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個案二訪談紀錄

第四章 個案訪談記錄

第二節 個案二訪談紀錄

一、家庭語言實踐

(一) 家庭成員的語言背景及語言能力

個案 2 目前是大兒子與母親同住的兩代家庭,小兒子在北部求學,只有較長 假時間才會回到部落。居住環境客家人或福佬人比較多,彼此間溝通多用國語,

同族在一起使就使用自己的族語,個案 2 表示因原住民比較少,小時候的那個環 境就比較沒有在講族語。

個案 2 媽媽是泰雅族人,而爸爸是賽德克族在幾年前過世,從奶奶那一輩因 改嫁從南投松井部落的清愛村搬到南勢這邊,奶奶幾乎都講賽德克族語,會與爸 爸會使用賽德克語對話,但因奶奶去逝的早,爸爸也沒交談對象所以也沒教賽德 克語給下一代。目前居住這邊屬泰雅族部落,族語方面因語系差異大,爸爸也沒 特別再學泰雅族語但還算聽得懂,而媽媽以前還會使用族語和她的上一代交談,

後來因為禁說方言的關係,慢慢的越來越少講,現在會聽泰雅族語但不太說,跟 孩子間也因平常工作繁忙無法有時間來教導族語,加上彼此間也認為華語方便自 然而然都使用華語,他說:

我印象中不會,我也沒什麼印象。但阿嬤跟爸爸應該會用,然後因為我的奶 奶是從南投改嫁到這邊,然後是長大聽大人講他大概也會聽懂一點點,然後 到我們這一代的話是賽德克語不會泰雅語也不會。

個案 2 主要使用語言是華語,福佬語稍為聽得懂,而族語在國小階段還會些 基本用語,漸因少用自然而然都忘了,直到大學階段再不同群族同儕間,為自己 不會族語感到丟臉、遺憾,對於現在的他而言,會想嘗試的再去學習族語。個案 2的弟弟就讀國高中時因推動族語政策的關係,所以學了泰雅族語,可聽懂泰雅 族語長輩簡單對話,並使用基本的泰雅族語交談。

根據個案 2 家庭成員的語言背景,將其個人語言能力整理如表 4-2。

表 4-2 個案家庭成員語言能力表

地讀書,平常活動範圍多是工作場合與住家附近。關於家庭中語言使用的情形,

根據訪談內容,整理如下:

父母輩之間彼此使用的語言:

訪談者:那他們(爸爸媽媽)是講?

個案 2:最常使用的還是國語,他來的話也是不太會說泰雅語,所以還是使 用國語,家裡也是用國語跟他對話。(訪談 20160201-02)

父母輩與子女之間彼此使用的語言:

訪談者:跟(爸爸媽媽)是講?

個案 2:對那時候都講國語,我的爸爸媽媽都是小學老師啊(訪談 20160201-02)

祖父母輩與父母輩之間彼此使用的語言:

訪談者:那他也不會跟你說族語?跟你的爸爸媽媽呢?

個案 2:我印象中不會;但阿嬤跟爸爸會用賽德克話(訪談 20160201-02)

祖父母輩與孫子女輩之間彼此使用的語言:

訪談者:你有跟阿公阿嬤住嗎?

個案 2:小時候還有,大概在我幼稚園的時候;但大概在我國小三年級奶奶 就過世了,我的阿公很早就過世了

訪談者:那跟阿嬤也講國語嗎?

個案 2:阿嬤幾乎都講族語,但他也會講國語(訪談 20160201-02)

子女彼此與附近鄰居之間彼此使用的語言:

訪談者:那跟泰雅族同學之間也不說嗎?

個案 2:沒有,還是說國語。我還記得我有去上台去講,但那只不過是人家

擬好稿子,去背的,基本上要講也是蠻順的,聽他們的指導,其實要學也是 蠻快的,但只有那段時間而已。那段時間有比較會一些東西,但可是會發現 真的沒用也都忘記了(訪談 20160201-02)

根據訪談內容整理出個案 2 的家庭語言使用圖,便於閱讀對照中代號所代表 的意義,說明如下:

1. 稱謂:GF-爺爺;GM-奶奶;F-父親;M-母親;C-子女;W-鄰居 2. 族群屬別:[Ho]-福佬人;[Ta]-泰雅族人;[Se]-賽德克族人

3. 交談語言:En-使用英語;Ha-使用客家語;Ho-使用福佬語;Jp-使用 日語;Ta-使用泰雅語;Tm-使用華語;Se-使用賽德克語;

Tm(Ta)-主要講華語,偶爾講泰雅族語;Se(Tm)-主要講 賽德克語,偶爾講華語;

圖 4-2 個案 2 家庭語言使用圖

二、家長語言意識型態

語),溝通上亦多用族語,但在經歷政府政課禁止說族語下,加上慢慢的華語取 代族語成為生活用語,個案 2 無奈的說著:「都講國語啊,我的爸爸媽媽都是小 學老師。」(訪談 20160201-02)

雖然媽媽族語的能力還是可與人溝通,但因為彼此工作忙碌也難有機會學 習,而在家庭是否能夠保存族語,他說:「其實說要保存我覺得沒什麼難度,就 是看你平常有沒有在使用」(訪談 20160201-02)態度也十分積極,對他而言族 語傳承有助於族群文化延續:

我覺得蠻必要的,因為語言就是最直接的文化,因為現在可能隨著時間時代 的進步,有些文化慢慢的沒落,但基本上語言是最直接的,可是到現在總總 因素我們自己的族語沒辦法做一個很完整的傳承的話,我覺得蠻可惜的,雖 然知道自己是原住民,自己基本的族語都不會心中就有一點遺憾的感覺,那 種遺憾的感覺是蠻大的。(訪談 20160201-02)

對於族語教育個案 2 覺得因從小由家庭教起,並搭配學校有系統的進行兩者 相互進行,他說:「最主要關鍵的我覺得應該是家庭,因為回家……說實在的因 為在學校學的東西你一回家都會丟到一邊,不過族語的話學校在教可能會比較有 系統。」(訪談 20160201-02)個案 2 也提到族群意識之外,部落人口集中或分 散也是族語保存的重要因素:

像我認識住南澳那邊的,他們是老人家或中青那一代的意識比較強,所以他 們會特別的讓小朋友他們一起講族語,所以他們對傳承這一方面可能意識比 較重,像他們原住民的部落群聚是比較強的,像我們這邊比較分散,參雜著 中間一些外民族。我們這邊部落的型態就是中間我們住得比較分散,中間有 一些福佬人客家人,他們跟我們一比一,甚至可能比我們還要多,對話之間 就是比較常在用國語,再加上政策的關係久而久之我們自己我們部落這邊的 年輕一代就是……老人家也走了,就是老人家也不會教用族語說那是什麼是 什麼的,沒有常常用的話,很快就忘記了,不過像南澳那邊,他們原住民就

是很聚集的住在一起,很常用族語,小孩子就是耳濡目染的都會了,而且他 們的長輩也會希望他們會講(訪談 20160201-02)

個案 2 認為華語現在是生活最必備的語言,不會華語沒有辦法融入人群,甚 至影響生活,他說:

不會國語,在社交方面阿,學習方面(都會影響),你看如果不會國語,需 要再去花一些時間去磨合,怎麼跟人家交談,不會國語的話就在山上做農夫 就好了打獵就好了啊。(訪談 20160201-02)

但也不贊成僅使用華語,他認為:「這樣就有點封閉了,就是那種其他種族 的多元性的感覺就被壓迫到被排開的感覺」(訪談 20160201-02)也再次強調了 族語的重要性,對他而言族語代表著身為泰雅族在精神上民族性的使命感與認同 感。

對英語的看法他覺得英文是國際語言,與華語相比來講,稍微重要一點點,

但也因此擔憂著認為:「小學教(英文)可以,但以現在比重可能有點太大」(訪 談 20160201-02)

三、家庭語言管理

整體而言,個案 2 採取自由放任的家庭語言管理政策。個案 2 的媽媽在與娘 家溝通時幾乎使用族語,針對因個案 2 詢問過媽媽為什麼在家裡面反而沒在使 用:

媽媽說因為以前國語提倡阿,就是這樣族語就慢慢沒落了,再加上我們族語 沒有文字,所以學習起來是有很大的難度,就是其實沒有那種時常的口語性 交談很快就會忘記了,然後到現在階段就是社會型態的忙碌,其實在家裡也

不過,因為族群認同及族語認證也及其學習族語的動機,短暫進行語言管 理。個案 2 回憶起,高中時有因為自己是泰雅族人卻不會講自己族語感到丟臉,

向媽媽提出了想學習族語的意願,也因此在家裡媽媽會使用族語溝通,但溝通下 下來發現,常常有雞同鴨講的狀況,變成還要再用華語解釋,自然而然在家裡都 使用了能夠順利溝通的華語。

個案 2 的弟弟因為要族語認證的因素,提出想要增加練習的機會,也因此興 起媽媽在家裡與他們說族語的動力,同時也找族語老師來家教學習族語,但隨著 弟弟通過認證,說族語這件事自然而然在家裡又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