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課程設計和實施的微妙心距

第五章 富美感的課程 富美感的課程 富美感的課程 富美感的課程

第三節 課程設計和實施的微妙心距

第三節 第三節

第三節 課程設計和實施的微妙心距 課程設計和實施的微妙心距 課程設計和實施的微妙心距 課程設計和實施的微妙心距

69

持實用課程觀之老師往往認為設計課程乃是課程專家的事,他們喜於等待整 套設計好的課程,使課程實施侷限於被動的因循,進而缺乏富有美感的動態課程 實踐。由於「在審美或創作時具備心理距離,乃是一種藝術氣質或美感意識」(PD

: 96)。把教學視為藝術的教師,實應革除依樣畫葫蘆的心態。教師身為一位教學

藝術家,便必須具備心距的美感意識,主動進行課程劇本的設計,以藝術家的眼 光設計出課程劇本,展開獨有的課程意識。基於實踐哲學的立場,教師的角色便 是課程製定者(Cladinin & Connelly, 2005),他們必須重新理解自己課程製定的

69 此處在探討身為教學藝術家的教師所應具備的「課程設計」與「課程實施」兩部份的持距能 力,前者又可細分為「課程選擇」和「課程組織」兩部分來談,以詮釋教師經由「課程選擇 的心距運用」和「課程組織的持距能力」,獲得設計課程劇本的美感工具箱。後者乃是教師能 將所設計的課程劇本,透過適當的課程實施心距之原理,實際在課堂上教學。

角色,以課程選擇、組織和實施的心距原則,重新設計課程劇本,甚至作為實用 理論的開創者。甄曉蘭(2004)認為:

教師個人實務理論在課程實踐的過程中深具重要性,教師需要常常透過理論 與實務間的辯證反省,具體有效地將理論性的認知應用在實際的教學之中,

並且藉著實際的經驗修正理論,因為課程的實踐歷程所涉及的因素極為錯綜 複雜,沒有任何單一的理論架構可以將複雜萬端的課程實務解釋的清楚完 全,更沒有任何一個模式放諸四海皆能有效。……。教師個人實務理論絕不 是指所謂毫無組織、毫無根據的「經驗談」,乃是「言之有據」、「文有所本」、

具有學理基礎與專業推理論述。(甄曉蘭,2004:254-255)

心距說不因循過往美學研究過於著重美的定義、美的標準和美的成因之傳 統,即便是無涉利害說也是圍繞者這三個傳統議題來發展其理論,容易走向客觀 美和絕對美的強調,也使得美學邁入死胡同,因此心距說乃是以動態的美感態度 論為其美學研究的新走向,也就是現代心理學取向的美學(劉文潭,1967:241;

MCA: 37-40,57)。在課程理論的應用上,心距說的課程觀強調實踐,主張理論或

課程設計並非高高在上的指導老師的教學,而只是一種課程實踐的工具箱。教學 藝術家善用工具箱進行課程設計,並在課堂上實際課程實施,他們過程中往往會 遇到課程選擇、組織和實施等問題。

壹 壹 壹

壹、 、 、 、課程選擇的心距應用 課程選擇的心距應用 課程選擇的心距應用 課程選擇的心距應用

一般而論,我們在探討課程選擇和組織時,往往採用兩種取向:一為實務取 向,一為理論取向。前者採課程專家或教育政策決策者等角度析論,探討課程選 擇與組織時,其與意識型態、政治角力和社會意涵等方面極其複雜之關係;而後 者分析課程選擇和組織之知識假設,係以:

知識假設來探究課程的選擇與組織,此為課程知識佈局(mapping),亦即在 探究什麼知識最有價值,以及誰的知識最有價值。(甄曉蘭,2004:61)

採取實用課程觀的老師大部分並不煩惱課程如何選擇、組織和實施,這無關

於他們的工作,此有賴他人成套的教科書和教材的編排,他們只要負責傳遞課程 即可。然而,教師身為教學藝術家,課程劇本的撰寫乃是必要之務。而課程劇本 的撰寫往往無法依賴他人,只能依賴自己。

教師若是藝術家,前述康德式的課程美學觀尚且無法完全滿足他,他們必須 進行更為積極的課程劇本實地撰寫,探究如何於實際的課程設計中創造出美感時 刻,而心距說便是他們作為教師個人實務理論,用以修正升學實用課程觀的機 械、單調和被動。教師作為課程製定者,教師在課程實施中常需臨機應變,學生 並不一定完全照劇本的對話來扮演角色。因此在課程的製定與實施過程中,「持 距」的成功與否,取決於主體是否能審時度勢,善用心距說的二律背反原則 (PD:

100-101),在狎近和疏遠的弔詭中審慎評估,獲致暫時性的最佳持距效應。

一 一 一

一、 、 、 、教科書的選擇 教科書的選擇 教科書的選擇 教科書的選擇

延續前論,教學藝術家既然是課程製定者,便應該擺脫教科書的藩籬,化被 動為主動,重新選擇和組織課程,教學不泥於教科書的內容,隨時更動,以製造 驚奇,使學生在學習時更能深刻領悟,進而專注於學習。

我們不得不正視依賴教科書的普遍教育現況。根據艾波的觀察:無論我們喜 歡與否,在美國大多數學校,課程並不是根據科學或所建議的計畫來決定,而是 來自於特定的「人工製品」(artifact)。據統計,國民中小學的學生有 75%的時間 都在課堂上度過,90%的家庭作業皆與教科書的內容有關(Apple, 1998: 159)。

在傳統概念上,教科書被視為惟一教材,甚至是聖經,而課程等同教科書(黃政 傑,2002),基層教師的教學必須經歷進度檢查,並一次又一次的藉試題檢視學 習成果,家長對於學生的課業精熟往往極為要求,這些瑣細的進度壓力,使老師 不得不依賴於教科書,漸漸侵蝕自己欲設計課程,進而逐漸保守,而成了學校中 便宜行事的保守派之一員。此外,就教科書的產出而論,目前台灣的教科書制度 是採取大部分來自教科書商的「審定制」70,教科書是商品化的產物早已是不爭

70 目前的教科書選用在 1996 年以前的「統編制」,在 1996 年至 2012 年轉為部編本與民間本併 行的「審定制」,並在 2012 年轉為全面由民間編印的「審定制」。教科書的逐步開放可溯及 1996 年,並在 2001 年《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實施後,全面開放國民中學學 科為「審定制」,教育部原本規劃部編本完全退出教科書市場,國立編譯館專責教科書審定一 事。然而,由於國民小學教科書開放後,衍生出教科書內容不足、實有錯漏、惡性競爭、以 及一綱多本銜接與考試的問題,社會各界要求部編本重出市場呼聲不斷。在民意代表與輿論 壓力下,教育部指示由國家教育研究院籌備處編輯國民中小學數學,以及國民中學自然與生

之事實,教科書的傳遞與分配過程極其複雜,並無法將之單純化,有待細究,方 可知其梗概。艾波認為:教科書的傳遞與分配之探討是出版業的政治經濟學之探 究,我們必須探討:出版業是如何產出特定的經濟與意識型態之需要?出版商為 何回應大眾需求?又是如何回應大眾需求?所謂的大眾為何?在深刻瞭解這些 問題之後,方可瞭解特定群體的文化資本是如何被商品化,並向全國各地學校擴 散(Apple, 1998: 169-170)。台灣教科書市場化的過程,可分「選書人員」與「整 體選書制度」兩個部分探討,首先,就「選書人員」而論,台灣的教科書也反應 出大眾的口味,而此「大眾」主要係指老師群,因為選書權來自學校老師,但老 師們並非以教育專業作為選書的唯一考量,他們往往便宜行事,喜於方便教學的 教科書:例如教科書內容較簡易,所附的習作好批改,附有精美的教具,或附加 便利使用的電子書,還更應具備設計極佳的命題光碟,當然這些口味也促使教科 書商往往將出版經費用於滿足教師「方便教學」的口味,反而以較少經費投注於 教科書內容之研發。第二,就「整體選書制度」而論,甄曉蘭、王立心(2012:

84)指出,教科書制度由「統編制」轉向「審定制」,理論上賦予教科書編輯人

員及出版社更高的彈性與自由,教科書的取材與編排也應更為多元,事實則不 然。在課程「鬆」的同時,藉由審定制度及全國中小學教科書統一訂定每頁單價 的「綁」,出版社業者越來越少,內容趨於同質性、易通過性,也限縮了教科書 自由創意的空間。

目前台灣中小學的整體課程計畫主要仍是依據教科書來編排進度。長久以 來,台灣的老師因為便宜行事,往往依賴教科書來進行教學,不喜於自己設計課 程,因為設計課程耗時費力,加以符應進度的壓力,只好依教科書「按表操課」。

過份依賴教科書,可能使學生產生疏遠感,更何況照本宣科,必然使課程內容枯 燥乏味,激化學習的異化感,如圖 5-4 所示:

活科技教科書,並經公開評選委託廠商印行經銷,部編本漸漸淡出市場。在 2012 年起,新一 年的九年一貫課程教科書自一年級開始實施,各級學校教開書審定事項,皆由教育部委託國 家教育研究院辦理,教科書市場進入全面由民間編印,經審定後自由選用的時期(甄曉蘭、

王立心,2012:83-84)。相關教科書制度的演變,可參酌甄曉蘭、王立心(2012:76-85)。

老師 學生

疏遠的心距

圖 5-4 老師依賴教科書而照本宣科的師生心距示意圖

「課程劇本」的執行撰寫應該脫離照本宣科的舊觀,讓師生免於教學的枯燥 乏味感,課程不該狹隘地等同於教科書,教師應主動地從事課程劇本的編寫;若 完全依賴教科書,便容易受到限制而不知轉化和變通。但是,課程劇本也有無法 完全脫離教科書的困難,課程乃是從截取教科書予以自編或改編而成。就九年一 貫的課程結構而論,基本學力課程佔所有課程的 80%,這些課程有必要依照教科 書時時加以轉化和調整,在課程的撰寫時則必須更費心力。而彈性課程僅佔 20

%,屬於學校課程中不依賴教科書,或稱為以各校辦學特色而變動的課程,此課 程是由校長和學校行政團隊所決定,他們考量學校的整體運作,或可與學校教師

%,屬於學校課程中不依賴教科書,或稱為以各校辦學特色而變動的課程,此課 程是由校長和學校行政團隊所決定,他們考量學校的整體運作,或可與學校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