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富美感的課程 富美感的課程 富美感的課程 富美感的課程

第二節 康德式的課程美學觀

第二節 第二節 康德式的課程美學觀 康德式的課程美學觀 康德式的課程美學觀 康德式的課程美學觀

53

如前所述,所謂課程美學觀之探究,主要在探討老師在課程設計時,如何設 計出富有美感的課程,此涉及哲思上的差異。換言之,教師若具備不同的課程觀,

的蘊意》;專書或專文如楊建萍(2001)的〈加強中學生的美學教育〉、劉豐榮(1985)的《艾 斯納藝術教育思想研究》和郭禛祥(2001)的〈新世紀藝術教育〉等。

52 此經典研讀會以許多著名課程美學學者的專書進行導讀;例如格林於 1973 年的《教師即陌生 人》、1988 年的《自由的辯證》和 1995 年《釋放想像力》,艾斯納於 1994 年《教育的想像》、

1996 年的《認知與課程的再思考》和 2002 年的《藝術與心靈的創造》,杜威於 1934 年的《藝 術即經驗》等。此外,國家教育研究院也進行專題講座,企圖形成美學取向課程與教學研究 的研究社群,探索美學取向課程與教學的原理原則與應用方式,為課程與教學實務提供反思 線索與問題改善途徑,由陳伯璋和歐用生主持,參與的人士不僅僅是課程專家,更涵括了教 育哲學領域的學者、藝術領域的學者以及學校場域的教育先進或行政人員。

53 康德並無發展課程美學觀,此處是筆者基於康德的無涉利害說而建立的課程美學觀,企圖使 課程再概念化,讓老師在「實用課程觀」之外,能有另一種新的觀看課程的視角。

在從事課程設計乃至課程實踐時,皆容易產生極大的不同。「康德式的課程美學 觀」的產生,便係修正前述將「實用課程觀」視為唯一觀看角度的狹隘視角,以 無涉利害說重建課程的新可能。

壹 壹 壹

壹、 、 、 、康德 康德 康德式的課程美學觀之 康德 式的課程美學觀之 式的課程美學觀之應用 式的課程美學觀之 應用 應用 應用

當我們將無涉利害的原理應用為課程的創造的原理,便會產生有別於以實用 課程觀的觀看視角,所謂的「康德式的課程美學觀」正是為免俗而來,目的在使 師生皆有機會重建教與學的美感之品味,並開創全新的可能。此種新的可能便是 擴充課程概念,增進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追求師生完全投入教學中之課程設 計。此種課程設計觀之重點包括課程目的觀、課程知識觀、藝文課程觀、潛在課 程觀和崇高課程觀等五個部分54

一 一

一 一、 、 、 、課程目的觀 課程目的觀 課程目的觀 課程目的觀:「 :「 :「 :「無目的 無目的 無目的 無目的」 」 」 」之課程 之課程 之課程 之課程

對康德而言,其最終的教育目的乃是獲取人類的天命,亦即在取得整全的人 性(full humanity)(Gonzalez, 2011: 434)。康德的哲學體系之建構往往從整全人 性來討論。同樣的,基於人類與其它動物的差異,康德將人類的美感經驗視為內 在目的或自為目的,此乃是觀眾或藝術家在毫無預設目的之狀態下,能專注於美 感對象所展現形式的美感知覺(參見 CJ, §11),進而跳脫依賴理智判斷之真偽分 辨活動,超脫現實生活中的實用藩籬,觸動觀賞主體內心,產生難以言語的感動 和共鳴。康德提到:「當代的教育工作者要相信如何以最佳的方式開創自由之藝 術(free art),此最佳方式即為移除所有的限制,方可使工作轉化為單純的遊戲 興致」(CJ, §43: 185)。其中所謂移除限制,便是去除利害關心,以開放心擁抱藝 術品,重拾心靈之自由,在遊戲興致中忘我。同於此原理,可將「康德式的課程 美學觀」類比為「無目的之課程」,而所謂無目的,是指無外在目的,此係與「實 用課程觀」相對而言,其中流行於台灣的升學實用課程觀便是最為顯著的例子。

採用「升學實用課程觀」的教育工作者,他們的眼光僅限於取得高分和升學等外 在目的,往往犧牲具有高度價值的課程內在目的。

54 此處之所以運用課程目的觀、課程知識觀、藝文課程觀、潛在課程觀和崇高課程觀等五個部 分來建構康德式的課程美學觀,是運用無涉利害說的原理加以類比。例如課程目的觀是與無 目的之合目的性的原理相通、課程知識觀是與無涉利害的美感認知過程中強調以共通感「居 中協調」想像力與理解力之原理相符映。

有鑑於此,「無目的之課程」乃是著重內在目的的課程。其課程設計的原則 為何呢?我們可以從幾個條件來探討。首先,我們要設計出具備玩味或遊戲興致 的課程。遊戲興致(entertaining play with Ideas)於康德式的課程美學觀中佔極 其重要之地位,席勒也說:「只有人在遊戲候,他才是完整的人;只有完整的人 才會遊戲。」席勒認為完整的人是具有存在價值意義的人,亦是懂得遊戲的人,

能重拾玩興與趣味,遠離理性的衝動;我們只要「與世界同遊」(play with the

world),而無需任何目的取向的意圖(Weber, 2011: 243)。同樣的原理,康德式

的課程美學觀便是要設計出具備「玩味」的課程,讓學生能知之、樂之且好之。

在教學過程中,消極面向上學生忘卻了取得高分、升學、為未來工作作準備等外 在目的;在積極面向上便是讓學生完全專注與投入於學習,師生在教學中達到忘 我的境界。這時師生都要有類似於藝術創造和欣賞時所仰賴遊戲興致方可。總 之,康德式的課程美學觀強調去除利害心,重拾遊戲興致,進而重獲全新課程的 可能性。

然而,我們不可將此課程美學觀完全等同於遊戲,因為藝文本身也不同於遊 戲55,我們最多只可以將遊戲視為課程美學的必要條件之一;而若將課程美學完 全等同於遊戲,將使課程美學形同「快樂學習」此一短淺口號的提倡者,此口號 可能使教育因為缺乏目標,而使學習變得空洞化和空虛化(林逢祺,2004:241)。 反之,優美的課程雖著重自為目的,卻並非如快樂學習一般毫無目的,此課程觀 不再受限於分數、全國標準或好學校等外在目的,轉而讓學生專注於學習,讓師 生如沐春風般地陶醉於教與學的活動之中,幫助學生追尋生命之內在目的,這些 皆為短淺的快樂學習所無法完成之部分。

再者,本文中「無目的之課程」可採取「課程即劇本」的隱喻,此隱喻有別 於將課程比喻為設計好之「跑馬道」(currere)。當教學藝術家將課程設計看作是 劇本時,由於劇本中隨時可在不可預知的驚奇和玩味中更改,所以它是靈動的;

劇本注重張力的安排,讓學生專注於學習中呈現的美感對象,進而深入、神往之。

55 此乃根據朱光潛(1995:211-213)的分析,他認為遊戲和文藝的差異最大在是否具有社會性;

遊戲缺乏社會性,而藝術衝動的要素恰在社會性,而其社會性的差異如下:第一,遊戲不必 有欣賞者,藝術的創造就不能不有欣賞,亦即遊戲只是表現意象,藝術則除了「表現」之外 還有「傳達」;第二,此遊戲不必有作品,而藝術則必有作品;第三,遊戲對材料是無所選擇 的,以兒童為例,不管有無生氣的玩具,一落到兒童的好玩的手裡,立刻就變成一個意造世 界,但藝術家對材料遍布能這樣隨便,無論形色、聲音或文字,它一方面需能象徵,一方面 也須有內在價值。

康德式的課程美學觀欲藉由美感對象重拾心靈的自由,它將教師比喻為藝術家,

而課程即是劇本,此種比喻將課程視為戲劇的腳本,而教學場域便是戲劇表演的 舞台,師生皆為演出者,且老師有可能身兼導演的角色,不斷地設計教學的高潮,

使學生完全投入學習中,此有別於前述以分數為重之「升學實用課程觀」。課程 如劇本之隱喻著重於戲劇張力的表現,教師必須如導演般地強調如何讓觀眾能無 涉利害地投注在戲劇表演,享受戲劇所帶來的高潮與感動,並藉著美感經驗來開 啟師生情感的敏銳度。

最後,康德式的課程美學觀注重「具玩味的課程劇本」,其設計原則係採用

「課程即動詞」之設計概念,此與「課程即名詞」或「跑馬道」等傳統課程觀相 對比。當教學藝術家將課程視為動詞,他們便認為課程無法設計完全,亦無法完 全預測師生互動的反應,課程應該在實踐中時時修正。在教學中,課程設計並非 預備好的菜單,更非一切都按照劇本安排好的,在其中時時有挑戰,處處有驚奇。

我們在此可以藉用艾斯納的觀點,他強調課程設計乃是一種課程計畫、課程設計 意圖和教學行動相互關連的活動,係為每一點都可以進入,屬於循環式的課程設 計的過程(Eisner, 1994)。如圖 5-1 所示:

意圖 教學

課程設計

課程

圖 5-1 動態的課程設計示意圖

總之,「無目的之課程」在消極上,便是去除任何外在目的的課程,僅存內 在目的,讓師生完全投入於教學活動中。教學藝術家在課程設計時,所採用的課 程即為其劇本,著重創造教與學的驚喜,而非專注於學生的分數、課程的進度等 外在目的。在課程設計時,將課程視為動詞,課程劇本只是參考,可於課程實施 中時時反省和修正。

二 二

二 二、 、 、 、課程知識觀 課程知識觀 課程知識觀 課程知識觀: : : :身體的課程 身體的課程 身體的課程 身體的課程

56

康德的無涉利害說將美感經驗視為無涉利害的綜合直覺,反對理性在一切領 域的獨尊地位,著重「整全的人」的發展。康德認為一個整全的人應該是理性、

德行和美感經驗接能均衡發展的人。同樣的道理,由於「學校課程內容應強化多 種感官的表徵形式」(周佩儀,2010:95),「康德式的課程知識觀」乃是針對學 校往往獨尊抽象理性加以反省並提出著重綜合直覺的獨特課程觀,其要點有三:

第一,此種知識觀反對布魯姆(J. S. Bloom)在 1956 年所提出狹隘的認知 分類,所謂狹隘乃係指將情意和技能排除在認知之外的論點,此論點主宰美國教 育界幾十年,其影響從美國擴及世界其它各國,台灣也包含於其中57,台灣甚至 將此種分類用於目標導向的課程設計模式。此種分類延續著 1960 年代學科運 動,我們可參酌在 1985 年由艾斯納所主編,美國教育研究學會出版題目為《認

第一,此種知識觀反對布魯姆(J. S. Bloom)在 1956 年所提出狹隘的認知 分類,所謂狹隘乃係指將情意和技能排除在認知之外的論點,此論點主宰美國教 育界幾十年,其影響從美國擴及世界其它各國,台灣也包含於其中57,台灣甚至 將此種分類用於目標導向的課程設計模式。此種分類延續著 1960 年代學科運 動,我們可參酌在 1985 年由艾斯納所主編,美國教育研究學會出版題目為《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