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八章 殺青之後

第二節 研究建議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雖然警政的性別友善尚待進步,但警政能處理倖存者所害怕的財產風險,避免威 脅者在家中死亡,變成凶宅,導致房價的下跌,以警政系統作為一種宣示,是相當有 效的方法。但可能因此增加出櫃的風險,隨著求助警政系統因此而曝光同志身分抑或 是上新聞頭條而加深社會對同志的汙名,且對於處理倖存者的罪惡感無濟於事。因此,

多數倖存者並未採用報警的建議。

最終,從研究結果中能夠看見,女同志倖存者在自殺威脅事件中與異性戀的異同。

相同之處,同樣身為人,自殺的熟悉度會影響如何處理自殺事件,是屬於放任威脅抑 或是拯救者姿態。普遍社會存在的自殺迷思:「想死的人並不會真的去死。」在本研 究中也造成了關鍵的影響;相異之處在於女同志的特殊性,因為父權體制帶給女同志 親密關係的不安感,又以社會性別的劣勢致使自殺作為威脅的手段,與一般異性戀男 性的自殺威脅的脈絡不盡相同;再者,以女同志倖存者而言,T 婆文化作為一種角色 的期待,其背後驅力形成一種難以逃脫自殺威脅循環的 T 婆陷阱;當女同志因非正式 資源稀少而選擇向公領域求助時,出櫃之議題因伴隨著汙名與歧視,讓女同志儘管已 經走到公領域後仍有所卻步,再度退守於私領域。因此,性別友善的求助環境實為重 要,國家體系是否能建置性別友善的氛圍,讓同志無須因出櫃所帶來的風險而錯失求 助於公領域的機會,讓同志能夠像異性戀在需要時得到幫助。

第二節 研究建議

壹、給體制與工作者的建議

一、自殺防治系統:新增「親密關係的自殺威脅型態」、「性傾向」欄位

過往的文獻中將自殺威脅列為親密關係暴力類型之一,但在實務場域,自殺威脅仍被 多數倖存者視作公共衛生議題看待,多向衛政體系尋求協助,期待自己能夠幫忙威脅者。

因此,為了有效的提供自殺威脅倖存者的服務,在自殺防治系統目前著重的自殺遺族、

自殺意念、自殺未遂者之外,建議在制度的設計,新增親密關係的「自殺威脅類型」,將 其親密伴侶納入服務,協助倖存者脫離威脅循環。若倖存者本身合併遭家庭暴力者,則建 議於與家庭暴力防治工作者合作,以確保威脅者的生命安全以及倖存者的身心健康間合作。

並且新增「性傾向」的表格選項,加強第一線人員性別敏感度認知,理解同志特有的出櫃 議題作為服務時具備的重要知識。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二、家庭暴力防治系統:將「自殺威脅」獨立於精神暴力之外

在家庭暴力系統中,工作者在知悉倖存者遭逢自殺威脅,因為牽涉至威脅者 的生命安全議題,已非單純的精神暴力,建議「自殺威脅」獨立於精神暴力之外,

以利與自殺防治系統合作努力。

欲通報自殺防治系統之前,建議須理解自殺威脅風險對倖存者的意義,自殺 通報之前,要注意什麼?在本研究所提出的自殺威脅循環圖(圖四)可看見倖存者在 面對自殺威脅的情況時有諸多風險考量,在意的是罪惡感、房子變凶宅致房價下 跌或是出櫃後的個人議題。自殺威脅的事件或許可以透過制度層面處理,但卻解 決不了倖存者內心的罪惡感,因為罪惡感的源頭來自於威脅者生與死責任的轉移,

必須先確保倖存者能釐清自殺事件非自身的責任,且工作者必須清楚讓倖存者知 悉並同意,才能發揮通報自殺防治系統的最佳效果;建議工作者可在倖存者面臨 可能出櫃的風險下,試圖轉移倖存者視角,讓出櫃不再只是一種危機,而是成為 增加非正式資源的轉機。

三、提供服務的社工們:理解並協助鬆動 T 婆陷阱

工作者需了解女同志的 T 婆文化所帶來的趨力。T 雖然開始能夠接受自己外 表女性化,並以娘 T 自稱,將自己從兄弟文化的解放。但仍然難以擺脫與男性競 爭的命運以及達成 T 想要負擔經濟責任、性責任的期待;婆能夠接受 T 展現陰柔 的特質,但原則上還是多選擇順從以及解釋自己的忠貞。因此可以看見,目前破 除的 T 婆視框成效仍展現於外表、氣質的變化。但針對角色分工的期待仍然深植 於 T 婆文化。

大多數受訪者都有提到自殺威脅者曾經服用憂鬱症藥物、焦慮症藥物的情況,

在某些 T 陷阱的樣貌下,會轉換成照顧者的樣貌,不管是積極的承擔對方的人生,

或是消極的陪同就醫等,除了以受暴者的視角看待,建議工作者看見「安全」以 外的議題 辨識倖存者同時也成為照顧者的狀態,適時提供心理性支持服務,如紓 壓活動、支持性團體、心理協談等方式,提供照顧者情緒支持及紓壓。

四、發展有效的支持性團體

在倖存者的自我復原章節中能夠看見在處理自殺威脅的孤獨感、難以啟齒以 及不知所措感。因此,本研究認為單就個案工作成效可能有限。建議辦理相關的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倖存者團體,以處理孤立無援感為優先,利用普同性降低倖存者被世界遺棄的感 覺,透過模坊學習讓倖存者決定適合的因應模式。專業人員也能在此團體修正自 殺迷思,以利資源的轉介。

貳、給無法擺脫自殺循環的你

當感覺到自己在這段關係越來越耗損時,卻又無法擺脫自殺的循環時,或許可以 問問自己以下的問題。

1. 過往是否有親友自殺的經驗?如果有的話,可能在面臨親密關係內的自殺威脅 會遭逢恐懼的加成,試圖找尋自己在處理這段關係時與過往經驗的聯結。

2. 我是否高估自己可以拯救對方?我的受訪者裡,尤其 T 最為明顯,會以照顧者 的姿態將對方的生死擔在肩上,有看似彌賽亞情節的樣貌,認為自己必須拯救 對方;婆認同較不明顯,但會因為心疼對方順從,思索 T 婆文化對你而言帶來 之背後趨力。

3. 對方的自殺威脅為的是什麼?真的是自己的責任嗎?(儘管他一口咬定是你的 錯,但真的是嗎?)如果你願意,最好的方法就是在對方要脅自殺時,打電話 給自殺防治系統,將防治自殺的責任交由受過專業訓練的自殺關懷訪視員。生 死責任的轉移與界限的劃清是最重要的一步。當然要做出這些決定不是很容易,

有些人 2 個月脫離,有些人拖了 5 年、12 年脫離之後,至今仍在找尋一個解答,

一種想說卻說不清楚的感覺想說卻怕被人責備,怕自己是不是沒有處理好,這 是個很孤單的過程,但你可以選擇在思考前列問題之後,踏出選擇的一步。

參、給自殺倖存者親友的建議

當你發現身邊有人為倖存者,不知道該如何協助時,建議親友以不評斷、不指責自 殺倖存者如何因應自殺威脅,而是耐心的陪伴倖存者走這一程,並且可以參照本研究 倖存者故事,去理解每一個倖存者會因為處境不同,而對自殺威脅有不同的解讀。建 議能適度提供自殺關懷以及家庭暴力的資源,而在決定報警之前,能夠多理解倖存者 對於進入公領域的擔憂。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