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第三章

第三章 布洛的心理距離說 布洛的心理距離說 布洛的心理距離說 布洛的心理距離說

在本章中,主要探討布洛的「心理距離說」19。布洛的美學理論大致可分為

「美學研究前期」和「美學成熟學說時期」,前者是他在未完成心距說之前所提 出美學於研究時所會遇見之諸多問題,並依據這些問題,以釐清他的美學之研究 定向;後者乃是依據美學研究的定向,布洛提出全新的「心理距離」理論。在本 章中,主要區分「布洛美學的思想脈絡」、「心理距離的概念分析」、「心距光譜論」、

「心理光譜論在美學史上的應用」和「心理距離與美感認知發展」五個部分來加 以探討。其中「布洛美學的思想脈絡」乃是依據布洛的「美學研究前期」來探討 美學研究的定向,「心理距離的概念分析」乃是以分析哲學的「概念分析」與「信 念證成」的方法來探討在日常生活中應用「心理距離」的概念之必要條件。「心 距光譜論」、「心理光譜論在美學史上的應用」和「心理距離與美感認知發展」三 個部分乃是以「心距光譜論」為心距說的理論架構,用以探討美學史與美感認知 發展的應用。

值得注意的是,布洛在〈心理距離作為藝術與美學規則的一個要素〉一文中 並沒有提出「心距光譜論」,此乃本文依據布洛的心距說原理所創造的理論模式;

布洛也沒有分析「心理距離與美感認知發展」的關係,此為本研究依據其心距說 的理論,將之應用於探討不同美感認知發展階段的持距策略。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布洛美學的思想脈絡 布洛美學的思想脈絡 布洛美學的思想脈絡 布洛美學的思想脈絡

壹 壹 壹

壹、 、 、心距說的思想緣起 、 心距說的思想緣起 心距說的思想緣起 心距說的思想緣起

「心理距離說」是由英國劍橋及牛津大學語言學教授布洛所提出的。在發表

「心距說」之前,他於 1907 年書寫了〈現代美學的概念〉(Modern concepts of Aesthetics)長達八十九頁的長文,幾乎是心理距離那篇文章的兩倍,已為美學 思想的開發覓得了新的境地,在其後的五年之間,他便朝著他所認定的定向邁 進。終於在 1912 年,「心距說」在他發表的一篇著名文章〈心理距離作為藝術與

19 「心理距離說」簡稱「心距說」。為了行文方便,本文在行文裡簡稱「心距說」,而「心理距 離」簡稱「心距」。

美學規則的一個要素〉中首次提出,描述他到達預定的目的之後獨自所獲之成果

(劉文潭,1967:245;劉昌元,1994:95),此「心距說」的主要理論架構也以 此文為主;該文於 1912 年發表於〈心理學雜誌〉,許多美學選輯都有收錄。在 1957 年倫敦大學的一位德語教授衛金森(E. M. Wilkinson)出了一本布洛的美學 文集,也收錄這篇代表作(劉昌元,1994:95)。上述 1907 年和 1912 年兩篇皆 收錄在此美學文集20。我們可從布洛在 1907 年的〈現代美學的概念〉一文中探 討他的美學研究定向,並將之視為「心距說」的發端,分析他在 1907 年所提出

「美學研究定向」到 1912 年提出的「心距說」之間的脈絡關係。

布洛生前的主要職務是擔任英國劍橋大學的義大利文學教席,可是他的才華 和興趣極為多樣,由於他生活的際遇,立即地促使他承接超過單一的文化,尤其 是他語文上的優勢,他精通六國語言,除了精通英語、法語、德語,還包括了俄 語、西班牙語和義大利語。由於他對繪畫和建築的喜愛,他還投入兩年的時間去 學中文,他認為語言學習是為了為了與該文明直接的接觸,使他可涵詠於各國的 藝術領域中(劉文潭,1967:238;Wilkinson, 1957: xxiv)。布洛是「美學的心理 學取向」之熱切倡導者。在他的演說中,對於新的心理科學導入美學或其它領域,

我們都可以嗅出他鮮明的樂觀態度。在 1905 年到 1908 年,他自己更投入於顏色 欣賞,作了一系列廣大的研究(Wilkinson, 1957: xxvi)。

貳 貳

貳 貳、 、 、 、布洛美學的前期研究 布洛美學的前期研究 布洛美學的前期研究 布洛美學的前期研究: : :美學的研究定向 : 美學的研究定向 美學的研究定向 美學的研究定向

心距說理論成形之前,布洛欲從美學史長期以來的困境,尋找美學研究的新 契機。他在 1907 年發表〈現代美學的概念〉一文中發表看法,可當作他在建構 心距說的問題意識。根據該文,布洛為美學研究開出新的藥方,提出了美學研究 定向:一方面要修正過去美學的「客觀美」和「絕對美」(absolutely Beautiful)

取向,另方面他以心理學研究方法為基礎的動態美感態度論作為美學研究的定 向,以修正與取代美學研究。

20 本章引述之文本大部分出自於在 1957 年衛金森(E. M. Wilkinson)出了一本布洛的美學文集,

為求簡潔,1907 年的〈現代美學的概念〉之代號為 MCA,1912 年的〈心理距離作為藝術與 美學規則的一個要素〉之代號為 PD,並於代號之後標示頁碼。

一 一

一 一、 、 、 、修正客觀美 修正客觀美 修正客觀美 修正客觀美、 、 、 、絕對美取向 絕對美取向 絕對美取向 絕對美取向

在〈現代美學的概念〉一文中,布洛認為過去的美學家通常討論「美的定義」

(the definition of beauty)、「美的標準」(the criterion of beauty)和「美的成因」

(the cause of beauty)三個部分,此三個部分分別探討三個問題:「何謂美?」、

「若這個對象稱為美,我們是如何知道的?」、「是什麼原因使這個對象成為美?」

(MCA: 37)。此三個問題與分析哲學的提問相類似,第一個問題是美的「概念 分析」,第二個和第三個問題則是美之所以為美的「信念證成」。

首先,就「美的定義」而論,在美學史中關於美的定義時常眾說紛紜,布洛 指出,蘇格拉底(Socrates, 399-469 B.C.)將美視同效益(utility)。柏拉圖和鞄 姆加頓(Baumgarten, 1714-1762)以及整個理想主義的思想學派認為美即是知 識。採新柏拉圖主義的柏拉圖的弟子普羅提那斯(Plotinus, 204-269)和其他許多 採用形而上學的美學家則將美視為完美(perfection)。上述這些定義的具體例子 可能部分為真,否則這些普遍而抽象的定義類型就毫無意義了,因為如果有人告 訴人們美即是知識或完美,他們可能會先發楞地在一旁站著,腦袋搞不清楚地獨 自喃喃自語,細想這番話究竟代表何義,此即表示人們愈是缺乏哲學家的頭腦,

便愈可能成為藝術家或成為藝術的愛好者(MCA: 37-38)。布洛以極其諷刺的口 吻描述那些急於將美界定為簡單又抽象定義的美學家,他們對美的界定看似有 理,卻容易讓人霧裡看花,此乃由於他們忽略了「美的概念」於實踐上具有極度 的複雜性,無法輕描淡寫應用幾個極為抽象的概念便想將美描繪清楚。

再者,「美的標準」的探討是讓我們理解關於美的秘密。布洛以柏克的《崇

高和優美的哲學探求》一書為例,反對美具有客觀標準存在。柏克對優美所提出 的標準為「嬌小」(smallness)、「平滑」(smoothness)、「輪廓或表面平緩地變化」

(gradual variation in contour or surface)、「嬌柔」(delicacy)、「優雅」

(gracefulness)、「明亮」(brightness)和「純粹的色調」(purity of colour)等。

布洛認為要像柏克一般列舉美的標準之客觀性質是無法令人滿意的,因為我們很 難以上述客觀標準來衡量優美(MCA: 38)。由於這些客觀標準皆無法變動,也 就無法探究審美主體那靈動的美感經驗。

最後,當我們探討「美的成因」時,往往以「美的客觀性」(the objective of

Beauty)來加以討論,布洛以哈齊生為例,他強調「變化中的統一」(unity in variety)

的原則。又如萊辛(G. E. Lessing, 1729-1881)於 1854 年所提出的大約 3:5 的

黃金分割比例;而上述這些觀點接受了來自於科學發現所帶動強而有力的推動 力,而這些理論係由考古學的發現和一些古代建築、寺廟和雕像的測量而來

(MCA: 39)。不過,布洛並不贊同這些科學客觀的測量,他舉例予以反駁,他 認為如果你我或者街頭上的人依照黃金分割,或任何其它別種被舉為金科玉律的 比例作為這許的形體、雕像、房舍或圖案,難道說如此一來,它們都變得很美了 嗎?布洛本身十分懷疑(引自劉文潭,1967:241)。布洛也不相信文藝復興大師 米開朗基羅從事雕刻時是依照黃金分割比例。很不幸的是,這些理論並不允許天 才的出現,如果此原則可放諸四海而皆準,那世間也就沒有比證明美更加容易的 事;就好比證明三角形的兩邊之和大於第三邊,沒有人可以反駁這個命題,而使 美學議題也可依據不可懷疑的事實,並予以證明,此也為這些客觀性成因之美學 理論將無法擺脫免於被打破之命運(MCA: 39-40)。

總之,布洛認為過去美學家根據「美的定義」、「美的標準」和「美的成因」

三個面向的討論,所有理論可在其方法上歸結出兩個一般性特徵,那就是這些理 論相信「美的客觀性」和「絕對美」(MCA: 40)。此兩個基本臆測在古典美學時 期即相當盛行,並風行至二十世紀初,此乃是布洛希望改變的美學研究方向。

二 二

二 二、 、 、 、提出動態的美感態度論 提出動態的美感態度論 提出動態的美感態度論 提出動態的美感態度論

前述兩種基本臆測在布洛看來,乃是「現代美學」一切謬誤的根源。他要放 棄種此兩個臆設,此舉動可算是晚進思想家的成就。而他所謂的晚近思想家當然 也包括他自己的思想在內。作為一位名重一時的學者,他自是不會抹煞前人在美 學的研究所立下的功績,他深知有前人在美學上辛勤地開發,並且面臨死路,那 就不可能使後人改變方向而展開全新的視界。這種觀點的轉變,前人盡心的思 索,實有其不可抹煞的貢獻(劉文潭,1967:241)。在放棄兩個臆測之後,他於

1907 年重新尋求美學新的研究方向便是「現代心理學取向的美學」(modern

psychological Aesthetics),此植基於可接受的意識之「美感印象」(aesthetic

impression)(MCA: 57)。關於這個研究定向,他提出了三個論點:

第一,「美感印象」研究可以和美感事實相互配合,這是著重美感客觀定義 和標準的絕對美所無法做到的,他認為在藝術上,想要以充分具體的共同特質,

既能同時適用於所有的作品,又能解釋個別作品,在理性上是不可能的。依據客 觀界線,而以實徵事實來形成理論的一致性,不是過於模糊,便是太過人為化,

導致在實際上毫無價值可言的結果。然而在「美感印象」建構的心理過程中,不 同的藝術品和相同類別之藝術品可覓得一個共同基礎(meeting-ground),此基礎 乃是所有美感印象可獲取共同性,此來自於各種藝術作品之共同性儘管可能分 歧,如果這些特性存在的話,人們仍可在「美感印象」中發現一些共同特性(MCA:

導致在實際上毫無價值可言的結果。然而在「美感印象」建構的心理過程中,不 同的藝術品和相同類別之藝術品可覓得一個共同基礎(meeting-ground),此基礎 乃是所有美感印象可獲取共同性,此來自於各種藝術作品之共同性儘管可能分 歧,如果這些特性存在的話,人們仍可在「美感印象」中發現一些共同特性(M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