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第二章

第二章 康德的無涉利害說 康德的無涉利害說 康德的無涉利害說 康德的無涉利害說

歷年康德美學研究(如崔光宙,2000;曹俊峰,2003;黃倩茹,2004;李忠 盛,2007 等)的分析方式往往採用「性質」、「分量」、「關係」和「樣態」四個 範疇來分析。此種討論方式忠於《判斷力批判》的討論架構和分析方式,此分析 架構是運用知識論的純粹理性批判之四個先驗範疇來分析,用以析論「美」

(beautiful)和美感經驗,此種論述方式的研究包括,在論文方面如黃倩茹(2004)

的《康德美學及其美育蘊義》和李忠盛(2007)的《康德美學的教育涵義研究》

等;在書籍方面如曹俊峰(2003)的《康德美學導論》、崔光宙(2000)的〈美 學中人的概念及其教育內涵〉和李醒塵的《西方美學史教程》中的〈康德的美學 思想〉等。本章不採取上述架構予以分析,改採分析哲學中的「概念分析」和「信 念證成」的兩種方法,重新整理和詮釋「無涉利害說」(the theory of

disinterestedness)。分析哲學方法首重對於詞彙上的定義。先將概念界定清楚,

方可使討論輿論證有更明確與清晰的證據。本章打破康德《判斷力批判》的章節 安排,給予新的理解方式,重新理解康德所界定的美感經驗、優美經驗和崇高經 驗之判斷規準和關係。本章大致以「美感經驗」、「美感對象」與「美感認知過程」

三個層面來探討,此三個層面又可細分為「康德美學的思想脈絡」、「美感經驗和 類似經驗的差異」、「美感經驗的概念分析」、「美感經驗的類型」、「美感對象的性 質和類型」與「美感經驗的認知過程」六個部分,用以詳細分析康德如何架構「無 涉利害說」。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康德美學的思想脈絡 康德美學的思想脈絡 康德美學的思想脈絡 康德美學的思想脈絡

康德在 1764 年的《優美和崇高情感的觀察》的一書算是他的第一本美學著 作,內容有些龐雜,缺乏深思熟慮的論點(崔光宙,2008:52)。然而,康德在 1787 年之後方逐步完成他的哲學體系之作。此乃延續他在 1784 年的〈何謂啟 蒙?〉(What is Enlightment?)一文極力希望當時的人類要有勇氣使用理性,以 走出自己的未成年(Kant, 1959),而「啟蒙」一詞的英文是「enlightment」,意 旨「給人更多知識」或是「使人從錯誤和無之知中跳離」(林逢祺、洪仁進,2006:

53)。其中理性則分屬於康德所創立的三大批判之內,包括純粹理性、實踐理性

和美感判斷中的「理解力」(understanding)。康德思想的發展可分為「前批判期」

和「批判時期」兩個時期,康德陸續完成三大批判作為界線,他陸續在 1781 年 完成《純粹理性批判》,在 1788 年完成《實踐理性批判》,更在 1790 年完成《判 斷力批判》一書,屬於「批判時期」而奠基其教育理論(梁福鎮,1999:51-52;

2004:97-98)。他是企圖以「哲學體系的整全性」來書寫《判斷力批判》。《判斷

力批判》是他的晚期作品,可謂他的哲學體系最為純熟的一本著作,關於這點,

文哲(C. H. Wenzel)認為:

康德嘗試為美學及其獨立性開闢空間,開闢一種與道德哲學及理論哲學的地 位完全平等的美學。這種新鮮的探索,一種美感判斷力批判形態的美學理 論,當可為我們展現人之所以為人的新趣與本質。……。康德既不想讓他的 美學成為心理學的一部分,也不以為它是科學的一部分,我們將可見康德為 美感判斷發現了嶄新的先天證成基礎。(李淳玲譯,2011:2-3)

我們可將焦點放在的《判斷力批判》一書,1764 年的作品比較次要,因為 那是康德成熟的與更具影響力的美學作品(李淳玲譯,2011:3),也是康德最重 要也最具理論體系的美學著作,此書以知識論之討論架構系統化地論述美感經 驗,析論「美感判斷」(the judgement of taste)7和其它判斷之差異。

康德處在經驗主義美學與理性主義美學競爭尖銳的時代(朱光潛,1982:

57)。康德的無涉利害說一方面深受此兩種美學所影響,一方面便是欲解決此兩 種美學之爭論而產生的。首先,康德早期的美學理論深受「理性主義美學」所影 響。他的美學理論乃是由吳爾夫(C. Wolff)來延伸,而吳爾夫的理論又是以萊 布尼茲的理論為基礎。康德早期的美學著作《優美和崇高情感的觀察》一書很多 都展現出萊布尼茲的理性主義的特色,不過在有些觀點上也展現出他持和理性主 義相反的批評(Goldthwait, 1960: 9-10)。康德在《優美和崇高情感的觀察》一書 開宗明義便指陳,美學與不同於理性主義在於他認為美不是單純的決定於「觀念」

7 美感判斷(the judgement of taste)中的 taste 翻譯為美感,主要用意是和經驗主義美學有所區分,

因為此美學主要用語乃是品味,多描述一種著重感官愉悅的快感。不過康德的用語是「the judgement of taste」,換言之,美感判斷是一種品味判斷,此判斷卻是無涉利害的,而非描述重 感官愉悅的品味。因此本研究選用美感判斷一詞來表達美感經驗,而美感判斷和美感經驗在日 常用語上是可相互替換使用的。

或「外在的客觀性質」,而是因人的本身氣質不同,能感受快樂和痛苦的「固有」

主觀感情(崔光宙,2005a;OBS: 45)8

再者,另一個影響康德早期美學思想的是「經驗主義美學」(Goldthwait, 1960

: 10)。「經驗主義美學」致力於克服古典美學將人類的主體排除於抽象理型之外,

不再追求完美典型之美,他們逐漸將研究焦點轉向為經驗主義式的感官知覺之探 尋。而「品味」(taste)一詞的出現表現在「經驗主義美學」之上,係指主體取 得美感經驗的主導權,此主導權展現於因美感對象的欣賞與創作所獲得之視覺、

聽覺、嗅覺、味覺和觸覺等感官上的滿足,這些知覺感受到的獨特品味,以修正 古典美學貶抑個人知覺,將個人知覺視為假象之謬誤。此派學者包括洛克、休謨、

柏克和哈齊生等。唐山德認為,此派美學的美感用語為「品味」:

「品味」一詞取代「美」而成為最重要的美感用語的趨勢,乃是因為美感品 味直覺上是日常官能之外的另一種感覺官能。「品味」一詞被賦予雙重任務,

它不僅可用於物體和舌頭接觸時所激起的感覺,也適用於描述我們對於各種 現象的美感特質產生反應時的另一種感覺。美感用語的重心從「美」轉向「品 味」的現象,可視為某個大歷史轉變之一部分,在十七和十八世紀,個人的 感官知覺取代普遍理性的權威,成為瞭解個人和世界之事實的基礎,這個哲 學和科學運動稱為經驗主義。……。在十八世紀中葉以前,「品味」大致上 取代「美」,成為最重要的美感概念。(林逢祺譯,2008:26,28;Townsend, 1997: 15-16, 17)

儘管康德反對前述的經驗主義美學學者將美感經驗窄化為快感經驗,康德在 啟蒙時代友人孟德爾頌(M. Mendelsohn, 1729-1786)的介紹之下,接觸了柏克 的經驗主義美學,並接受了柏克美學對優美和崇高的區分(崔光宙,2008:48)。

康德最早對美學的研究,是批判 1756 年經驗主義美學柏克的《崇高與優美起源 的哲學探究》」,而在 1764 年完成《優美和崇高情感的觀察》一書,在書中他提 出「精緻化的情感」,來取代經驗主義的「快感」與「痛苦」(崔光宙,2005b);

此書可說充滿了理性主義美學和經驗主義美學的影子,且此書與康德 1790 年的

8 本章引述之文本有部份是康德(Kant, 1960)的《優美和崇高情感的觀察》一書,為求簡潔,

附註僅僅標示引文出自本書代號為 OBS,並於其後標示頁碼。

哲學三大批判巨著之一的《判斷力批判》一書有別,前者在內容當中很難發現應 用平行的文句,後者卻常出現此種行文方式(Goldthwait, 1960: 13)。

總之,康德在《判斷力批判》一書中,康德的無涉利害說的理論體系發展完 整,他開始大量應用平行的文句,大量應用二律背反的方式來進行辯證,朱光潛 認為康德看出經驗主義美學混淆美感與快感,理性主義美學混淆美感對完美的朦 朧認識,都沒有抓住美的本質,於是把美的本質問題突出地提出來;理性主義美 學強調美的理性基礎,「經驗派」強調的感性基礎,康德予以統一,他所指的統 一基本上是正確的,後來歌德(J. W. v. Göthe, 1749-1832)、席勒(J. C. F. v. Shiller, 1759-1850)和黑格爾(G. W. F. Hegel, 1770-1831)等人所發展出來的美學觀點,

也正朝著他所指的這個方向走(朱光潛,1982:57)。康德在《判斷力批判》一 書中清楚區分了美感經驗和其它類似經驗的差異,以解決理性主義美學和經驗主 義美學所誤解美感經驗之處,其中的差異,如下節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