魂的遷移,實現生命的復活及延續。另外又提 出在「鯀禹」神話當中,存在著生命循環的意識,舊有的生命形態被破壞後死亡, 死亡成為一個生命循環的仲介,新生命隨新形態的誕生而開始,體現了宇宙生息 33. 鍾宗憲: 〈顓頊與魚婦關係之蠡測──論先秦口傳神話的再創造性〉 , 《外國學研究》 ,第 14 卷 第 1 期,2010 年 6 月,頁 427-452。 34 田畦耘: 《《山海經》中變形神話的文化內涵及其對後世文學的影響》 (吉林:東北師範大學碩 士學位論文,2004 年)。 35 李玥: 《變形神話折射的生命觀及對小說理念的影響》(吉林:東北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2006 年)。. 13. DOI:10.6814/THE.NCCU.CHI.009.2018.A08.

(19) . 的大循環。而「鯤鵬互化」的神話敍事,李氏認為是對小說理念當中的空間觀有 所影響,體驗了先民大膽的想像。 官怡嫺的碩士論文《中國變形神話傳說之研究》36,主要研究中國古代的變 形神話及民間傳說中的變形故事。在第二章中把變形神話分為三類:「化生之變 形」、「死生之變形」、「生時之變形」,在第二類「死生之變形」提及《山海經》 中「顓頊化為魚婦」此一神話,官氏引用鹿憶鹿的觀點,認為可以將顓頊、鯀、 禹看作是一個水神系統。而在第三章中談及《莊子・逍遙遊》的「鯤鵬互化」, 認為這種變形是一種突破與超越限制的象徵,泯除了各種界限。因為莊子的哲學 觀與變形神話思維一樣,存在著萬物一體的概念,萬物在當中可以互相轉換。在 第四章中提及〈江州人〉和〈獨角〉兩則描述人變為鯉魚的故事,官氏認為其中 傳達的意念為人化魚而獲得自在解脫,這兩則故事十分雷同,但都指出了故事主. 政 治 大 邱容韡的碩士論文《中國先秦變形神話傳說中「化生」之思維探究》 立. 角 同與常人的非凡特質,而且可以自由控制形體的變化。. 37,當. ‧ 國. 學. 中探討《莊子・逍遙遊》「鯤鵬互化」及《山海經・大荒西經》「顓頊死而復生」 的神話。對於前者,先引述了卡西爾(Ernest Cassirer)的說法:神話的變化法 則反映了初民的心態,具有與萬物為一體的感受,及相信擁有可以轉化為其他物. ‧. 類的能力。莊子的「齊物」思維亦與此有關,存在著物我合一的觀念,同時亦消. y. Nat. 弭各種形體之間的界線。而萬物形相的核心是「氣」 ,其特質是流動、變化生成,. io. sit. 萬物在氣的變化作用下,可以變化形體而維持生命。後者則認為「死即復蘇」乃. n. al. er. 指死去的蛇經過變形而成為再生的魚,並與《淮南子・墬形》中「后稷死而復蘇」. i n U. v. 的神話一併探討,對於后稷神話,邱氏從生殖崇拜的觀點出發,認為蛇蛻皮有不. Ch. engchi. 死及再生的特質,而蛇居處陰冷及暗穴的習性,則賦予其死亡及冥界的象徵,因 此蛇同時具有「新生」及「死亡」的象徵。對於顓頊神話,則認為是死亡是原有 秩序的破壞,復蘇化為魚婦即是原有秩序的恢復,而不同的是,顓頊以原生命體 直接再生,既有變化,又突破了一般變化的法則。另外,亦有談及魚龍變化的部 份引述了《太平廣記》中「鯉魚化龍」的故事,並認為是透露出人們對顯貴地位、 權世、現世的強烈熱愛與執著。 柯恩琪的碩士論文《從先秦到六朝蛇意象的轉變研究》38中,論及「蛇魚變 . 36 官怡嫺: 《中國變形神話傳說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年)。 37 邱容韡: 《中國先秦變形神話傳說中「化生」之思維探究》(花蓮:國立東華大學民間文學研 究所碩士論文,2008 年)。. 柯恩琪: 《從先秦到六朝蛇意象的轉變研究》 (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學 位論文,2013 年)。 38. 14. DOI:10.6814/THE.NCCU.CHI.009.2018.A08.

(20) . 化」的部份,引述了前人對於《山海經・大荒西經》中「顓頊化為魚婦」的神話 研究,均指出魚化為蛇所具有的冥界暗示,而死與復生、魚與蛇都是以水連繫的, 北來之風暗示變化時期為陰陽交錯之時,藉由冥界黃泉與天河相連的大水,死去 的神獲得變化的權能而由死轉生。又引述考古出土器物,說明同為水物的魚跟蛇, 同樣地繫上水的生死符號。因此,蛇與魚在此神話中是做為水的神物象徵而被突 顯,彼此的相連與互變,以水為主體作聯繫,所象徵的不只是物體上的變化,同 是亦是神話意識的變化,代表時空轉換與超脫生死規則的瞬間。 顧玲玲的碩士論文《中國變形神話研究》39中,舉出《山海經・大荒西經》 中的「顓頊化為魚婦」,此一變化神話敍事含有靈魂不死的觀念,且死亡並非生 命的終結,而是轉換生命形態的行動。對鯀的變化神話則認為是一種對帝王統治 不滿而嘗試使對人民有恩卻冤死的英雄,在死後化為其他生命,達至平衡民眾心. 政 治 大 子的「物化」思想,受到了初民的原始變形信仰影響。 立. 理的作用。又舉《莊子・逍遙遊》的「鯤鵬互化」為例,說明此則神話呈現了莊. ‧ 國. 學. 【表一:以研究變化神話為核心】. 作者. 單篇. 李豐楙. 專書/論文題目. 相關資訊. 先秦變化神話的結構性意義─. 《中國文哲研究集刊》 ,第. ‧. ─一個「常與非常」觀點的考察 四期,1994 年 3 月。頁. y. Nat. 梁奇. 287-318。. sit. 論文. 《山海經》中人獸合體類神人形 《文史雜輯》,2011 年 02. io. n. al. er. 象管窺──《山海經》中神人形 期。頁 163-166。 象研究 樂蘅軍. Ch. engchi. i n U. v. 中國原始變形神話試探(上、下) (上)《中外文學》,第 2 卷第 8 期,1974 年 1 月, 頁 10-21。 (下)《中外文學》,第 2 卷第 9 期,1974 年 2 月, 頁 24-40。. 劉勤. 由鯤鵬神話論及魚鳥互化運動. 《海南大學學報》,2012. 圖式. 年第 30 卷第 6 期,2012 年 12 月,頁 12-20。. 39. 顧玲玲:《中國變形神話研究》(武漢:中南民族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 年)。 15. DOI:10.6814/THE.NCCU.CHI.009.2018.A08.

(21) . 鍾宗憲. 學位. 田畦耘. 論文. 李玥. 「圖騰」理論的運用與神話詮釋 《東華漢學》,第二期, -以感生神話與變形神話為例. 2004 年 5 月。頁 1-45。. 顓頊與魚婦關係之蠡測──論. 《外國學研究》,第 14 卷. 先秦口傳神話的再創造性. 第 1 期,頁 427-452。. 《山海經》中變形神話的文化內 吉林:東北師範大學碩士 涵及其對後世文學的影響. 學位論文,2004 年。. 變形神話折射的生命觀及對小. 吉林:東北師範大學碩士. 說理念的影響. 立. 中國變形神話傳說之研究. 學. 花蓮:國立東華大學民間. 生」之思維探究. 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8 年。. y. 文學系研士學位論文,. n. 顧玲玲. al. 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 er. 從先秦到六朝蛇意象的轉變研 究. ‧. 中國先秦變形神話傳說中「化. io. 柯恩琪. 2003 年。. Nat. 邱容韡. 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 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 國. 官怡嫺. 學位論文,2006 年。 政 治 大. sit. 鍾宗憲. Ch. engchi. 中國變形神話研究. v i n U2013 年。. 武漢:中南民族大學碩士 學位論文,2012 年。. 二、魚類文化相關研究 印順法師的《中國古代民族神話與文化之研究》40中,有「神魚族系」一章, 當中主要談及越族(神魚族系)的信仰與其相關內容。認為《山海經・大荒西經》 中的顓頊神話記載,魚婦是水族之母,神魚族的祖神,即是顓頊。而顓頊的死而 復蘇具有變化及復活兩種特性,其實是與神魚族的月亮信仰有關,而與水族有關 的蛤、蜃都是隨月而盈缺的,因此死而復活的是月亮,因此與月亮有密切關係, 40. 印順法師:《中國古代民族神話與文化之研究》(臺北:華岡出版社,1975 年)。 16. DOI:10.6814/THE.NCCU.CHI.009.2018.A08.

(22) . 又屬於水族的顓頊亦會死而復生,稱為「穌」。 陶思炎的《中國魚文化》41中有「化生魚話」一節,專門講述魚類變化神話 敍事,分為三類:「化魚」、「化物」、「化人」。「化魚」當中可以分為動物化魚、 植物化魚、人化魚及非生物化魚,動物化魚當中例子眾多,如老鼠化魚、飛鳥化 魚等,陶氏認為這些說法其實呈現了各種生物間的相性不同,但共有生息與運動 之規律,帶有原始信仰的因子。人化魚故事則有多元呈現,有愛情的諸如高唐女 變白魚;反映社會議題的如懶婦魚;展現靈魂不滅觀如東浪尉溺死化仲明魚;呈 現物老為怪,善遷易化的,如江州人高壽生角化鯉之記述。而「化物」則主要講 述魚類向人類以外其他物種的轉體化身關係,體現了萬物有靈、物物通連的信仰 觀念,主要可分為「化鳥」及「化獸」兩種形式。最後則是「化人」,主是要講 述由魚化為人的敍事,比單純的動物型故事有更深更廣的文化意涵,可分為「為. 政 治 大 生訓誡的意味;「為慾」則關於人與物之間的情欲展現,以此類故事展示人類醜 立 慾」、「為食」、「為怪」三類。「為食」則是從「魚為食亡」的事理衍化,且含放. ‧ 國. 學. 惡,並對社會現象有所批判為主,如《列異記》中的彭城男子; 「為怪」則以「物 老為怪」的觀念密切關聯,如橫公魚等,此類故事旨在否定物化為人的現象及其 價值。. ‧. 42 聞一多的〈說魚〉 當中,論述了魚作為典型的隱語例子,並分門別類地整. y. Nat. 理了各種「魚」作為隱語的基本意涵及延伸意義。如魚是匹偶的隱語,釣魚是求. io. sit. 偶的隱語,烹魚或吃魚喻示合歡或結配,而吃魚的鳥獸則從行為上表示主動或被. al. n. 代此一觀念。. er. 動。綜合而言,魚象徵配偶除了其強盛的繁殖功能外,亦因古代十分看重傳宗接. Ch. engchi. i n U. v. 洪慧鈺的〈從《山海經》論人魚形象的演變〉43中,從《山海經》中探討人 魚形象的演變,透過與彩陶上的人魚紋比較,瞭解人魚形象的形成;透過與後世 文獻中人魚的記錄相比對,找出人魚形象從《山海經》後的發展軌跡。而在人魚 形象的發展當中,「更趨神話化」此一部份當中有涉及變化的情節,在動物魚當 中舉到《述異記》中「懶婦魚」,其敍事情節內容具有神異之處。 潘朝霖的〈水族魚圖騰析〉44主要分析了中國南方的一個少數民族──水族 的民俗活動跟魚之間的密切關係。水族在各種節日當中都與魚有緊密的聯繫,潘 41. 陶思炎:《中國魚文化》(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8 年)。 聞一多:〈說魚〉,收錄於《聞一多全集(第三卷)》(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 年),頁 231-252。 43 洪慧鈺: 〈從《山海經》論人魚形象的演變〉 , 《東吳中文研究集刊》 ,第 13 期,2006 年 6 月, 頁 67-80。 44 潘朝霖: 〈水族魚圖騰析〉,《廣西民族研究》,2001 年第 3 期,2001 年 7 月,頁 65-69。 42. 17. DOI:10.6814/THE.NCCU.CHI.009.2018.A08.

(23) . 氏認為魚能成為水族祭祀祖靈的聖物有三點:一是根據水族的起源神話,魚為人 類救命者;二是水族先祖對魚類的依賴;三是魚的旺盛繁殖力與機敏的特性而為 其所崇拜。又認為水族的宗教信仰與魚圖騰崇拜有最緊密的關聯,而其社會的結 構秩序與宗法觀念、禁忌等都源自魚圖騰。另外,魚在水族心中有明顯的二重性, 一是作為食物的實用性,二是精神性上的崇拜對象,此兩重性結合對水族社會本 身造成了深遠的影響。 【表二:魚類文化研究】. 作者. 專書/論文題目. 相關資訊. 專書. 印順法師. 中國古代民族神話與文化之. 臺北:華岡出版社,1975. 研究. 年。. 中國魚文化. 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 第三卷》). 1993 年,頁 231-252。. 陶思炎. 從《山海經》論人魚形象的演 《東吳中文研究集刊》 ,第. ‧. 13 期,2006 年 6 月,頁. 變. 水族魚圖騰析. 《廣西民族研究》,2001. io. sit. y. Nat. 潘朝霖. 67-80。. 年第 3 期,2001 年 7 月,. n. al. er. 論文. 洪慧鈺. 學. 單篇. ‧ 國. 聞一多. 政 治 大2008 年。 說魚(收錄於《聞一多全集・ 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 立. 三、志怪敘事相關研究. Ch. i n U. v. 頁 65-69. engchi. 李豐楙的〈正常與非常:生產、變化說的結構性意義──試論干寶《搜神記》 的變化思想〉45,從氣化論的正常與非常的結構性意義,解讀干寶《搜神記》論 述變化及妖怪的文字,理解它與「生產說」 、 「變化說」的關係,然後分析書中記 述關於徵異現象與妖怪論的關係,變化論中的素樸變化現象及精怪變化現象。李 氏認為,干寶承繼兩漢以來的氣化學說,又根據陰陽二元對立性思考模式,說明 萬物的本質。對於生物變化現象,干寶延續王充「形定性成」的說法,將其視為 正常的變化,而對於非常的現象(生產的非常,變化的非常)則用氣亂、氣反及 45. 李豐楙:〈正常與非常:生產、變化說的結構性意義──試論干寶《搜神記》的變化思想〉, 收錄於成功大學中文系主編: 《第二屆魏晉南北朝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臺北:文津出 版社,1993 年,頁 75-141。. 18. DOI:10.6814/THE.NCCU.CHI.009.2018.A08.

(24) . 氣貿等氣化論的觀點詮釋。第二部份談論異徵說,指出干寶對異徵說採取史學觀 點,凡是非常的徵象均為政治、人事失常的反映,屬於懲多於獎的示象思想。異 徵說可分為非常的生產與非常的變化,前者會因違反經驗法則謂之「妖」,後者 則是因有異於順常的變化而被視為妖怪。第三部份論述精怪說,可略分為三類, 第一類是古神話流傳演變為較新版本,如嫦娥奔月化蟾,帝女化為怪草等,其中 可以表現出平民的信念:希望藉由變化為非正常的生命形態而得以讓非自然死亡 的精魂有所憑依。第二類是民間傳說中的非常變化,包含將異方殊俗作非常化理 解,以解說性神話說明動植物的起源,以及民間傳說中人妖婚類型的故事。綜合 而言,這些精怪變化傳說的結構性意義在於三個架構當中,一是宇宙萬物乃氣化 而成,但絕非所有生物都可互相變化,因為它違反一般、經常的經驗原則。所以 觀物方式的律則是氣同則類同、類同即可感召。二是人所認識的世界是人本位的,. 政 治 大 為道德主義的取向。三是非常的變化表現非常的狀況,除順常變化外,變化即是 立 而非類相生只可以存於物類,非人類的常態行為,因此,這是人本主義進而轉變. ‧ 國. 學. 非常的。在非自然死亡之下,透過非常的變化來突破生命型態的限制,另外,非 常的變化者不能有正常的結局,就如精怪與人接觸都露出真身。在常與非常的結 構性思考中,所有變化神話傳說都試圖解決共同面對的困境:存在與秩序。. ‧. 林青蓉的〈中國人魚類型故事分析〉46中,主要以重新追溯中國人魚故事的. y. Nat. 形態,考察人魚故事在筆記小說中更完整的情節,分析其中故事情節增衍的內在. io. sit. 意義,最後建構出人魚類型故事形成之神話意義。當中有談及《山海經・大荒西. n. al. er. 經》的「顓頊入水化魚」的神話,認為這個神話的意義,在於「入水變化」此一. i n U. v. 環節,指出了神在入水前與入水後,無論是形體還是神性都完全不一樣,水是化. Ch. engchi. 生最直接的仲介。赴水就難是人向神轉化的契機,水成為人、神轉化的仲介,其 再生功能至為明顯。另外又談及志怪小說中關於「魚化人」及「人化魚」的變化 敍事,諸如〈長水縣〉 、 〈子路〉 、 〈王素〉等「魚化人」之事,又如〈江州人〉 、 〈獨 角〉等「魚化人」之事。而林氏又認為,人魚類型故事的神話意義有三點:一是 魚圖騰崇拜信仰的遺留,這信仰同時又涵攝生殖崇拜信仰;二是變形神話思維的 影響,認為變形所展現的是物我合一的生命觀,而生命在其中可以互相轉化,同 時原始自然崇拜亦是神話變形動機中一個顯著重要的特質,其實意味着生命之間 可以突破形體框架甚至生死;三是物化與觀照的哲理借寓,「物化」的重點是令 變形從「單向」變成可以「迴轉」的概念,在文學中以變形為主題可以突破以人 為本位的框架限制,正如莊子概念中「萬物皆種也,以不同形相禪」,萬物有表 46. 林青蓉:〈中國人魚類型故事分析〉,《中臺學報》(人文社會卷),第 14 期,2003 年 5 月,頁 207-228。. 19. DOI:10.6814/THE.NCCU.CHI.009.2018.A08.

(25) . 相本相之分,本相可以相互轉化為不同的表相。 徐志平的〈「人化異類」故事從先秦神話到唐代傳奇之間的流轉〉47一文中, 分析先秦神話到唐人小說中「人化異類」故事,發現各時代故事之間雖有若干牽 連但仍有各時代本身的風貌。在對於先秦神話的討論中,徐氏認同白川靜之說法, 認為洪水神話的鯀禹系統屬於魚形,顓頊、鯀、禹有密切關係,而顓頊化魚則是 與洪水之神的基本性格有關,因為按農耕豐穰之事來看,神是必須死即復蘇,亦 必須因時間而改變形態。在對兩漢神話的總結中,只有死後變形的望帝神話留有 較多古神話的風貌,其他則雜有漢代人的觀念,不同於先秦神話,而東周時的「死 與再生」主題在兩漢神話的表現中已經極其罕有。對六朝小說中「人化異類」的 表現,徐氏則沿用康韻梅論文中的整理並補充之,而得出以下要點:六朝小說中 「人化異類」故事乃有先秦神話中「死生變形」觀念的影子,但已有相當大的差. 政 治 大 教輪迴觀影響。而徐氏亦對康氏之論文提出意見,認為康氏之論文未能概括某些 立 異。其次,變形觀受到道教神仙學說、漢代氣化宇宙觀、方術、因果報應觀及佛. ‧ 國. 學. 小說的類型,一是有意為之,具有「人化異類」情節的小說,此實為遷就人物性 格而取材之,二是推原神話小說中,基於素樸想像而產生的「人化異類」情節, 與上述的變形觀並無關聯。. ‧. 48. 康韻梅的碩士論文《六朝小說變形觀之探究》 中提出了「死生的變形神話」. y. Nat. 之概念,即死亡是導致變化的原因,當下的生命中止而化作其他的形體存在,但. io. sit. 仍保持了原有的內在精神。其中引用了《山海經・大荒西經》中「顓頊死而復蘇. n. al. er. 化作魚婦」作例子。在第三章中,舉出《搜神記》中孔子對大鯷魚化為人形出現. i n U. v. 的解釋,說明基於時間因素和精氣依物的變形源由。康氏又對六朝小說中的變形. Ch. engchi. 故事作分類,分作六大類型:「精魂變形」、「物魅變形」、「異徵變形」、「神仙變 形」、「法術變形」、「因果變形」,而魚類變化故事則此六種類型中皆可見。 謝明勳的碩士論文《六朝志怪小說變化題材研究》49中,主要研究六朝志怪 小說的變化題材,並分為四個部份來討論:「變化物的名義及特性」,「變化原因 綜述」,「變化物回復原形的媒介」及「六朝志怪小說變化思想綜述」。在「變化 原因綜述」中討論了「人化物」 、 「物化人」與「物物互化」這三個在變化敍事當 中重要的面向,人化物之因可約分為五種類別:一是與伎藝有關,指的是摹仿某 物之技術;二是與法術相關,與道教的法術及民間的巫術有關;三是與神靈有關, 47. 徐志平:〈「人化異類」故事從先秦神話到唐代傳奇之間的流轉〉,《臺大中文學報》,第 6 期, 1994 年,頁 357-397。 48 康韻梅: 《六朝小說變形觀之探究》 (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7 年)。 49 謝明勳: 《六朝志怪小說變化題材研究》 (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 年)。. 20. DOI:10.6814/THE.NCCU.CHI.009.2018.A08.

(26) . 這類故事多在主角不可抗拒下變化形體,如「化虎」故事;四是與政治相關者, 這類故事當中的變化多用作政治教化及徵應祥瑞的情況;五是與神話相關,基本 上這類故事的主題都由上古神話而來,而上古神話的內在主題亦為六朝志怪小說 所吸收。「物化人」變化敍事之原因有五點:一是愛好美色,但這類故事受魏晉 時人服食觀影響,通常異物是以化為人來「採補」,藉由吸取精氣來加速成人, 如「彭城男子」就是一個鯉魚精化人的故事;二是與人鬥智,這類故事一般呈現 異物有與人比較的心態;三是戲謔世人,一般是物魅愚弄世人而最後被發現為結 局;四是賊害世人,這類故事都以物魅害人為主要結構;五是方士幻術,變化行 使的意識為人所控制,且與上述幾項均不相符。又從五點解釋「物物相變」的原 因:一是名物的解釋,謝氏認為先民對於名物的解釋是在幻想與想像的基礎下開 展的;二是錯誤的觀察,古人對生物生態過程的觀察,是以一種素樸的觀物方式. 政 治 大 會觸發對恐懼的極端幻想,同時亦可能會激發人類的潛能來面對恐懼,如「李廣 立. 來進行的,完全是憑其觀察經驗所得來記錄;三是恐懼的心理,人在面對恐懼時. ‧ 國. 學. 射石虎」;四是休徵的預兆,志怪小說中對於某些異常事物的變化,均認為具有. 某種「暗示性」的作用,這些異乎常理的反常變化現象,自然也包括了物與物之 間的變化;五是物類的進化,主要是以「物老成精」的觀念,去解釋某些不知其. ‧. 然卻渴求知其然的變化敍事,而「時間」成了變化現象最好的推因。. 作者. 單篇. 李豐楙. 正常與非常:生產、變化說的結 成功大學中文系主編: 《第. n. er. io. al. 相關資訊. sit. 專書/論文題目. 論文. y. Nat. 【表三:志怪小說研究】. 構性意義──試論干寶《搜神. Ch. 記》的變化思想. engchi. i n U. v. 二屆魏晉南北朝文學與思 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臺 北:文津出版社,1993 年, 頁 75-141。. 林青蓉. 中國人魚類型故事分析. 《中臺學報》(人文社會 卷),第 14 期,2003 年 5 月,頁 207-228。. 徐志平. 「人化異類」的故事從先秦神話 《台大中文學報》,第六 到唐代傳奇之間的轉變. 期,1994 年 6 月,頁 357-397。. 21. DOI:10.6814/THE.NCCU.CHI.009.2018.A08.

(27) . 學位. 康韻梅. 六朝小說變形觀之探究. 論文. 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 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987 年。. 謝明勳. 六朝志怪小說變化題材研究. 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 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988 年。. 四、水崇拜相關研究 向柏松的《中國水崇拜》50中有兩部份論及關於魚類變化神話敍事。首先是 談論「魚神」,向氏認為《山海經》所記述的魚類神話,反映了原始魚神崇拜觀. 政 治 大. 念,如「鯥魚」 、 「鰼鰼魚」等。而魚神亦有人形化的傾向,帶上人的尊稱,稱作. 立. 「魚伯」,亦作「水君」,在《抱朴子・對俗》記載:「魚伯識水旱之氣。」向氏. ‧ 國. 學. 又認為,在水崇拜文化系統中,魚崇拜與原始水體崇拜銜接緊密,所以魚崇拜保 留了原始的水體崇拜的基本內涵:魚神既為司雨之神,也是生殖之神。另外,向. ‧. 氏也認為龍是水神動物的組合,而魚作為其一部份,主要顯現的特徵有鱗及鬚。 又因為魚類本身性格較為柔順,因此崇拜中的魚神很少採用魚的原型,多數是將. sit. y. Nat. 其怪化。魚神崇拜易與其他同類性質的崇拜發生融合,例如融入龍神崇拜。故此,. io. er. 產生了許多魚登龍門化龍的神話傳說,如《太平廣記》引《三秦記》中有「鯉躍 龍門」的傳說等。向氏認為,這類傳說反映了魚神與龍神之間的演變關係,其實. n. al. 則是龍神綜合了魚神的部份特徵。. Ch. engchi. i n U. v. 鹿憶鹿的著作《洪水神話──以中國南方民族與台灣原住民為中心》51當中 有「中原洪水神話」的部份,提及了大禹的水神信仰。王嘉《拾遺記》中曾有記 載禹的父親鯀曾被尊為水神,本體是玄魚,是作為河精(河神)而享受祭祀的。 鹿氏認為,黃河水神河伯即是河精,是一種本體為魚,然後轉化而為半人半魚的 水神,是夏民族所祭祀的河神,亦即是其祖神伯鯀。在世界各地的神話中,水神 經常是由魚、蛇所變的龍神,而創世神話中常見的英雄斬蛟龍或巨蛇等類型故事, 其實隱喻著古代民族透過人類對水神的殺伐而取得再生的契機。鹿氏後又引用各 種古代文獻,說明「鯀」即是《莊子・逍遙遊》中的北冥巨魚鯤,同時,又引《史 記・夏本紀》的系譜構成,說明夏民族所祭祀的始祖全是具有水神性格的水神。 另外,鹿氏認為,在系譜上作為大禹祖父的顓頊,正是《山海經・大荒西經》中 50 51. 向柏松:《中國水崇拜》(上海:上海三聯書店,1999 年)。 鹿憶鹿: 《洪水神話──以中國南方民族與台灣原住民為中心》 (臺北:里仁書局,2002 年)。 22. DOI:10.6814/THE.NCCU.CHI.009.2018.A08.

(28) . 「有魚偏枯,顓頊死即復蘇,蛇乃化為魚」的偏枯之魚,而《列子・楊朱篇》中 「大禹,身體偏枯」正與其父祖輩有相似之處。因此,雖然神話學者研究顓頊、 鯀、禹神話的結論不一,但仍可將他們看作是一個水神系統。 陳忠信的〈試論《山海經》之水思維──神話與宗教兩種視野的綜合分析〉 52中,認為「顓頊」及「后稷」於水中死而復生的過程背後,潛隱著對死亡消解. 與否定的原始思維。陳氏認為,此兩則神話共同因素為「水」及「魚」兩大意象, 並從神話思維中「永恆回歸」的角度,探析其死而再生神話背後的原始思維,引 述耶律亞德(Mircea Eliade)的說法,認為宇宙自原始大水生成後,無可避免地 必須面對死亡的到來。水與神話中的永恆回歸皆具有圓形的時間信仰,都是藉著 通過死亡以及原來形體的解消而結束一個「俗性」時間,然後經過變形而回歸到 原始永恆的「神聖」神話時間裡去。又從分析心理學角度論述,認為回歸始源之. 政 治 大 再生。同時生命再次回到初始,跨越死亡而永恆地重生,其實隱含了古人對死亡 立 初象徵著「復歸子宮」 。其神話思維的底蘊為「回歸初始」 ,生命由此回歸而獲得. ‧ 國. 上海:上海三聯書店,1999 年。. 洪水神話──以中國南方民族. io. 鹿憶鹿. 中國水崇拜. n. al. 與台灣原住民為中心 單篇 論文. 陳忠信. Ch. engchi. y. sit. 向柏松. 相關資訊. 臺北:里仁書局,2002 年。. er. 專書. 專書/論文題目. ‧. 作者. 【表四:水崇拜研究】. Nat. 學. 否定的深層原始思維。. i n U. v. 試論《山海經》之水思維──神 《成大宗教與文化學 話與宗教兩種視野的綜合分析. 報》,第 3 期,2004 年 6 月,頁 241-281。. 五、 生殖崇拜、死亡再生神話相關研究 丁山的《中國古代宗教與神話考》53中,有談及《山海經・大荒西經》 「顓頊 死而復蘇」此則神話,在梳理《山海經》中關於顓頊的記載後,認為神話中所述 之事應是與「鯈魚」冬蟄春出的本事對應,即是象徵草木冬枯春生,昆蟲冬蟄春 蠕的寓言。 52. 陳忠信: 〈試論《山海經》之水思維──神話與宗教兩種視野的綜合分析〉 , 《成大宗教與文化 學報》,第 3 期,2004 年 6 月,頁 241-281。 53 丁山: 《中國古代宗教與神話考》(上海:上海書店,2011 年)。. 23. DOI:10.6814/THE.NCCU.CHI.009.2018.A08.

(29) . 王孝廉的《中國神話世界》54中,引用了《山海經》、《墨子》及《荀子》的 記載,印證了顓頊死而復蘇所化的「有魚偏枯,名曰魚婦」,以及禹和顓頊之間 在神話系譜上有血族相連的關係。然而,王氏認為,這神話其實包含了古代人死 與再生的神話思維,在「風道北來,天乃大水泉」之時,水神的原體蛇(顓頊) 經過自我解體(死亡)而再生為偏枯之魚(水神的性質不變,只是形體的解消與 再生),前述意味著原有秩序的破壞,在「死而復蘇」(再生)化為魚婦(變形) 則是原有秩序的恢復。同時又對樂蘅軍的說法作出評論,認為顓頊死即復蘇的神 話非靜態的變形,而是動態的變形,因為死即復蘇的顓蘇是在一定的條件下由蛇 化為魚的。 55 葉舒憲的《中國神話哲學》 中有談論《山海經・大荒西經》中顓頊神話的. 象徵意涵,在〈北方模式:冬天的神話與儀式〉一節中,先述北方與黑暗、寒冷、. 政 治 大 此北方模式的神話常常以死而復生為其最突出的主題 。推論出顓頊的復活伴隨著 立 冬季、陰間有密切關係,而黑暗的陰間又與女性、母體有象徵性的替換關聯,因. ‧ 國. 學. 魚婦出現,而偏枯的魚婦兼有陸生動物與水生動物的雙重特徵,因而是為陰間大. 水與陽界陸地的神話中介物,亦是生與死之間交互作用的神秘媒介,又認為《淮 南子・墬形》中的后稷死而復生神話亦是一樣,是通行於陰間和陽世兩個世界的. ‧. 生命本體之象徵。同時,葉氏認為顓頊從陸地進入大水其實存在着象徵認同關係,. y. Nat. 「風道北來,天道大水泉」其實意味著陽界到陰間的空間轉換,正是爬行動物(蛇). io. sit. 化為水生動物(魚)的變形背景,亦是顓頊在陰間復蘇的時間限定,成為了陰間. n. al. er. 的主宰,與北方的象徵意涵相呼應。. i n U. v. 趙國華的《生殖崇拜文化論》56中認為,魚成為女陰的象徵有兩方面,一是. Ch. engchi. 魚的輪廓,尤其是雙魚,與女陰之輪廓相似,而從內涵而言,魚腹多子且繁殖力 強。而初民是渴望通過對魚生殖能力的崇拜,產生一種功能的轉化效應。為此, 遠古人類遂以魚象徵女陰,並且應運產生了一種祭祀禮儀──魚祭,用以祈求人 口繁盛。另外,亦有論及半坡人與魚之間的關係,首先趙氏認為半坡屬於母系氏 族社會,而在半坡魚紋當中,有人面與魚合體的魚紋。這種魚紋趙氏認為是半坡 先民以魚象徵女陰,或者發展出以魚象徵女性,由此生人。這些概念都聯繫到對 於生殖及豐產的渴求當中。由此推論到將鯀視為「魚」,先引顧頡剛認為鯀乃水 族、禹乃蜥蜴的說法,並引《尸子》、《國語・晉語》、《拾遺記》(鯀化為玄魚) 等引證鯀為魚。更進一步地論述鯀其實是女性而禹為男性,關鍵論證乃是《山海 54. 王孝廉:《中國神話世界》(臺北:洪葉文化出版社,2005 年)。 葉舒憲:《中國神話哲學》(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2005 年)。 56 趙國華: 《生殖崇拜文化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 年)。 55. 24. DOI:10.6814/THE.NCCU.CHI.009.2018.A08.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威夷大學社會心理學博士。曾任 國家科學委員會特約研究員。榮 獲國家科學委員會優良研究獎、美國東

分類法,以此分類法評價高中數學教師的數學教學知識,探討其所展現的 SOTO 認知層次及其 發展的主要特徵。本研究採用質為主、量為輔的個案研究法,並參照自 Learning

雜誌等。曾獲得北京市第七屆哲學社 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並於 2010 年榮幸地成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專 家津貼的學者。.

在混凝土科技發展方面,則邀請日本東京大學野口貴文教授與中國北京建築大 學宋少民教授等國際知名混凝土工程學者,對於「Challenge to Regeneration and Conservation of

中國北方遭遇 10 年來最強沙塵暴,範圍涵蓋 12 個省份,北京大部分區域的能見度 甚至不到

港大學中文系哲學碩士、博士,現 任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

3   有關這一組石刻浮雕的圖解,參見楊泓《南朝的佛本行故事雕刻》,《現代 佛學》1964 年第 4 期,第 31-33 頁。轉刊氏著《漢唐美術考古和佛教藝術》,北 京:科學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