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七章 鑲嵌於台灣社會的因應過程

第四節 倖存者的自我復原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在圖 7 裡可以看見倖存者的各種因應的樣貌。在私領域的等待自殺威脅者放棄的 順從、落入 T 陷阱後轉換而成的照顧者姿態、精準判斷對方自殺風險的不順從、或是 使用自己家族的資源逃離的私領域策略;抑或是因同志的身分,導致必須先向公領域 現身後受挫才轉往私人的人際網路求助;或是具有學生身分,因此得以使用學校的諮 商資源,進入到公領域系統,都是倖存者會採取的方式。

第四節 倖存者的自我復原

在面臨自殺威脅事件過後,受訪者呈現一種無人可傾訴的狀態,以及落入追尋人 為什麼要自殺的過程。回想我在招募受訪者的經驗,報名訪談的踴躍度,再加上受訪 者的自白,多數受訪者都想知道大家遇到這些事情,會如何處理。我想是因為自殺的 污名難以啟齒,導致讓倖存者落入孤單的處境。上述八位受訪者現在都重回人生的軌 道,其中有三位受訪者,想對正在經歷的相同事件的倖存者傳遞訊息。以下幾位故事,

說明部分受訪者的在脫離自殺威脅循環後的重建過程。

壹、 孤單的過程

阿凱重新建構自己的生活,現任女友的功不可沒。阿凱在網路上認識了現任助人 專業的女友,慢慢建構出自己的生活。

結束那段關係的時候是精神崩潰的狀況,後來也是透過網路認識的現任女朋友,

因為它是相關的背景,會比較能夠同理你,慢慢帶我走出來。(LST-07 阿 凱:19)

在現任女友的支持下,阿凱也開始透過閱讀一些相關的心理書籍。作為自我療癒 的過程阿凱越走出來,越為過去的自己感到不值。。

讓我回過去評估一下自己心理狀況,會看一些資料,其實我覺得也算是一種自 我療愈,或者是說在更理解當時的自己為什麼會這樣子做,否則其實會一直很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有一點生氣,說為什麼當時要花那麼多錢在對方身上,為什麼不是花錢在現在 我們兩個建立的家庭上面。(LST-07 阿凱:19)

阿凱說起看到這個研究題目,願意受訪的動機是認為自己已經走出來了,想要跟 大家分享。

其實在之前我沒有遇過跟我一樣的經歷,但是我相信有,因為我身邊圈內朋友 還蠻少的,其實你也不會去問人家說你到底有沒有經歷過類似的事情。我也是 還蠻想知道,有沒有跟我有類似一樣的事情,我覺得我的故事好精彩,我現在 走出來,我也跟大家分享。

阿凱的受訪動機反映了自殺威脅的難以啟齒性,讓自己陷入孤單一人。阿凱認為自 己康復的不錯,呈現自己的故事想告訴正在經歷的大家,你並不孤單。

貳、 人生的新劇:走向公領域

自 1990 我們之間成立,被視為台灣同志運動的開端。2003 年,台北第一節同志大 遊行。2015 年,小艾在一次吞服大量安眠藥自殺被救回後,搬到了台北工作。偶然下 接觸了各式各樣的同志運動。

我毅然搬來臺北後,正好我朋友他報名了(同志大遊行)旗手,他說要我去幫忙,

我說好,我幫你走遊行。走完了一次之後,我突然加入了籌備,一路到了現 在…我覺得這個團隊非常棒,我也想要像他們一樣。我想要學習,所以我就加 入。(LST-02 小艾:15)

對小艾來說,同志運動的場域是促進能力增長,學習的好舞臺,也是小艾找回與 世界的連結之一。

就是我既然真的沒有死(自殺未遂),就好像可以做些什麼;某方面自己,我自 己也會覺得因為我身體不好,所以我會想要在真的會死掉之前留下什麼。

(LST-02 小艾:23)。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小艾在國中小所閱讀的完全自殺手冊真的在成年後派上了用場。不過,小艾的自 殺未遂,讓他有機會接觸到台灣的同志運動,並且擔任的重責大任,開闢了小艾另一 部劇。至少,在真正死亡前,還可以留下一些什麼。

不知道為什麼在這次之後我再也沒有自殘傾向了,大概冥冥中徹底被死神踢回 來同時改變我的腦袋,叫我現在不能去死,目前不收我就對了 XD。(LST-02 小 艾:line 補訪)。

故事到了尾聲,小艾從頭到尾都用自嘲的方式來敘述自己的經歷。最後我問小艾 會怎麼為這段關係命名,小艾笑了一下,說道:「八點檔吧,我的人生就像一場搞笑 的戲劇。」八點檔,帶有複雜情緒的高潮起伏、灑狗血卻又貼近人生,有人哭,有人 笑。

參、 我給的愛不會更多,也不會更少了

S 現在單身,在接連遇到自殺威脅事件後,這次下定決心要把自己顧好才再進入下 一段感情。回首過往的三段戀情,S 試圖為他們命名

第一段關係是我很愛她,但是我太年輕。我到現在還是這個想法,如果那時候 我就現在這種智慧,能試著去查資料,瞭解他的心裡面的成長歷程,當他透露 一些他需要的東西,比如說情感上面的東西我就能給他,他就不會去找朋友…

當時沒有辦法理解。要我也必須承認就是說我因為很愛他,所以我會願意去理 解這樣的事情。(LST-04 S:15)

S 從 16 歲起到現在的 25 歲,為的是理解當時初戀女友的心, S 自己在談第一段 感情的時候。總是不斷提到初戀女友家庭的議題,這是當時 16 的他不理解的。他懊悔 當初年紀太小,無法理解初戀女友的世界,經過了九年的淬鍊與茁壯,他背負包袱,

一點一滴地去重構初戀女友的世界,他經常反問自己:如果當時重來了,結果會不會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不一樣?後續的兩段感情,他儘管對他們的行為反感,卻也在這過程中學習如何不讓 自己的愛被掏空。談到未來的擇偶條件,S 特別強調了功能要正常。

我所謂功能品質是你要身心健康,你的獨立性要夠,比如說你在愛情裡要獨立,

就是人是會分開、結合、分開,要能夠坦然接受這件事情,我們不是一天到晚 都是這麼黏在一起。(LST-04 S:16)

S 對未來的伴侶的要求很有意思,正巧是要避開女同志親密關係的特性,高度融 合的狀態。他希望未來伴侶能夠坦然在關係中,接受雙方保有的自己的空間,不過度 執著關係的存續,是目前停止談戀愛的 S 的未來理想伴侶藍圖。

回到故事的起點,最早讓 S 感到隨時會失去的母親,在 S 近一年多不斷的練習 如何用阿德勒與母親相處,他對母親說出內心的話,並懂得適當得拒絕,開始學會接 受自己無法百分百的達成母親的要求與期望。

因為這件事練習了一年多的時間,我這個女兒以前對她沒有界限。現在他跟我 講話什麼之類的,只要我不同意,我就說不要,他們會很大的反彈,我就是忍 耐不理他們,過一陣子他們自己來求和。但求和之後他們可能要得寸進尺,我 就會說這樣就夠了。(LST-04 S:17)

除此之外,S 也開始訓練母親練習獨立。

我就慢慢的在告訴他說,你不能把你的人生投入在你兩個男人身上,就是她丈 夫跟她兒子。他後來想要轉念,我就告訴他現在應該要去規劃工作的持續性,

在 65 歲以前要做些什麼,開店也好,什麼都好,但你不行每天待在家裡當黃 臉婆,等我回家,這樣子我壓力很大,我媽媽就有被我訓練到,就是他本身不 運動,又開始會去運動,現在回去復職的時候就比較好一點。(LST-04 S:17)

S 看見母親的情緒仍然圍繞在家中兩個男人轉,他鼓勵母親將重心轉回自己身上,

不管是什麼都好。母親也漸漸的開始運動、就職,生活有了些改變。S 母親試圖要對 S 交代自己生活重心的轉變。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他傳訊息來說,媽媽今天上班很開心…我覺得他好像在對我交代了,我現在 我要去訓練她,說你的人生不要為了誰交代。我知道你想要讓人家看到你的好,

但是你要先補足自己的東西。(LST-04 S:17)

S 知道,沒有誰的人生需要為誰交代,他也正在學習這點。他會看見母親的好。

我會把我所有的愛給他,不會更多,也不會更少了。(LST-04 S:18)

我想他想說的是在關係內,你不需要拿命來換,不需要為了滿足誰而違背自己的 心意,我不會因為你試圖抓緊變多,放鬆就減少,能給的愛,都會給你。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八章 殺青之後

第一節 研究結論

2007 年,台灣家暴法納入同志保障後,與女同志親密關係暴力論文相繼誕生,但 多以整體暴力類型做探討,難以深入知悉不同暴力類型的認知與受暴者的因應。研究 者在文獻爬梳中發現女同志親密關係的精神暴力為大宗,其中自殺威脅的態樣比例最 高,故本研究從同志親密關係精神暴力中的自殺威脅為出發點,探討當自殺並非單純 自殺公共議題,而是成為一種「控制」的精神暴力時,究竟會如何發生,而身為倖存 者的看法與因應又是如何。爰此,為回應本研究之問題,研究發現如下。

第一個研究發現為本文嘗試提出自殺威脅循環圖,說明女同志親密關係在父權結構下

的不安感,讓自殺威脅成為控制恐懼及維持親密關係的手段。在簡家欣(1996)文中提及,女

同志的社會處境對其親密關係不利,會連帶引發女同志不安全感與恐懼。而女同志隱 含與男性競爭的情緒下,容易引發嫉妒、吃醋、佔有慾較強等情感反應(謝文宜,2008)。

感情經營的變化會出現嫉妒、吃醋、佔有慾強的情緒,尤其是未出櫃的女同志,

在分手後因經常面臨無人訴苦的狀況,必須獨自面對分手的傷痛造成心理上的負擔,

故採取自我傷害的行動(劉安真,2011);楊喬羽、沈瓊桃(2018)的研究中顯示,除了感 情因素之外,性少數者的情緒困擾、自殺意念明顯高於異性戀者,可能原因來自於結 構性歧視與自我懷疑產生心理健康問題。

本研究受訪者自殺威脅的時間點大多落在提出分手請求之後,當他們表達分手的 意願,自殺威脅就伴隨而來,與過往精神暴力文獻對方為了繼續維持親密關係的而做

本研究受訪者自殺威脅的時間點大多落在提出分手請求之後,當他們表達分手的 意願,自殺威脅就伴隨而來,與過往精神暴力文獻對方為了繼續維持親密關係的而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