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修正式孤立主義取向美學的重建

無涉利害說和心距說只是孤立主義取向美學中的一種,凡是理論往往無法盡 善盡美,皆可能有所偏誤。基於前述康德與布洛的美感經驗論之批判,本研究企 圖採取適合孤立主義取向美學之相關研究,重新建構一個較為整全的美感經驗 論,本文將之稱為「修正式孤立主義取向美學」,以補足康德與布洛理論上的不 足。在本節中,主要重新建構美學理論的態度乃是:越能充分解釋美感經驗的美 學理論,便越是好理論。本節嘗試選擇與美感經驗論相近之理論,廣納其這些理 論的優點,以補足無涉利害說和心距說在探究美感經驗時所呈現的不足。因此,

本節中選擇了同是美感經驗論一支的脈絡主義,以及能與美感經驗論相容的美感 機制論,如下所示。

壹 壹 壹

壹、 、 、脈絡主義 、 脈絡主義 脈絡主義 脈絡主義

杜威乃是脈絡主義的先驅。許多偏向脈絡主義的教育哲學論者(如艾斯納、

凡尼斯等),大部分都以杜威的理論為其理論的出發點。在本節中,脈絡主義採 用杜威的美感經驗論,其理論建構主要採用他在 1934 年的《藝術即經驗》(Art as experience)一書。在本節中,大致以「美感統整性和日常生活經驗的連結」和

「主體在失衡和抗拒之間平衡的過程」兩個部分來探討,以補足康德與布洛的美 感經驗論的不足之處。

一 一

一 一、 、 、 、恢復美感統整和日常生活經驗的連結 恢復美感統整和日常生活經驗的連結 恢復美感統整和日常生活經驗的連結 恢復美感統整和日常生活經驗的連結

杜威認為不論藝術本身和美學探究,都和人類生活經驗有關,而其研究倡導 恢復美感統整和日常生活經驗的連結(陳伯璋、張盈堃,2007:47;Dewey, 1980)。 此乃是針對康德與布洛著重孤立主義立場,容易走向學術的象牙塔而不自知。因 此,杜威擴大了美感經驗的範疇,將美感經驗視為整個脈絡之中完整而圓滿的經 驗。相較於康德和布洛的狹義美之界定,杜威將美感經驗界為廣義美;此廣義美 的探究,便係將美感經驗的界定加以擴大,且解釋更為多元。亦即其美學理論的 發展,皆圍繞著完整而圓滿的美感經驗而來。

杜威往往以整體脈絡來解釋美感經驗。例如對於藝術品的界定而言,他並不 採取嚴格的分類,更否定藝術品的高低之分,他認為,一件好的藝術品必須來自

於整體的感受,並具備「回憶」(commemorative)、「期待」(expatation)、「暗示」

(insinuation)和「預示」(premonitory)四個作用(Dewey, 1980: 201)。此四個 原則可作為判斷優秀藝術品的規準。一件好的藝術作品必須是一件可讓主體獲得 完整而圓滿經驗的作品,它可以勾起你的回憶,讓你充滿預期的心理,在這作品 中往往充滿暗示作用,預留許多伏筆,讓你猜想下一步應該如何,而當此預期心 理實現時,可產生莫大滿足。相反的,一件藝術作品並不完整與圓滿,觀眾很容 易看到其中嵌合的痕跡,也無法產生預期心理。

此外,杜威更以十九世紀的英國詩人丁尼生(A. Tennyson, 1809-1892)的詩 來描述此圓滿美感經驗(Dewey, 1980: 201):

經驗是一扇拱門,穿越此拱門,

便可看見在尚未探究的世界所散發的微光,

在此世界中,邊界消逝了,

而當我向邁進時,眼前所見的卻是永不間斷的風景。

在杜威看來,藝術品讓我們的世界完全不同,便是在於它可以擴大我們的生 活邊界,帶給我們永不間斷的風景。我們不必計較藝術品的純粹與否,孰高孰低,

只要在意藝術品是否可以為我們帶來圓滿的經驗,我們便可穿越此拱門,發現繽 紛多彩的人生風景,消解人生旅途的枯燥與煩悶。

二 二

二 二、 、 、 、強調主體在失衡和抗拒之間平衡的過程 強調主體在失衡和抗拒之間平衡的過程 強調主體在失衡和抗拒之間平衡的過程 強調主體在失衡和抗拒之間平衡的過程

杜威更為著重於完整的脈絡之中失衡的過程,以及主體如何從失衡中抗拒,

以獲致平衡,進而獲致完整而圓滿的經驗。布洛雖然和杜威一樣著重於動態的美 感經驗,但是心距說僅在闡述主體觀賞美感對象應具備的適當心距。

延續前論,無論無涉利害說和心距說,皆以為美感認知過程中欣賞主體必須 跳脫常人實用的態度。杜威卻認為實用與否並非經驗是否具美感的問題癥結,相 反的,他認為主要問題癥結在於主體習於舊習,對事物麻木不仁而無感。換言之,

此種無感便是缺乏失衡和抗拒的生活態度,生活過於平淡無奇,缺乏張力。因此,

杜威認為完整而圓滿的經驗並非憑空獲得,是經由不斷的失衡、抗拒、行動和感 受中逐漸得到身心靈的平衡,並在完成之後,獲得完成與圓滿的感受。在圓滿的 感受之前,所交織的感受是太多失衡所帶來的痛苦,卻有想要繼續行動的興奮 感,或是遇到失衡後停滯不前的沮喪和難過,又或是突破失衡的破涕微笑。在這

些「行動」(doing)和「感受」(undergoing)的交疊過程中,在每一個時刻中皆 非麻木無感,而是享受每次經驗中連續不斷的美感饗宴,逐步獲致完整經驗,達 到圓滿而不罔此生。

再者,許多科學史、哲學史和藝術史便是想像性產物的事實紀錄。這些產物 在一開始所受到大眾的責難,便往往與其深度和廣度成正比(Dewey, 1980:

280)。好的作品在一開始往往被大眾所抗拒呢?因為我們往往只服從於陳習,只 接受熟悉的事物,對於那些大師之作在一開始便不符合我們對美的定義,因此一 開始為大眾所抗拒,比較能符應云云大眾的天性。例如後印象派畫家梵谷的畫 作,在他生前並沒有被接受,他的畫風卻在他死後才為世人所接受,而成為典型 之作。

綜前所述,杜威的脈絡主義最核心的理念便是美感經驗在整體脈絡之中,主 體所呈現完成且圓滿的行動和感受。有別於康德和布洛所界定的狹義美之美感經 驗,杜威將美感經驗解釋為廣義美。在杜威看來,美感經驗乃是來自於主體在觀 賞經歷複雜的整體脈絡中獲致完整而圓滿的經驗。此理論可補足康德與布洛孤立 主義美學立場的不足,例如前述好的藝術作品的條件描述與想像力的深刻分析。

貳 貳 貳

貳、 、 、藝術機制論 、 藝術機制論 藝術機制論 藝術機制論

「藝術機制論」(institutional theory of art)雖不屬於美感經驗論的範疇,卻 可與美感經驗論相互補,立場大致一致。康德採用知識論的觀點,偏向靜態的分 析美感經驗的特性;而布洛的美學採用心理學的觀點,在描述美感經驗之中觀 眾、藝術家和藝術作品之間動態的態度關係,該理論侷限於探討藝術家、觀眾和 藝術作品三者之間的動態關係,卻缺少此三個欣賞元素中歷史脈絡的視角。藝術 機制論正好可以補足此部分之不足,茲從「藝術世界」(art world)和「以言踐 行的語言」(performative language)兩個部分來探討。

首先,藝術機制論強調一個負歷史意義的「藝術世界」。唐山德認為,美感 機制論乃是以藝術世界來詮釋透過贊助活動,使觀眾和藝術家之間互為主體的關 係,其結果造就了新式藝術和新呈現形式的誕生(林逢祺譯,2007:324-329;

Townsend, 1997: 195-200)。

再者,唐山德認為,在藝術世界中有許多的「藝術機制」(art institution),

這些「機制」扮演了類似「以言踐行語言」的角色。在藝術世界中,某個「機制」

中的人們宣稱此件物品為藝術品,此乃運用「祈使句」(imperatives)的用法,

不僅向人發佈命令,更可訂定新的藝術規則(林逢祺譯,2007:276-278;Townsend, 1997: 166-167)。

參 參 參

參、 、 、 、修正式孤立主義取向的美感經驗論 修正式孤立主義取向的美感經驗論 修正式孤立主義取向的美感經驗論 修正式孤立主義取向的美感經驗論

綜合言之,本研究以前述兩種美學,企圖建構修正式孤立主義取向美學之原 理,並認為此原理與教師在課程設計與實際教學的原理相通,進而建立「修正式 孤立主義取向課程美學觀與教學藝術觀」。

在本章中,關於無涉利害說的批判,本文以「研究方法的限制」、「美感經驗 的性質」、「美感對象的界定」與「美感經驗的認知過程」四個層面來探討。首先,

在研究方法上,康德的興趣在建構完整哲學體系,無涉利害說仍採取靜態的知識 觀,其架構不脫傳統美學所採取「美的定義」、「美的標準」和「美的成因」的知 識論方法;無涉利害說仍停留在二元對立觀點,使此理論容易造成讀者未能全盤 通融康德的美學而誤解。第二,在美感經驗上,其無涉利害狀態實踐有其困難,

容易與日常生活脫節;其共通感證成更加不易,有的學者(如桑塔雅納)對此提 出質疑。第三,在美感對象方面,康德將美感對象界定得過於純粹,其美感藝術 的對象在界定上過度仰賴天才所創作的藝術典型,容易遭致批判,尤其是脈絡主 義美學學者杜威的批判,因為此美學的立場容易使美感藝術品只能在美術館或博 物館出現,過度高貴,大大減低一般大眾參與美感藝術的機會。此外,康德對於 美感對象的界定在分類上過度簡略,且其藝術的優美在等級劃分上過於狹隘,無 法適用於現今的美感對象之分類、分等,此乃由於康德的興趣不在分類,而在建 構無涉利害說的理論體系。第四,就美感認知論而言,其理論最大的困難點在於 美感認知過程過於複雜,康德要以共通感「居中協調」想像力與理解力兩大認知 官能確實有其困難,主要在於人類是否具有美感的共通感。此外,由於無涉利害 說乃是一種再現論,容易過重美感再現而無法將個人行動與美感對象容合為一 體,產生新體驗。

而心距說部分,本章從「研究方法」、「審美態度」和「心理距離實際性質」

三個面向來探討。第一,在研究方法上,布洛的早期研究企圖以當時的心理學實 驗法來建構新的美學研究定向,卻使得美學與科學混淆不清,成為其理論上的最 大問題。此外,心距說是以「心距光譜論」來欣賞美感對象,尤其是藝術品,畢

竟仍是以單一原則來觀賞,易於錯判美感經驗的複雜性。第二,在審美態度上,

心距說與無涉利害說皆採孤立主義立場,同樣可能易與日常生活脫節;甚至採用

心距說與無涉利害說皆採孤立主義立場,同樣可能易與日常生活脫節;甚至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