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八章 殺青之後

第四節 研究反思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四節 研究反思

我在訪談過程中時常意識到研究者與社工兩種視角交錯,我的專業背景讓受訪者 能夠放心的將故事交給我,這是我的優勢卻也是劣勢。在訪談過程中,我很容易替威 脅者的狀態貼上病理化的標籤,故我必須不斷的告訴自己要將病理化視框拿掉,才能 以一個研究者的身分聆聽受訪者的苦惱;而在受訪者希望獲得屬於我社工身分的想法 與建議時,我會產生掙扎,最後經由協商的結果,我採取了等到訪談結束後到才以社 工的姿態給予回饋,避免造成影響受訪者回應的結果。

身為 T 角色的我,在訪談 T 角色時是特別有感覺的。從 T 受訪者的言語與情緒,

很容易進入到身為一個 T 角色會有的擔憂狀態;相對的,在面對婆以及不分的受訪者 時,需要多透過文獻探討以及反覆訪談的協助,才能夠推論出婆的陷阱。

S 的故事是我反覆琢磨最久的故事。原因除了來自於他將故事的脈絡交待得很清楚,

而且自殺威脅的經驗不只一段之外。他在找尋人為什麼要自殺的行為,以及不斷讓自 己更懂得自殺防治的方法,也是過去從事自殺防治經驗的我擁有的狀態。我回想到自 己訪完沒多久的個案,就在醫院自殺身亡。我腦中經常浮現對方躺在血淋淋病床上面 的模樣,反覆琢磨著自己是否錯失了什麼求救訊息或是哪裡做得不夠。因此我最初為 S 的命名為「贖罪」,我看見 S 仍然陷入在過去的痛苦中想要彌補一些什麼。但最終在 我與我的輔導員蘋芬27討論過後,他說他看到的是 S 努力的攔截死亡的積極層面,我反 覆思索著,漸漸看見 S 努力的一面不單只是懊悔過去的自己,而是更努力的開創自己 新人生,因此我將此他的故事命名為「死亡攔截者」。

27 政大中文寫作中心的輔導員

王思涵(2016)。青少年危險自殺行為成因及防治策略。臺灣教育評論月刊,5(12),頁 160-164。

王美懿(2009)。身為家庭暴力加害人處遇計畫的「加害人」----一個解釋性互動論的研究。

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社會學與社會工作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台北市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中心網站(2018)。(TIPVDA)台灣親密關係暴力危險評估表 及使用說明。引自 https://www.dvsa.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A716D185E7183DC4&s

=B66B0451374727C9

史國良(2001)。性意識、文化與政治經濟學:閩南「同志們」的經驗。同志研究。台北:

巨流出版社。

成令方( 2004)。都是異性戀父權惹的禍!性別平等教育季刊 (27)。頁 131-139。

成令方(譯)(2008)。性別打結:拆除父權違建(原作者:Johnson, G.)。台北:群 學出版。(原著出版年:1997)。

吳美枝(2002)。非都會區、勞工階級女同志的社群集結與差異認同-以宜蘭一個 CHI-迌 T 女同志社群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

吳翠松(1998)。報紙中的同志--十五年來同性戀議題報導的解析。文化大學新聞系碩士 倫文。

呂欣潔(2011)。櫃中荊棘:同志親密暴力 VS.現行家暴網絡。婦研縱橫(94),頁 35-44。

李明濱(2009)。自殺防治通訊第三卷第二期。衛福部補助。

李姿佳(2012)。親密暴力另一篇章~同志伴侶暴力。婦研縱橫, (97),頁 16-21。

校園自我傷害防治處理手冊(1995)。台北:教育部,頁 17。

桑梓蘭(2014)。浮現中的女同性戀:現代中國的女同性愛慾。台北:台大出版中心。

張君玫(譯)(2000)。解釋性互動論(原作者:Norman K. Denzin)。台北:弘智出版社。

張娟芬、許佑生(2002)。揚起彩虹旗-我的同志運動經驗 1990-2001。台北:心靈工坊 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畢恆達、潘柏翰、洪文龍(2014)。LGBT。台灣婦女政策白皮書。台北:女書文化。

莊富雅(2008)。女同志親密關係暴力與服務方案之初探。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

劉安真(2011)。從同志分手經驗談校園中的同志情感教育。性別平等教育季刊, (55),頁 46-51。 理流程圖。取自 https://dep.mohw.gov.tw/DOMHAOH/fp-330-8739-107.html

衛生福利部(2018)。心理及口腔健康司-自殺防治系列手冊。自殺防治人員工作手冊-政 府機關網絡人員。取自 https://dep.mohw.gov.tw/DOMHAOH/cp-3560-37463-107.html 鄭美里(1997)。女兒圈-台灣女同志的性別、家庭與圈內生活。台北:女書文化。

鄭珮妤(2014)。女同志分手經驗之探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鄭詩穎(2015)。受暴女性為何無法脫逃?從「家庭暴力」到「高壓控管」。中華心理衛 生學刊 第二十八卷(2015)第四期,481-497 頁

謝文中(2010)原住民在八八水災災變後的「變」 ---一個解釋性互動論的研究。高雄醫學 大學醫學社會學與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謝文宜(2008)。看不見的愛情:初探台灣女同志伴侶親密關係的發展歷程。中華輔導與 諮商學報(24),頁 181 - 214。

謝文宜(2016)。台灣同志伴侶的分手調適 ― 生命歷程的觀點。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

第四十七期,頁 113-144。

謝臥龍(2004)。女性主義下性別權力關係重構的省思。臺北:唐山出版社。

韓宜臻(2018)。《2017 臺灣同志(LGBTI)人權政策檢視報告》。社團法人台灣同志 諮詢熱線,已出版。

瞿海源、畢恆達、劉長萱、楊國樞主編(2012)。《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第二版)》

第二冊「質性研究法」。台北:東華書局。

簡家欣(1996)。喚出女同志:九十年代台灣女同志的論述行動與運動集結。台灣大學社 會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羅燦煐( 2011)。《我國同居親密關係之暴力樣態、歷程及服務需求之研究》。內政 部委託研究報告。

嚴祥鸞主編(1998)。危險與秘密:研究倫理。台北:三民出版社。

蘇淑冠(2005)。愉悅/逾越的身體:從社會階級觀點來看西門 T、婆的情慾實踐。國立 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英文文獻

Allen G. Johnson (1997a) , The Gender Knot: Unraveling Our Patriarchal Legacy, Philadelphia:

Temple University Press.

Andriessen, K. (2009). Can postvention be prevention? Crisis, 30, 43–47 Claudia Card(1995) Lesbian choices / New York :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Coker AL1, Davis KE, Arias I, Desai S, Sanderson M, Brandt HM, Smith PH.(2002)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effects of intimate partner violence for men and women. Americ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23(4),260-268.

Coleman, Vallerie E. (1994). “Lesbian batter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sonality and the perpetration of violence.” Violence and Victims, 9(2): 139-152.

Dutton, M. A. & Goodman, L. A. (2005 ). Coercion in intimate partner violence: Toward a new conceptualization. Sex Roles, 52(11-12), 743-756.

Else-Quest, N. M., & Hyde, J. S. (2016). Intersectionality in quantitative psYNhological research II.

Methods and techniques. PsYNhology of Women Quarterly, 40(2), 155–170.

Frank, P. B. & O'Sullivan, C. S. (2011). Is Domestic Violence a “Choice?” No, not exact-ly….The Voice, Fall.

Johnson, M. P.(2008).A typology of domestic violence: Intimate terrorism, violent resistance, and situational couple violence.:Northeastern University Press.

Jordan, J.R., & McIntosh, J.L. (2011). Grief after suicide: Understanding the consequences and caring for the survivors. New York: Routledge.

Karpel,M(1976). Individuation: from fusion to dialogue. Family Process,15,65-82.

King, M, Semlyen, J, T,S. See, K, Helen, O, David, P, Dmitri ,N, Irwin (2008).A systematic re-view of mental disorder, suicide, and deliberate self harm in lesbian, gay and bisexual people.

BMC PsYNhiatry 2008, 8:70

Lockhart, L, White ,B. W. Causby,V, Isaac, A (1994) Letting Out the Secret: Violence in Lesbian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interpersonal violence , Vol. 9 No. 4, 469-492.

M Yoshihama (2005)"A Web in the Patriarchal Clan System Tactics of Intimate Partners in the Japanese Sociocultural Context". VIOLENCE AGAINST WOMEN, Vol. 11 No. 10, 1236-1262.

Ski Hunter (2012),Lesbian and Gay Couples-Lives, Issues and Practice. Chicago: LYNEUM BOOK.

Stark, E.(2007).Coercive control: the entrapment of women in personal life.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ternberg, R.. (1986). "A Triangular Theory of Love." PsYNhological Review. American PsYNho-logical Association, Inc.,

Weinberg, G. (1972). Society and the healthy homosexual. England: Anchor.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12).Understanding and addressing violence against women. 85th plenary meeting.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Yen-hsin Alice Cheng, Fen-Chieh Felice Wu & Amy Adamczyk(2016)。Changing Attitudes To-ward Homosexuality in Taiwan, 1995–2012。Chinese Sociological Review.

Kimberly A. Crossman, Jennifer L. Hardesty(2017) Placing Coercive Control at the Center: What Are the Processes of Coercive Control and What Makes Control Coercive? PsYNhology of Vio-lence American PsYNhological Association, Vol. 8, No. 2, 196–206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附錄一

Google 表單招募文案

我是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的沛璇,指導老師為王增勇教授,過去曾是社團法 人同志諮詢熱線的實習生,自我認同為 T,在熱線裡接觸了女同志親密關係暴力的議 題,精神暴力達到 100%,且多是以自殺與自傷的方式為大宗,在上研究所前我曾從事 過自殺防治業務,服務過在親密關係裡彼此自殺要脅的女同志伴侶,在生命經驗裡也 遇過身邊的人在女同志親密關係裡有被自殺威脅的經驗,故對此議題感興趣,想在此 徵求訪談者,欲了解在女同志裡親密關係裡自殺威脅的脈絡與因應方式,如果你願意 分享你的生命經驗,請留下資訊讓我找到你,受訪內容全程保密,非常感謝。

希望你是

1. 須年滿 18 歲以上,具有中華民國國籍,自我認同為女同志。

2. 在與女生交往期間主觀認為曾遭逢自殺威脅者,自殺威脅為個人出現任何 關於自殺的語言或非語言的以達到特定目的之行為。

3. 不限是否已結束此段受自殺威脅的關係。

受訪者資料:

1. 願被稱呼的姓名(真名或代號皆可) 2. 自我認同為何

3. 簡述一下這段遭自殺威脅的關係(約 50-100 字) 4. 可接受訪談的地點(大台北地區)

5. 願意面對面訪視或是視訊面訪 6. 年齡